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初一數學分析知識點大全
擴展閱讀
感恩教育知識幼兒園 2025-01-24 20:56:05

初一數學分析知識點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6-27 21:37:55

A.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概念、定義:
1、大於0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negative number)。
3、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4、人們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做數軸(number axis)。
5、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6、一般的,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
7、 由絕對值的定義可知: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8、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9、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負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11、有理數的加法中,兩個數相加,交換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12、有理數的加法中,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13、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14、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向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數中仍然有: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16、一般的,有理數乘法中,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17、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18、 一般地,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19、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20、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21、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power)。在an 中,a叫做底數(base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ht)
22、根據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可以得出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顯然,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23、做有理數混合運算時,應注意以下運算順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2) 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3) 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24、把一個大於10數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計數法。
25、接近實際數字,但是與實際數字還是有差別,這個數是一個近似數(approximate number)。
26、從一個數的左邊的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尾數字止,所有的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註:黑體字為重要部分
二:整式的加減
知識網路:
概念、定義:
1、都是數或字母的積的式子叫做單項式(monomial),單獨的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coefficient)。
3、 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degree of a monomial)。
4、幾個單項的和叫做多項式(polynomial),其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term),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constantly
term)。
5、多項式里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degree of a polynomial)。
6、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並成一項,叫做合並同類項。
合並同類項後,所得項的系數是合並前各同類項的系數的和,且字母部分不變。
7、如果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原括弧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同;
8、如果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原括弧內各項的符號與原來的符號相反。
9、一般地,幾個整式相加減,如果有括弧就先去括弧,然後再合並同類項。
三:一元一次方程
知識網路:
概念、定義:
1、列方程時,要先設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後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寫出還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equation)。
2、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one unknown)。
3、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4、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7、應用:行程問題:s=v×t 工程問題:工作總量=工作效率×時間
盈虧問題:利潤=售價-成本 利率=利潤÷成本×100%
售價=標價×折扣數×10% 儲蓄利潤問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本息和=本金+利息
三:圖形初步認識
知識網路:
概念、定義:
1、 我們把實物中抽象的各種圖形統稱為幾何圖形(geometric figure)。
2、有些幾何圖形(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內,它們是立體圖形(solidfigure)。
3、有些幾何圖形(如線段、角、三角形、長方形、圓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內,它們是平面圖形(planefigure)。
4、將由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表面適當剪開,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這樣的平面圖形稱為相應立體圖形的展開圖(net)。
5、幾何體簡稱為體(solid)。
6、包圍著體的是面(surface),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7、面與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line),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point)。
8、點動成面,面動成線,線動成體。
9、經過探究可以得到一個基本事實: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簡述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公理)。
10、當兩條不同的直線有一個公共點時,我們就稱這兩條直線相交(intersection),這個公共點叫做它們的交點(pointof intersection)。
11、點M把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和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center)。
12、經過比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關於線段的基本事實: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公理)
13、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distance)。
14、角∠(angle)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15、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記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16、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angular bisector)。
17、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是說這兩個叫互為餘角(com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的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餘角。
18、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19、等角的補角相等,等角的餘角相等。

B. 初一數學代數式知識點有哪些

初一數學代數式知識點如下:

1、0即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a不一定是負數,+a也不一定是正數;p不是有理數。

2、絕對值: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初一數學的方法:

課堂練習、作業、檢測,反饋後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於懸而未解的狀態,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數學一環扣一環,知識間的聯系非常緊密,階段性總結,不僅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找到知識間的聯系,做到瞭然於心,融會貫通。

C. 初一數學知識要點有哪些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角的平分線:從角的一個頂點引出一條射線,能把這個角平均分成兩份,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
數學第一章相交線

一、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並且有一條公共邊,這樣的角叫做鄰補角。鄰補角是一種特殊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的角,即鄰補角一定是補角,但補角不一定是鄰補角。

二、對頂角:是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因此對頂角也可以說成「把一個角的兩邊反向延長而形成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三、垂直

1、垂直:兩條直線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記做a⊥b

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

2、垂線的性質:

①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②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3、畫法:①一靠(已知直線)②二過(定點)③三畫(垂線)

4、空間的垂直關系

四、平行線

1、 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記做a‖b

2、 「三線八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

① 同位角:「同方同位」即在兩條直線的上方或下方,在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

② 內錯角:「之間兩側」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兩側。

③ 同旁內角「之間同旁」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同旁。

3、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①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④ 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⑤ 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5、 平行線的性質:

①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③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6、 兩條平行線的距離: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7、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

五平移

1、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說明:①、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改變圖形的位置;②「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意味著「圖形上的每一點都沿著同一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 」這也是判斷一種運動是否為平移的關鍵。③圖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2、平移的性質:經過平移,對應線段、對應角分別相等,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1、 能在具體的情景中,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2、 用「數對」表示位置,對應列上的數字在前,行上的數字在後,記為(x,y)。3、 「數對」表示位置,易錯的是(x,0),(0,y)。4、 認識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兩個事物一個在另一個的方向。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一、分數乘整數1、 意義:表示幾個相同分數相加。2、 計算方法:(1)、分母不變,分子和整數相乘。 (2)、當分母和整數可以約分時,要先約分。二、分數乘分數1、意義:就是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2、計算方法:(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分子和分母有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三、運算律的運用1、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2、應用運算律簡便計算。四、倒數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2、求法:把數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顛倒。3、1的倒數就是1本身,0沒有倒數。五、解決問題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幾分之幾2、求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1±幾分之幾) 標准量土標准量×幾分之幾3、 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幾分之幾4、 用畫線段圖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一、 類型1、 分數除以整數,表示把分數平均分成整數份。2、 分數除以分數,表示b/a中有多少個d/c。3、 整數除以分數,表示a中有多少個c/d。二、 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0除外)。三、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乘法的逆運算。四、 分數混合運算順序,簡便演算法。五、 解決問題1、 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列式:甲/乙。2、 乙數的幾分之幾等於甲數。列式:甲數=乙數×幾分之幾。乙數=甲數÷幾分之幾。3、 甲數比乙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甲數=乙數×(1土幾分之幾)甲數=乙數土乙數×幾分之幾。標准量:「比」字後面的為標准量。4、 若求長方形的長是寬的幾倍: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若求長方形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六、 比的意義:用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符號「:」比的結果叫做比值。1、 在a:b中,a叫比的前項,b叫比的後項。2、 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系。a:b=a÷b=a/b。3、 求比值兩項的單位名稱要統一,比值是一個數,沒有單位。4、 比的基本性質a:b=am:bma:b=a÷m:b÷m5、 比化成最簡整數比:(1) 有分數,前項和後項都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2) 無分數,前項和後項都除以最大公約數。(3) 有小數,可先化為整數或分數。6、解決問題總量×被分份數/總份數=要求的量 第四單元圓一、 圓的認識,由曲線圍成,外形美,易滾動。1、 圓心,用o表示。2、 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3、 直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d表示。4、 半徑和直徑的關系。5、 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圓又無數條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二、 圓的周長1、 圓周率,是周長與直徑的比,是無限不循環小數。2、 公式:c=πd或c=2πr3、 已知圓的周長求半徑和直徑。三、 圓的面積1、公式S=πR22、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能分別求圓的面積。3、環形面積公式S=πR2-πr24、扇形、弧、圓心角。5、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圓的周長最短。6、 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第五單元百分數1、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號「%」2、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3、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不是具體的數,不能寫單位名稱。另外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和大於一百的數。4、 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百分數化為小數:去掉百分號,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化為百分數: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添上百分號;百分數化為分數:可先化為分母是一百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化為百分數:先把分數化為小數,再化為百分數。5、解決問題①、達標率,發芽率的公式。(甲占乙的百分之幾。)達標率=達標的人數/總人數×100%發芽率=發芽的數量/種子的總數×100%②、甲比乙少(或多)百分之幾。確定單位「1」。③、甲增加了百分之幾是多少?增加了多少?6、折扣,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折扣問題求實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7、納稅。①、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的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叫做納稅。②、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按一定的比率納稅叫做稅率。③、稅率=應納稅款/各種收入×100%應納稅款=稅率×各種收入。8、利率。①、存款的好處。②、利息=本金×利率×時間③、取款=本金+利息-利息稅(本金+稅後利息)。 第六單元統計一、 扇形統計圖1、 能反映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2、 用整個圓表示總量,用各個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3、 利用扇形統計圖計算分析。二、 合理存款1、 教育儲蓄。2、 國債利率3、 設計存款方案4、 合理存款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問題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

D. 初一數學課程的詳細要點與學習范圍。

鏈接: https://pan..com/s/1EhMqLsqKxRh94pmcYqyJng

提取碼: nssv

E. 初一數學小知識

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叫無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兩個整數的比,通常寫作 a/b,這里 b 不為零。分數是有理數的通常表達方法,而整數是分母為1的分數,當然亦是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一個整數 a 和一個非零整數 b 的比(ratio),通常寫作 a/b,故又稱作分數。希臘文稱為 λογος ,原意為「成比例的數」(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譯不恰當,逐漸變成「有道理的數」。不是有理數的實數遂稱為無理數。
所有有理數的集合表示為 Q,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有限或為循環。

理數是實數中不能精確地表示為兩個整數之比的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 如圓周率、2的平方根等。

實數(real munber)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區別:

1、把有理數和無理數都寫成小數形式時,有理數能寫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

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無理數只能寫成無限不循環小數,

比如√2=1.414213562…………根據這一點,人們把無理數定義為無限不循環小數.

2、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而無理數不能。根據這一點,有人建議給無理數摘掉「無理」的帽子,把有理數改叫為「比數」,把無理數改叫為「非比數」。本來嘛,無理數並不是不講道理,只是人們最初對它不太了解罷了。

利用有理數和無理數的主要區別,可以證明√2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2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

既然√2是有理數,它必然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

實數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有理數就包括無限循環小數、有限小數、整數

自然數(natural number)
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 。 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 。自然數由0開始 , 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合。自然數集有加法和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或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是總能成立的。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棗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
序數理論是義大利數學家G.皮亞諾提出來的。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
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 N 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 1是0的後繼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⑥(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基數理論則把自然數定義為有限集的基數,這種理論提出,兩個可以在元素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的有限集具有共同的數量特徵,這一特徵叫做基數 。這樣 ,所有單元素集{x},{y},{a},{b}等具有同一基數 , 記作1 。類似,凡能與兩個手指頭建立一一對應的集合,它們的基數相同,記作2,等等 。自然數的加法 、乘法運算可以在序數或基數理論中給出定義,並且兩種理論下的運算是一致的。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
「0」是否包括在自然數之內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自然數為正整數,即從1開始算起;而也有人認為自然數為非負整數,即從0開始算起。目前關於這個問題尚無一致意見。不過,在數論中,多採用前者;在集合論中,則多採用後者。目前,我國中小學教材將0歸為自然數!
自然數是整數,但整數不全是自然數。
例如:-1 -2 -3......是整數 而不是自然數

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所謂質數或稱素數,就是一個正整數,除了本身和 1 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從這個觀點可將整數分為兩種,一種叫質數,一種叫合成數。(有人認為數目字 1 不該稱為質數)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說,任何一個整數。可以寫成一串質數相乘的積。
第五章:
本章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難點: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組的解集的確定,正確運用
不等式基本性質3。
本章關鍵:徹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區別.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號(「≠」、「<」、「>」)表示的不 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論依據.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無限多個數值,把它們表示在數軸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可以由幾個(同未知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
(8).利用數軸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它的解,明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一對未知數的值,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某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一次方程組的兩種基本解法,能靈活運用代入法,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3.根據給出的應用問題,列出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或三元一次方程組,從而求出問題的解,並能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檢查結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點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法,加減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組解簡單的應用問題.
本章的難點是:
1.會用適當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2.正確地找出應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次方程組.
第七章
本章重點是:整式的乘除運算,特別是對冪的運算及乘法公式的應用要達到熟練程度.
本章難點是:對乘法公式結構特徵和公式中字母意義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靈活應用
1.冪的運算性質,正確地表述這些性質,並能運用它們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單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或除以)單項式,以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熟練地運用它們進行計算.
3.乘法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靈活運用乘法公式進行計算.
4.熟練地運用運算律、運演算法則進行運算,
5.體會用字母表示數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義.通過式的變形,深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認識事物的幾種方法:觀察與實驗 歸納與類比 猜想與證明 生活中的說理 數學中的說理
2、定義、命題、公理、定理
3、簡單幾何圖形中的推理
4、餘角、補交、對頂角
5、平行線的判定
判定:一個公理兩個定理。
公理: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內錯角相等(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定理:同旁內角互補(數量關系)兩直線平行(位置關系).
平行線的性質: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由圖形的「位置關系」確定「數量關系」
第九章:
重點:因式分解的方法,
難點:分析多項式的特點,選擇適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運用因式分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包括圖形習題)
第十章:
重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難點是: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統計初步的基本知識,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的計算、
2.了解數據的收集與整理、繪畫三種統計圖.
3.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解決與統計相關的綜合問題.

F. 初一數學上冊學習方法和知識點

重要知識點
1、數的范圍從自然數變成了有理數,包括整數和分數、正數、0和負數,數軸。絕對值
2、平方(冪),這也是一個重點
3、一元一次方程
4、初步認識了幾何圖形,重點學習的是線段
5、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運算律

方法:
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聽講、閱讀、探究、作業.聽講:應抓住聽課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聽講時盡可能與老師的講解同步思考,必要時做好筆記.每堂課結束以後應深思一下進行歸納,做到一課一得.閱讀:閱讀時應仔細推敲,弄懂弄通每一個概念、定理和法則,對於例題應與同類參考書聯系起來一同學習,博採眾長,增長知識,發展思維.探究:要學會思考,在問題解決之後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改變條件或結論去發現新問題,經過一段學習,應當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維規律.作業:要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再動筆,做會一類題領會一大片,作業要認真、書寫要規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小的細節注意起,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把數學學好.

G.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 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9.4課題學習 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H. 初一數學知識點梳理

第一章有理數總復習

一、知識歸納:

1、數軸是一條規定了原點、方向、長度單位的直線。有了數軸,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它上面的一個確定的點來表示。在數的研究上它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使數和最簡單的圖形——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關系,因此它是數形結合的基礎。但要注意數軸上的所有點並不是都有有理數和它對應。藉助於數軸上點的位置關系可以比較有理數的大小,法則是: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2、相反數是指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零的相反數是零。互為相反的兩個數位於數軸上原點的兩邊,離開原點的距離相等。有了相反數的概念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就可以轉化為加法運算。

3、絕對值: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顯然有: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對於任何有理數a,都有≥0。

4、倒數可以這樣理解:如果a與b是非零的有理數,並且有a×b=1,我們就說a與b互為倒數。有了倒數的概念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就可以轉化為乘法運算。

5、有理數的大小比較:

(1)正數都大於零,負數都小於零,即負數<零<正數;(2)兩個正數,絕對值大的數較大;

(3)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數反而小;(4)在數軸上表示的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大;

6、科學記數法:是指任何數記成a×10n的形式,其中用式子表示|a|的范圍是0<|a|<10。

7、近似數與有效數字:

近似數:一個與實際數很接近的數,稱為近似數;

有效數字: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止,這些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1)有效數字越多,近似數就越精確;(2)由四捨五入得到的近似數0.003206,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是3,最後一位四捨五入所得到的數是6,從3到6中間的所有的數字是3、2、0、6,左邊的三個不算,但2和6之間的0要算,這個近似數有4個有效數字。

二、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1、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由此可得,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相加的0;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2、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注意:一切加法和減法運算都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

3、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4、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個不為零的數都得零。

5、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運算中,如果有括弧,就先算括弧裡面的。、

6、有理數的運算律:

交換律:a+b=b+a,ab=ba.

結合律:(a+b)+c=a+(b+c),(ab)c=a(bc).

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三、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數的范圍擴大到有理數後,一定要注意考慮負數。如不能認為「最小的整數是零」。

2、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但數軸上的點不都表示有理數。

3、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省略的指數是「1」,而不是零。

4、對負數或分數進行乘方運算要注意加括弧。如當時,;而不是。

5、有理數的運算要特別注意符號。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一、 知識梳理

1、______和______統稱整式。

①單項式:由與的乘積式子稱為單項式。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如a,5。

•單項式的系數:單式項里的叫做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叫做單項式的次數。

②多項式:幾個的和叫做多項式。其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不含字母的項叫做。

•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里的次數,叫做多項式的次數。

•多項式的命: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所以我們就根據多項式的項數和次數來命名一個多項式。如:3n4-2n2+1是一個四次三項式。

2、同類項——必須同時具備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①所含的相同;

②相同也相同。

•合並同類項,就是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並成一項。

方法:把各項的相加,而不變。

3、去括弧法則

法則1.括弧前面是「+」號,把括弧和它前面的「+」號去掉,

括弧里各項都符號;

法則2.括弧前面是「-」號,把括弧和它前面的「-」號去掉,

括弧里各項都符號。

▲去括弧法則的依據實際是。

〖注意1〗要注意括弧前面的符號,它是去括弧後括弧內各項是否變號的依據.

〖注意2〗去括弧時應將括弧前的符號連同括弧一起去掉.

〖注意3〗括弧前面是「-」時,去掉括弧後,括弧內的各項均要改變符號,不能只改變括弧內第一項或前幾項的符號,而忘記改變其餘的符號.若括弧前是數字因數時,可運用乘法分配律先將數與括弧內的各項分別相乘再去括弧,以免發生錯誤.

〖注意4〗遇到多層括弧一般由里到外,逐層去括弧,也可由外到里.數「-」的個數.

4、整式的加減

整式的加減的過程就是。如遇到括弧,則先,再,合並到為止。

5、本單元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整式(既單項式和多項式)中,分母一律不能含有字母。

②π不是字母,而是一個數字,

③多項式相加(減)時,必須用括弧把多項式括起來,才能進行計算。

④去括弧時,要特別注意括弧前面的因數。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 知識梳理

1.方程

(1)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①去分母,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項,分子為多項式的要加上括弧;

②去括弧,一般先去小括弧,再去中括弧,最後去大括弧,注意不要漏乘括弧里的項,當括弧前是「-」時,去掉括弧時注意括弧內的項都要變號;

③移項,將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一邊,不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另一邊,注意移項要變號,移項和交換位置不同;

④合並同類項,將同類項合並成一項,把方程化為ax=b(a≠0)的形式,注意只合並同類項的系數;

⑤系數化為1,在方程ax=b的兩邊都除以a,求出方程的解x=,注意符號,不要把方程ax=b的解寫成x=。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1)讀題找相等關系: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分清已知與未知,找出相等關系.

(2)設出適當的未知數: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設未知數可以直接設未知數,也可以間接設未知數.

(3)列方程:根據問題中的一個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數的值.

(5)寫出所求解的答案:求到方程的解,要檢驗它是否符合實際意義,如果符合實際意義,要寫出完整的答案.

5.實際問題的常見類型

(1)利息問題:①相關公式:本金×利率×期數=利息(未扣稅);②相等關系:本息=本金+利息.

(2)利潤問題:①相關公式:利潤率=利潤÷進價;②相等關系:利潤=售價-進價.

(3)等積變形問題:①相關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②相等關系:變形前的體積=變形後的體積.

(4)工程問題

①數量關系: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②相等關系:總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5)行程問題:①相關數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②相等關系:(相遇問題)兩者路程和=總路程;(追及問題)兩者路程差=相距路程.

二、思想方法總結

1.方程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就是把末知數看成已知數,讓代替未知數的字母和已知數一樣參與運算,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很多問題都能歸結為方程來處理。

2、數形結合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是指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由數思形,由形思數,把數和形結合起來分析問題的思想方法。本章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常採用畫圖,列表格的方法展示數量關系。使問題更形象、直觀。

3、「化歸思想」:所謂化歸思想,是指在如解數學問題時,如果對當前的問題感到困惑,可把它先進行交換,使之筒化,並得到解決的思維方法。如本章解方程的過程,就是把形式比較復雜的方程,逐步化簡為最簡方程ax=b(a=0),從而求出方程的解,通過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要體會並掌據化歸這一數學思想方法。

三、易錯點突破

1、應用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出現錯誤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等式ab=ac中,兩邊都除以a,可得b=c

B、在等式a=b兩邊都除以c2+1可得

C、在等式兩邊都除以a,可得b=c

D、在等式2x=2a一b兩邊都除以2,可得x=a一b

剖析:A中a代表任意數,當a≠0時結論成立;但當a=0時,不能運用等式的性質(2)結論不一定成立,如0•3=0•(-1)但3≠-1,所以,等式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要保證除數不為0才能行。B中c2+1≠0所以成立C用的性質錯誤,應在等式兩邊都乘以a,D中一b這一項沒除以2,應為x=a-選B

2、去分母去括弧時出現漏乘現象或出現符號錯誤;移項不變號,錯把解方程的過程寫成「連等」的形式。

例2解方程.

錯解:=3x-2+10=x+6=2x=-2=x=-1

剖析:錯解的原因是對方程的變形理解不深,受到代數式運算時使用連等式的習慣影響。

正解:去分母得3x-2+10=x+6

移項合並同類項得2x=-2,所以x=-1

3、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常出現的錯誤

(1)審題不清,沒有弄請各個量所表示的意義;

(2)列方程出現錯誤

(3)應用公式錯誤

(3)單住不統一

(4)計算方法出現錯誤。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一、 知識梳理

二、重點、難點:

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互相轉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質等是本章的重點。

建立和發展空間觀念是空間與圖形學習的核心目標之一,能由實物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培養空間觀念的重要方面。另外,對圖形的表示方法,對幾何語言的認識與運用,都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等等這些,對於今後的學習都很重要,同時也是本章的難點。

三、知識要點: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生活周圍熟悉的物體入手,對物體的形狀的認識從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幾何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和展開立體圖形,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直線、射線、線段和角。

1.多姿多彩的圖形:通過多姿多彩的圖形引入幾何圖形,使我們認識立體圖形、平面圖形,通過三視圖我們可以把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和處理,也可以把立體圖形展開為平面圖形;幾何體也簡稱為體,包圍體的是面,面面相交為線,線線相交為點;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如廣場禮花在夜空中留下的圖形,你是否看到了點動成線?在電視中看到收割機在麥田中收割小麥,你是否看到了線動成面?

2.直線、射線、線段的區別與聯系:從圖形上看,直線、射線可以看做是線段向兩邊或一邊無限延伸得到的,或者也可以看做射線、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線段可以度量,直線、射線不能度量。

3.直線、線段性質: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或者說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4.線段中點: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叫線段中點,如圖:

若點C是線段AB的中點,則有(1)AC=BC=AB或(2)AB=2AC=2BC,反之,若有(1)式或(2)式成立,亦能說明點C是線段AB的中點。

5.關於線段的計算:兩條線段長度相等,這兩條線段稱為相等的線段,記作AB=CD,平面幾何中線段的計算結果仍為一條線段。即使不知線段具體的長度也可以作計算。

例:如圖:AB+BC=AC,或說:AC-AB=BC

6.角的意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公共端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是角的兩條邊,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形成的圖形。

7.角的度量:1°=60′1′=60″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

8.角的大小的比較:(1)疊合法,使兩個角的頂點及一邊重合,另一邊在重合邊的同旁進行比較;(2)度量法。

9.角的平分線: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如圖:OC平分∠AOB,則(1)∠AOC=∠BOC=∠AOB或(2)2∠AOC=2∠BOC=∠AOB。

10.有關角的運算:

舉例說明:如圖,∠AOC+∠BOC=∠AOB,∠AOB-∠AOC=∠BOC

特殊情況,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即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餘角;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即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補角;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

I. 初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J. 初一上冊數學簡單講述知識點

第一章
1.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negative number)。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integer),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fraction)。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number axis)。
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記作|a|。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mì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base 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nt)。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學計數法。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 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1)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
幾何體也簡稱體(solid)。包圍著體的是面(surface)。

3.2 直線、射線、線段
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做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較與運算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度(直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餘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度(平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補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等角(同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餘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