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科技節高中組作品利用數學知識
擴展閱讀
西安有哪些動漫屋 2024-11-17 06:48:18

科技節高中組作品利用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6-28 00:11:04

1. 高中科技節小發明或論文,速度啊!

科技小知識 插頭小常識 為什麼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大多用三線插頭?三線插頭與三相插頭有什麼區別? 三相電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線,它們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都是380伏,一般用於動力系統,多見於工業用電。而家用電器一般採用單相電源供電,其三根線分別是火線、零線(中性線)和地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伏,所以這不是三相電,它的插頭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頭和三相插座,地線為的是保障安全。 具有降壓作用的水果 山楂;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可選野山楂10粒(鮮品為佳),搗碎加糖30克,水煎常服,有良好的降壓、健胃作用。 香蕉;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能清熱降壓,可常食。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湯服也有效。有條件的取適量香蕉花煎水服,療效更佳。 荸薺;有清熱降壓的作用。可用鮮荸薺(洗凈、去泥)、海蜇(洗去鹽分)各30~60克,煮湯,日分3次服。既能降壓又可化痰止咳。 菠籮: 常食菠蘿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對高血壓水腫、血栓形成等有改善血循環,消除水腫炎症的良好作用。 烏梅: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對高血壓頭暈失眠、夜難入睡,可取烏梅3枚加冰糖適量開水燉服,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作用。 蘋果:內含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A、B、C等10種營養素。常食蘋果可改善血管硬化. 科學飲乳小常識5則 喝牛奶有益健康,但不少人在喝奶方面還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現介紹一些科學飲乳的小常識。 1.晨起空腹喝奶不宜。因為人體空腹時胃腸蠕動快,牛奶中營養物質往往來不及被吸收就匆匆進入大腸。此外,大口喝奶的方法也不足取,因為這樣會減少在口腔中和唾液混合的機會,不利於消化吸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些餅干、糕點等,或邊吃點心邊喝牛奶。 2.晚上喝奶更有利。科學研究發現,人體中的鈣代謝會有一個特殊的規律:晚間尤其是午夜之際,血漿鈣含量會出現一個"低谷",迫使機體通過調節機制調運一部分骨骼中的鈣來補充。這樣,血液中的鈣雖暫時得到維持,但骨骼中鈣卻有減少。牛奶中含鈣豐富,因此臨睡前喝杯牛奶,可補償人體夜間對鈣的需求。 3.牛奶不宜加糖煮沸。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在高溫條件下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發生梅拉德反應,生成一種新化合物--果糖基氨基酸。這種物質非但不能為人體消化吸收,反而影響人體健康,牛奶最好新鮮飲用,如太冷稍稍加熱即可。 4.不喜牛奶可飲酸奶。對牛奶有"反感"的人大多患乳糖不耐症,這些人可嘗試飲用酸奶。酸奶中的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但幾乎保留了牛奶所有的營養,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內能存活繁殖,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並提高免疫力。酸奶中不含抗菌素,易消化吸收所以能空腹飲用。 5.酸奶不能加熱飲用。喝酸奶主要吃它的營養和活菌,如酸奶加熱,人體只能喝到營養卻失去了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因此不要加熱後飲用。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由於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由於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579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0.387倍,水星赤道半徑約為地球的2/5。水星沒有空氣。水星外觀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億萬年前可能發生過火山活動,星面上現在可見幾處貌似火山熔岩形成的平原地區,還到處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水星上有一個巨大的同心圓構造,半徑約有1300千米,它位於水星北緯30度西經195度,由於特別酷熱,就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卡路里盆地」。水星表面還有100多個具有放射狀條紋的坑穴,還有大量三四千米高的斷崖,有的長達數百千米。 水星的密度與地球接近。它的中心可能是一個與月球大小相近的鐵鎳組成的核心,也有一個磁場,但其強度只是地球的1/100。水星軌道速度為48千米/秒,每秒比地球還快18千米。繞太陽公轉一圈的速度也最快,只要88個地球日,還不到地球的3個月,水星就是1年了。不過,水星的「日」很長,水星自轉1圈將近58.6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水星的1天是地球的近兩個月,在水星上的1年裡,只能看到兩次日出和日落。水星和金星一樣沒有一顆衛星。 科技人物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

2. 急!關於數學小製作 是利用數學知識做出來一些東西,小製作

你拿廢品做個算盤應付一下……

3. 求高中科技小論文的寫作指導與例文

怎樣寫科學小論文

一、什麼是科學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如寫"太陽花",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有意義的結論,那最多隻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記,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屬於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學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科學實驗小論文、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是在自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詳盡,數據准確,說明力強,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庫容等作了實地考察,並力所能及地進行了實測,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文中除寫明了考察時間、對象、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加上一些實際數據,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岩石、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後,以增強說服力。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實踐得到論據,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小論文的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人說,選擇好題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研究什麼好呢?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再說,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寫了沒多大意義。
實際上,只要你明白了選題的基本原則,掌握常見的幾種選題方法,而且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個人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課堂延伸法。小學自然課《動物與環境》中,同學們研究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弄清了蚯蚓喜歡陰暗、超市、溫暖的環境,而且學會了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課後,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張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肯定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你能不能把它作為小論文的研究對象呢?
湖南省道縣五年級學生毛登聖,一天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竹林里玩,為竹子裡面究竟是空的還是裝有什麼東西而爭論不休。
細心的毛登聖一直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它課余查資料,做實驗,用大量的證據得出了結論:竹子裡面不是空的,裝有空氣,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氣體。據此寫的《竹子裡面有什麼》小論文,榮獲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小論文競賽一等獎。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項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你再圍繞題目去觀察、實驗。
5、成語、諺語科學驗證法。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但有的是來自寓言故事、民間傳說,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水滴"只不過是一滴液體,他力量很小,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怎麼能把堅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員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產生懷疑開始,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驗證了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雨祖宗"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一位同學3月份一個月的氣溫、風向、天氣情況作了詳細觀察記錄,然後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為氣象預報提供了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這還有假嗎?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並不是總向太陽轉""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應該是指花蕾期,到開花後,就不轉動了"的結論。
由此看來,即使對早已被公認的結論,也要認真地研究,不要人雲亦雲。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選題時要考慮主客觀條件。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選題時要龍清楚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自己對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興趣,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達到了這個知識層次和認識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這個題目以及是否具備研究這個問題的實驗器材、場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種蛇的奧秘》這個題目,研究前就必須掌握有關蛇的基礎知識,具備捕捉蛇的本領,能夠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掌握被毒蛇咬傷的救護方法。此外,還要具備飼養蛇的器具等。否則,還是換一個更切合主客觀條件的選題為好。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後,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具體內容為制訂研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深入實地考察,進行觀察實驗,分析各種材料,歸納得出結論。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雲南庄躍平同學利用2_0_天時間詳細觀察了家鴿孵化的全過程,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連小鴿子身上一粒黑點、眼皮上的皺紋都沒放過,所以寫出的小論文《家鴿孵化的觀察》真實可信,內容豐富。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昆蟲的後腿有什麼作用?湖北的張俊同學先後捉來了蝗蟲、蜢蚱、蟋蟀等十幾種昆蟲,分別將它們的後腿切斷,通過反復實驗,觀察比較,發現了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於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學研究蚯蚓的視力,她選擇了4個材料(1)用木棍\紅領巾、鉛筆等在蚯蚓面前晃動的現象;(2)蚯蚓面對各種食物的反應;(3)蚯蚓放在"屋"門口的反應;(4)請叫爺爺得出關於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過前三個實驗分析,初步判斷蚯蚓沒有眼睛,是*嗅覺找到食物,*感光細胞找到陰暗的地方。第四個材料更加證實了她的推論,使得論點論證充分,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所謂"確切",就是小論文的標題必須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使人一目瞭然,不能離題或扣題不緊,更不能用誇大的字眼。所謂"簡明"是指標題要精煉,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題,做到言簡意駭。
開頭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一文開頭:"我住在貴陽,常聽人們說'昆明是春城,貴陽是第二春城'。至於為什麼,我也弄不明白,我決心記錄天氣預報,看貴陽真是第二春城嗎?"由常言產生驗證其科學性的慾望。
有些文章的問題是在偶然觀察中產生、發現的,你也可以開頭先根據時間順序敘述其過程,再適時提出問題。
正文
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准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採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
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
《蚯蚓的視力》一文結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嗅覺來尋找愛吃的食物,用感光器來辨別光的強弱。"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後,還要反復修改。看開頭是否簡明扼要,論據是否典型真實,論證是否符合邏輯,論點是否新穎一致,段落是否銜接自然,語言是否通順准確等。改好後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逐步完善。

巧克力對心臟有好處
除了改善精神狀態,近年來,巧克力的防病作用開始得到科學家的重視。最近,《美國葯物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稱,巧克力、尤其是黑巧克力含有一種天然抗氧化劑黃酮素,能防止血管變硬,同時增加心肌活力、放鬆肌肉,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積累,對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功效。
其實,這已不是科學家第一次提出巧克力的防病功效,希臘和德國也有過類似的研究。去年9月,英國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巧克力可預防心臟病。美國加州大學的安德魯·瓦特豪斯也發現:黑巧克力和紅酒、水果、蔬菜一樣,含有酚醛類物質(黃酮素就是其中一種),能殺死導致癌症和心臟病的受損細胞。日本的研究還表明:從巧克力中提取的酚醛類物質能提高血液的免疫力。
前不久,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報道,義大利拉奎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試驗:讓15名健康人連續15天每天吃100克黑巧克力,結果發現,他們的血壓有所降低,而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則得到加強。但是,志願者們連續15天每天吃100克白巧克力後,就沒有收到這樣的效果。因此,醫生們估計,黑巧克力對糖尿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另外,英國倫敦西敏斯特大學的克洛博士發現,巧克力可以預防感冒。他指出,巧克力的氣味能促使男性免疫系統產生一種名為「免疫球蛋白A」的抗體,它可以對付身體上的各種「小毛病」如感冒等。
除了這些實實在在的保健防病作用,科學家們還指出,巧克力中還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比如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E、鎂;人體必需的鉀、鐵和鞣酸等,對兒童大腦發育大有好處的卵磷脂;果仁、牛奶巧克力還會加入一些其他的營養成分。另外,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中含有大量黃烷醇,它也具有保健防病的作用。
在科學家們的研究中,巧克力的一些「害處」也得到了澄清。研究發現,巧克力中的脂肪不會影響膽固醇水平。膽固醇正常的人在連續食用一個月的可可醬或純巧克力後,膽固醇指標並未升高。此外,研究還表明,巧克力既不會引發粉刺和暗瘡,也不會造成齲齒。

專家們推薦多吃黑巧克力
由於近年來對巧克力的認識和輿論宣傳不斷加深、更新,所以,在歐洲等地,巧克力的消費量明顯上升。在法國,10年來巧克力的產量上升了33%,達40萬噸。
在人們對巧克力的關注程度不斷上升的同時,黑巧克力開始唱起了「主角」。一個原因是在巧克力的保健作用中,它顯得特別「突出」;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黑巧克力是含糖量和脂肪含量最低的巧克力之一。在法國,有81%的人將黑巧克力作為購買巧克力的首選。去年,由於媒體紛紛報道黑巧克力的保健作用,日本各大商場甚至出現了搶購的場面。
盡管巧克力好處很多,但是,這世上畢竟沒有十全十美的食品。對於巧克力,專家們的意見仍然是「適量食用」。本報駐法國記者在法國衛生部的網站上看到,食品衛生公告就是用「適量」一詞來指導人們食用巧克力。在巴黎,一家名叫「可可與巧克力」的食品店的店主諾拉女士告訴記者,巧克力雖然營養豐富,但是,它的熱量不低,每天的食用量最好還是控制在100克以內。本報駐加拿大記者的朋友、營養保健食品專家詹姆斯博士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巧克力含糖較多,肥胖者還是少吃為妙;一般人每天的食用量也別超過100克。還有專家認為,巧克力的營養成分不均衡,容易產生飽腹感,影響正常飲食,故兒童不宜多吃。而成人吃多了巧克力,也可能產生厭食、惡心、無力、抵抗力變差等「巧克力綜合征」。
身邊的數學

--------------------------------------------------------------------------------
用天平稱物品的學問

��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只許在天平的一邊盤上放砝碼,要求一次稱出物品重量的情況。

��例如:在天平的一邊盤上放砝碼,要把1克到3O克整克重的物品,都能一次性地分別稱出來,至少要備置幾個什麼樣的砝碼?

��要「一次性」稱出,又要做到砝碼的個數「少」,各個砝碼的克數不要相同,能將幾個砝碼拼湊成要稱的重量,就盡量拼湊。

��顯然,1克、2克的砝碼是不可少的。1+2=3(克),3克的砝碼可以不要。利用1克、2克的砝碼各一個,無論怎麼也不能一次稱出4克的重量,必須要有一個4克砝碼。有了4克的砝碼,再配上1克、2克的砝碼,就能分別稱出5克、6克、7克的重量來。順著這個思路,我們模擬天平稱物的情況,製得下表:

放置砝碼(克) 稱出物品重量(克)
1 1
2 2
3+1 3
4 4
4+1 5
4+2 6
4+2+1 7
8 8
…… ……
8+4+2+1 15
16 16
…… ……
16+8+4+2 30
16+8+4+2+1 31

��從表中可以看出,稱3O克重量的物品時,用了4個砝碼;但要分別稱出1克到3O克的整克重量的物品時,需准備的砝碼應該是5個,即1克、2克、4克、8克、16克,並且利用這5個砝碼的最大稱重量是1+2+4+8+16=31(克)。

��找一找,l克、2克、4克、8克、16克這5個按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的砝碼之間有什麼關系?我們不難發現,相鄰的兩個砝碼的重量,較重的是較輕的2倍。由此可知,只許在天平一邊盤上放砝碼,並且要求一次性分別稱出1克至若干千克整克重的物品,至少需備置的各個砝碼的重量,第1個是1克,其餘可依次按「2倍法」得出。

密鋪的學問

��地磚的形狀往往是正方形的,也有長方形的,我們還見過正六邊形的地磚。無論是正方形、長方形、還是正六邊形的地磚,都可以將一塊地面的中間不留空隙、也不重疊地鋪滿,也就是密鋪。還有什麼形狀的圖形可以密鋪地面呢?同學們在思考這一問題時總是藉助於畫出的圖形去實驗,通過實際觀察而得出結論。

��其實用地磚鋪地這一生活問題也有數學方面的道理,可以用數學中學到的圓周角是36O度這一知識從理論上分析、解決。

��我們都知道,鋪地時要把地面鋪滿,地磚與地磚之間就不能留有空隙。如果用的地磚是正方形,它的每個角都是直角,那麼4個正方形拼在一起,在公共頂點處的4個角,正好拼成一個36O度的周角。正六邊形的每個角都是120度, 3個正六邊形拼在一起時,在公共頂點上的3個角度數的和正好也是36O度。除了正方形、長方形以外,正三角形也能把地面密鋪。因為正三角形的每個內角都是6O度,6個正三角形拼在一起時,在公共頂點處的6個角的度數和正好是36O度。

��正因為正方形、正六邊形拼合以後,在公共頂點上幾個角度數的和正好是36O度,這就保證了能把地面密鋪,而且還比較美觀。

��還有什麼形狀的圖形可以密鋪地面呢?你現在會從數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嗎?試試?/div>

4. 求科技小論文,要用數學解決平時生活中煩人的小事

中學數學教學論文
「復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數學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 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復習課還不像新授課有一個基本公認的課堂教學結構( 模式)。因為有了這個課堂教學結構,就等於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學程序。大家知道,結構的優劣決定功能的大 小,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像階梯一樣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帶領學生拾階而上,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經過實驗研究,目前我們採用如下的復習課結構。
一、出示復習目標(以下簡稱亮標)(2分左右)
上課開始,教師直接出示復習課題,接著把預先寫在小黑板上的復習目標掛出來。出示的復習目標應注意 如下三點:
1.目標要全面。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數學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 三方面提出復習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識方面的復習要求,把能力與思想品德丟在一邊。例如, 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復習,除了應當掌握的知識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要得到發展,同時還要注意訓 練學生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追求美觀整潔的愛美情操和習慣等。
2.目標要准確。即針對性要強。一是目標中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確,二是三者之間不 能混淆。如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復習,復習的目的是:將學過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強化和分化,防止相關或相似知 識的互串。學生易混的問題是:如何確定單位長度?(共性)為什麼折線統計圖中橫標目的間隔要按實際年份 留空?(個性)學生最容易遺忘的是:制圖後忘掉寫數據,或把標題與圖表分開等等。在復習課上制定復習目 標時,應注意和這些新授課後發現的問題結合起來,以利於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3.目標要具體。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號,諸如「通過復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粗一聽很具 體,細一想太空泛,到底培養學生的哪些習慣不得而知。其實一堂課只能按實際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某一方面 的素質,太多會適得其反。
教學目標不僅是向學生提出的,也是對教師提出的。復習課上教師應緊緊圍繞著目標組織教學,就像寫文 章不能「跑題」一樣,復習課也不能「離標」,而應有的放矢。
二、回憶(8分左右)
回憶,就是要求學生將學過的舊知不斷提取而再現的過程,這是學生獨立聯想的有利時機,應盡最大可能 讓他們獨立完成。如果是低年級,可讓他們先看書本再回憶並說出來;中高年級也可讓學生提前一天預習,這 樣課上會節省一些時間。當然,回憶過程也離不開教師的啟發輔助。我們常採用如下策略:
1.獨立地默寫。
2.同桌相互說。
3.啟發得結果。
如要求學生用「組詞」或「造句」等方式回憶出學過哪些「數」?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 ?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聯想」式回憶的辦法。
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麼」,不追問「為什麼」或「怎麼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 所有舊知「拉出來」,提高回憶的效率。因此,學生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 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關舊知回憶出來。例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 過了哪些「角」?只要學生講出銳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稱,不必追問其意義和區別,也不用管這 些角的序列。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獲得聯想結果的過程。
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這時可讓其他學生或由教師補充,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後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分左右)
梳理,就是將舊知識點按一定標准分類。因此,梳理是復習中的重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知識 點聯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這些工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准備好,否則上課時 會造成混亂。梳理往往同板書聯系起來,使視聽融為一體,增強復習效果。根據復習內容的異同,通常採用:
1.邊梳理邊板書。即梳理與板書同步進行。
2.先梳理再板書。即師生先一起將舊知的異同點輸出,然後出示板書。
3.先板書後梳理。這在低年級比較適用。運用時也可在掛出板書的同時,邊看板書邊梳理。
梳理過程,實質上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的思考過程,其間應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類」,即根據一 定的標准將知識分化。如四邊形,根據對邊關系可分成兩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只 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梯形)。在小學里,一般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的內容及所達到的思維程度來教學, 不必拘泥於完全科學性原則而把小學數學知識太宏觀化,這就是作為「學科數學」與作為「科學數學」的區別 之一。像四邊形,嚴格地講,應把兩組對邊都不平行(不規則四邊形)作為一類,小學數學不研究它,也沒有 必要讓學生「多此一舉」。一定要注意:我們的分類,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分類,而不是將學生還沒有學過的知 識分類。其實,分類標准本來就是人為的,更何況對有些分類目前專家們也爭論不休,如三角形按邊分類就有 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大類——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邊三角形作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 三類——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這就要看給「等腰三角形」怎麼下定義了。到底是分得細 一些好,還是粗一些好,可看復習內容的多少來定,復習的內容多要粗分,反之則細分為宜。
四、溝通(10分左右)
溝通是復習課的鮮明特質。因為新授課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點分化,把握單個知識的本質屬性,一般很少 也不可能同後繼知識發生關聯。復習課中,正好就是將所學知識前後貫通、溝通起來,這就是所謂知識點的泛 化。
溝通不同於知識之間的簡單聯結,而是知識本質上的融合。因此,溝通不僅要在異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 中求異,這是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的重要環節。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回憶階段只求「是什麼」,而這里「 溝通」時還要追求「為什麼」問題。如約分與通分,它們的意義不同,但本質和操作卻是同一個理論根據,即 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具體化。操作過程也有差別,約分一律運用「同時縮小相同倍數」,而通分則一般運用「同 時擴大相同的倍數」。
溝通時,既可讓學生提出疑問,也可由教師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還可採用板書填空的形式,這要看 具體運作情況而定。
溝通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求同與求異,更重要的是為了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
五、練習(10分左右)
復習課中的練習與新授課或練習課中的練習都有明顯不同。新授課中的練習主要是為了鞏固剛學過的新知 ,因此其練習成分是基本習題佔70%左右,側重於知識方面;練習課中的練習則是為了技能向能力轉化,側重 於數學能力的形成;復習課上的練習側重於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因此應出示綜合性較強的習題讓學生練 習。
值得一提的是,復習課上的練習應集中在一起(劃定一段時間),而不宜分散進行。這樣既能集中學生注 意力,又能節省復習時間。
附兩份復習課設計。(見本期《〈圓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設計》、《〈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復習課 設計》兩文。)

5.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

萬能書包

6. 運用數學知識可以做哪些手工

語文中有個概念「名詞解釋」,數學中有沒有?很多人肯定都搖頭。然而,在長青小學丁杭纓老師帶來的經典學堂第二十九課《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卻把一堂數學課上出了「名詞解釋」的語文味道,讓坐在教室內的50位三四年級小傢伙,對三角形的三邊有了最好的理解。

從先「動手」得出註解,再到把註解靈活運用到習題里,如此舉一反三,學生學得津津有味。難怪課程開始時,丁老師做了一番小調查,全班50來位學生,主動要參加的不到十位;而一個多小時後,當丁老師宣布下課時,學生卻不舍地問:「丁老師,你下午還會給我們上課嗎?」

(第二十九課)

課堂實錄

從手工活開始

摸索三角形三邊關系「名詞解釋」

剛上課,學生就奇怪了:桌面上怎麼有一堆工具:電線、塑料吸管和剪刀。「不是說數學課嗎,怎麼像是手工課。」

丁老師布置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然後用電線穿在吸管內,把三小段首尾相連。猜猜會得到什麼圖形?一分鍾不到,手工作品成形了:學生都圍成了各種三角形(圖① )。可是丁老師除了三角形之外,又拿出了兩件作品,幾段吸管平排在一起的圖形(圖 ② 和圖 ③)。

盯著這些圖形,學生們開始動腦筋了。

生一:「如果剪下來的三條邊差不多長 ,就能圍成三角形,要是差太多了,就圍不成。」

生二:「要能圍成三角形,必須其中兩條邊能豎起來,圍不成,是豎不起來的。」

老師插嘴問:「為什麼豎不起來呢?」

生:「太短了呀。」

老師繼續追問:「什麼太短了?」

生:「兩條邊合在一起太短。」

至此,對於三角形三邊關系,學生得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口語化解釋」:兩條邊合起來,比第三條邊還短,就圍不成三角形;兩條邊加起來超過第三邊,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丁老師一提醒,這「加起來」在數學上即「和」,用數學語言修正一下,就是「兩條邊的和大於第三邊的時候,就能圍成三角形」。

這一解釋到底是對是錯?課件上出現了三條線段,長度為4厘米、10厘米、5厘米,丁老師大聲說:「4+10>5,符合剛才同學們得出的條件,可以圍成三角形。」隨即她演示起課件,可三條線段圍成的不是圖① 的三角形,卻是圖 ②。

怎麼回事呢,丁老師「納悶」了。這下,又得靠學生來幫忙了

生一:「因為4和5相加是9,比10要短,所以圍不成三角形。」

生二:「應該是小的兩條邊的和大於長的那個邊。」

這下,丁老師「恍然大悟」。一番修正,三邊關系的正確「解釋」出來了:較短兩條邊的和大於第三邊。在數學課本上,又稱為「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靈活運用解釋

就好比語文中的造句

這「解釋」已經註明了,接下來就是要對「名詞」進行靈活運用,就好比語文中的造句。丁老師在課件上選出了四組線段,看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第一組三邊長為3、4、5,第二組3、3、3,第三組2、2、6,第四組3、3、5(單位均為厘米)。

有了以上明確的解釋,學生一眼就看出了第三組不能圍成三角形,2+2<6嘛!那其他三組能圍成怎樣的三角形?丁老師和大家依次來分析,她還神秘地補充說:「可別小看這幾個三角形,每一個的背後可都有好玩的東西呢!」

先說第一組,自然數的知識學生已學過,3、4、5是三個連續的自然數。「是不是三個連續自然數都可以圍成三角形呢?」丁老師又提問了。

生一:不一定。1、2、3不行,1加2等於3。

生二:0也是自然數,它也不行的。

師:回答得很好。那大家知道,3、4、5圍成的三角形會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知識點雖然課本上還沒有學到,但課堂上知識豐富的小傢伙不少,馬上有人在介面說,「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等。丁老師笑著說:「等大家到了初中,就會更好地認識它了。」

再說第二組,這個三角形學生都熟悉,異口同聲答「等邊三角形」。而第四組也不言而喻了,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在三個三角形中,丁老師笑著稱,她對等腰三角形最感興趣,准備給它動幾次「小手術」:「三邊是3、3、5,現在我想把5厘米的這條邊換個長度,可以換成多少呢?」

馬上就有學生舉手了:「3加3等於6,所以換成1、2、3、4都可以的。」

隨著課件的一個個演示,幾個三角形都一一「露臉」,從「小的」「很窄」「又長又窄又瘦」「和塔尖差不多」,變成了「胖起來了」「面積大起來了」「變矮了」。細心的學生還學會了知識的聯系:「當邊長是3時,就變成和第二組一樣的等邊三角形。」

5厘米這條邊「折騰」下來,丁老師又出新招:「保留5厘米邊不變,我現在要變化其中一條3厘米邊,可以換成幾厘米呢?」學生已經很有經驗,一個個互相補充:

生一:「1和2不可以,它們和3相加不會比5大。」

生一:「只要比2大就可以了。」

生三:「不是的,不能無限大,如果換成是100,那3加5就小於100。」

一番討論,結果順利得出:比2大、比8小,也就是4至7。

回到手工活

用聯想帶著問題出課堂

都說數學和生活聯系密切,這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也不例外。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經常出現的一個生活題,所有學生都有了理論上的解釋:小明家到學校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兩個點之間的線段,另外兩條是要中間折一折,哪條路最近?不僅答案一下就明了,而且有了理論支持: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有名詞有解釋,從書本到知識,課堂看似接近尾聲。這時,丁老師又把大家繞回到了開課時的手工活動上,不過這回的任務不一樣:三段怎麼剪,一定圍不成三角形,你有什麼好辦法?第一刀要剪在哪裡?

經過了這番「名詞解釋」,逆向思維也難不住學生:「中間剪一刀,那就圍不成」「第一刀剪下後,如果第二刀剪在短的線段那一側,也圍不成三角形」「這第三刀要剪在長的那一段上,並且要超過全長的中間點」。

和普通課堂一樣,課結束時,丁老師也給大家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與「和」對應的是「差」,三角形兩邊之和與第三邊的關系明白了,兩條之差與第三邊有什麼關系嗎?帶著這個思考,學生滿足地走出了課堂。

課後互動

家長:每次期末考試復習時,孩子說他都懂了,書上的題目讓他做,也的確會做的,可到了考試時,卻還是有不少錯誤?是不是我們家長指導他復習的方法不對,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丁老師:的確,現在教材和書上的習題都偏簡單,而考試總有一定的難度存在。問題的關鍵點不在家長,而在老師和學生這兩人身上。老師要把教材教活,學生也不是死讀書。關鍵就是學數學也需要聯想,比如有「和」就要想到「差」,一條路知道如何走過去還要了解如何走回來,這就是可逆思維。鍛煉這個思維的最好法寶就是「變式題」,比如條件的內容不斷變化,條件與問題互換位置等。

家長在指導孩子復習時,可讓他先看目錄,然後想一下,這個單元學會了什麼、最難的是什麼、哪些是重點、哪些是自己還不懂的,讓問題一一解決。在平時做練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准備一本錯題本,平時錯過的題目都要記錄下來,在考試前有針對性地做一遍,加強鞏固。

家長:我的孩子很奇怪,難的題目會做,反而簡單的題目老是做錯,我督促他再檢查檢查,往往要等到這時候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你說他這粗心的毛病,怎麼改啊?

丁老師:對於孩子粗心的毛病,一定要細化,必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錯。比如有些孩子是抄數字的時候抄錯了,上一排還是13,下一排就寫成15了,對這類孩子就要循序漸進地以鼓勵為主,可以給他們一些目標鼓勵,比如少抄錯一題,給一顆五角星等。還有一些孩子則是知識本源上存在問題,比如「8+5」他始終認為等於12,這就要從根本上幫助孩子理解知識點。

家長:我的孩子數學底子不錯,暑假裡我就讓他預習了三年級上冊的內容。而現在一開學,老師開始講上冊的內容,他差不多已經准備開始預習下冊的內容了。我這樣的教育方法不知道是否可行?

丁老師:數學底子好的孩子,我不建議提前先自學課本知識,這樣只會讓孩子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而其實老師講課的內容不僅在課本上,更重在一種數學思維。建議這類孩子可以選一些奧數等題目來做,使得課堂上的知識能有更深的挖掘。而對於基礎相對較弱的孩子,倒是可以適當提前預習,這樣就能順利跟上老師的進度,不至於落後。

課後留聲

姚女士(九蓮小學三年級丁一航家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剛開始老師讓學生拼三角形,當時我也根本沒有想到有後面的2、3種情況,大家想到的都是同樣一個三角形。這對自己也是一個反思。這是我第一次去聽課,對孩子,對課堂都有了更多的接觸。我最大的收獲是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顧眼前,不是今天作業做完了或者考試考了100分就好了,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考了100分以後應該怎樣,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要學會舉一反三,數學是需要想像的。

廉女士(采荷三小四年級裘建立家長):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孩子從概念很模糊到很清晰,回家來之後還可以很細致地跟其他孩子說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怎麼一回事,我感到很高興。聽了老師和家長的交流,我感覺以前自己做得不夠好,對待孩子要更耐心地教育、引導。不能操之過急,像這位老師一樣慢慢地教給孩子一個知識而不是灌輸給孩子一個概念。以後會一直關注經典學堂這個欄目。

朱女士(文一街小學三年級趙澤愷家長):我的孩子還是三年級,對三角形三邊關系這個知識接受起來有點困難,但是聽了這堂課之後還是懂得了很多東西,我覺得主要是老師上課講得很形象生動,從剪吸管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到啟發他們去思考這一問題是個非常好的方法,孩子回家來能復述一些老師上課講過的內容,我覺得這樣效果就達到了。以後有這樣的活動我們也會積極報名參加。

7. 科技節數學活動的主旨是什麼

搭建一個平台、提供一次機會、展示一技之長、提高多種能力、培育一代新人。以本屆數學系科技文化節為龍頭,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使我系學風建設有更多的成果。

8. 數學科技節主題

1.數學使科技進步
2.科技的基石:數學
3.數學在科技中的應用

9. 數學可以做什麼科技作品也就是關於數學的科技小發明

創新小發明製作方法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10. 關於含有數學知識的手工作品

鍾表十字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