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中醫解釋頸椎病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因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病理改變刺激或壓迫其鄰近組織如神經根、脊髓、椎動脈、交感神經等,並出現相應臨床症狀和體征者。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段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部神經、血管而產生一系列症狀。主要表現為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礙,出現偏癱。本病又稱頸椎綜合症或頸肩綜合症。多發在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本病屬中醫學「痹證」范疇。臨床辨證主要分為肝腎虧虛、風寒濕痹兩種類型。頸椎位於頭部、胸部與上肢之間、又是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負重較大的節段,由於承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所以極易發生退變。大約30歲之後,頸椎間盤就開始逐漸退化,含水量減少,並伴隨年齡增長而更為明顯,且誘發或促使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變。生物力學角度來看,第5—6、第6—7頸椎受力最大,因此,頸椎病的發生部位在這些節段較為多見。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可見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發病機理
頸椎病發病機理:1、頸椎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不同階段發展,頸椎及椎間盤可發生不同的改變,在頸椎體發生退行性改變的同時,椎間盤也發生相應改變。2、外傷因素: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進行劇烈活動或不協調的運動。3、慢性勞損:長期處於不良的勞動姿勢,椎間盤受到來自各種方面的牽拉、擠壓或扭轉。4、寒冷、潮濕:尤其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受到寒冷、潮濕因素的影響,可造成局部肌肉的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引起纖維環損害。
疾病分類
(1) 頸型: 即局部型,由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局部或反射性地引起枕頸肩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2) 神經根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脊神經根,引起感覺、運動功能障礙者,又分為急性、慢性兩種(3) 脊髓型: 頸椎間盤遲行性改變造成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又分為中央型和周圍型兩種。中央型的發病是以上肢開始,向下肢發展;周圍型的發病是以下肢開始,向上肢發展。此兩型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度。(4) 椎動脈型: 由於鉤椎關節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者。(5) 交感神經型: 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狀者。(6) 其他型;指食管壓迫型等。
病理改變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於頭顱與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而發病。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後,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於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後方小關節、鉤椎關節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由於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後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生機化然後鈣化、骨化,於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後韌帶的鬆弛,又使頸椎不穩定,更增加了受創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後縱韌帶和由於創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於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或脊髓產生壓迫作用。鉤椎關節的骨贅可從前向後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咽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後,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臨床症狀
頸椎病的症狀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在以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症狀較重者。這是與所患頸椎病的類型有關,但往往單純的類型少,以一個類型為主暨有一個到幾個類型混合在一起,稱為混合型頸椎病,所以說症狀是非常豐富,多樣而復雜的。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卧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二眼發脹、發干、二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胃腸脹氣等症狀。有少數人出現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音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發病程度,發病時間長短,個人的體質有一定關系。多數起病時輕且不被人們所重視,多數能自行恢復,時輕時重,只有當症狀繼續加重而不能逆轉時,影響工作和生活時才引起重視。如果疾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怒、焦慮、憂郁等症狀。臨床出現頸椎病的症狀,但也要與非頸椎病引起的症狀相鑒別。如同樣有眩暈症狀,應先排除耳源性眩暈,美尼攸氏症,前庭功能紊亂,聽神經瘤等。還有腦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此外同樣是頸肩上肢痛,也要與諸如落枕、肩周炎,胸廓出口綜合症,網球肘,腕管綜合症。風濕性肌、關節炎,脊柱炎腫瘤等相鑒別。
臨床檢查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壓痛點椎旁或棘突壓痛,壓痛位置一般與受累節段相一致。(2)頸椎活動范圍即進行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活動的檢查。神經根型頸椎病者頸部活動受限比較明顯,而椎動脈型頸椎病者在某一方向活動時可出現眩暈。(3)椎間扎擠壓試驗讓患.者頭向患側傾斜,檢查者左手掌平放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握掌輕叩擊左手臂背側,如出現根性痛或麻木則為陽性。在神經根症狀較重者則雙手輕壓頭部即可出現疼痛、麻木表現或加劇。(4)椎間扎分離試驗對疑有根性症狀者,患者坐位,雙手托住頭部並向上牽引,如出現上肢疼痛麻木減輕者則為陽性。(5)神經根牽拉試驗.又稱臂叢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轉向健側,檢查者一手抵住耳後部,一手握住手腕向相反方向牽拉,如出現肢體麻木或放射痛即為陽性(6)霍夫曼民征檢查右手輕托患者之前臂,一手中食指夾住其中指,用拇指叩擊中指指甲部,若出現陽性即四指屈曲反射,則說明預部脊髓、神經損傷。(7)旋頸試驗又稱椎動脈扭曲試驗,病人坐位,做主動旋轉頸部活動,反復幾次。若出現嘔吐或突然跌倒,即為試驗陽性,提示為椎動脈型頸椎病。(8)感覺障礙檢查對頸椎病人做皮膚感覺檢查有助於了解病變的程度。不同部位出現的感覺障礙可確定病變頸椎的節段;疼痛一般在早期出現,出現麻木時已進入中期,感覺完全消失已處在病變的後期。(9)肌力的檢查頸椎病損傷神經根或脊髓者,肌力均下降,若失去神經支配則肌力可為零。根據各肌肉支配的神經不同可判斷神經損傷的部位及節段。
頸椎病的特殊檢查:頸椎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影象檢查,但在條件許可時,借用一些輔助方法,可對確定病變的性質、部位及鑒別診斷有一定幫助,如奎根氏試驗、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選擇性脊髓動脈造影、頸椎靜脈造影等。奎根氏試驗即通過腰4~5穿刺達椎管內珠網膜下腔而測定腦脊液的壓力來斷定有無梗阻。也可以從腦脊液生化檢查中根據其蛋白量的升高來推斷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壓情況,從而有助於頸椎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脊髓造影,是向椎管內注入碘制劑或空氣來進行脊髓造影。它有助於對椎管及椎管內各種疾患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如脊髓本身疾病、腫瘤、頸椎病所致的脊髓受壓及椎管測量等;還可以明確脊髓受壓部位與范圍。但由於椎管穿刺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使用造影劑可出現各種反應,具有一定危險性,臨床要從嚴掌握。椎動脈造影是通過椎動脈、鎖骨下動脈,進行穿刺造影,或者切開肱動脈或股動脈進行插管造影。主要用於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同時也是減壓術前的常規檢查,可確定施術部位及范圍。選擇性脊髓動脈造影是根據病情挑選直接向頸髓供血的動脈注入適量造影劑,根據其造影結果可確定腫瘤部位,診斷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缺血、椎體後緣致壓物等。頸椎靜脈造影即將造影劑由胸鎖乳突肌內緣直接注入椎體內,通過靜脈迴流,顯示出椎外靜脈和椎內靜脈的形態和流速等變化,據此推斷椎管內外病變情況,對頸椎病合並脊髓症狀者尤為適用。
治療措施
頸、腰椎病的傳統治療方法
1、口服葯物治療:內服葯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葯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葯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葯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
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
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甚至導致癌變。
4、推拿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葯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症、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
5、針灸法: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生多由於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針灸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暈針、懼怕扎針的情況;且針灸會導致一些並發症。
6、椎間孔阻滯 ( 硬膜外腔阻滯 ) 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 5 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葯一次,每 5 次為一療程。 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 ( 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 ) 。 神經阻滯療法常於第一次阻滯治療後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 2 ~ 4 個療程。
7、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並發症與禁忌症較多, 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並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8.用貼劑!一般市場上比較好的貼劑有很多,比如:通錐速效帖治療頸椎病就很不錯!要選的話最好就是純中葯的!
現代以針灸治療頸椎病,50、60年代文章頗少。至70年代末,隨著老年醫學的發展,本病才開始受到國內外針灸界的重視。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在我國的中醫和其他醫學刊物上已報道用針灸治療數千病例。多種穴位刺激法,如電針、溫針、隔葯餅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針、鈹針等等都應用於本病的治療。國外,如羅馬尼亞、日本、美國、荷蘭、愛爾蘭等國也開展此項工作。國外針灸工作者多用毫針或電針治療,日本學者還採用過隔姜灸。取穴以頸肩部穴為主,但也用遠道穴和阿是穴。
據國內外資料統計,針灸對本病有效率在90%左右。為了驗證療效,有人以肌電圖觀察溫針對頸椎病的作用,發現隨著陽性體征的消失,肌電圖靜息時的纖顫波、正相波消失,受損神經支配的肌肉肌力恢復正常,運動電位電壓亦趨向正常,證明效果是確切的。
頸椎病需與那些疾病鑒別
1.須與上頸段椎間盤綜合征鑒別的病症:枕寰關節和寰樞關節扭傷或半脫位常可引起與上頸段椎間盤綜合征相同的臨床表現。患者年齡較小,或有或無損傷史,常訴嚴重頸痛,向一側頭皮放射,可至額部。頸項僵硬,椎旁肌痙攣,不能點頭轉頸,常呈斜頸畸形。椎旁肌和「風池穴」處有壓痛,但無上肢疼痛和體征。X線攝片正常,或從張口位中見到寰樞關節半脫位。這些徵象常見於「落枕」,在兒童則為頸椎自發性半脫位。所謂「落枕」是上頸段因睡眠姿勢不佳,而發生的半脫位或關節扭傷所引起的椎旁肌痙攣。但在中年以後,尤其對累發性「落枕」,應懷疑上頸段椎間盤退變。
2.須與根型頸椎病鑒別的病症:由於根型頸椎病多見於下頸段,表現為臂叢神經痛,故須與胸廓出口處、肩、肘部的病症,以及神經根炎等鑒別。
(1)前斜角肌綜合征或「胸廓出口綜合征」:臂叢的遠側幾根神經根,尤其T1神經根,可在胸廓出口處被擠壓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與第一肋之間。如有頸肋或纖維束帶從頸椎,發出,則胸;神經根和鎖骨下動脈將被提起而遭壓迫。病人有前臂內側疼痛和感覺消失(頸8或胸1皮區),手部發涼、發白或發紫,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等。從X線正位片可以見到頸,橫突較長,或有頸肋。
2)鎖骨上腫物或Pancoast腫瘤:少見,多起源於鎖骨上窩肺尖部肺癌。病人一
側上肢有根性病,以及頸5、6神經分布區的感覺異常或消失。頸8,胸1有時也累及,引起手的內在肌的萎縮和Horner綜合征。從X線片上可見到肺尖部有一不透光的區域。以及胸椎2的破壞。
(3)肩痛和肩部疾患:下頸段椎間盤綜合征常有肩痛、肩部肌肉痙攣、肩的外展活動受限等徵象,因此須與肩部疾患鑒別,如肩鎖關節炎、肩峰下滑囊炎、肩周炎、同上肌撕裂等。但肩部疾患並無頸痛和陽性X線徵象。如仍難於鑒別,可作頸交感神經節阻滯。如「凝肩」由頸椎病引起,則神經節阻滯後,肩即可活動自如。
(4)神經根炎:在病毒性神經根炎,疼痛沿神經根的分布放射,發病後肌肉迅速萎縮,沿著肌肉和神經有嚴重壓痛。另一情況為神經痛性肌萎縮症(Spillian病),上肢嚴重疼痛而無力,但在數月內即逐漸恢復。仔細檢查常是某一特殊神經受累,尤其支配前鋸肌的神經。
5)心絞痛:頸椎病有左側上肢尺側疼痛和胸大肌區疼痛者,常可設為心絞痛,但在壓病區注射普魯卡因後,疼痛即消失。心絞痛者胸廓無壓痛點,心電圖有改變。服用硝酸甘油脂可止痛。
(6)風濕病:常可有頸肩痛、頸部活動受限等症狀,但為多發,無放射性疼痛,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明顯療效。
3.須與脊髓型頸椎病鑒別的病症:需要鑒別的病症很多,有的可從X線攝片上鑒別,例如頸椎或枕骨部的先天性畸形、頸椎骨折脫位、自發性襄樞關節半脫位、頸椎結核或腫瘤;有的可從腰穿中蛛網膜下腔的暢通情況來鑒別,如原發性側索硬化症、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等均無蛛網膜下腔梗阻現象。須要鑒別的有;
(1)脊髓腫瘤:可有頸、肩、枕、臂、手部疼痛或感覺障礙,同側上肢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下肢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害。鑒別點:①從X線平片上可以看椎間孔增大,椎體或椎弓有破壞。②脊髓造影顯示梗阻部呈倒杯狀。
2)枕骨大孔區腫瘤:鑒別點:①脊髓造影的梗阻較高,造影劑不能進入顱腔。②晚期可有腦壓升高,出現眼底水腫等症狀。
(3)粘連性脊髓蛛網膜炎:可有脊神經前根、後根或脊髓傳導束症狀。鑒別點:①腰椎穿刺檢查中可有完全或不完全梗阻現象。②脊髓造影時,造影劑難於通過蛛網膜下腔,並呈蠟淚狀。
(4)脊髓空洞症:鑒別點:①好發於年輕人,20~30歲。頸胸段多見。②有明顯的、典型的痛覺和其他深淺感覺分離,溫度覺的減退或消失,尤為突出。③CT和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楚地看到脊髓病變。
4.須與椎動脈型頸椎病鑒別的病症:在各型頸椎病中,椎動脈型相當多見,其發病率僅次於根型。一側或雙側椎動脈第一、二、三段都可扭曲、被壓,並且受到頸交感神經的影響,發生痙攣,引起不同程度的椎動脈供血不足,而椎動脈所供應的組織有除額頂二葉以外的整個大腦,以及小腦、間腦、腦干、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又供給內耳和眼,因此它的症狀和體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它所需要鑒別的病症也很多。本節所述只是一些簡單的病症。
(1)內耳疾患:可以是內聽動脈栓塞,突發耳鳴、耳聾、眩暈,症狀嚴重而不減。也可為美尼爾綜合征,有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眼震、脈率減慢、血壓下降。鑒別點:常與過度疲勞等因素有關,而非由頸的活動所誘發。
(2)眼源性眩暈:由屈光不正等因所致。鑒別點:閉目時眩暈消失,有屈光不正,眼源性眼震陽性等。
(3)動脈硬化症:鑒別點:①高血壓病史。②椎動脈造影。
(4)胸骨後甲狀腺腫:壓迫椎動脈第一段。鑒別點:椎動脈造影。
(5)其他:如貧血或長期卧床後引起的眩暈及神經官能症等。
2. 頸椎病中醫治療方法
頸椎病一種進展緩慢的退行性常見多發性骨疾患
治療可選下方根據情況加減
桂枝18克白芍18克甘草12克葛根25克生薑6克大棗6枚
局部感覺冷涼者加:附子10克;頸
項沉困加羌活12克獨活15克;手臂麻木加當歸20克川芎12克牛膝12克;病程時間較長加天麻15克,全蟲10克
地龍20克;腎虛畏寒者加:鹿角霜12克(兌服)山茱萸12克威靈仙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20天為一療程.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3. 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頸椎病
治療頸椎病的中醫方法較多,如手法、牽引、針灸、小針刀、理療、中葯治療等,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葯物治療和針灸治療,適用於病情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
葯物治療是指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確定具體的證型後,在通絡止痛的基礎上,分別予以散寒除濕、行氣活血、益氣補血、滋補肝腎、溫補脾腎等對症的治療。
針灸療法是指選取疼痛部位的阿是穴、夾脊穴、天柱、風池、曲池、懸鍾等穴位,採取平補平瀉的手法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患者的症狀較重,上述方法的治療效果有限,可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手術治療。中葯湯劑 中葯治療需要辨證施治,證型有風寒濕痹證、風濕熱痹證、痰瘀痹阻證、肝腎虧虛證。治療當舒經活血、祛邪通絡止痛。中葯湯劑有宣痹湯、蠲痹湯、雙合湯等對證加減。
針刺 針刺治療原則有祛風散寒、舒筋通絡等。取穴處方如下:大椎、天柱、後溪、頸夾脊等,臨床還需辨證加減腧穴。
艾灸 艾灸原則為溫經活血、通絡止痛,艾灸部位可與針刺穴位相同。
推拿 患者坐於治療床上, 醫生站於其背後, 用拇指指腹與其他四指指腹對稱用力拿捏、揉頸項部, 由上而下操作5分鍾, 隨後用㨰法放鬆患者頸肩部、上背部及上肢肌肉5分鍾。
本病發病越發年輕態,故平時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勞累;養成良好的坐卧姿態及生活習慣等。
需往醫院遵照醫生醫囑辨證處方。請勿擅自按方取葯。建議往正規醫院針灸、推拿治療。
4. 中醫頸椎病一般是如何治療、保養的,謝謝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部血管、神經、脊髓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主要的症狀有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嚴重者有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此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略高於女性。祖國醫學關於頸椎病的論述,散見於「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強」、「項筋急」和「項肩痛」等內容中。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
1.頸部的慢性勞損 長期低頭工作,引起頸部的肌肉、韌帶與關節的勞損,使頸椎的生理曲度改變,促使小關節的增生和退變,從而導致頸椎病的發生。
2.外傷 頭頸部的任何一種損傷都可成為頸椎病的發病因素。
3.頸椎的退行性變 該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因年高肝腎不足引起頸椎的鈣化。頸椎間盤、椎體、椎間小關節等的退行性變,是頸椎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4.其他 外邪的侵襲、毒邪的感染、先天性的畸形都可引起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
頸椎病按病變的部位、范圍以及受壓組織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臨床上將其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和椎動脈型。其中以神經根型最常見,約占頸椎病的60%左右,後兩型則較少。
1.神經根型頸椎病 多見於30歲以上人群,男多於女,重體力勞動者較多見。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發病。它是頸椎側後方的突出物壓迫或刺激頸神經根所引起的。其症狀主要是頸肩疼痛,向一側或兩側上肢放射。疼痛為酸痛、鈍痛或灼痛,伴有針刺或過電樣竄痛,重者為陣發性劇痛。頸部後伸等活動時,疼痛加劇,部分患者有頭暈、頭痛、耳鳴,勞累或受寒後易誘發疼痛。上肢有發沉、酸軟無力、握力減退或持物易墜落現象,麻木和疼痛部位往往相同,多出現在手指或前臂。
2.脊髓型頸椎病 該病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徵。早期雙側或單側下肢發緊、麻木、疼痛、僵硬發抖、無力、打軟腿或易絆倒、步態笨拙、走路不穩或有踩棉花感。繼而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疼痛、燒灼感。手部肌肉無力、發抖、活動不靈活、持物不穩。甚至四肢癱瘓、小便瀦留或失禁、卧床不起。患者常有頭頸部疼痛、半邊臉發燒、面部出汗異常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患者常有頭痛頭暈、頸後伸或側彎時眩暈加重,甚至猝倒。猝倒後頸部位置改變而立即清醒,會出現耳鳴、耳聾、視物不清、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易落地等症狀。
頸椎病的治療原則
1.痹症型表現:以肩頸、上肢的疼痛、麻木為主。治療方法:溫經活血。
2.眩暈型表現:以發作性眩暈、頭痛、目眩、轉動頭頸即發眩暈或猝倒為主。治療方法:若屬氣虛下陷者,宜補中益氣;若屬痰瘀交阻者,宜祛濕化痰、散瘀通絡;若屬肝腎不足、風陽上亢者,宜滋水涵木、調和氣血。
3.癱瘓型表現:以下肢運動障礙、發抖、病起緩慢、間歇性發作為主。治療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推拿在緩解須推病症狀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由於頸椎病病因復雜.病理改變多種多樣,頸部又有十分重要的結構如脊髓、神經根、推動脈等。推拿醫生對頸椎病病人不僅要有熟練的推拿手法,還要對頸椎疾病有一定認識。
頸椎病症狀不單是頸椎痛
頸椎病是由椎間盤退變以及繼發骨質增生、骨刺造成脊椎神經、血管受壓,引起身體疼痛、麻痹等症狀,共分為五種類型。頸椎痛只是頸椎病的一類症狀,此外還可能表現為手指疼痛、麻痹、走路不穩、頭暈嘔吐、心慌耳鳴等,某些情況急需手術治療,但患者初期往往不重視而延誤了病情。
頸部酸痛、活動受限僅是最常見的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一類症狀。由於脊椎神經向下支配臂叢神經區域,一旦神經受壓,患者還會出現手痛、手麻,拿東西不穩。不過,一般影響的是幾個手指,以拇指、食指、中指多見。其他幾類頸椎病症狀更奇怪,譬如脊髓型頸椎病,由於脊髓受壓影響表現為走路不穩,好像踩棉花一樣。若是因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壓迫血管引起椎動脈型頸椎病,則有突發性頭暈、嘔吐的症狀,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往往在起床坐起一半時感覺天旋地轉,躺下休息片刻才能好轉。交感型頸椎病的症狀是心慌、心跳過快或過慢、出冷汗、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等,年輕人較多見。還有一類脊椎退變型頸椎病,表現為經常落枕,局部疼痛。
需特別提醒的是,椎動脈型和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都不宜進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因此而導致脊髓損傷,造成癱瘓。而且椎動脈型頸椎病頸椎不穩定,按摩後可能會使患者更加頭暈。
頸椎保健應用合適的枕頭
要預防頸椎病,經常伏案工作的人,應每半小時就起來活動,輕輕轉頭,或伸展運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使用合適的枕頭。枕頭越高,頸椎退變越快,原本的生理彎曲變直或往後凸出,頸椎病往往就隨之而來。合適的枕頭應該是符合頸部生理彎曲曲線的,要正好托住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