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數學方程問題知識點
擴展閱讀
英語知識過關檢測版八上 2024-11-16 21:10:45

數學方程問題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2-06-30 03:11:10

⑴ 小學數學簡易方程知識點

一、簡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數,兩者缺一不可。
(2)方 程 和 算 術 式 不 同 。 算 術 式 是 一 個 式 子 ,它 由 運 算 符 號 和 已 知 數 組 成 ,它 表 示 未 知 數。方程是一個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數可以參加運算,並且只有當未知數為特定的數值時, 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解方程
1.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2.解方程的步驟:
(1)去分母;
(2)去括弧;
(3)移項;
(4)合並同類項;
(5)系數化為「1」;
(6)檢驗根。
三、列方程解應用題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意義
用方程式去解答應用題,求得應用題的未知量的方法,可以更清楚題意,從而解決問題。
2.列方程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確定未知數並用 x表示;
(2)找出題中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1)綜合法:先把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所設未知數(量)列成有關的代數式,再找出它
們之間的等量關系,進而列出方程。這是從部分到整體的一種思維過程,其思考方向是從已 知到未知。
(2)分析法:先找出等量關系,再根據具體建立等量關系的需要,把應用題中已知數(量) 和所設的未知數(量)列成有關的代數式進而列出方程。這是從整體到部分的一種思維過程,其思考方向是從未知到已知。

⑵ 簡易方程的學習要點及知識點.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數學式(如兩個數、函數、量、運算)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過程稱為「解方程」。

通過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種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還可組成方程組求解多個未知數。

在數學中,一個方程是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變數的等式的語句。 求解等式包括確定變數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變數也稱為未知數,並且滿足相等性的未知數的值稱為等式的解。

(2)數學方程問題知識點擴展閱讀

方程中文一詞出自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為並列,「程」意為用算籌表示豎式。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例子: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數。這個是等式,也是方程。

1+1=2 ,100×100=10000。這兩個式子符合等式,但沒有未知數,所以都不是方程。

在定義中,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可以有其他的,比如上面舉的1+1=2,100×100=10000,都是等式,顯然等式的范圍大一點。

⑶ 應用題解方程怎麼解 五年級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根據兩個未知量之間的關系,列方程解答求含有兩個未知數的應用題。

2.使學生能根據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解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3.使學生學會用檢驗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條件的方法,提高學生求解驗證的能力。

教學重點列方程解答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三步應用題。

教學難點形如:ax+bx=c 的數量關系

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檢驗能力。

教師活動過程學生活動過程備注

一、復習鋪墊

1 練習二十一T1

學生回答

2 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

果園里的桃樹和梨樹一共有168 棵。

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數多84 棵。

桃樹棵數是梨樹的3 倍。

學生回答數量關系式

3 你能選擇其中兩個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應用題嗎?試試看!

學生自主編題,口頭說題

4 依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題目。

A.根據條件(1 )、(2 )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 棵,桃樹比梨樹多84 棵。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

B.根據條件(1 )、(3 )編題:果園里梨樹和桃樹一共有168 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 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例1 )

C.根據條件(2 )、(3 )編題:果園里的桃樹比梨樹多84 棵,桃樹的棵數是梨樹的3 倍。梨樹和桃樹各有多少棵?(想一想)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嘗試例1

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集中反饋:生說師畫圖

2.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介紹算術解法時,教師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數量間的關系。

學生介紹方程解法時,注重讓學生說出怎樣找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3.小組討論。

解這道題,你認為算術方法和列方程解哪一種比較容易找到解題的數量關系,為什麼?

用方程解,設哪個數量為X 比較合適?用什麼數量關系式來列式呢?

4.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

這一題與例1 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明確三點:1 、一般設一倍數為X 。2 、把幾倍數用含有X 的式子表示。3 、通過列式計算,可以檢驗兩個得數的和(差)及倍數關系是否符合已知條件。

5 完成課本94 頁「練一練」

指名板演,其餘集體練習,評講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檢驗?

三、小結

本課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⑷ 小學五年級數學方程式知識點

一、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數和字母相乘時,省略乘號後,一律將數寫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是 a+b=b+a;
加法結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換律是 ab=ba;
乘法結合律是 (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3.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及計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數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寫出得數即可。
二、方程的意義
1.方程與等式的區別。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質。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三、解方程
1.方程的解與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個數,是使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過程。
2.解形如 x±a=b 和 ax=b 的方程。
依據等式性質來解此類方程。解方程時要注意寫清步驟,等號對齊。
3.驗算。
把未知數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號左邊的值是否等於等號右邊的值。
四、稍復雜的方程
1.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 表示;
(2)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語。
2.算術解法與方程解法的區別。
(1)列方程解決問題時,未知數用字母表示,參加列式;算術解法中未知數不參加列式。
(2)列方程解決問題是根據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求未知數的過程由解方程來完成。算術解法是根據題中已知數和未知數問的關系,確定解答步驟,再列式計算。
3.驗算。
除了把未知數的值代人方程檢驗之外,還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題進行檢驗,這樣驗算更有效,也更簡便。

⑸ 初一上學期數學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的知識點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⑹ 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列方程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確定未知數並用 x表示;

(2)找出題中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

⑺ 人教版數學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歸納

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類型歸納
一、
行程應用題
路程
=
速度
*
時間

S=vt
(1)
相遇問題: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全路程
(2)
追及問題:
(設甲的速度快)
1.
同時不同地:甲的時間
=
乙的時間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原來甲、乙相距的路程
2.
同地不同時;甲的時間
=
乙的時間
-
時間差
甲的路程
=
乙的路程
(3)
水(空)中航行問題
順流速度
=
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
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
=
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
水流速度

4
)車上(離)橋問題
1
、車上橋指車頭接觸橋到車尾接觸橋的一段過程,所走路程為一個車長。
2
、車離橋指車頭離開橋到車尾離開橋的一段路程。所走的路程為一個成長
3
、車過橋指車頭接觸橋到車尾離開橋的一段路程,所走路成為一個車長
+
橋長
4
、車在橋上指車尾接觸橋到車頭離開橋的一段路程,所行路成為橋長
-
車長

⑻ 七上數學方程知識點

七上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要明白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後要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還有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和合並同類式等知識.

⑼ 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用方程解決問題的重要知識點

1、基本數量關系——數學公式
2、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3、設某個未知量為x,並根據數量關系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其它相關的量
4、根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方程
(常用的等量關系:總量相等、部分量之和等於總量)

⑽ 式與方程的知識點

用字母表示數
?xml:namespace
1、在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在省略數字與字母之間的乘號時,要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2、2a與a2意義不同:2a表示兩個a相加,a2表示兩個a相乘。即:2a=a+a,a2= a×a。
3、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數:如X=4 a=6
(2)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如s=vt
(3)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如a+b=b+a
(4)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S=ah
方程與等式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和等式的聯系與區別:
方 程
等 式
聯 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區 別
含有未知數
不一定含有未知數
5、等式的基本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一個相同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6、等式的基本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等於零的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7、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並用X表示。
(2)找出應用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並列出方程。
(3)求出方程的解。
(4)檢驗或驗算,寫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