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初二學生的數學知識

初二學生的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6-29 09:06:54

A. 初二數學知識點歸納 謝謝!

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個多項式化為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與乘法是相反的兩個轉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確定:系數的最大公約數·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冪. 注意公式:a+b=b+a; a-b=-(b-a); (a-b)2=(b-a)2; (a-b)3=-(b-a)3. 4.因式分解的公式: (1)平方差公式: a2-b2=(a+ b)(a- b); (2)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a2-2ab+b2=(a-b)2.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項: (1)選擇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 提取、二 公式、三 分組、四 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時要特別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體性; (3)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分解到每一個因式都不能分解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每一個因式的首項符號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後結果要求相同因式寫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題技巧:(1)換位整理,加括弧或去括弧整理;(2)提負號;(3)全變號;(4)換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體;(7)靈活分組;(8)提取分數系數;(9)展開部分括弧或全部括弧;(10)拆項或補項. 7.完全平方式:能化為(m+n)2的多項式叫完全平方式;對於二次三項式x2+px+q, 有「 x2+px+q是完全平方式
 q2p2  」. 分式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兩個整式,A÷B
就可以表示為BA 的形 式,如果
B中含有字母,式子BA 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與分式統稱有理式;即  分式整式 有理式. 3.對於分式的兩個重要判斷:(1)若分式的分母為零,則分式無意義,

B. 怎樣學好初二數學

初二數學暑假搶跑班(人教版)(高清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BqjYilo_lKAqQCD8ho_Qpw

提取碼: un6i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C. 初二下冊數學知識點

初二下冊數學主要學習二次公式、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一次函數、數據的分析五個章節,涉及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性質及運算、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命題、定理、證明等知識點。

第十六章分式

一、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並且B中含有字母,那麼式子叫做分式。

二、分式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或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三、分式計算:分式乘法法則: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分母。

分式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置後,與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別乘方。

四、整數指數冪:較小數的科學記數法;

五、分式方程檢驗方法:將整式方程的解帶入最簡公分母,如果最簡公分母的值不為0,則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則,這個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這個解是增根,原方程無解)。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數

一、形如y=(k為常數,k≠0)的函數稱為反比例函數;

二、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屬於雙曲線;

三、性質: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於第一、第三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

當k<0時,雙曲線的兩支分別位於第二、第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y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那麼

二、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邊長a,b,c滿足,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經過證明被確認正確的命題叫做定理。

四、我們把題設、結論正好相反的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如果把其中一個叫做原命題,那麼另一個叫做它的逆命題。(例:勾股定理與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邊形

一、平行四邊形:

1、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3、判定:

(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定義)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二、矩形:

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

3、判定:

(1)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定義)

(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3)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4、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三、菱形:

1、定義: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3、判定:

(1)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定義)

(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3)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4、S菱形=底×高;S菱形=ab(a、b為兩條對角線)。

四、正方形:

1、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或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3、判定:(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五、梯形:

1、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判定: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梯形的中位線分別平行於上、下兩底,且等於上、下兩底和的一半。

六、重心:

1、線段的重心就是線段的中點。

2、平行四邊形的重心是它的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3、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疑點,這一點就是三角形的重心。

七、數學活動(教材115頁):

1、折紙多60°、30°、15°的角證明方法(重點30°角)

2、寬和長的比是(約為0.618)的矩形叫做黃金矩形。

第二十章數據的分析

一、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教材125頁。)

二、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於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三、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mode)。

四、極差:一組數據中的最大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叫做這組數據的極差(range)。

五、方差:

1、計算公式:(表示的平均數)

2、性質:方差越大,數據的波動越大;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越小,就越穩定。

六、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的步驟:

1、收集數據;2、整理數據;3、描述數據;4、分析數據;5、撰寫調查報告。

D. 初二學生的數學差到了極點,有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數學是很多學生都難以攻克的學科,因為其思維較為活躍,但是如果認真的對待,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好數學,一定會發現數學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初二學生的數學差到了極點,有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可能現在的學習成績較差,但是只要努力起來,一切都不會為時過晚。所以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斷的努力前行,不斷的提升自己,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讓自己的青春充滿奮斗的底色。

E. 怎樣學好初二數學

《新初二曹.笑數學秋季培優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OWblZuHvzApklquSvkUg9A

提取碼:4z8m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F. 初二數學知識點有什麼

你好
歸納如下:
(一)運用公式法:
我們知道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互為逆變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是把多項式分解因式。於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語言:兩個數的平方差,等於這兩個數的和與這兩個數的差的積。這個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時,各項如果有公因式應先提公因式,再進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須進行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過來,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這就是說,兩個數的平方和,加上(或者減去)這兩個數的積的2倍,等於這兩個數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這樣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兩個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點
①項數:三項
②有兩項是兩個數的的平方和,這兩項的符號相同。
③有一項是這兩個數的積的兩倍。
(3)當多項式中有公因式時,應該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單項式,也可以表示多項式。這里只要將多項式看成一個整體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須分解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
(五)分組分解法
我們看多項式am+ an+ bm+ bn,這四項中沒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我們把它分成兩組(am+ an)和(bm+ bn),這兩組能分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別分解因式.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做到這一步不叫把多項式分解因式,因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義.但不難看出這兩項還有公因式(m+n),因此還能繼續分解,所以
原式=(am +an)+(bm+ bn)
=a(m+ n)+b(m+ n)
=(m +n)•(a +b).
這種利用分組來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組分解法.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個多項式的項分組並提取公因式後它們的另一個因式正好相同,那麼這個多項式就可以用分組分解法來分解因式.
(六)提公因式法
1.在運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個多項式因式分解時,首先觀察多項式的結構特點,確定多項式的公因式.當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是一個多項式時,可以用設輔助元的方法把它轉化為單項式,也可以把這個多項式因式看作一個整體,直接提取公因式;當多項式各項的公因式是隱含的時候,要把多項式進行適當的變形,或改變符號,直到可確定多項式的公因式.
2. 運用公式x2 +(p+q)x+pq=(x+q)(x+p)進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須先將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且這兩個因數的代數和等於
一次項的系數.
2.將常數項分解成滿足要求的兩個因數積的多次嘗試,一般步驟:
① 列出常數項分解成兩個因數的積各種可能情況;
②嘗試其中的哪兩個因數的和恰好等於一次項系數.
3.將原多項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
2.分式進行約分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分式化為最簡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項式,可先考慮把它分別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積形式,再約去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項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時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項單獨約分.
4.分式約分中注意正確運用乘方的符號法則,如x-y=-(y-x),(x-y)2=(y-x)2,
(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帶符號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號法則,變成整個分式的符號,然後再按-1的偶次方為正、奇次方為負來處理.當然,簡單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運算中應先算括弧,再算乘方,然後乘除,最後算加減.
(八)分數的加減法
1.通分與約分雖都是針對分式而言,但卻是兩種相反的變形.約分是針對一個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針對多個分式而言;約分是把分式化簡,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從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統一起來.
2.通分和約分都是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其共同點是保持分式的值不變.
3.一般地,通分結果中,分母不展開而寫成連乘積的形式,分子則乘出來寫成多項式,為進一步運算作準備.
4.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5.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6.類比分數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的法則是: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把分式的運算轉化為整式運算。
8.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然後再加減.
9.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只須將分子作加減運算,但注意每個分子是個整體,要適時添上括弧.
10.對於整式和分式之間的加減運算,則把整式看成一個整體,即看成是分母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首先觀察每個公式是否最簡分式,能約分的先約分,使分式簡化,然後再通分,這樣可使運算簡化.
12.作為最後結果,如果是分式則應該是最簡分式.
(九)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1.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數的a倍(a≠0)等於b,求這個數。用x表示這個數,根據題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這個方程中,x是未知數,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數。對x來說,字母a是x的系數,b是常數項。這個方程就是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的解法與以前學過的只含有數字系數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須特別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兩邊,這個式子的值不能等於零。

G. 初二的數學難不難啊應該怎麼學

我來分別說一下吧
初二是整個初中的過渡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於一個初中生,初二意味著以下幾點:
1、兩極分化和成績的定型期;
2、核心競爭力的最佳訓練期;
3、簽約名校資本的積累時期;
4、個人習慣和素質的養成期;
5、心理狀態和性格的成型期。
可以看到,無論從中考還是更長遠的成長生涯來看,這個時期就是一個積累精華、歷練本領和樹立方向的關鍵階段。因此,誰能牢牢的把握住初二,就是在提前把握未來的中考命運。
初二上學期:兩極分化初現端倪:學生水平初步拉開。
對於初中三年有一句經典概括:"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這句話可謂言簡意賅,將初二年級的特點概括的非常到位。
為什麼一到初二就會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原因主要是以下三點:
1、初二上學期數學中的平面幾何難度加大:三角形全等的證明形式多樣、模型眾多,輔助線的構造變化多端、技巧性強,致使學生感覺初二幾何比初一難度階越較大,而且比較繁雜和抽象,多數學生會在這個階段開始對數學產生畏懼,興趣開始減弱,是造成後續數學成績下滑的始作俑者。
2、一門全新學科的加入--物理:相比數學至少7年的學習,物理屬於突然進入且沒有基礎,需要一段適應期。而且開好頭很重要,否則會喪失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物理的進入,在初二上學期對兩極分化的"貢獻"主要在於增加了課業負擔,佔用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
綜合以上兩點的共同作用,一般在初二上學期的期中考試就會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成績出現明顯下滑,從初一的夢幻中驚醒,跌入初二兩極分化的現實當中。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何防微杜漸,見微知著?
1、把初二的壓力緩沖在初一:初一是初中的黃金期,如果能利用好,對緩解初二的壓力會很有幫助。建議,在初一的下學期開始,有計劃的提前進行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的學習,先入個門熟悉基礎,為初二做好銜接和鋪墊。另外,英語方面也可以在初一制定長期的單詞計劃,放長線,把單詞量任務分散到初一和暑假。
2、暑假先行,初二領跑:物理一定要在暑假提前學習,因為在大家都站在基本同一起跑線時,一點點的提前付出,都會成為領跑的資本。
3、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細節: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是訓練一個人按規律做事和把握細節的過程,對於學生無論在平時聽課學習,還是考試測驗中都會大有幫助。另外,從長遠上看,初二上能不能養成好習慣,改正壞習慣,會對學生能否在中考減少細節扣分起著決定性的

H. 初二數學都有哪些知識點

《新初二曹.笑數學秋季培優班(人教版高清視頻)》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 q2vy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I. 初二下學期數學有哪些難的知識點為什麼呢

步入了初中時代,學習壓力自然會增加,而且學習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對於初二的學生來說,初二的下學期數學有非常多難的知識點。比如說一次函數與反比例函數。這也是初二學生接觸的函數知識將貫穿初中以及高中學習的整個過程,是代數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解決綜合性問題的強力工具,它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在中考中的解答。

三、畫圓平行四方形

在初二下學期的數學中,學習畫圓和平行四邊形的求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個點是非常的難。因為圓和平行四方形它是不一定它是不能確定的數值,所以在求值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某一條線的變化而改變,所以難就難在這一點。可能有些時候你已經把他的答案求證出來了,但是卻因為某一點而出錯。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的練習數學式,才能夠打破困難。

J. 初二提高數學成績訣竅是什麼

初二提高數學成績訣竅:

1.改變學習方式

很多學生數學學習存對於數學教材上面知識內容,往往是死記硬背,沒有很好去理解。新學一個知識概念,只有徹底理解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思想方法,吃透知識的來龍去脈、結構關系,歸納要點,針對其中重難點,才能真正形成知識網路,完善認識結構,這樣就能從本質上改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2.上課緊跟教師思路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吸收和消化教師每節課強調的學習重點;吸收和消化教師對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和處理方法,吸收和消化教師對疑難問題的解釋等等課堂教學內容。這樣,我們就可以抓住重、難點,提高聽課效率,提高數學成績。

3.有問題及時解決,不能不懂裝懂

有問題及時解決是提高學習效率有效辦法之一,對於沒有學會的知識,不懂的題目,要及時向老師和同學求解。同時建立錯題本,提醒自己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

4.對於數學學習要一定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當我們的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那麼學習效果才是最佳的。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我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實例,利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到數學是有用的,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提高數學解題能力

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思想、方法等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關鍵。那麼在靈活運用之前我們首先學會「模仿」,模仿例題的解題過程,在模仿過程中轉變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其次是實戰演練,吃透例題,要想徹底掌握這些知識內容,獲得解題能力,就要做習題,並且要多做習題。在解題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消化解題思路,最終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