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司法機關進行法律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輕小說怎麼動漫化 2024-11-17 13:39:50
動漫中的超級學霸有哪些 2024-11-17 13:38:52

司法機關進行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6-26 03:39:00

⑴ 法律知識講座

如果只是造成輕微傷,那是治安案件,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如果是造成輕傷或者重傷、致人死亡,則構成刑事案件,是故意傷害罪。如果是輕傷,當事人雙方願意的話,還可以調解,如果不願意的話,則提起公訴,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是重傷、死亡,那不能調解,屬於國家公訴,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八條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罰。 第二百八十九條 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款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人身傷害賠償數額計算
害人致傷他人,尚未造成殘疾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醫療費一般包括醫葯費、治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侵害人致人殘疾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賠償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生活自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以及殘疾者致殘前實際撫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侵害人致死亡的,除應當承擔醫療費等全部費用外,還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死者生前實際撫養而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費。

醫葯治療費的賠償,一般應以所在地治療醫院的診斷證明和醫葯費、治療費、住院費的單據或病歷、處方認定。必要時,可以委託法醫予以鑒定。
所在地治療醫院,一般是指距離受害人住所或侵權行為發生地較近的醫院。
受害人先後到數個距離基本相等的醫院治療的,一般應認定最先就診醫院的醫療費,但該醫院治療失誤或有其他特殊情況的除外。
應經醫務部門批准而未獲准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
受害人重復檢查同一科目而結果相同的,原則上應僅認定首次的檢查費用,但治療醫院確需再行檢查的除外。如檢查結果不一致,確診之前的檢查費用均應認定。
受害人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葯品或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不予賠償。
受害人確需住院治療或觀察的,其費用應予賠償。但出院通知下達後故意托延,或治療與損害無關的疾病而延長住院時間的,其延長期間的住院費不予賠償。
受害人進行與損害有關的必要的補救性治療的費用,應予賠償。
在訴訟過程中,治療尚未結束的,除對已經治療的費用賠償外,對尚需繼續治療的費用,經有關醫療機構證明或者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的,可以一次性給付;也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告知受害人在治療結束後另行起訴。
誤工費的賠償
受害人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並參照法醫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等認定。
受害人的實際誤工日期少於休假證明的,應以其實際的誤工日期認定;實際誤工日期多於休假證明的,一般應當根據休假證明認定。
受害人確需休養但無休假證明的,可在徵求法醫或治療醫院的意見後酌情處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的賠償應當按照其收入的實際損失計算。
固定收入,包括工資、資金及國家規定的補貼、津貼,但不包括特殊工種的補助費。
獎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單位人均獎計算,超出獎金稅計征起點的,以計征起點的,以計征起點為限。受害人受害前由於自身原因無獎金收入的,其次獎金不予計算。
受害人無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經營戶或個體工商戶的,其誤工費的賠償,可以參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當地同行業、同工種、同等勞動力的平均收入酌定。如依法應向稅務機關納稅的,應以稅單為據。
受害人依法從事第二職業的,其實際減少的收入,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是另謀職業的離、退休人員的,其誤工費的賠償可以區別以下情況處理:
(1) 符合政策法律規定的,其實際減少的收入應予賠償;
(2) 違反政策法律規定的,其賠償要求不予支持。
受害人無勞動收入而要求賠償誤工費的,不予支持。如果受害人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因受害確實無法從事家務勞動造成其他家庭成員負擔過重的,可酌情予以經濟補償。
受害人的實際收入高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計算。
護理費的賠償
受害人受害後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應以法醫的鑒定或者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認定。
受害人生活確實不能自理的,其護理費應予賠償。
護理期限,可以委託法醫鑒定;也可以根據受害人的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並徵求治療醫院的意見後酌定。
護理人員一般設一至二人,但確有必要的除外。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護理費的賠償可以按照本意見關於誤工費的規定計算。
護理人員無收入的,護理費的賠償可以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標准計算。
交通費、住宿費的賠償
受害人到所在地醫院治療或者必須轉院治療的,其本人和必要的護理人員的交通費應予賠償。
交通費的賠償,一般應以公共電(汽)車、火車的硬座、輪船三等以下艙位等的收費標准計算。但傷情危急,交通不便或當地無上述車(船)的除外。
交通費的票據應與就醫次數相符。標據少於就醫次數的,一般可根據實際票據認定;票據多於就醫次數的,應以實際就醫次數認定。
必須到外地醫院治療的受害人,因醫院無床位或其他原因的限制確需侯診且傷情不允許往返家中,或者往返家中的交通費高於住宿費的,其本人和必要的護理人員的住宿費應予賠償。
住宿費的賠償,可以按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標准計算,以住宿費的收據為憑。

營養費的賠償
經法醫鑒定或治療醫院證明,受害人傷情嚴重,確需補充營養食品作為輔助治療的,其費用可以酌情賠償。
營養費的賠償,可以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標準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比例計算。應賠償的期限,可以委託法醫鑒定,也可以在徵求治療醫院的意見後酌定。
侵害人探視受害失時攜帶的食品,一般應當視為贈與。
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生活自助具費的賠償
侵害他人身體致其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的,應當賠償殘疾者生活補助費。
依照法醫學的鑒定標准,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分為十級。經法醫鑒定為一級的,其生活補助費的賠償,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賠償二十年;二至十級的,以10%的比例依次遞減計算。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不少於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殘疾者的誤工費的生活補且費不得重復計算。以殘疾者定殘之月為界,之前由侵害人賠償誤工費,之後由侵害人賠償生活補助費。
因殘疾需要配製補償功能的器具的,應當根據治療醫院的證明或法醫意見,結合使用者的年齡、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賠償數額。
喪葬費的賠償
喪葬費,一般包括運屍、火化、普通骨灰盒和一期骨灰存放等費用。
喪葬費,按照侵權行為地的喪葬費標准支付。
死者家屬拒不執行有關部門限期殯葬決定而增加的費用,不予賠償。
死者家屬違反有關殯葬的規定,大辦喪事增加的費用,不予賠償。
死亡賠償金,應當支付死者家屬一定數額的死亡賠償金。
死亡賠償金,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計算,賠償二年。死者不滿十六周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於十年。
侵害人致人殘疾的,應當支付一定數額的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殘疾者疾者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當地居民平均生活費計算。經法醫鑒定為一級的,自定殘之月起,賠償十年;二至十級的,以10%的比例依次遞減計算。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但最低不少於一年。
依靠受害人實際撫養的人的必要生活費的賠償
依靠受害人實際撫養的人,是指受害人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以前實際扶養、贍養、撫養而無其他生活來源的人。
依法應當由受害人撫養的人,在受害人死亡或喪失勞動能力前不需要其實際撫養,而在受害人受害後至人民法院裁決前喪失了生活來源,其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生活費的,應予支持。
受害人至人民法院裁決前出生的子女有權要求侵害人支付必要的生活費。
受害人是唯一撫養人的,侵害人應承擔依靠受害人實際撫養的人的全部的必要生活費;如還有其他撫養人,侵害人應承擔受害人承擔的相應份額。
被撫養人的必要生活費,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困難補助標准計算。對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撫養到十八周歲。對無勞動能力的人撫養二十年,但五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年減少一年,最低不少於十年;七十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對其他的被撫養人撫養五年。

⑵ 法律講座的心得體會600字

篇一:法律講座心得體會

四月十六日,學校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法制教育講座》,輔導員深入淺出的分析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法律法規的實施,舉證了大量的案例,充分說明了少年兒童如何正確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全校師生受益匪淺。

作為教師,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如何維權》等有關內容,知道執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教師在現實教育工作中充當重要角色。

教師要有教師的職業道德,要知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規去規范教育學生。教師是作為社會成員,應具備社會公德,作為家庭成員,應有家庭美德。由於教師這一職業的非凡性,有人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同時對教師的苛刻與責備也日益增多,這就要求做教師的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博大寬廣的胸懷,還要有甘於清貧的孺子牛精神,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境界。而忽略了教師面對成千上萬性格各異的、情緒不同的學生時所承擔的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之下可能產生的心理反應。不過這種壓力也造就了教師百折不撓、勇於奉獻的青松般的性格。但教師究竟是人而不是神,老師的言行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提倡教師要講究職業道德,要摒棄那些功利的、腐朽的思想,簡單粗暴的方法,既要教書,又要育人,把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的責任勇敢的承擔起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多樣化的、積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避免與學生發生沖突,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諷刺、譏諷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使學生感到家庭的關愛,從而迸發出學習的熱情。同時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加大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對一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及時、有力的打擊懲處。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根據未成年人的非凡心理、生理特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有的放矢,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能用老套套,要注重改進方式,不斷創造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把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把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來,將一些原來形成的工作機制、工作做法規范化,用規范化建設來提高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工作的整體水平。


篇二:

通過近一段時間在市局春訓期間集中學習法制教育講座過程中,我對堅持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特別是稅務機關幹部正確用法的不可或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近一段時間的學習討論,本人深深感到,學習全面、准確理解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管理,特別是對稅務幹部執法人員運用法制理念指導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聽取法制教育講座的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學法用法的重要意義,增強使命感,是學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覺學習法律、宣傳法律、貫徹法律,關鍵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認識有多深,決心就有多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有機的統一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內容。我認為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具體應該做到:一是依法治國有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確定為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法治「官」,從「人治」走向法治,從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質較強的領導幹部隊伍,才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方針的落實。二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為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先後制定了近四萬部法律法規和規章,中央提出以人為本,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國家稅務機關幹部正確運用現有的法制,進行科學的管理是時代的要求.

三是自身建設的需要。一個以法為基礎辦理各項事務的國家人員,基本的法律知識都不懂,如何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將是一句空話,能更好的用法,學法這個頭帶得不好,自身法制觀念就不強,嚴格執法做不到,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日常管理工作和造就良好的法制氛圍,

對新幹部的成長就會有阻礙。自身教的法制不提高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對於我們這些執法幹部來說,嚴格自身的法制學習,必須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二、堅持並運用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武裝執法幹部的頭腦。堅持與時俱進,學好法、用好法。在學好法方面,我個人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處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我國經濟充滿生機活力的同時,市場經濟利益法則也影響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處於種種思想茲生的時期,一些個別的執法幹部由於對法制的理解過得輕浮,無法在其思想中產生震攝,使一些違法犯罪心理上產生了的僥幸,使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滋生和誘發違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觀存在,都提醒我們,用法制理念武裝我們執法幹部的頭腦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一些知法犯法的幹部,法制基礎意識的不斷提高,司法程序打擊職務犯罪應日益增強,對政法機關公正執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應對新挑戰、適應新要求,需要用科學、先進、正確的法治理念武裝幹警頭腦。堅持並運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我們的頭腦既是正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推進各項事業順利健康發展。在今後各項活動中我個人認為,我們應該做到:研究問題先學法,制定決策遵循法,解決問題依照法,言論行動符合法。在法制教育學習中,使我從中學到了許多關於法的知識,使我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不斷與我的工作結合起來,使我在學法的同時也在用法不斷我的法律知識,更好為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篇三:

4月25日下午三點,我們學校邀請了蘇州市政緯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談海聖給我們作了「安全在我心中」的法律知識講座。談律師通過一些生動的事例並結合我們教師工作的實際給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講座,使我更加了解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

談律師講到在處理一些學生在校傷害事故時,應堅持事實清楚,責任明確,弄清事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如學校發生了學生傷害事故,應如何做呢?第一,在第一時間送學生到醫院,同時聯系家長。第二,查清事實真相。第三,做人性化處理,不要過早的去分清是誰的責任,可能在學校出了一些事故,孩子受到傷害,家長心裡也不好受,所以應該先緩一緩,冷卻一下。第四,如果學校處理不當而造成的這一部分損失由學校承擔。聽到這里我深有感觸,由於在前一階段我們班正好出了類似的事情。有一個學生上廁所回班級的路上由於自己不慎摔了一跤,為了這件事折騰了好些天。

聽了談律師的講座,給我們以後在教育教學中處理一些學生傷害事故指明了道路。希望以後多聽聽類似的講座,更好的為以後的工作服務。


篇四: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行動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當我們漸漸長大,才發現,年輕的心是那麼脆弱,那麼容易沖動。那所謂的成熟不是成熟,是自以為的成熟。我們渴望生活在一個充滿和諧而又充滿愛的社會,然而,總有一些不如意,總有些傷心的事發生。也許,在我們審視別人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問問自己的心:在生活中,你學會寬容了嗎?在生活中,你學會尊重了嗎?

也許,是年輕的心太過單純了,缺乏細膩的情感,也許,是不曾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苦,才忽視了生命的寶貴。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因為你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更是為你所有愛你的人活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那麼,這世界更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安寧。

偶爾去圖書館,翻看幾本戰爭年代的故事書,那些為了和平而犧牲的人們感動著我們,那些為光榮的事業而獻身的事跡觸動著我我們,我想:那是凈化心靈的一種方式,是提高自身覺悟的一種方式,年輕的我們有必要去試試。

年輕的心,要學會堅強,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可以找到想要的風景!

年輕的心,應該是充滿愛的,像一輪太陽,能給人無限的溫暖;像一泓清泉,給人絲絲甘甜;像一陣春風,給人帶來無限的美好。

當法制意識占據了我們年輕的心時,我希望每個人都用心對待,這世界一定更加美好!

別說自己不幸福,知識你還沒感悟到,出生是一種幸福,品位人生五味是一種幸福。用年輕的心去感悟幸福吧,你會發現幸福真的不是遠在雲端的小鳥,她句跳躍在你身旁,你甚至可以一數身上的翎毛——只要用心,用心去感悟。


篇五: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現在盡管有老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著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為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於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伙斗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到時,不僅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同學之間不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校園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文明景象。所以我們要處處以法為中心,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提高自己的法律覺悟,因為只有人人講法,學法,守法,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會和諧。

容易誘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沖動心理、盲從心理、攀比心理、哥們義氣心理和好奇心理。講座教育了我們應該不崇尚暴力、不盲目沖動,面對問題三思而後行。在遇到他人犯罪時應極力勸阻,不行則盡量保護自己。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喜歡的東西,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地遵紀守法。這是我們預防犯罪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還要增強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各種糾紛,學會控制自己。犯罪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上了第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在一時沖動後鑄成了大錯,留下的只是後悔莫及。犯罪不僅危害到自己,還危害到了身邊的父母、親人。一失足成千百恨,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了解犯罪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俗話說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正確認識法律,樹立自我防範意識,遠離犯罪。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⑶ 參加司法局和監獄的講座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摘要 月15日,在總行紀委的安排下,組織黨員幹部和部分中層管理人員參觀了____監獄,通過身臨其境的教育使我真切地體會到了監獄高牆與現實的反差,體會到了自由的可貴和囚禁的哀憐;通過三名服役人員的以身說法,使我對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進行了認真思考,深深感覺到廉潔自律的重要性,使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守住底線,遠離犯罪。

⑷ 法律講座心得體會

淺談未成年人犯罪與預防措施
今天,我所要論述的是一個當今社會的焦點話題---關於未成年人犯罪.這個問題一直被社會所關注著.是一個可談性很強的話題,下面我來談談我的感受.
當今我國的犯罪比例在不斷的逐年上升.而未成年人的犯罪情況也比前幾年要嚴重的多!,當然構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我認為下面幾個因素是構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一社會因素;二學校方面的因素;三家庭的因素;四個人所造成的因素.我覺得這幾個因素是互相影響的,下面就分析一下這幾個因素與未成年人犯罪的關系.
首先是社會因素,當今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多元素的社會,而未成年人生活在這個社會,得到社會的各種關懷,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雖著近幾年社會更加開放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也隨之刮來了,一些不良文化更是日益猖獗的污染的未成年人的心靈.色情;暴力的書籍與DVD,網吧;迪廳腐蝕的未成年人的思想.然而這些泛濫的垃圾文化卻被一些未成年人視為一種新鮮的事物,他們不但不排斥,反而很樂意的去主動接受.這就造成了一些未成年人行為墮落,他們的心理開始扭曲,從而整天與這些垃圾文化"泡"在一起,久而久之,便容易造成以下的幾種現象.1某中學生因為長期看色情書刊或光碟,與某日下午持刀將一名女工強奸.2某中學生在網吧玩游戲因與同學發生口角,當即掏出隨身所帶的水果刀將對方刺成重傷,因流血過多而死.3一個中學生團伙去迪廳蹦迪,因喝醉酒再迪廳鬧事打架,其中兩人被打成重傷。這些都是血的教訓,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成為了一件當務之急的事情,所以要大力度的開展法制教育,努力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 用事實來警示他們,從而能夠達到良好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效果,使他們能夠去主動的分辨是非,有法制觀念,同時
以上的幾個例子說明了 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任務.它關繫到下一代的成長,因為下一代是祖國的希望.切實抓好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努力培養他們正確的法制觀和是非善惡觀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率仍然呈上升的趨勢,犯罪主體卻日趨低齡化。尤為中學生為多,他們也從小偷小摸到搶劫,殺人.這些都是有不良社會因素所造成的.關注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是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重要工作。減少那些垃圾文化的不良刺激源也是至關重要的!
家庭因素:一個人的性格、道德品質、理想、情操的形成,都與他從小受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熏陶有關.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並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作也用可以說是對孩子的心理起著直接的作用,他們會判斷自己父母的行為而作為衡量他們自己的一把尺子.父母博學多才,孩子也應該不差.所以說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作為孩子的避風港同時也是作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線,每個家庭的家長都要重在教子做人,同時要做好青少年自我防範的教育,避免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家長應隨時去注意孩子的壞習慣,一但發現要及時制止.但不可用一些極端的地方法,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孩子可能非但不去聽,反而回會越陷越深。因為此時的孩子都在處於一種逆反心理的狀態中,只是有輕有重。他們往往願意更多的事來自己做主,而不是在家長的約束下去做,因為那樣做有一種自由感。有些青少年犯罪與家境不好或父母離異有直接關系。這種家庭的孩子我覺得他們多少有些可憐,畢竟他們只是孩子,他們也羨慕別的孩子的生活機而自己卻不能過上。再加上他們長期處於的環境多少會使他們產生一些虛榮心,但他們的家庭條件不允許他們去想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於是一些邪惡的念頭便在他們的腦中產生,很有可能使他們誤入歧途。而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社會上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是他們思進取,圖上進。而不是去歧視他們甚至是嘲笑他們,使他們感到社會的冷漠,殘酷。因此我們必須依靠全社會力量去給他們送區溫暖,從物質上幫助他們。家庭中的法制教育能夠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到法的重要性,從而使更好的從家庭做起就開始給孩子灌輸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必須動員全社會各方面一同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努力。
學校因素:在校學生的犯罪率雖然很低或幾乎沒有,但從學校產生出的「問題少年」卻不少,他們在學校里不務正業,打架斗毆等種種表現都讓其老師與家長頭疼不已,而一些老師本著難管,管不了等思想最終放棄了這類學生,這樣做非但不能喚醒他們,反而回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從而使他們更加的為所欲為。最終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對於這種情況我認為家長與老師們應該冷靜的面對。對於這這種「問題少年」,只用說服教育是徒勞的,必要時必須採用一些行政強制的措施以約束他們他們,否則他們離開學校走上社會後很容易犯罪。犯罪的青少年一般文化程度較低,平時不學法,也沒有人去主動的教他們,法的意識在他們腦海中甚至是全無的,這就更容易使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作為一所學校它本身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而在教書的的時候更應該教學生怎樣做人,這也是學校應盡的責任。未成年人閱歷淺,涉世不深,思想單純,心志也不成熟,一旦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就會是非不辯,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是違法亂紀的行為.即便在學校中有他們老師的制約,但一旦走出校門他們就可以我行我素,去找那些所謂的朋友,而學校即使知道但也沒有辦法只得任其為之。久而久之這些學生便會產生厭學的想法,有了這個動機他們就會逃學,從而徹底的脫離學校的管制,去和那些社會青年混在一起,然而他們自己並不知道他們這樣做很容易把自己處於一種犯罪的邊緣,因為據我身邊的例子:這類學生一旦遇上什麽事情通常喜歡用暴力的方法解決,以顯示自己所謂的實力。因為他們清楚學校知道後不過是用行政處分來處罰他們,最多是開除學籍。所以他們並不在乎。但這種行為最終會讓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學校應該與家長建立一條方便的聯系網定期的想家長匯報各個學生的在校的各種情況,也能讓家長及時的了解孩子的情況,以便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在學校與家長的緊密配合下讓孩子身心能夠健康的成長。避免孩子誤入歧途。同時學校也應該對學生大力度的開展法制教育,使孩子認識到未城年人犯罪的嚴重性。
上述我所談到的三個因素全部是外界的因素。下面要談的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即個人因素,因為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在許多未成年犯中,絕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未把握好自己而誤入歧途的。所以自己把握好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繫到一個人的習慣與行為,一個人只有控制自己的行為才能夠立足於這個社會.未成年人更是如此他們的心志尚未成熟,閱歷淺.對於社會的認識度很淺薄。同時常常會有一些自以為是。對於家長的一些忠告置若罔聞,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這樣其實本也沒什麽,但做事情都要有分寸,這些青少年往往把握不住。他們認為是對的就一定會去做,置後果於不顧。這樣做是極其危險的,它埋藏著很大的隱患。因為他們一旦對一些事情產生了意見,很有可能去採取極端的方法來應對,從而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由此可見青少年把握好自己是很重要的。首先自己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要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主觀看法,對與有害的東西要堅決的抵制。同時應該主動的給自己增強法制觀念,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理智的對待周圍的一切人和物,讓自己能夠設身處地的認識這個社會,避免誤入歧途。自身因素是一種自己主宰自己的因素,它對於一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而他的心理健康與否則關繫到他的生活與學習以及各個方面,同時也是預防其犯罪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也可以算得上是主要因素,因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多少都是有些畸形的,他們在心理上受到了某種刺激,從而導致了他們犯罪。可見青少年心理的健康與否也干係到了他們的未來。所以青少年必須把握好自己才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四個因素談完了,下面主要談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預防措施,畢竟犯罪是以預防為主的。
我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該從最基本做起,從心理起到預防的作用。這才是最主要的。現在許多學校開始逐步的開始給學生開一些基本的法律講座,讓學生知法;懂法;用法。因為就目前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來看,他們的腦子里毫無法的意識,總認為法律是用來制約成年人的,認為法律和他們沒有關系,這是導致他們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種意識在現在的不少青少年的腦海中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著,這是不僅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同時它也反應出了一個社會現象---那就是對於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還不夠力度,應該加大力度的對他們進行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宣傳。用文字;圖片;放映影片等方法使他們認識到犯罪後果的其嚴重性,甚至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少管所,親身去感受一下那裡的氣氛,讓學生與未成年犯面對面的交流想法,以次用來警示他們。學校也多開展一些公開法制教育,讓學生參與其中,然後談一談自己的感想,洞悉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以次想他們灌輸法律的概念。讓他們從根本上了解法律,要讓他們從中體會到法律的重要性,並且組織他們學習一些淺薄的法律知識,從而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我國是一個法制性的國家,一切都要有法可依並且依法行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就是對祖國的未來負責。讓我們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共同盡一份自己的責任;盡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以上就是我對與未成年人犯罪與預防的淺顯認識 。

⑸ 法制講座聽後感

一)自身預防
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禦犯罪感染的能力,應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盡管他們還處於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的階段,但對於真善美與假惡丑還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們應當培養他們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當然,這需要和後面要談的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應從家庭抓起。1980年聯合國第三屆預防犯罪及罪犯處理大會的有關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國家中都是影響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會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養不教,是父母的失職,教子不善,則是父母的罪惡。一個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當,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
搞好家庭預防,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質,優化家庭環境。
為人父母者,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愛好,給孩子做好表率。同時,這也是社會有關部門需要做的一項工作,要提高婚姻質量,加強對父母(家長)的培養,不僅要提高這些家長的科學文化知識,並且要教會他們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當,過分溺愛和縱容,不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武漢一酷愛玩網路游戲的16歲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親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錢。母親的臉、腰上被砍了6刀(後經搶救脫離危險)。當他逃離現場時,母親還追著喊:「伢,你把毛線衣穿上,莫凍著了!」(26)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都是嬌慣、縱容種下的苦果。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們如何做人,經常觀察、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關心什麼事,結交什麼人,要平等地與他們溝通,多一分體貼,少一些訓斥;多一分愛護,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專橫。對於失足、犯錯誤的孩子,更應給以家庭的溫暖,絕不可棄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應承擔相應責任。
我國《婚姻法》第23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規定父母應當履行對未成年子女所承擔的教育義務和預防未成年犯罪的職責,但並未規定父母教育不力所應承擔的嚴厲的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條只是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責令其嚴加管教」,但不管教怎麼辦?尤其是對父母已經離異(且已另外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應增加規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罰款」等行政責任,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在英國就有「孩子逃學、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親因為女兒經常逃學,而被判監禁60天,她上訴後,盡管刑期減半,但仍要執行30天的監禁。(27)在九屆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上,有委員就曾提出建議:針對青少年犯罪,建議在法律責任中加入對父母的處罰條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來,完善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學校預防
學校作為家庭的延伸,對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處在《綜合性預防犯罪措施匯編》第10條中寫到:「學校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兒童的發育成型有許多年是在為了滿足他們的教育和社會化需要而設立的各種機構中度過的。……學校能提供種種機會來倡導社會平等、文化多元性和個人的親密關系,並幫助青少年獲得道德標准、社會技能和公民的責任感。更具體地說,學校能指導學生了解他們應盡的公民義務、犯罪的性質、遵守紀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種種後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況以及預防犯罪的方式。」一個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情操高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否則,如果學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筆者以為,學校的教育工作應該主要做到:
1、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抓好素質教育和品德教育。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1款)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做法,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校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第一位的。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培養學生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後才是「授業解惑」,傳授各種知識,增強將來為社會服務的本領。那種只「授業」不「傳道」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尤其應注意抓好「後進生」、「雙差生」的教育。對此,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明確規定:「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一般來講,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時的「差」,並不代表全面、永遠的差,經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和教育,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先進生」,成為將來對社會有益的人 或者國家的棟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注重教師政治素質和師德的培養。
「為人師表」!教師對學生的模範表率和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響是終生受益的。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學生懂法,教師必須先學法,要想使學生做好人,教師必須先做好人,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這須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國現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應大膽改進教師制度,使教師能進能出,對那些品質低劣、不能為人「師」的人,要及時將其淘汰出局;對於那些歧視學生,動輒體罰學生的教師,要予以嚴厲處罰,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3、要抓好學生的法制教育。
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法制課要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法制課教師,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豐富多採的法制教育活動。筆者作為三門峽市依法治市講師團的講師曾被邀請到學校給青少年講法制課,結合自己所辦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反映效果良好。通過這些法制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
(四)社會預防
社會預防,主要是指凈化社會環境,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保護,以控制和減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加大打擊力度,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黃色」、「灰色」和「黑色」這「三大污染」對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堅決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

⑹ 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講座是對未成年人的什麼保護

加強法律觀念,保護自己。其實作用不大,無非就是告訴你,不要打架,遇到問題要及時找學校老師反映,要遠離社會上的一些人,防止近墨者黑。主要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⑺ 誰能給我一篇法律宣講的宣講材料答對了還有加分!

當前,對法律進社區的普遍觀點認為,司法行政進社區就是法律進社區,將二者等同起來。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混淆了司法行政進社區與法律進社區的概念,縮小了法律進社區的范圍和內容,容易讓人產生法律進社區就是司法行政的事,與其他部門、單位不相干誤解,不利於司法行政機關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筆者試對法律進社區的概念進行分析,並對司法行政機關如何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發揮職能作用,把握工作原則,理順各方關系,探索有效的組織運作形式進行一些探討。一、理清法律進社區的概念1、對法律進社區的概念分析。筆者認為,法律進社區活動的概念應當是:凡屬於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中介組織實施、作用於社區的管理、服務、援助、宣傳教育等活動,都屬於法律進社區的范疇。如社區居民民主權利的行使涉及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管理等;社區治安涉及的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社區服務、保障涉及的衛生保健、計劃生育、困難戶和低保對象、失業人群等;社區建設涉及的小區規劃、出新、物業管理、消防、排污、綠化、美化等;涉及相鄰關系中的陽光權、噪音污染、油煙污染以及違章建築、裝潢等;涉及到鄰里關系、家庭關系、外來人口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社區建設中涉及法律的問題,都可能產生侵權和糾紛,也都需要通過社區建設、管理以及法制宣傳教育、社區依法治理、法律服務來解決。法律進社區的特點應當為:(1)屬於社會公共事務;(2)屬於法律事務;(3)屬於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中介組織提供並作用於社區的;(4)屬於社區(包括居民自治組織、居民群眾、居民法人)所涉及事務對法律有需求的。2、司法行政進社區不等於法律進社區。目前,司法行政行機關行文指出所要開展的法律進社區活動,都是從司法行政所承擔的職能來要求的,如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向社區延伸律師、公證、法律服務,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發展社區法律志願者活動,積極開展人民調解工作和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等。從性質上講,這些只能屬於法律服務進社區,應是法律進社區活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法律進社區概念中的子概念,而不是整體意義上的法律進社區。3、從組織運作上講,黨政機關各個部門、各社會團體、中介組織都在依照各自的職能,各自的社會定位,在不同程度上實施著法律進社區活動,如公安機關設立的社區警務室、社區輔警,組織的社區聯防隊、義務巡邏隊等。司法行政機關也是其中的一個組織實施者,不同的是司法行政機關組織實施的項目較多,群眾需要量較大。但司法行政機關只能組織本系統人員,也就是司法行政機關幹部、所屬的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公證處。對其他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司法行政機關只能作為社區資源來協調,動員和鼓勵他們參與到法律進社區活動中來。對其他部門在社區實施的管理、服務活動,司法行政機關也只能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配合,而不能越俎代庖或指手畫腳。因此,法律進社區作為一項整體活動,不可能只通過一個部門的操作而達到整體實現。二、認識司法行政組織實施法律進社區的性質和目的司法行政組織實施的法律進社區活動是基於司法行政的職能要求,以司法行政作為法律服務的主要供給方,並組織政府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團體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涉及社區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是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在這項活動中,司法行政機關既是組織者,也是實施者,同時也是服務的提供者,有別於政府其他部門,其他社會團體、組織出於自身職能和利益需要所開展的法律服務活動。司法行政機關實施法律進社區活動的目的,一是使社區居民、居民法人得到便捷、優質、有效的法律服務,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促進本地區的社區建設和社會穩定;二是提高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三是促進司法行政機關職能在社區落實。司法行政機關的主要職能如人民調解、兩勞安置幫教、法律援助、法制宣傳教育,以及律師、公證、法律服務等,都是面向基層、面向社會的服務工作,都屬於法律進社區活動的范疇,都是社區服務的資源。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正是落實司法行政職能有力的助推器。三、司法行政實施法律進社區應考慮的幾個原則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是黨和國家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民心工程。司法行政機關在組織實施這項工程中,應注意一些原則的把握,以保證活動的健康發展。1、加強協調、理順關系的原則。法律進社區不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服務,是為社區居民和居民法人提供涉及法律事務上的方便和幫助,是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法律進社區不應當也不可能由司法行政機關一家單獨實施,只有和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的其他方面有機結合,法律進社區活動才能取得綜合性效果。當前推動和實施社區建設的主體有政府及以民政部門為主的政府各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居民自治組織、社會中介組織、社會團體、社區內的企事業單位、以及居民群眾。司法行政機關推動法律進社區必須搞好協調,一是爭取區委、區政府對法律進社區活動的支持和關注,將法律進社區納入區委、區政府推動社區建設的整體框架,統一布置、統一組織實施;二是與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搞好協調、加強溝通、密切配合,融法律進社區於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區治安與穩定、社會保障、社區環境、社區文化和各項便民利民措施之中;三是與街道工委、辦事處搞好協調,爭取其對司法所工作的支持。在城區,司法所實際是處於司法行政和街道的雙重領導之下,而且日常工作由街道直接領導。司法行政機關只有主動加強和街道的溝通與協調,聽取街道對實施法律進社區的意見,爭取他們解決司法所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支持司法所開展法律進社區各項活動。這是保證司法所全面完成司法行政任務,不被其他任務取代,不脫離街道整體工作的重要環節。2、整體把握,立足於職能發揮的原則。司法行政實施的法律進社區活動是司法行政職能在社區的整體落實,不單單是搞一些簡單的法律咨詢服務,而是將法制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項整體的項目,服務於社區。因此,司法行政機關應從職能發揮的角度,整體勾畫法律進社區的方案和途徑,從宏觀上把握法律進社區與其他社區服務的配套銜接,保證這項活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同時,要特別注重街道司法所在法律進社區活動中作用發揮,因為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的派出機構,承擔了司法行政職能在基層落實的任務,其工作范圍和對象也正是社區內的居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可以說,司法所的全部職能作用發揮,都屬於法律進社區的范疇。司法行政機關在推動法律進社區活動中,應首先關注對司法所的指導、督促和服務,協調解決司法所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及時總結和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努力保證司法所職能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為法律進社區活動奠定堅實的組織和機構保障。3、求真務實,便民利民的原則。在當前改革大潮下,社會關系、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小型化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加上新型小區、高層小區的出現,人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一些隨著改革而出現的新型社會矛盾,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更多的涉法問題,如勞動、醫療、保險、住房、養老、托幼、家政、消費、物業管理等方面,客觀上對包括法律服務在內的社會化服務有了更高更廣泛的需求;一些特殊群體,如老年人、殘疾人、優撫對象、下崗職工對涉及法律方面的服務和援助也更為迫切。同時,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法律對社會事務的調整作用日益明顯,也為法律服務拓展了空間。法律進社區活動正是適應了改革的需要,適應了人民群眾是需要而開展的,具有很強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以此為契機,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高度來看待法律進社區活動,轉變作風,重心下沉,真正為社區群眾辦實事,做到難有所幫、貧有所助,形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有保障的法律服務機制,贏得群眾的歡迎和支持。四、拓展法律進社區的途徑作為社區建設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的法律進社區活動,其內容與社區建設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其實現途徑也必然要與社區建設的各個方面密切結合,才能有效實現法律進社區。筆者認為,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搞好結合:一是法律進社區活動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相結合。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目標,並明確提出:「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把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結合」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當前廣泛開展的社區建設,其核心就是社區居民的民主自治。法律進社區應當結合社區依法治理的推進,在法制宣傳內容中加大公民民主政治權利的宣傳力度,引導社區居民依法參政、議政,依法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權利,並為社區居民民主權利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二是法律進社區活動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活動相結合。前文所述法律進社區活動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高公民依法維權、依法辦事的能力。而這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的目標是一致的,是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動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建設在內容上應相互包容,在組織運作上應與黨委宣傳部門、街道、社區自治組織共同實施,在方法形式上應豐富多彩,在宣傳陣地上可共同利用,在骨幹隊伍上相互支持。特別是結合社區居民身邊發生的事,可以借用社區學校、夜校、講座、宣傳欄、座談、討論、法制文藝、漫畫、演講、徵文等陣地和形式將精神文明、公民道德和法律知識結合起來進行宣傳教育,將更能夠為居民所接受,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與社會穩定、社會治安工作相結合。司法行政機關履行的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兩勞人員安置幫等職能,本身就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工作。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就是要更深入地落實這些職能,加強群眾性的人民調解組織、法律援助隊伍,安置幫教隊伍建設,加大對社區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解力度,並結合社區創安工作,與社區內的義務巡邏隊、聯防隊、社區輔警隊伍的作用發揮結合起來,共同維護社區的安寧與祥和。四是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社區法律服務是社區服務的組成部分,是要義,沒有法律服務的社區服務將是不完整的服務。而社區服務能否真正為社區居民群眾切身利益服務,不損害群眾的利益,則需要依法規范。社區服務中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物業、保險、家政、養老、助殘、助困等各項服務都都是與法律有關的服務內容,也都是法律服務要涉及的內容。司法行政機關應與提供這些社區服務的單位、組織、團體及中介機構結合,針對社區服務的具體內容開展相關的法律知識宣傳,協助解決社區服務中有關法律問題,促使社區服務更加規范,更好地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環境改善的要求,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五、司法行政實施法律進社區應掌握的幾個環節一是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法律進社區不單單是司法行政進社區,也不單是由司法行政獨自操作能夠完成的。司法行政機關在提供職能服務的同時,必須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並以司法行政機關所管理的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人員為骨幹力量,積極整合社區內的機關、院校、企事業單位、居民自治組織、社會中組織以及其他社會團體、居民群眾中的資源,組建具有一定規模的志願者隊伍和宣傳、服務陣地,通過這些隊伍和陣地的作用發揮來具體實施法律進社區的工作。二是加強指導。司法行政機關作為這項活動的指導部門,應以對人民群眾負責和服務改革的態度,積極推動這項活動的開展。加強對司法所、志願者隊伍的指導、服務、評比和獎勵,鼓勵街道、社區居委會和參與法律進社區的單位、團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抓好試點,並及時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以保證活動取得階段性效果。三是豐富載體。首先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法律咨詢、講座、座談會、討論會、法制文藝、漫畫、演講、徵文等活動;其次是建立陣地,如社區議事園、市民學校、讀書站、宣傳欄、服務站、維權站以及社區服務中心設置的法律服務台等;再次是建立機制,將被動服務與主動服務相結合,使居民群眾需要時找得到、靠得住、用得上,並結合各時期有重點地開展專項法律服務活動。法律進社區是一項剛剛開始的社會服務活動,司法行政如何在這項活動中更好地體現職能作用,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僅是一管之見,請同行指教。

⑻ "各有關部門對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法制講座"是病句嗎

"各有關部門對相關法律知識進行了法制講座"是病句。
分析:屬於搭配不當的病句類型。
"各有關部門對相關法律知識舉辦了法制講座"。

⑼ 請司法機關到學校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屬於對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護

是的,可以使未成年人了解法律知識,屬於對未成年人預防犯罪的保護,有利於避免校園欺凌類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