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月考數學知識清單
擴展閱讀
兒童不愛畫畫用什麼筆 2025-01-24 14:50:05
視頻怎麼加歌詞帶音樂 2025-01-24 14:20:51
株洲安全教育館要多少錢 2025-01-24 13:40:22

月考數學知識清單

發布時間: 2022-06-28 12:52:42

① 高中數學知識點清單

高中數學基礎知識梳理(數學小飛俠)

鏈接:https://pan..com/s/1IXqAIoe__3VdXS8yHKjxOw

提取碼:9bdp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② 初一第一次月考所有科目知識點總結。

文、理科: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練習。比如:
數學: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
物理:主要是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對於概念,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做選擇題對你對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處。但你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題,弄懂每個選項。計算題就是准確的運用公式了。所以要對公式的意義特別了解。多練習,其中的題其實雷同很多。
化學:主要是記一些性質啊、 寫方程式類的。所以你就要去記。多練習題,如選擇題,老師給出一些特殊的性質讓你來選,所以多練習可以無形幫助你記憶。光記的效果是不好的。對於那些特殊物質的性質,你練習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大題是推理,寫方程式,有了好的基礎你就不怕了。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方法。
祝學習成功!

③ 初一上冊語文。數學。英語的知識點,第一次月考的知識點。最好附例題

你得採納採納吧

④ 求初中數學的所有知識點要詳細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基本知識
一、數與代數A、數與式:1、有理數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麼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於原點的兩側,並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於0,負數小於0,正數大於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有括弧要先算括弧里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並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並成一項就叫做合並同類項。③在合並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4、整式與分式
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弧先去括弧,再合並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麼這個就是分式,對於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於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並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成的方程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項的最高系數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數的關系
大家已經學過二次函數(即拋物線)了,對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圖象中表示等等,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數來表示,其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個特殊情況,就是當Y的0的時候就構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出來,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數中,圖象與X軸的交點。也就是該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數有頂點式(-b/2a,4ac-b2/4a),這大家要記住,很重要,因為在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數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個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變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開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萬能方法了,方程的根X1={-b+√[b2-4ac)]}/2a,X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
(1)配方法的步驟:
先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再把二次項的系數化為1,再同時加上1次項的系數的一半的平方,最後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驟:
把方程右邊化為0,然後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為乘積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數分別代入,這里二次項的系數為a,一次項的系數為b,常數項的系數為c
4)韋達定理
利用韋達定理去了解,韋達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積=c/a
也可以表示為x1+x2=-b/a,x1x2=c/a。利用韋達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數,在題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況
利用根的判別式去了解,根的判別式可在書面上可以寫為「△」,讀作「diao ta」,而△=b2-4ac,這里可以分為3種情況:
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有2個相同的實數根;
III當△<0時,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在這里,學到高中就會知道,這里有2個虛數根)
2、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①關於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號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他是隨著你加或乘的運算改變。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正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減去同一個數(或加上一個負數),不等式符號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向;例如:A>B,A*C>B*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改向;例如:A>B,A*C<B*C(C<0)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麼不等號改為等號
所以在題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數,那麼就要看看題中是否出現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現了,那麼不等式乘以的數就不等為0,否則不等式不成立;
3、函數
變數:因變數,自變數。
在用圖象表示變數之間的關系時,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自變數,用豎直方向的數軸上的點表示因變數。
一次函數:①若兩個變數X,Y間的關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為常數,K不等於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②當B=0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一次函數的圖象:①把一個函數的自變數X與對應的因變數Y的值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在直角坐標系內描出它的對應點,所有這些點組成的圖形叫做該函數的圖象。②正比例函數Y=KX的圖象是經過原點的一條直線。③在一次函數中,當K〈0,B〈O,則經234象限;當K〈0,B〉0時,則經124象限;當K〉0,B〈0時,則經134象限;當K〉0,B〉0時,則經123象限。④當K〉0時,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增大,當X〈0時,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少。
二空間與圖形
A、圖形的認識
1、點,線,面
點,線,面:①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②面與面相交得線,線與線相交得點。③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展開與折疊:①在稜柱中,任何相鄰的兩個面的交線叫做棱,側棱是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稜柱的所有側棱長相等,稜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狀相同,側面的形狀都是長方體。②N稜柱就是底面圖形有N條邊的稜柱。
截一個幾何體: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圖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
多邊形:他們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依次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
弧、扇形:①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端點的兩條半徑所組成的圖形叫扇形。②圓可以分割成若干個扇形。
2、角
線:①線段有兩個端點。②將線段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就形成了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③將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形成了直線。直線沒有端點。④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比較長短: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②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之間的距離。
角的度量與表示:①角由兩條具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兩條射線的公共端點是這個角的頂點。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而成的。②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當終邊和始邊成一條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邊繼續旋轉,當他又和始邊重合時,所成的角叫做周角。③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平行:①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②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③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3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③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垂直平分線:垂直和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垂直平分線。
垂直平分線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線段,不能是射線或直線,這根據射線和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有關,再看後面的,垂直平分線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畫垂直平分線的時候,確定了2點後(關於畫法,後面會講)一定要把線段穿出2點。
垂直平分線定理:
性質定理:在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該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線段2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角平分線:把一個角平分的射線叫該角的角平分線。
定義中有幾個要點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線是一條射線,不是線段也不是直線,很多時,在題目中會出現直線,這是角平分線的對稱軸才會用直線的,這也涉及到軌跡的問題,一個角個角平分線就是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
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該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該角的角平分線上
正方形: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質: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1、對角線相等的菱形2、鄰邊相等的矩形

⑤ 數學知識點有哪些

數學知識點:

1、加法交換律:兩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2、加法結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換律:a × b = b × a。

4、乘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質: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質: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數都得O。簡便乘法:被乘數、乘數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參加運算,有幾個零都落下,添在積的末尾。

8、有餘數的除法: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⑥ 數學知識點(全)

數學小知識
你補充你下 你補充後我再補充 請問你是什麼時期的知識,是小學還是中學 還是大學,數學知識可多了,你補充問題,讓後我再補充我的答案。

--------------------------------------------------------------------------------

數學符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系。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弧"{ }"和中括弧"[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⑦ 數學初三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數學初三知識點如下:

1、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項的最高次數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3、使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都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4、若已知函數圖像與x軸的兩個交點坐標,可設為交點式。

5、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選擇順序是:先特殊後一般,如沒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

⑧ 小學數學知識點總結(全部)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⑨ 初中數學月考命題雙向細目表範例

雙向細目表2011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卷(數學)雙向細目表
知識領域 知識點 能力要求 題號 分數 難度系數 年級
分布

認知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靈活運用
數與代數 有理數概念 掌握有理數的基本概念 1 3 0.9 七年級 √
數與代數 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大的數 掌握科學記數法的表示方法 2 3 0.8 七年級 √
統計與概率 隨機事件的概率 會計算隨機事件的概率 3 3 0.7 七年級 √
空間與圖形 由三視圖判斷幾何體 會正確判斷簡單物體或組合體的三視圖;能根據三視圖描述基本幾何體或事物原型 4 3 0.8 七年級、九年級 √
統計與概率 眾數 理解眾數的概念 5 3 0.8 八年級 √
數與代數 勾股定理、實數及數軸 結合勾股定理的應用,掌握在數軸上表示實數 6 3 0.6 八年級 √
空間與圖形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垂線段最短. 理解和掌握垂線段最短的性質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的性質 7 3 0.7 九年級 √ √
數與代數 函數的圖象 能根據實際問題作出函數的圖象 8 3 0.6 七年級 √
空間與圖形 圖形鑲嵌 理解鑲嵌的含義,會判斷正多邊形能否作鑲嵌 9 3 0.6 八年級 √
數與代數 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圖象及性質 利用函數圖像解決問題 10 3 0.6 九年級 √
空間與圖形 平行線的性質;對頂角、鄰補角 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對頂角、鄰補角 11 4 0.8 七年級 √
數與代數 一次函數的圖象及性質 能根據一次函數的性質確定其圖像 12 4 0.7 八年級 √ √
統計與概率 方差 能用方差判斷一組數據的穩定情況 13 4 0.8 八年級 √
數與代數 二次函數的圖象及性質 能根據二次函數的性質確定其圖像 14 4 0.7 九年級 √ √
空間與圖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積;勾股定理. 理解和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以及三角形面積公式和勾股定理的應用,並能通過面積的計算探索規律 15 4 0.6 八年級 √ √
數與代數 分式的化簡求值;分式的定義及因式分解 會進行簡單的分式運算和求值 16 8 0.6 八年級 √
統計與概率 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能從統計圖中獲得信息,並根據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 17 ① 3 0.7 八年級 √ √
② 4 0.7 √ √
③ 3 0.7 √ √
空間與圖形 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線的性質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正方形、平行線的性質以及能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證明三角形全等 18 ① 5 0.7 八年級
九年級 √
② 5 0.7 √
統計與概率 利用頻率估計概率;列表法與樹狀圖法 會利用頻率估計概率,用列表或畫樹狀圖求事件發生的概率 19 ① 4 0.7 九年級 √
② 6 0.6 √
空間與圖形 解直角三角形 能應用三角函數解決實際問題 20 10 0.6 九年級 √
數與代數 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 能根據條件解決二次函數的相關問題 21 ① 3 0.7 九年級 √ √
② 3 0.6 √ √
③ 4 0.5 √ √
空間與圖形 切線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扇形面積的計算 能根據平行四邊形及圓的有關性質進行圓的有關計算 22 ① 4 0.7 九年級 √ √
② 6 0.5 √ √
數與代數 二元一次方程組及一次函數的性質 會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及一次函數的建模解決實際問題 23 ① 4 0.7 八年級 √
② 6 0.3 √
空間與圖形數與代數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坐標與圖形性質;矩形的性質 會確定點的坐標,能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進行分類探究,歸納猜想,發現規律。 24 ① 4 0.6 八年級
九年級 √ √
② 6 0.2 √ √
數與代數 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數 能用一元二次方程及二次函數的建模解決實際問題 25 ① 4 0.7 九年級 √ √
② 4 0.5 √ √
③ 4 0.2 √ √

⑩ 1—6年級數學知識點有哪些

舉例如下:


1、整數【正數、0、負數】

⑴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數。自然數是整數。

⑵最小的一位數是1,最小的自然數是0。

⑶零上4攝氏度記作+4℃;零下4攝氏度記作-4℃。「+4」讀作正四。「-4」讀作負四。 +4也可以寫成4。

⑷像 +4、19、+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4、-11、-7、-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

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

⑹通常情況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數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負數表示。

⑺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表示,虧損用負數表示。

⑻通常情況下,上車人數用正數表示,下車人數用負數表示。

⑼通常情況下,收入用正數表示,支出用負數表示。

⑽通常情況下,上升用正數表示,下降用負數表示。

2、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

⑴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都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⑵整數和小數都是按照十進制計數法寫出的數,個、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⑶每個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數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

⑷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⑸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⑹比較小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的數,再依次比較小數部分十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數,千分位上的數,從左往右,如果哪個數位上的數大,這個小數就大。

⑺把一個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在萬位或億位右邊點上小數點,再在數的後面添寫「萬」字或「億」字。

⑻求小數近似數的一般方法:

①先要弄清保留幾位小數;

②根據需要確定看哪一位上的數;3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求得結果。

3、分數【真分數、假分數】

⑴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這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⑵兩個數相除,它們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即:a÷b=a/b(b≠0)。

⑶小數和分數的意義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

⑷分數可以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

⑸分子小於分母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⑹分子大於或等於分母的分數叫做假分數。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⑻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⑼小數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致的,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以通分和約分。

4、百分數【稅率、利息、折扣、成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