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高二會考數學知識點
擴展閱讀

高二會考數學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2-03-12 15:19:50

❶ 高中會考必備,數學的參考答案

我有一份高中會考的知識點的總結,必修一到必修五的,不知道能不能幫助你!如果你有郵箱,我可以給你發到郵箱里。

❷ 高二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一、秦漢文化的特點

統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氣勢恢弘。

二、科技

1、天文:漢武帝時,「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開始以正月為首;公元前28
年,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東漢張衡對月食作
了最早的科學解釋,還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

2、數學:東漢的《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完整的體系。

3、醫學: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東漢《神農本
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張仲景和華佗是東漢末年最著名的兩位醫學家。張仲
景的《傷寒雜病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書)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為中醫臨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礎,後人稱張仲景為「醫聖」。東漢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
為「神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麻醉葯,適用於外科手術。這一發明比西方早1600多年。

4、造紙:我國是世界最早發明紙的國家,西漢時已有絮紙和麻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
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蔡倫發明「蔡侯紙」, 造紙術
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6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越南和日本,8世
紀傳到中亞,並經阿拉伯傳到非洲與歐洲,為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哲學

1、西漢董仲舒的新儒學:董仲舒新儒學特點是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董仲舒新儒學的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董仲舒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獻中,是唯心主義思想,在當時對鞏固政權和國家統一安定其積極作用,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

2、王充及其《論衡》:東漢前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王充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衡》一書中。王充反對天人感應說,反對有鬼論,反對厚葬,提倡薄葬。

四、宗教

1、佛教的傳入:西漢末年,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漢明帝派專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陽白馬寺,佛教在中國傳布開來。

2、道教的形成: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由民間流行的神仙方術與黃老學說的某些成分相結合,形成了道教。道教的主要經典是《太平經》,它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東漢末年,道教派別有張角傳授的太平道,張陵、張魯祖孫傳布的五斗米道。

五、史學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班固的《漢書》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

六、文學

賦是興起流行於兩漢時期的一種新型的體裁。其特點是辭藻華麗,筆法鋪張,
缺乏充實的生活內容;代表作有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及班固的《兩都賦》;樂府
詩是漢代詩歌的主要形式,《十五從軍征》等是樂府詩的名篇。

七、藝術

秦始皇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珍品;成都說唱俑、洛陽雜技俑;秦漢大量的磚瓦、
瓦當;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彩色帛畫是帛畫的稀世之寶。

❸ 高中數學有哪些重要的知識點需要掌握,高考大問答題又會考哪些知識點

高中數學重點知識與結論分類解析
一、集合與簡易邏輯
1.集合的元素具有確定性、無序性和互異性.
2.對集合 , 時,必須注意到「極端」情況: 或 ;求集合的子集時是否注意到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對於含有 個元素的有限集合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個數依次為
4.「交的補等於補的並,即 」;「並的補等於補的交,即 」.
5.判斷命題的真假 關鍵是「抓住關聯字詞」;注意:「不『或』即『且』,不『且』即『或』」.
6.「或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一假」.
7.四種命題中「『逆』者『交換』也」、「『否』者『否定』也」.
原命題等價於逆否命題,但原命題與逆命題、否命題都不等價.反證法分為三步:假設、推矛、得果.
注意:命題的否定是「命題的非命題,也就是『條件不變,僅否定結論』所得命題」,但否命題是「既否定原命題的條件作為條件,又否定原命題的結論作為結論的所得命題」 .
8.充要條件
二、函數
1.指數式、對數式, , ,

, , , , , , .
2.(1)映射是「『全部射出』加『一箭一雕』」;映射中第一個集合 中的元素必有像,但第二個集合 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原像( 中元素的像有且僅有下一個,但 中元素的原像可能沒有,也可任意個);函數是「非空數集上的映射」,其中「值域是映射中像集 的子集」.
(2)函數圖像與 軸垂線至多一個公共點,但與 軸垂線的公共點可能沒有,也可任意個.
(3)函數圖像一定是坐標系中的曲線,但坐標系中的曲線不一定能成為函數圖像.
3.單調性和奇偶性
(1)奇函數在關於原點對稱的區間上若有單調性,則其單調性完全相同.
偶函數在關於原點對稱的區間上若有單調性,則其單調性恰恰相反.
注意:(1)確定函數的奇偶性,務必先判定函數定義域是否關於原點對稱.確定函數奇偶性的常用方法有:定義法、圖像法等等.對於偶函數而言有: .
(2)若奇函數定義域中有0,則必有 .即 的定義域時, 是 為奇函數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3)確定函數的單調性或單調區間,在解答題中常用:定義法(取值、作差、鑒定)、導數法;在選擇、填空題中還有:數形結合法(圖像法)、特殊值法等等.
(4)既奇又偶函數有無窮多個( ,定義域是關於原點對稱的任意一個數集).
(7)復合函數的單調性特點是:「同性得增,增必同性;異性得減,減必異性」.
復合函數的奇偶性特點是:「內偶則偶,內奇同外」.復合函數要考慮定義域的變化。(即復合有意義)
4.對稱性與周期性(以下結論要消化吸收,不可強記)
(1)函數 與函數 的圖像關於直線 ( 軸)對稱.
推廣一:如果函數 對於一切 ,都有 成立,那麼 的圖像關於直線 (由「 和的一半 確定」)對稱.
推廣二:函數 , 的圖像關於直線 (由 確定)對稱.
(2)函數 與函數 的圖像關於直線 ( 軸)對稱.
(3)函數 與函數 的圖像關於坐標原點中心對稱.
推廣:曲線 關於直線 的對稱曲線是 ;
曲線 關於直線 的對稱曲線是 .
(5)類比「三角函數圖像」得:若 圖像有兩條對稱軸 ,則 必是周期函數,且一周期為 .
如果 是R上的周期函數,且一個周期為 ,那麼 .
特別:若 恆成立,則 .若 恆成立,則 .若 恆成立,則 .
三、數列
1.數列的通項、數列項的項數,遞推公式與遞推數列,數列的通項與數列的前 項和公式的關系: (必要時請分類討論).
注意: ; .
2.等差數列 中:
(1)等差數列公差的取值與等差數列的單調性.
(2) ; .
(3) 、 也成等差數列.
(4)兩等差數列對應項和(差)組成的新數列仍成等差數列.
(5) 仍成等差數列.
(6) , , , , .
(7) ; ; .
(8)「首正」的遞減等差數列中,前 項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負項之和;
「首負」的遞增等差數列中,前 項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項之和;
(9)有限等差數列中,奇數項和與偶數項和的存在必然聯系,由數列的總項數是偶數還是奇數決定.若總項數為偶數,則「偶數項和」-「奇數項和」=總項數的一半與其公差的積;若總項數為奇數,則「奇數項和」-「偶數項和」=此數列的中項.
(10)兩數的等差中項惟一存在.在遇到三數或四數成等差數列時,常考慮選用「中項關系」轉化求解.
(11)判定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的主要方法有:定義法、中項法、通項法、和式法、圖像法(也就是說數列是等差數列的充要條件主要有這五種形式).
3.等比數列 中:
(1)等比數列的符號特徵(全正或全負或一正一負),等比數列的首項、公比與等比數列的單調性.
(2) ; .
(3) 、 、 成等比數列; 成等比數列 成等比數列.
(4)兩等比數列對應項積(商)組成的新數列仍成等比數列.
(5) 成等比數列.
(6) .
特別: .
(7) .
(8)「首大於1」的正值遞減等比數列中,前 項積的最大值是所有大於或等於1的項的積;「首小於1」的正值遞增等比數列中,前 項積的最小值是所有小於或等於1的項的積;
(9)有限等比數列中,奇數項和與偶數項和的存在必然聯系,由數列的總項數是偶數還是奇數決定.若總項數為偶數,則「偶數項和」=「奇數項和」與「公比」的積;若總項數為奇數,則「奇數項和」=「首項」加上「公比」與「偶數項和」積的和.
(10)並非任何兩數總有等比中項.僅當實數 同號時,實數 存在等比中項.對同號兩實數 的等比中項不僅存在,而且有一對 .也就是說,兩實數要麼沒有等比中項(非同號時),如果有,必有一對(同號時).在遇到三數或四數成等差數列時,常優先考慮選用「中項關系」轉化求解.
(11)判定數列是否是等比數列的方法主要有:定義法、中項法、通項法、和式法(也就是說數列是等比數列的充要條件主要有這四種形式).
4.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聯系
(1)如果數列 成等差數列,那麼數列 ( 總有意義)必成等比數列.
(2)如果數列 成等比數列,那麼數列 必成等差數列.
(3)如果數列 既成等差數列又成等比數列,那麼數列 是非零常數數列;但數列 是常數數列僅是數列既成等差數列又成等比數列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4)如果兩等差數列有公共項,那麼由他們的公共項順次組成的新數列也是等差數列,且新等差數列的公差是原兩等差數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數.
如果一個等差數列與一個等比數列有公共項順次組成新數列,那麼常選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進行研討,且以其等比數列的項為主,探求等比數列中那些項是他們的公共項,並構成新的數列.
注意:(1)公共項僅是公共的項,其項數不一定相同,即研究 .但也有少數問題中研究 ,這時既要求項相同,也要求項數相同.(2)三(四)個數成等差(比)的中項轉化和通項轉化法.
5.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①等差數列求和公式(三種形式),
②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三種形式),
③ , , , .
(2)分組求和法:在直接運用公式法求和有困難時,常將「和式」中「同類項」先合並在一起,再運用公式法求和.
(3)倒序相加法:在數列求和中,若和式中到首尾距離相等的兩項和有其共性或數列的通項與組合數相關聯,則常可考慮選用倒序相加法,發揮其共性的作用求和(這也是等差數列前 和公式的推導方法).
(4)錯位相減法:如果數列的通項是由一個等差數列的通項與一個等比數列的通項相乘構成,那麼常選用錯位相減法,將其和轉化為「一個新的的等比數列的和」求解(注意:一般錯位相減後,其中「新等比數列的項數是原數列的項數減一的差」!)(這也是等比數列前 和公式的推導方法之一).
(5)裂項相消法:如果數列的通項可「分裂成兩項差」的形式,且相鄰項分裂後相關聯,那麼常選用裂項相消法求和.常用裂項形式有:
① ,
② ,
特別聲明:運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務必檢查其公比與1的關系,必要時分類討論.
(6)通項轉換法。
四、三角函數
1. 終邊與 終邊相同( 的終邊在 終邊所在射線上) .
終邊與 終邊共線( 的終邊在 終邊所在直線上) .
終邊與 終邊關於 軸對稱 .
終邊與 終邊關於 軸對稱 .
終邊與 終邊關於原點對稱 .
一般地: 終邊與 終邊關於角 的終邊對稱 .
與 的終邊關系由「兩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確定.
2.弧長公式: ,扇形面積公式: ,1弧度(1rad) .
3.三角函數符號特徵是:一是全正、二正弦正、三是切正、四餘弦正.
注意: ,
, .
4.三角函數線的特徵是:正弦線「站在 軸上(起點在 軸上)」、餘弦線「躺在 軸上(起點是原點)」、正切線「站在點 處(起點是 )」.務必重視「三角函數值的大小與單位圓上相應點的坐標之間的關系,『正弦』 『縱坐標』、『餘弦』 『橫坐標』、『正切』 『縱坐標除以橫坐標之商』」;務必記住:單位圓中角終邊的變化與 值的大小變化的關系. 為銳角 .
5.三角函數同角關系中,平方關系的運用中,務必重視「根據已知角的范圍和三角函數的取值,精確確定角的范圍,並進行定號」;
6.三角函數誘導公式的本質是: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7.三角函數變換主要是:角、函數名、次數、系數(常值)的變換,其核心是「角的變換」!
角的變換主要有:已知角與特殊角的變換、已知角與目標角的變換、角與其倍角的變換、兩角與其和差角的變換.
如 , , , , 等.
常值變換主要指「1」的變換:
等.
三角式變換主要有:三角函數名互化(切割化弦)、三角函數次數的降升(降次、升次)、運算結構的轉化(和式與積式的互化).解題時本著「三看」的基本原則來進行:「看角、看函數、看特徵」,基本的技巧有:巧變角,公式變形使用,化切割為弦,用倍角公式將高次降次.
注意:和(差)角的函數結構與符號特徵;餘弦倍角公式的三種形式選用;降次(升次)公式中的符號特徵.「正餘弦『三兄妹— 』的聯系」(常和三角換元法聯系在一起 ).
輔助角公式中輔助角的確定: (其中 角所在的象限由a, b的符號確定, 角的值由 確定)在求最值、化簡時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兩者系數絕對值之比為 的情形. 有實數解 .
8.三角函數性質、圖像及其變換:
(1)三角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單調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
注意:正切函數、餘切函數的定義域;絕對值對三角函數周期性的影響:一般說來,某一周期函數解析式加絕對值或平方,其周期性是:弦減半、切不變.既為周期函數又是偶函數的函數自變數加絕對值,其周期性不變;其他不定.如 的周期都是 , 但 的周期為 , y=|tanx|的周期不變,問函數y=cos|x|, ,y=cos|x|是周期函數嗎?
(2)三角函數圖像及其幾何性質:
(3)三角函數圖像的變換:兩軸方向的平移、伸縮及其向量的平移變換.
(4)三角函數圖像的作法:三角函數線法、五點法(五點橫坐標成等差數列)和變換法.
9.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數:
(1)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角和為 ,任意兩角和與第三個角總互補,任意兩半形和與第三個角的半形總互余.銳角三角形 三內角都是銳角 三內角的餘弦值為正值 任兩角和都是鈍角 任意兩邊的平方和大於第三邊的平方.
(2)正弦定理: (R為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
注意:已知三角形兩邊一對角,求解三角形時,若運用正弦定理,則務必注意可能有兩解.
(3)餘弦定理: 等,常選用餘弦定理鑒定三角形的類型.
(4)面積公式: .
五、向 量
1.向量運算的幾何形式和坐標形式,請注意:向量運算中向量起點、終點及其坐標的特徵.
2.幾個概念:零向量、單位向量(與 共線的單位向量是 ,特別: )、平行(共線)向量(無傳遞性,是因為有 )、相等向量(有傳遞性)、相反向量、向量垂直、以及一個向量在另一向量方向上的投影( 在 上的投影是 ).
3.兩非零向量平行(共線)的充要條件

兩個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條件

特別: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共線. 是向量平行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4.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e1和e2是同一平面內的兩個不共線向量,那麼對該平面內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對實數 、 ,使a= e1+ e2.
5.三點 共線 共線;
向量 中三終點 共線 存在實數 使得: 且 .
6.向量的數量積: , ,


注意: 為銳角 且 不同向;
為直角 且 ;
為鈍角 且 不反向;
是 為鈍角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向量運算和實數運算有類似的地方也有區別:一個封閉圖形首尾連接而成的向量和為零向量,這是題目中的天然條件,要注意運用;對於一個向量等式,可以移項,兩邊平方、兩邊同乘以一個實數,兩邊同時取模,兩邊同乘以一個向量,但不能兩邊同除以一個向量,即兩邊不能約去一個向量;向量的「乘法」不滿足結合律,即 ,切記兩向量不能相除(相約).
7.
注意: 同向或有 ;
反向或有 ;
不共線 .(這些和實數集中類似)
8.中點坐標公式 , 為 的中點.
中, 過 邊中點; ;
. 為 的重心;
特別 為 的重心.
為 的垂心;
所在直線過 的內心(是 的角平分線所在直線);
的內心.

六、不等式
1.(1)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的解集,最後務必有集合的形式表示;不等式解集的端點值往往是不等式對應方程的根或不等式有意義范圍的端點值.
(2)解分式不等式 的一般解題思路是什麼?(移項通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x的系數變為正值,標根及奇穿過偶彈回);
(3)含有兩個絕對值的不等式如何去絕對值?(一般是根據定義分類討論、平方轉化或換元轉化);
(4)解含參不等式常分類等價轉化,必要時需分類討論.注意:按參數討論,最後按參數取值分別說明其解集,但若按未知數討論,最後應求並集.
2.利用重要不等式 以及變式 等求函數的最值時,務必注意a,b (或a ,b非負),且「等號成立」時的條件是積ab或和a+b其中之一應是定值(一正二定三等四同時).
3.常用不等式有: (根據目標不等式左右的運算結構選用)
a、b、c R, (當且僅當 時,取等號)
4.比較大小的方法和證明不等式的方法主要有:差比較法、商比較法、函數性質法、綜合法、分析法
5.含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
同號或有 ;
異號或有 .
注意:不等式恆成立問題的常規處理方式?(常應用方程函數思想和「分離變數法」轉化為最值問題).
6.不等式的恆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問題
(1).恆成立問題
若不等式 在區間 上恆成立,則等價於在區間 上
若不等式 在區間 上恆成立,則等價於在區間 上
(2).能成立問題
若在區間 上存在實數 使不等式 成立,即 在區間 上能成立, ,則等價於在區間 上
若在區間 上存在實數 使不等式 成立,即 在區間 上能成立, ,則等價於在區間 上的 .
(3).恰成立問題
若不等式 在區間 上恰成立, 則等價於不等式 的解集為 .
若不等式 在區間 上恰成立, 則等價於不等式 的解集為 ,
七、直線和圓
1.直線傾斜角與斜率的存在性及其取值范圍;直線方向向量的意義( 或 )及其直線方程的向量式( ( 為直線的方向向量)).應用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設直線方程時,一般可設直線的斜率為k,但你是否注意到直線垂直於x軸時,即斜率k不存在的情況?
2.知直線縱截距 ,常設其方程為 或 ;知直線橫截距 ,常設其方程為 (直線斜率k存在時, 為k的倒數)或 .知直線過點 ,常設其方程為 或 .
注意:(1)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截矩式、一般式、向量式.以及各種形式的局限性.(如點斜式不適用於斜率不存在的直線,還有截矩式呢?)
與直線 平行的直線可表示為 ;
與直線 垂直的直線可表示為 ;
過點 與直線 平行的直線可表示為:

過點 與直線 垂直的直線可表示為:

(2)直線在坐標軸上的截距可正、可負、也可為0.直線兩截距相等 直線的斜率為-1或直線過原點;直線兩截距互為相反數 直線的斜率為1或直線過原點;直線兩截距絕對值相等 直線的斜率為 或直線過原點.
(3)在解析幾何中,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時,有可能這兩條直線重合,而在立體幾何中一般提到的兩條直線可以理解為它們不重合.
3.相交兩直線的夾角和兩直線間的到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夾角特指相交兩直線所成的較小角,范圍是 ,而其到角是帶有方向的角,范圍是 .
註: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特別: ;


4.線性規劃中幾個概念:約束條件、可行解、可行域、目標函數、最優解.
5.圓的方程:最簡方程 ;標准方程 ;
一般式方程 ;
參數方程 為參數);
直徑式方程 .
注意:
(1)在圓的一般式方程中,圓心坐標和半徑分別是 .
(2)圓的參數方程為「三角換元」提供了樣板,常用三角換元有:
, ,


6.解決直線與圓的關系問題有「函數方程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兩種思路,等價轉化求解,重要的是發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切線長定理、割線定理、弦切角定理等等)的作用!」
(1)過圓 上一點 圓的切線方程是: ,
過圓 上一點 圓的切線方程是: ,
過圓 上一點 圓的切線方程是: .
如果點 在圓外,那麼上述直線方程表示過點 兩切線上兩切點的「切點弦」方程.
如果點 在圓內,那麼上述直線方程表示與圓相離且垂直於 ( 為圓心)的直線方程, ( 為圓心 到直線的距離).
7.曲線 與 的交點坐標 方程組 的解;
過兩圓 、 交點的圓(公共弦)系為 ,當且僅當無平方項時, 為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
八、圓錐曲線
1.圓錐曲線的兩個定義,及其「括弧」內的限制條件,在圓錐曲線問題中,如果涉及到其兩焦點(兩相異定點),那麼將優先選用圓錐曲線第一定義;如果涉及到其焦點、准線(一定點和不過該點的一定直線)或離心率,那麼將優先選用圓錐曲線第二定義;涉及到焦點三角形的問題,也要重視焦半徑和三角形中正餘弦定理等幾何性質的應用.
(1)注意:①圓錐曲線第一定義與配方法的綜合運用;
②圓錐曲線第二定義是:「點點距為分子、點線距為分母」,橢圓 點點距除以點線距商是小於1的正數,雙曲線 點點距除以點線距商是大於1的正數,拋物線 點點距除以點線距商是等於1.③圓錐曲線的焦半徑公式如下圖:

2.圓錐曲線的幾何性質:圓錐曲線的對稱性、圓錐曲線的范圍、圓錐曲線的特殊點線、圓錐曲線的變化趨勢.其中 ,橢圓中 、雙曲線中 .
重視「特徵直角三角形、焦半徑的最值、焦點弦的最值及其『頂點、焦點、准線等相互之間與坐標系無關的幾何性質』」,尤其是雙曲線中焦半徑最值、焦點弦最值的特點.
注意:等軸雙曲線的意義和性質.
3.在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問題中,有「函數方程思想」和「數形結合思想」兩種思路,等價轉化求解.特別是:
①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的必要條件是他們構成的方程組有實數解,當出現一元二次方程時,務必「判別式≥0」,尤其是在應用韋達定理解決問題時,必須先有「判別式≥0」.
②直線與拋物線(相交不一定交於兩點)、雙曲線位置關系(相交的四種情況)的特殊性,應謹慎處理.
③在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問題中,常與「弦」相關,「平行弦」問題的關鍵是「斜率」、「中點弦」問題關鍵是「韋達定理」或「小小直角三角形」或「點差法」、「長度(弦長)」問題關鍵是長度(弦長)公式
( , , )或「小小直角三角形」.
④如果在一條直線上出現「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點」,那麼可選擇應用「斜率」為橋梁轉化.
4.要重視常見的尋求曲線方程的方法(待定系數法、定義法、直譯法、代點法、參數法、交軌法、向量法等), 以及如何利用曲線的方程討論曲線的幾何性質(定義法、幾何法、代數法、方程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等價轉化思想等),這是解析幾何的兩類基本問題,也是解析幾何的基本出發點.
注意:①如果問題中涉及到平面向量知識,那麼應從已知向量的特點出發,考慮選擇向量的幾何形式進行「摘帽子或脫靴子」轉化,還是選擇向量的代數形式進行「摘帽子或脫靴子」轉化.
②曲線與曲線方程、軌跡與軌跡方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尋求軌跡或軌跡方程時應注意軌跡上特殊點對軌跡的「完備性與純粹性」的影響.
③在與圓錐曲線相關的綜合題中,常藉助於「平面幾何性質」數形結合(如角平分線的雙重身份)、「方程與函數性質」化解析幾何問題為代數問題、「分類討論思想」化整為零分化處理、「求值構造等式、求變數范圍構造不等關系」等等.
九、直線、平面、簡單多面體
1.計算異面直線所成角的關鍵是平移(補形)轉化為兩直線的夾角計算
2.計算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作面的垂線找射影,或向量法(直線上向量與平面法向量夾角的餘角),三餘弦公式(最小角定理, ),或先運用等積法求點到直線的距離,後虛擬直角三角形求解.註:一斜線與平面上以斜足為頂點的角的兩邊所成角相等 斜線在平面上射影為角的平分線.
3.空間平行垂直關系的證明,主要依據相關定義、公理、定理和空間向量進行,請重視線面平行關系、線面垂直關系(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橋梁作用.注意:書寫證明過程需規范.
特別聲明:
①證明計算過程中,若有「中點」等特殊點線,則常藉助於「中位線、重心」等知識轉化.
②在證明計算過程中常將運用轉化思想,將具體問題轉化 (構造) 為特殊幾何體(如三棱錐、正方體、長方體、三稜柱、四稜柱等)中問題,並獲得去解決.
③如果根據已知條件,在幾何體中有「三條直線兩兩垂直」,那麼往往以此為基礎,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並運用空間向量解決問題.
4.直稜柱、正稜柱、平行六面體、長方體、正方體、正四面體、棱錐、正棱錐關於側棱、側面、對角面、平行於底的截面的幾何體性質.
如長方體中:對角線長 ,棱長總和為 ,全(表)面積為 ,(結合 可得關於他們的等量關系,結合基本不等式還可建立關於他們的不等關系式), ;
如三棱錐中:側棱長相等(側棱與底面所成角相等) 頂點在底上射影為底面外心,側棱兩兩垂直(兩對對棱垂直) 頂點在底上射影為底面垂心,斜高長相等(側面與底面所成相等)且頂點在底上在底面內 頂點在底上射影為底面內心.
如正四面體和正方體中:

5.求幾何體體積的常規方法是:公式法、割補法、等積(轉換)法、比例(性質轉換)法等.注意:補形:三棱錐 三稜柱 平行六面體 分割:三稜柱中三棱錐、四三棱錐、三稜柱的體積關系是 .
6.多面體是由若干個多邊形圍成的幾何體.稜柱和棱錐是特殊的多面體.
正多面體的每個面都是相同邊數的正多邊形,以每個頂點為其一端都有相同數目的棱,這樣的多面體只有五種, 即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9.球體積公式 ,球表面積公式 ,是兩個關於球的幾何度量公式.它們都是球半徑及的函數.
十、導 數
1.導數的意義:曲線在該點處的切線的斜率(幾何意義)、瞬時速度、邊際成本(成本為因變數、產量為自變數的函數的導數). , (C為常數), , .
2.多項式函數的導數與函數的單調性:
在一個區間上 (個別點取等號) 在此區間上為增函數.
在一個區間上 (個別點取等號) 在此區間上為減函數.
3.導數與極值、導數與最值:
(1)函數 在 處有 且「左正右負」 在 處取極大值;
函數 在 處有 且「左負右正」 在 處取極小值.
注意:①在 處有 是函數 在 處取極值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②求函數極值的方法:先找定義域,再求導,找出定義域的分界點,列表求出極值.特別是給出函數極大(小)值的條件,一定要既考慮 ,又要考慮驗「左正右負」(「左負右正」)的轉化,否則條件沒有用完,這一點一定要切記.
③單調性與最值(極值)的研究要注意列表!
(2)函數 在一閉區間上的最大值是此函數在此區間上的極大值與其端點值中的「最大值」;
函數 在一閉區間上的最小值是此函數在此區間上的極小值與其端點值中的「最小值」;
注意:利用導數求最值的步驟:先找定義域 再求出導數為0及導數不存在的的點,然後比較定義域的端點值和導數為0的點對應函數值的大小,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值,最小就為最小值.
4.應用導數求曲線的切線方程,要以「切點坐標」為橋梁,注意題目中是「處」還是「過」,對「二次拋物線」過拋物線上一點的切線 拋物線上該點處的切線,但對「三次曲線」過其上一點的切線包含兩條,其中一條是該點處的切線,另一條是與曲線相交於該點.
5.注意應用函數的導數,考察函數單調性、最值(極值),研究函數的性態,數形結合解決方程不等式等相關問題.

十一、概率、統計、演算法(略) 贊同

❹ 高中數學會考知識點

高中數學會考知識點總結_(超級經典)
網路文庫
https://wenku..com/view/2013fbcfe53a580216fcfe58.html?re=view

❺ 求高二會考數學公式總結`高手來

1.萬能公式
令tan(a/2)=t
sina=2t/(1+t^2)
cosa=(1-t^2)/(1+t^2)
tana=2t/(1-t^2)
2.輔助角公式
asint+bcost=(a^2+b^2)^(1/2)sin(t+r)
cosr=a/[(a^2+b^2)^(1/2)]
sinr=b/[(a^2+b^2)^(1/2)]
tanr=b/a
3.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a)^3
cos(3a)=4(cosa)^3-3cosa
tan(3a)=[3tana-(tana)^3]/[1-3(tana^2)]
4.積化和差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5.積化和差
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❻ 高中會考怎麼過掌握哪些和多少知識點才能過啊各科怎麼復習才有效果

我是大學才畢業的人 高中會考比較簡單 只要簡單的語文數學英語基本知識就行 我高中成績不好 不過很好過會考 和高考難度有天壤之別 只要不交白卷 態度不端正 一般都能過 希望能幫到你

❼ 誰知道高中數學會考的重點啊

高中會考 很簡單的 不用急 比起高考 簡單哪裡去啦 只要 注意到就是啦 看看 基本的 概念 簡單的練習題 就行啦

❽ 高中數學會考必背知識點

那種會考必備的知識點,輕大多數都是一些高一所有的東西,或者是初中還有一部分。

❾ 高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基礎知識梳理(數學小飛俠)》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 i8i2

資源目錄

01.集合例題講解.mp4

01.集合進階.mp4

02函數的值域.mp4

03函數的定義域與解析式.mp4

04函數的單調性.mp4

04函數的奇偶性.mp4

05指數運算與指數函數.mp4

07對數運算與對數函數.mp4

08冪函數突破.mp4

09函數零點專題.mp4

10含參二次函數與不等式專題.mp4

11二次函數根的分布專題.mp4

12空間幾何體.mp4

13點線面位置關系進階.mp4

14平行關系突破.mp4

15垂直關系突破.mp4

16空間幾何關系綜合.mp4

17直線方程突破.mp4

18圓的方程突破.mp4

19演算法初步.mp4

20演算法語句與演算法案例.mp4

21數據的收集與頻率分布.mp4

22常用統計量與相關關系.mp4

23古典概型概率.mp4

24幾何概型概率.mp4

25任意角重難點.mp4

26三角函數定義與誘導公式.mp4

27三角函數圖像及性質.mp4

28平面向量幾何運算.mp4

29平面向量代數運算.mp4

30.三角恆等變換.mp4

31.三角函數計算專題.mp4

32.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mp4

33.等差數列突破.mp4

34.等比數列突破.mp4

35.數列通項公式專題 .mp4

36.數列求和公式專題 .mp4

37.二次不等式與分式不等式.mp4

38.線性規劃問題.mp4

39.基本不等式突破.mp4

40.邏輯用語專題.mp4

41.橢圓方程及其幾何性質.mp4

42.雙曲線方程及其性質.mp4

43.拋物線方程及其性質.mp4

44.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mp4

45.空間向量突破.mp4

46.導數的計算專題.mp4

47.導數的應用.mp4

48.導數的應用(二).mp4

49.定積分與微積分.mp4

50.復數專題.mp4

51.排列組合.mp4

52.二項式定理.mp4

53.隨機變數及其變數.mp4

54回歸分析與獨立性檢驗.mp4

資源目錄

01.集合例題講解.mp4

01.集合進階.mp4

02函數的值域.mp4

03函數的定義域與解析式.mp4

04函數的單調性.mp4

04函數的奇偶性.mp4

05指數運算與指數函數.mp4

07對數運算與對數函數.mp4

08冪函數突破.mp4

09函數零點專題.mp4

10含參二次函數與不等式專題.mp4

11二次函數根的分布專題.mp4

12空間幾何體.mp4

13點線面位置關系進階.mp4

14平行關系突破.mp4

15垂直關系突破.mp4

16空間幾何關系綜合.mp4

17直線方程突破.mp4

18圓的方程突破.mp4

19演算法初步.mp4

20演算法語句與演算法案例.mp4

21數據的收集與頻率分布.mp4

22常用統計量與相關關系.mp4

23古典概型概率.mp4

24幾何概型概率.mp4

25任意角重難點.mp4

26三角函數定義與誘導公式.mp4

27三角函數圖像及性質.mp4

28平面向量幾何運算.mp4

29平面向量代數運算.mp4

30.三角恆等變換.mp4

31.三角函數計算專題.mp4

32.正弦定理與餘弦定理.mp4

33.等差數列突破.mp4

34.等比數列突破.mp4

35.數列通項公式專題 .mp4

36.數列求和公式專題 .mp4

37.二次不等式與分式不等式.mp4

38.線性規劃問題.mp4

39.基本不等式突破.mp4

40.邏輯用語專題.mp4

41.橢圓方程及其幾何性質.mp4

42.雙曲線方程及其性質.mp4

43.拋物線方程及其性質.mp4

44.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mp4

45.空間向量突破.mp4

46.導數的計算專題.mp4

47.導數的應用.mp4

48.導數的應用(二).mp4

49.定積分與微積分.mp4

50.復數專題.mp4

51.排列組合.mp4

52.二項式定理.mp4

53.隨機變數及其變數.mp4

54回歸分析與獨立性檢驗.mp4

❿ 誰能幫我總結高中數學會考知識點

2009年高中數學會考復習必背知識點
第一章 集合與簡易邏輯 1、含n個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個
第二章 函數 1、求 的反函數:解出 , 互換,寫出 的定義域;
2、對數:①:負數和零沒有對數,②、1的對數等於0: ,③、底的對數等於1: ,
④、積的對數: , 商的對數: ,
冪的對數: ; ,
第三章 數列
1、數列的前n項和: ; 數列前n項和與通項的關系:
2、等差數列 :(1)、定義:等差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
(2)、通項公式: (其中首項是 ,公差是 ;)
(3)、前n項和:1. (整理後是關於n的沒有常數項的二次函數)
(4)、等差中項: 是 與 的等差中項: 或 ,三個數成等差常設:a-d,a,a+d
3、等比數列:(1)、定義:等比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於同一個常數,( )。
(2)、通項公式: (其中:首項是 ,公比是 )
(3)、前n項和:
(4)、等比中項: 是 與 的等比中項: ,即 (或 ,等比中項有兩個)
第四章 三角函數
1、弧度制:(1)、 弧度,1弧度 ;弧長公式: ( 是角的弧度數)
2、三角函數 (1)、定義: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
的角度

的弧度





4、同角三角函數基本關系式:
5、誘導公式:(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正弦上為正;餘弦右為正;正切一三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
: :
: :
: :
7、輔助角公式:

8、二倍角公式:(1)、 : )




(2)、降次公式:(多用於研究性質)

9、三角函數:
函數 定義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遞增區間 遞減區間

[-1,1]
奇函數

[-1,1]
偶函數

函數 定義域 值域 振幅 周期 頻率 相位 初相 圖象

[-A,A] A

五點法
10、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2)正弦定理:
(3)、餘弦定理:
求角: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標運算:設 ,則
數與向量的積:λ ,數量積:
(2)、設A、B兩點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則 .(終點減起點)
;向量 的模| |: ;
(3)、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 注意: , ,
(4)、向量 的夾角 ,則 ,
2、重要結論:(1)、兩個向量平行: ,
(2)、兩個非零向量垂直 ,
(3)、P分有向線段 的:設P(x,y) ,P1(x1,y1) ,P2(x2,y2) ,且 ,
則定比分點坐標公式 , 中點坐標公式
第六章:不等式
1、 均值不等式:(1)、 ( )
(2)、a>0,b>0; 或 一正、二定、三相等
2、解指數、對數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時對數的真數大於0;
第七章:直線和圓的方程
1、斜 率: , ;直線上兩點 ,則斜率為
2、直線方程:(1)、點斜式: ;(2)、斜截式: ;
(3)、一般式: (A、B不同時為0) 斜率 , 軸截距為
3、兩直線的位置關系(1)、平行: 時 , ;
垂直: ;
(2)、到角范圍: 到角公式 : 都存在,
夾角范圍: 夾角公式: 都存在,
(3)、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直線方程必須化為一般式)
6、圓的方程:(1)、圓的標准方程 ,圓心為 ,半徑為
(2)圓的一般方程 (配方: )
時,表示一個以 為圓心,半徑為 的圓;
第八章:圓錐曲線 1、橢圓標准方程: ,
半焦距: , 離心率的范圍: ,准線方程: ,參數方程:
2、雙曲線標准方程: ,半焦距: ,離心率的范圍:
准線方程: ,漸近線方程用 求得: ,等軸雙曲線離心率
3、拋物線: 是焦點到准線的距離 ,離心率:
:准線方程 焦點坐標 ; :准線方程 焦點坐標
:准線方程 焦點坐標 ; :准線方程 焦點坐標
第九章 直線 平面 簡單的幾何體
1、長方體的對角線長 ;正方體的對角線長
2、兩點的球面距離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數乘以球半徑,即 ;
3、球的體積公式: ,球的表面積公式:
4、柱體 ,錐體 ,錐體截面積比:
第十章 排列 組合 二項式定理
1、排列:(1)、排列數公式: = = .( , ∈N*,且 ).0!=1
(3)、全排列:n個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個排列; ;
2、組合:
(1)、組合數公式: = = = ( , ∈N*,且 ); ;
(3)組合數的兩個性質: = ; + = ;
3、二項式定理 :(1)、定理: ;
(2)、二項展開式的通項公式(第r +1項):
各二項式系數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表示含n個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個數)。
奇數項二項式系數的和=偶數項二項式系數的和:Cn0+Cn2+Cn4+ Cn6+…=Cn1+Cn3+Cn5+ Cn7+…=2n -1
第十一章:概率:
1、概率(范圍):0≤P(A) ≤1(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
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
3、互斥事件有一個發生的概率:A,B互斥: P(A+B)=P(A)+P(B);A、B對立:P(A)+ P(B)=1
4、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獨立事件A,B同時發生的概率:P(A•B)= P(A)•P(B).
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某事件恰好發生k次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