⑴ 如何充分挖掘幼兒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
一、問題的提出
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或認為導思、染情、添趣;或認為認識生活、教育思想、開發智力、訓練語言。無論哪一種說法,都說明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而就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來說,其他教育功能的實現,必須建立在文學審美活動的基礎上。幼兒文學作品具有一般文學作品的特點,但它更是以具體的形象、藝術語言的感性形態存在於時空之中,以能激發人們的感情、情緒為最大特點,與學前兒童的認識心理和情緒特徵相吻合,它不僅能夠陶冶幼兒的性格,提高審美趣味,催發想像力,發展感受力,給幼兒以美的感受,同時,又能開闊幼兒的視野,增長知識,讓幼兒了解和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幫助幼兒增強識別真假、善惡、美醜的能力,凈化心靈,完善氣質,給幼兒以思想道德的啟迪和教育。
《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它為我們指明培養人才的規格,也具體說明幼兒園美育的目標,幼兒文學作品就其特點及教育功能,對於我們落實《規程》精神,為幼兒的幼小銜接以及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能夠溝通其他領域,送給孩子歡樂,又指向未來發展的文學作品卻被我們當作一種品德教育和認識事物的工具,浪費了教育資源,失去了教育效果。為了充分發揮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我們就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進行探討。為避免空、泛,難以說明問題,我們選擇與幼兒精神世界挈合的童話故事作為我們主要的研究內容。
二、研究過程
(一)了解偏差原因
行動要科學,理論要先行。要充分利用文學作品的美育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首先必須了解文學作品的特點極其教育功能,了解幼兒文學作品的特點(童話故事的特點),了解幼兒的審美特點及現有水平。為此,我們學習了有關文學教育和審美教育的理論,了解到文學作品是作者按照美的規律和審美理想,通過藝術語言塑造形象、描繪意境、表達情感來反映現實、反映社會的,它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它最主要的作用是用美來感染人、愉悅人、影響人的精神世界。童話故事一樣是用美麗動人的語言,以擬人、誇張的手法,以象徵和隱喻的方式塑造真善美、假丑惡的形象,闡述人類生存永恆的主題,具有豐富的意義和情感色彩,合規律合目的地暗含了兒童與生俱來的集體無意識。同時,我們也認識到幼兒有區別於成人的精神世界,他們需要童話,就如前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沒有童話,沒有活躍的想像,孩子就無法生存,沒有童話,周圍世界對於他們幾會變成雖然美的但卻是畫在畫布的畫,童話卻能賦予這幅畫以生命。」他們雖然不能象成人那樣理性地分析作品的內容美和形式美,達到意識層面的高級審美,但他們通過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情感會感受到作品中美的語言、美的形象,能透過作品感受到世界的千姿百態和豐富多彩,會嘗試運用作品中美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
為了解我們文學教育活動情況,我們讓大一班34名幼兒講述《河馬的故事》,幼兒講述時,只有5個感受力較強的孩子表現出一些表情、動作,而其他的幼兒都是背誦式的,雖也完整,但沒有動作,沒有表情,沒有原本屬於他們的那種對童話的興趣。我們知道,復述是建立在感受體驗基礎上藝術形象再創造的活動,是欣賞過程在人腦中產生作品意象的表達或表現,講述的結果,說明孩子對作品的藝術形象感受之膚淺。我們又讓孩子遷移故事中描述河馬特徵的語言描述常見的小動物,孩子只會講出認識到的特徵,用詞羞澀,更沒有故事中的情感性和想像性。
我們讓教師分析教材,了解教師對教育資源的掌握情況,教師分析出來的是一般顯而易見的形象(主題)、句式和新詞,基本不涉及情感線索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教育資源,更沒有涉及文學作品本身的表現形式。
通過理論透視我們的實踐,我們了解到文學教育活動偏差的原因:一是我們忽視了美育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對美育認識的偏差(忽視感受、發現,重在創造、表現),因此,在教育目標的制定上極少考慮審美,尤其是情感美;二是對文學作品的教育資源和審美特質認識不足,不懂得文學作品是品德教育認識活動的有效工具,而且作品本身是很好的學習對象(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造成文學活動不是以情感人,而是說教灌輸,使孩子失去對文學作品的興趣;三是對孩子認識不足,不了解孩子具有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不了解獨特的審美方式,造成整個文學活動是在教師的分析講述中進行,沒有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間,更沒有引導孩子遷移文學經驗去感受、發現周圍生活環境中的美。
(二)挖掘美育資源
作品是教育目標的載體,又是活動的依據。教師對作品的情感結構及其變化的脈絡理解越深刻,就越能理智地為幼兒營造欣賞作品的情感氛圍,能找出作品表現情感的表情動作或事件,在組織活動時就會自覺地加以突出。為此,我們讓教師分析教材時要注意美育資源的挖掘,並把挖掘出來的資源作為制定目標的主要依據。通過多次的分析研究、查閱資料、請教專業教師,我們明確美育資源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是內容,這種內容一般就是具體的形象和鮮明的主題,有時還有隱含的象徵意義;第二是情感,它不僅包括作品的情感體現和人物的情感變化,也包括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情體驗;第三是形式,它包括語詞、結構,語詞是形成形象的原料,結構則是包括語法、修辭句章的結構形態。確定了美育資源的基本內容,挖掘出來的資源就豐富多了。如:《野貓的城市》,在內容美上,有神氣十足但又是被嘲笑的野貓和暗含疑惑的動物們鮮明對比的形象,有小朋友(投射於野貓)認識事物不全面而導致笑話的象徵意義;在情感美上,整篇作品體現幽默、滑稽、有趣,愉悅性強,角色情感線索則有野貓的得意以及小動物們不適的感覺;形式美上,有擬人、誇張、對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有有趣情節的安排(野貓3次誇張的比喻性講述)和開頭與結尾的前後呼應,有動作性很強的描述形象的語詞、句式等等。因此,在目標的制定上就有「感受故事的幽默風趣,體驗文學作品帶來的愉悅感」、「體驗作品角色的心理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和「理解角色的心理變化,初步感受作品中蘊含的嘲諷的意義」,這比起「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我們的居住的城市」的目標內涵要豐富得多,而且更適合幼兒學文學的特點,更能體現文學的審美特質。
(三)落實美育資源
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有豐富的美育資源,在我們反復多次的文學美育活動中,我們看到這些資源的獲得,有的可以通過教師講述或藉助教玩具就可以直接感知,有的需要教師以幼兒理解的方式向幼兒分析介紹,有的目前幼兒還不能理解,但可以有機滲透於某個環節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產生影響,但無論是那種方法方式,都應該注意幼兒的審美特點,遵循審美原則,以情染人,才能有效地落實美育資源。
1.注意趣味性,促使幼兒獲得審美愉悅
幼兒天真活潑,他們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歡樂(這是健康人格的基礎,我們提倡的培養目標),他們不但把趣味看成是自己追求的目標,而且還處處用趣味的眼光審視周圍的一切。而文學作品要發揮育人效果,必須通過娛樂才能真正實現。幼兒審美特點和文學審美特質的契合,要求我們在文學審美活動中要注意活動的趣味性。於是我們創設游戲場景,讓幼兒以角色身份進入游戲場景,感受作品中角色的活動空間,體驗或遷移角色的經歷、行為、情感,幼兒身臨其境,特別興趣。如《謝謝小猴子》,我們創設一個有大樹和草地的場景,讓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在「呼呼呼」的風聲中走進場景,聽到元元的哭聲,知道元元的帽子被風吹到樹上,老師就問元元帽子丟了,怎麼辦呢?讓小動物(小朋友)想辦法幫元元取帽子,這時候,小朋友們伸手、踮腳、跳躍、伸脖子或互相挽扶墊高,想盡各種取帽子的辦法,但皆因樹太高而沒能取到帽子,當小朋友無計可施時,小猴子出現了,它爬上樹取下帽子交給元元,元元高興地說聲謝謝,小朋友歡聲鼓掌,感情非常投入。小朋友們就是在這種游戲場景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獲得對小動物特徵的認識,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趣味性還體現在教師要引導孩子發現作品中有趣的語言、情節和形象,以激發他們積極的情感體驗。如《野貓的城市》,有趣的內容很多,就拿「目瞪口呆」這個詞語來說,詞語找出後,我們就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動作、表情來理解,孩子們有的會睜大眼睛、張大嘴巴直直地站在那裡,有的會「啊」地一聲跌坐在椅子上,有的臉上則露出不理解的表情等等,興趣很濃,不僅理解了詞語,也理解了詞語塑造的形象,更是發揮了想像,獲得很大的審美愉悅。
2.注意直觀性,調動幼兒的審美想像
直觀性是審美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美育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任何耳提面命、抽象說教,都不能達到以美育人的效果。而幼兒文學作品具體可感的形象,需要通過幼兒的想像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文學審美教育中就要注意直觀性,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的想像調動起來,以便達到情感的共鳴。於是我們在講述時,①注意生動有趣,讓幼兒通過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想像和再造作品的形象;②注意抓典型細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栩栩如生的感覺;③還注意抓關鍵詞,使文學作品描述的畫面活起來。如《雪孩子》,我們問:「故事中有哪些詞句是贊美雪孩子的?」或「哪些地方表現雪孩子勇敢的呢?」孩子們會找出「一邊……一邊……」、「沖進」、「冒著」、「變成一朵白雲,一朵美麗的白雲」等詞句或事件,我們就把這些詞句或事件通過動作、語言進行比較並講深講透,一幅雪孩子勇敢救小兔和人們贊美雪孩子的畫面就生動地展示在幼兒面前。
⑵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大內容。
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活動是教師引導兒童用各種筆、紙等工具和材料,運用線條、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創造出視覺形象,從而表達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
手工製作在幼兒繪畫教學中的合理利用,對繪畫的興趣更濃郁了,使孩子們的小手更靈巧了,想像力和觀察力都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飛速猛進。
幼兒美術欣賞教學是一種培養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是指教師引導兒童欣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了解對稱、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內容美,從而豐富他們的美感經驗,培養其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能力的教育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各階段幼兒的技能水平,從興趣入手
在選擇美術教學的內容時,首先要先了解該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該階段能夠達到的水平,並選擇合適的創作題材,當幼兒對題材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地配合老師,與老師互動。
2、嘗試不同的美術表現形式
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幼兒都喜歡欣賞不同繪畫形式帶來的不同的繪畫效果,所以,可以給幼兒欣賞許多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名畫或者范畫來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但是不能強迫幼兒必須與名畫或范畫畫得一模一樣,最好是能有自己的想像和想法。
⑶ 論述幼兒美育的實施。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1.幼兒園美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
2.重視通過美育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
3.重視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1.幼兒園美育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幼兒園美育的目的是培養每一個幼兒美的情感、美的心靈,促進每一個幼兒人格的健全發展,而不是為了培養藝術家,不是為了培養極少數藝術小天才。當然,由於幼兒在藝術天賦上的個別差異,有的幼兒的某些藝術潛能需要早期培養,但這不應當以犧牲其他幼兒應有的發展為代價。一般來說,幼兒藝術天賦的差異不是很大的,應當針對每個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讓他們得到應有的發展。也就是說,在美育中必須貫徹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的原則。
2.重視通過美育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幼兒美育應當著眼於引導幼兒人格向積極方面發展,特別是幼兒情感的發展,這本來也是美育最重要的一種價值。但是長期以來,美育受重理智、輕情感的傾向影響,出現了許多值得注意的偏向。①如在藝術活動中,將幼兒對藝術的「知覺感受和直覺判斷引向分析、理解、重復、記憶、抽取規律及遷移應用,使得知覺表象及其情感體驗在分析的道路上逐漸丟失」,而沒有充分地利用藝術這一媒介去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②比較偏重於追求藝術活動的結果,僅僅關心幼兒作品是否達標,而不重視幼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等。世界著名的「鈴木小提琴教學法」的創始人——日本的鈴木鎮一先生曾經說,他的教學不是要培養了不起的人物,而是要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成為一個具有更加美好心靈的人,這些話可以作為實施美育時的座右銘。
3.重視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育中幼兒表現美的靈魂是幼兒的自由想像和創造,而絕不僅僅是依樣畫葫蘆似地模仿。培養幼兒藝術創造的主動性是美育的重要目標。為此,①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必須克服過分強調表現技能、技巧的偏向,因為這種偏向把創造性的表現活動降格為一種機械訓練,這對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是不適宜的,其後果常常是使幼兒失去自信心、產生無能感,害怕或者討厭藝術活動,或只學會機械地服從或模仿成人,這就完全背離了幼兒美育的宗旨;在教師的指導方法上,必須注意啟發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除藝術活動之外,在生活中,幼兒也常常表現出對事物的獨特的審美感受和理解,成人不要隨意貶低或糾正,而應鼓勵和接納。
提示:注意積累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理論准備:
在美育教育中容易出現的偏差。
第一,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必須克服過分強調表現技能、技巧的偏向,因為這種偏向把創造性的表現活動降格為一種機械訓練,這對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是不適宜的,其後果常常是使幼兒失去自信心、產生無能感,害怕或者討厭藝術活動,或只學會機械地服從或模仿成人,這就完全背離了幼兒美育的宗旨;第二,在教師的指導方法上,必須注意啟發式而非命令式,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如在幼兒繪畫時,有的教師常常讓幼兒按自己的想法改這改那,對幼兒畫得像不像太在意,不尊重幼兒的自己的看法和創造,這不僅損傷幼兒的積極性,而且會讓幼兒認為,只能用一種「正確」的方法來表達一個事物或現象。在生活中,幼兒也常常表現出對事物的獨特的審美感受和理解,成人不要隨意貶低或糾正,而應鼓勵和接納。
⑷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論有哪些
根據現代化心理學的研究,3-6歲的幼兒常常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維的,他們對自己的感覺器官能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幼兒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來充分表現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因而,特別容易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是對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理想活動。美術教育對幼兒發展的意義,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美術教育可以發展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從小培養起來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參加美術實踐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現力的發展,因為在美術教育中,教師在引導幼兒欣賞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藝術的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過各種美術手段具體表現出來的,這不僅加深了他們對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發展了對美的表現力。幼兒在不斷變化的美術實踐活動中,不斷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現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二.美術教育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1.美術教育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幼兒畫畫或做手工之前,首先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人的大腦信息80%來源於視覺。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能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因有的求知慾。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幼兒畫畫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靠表象作畫。而表象取決於感知,感知又離不開觀察、記憶和想像。通過教師的引導促使幼兒去觀察,經過觀察又將物體(如:汽車)的形象牢牢記在腦子里。在畫畫之前再經過回憶,然後將物體(汽車)畫出來。這樣也發展了他們的記憶力。如果在物體(汽車)的周圍畫上其他物體(樹木、樓房、行人)或塗抹上不同顏色等,又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發展。兒童表現美的過程就是創造美的過程。因此,幼兒經常堅持畫畫,將有助於他們思維的發展,有助於培養他們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2.美術教育有利於增強幼兒雙手的靈巧性
幼兒在畫畫或做手工的過程中,總是用眼觀察,動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的,
為了使幼兒掌握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就要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並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得准確,有一定的方向,有一定的速度和力度,逐步穩健和協調。如:執筆、畫線、塗色、捏泥、折紙、剪貼等。這些動作對於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群的發育、手指和手腕配合一致、各種動作的協調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手的活動,關繫到腦的發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 可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人體內的各個器官乃至每一塊肌肉,在大腦皮層中都有它的代表區域,即管轄它的神經中樞,而其中手指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所佔的區域最廣泛。如:大腦皮層中光大拇指的運動區就相當於整個大腿運動區的十倍。手的動作又是和思維活動直接聯系的,信息從手傳導到大腦,又由大腦傳導到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相應的運動區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愈來愈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展思維起著積極的參與作用。
三.美術教育能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個性心理品質,是指幼兒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是興趣、愛好、能力、氣質和性格的總和。它是在一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美術教育活動,就具有形成和發展幼兒個性心理品質的特殊作用。
美術教育對幼兒來說,主要是強調感受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無論教幼兒繪畫還是教幼兒手工,都離不開激發幼兒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正確地實施幼兒美術教育,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社會情感的發展,有益於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於改善他們整個學習的性質,使其積累到一些愉快學習的體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術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
通過美術活動可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使之富於同情心,善於和勇於幫助同伴解決困難,擺脫困境,並為同伴的進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 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取決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豐富的想像力、靈活的思維能力和頑強的毅力等多種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同時獲得良好發展的結果。美術教育活動恰恰能夠為幼兒提供在愉快的情緒中發現和創造的最好機會,提供培養毅力等有利條件。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通過幼兒創造性的美術活動促進幼兒良好
⑸ 名詞解釋幼兒美育
幼兒美育:是培養幼兒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
⑹ 如何實施幼兒園的美育
1、重視音樂
教育音樂是用聲音來塑造形象的聽覺的藝術,按照節奏和旋律來影響著聽覺,影響著兒童的情感,同時提升幼兒的聽覺能力。音樂教育要發展幼兒的智力,提升幼兒的想像能力、記憶能力,要鍛煉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好的情感,促進幼兒能力的提高。
2、強化美術教育
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中重要的是美術欣賞,美術是造型的藝術,強調著色彩的和諧,線條的明晰,更加形象和生動,並鍛煉幼兒的視覺,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幼兒在感受美好美麗的玩具的時候,能夠展現出豐富的表現慾望,喜歡用畫筆來描繪想像中的畫面和圖案,在這個過程中要重視幼兒對美的追求,實現幼兒對美的創造。
3、文學藝術教育
幼兒教師要重視文學藝術教育,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充分創造情節,發展幼兒的情感。在幼兒的文學藝術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聽故事、講童話、讀詩歌、欣賞幼兒影視作品等來豐富幼兒的情感。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欣賞作品內容豐富、情節感人的作品,積累知識,發展語言能力,並教育幼兒產生美的教育,教會幼兒學會辨別事物的真假,學會分辨善惡,學會區別美醜。
4、發展幼兒的體育
幼兒教師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增強幼兒的體質,可以培養幼兒的形體美、姿態美。教師要通過體育鍛煉,塑造幼兒的優秀品質,發展幼兒的能力,並重視幼兒的藝術創造。在幼兒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給幼兒一些體育活動能力的教育,教育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提升能力,增強體質。
5、深入進行常識教育
幼兒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常識教育,通過綜合性的知識教育的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周圍生活中的知識,充分積累知識,掌握技能,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⑺ 如何簡述幼兒園美育的意義
具體如下:
1、美育通過藝術形象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兒的心靈,使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發展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緒體驗。
2、美育幫助幼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實現著內在的認識活動、情感和外在表現活動的統一。
3、美育通過藝術活動,幫助幼兒藉助形象化的方式認識世界,彌補了用語言和判斷推理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不足之處,有利於促進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發展。
3、美育是培養人的精神面貌的總體系中的一部分,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與對美的追求常常是統一在一起的,美育是建立一個文明、美好的社會不可缺少的部分。
4、對幼兒實施美育,促進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這就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下了基礎,因此幼兒美育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組成部分。
相關信息:
我國社會主義學校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
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並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⑻ 幼兒園美育的意義是什麼
幼兒園美育的意義:
1、美育通過藝術形象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兒的心靈使幼兒在感受美的同時,發展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緒體驗。
2、美育幫助幼兒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幼兒在藝術活動中,實現著內在的認識活動、情感和外在表現活動的統一。
3、美育通過藝術活動,幫助幼兒藉助形象化的方式認識世界,彌補了用語言和判斷推理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不足之處,有利於促進幼兒大腦左右半球的均衡發展。
體育
體育是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增強體質的主要手段。也是培養幼兒形體美、姿態美的主要教育途徑。黑格爾說過:「通過體育鍛煉,塑造一種和諧發展的人體,是同雕塑家的藝術創造相似的一種藝術創造」。
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幼兒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技能,使他們能夠在簡單的體育活動中提高運動能力並促進體質的增強。幼兒園的體育教學還可以結合音樂或模仿小動物等手段進行。
如:學免跳動作時,播放節奏強的樂曲,讓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節奏,模仿小兔跳,幼兒不僅跳得認真,活潑,而且都希望自己的動作優美協調,爭取得到老師的表揚。
而經常開展幼兒體育鍛煉活動,可以提高幼兒的身體機能和對外界的適應能力,還能鍛煉幼兒的堅強意志,提高身體的健康素質。
⑼ 簡述所學美術教育理論試分析和評價當前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理念與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美術教學方法
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是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變為現實。因此,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美術教育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啟發幼兒自願接受學習
二、鼓勵幼兒自我發現、自我創造
三、教學內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
四、客觀、公平、合理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美術教學法教學大綱
一、教學對象和目的
本課程教學對象為幼教專業的學生。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教學,使學生
在認識培養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的基礎上,掌握幼
兒心理,研究美術課教學規律,提高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以熟練掌握幼兒園美
術教學的方法。
第四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任務、原則和方法
1、幼兒園美術教學的任務:①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和對美術的興趣;②
發展幼兒手的動作,教給幼兒簡單的美術技能;③發展幼兒的智力;④培養幼兒
良好的品德。
2、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原則:①積極性原則;②直觀性原則;③順序性原則;④因材施教原則。
方法:①觀察,②示範,③運用範例,④游戲法,⑤練習法。
第五章 幼兒園繪畫教學
l、幼兒園繪畫教學的內容與要求;
①教幼兒認識和使用繪畫的工具材料,培養幼兒正確的繪畫姿勢。
②繪畫的內容、造型和構圖。
③顏色的運用。
④裝飾畫
2、幼兒園繪畫教學的種類和指導
物體畫教學、情節畫教學、意願畫教學、裝飾畫教學
3、幼兒園美術課的組織
課前的准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
幼兒美術教學法課程教學大綱
第一部分大綱說明
一、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任務和教學基本要求
1、課程的性質、教學目的
「幼兒美術教學法」是廣播電視中專幼兒師范專業的一門專業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理論知識,具備美術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
2、教學任務: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掌握一定的教學理論知識,正確的教育觀點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具備一定的教學技能,包括:引導幼兒觀察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運用自製教具進行教學的能力;制定美術教學計劃和編寫教學的能力;組織領導幼兒上好美術課的能力;組織領導幼兒開展課外美術活動的能力;分析和評價幼兒美術作品的能力。
3、教學要求:
幼兒美術教學法是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門學科,教學中要注意隨時總結當前教育實踐中的經驗,重視吸取現代美術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按照幼師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突出「三基」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全面掌握,達到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要求。
第一節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意義
1、可以發展幼兒園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
2、能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能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4、能提高幼兒學習其他學科的效果。
第二節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任務
(一)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二)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發展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
(四)教會幼兒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
教會幼兒掌握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是幼兒美術教育任務之一。這些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主要是:1)認識和學會使用繪畫、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過觀察、正確識別物體的形狀和顏色;3)表現出物體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徵;4)掌握較合理的繪畫程序和步驟方法,較完整地安排畫面。
第二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美術課的類型
第一節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三個部分
(一)、繪畫
1、命題畫
2、意願畫
3、裝飾畫
從工具和材料,表現技法上看,繪畫又分為:
1)折紙添畫
2)棉簽畫
3)印章畫
4)指點畫
5)按物體的輪廓描畫塗色
6)蠟筆水彩畫
7)水墨畫
(二)手工
1、泥工。包括:命題泥工、意願泥工、彩塑等
2、紙工。包括:折紙、粘貼、撕貼、剪貼、染紙等。
3、自製玩具。包括:紙制、泥制、其他材料製做玩具。
(三)美術欣賞
美術欣賞的內容有:欣賞一些幼兒能夠理解的美術作品,繪畫、民間工藝美術品、自然景物、節日裝飾、環境布置以及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
第二節 幼兒園美術課的類型
(一)、命題課
(二)、意願課
第三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第一節 教學原則
(一)興趣原則
(二)直觀性原則
(三)審美性原則
(四)系統原則
(五)發展性原則
(六)靈活性原則
第二節 教學方法
(一)觀察分析法
(二)講解演示法。包括:結合實物講解和結合範例講解。
運用範例時要注意:
1)運用範例要恰到好處。 2)運用範例與進行講解要有機結合。 3)運用範例與進行演示要有機配合。
演示畫法有如下三種:
1)歸類法 2)分解法 3)添加法
(三)游戲練習法
1、添畫游戲 2、塗色游戲 3、構圖游戲 4、智力游戲
(四)形象比喻法
(五)情境激勵法
(六)豐富聯想法
第四章 幼兒園各年齡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第一節小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小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小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小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培養幼兒繪畫的興趣:
1)運用看看、做做玩的方法,激發幼兒學畫的興趣。2)運用多種多樣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兒的學畫興趣。訓練幼兒畫出基本線條和簡單形體技能。
1)線、形、體的訓練 2)色彩訓練
進行必要的常規教育:
1)教會幼兒正確的畫畫姿勢 2)教會幼兒認識利用繪畫工具、材料,培養幼兒繪畫時的良好習慣。
2、泥工教學
1)教會幼兒認識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稱和使用方法
2)教會幼兒簡單的泥工技能、搓條、團圓、壓扁、粘合等。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二節 中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中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中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1)泥工 2)紙工
3、欣賞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中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1)開擴幼兒的眼界,提出較為廣泛的主題和內容。
2)培養幼兒在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基礎上進行獨立作畫的能力。
3)發展幼兒連貫地表現情節的技能,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4)教幼兒選擇與實物相似的顏色畫畫,逐步做到塗色均勻。
5)教給幼兒裝飾畫的初步技能。
6)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作畫的能力:水墨畫、紙版漏印、噴灑印畫
2、手工教學
1)泥工教學
2)紙工教學
a、粘帖:幾何形粘貼;圖形粘貼;自然物粘貼
b、撕貼
c、剪貼
d、折紙
e、染紙 工具材料:紙、色、碟和漿糊。製做方法:折疊→染色→打開→粘貼欣賞的內容與要求
內容:美術作品、圖片、兒童畫冊、工藝美術品、玩具、節日裝飾及環境布置等。
要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
2)中班美術欣賞教學的組織領導:
選擇適量的欣賞作品,課前做好充分准備→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欣賞過程有順序→積極啟發引導、欣賞秩序漸進。
第三節 大班美術教學的內容、要求與組織領導
(一)大班幼兒學習美術的心理特徵
(二)大班幼兒美術教學的內容與要求
1、繪畫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2、手工方面的內容與要求:泥工、紙工、自製玩具
3、欣賞方面的內容與要求
(三)大班美術教學的組織領導
1、繪畫教學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擴大繪畫和題材范圍
2)提高幼兒表現物體的形狀和結構的技能
3)發展幼兒連貫的表現事物的技能,鼓勵幼兒大膽製做
4)訓練幼兒使用各種顏色表現物體色彩的技能
5)傳授給幼兒圖案裝飾的技能
6)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現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2、手工教學
1)泥工教學
2)紙工教學:折紙、剪貼、自製玩具
3、美術欣賞
第五章幼兒園日常美術活動
第一節 日常美術活動的特點、內容與要求
(一)、日常美術活動的特點:1、具有濃厚的游戲性。2、時間安排靈活、內容多種多樣。3內容自己選定,編組自由組合。
(二)日常美術活動的內容與要求
1、欣賞自然景物
2、環境美化和節日裝飾:鼓勵幼兒大膽地設想美;啟發幼兒盡情地表現美;引導幼兒精心地照管美
3、參觀美術作品展覽和講評美術作品
4、進行課外的繪畫和手工活動
第二節 日常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一)制訂計劃、加強領導
(二)創設條件、改善設備
(三)認真負責、全面指導
(四)啟發誘導、培養創造性:同一作品、多種感覺;同一對象、多種角度;同一命題、多種表現;同一內容、多種手段。
(五)注意縱橫聯系、考慮教育效果
Ⅲ、教學建議:
本章的教學重點為日常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幼兒園日常美術活動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學中,應注意吸收「美工區的創設」等相關的新信息,有條件的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第六章 幼兒園美術教學計劃的制定與效果分析
第一節 美術教學計劃的制定
(一)、學期計劃的制定
1、認真學習《綱要》規定的美術教育的內容與要求
2、深入鑽研幼兒園美術教材:注意教材的目的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季節性。
3、全面了解本班幼兒的情況
4、學期美術教學計劃制定的方法:本班幼兒的基本情況;學期美術教學的目的要求;教學准備;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教學進度安排。
(二)課時計劃的制定
1、鑽研教材、確定目的、設計教學過程
2、課前教具、材料物質准備
3、編寫課時計劃:班級、人數、日期和時間、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為:提出課題→講解演示→布置作業→巡迴指導→講評小結
第三節 美術作業處理與教學效果分析
(一)、美術作業的處理:
1、平面作業存放在每個人一份的作業袋中。
2、立體作業可作為幼兒游戲中的玩具,或在放學回家時由家長帶回,以便使家長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
3、教師每次上完課後,可抽出部分較好的、一般的、較差的作業,做為研究資料,或將較好的作業放在作業欄中,定期展覽。
4、裝飾性的作業,可用來布置活動室,或放在作業櫃和玩具櫃中。
5、泥工作業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兒商量。
在取得幼兒的同意後,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學效果分析
1、觀察法 2、作品分析
評價一堂幼兒美術課的標准:
1)教學目的要求是否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出。2)一堂課的結構是否自然連貫,課堂組織是否嚴密,年齡班的特點是否突出,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恰當。3)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水平,是否注意到發展性。4)運用教學方法是否有利於喚起幼兒的興趣,是否有利於幼兒智力的發展。5)教師是否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語言舉止是否親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課堂秩序。
第三部分多媒體教材一體化總體設計
教學媒體的使用說明
1、教學媒體的界定:
本課程有三種媒體,即:文字教科書、錄像教材、學習指導書。
2、各教學媒體的特點及相互關系。
三種媒體中,必須以文字教科書為主,力求內容科學,重點突出,知識准確,敘述繁簡得當,便於自學和教師教學。
錄像教材要突出重點、難點、疑點和實踐環節,以及不易用文字、口頭說明的知識點和問題,力求配合文字教材和學習指導書。
學習指導書要突出指導性,引導學生自學。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
三者相補相輔,缺一不可。
⑽ 結合幼兒園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對幼兒進行美育
幼兒美育要想把審美和德育完美地結合起來,培養審美欣賞能力必不可少。把一個心靈如一張白紙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備良好的藝術鑒賞力和相應的藝術氣質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目的的,它既要求受教育者對美的事物和藝術品進行大量的感性接觸,又要求施教者具有豐富的學識和經驗,以及對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和文化結構有著深刻的理解;對經典的藝術流派和藝術技巧有相當深的了解和把握。此外,還必須善於從感官接觸到的美的事物中提煉出深層次的美,並能夠以符合孩子心理特點的方式傳授給他們。因此,如果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的人,教師首先要做到懂得美、理解美並善於做傳遞美的使者。
對孩子進行美育,就要不斷地培養孩子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他們熱愛生活,樂觀自信,具有高尚的情感。在幫助他們欣賞美、表現美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讓他們用眼睛認真地觀察、用耳朵仔細地傾聽,要讓孩子通過動手、動腦表現出他的感受,表現出他的想像和思考。這樣的美育方式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面,還可以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情商。美的教育重在使孩子生活豐富多彩,性格更加活潑自信。讓孩子在美育的過程中從「旁聽者」轉變為「參與者」,積極地調動他們的主動性,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幼兒是天真好奇的,他們常常被自然景物的豐富多姿的色彩、形態、聲響所吸引。教師要善於發現、揭示自然景物中的美。在幼兒園教學中,應該適當增加一些讓幼兒觀賞自然現象的課程或者活動。教師可以選擇適當的、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藝術語言,講解大自然中的美,提高幼兒對美的感悟能力和審美水平,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比如帶孩子們到郊外去看青青的河流,綠綠的小草,看美麗的花蝴蝶,忙碌的小蜜蜂。告訴孩子,要愛護環境才能使河水保持清澈,要辛勤勞動才能創造甜蜜的生活。讓美好的事物感染孩子幼小的心靈,讓他們從美育中學會對大自然的尊重。讓他們從美好的自然現象中受到啟迪,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