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補償額度估算方法
在治理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額度最低不得低於當地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投入成本,但也不應高於應為水土保持生態效益價值。如下圖所示,治理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下線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投入成本,上限為水土保持生態價值。
圖11-1治理區水土保持生態補償額度的取值范圍
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投入成本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其成本為各單項措施成本的算數加和。各單項措施成本為各單項措施量乘以生產建設當期物質資料(或)價格(勞務費)的值。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C為預防保護區開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投入成本;Ki為單項工程措施量,Pi為生產建設活動當期單項工程措施價格;Tj為單項生物措施量,Pj為生產建設活動當期單項生物措施價格。
二、水土保持生態價值
治理區水土保持生態價值主要考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的攔泥蓄水效益,測算如下式: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P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的攔泥蓄水總效益;P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攔泥蓄水效益,為各類單項工程措施效益之和;Pp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攔泥蓄水效益,為各類單項生物措施效益之和;Ei為單項工程措施量,Pi為其相應價值;Mj為單項工程措施量,Pj為其相應價值。
(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價值
1.坡改梯工程
(1)蓄水、保土量
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可以通過梯田的減流、減蝕有效面積Fe(hm2)與相應的減流、減蝕模數相乘而得,其計算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W為某項措施的減流總量,m3;ΔS為某項措施的減蝕總量,t;Fe為某項措施的有效面積,hm2;ΔWm為減少徑流模數,m3/hm2;ΔSm為減少侵蝕模數,t/hm2。
ΔWm和ΔSm的計算公式用有措施(梯田)坡面的徑流模數、侵蝕模數與無措施(坡耕地、荒坡)坡面的相應模數對比而得,其計算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Wmb為治理前(無措施)徑流模數,m3/hm2;ΔWma為治理後(有措施)徑流模數,m3/hm2;ΔSmb為治理前(無措施)侵蝕模數,t/hm2;ΔSma為治理後(有措施)侵蝕模數,t/hm2。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指出:計算減流模數(ΔWm)與減蝕模數(ΔSm)注意:
① 當治理前、後的徑流模數(WWmb與WWma)和侵蝕模數(Smb與Sma)是從20m(或其他長度)小區觀測得來時,與自然坡長相差很大,必須考慮坡長因素影響治理前侵蝕模數的觀測值偏小;
② 一般小區上的治理措施比大面上完好,這一因素影響治理後減蝕模數的觀測值偏大;
③ 二者都需採取輔助性全坡長觀測和面上措施情況的調查研究,取得科學資料,進行分析,予以適當修正。
關於減流、減蝕有效面積(Fe)的確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有如下規定:
① 根據計算時段內(例如10年)各項措施實施後減流、減蝕生效所需時間(年),扣除本時段內未生效時間(年)的措施面積,求得減流、減蝕有效面積。
② 一般情況下,梯田(梯地)、保土耕作、淤地壩等當年實施當年有效;造林有整地工程的當年有效,沒有整地工程的,灌木需3年以上,喬木需5年以上有效;種草第二年有效。
③ 保土耕作當年有減流、減蝕作用,可以計算;但其實施面積不能保留,不能累計;當年實施當年有效,第二年不再實施,原有實施面積不復存在,不能再計算其減流、減蝕作用。
④ 一個時段(例如10年)的治理措施,如是逐年均勻增加,則此時段的年均有效面積按下式計算: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Fea為時段年均有效面積,hm2;Feb為時段初有效面積,hm2;Fee為時段末有效面積,hm2。
(2)蓄水、保土經濟價值
坡改梯工程蓄水攔泥價值可以參考監督區水土流失損失蓄水攔泥價值的計算方法。即根據已經計算出的蓄水攔泥量方,參考生產建設期價格水平和治理區價格水平來測算出相應價值。
2.淤地壩工程
我國學者冉大川、羅全華在《黃河中游地區淤地壩減洪減沙及減蝕作用研究》一文中對淤地壩的減洪、減沙效益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並給出了較為合理的可操作的計算方法。在《黃河中游地區淤地壩減洪減沙及減蝕作用研究》一文中,文章作者認為:淤地壩的減沙量包括淤地壩的攔泥量、減輕溝蝕量(以下簡稱減蝕量),以及由於壩地滯洪和流速減小而對壩下溝道侵蝕的減少量。而目前只有攔泥量、減蝕量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計算,而消峰滯洪對下游溝道侵蝕的減少量還難以准確計算。因此,本書也僅對淤地壩工程措施的攔泥量和減蝕量的測算方法進行介紹。
(1)攔泥量計算
淤地壩總攔泥量的計算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目前已淤成壩地的攔泥量,計算公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Wsg1為已淤成壩地的攔泥量,萬t;f為壩地的累積面積,hm2;Ms為不同流域內壩地攔泥定額,即單位面積壩地的攔泥量,萬t/hm2;a1為人工填墊及壩地兩岸坍塌所形成的壩地面積占壩地總面積的比例,黃河中游地區取a1=0.1~0.2;a:為推移質在壩地攔泥量中所佔的比例系數,黃河中游地區取a2=0.1。
第二部分是未淤成壩地的攔泥量。根據實地調查資料分析,淤地壩的攔泥年限一般在13年左右,因而採用了淤積年限n(n=13)這一指標,並根據壩地歷年累積面積的變化趨勢,將未淤滿的壩地進行「淤成」預測,以此求得未淤成壩地部分的攔泥量。計算公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Wsg2為未淤成壩地部分的攔泥量;fi為預測年「淤成」的壩地面積,hm2;Ms、a1、a2的意義同前。
在此基礎上,可得出淤地壩工程措施的總攔泥量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2)減蝕量計算
淤地壩的減蝕作用在溝道建壩後即行開始。其減蝕量一般與溝壑密度、溝道比降及溝谷侵蝕模數等因素有關,其數量包括被壩內泥沙淤積物覆蓋下的原溝谷侵蝕量和波及影響的淤泥面以上溝道侵蝕的減少量。後一部分的數量較難確定,通常是在計算前一部分的基礎上乘以一個擴大系數。減蝕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Wsj為計算年淤地壩的減蝕量,萬t;F為計算年淤地壩的面積;Wsj為計算年內流域的侵蝕模數,t/km2;按各控制區的年輸沙模數擴大1.15倍而得;k1為溝谷侵蝕量與流域平均侵蝕量之比。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對南小河溝流域多年小區及小流域的觀測資料,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6870t/km2·a,溝谷地侵蝕模數為15200t/km2·a,按此推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k1=2.20,黃河中游黃土丘陵溝壑區取k1=1.75。k2為壩地以上溝谷侵蝕的影響系數。
在淤地壩中還有一部分是修建在溝道比較平緩、溝床已不再繼續下切、溝坡多年來比較穩定、溝谷侵蝕已達到相對穩定程度的流域內,當壩建成後基本無減蝕作用,在計算減蝕量時還應扣除這一部分。由於目前對這一部分不減蝕壩地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分割,但又確實存在,研究中假設這一部分未扣除的減蝕量和對壩地以上溝谷侵蝕的減少量相互抵消,即取k2=1.0。淤地壩的總減沙量ΔWs壩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3)減洪量計算
淤地壩的減洪量計算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計算已經淤平後作為農地利用的壩地減洪量;另一部分是計算仍在攔洪時期的淤地壩減洪量。淤地壩淤平後,壩地已被利用,其減洪作用就與有埂的水平梯田一樣。仍在攔洪時期的淤地壩,其攔泥和攔洪是同時進行的,攔洪的目的是攔泥,泥中有水。淤泥中所含的水分,有一大部分將耗干蒸發,另有一小部分滲入地下後又流入河中。據此分析,計算這部分減洪量時不能考慮其蓄水量,只能計算淤泥中所含的水量。
已淤平壩地減洪量的計算公式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W1為已淤平壩地的減洪量,萬m3;fi為計算年流域壩地的面積,km2;Wi為計算年流域天然狀況下的產洪模數,可以根據流域水量平衡原理通過試算確定,m3/km2;η為減洪系數,以有埂水平梯田看待,取η=1.0。
其減洪量可根據淤地壩的總攔泥量反推,計算公式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W2為仍在攔洪時期淤地壩的減洪量,萬m3;K為流域淤地壩攔洪時的洪沙比;γs為淤泥干容重,取γs=1.35t/m3。對於K值,根據黃委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對陝西綏德韭園溝實測資料的分析,黃丘區淤地壩攔洪時的洪沙體積重量比為1.977:1,即1.977m3的洪水攜帶lm3的淤泥;1991年黃委會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對3次洪水後的10座淤地壩進行了典型調查,得出淤地壩攔泥後的洪沙體積重量比為1.797∶1。根據上述資料,最後綜合確定河龍區間K=1.433~2.4;涇河、北洛河流域的值分別為2.462和2.652;渭河流域K=1.5~2.O。
在此基礎上,可得出淤地壩工程措施的總減洪量ΔW壩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3.就地攔蓄工程
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將就地攔蓄工程措施解釋為:就近攔蓄措施,包括水窖、蓄水池、截水溝、沉沙地、溝頭防護、谷坊、塘壩、淤地壩、小水庫和引洪漫地,其作用包括攔蓄暴雨的地表徑流及其挾帶的泥沙,在減輕水土流失的同時,還可供當地生產、生活中利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也對就地攔蓄工程措施的生態服務功能測算方法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
計算項目包括兩方面:一是減少的徑流量(ΔVw),以m3計;二是減少的泥沙量(ΔVs),以t計。
計算方法:對不同特點的措施,分別採取不同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典型推演算法和具體量演算法兩種。
典型推演算法:對於數量較多而容量較小的水窖、澇池谷坊、塘壩、小型淤地壩等措施,採用此法。通過典型調查,求得有代表性的單個(座)攔蓄(徑流、泥沙)量,再乘上該項措施的數量,即得總量。
具體量演算法:對數量較少而容量較大的大型淤地壩、治溝骨幹工程和小(二)型以上小水庫等措施,應採用此法。其攔蓄(徑流、泥沙)量必須到現場,逐座具體量算求得。
未淤滿以前的小水庫可計算其攔泥、蓄水作用;在淤滿以後,如不加高,就不再計算此兩項作用。淤滿後的攔泥量按壩地面積折算,計算式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V為壩地攔泥總量,t;Δms為單位面積壩地的攔泥量,tFe為壩地攔泥的有效面積,hm2。
在一段時期內(例如n年)壩地的年均攔泥有效面積按下式計算: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Fea為時段平均壩地攔泥的有效面積,hm2;Fee,為時段末壩地攔泥的有效面積,hm2;Feb為時段初壩地攔泥的有效面積,hm2。
4.溝谷治理工程
溝谷治理工程措施主要針對溝蝕而言,溝谷治理措施的生態服務功能測算方法在《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有明確的介紹,可作為本課題的參考方法。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GB/T 15774—1995)規范中認為,減輕溝蝕量(∑△G)包括4個方面,按下式計算: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G1為溝頭防護工程制止溝頭前進的保土量,m3;ΔG2為谷坊、淤地壩等制止溝底下切的保土量,m3;ΔG3為穩定溝坡制止溝岸擴張的保土量,m;ΔG4為塬面、坡面水不下溝(或少下溝)以後減輕溝蝕的保土量,m。
這4個方面的作用,分別採取不同的計算方法,算得保土量後都將m3折算為t。
制止溝頭前進(ΔG1)對於治理後不再前進的溝頭,應通過調查和量算,求得未治理前若干年內平均每年溝頭前進的長度(m)和相應的寬度(m)與深度(m),從而算得治理前平均每年損失的土量(m3),即為治理後平均每年的減蝕量(或保土量)。
制止溝底下切(ΔG2)對於治理後不再下切的溝底,應通過調查和量算,求得在治理前若干年內每年溝底下切深度(m)和相應的長度(m)與寬度(m),從而算出治理前平均每年損失的土量(m3),即為治理後制止溝底下切的減蝕量(或保土量)。
制止溝岸擴張(ΔG3)對於治理後不再擴張的溝岸,應通過調查和量算,求得在治理前若干年內平均每年溝岸擴張的長度(順溝方向,m)、高度(從岸邊到溝底,m)、厚度(即對溝壑橫斷面加大的寬度,m),從而算得治理前平均每年損失的土量(m3),即為治理後平均每年的減蝕量(或保土量)。
水不下溝對減輕溝蝕(ΔG4)根據不同的資料情況,分別採取直接運用觀測成果和流域減蝕總量反求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演算法:在布設了水平溝對減輕溝蝕試驗觀測的小流域,採取直接運用觀測成果進行計算,但其計算成果,應與全流域減蝕總量的計算成果互相校核,取得協調。
第二種演算法:在沒有布設上述試驗觀測的小流域,可採用流域減蝕總量反求的方法,按下式計算: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ΔG4為水不下溝減輕的溝蝕量,m;ΔS為流域出口處測得的減蝕總量,m3;∑ΔSi為流域內各項措施計算的減蝕量之和,m。
值得注意的是,採用上述關系式計算時,應符合以下條件:一是的觀測和∑ΔSi的計算必須准確(誤差不超過士20%);二是流域內沒有較大的其他天然沖淤變化影響,或者雖有這樣的變化,但已通過專門計算,消除了其影響。
4.工程措施水土保持生態價值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蓄水攔泥價值可以參考監督區水土流失損失蓄水攔泥價值的計算方法。即根據已經計算出的蓄水攔泥量方,參考生產建設期價格水平和治理區價格水平來測算出相應價值。
(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價值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我國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蓄水攔沙、保持土壤肥力、減輕風蝕、固碳供氧、凈化空氣以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方面的生態服務功能。本書主要針對生物措施的蓄水攔沙測算方法進行介紹。
1.生物措施的蓄水攔泥量
對於生物措施的蓄水功能測算主要有以下3種方法:
(1)截留法
a.即認為林草措施的蓄水量等於林草植被的截流系數與降雨量、措施有效面積的乘積。
其數學公式可表達為: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Ew為林草植被的蓄水量;θ為林草植被的截流系數;R為平均降雨量;A為措施有效面積。
b.也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求得: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Ew為林草植被的蓄水量,m3;Si為第類樹種的面積,hm2;Hi、Ho分別為第i類樹種和對照地(無措施區、裸地)的攔蓄降水能力,m3/hm2。
c.對於林業措施,還可以採取如下演算法:林地蓄水能力主要表現在林冠截留、枯枝落葉層蓄水和林地土壤蓄水3個方面。其中,林冠截留率與植被類型、垂直層數有關,大致可占總降水量的12%~17%;枯枝落葉層含蓄量與厚度有關,大致可占降雨量的15%~20%;林地土壤蓄水量與土壤結構、土壤厚度有關,占總降水量的25%~30%。將這3項加起來,就可以得到林地的總蓄水量: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Ew為林地總蓄水量,m;r1、r2、r3分別為樹冠、落葉層、土壤的截留率;Ai為某塊林地的降雨量,mm。
對於植草措施也可以採取類似的公式進行計算,對於草地一般可以考慮r1=0,r2、r3可以通過實測求得。
(2)水量平衡法
即認為林草措施的蓄水量(S)為林冠截留量(I)、枯落物持水量(K)和森林土壤非毛管空隙儲水量(Q)之和,即: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造林措施的蓄水量測算而提出,如果用於植草措施的蓄水量測算,則其第一項(I)可忽略不計。
(3)考慮減洪量的方法
林草措施的蓄水功能不僅僅在於其對地表徑流的截流,林草措施在雨季對洪水的削減量也是其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以認為,林草措施的蓄水量是雨季的減洪量和枯水季節的增加水資源量之和,即: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V為林草措施的蓄水量,m3;V1為林草措施的防洪量,m3;V2為林草措施在枯水季節的增加水資源量,m3;Si為第i種植被類型面積,hm2;Hi為第i種植被類型的蓄洪能力,m3/hm2;H為無植被地的(即未採取措施區域)蓄洪能力,m3/hm2;M為林草措施在枯水季節的增加水資源量,m。
對於林草措施的攔沙功能測算目前主要有三類方法:
一是「以洪算沙」法。即通過林草措施的蓄水量除以水沙比求得,其具體公式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Es為林草措施的攔沙量,t;Ew為林草措施的蓄水量,m;ρ為干泥沙的密度,t/m3,一般取ρ=1.35t/m3;γ為水沙比,%。
二是直接計演算法。林草措施也可以採用與農業措施相似的方法進行攔沙量的計算,即: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Es為林草措施的攔沙量,t;Fe為林草措施的有效面積,km2;Sa為未實施林草措施時的土壤侵蝕模數,t/(km2·a);Sb為實施林草措施後的土壤侵蝕模數,t/(km2·a)。
三是美國農業部土壤侵蝕普適方程。對於林草措施的保土量,也可以通過美國農業部土壤侵蝕普適方程計算,其計算方法如下:
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研究
式中:Ac為林草措施的保土量;R為徑流侵蝕因子;Ls為地形因子,取坡度二倍的正弦值;S為土壤抗蝕因子(一般取0.2);C為潛在侵蝕指數;Cr為現實侵蝕指數。
2.生物措施的蓄水攔泥量價值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蓄水攔泥價值可以參考監督區水土流失損失蓄水攔泥價值的計算方法。即根據已經計算出的蓄水攔泥方量,參考生產建設期價格水平和治理區價格水平來測算出相應價值。
❷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的組織機構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辦事機構是秘書處 。設有辦公室、財務部、組織宣傳部、水保學術交流部、資質管理部(含教育培訓)、科普工作部、期刊編輯部、科技與國際合作部。專職工作人員8名。
❸ 水土保持的三個工程措施是
水土保持工程是在小流域內修建工程設施防治水土流失,是綜合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門應用工程原理,防治山區、丘陵區水土流失,保護、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自然科學。
一、山坡防護工程
作用在於用改變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將雨水及雪水就地攔蓄,使其滲入農地、草地或林地,減少或防止形成坡面徑流,增加農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時,將未能就地攔蓄的坡地徑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
在有發生重力侵蝕危險的坡地上,可以修築排水工程或支撐建築物防止滑坡作用。屬於山坡防護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攔水溝埂、水平溝、水平階、水簸箕、魚鱗坑、山坡截留溝、水窯(早井)、蓄水池以及穩定斜坡下部的擋土牆等。
二、山溝治理工程
作用在於防止溝頭前進、溝床下切、溝岸擴張,減緩溝床縱坡、調節山洪洪峰流量,減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含量,使山洪安全地排泄,對溝口沖積扇不造成災害,攔泥淤地生產。
屬於山溝治理工程的措施有:溝頭防護工程、谷坊工程和淤地壩工程,其作用在於防止溝頭前進,攔蓄和調節徑流泥沙,鞏固抬高侵蝕基準,削減山洪洪峰流量。
三、小型蓄水引水工程
目的是將坡地徑流及地下潛流,採取攔蓄引措施,充分利用,合理調配,減少水土流失危害,為發展農業生產服務。其主要措施包括小型水庫工程、山地引洪灌溉工程、引洪淤灘造田工程等。如小水庫、蓄水塘壩、淤灘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
(3)水土保持知識科普講座擴展閱讀:
水土保持工程是在小流域內修建工程設施防治水土流失,是綜合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門應用工程原理,防治山區、丘陵區水土流失,保護、改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自然科學。
其研究對象是坡面與溝道中的水土流失機理,即研究在水力、重力、風力、冰川等多種外營力和各種侵蝕形式的作用下,水和土的損失過程及採取防治的工程措施。
就是通過各種措施改變小地形,達到改變徑流流態,減少和防止土壤侵蝕,攔蓄利用徑流泥沙的目的。防護和攔蓄是水土保持工程的兩大主要作用。
❹ 水土保持科普讀物讀後感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自己讀文章讀書的感覺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寫讀後感最好是實際寫自己的感悟。
當人們讀到一則材料,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往往會由此及彼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而產生一些感觸、聯想和體會,把這些感受行之於文,便是讀後感.讀後感寫作訓練是把範文講讀和寫作訓練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綜合訓練的一個重要途徑.
下面就從讀後感的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讀是基礎.讀後感包括「讀和感」兩個部分.「讀」是「感」的基礎,「感」因「讀」而觸發,沒有「讀」也就無所謂「感」,所以讀和感要求首先要精讀原作,准確全面地把握原作寫作意圖和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意義,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原作恰當的引述.為下面的「感」醞釀情感,使「感」有堅定的基礎,這樣不但有助於立論的確立,而且本身就是為立論服務的一個有力的論據.離開了對原文思想核心的理解和掌握,讀後感就成了空中樓閣,而缺乏高度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寫作時往往陷入對原文冗長的復述而喧賓奪主,對原文照抄照搬,面面俱到,則是學生寫讀後感的通病
其次,感是核心.這里的感,既不是離開原文的空發議論,也不是對原作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作者在原作思想觀念的啟迪下產生的新的觀念,是心靈的閃光,是認識的飛躍.一般地說,讀後感的「感」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通過對原文思想的進一步闡發,來表現作者認識的深化.
❺ 為什麼舟曲會發生這么嚴重泥石流
穆興民:舟曲之鑒,怨「天」亦憂「人」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6348.shtm
作者:穆興民 來源:科學時報 發布時間:2010-8-20 9:53:07選擇字型大小:小 中 大
穆興民:舟曲之鑒,怨「天」亦憂「人」 8月7日深夜,在甘肅省舟曲縣城北面的三眼峪溝和羅家峪溝發生了特大泥石流,導致舟曲縣城千餘人遇難,數百人失蹤,近半樓房被淹,造成震驚世界的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 目前,眾多分析認為地形地貌、地質、「5·12」汶川地震、長期乾旱及高強度降雨等是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發生的自然誘因。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類型之一。簡單地講,泥石流的發生有自然和人為兩大誘因。在分析自然原因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在怨「天」的同時亦應憂「人」。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時,應該尊重和保護自然,否則將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失或災難。 對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本人有幾點學術上的思考與認識。 認識一,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大面積極易遭受侵蝕的山體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護,導致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泥石流活動加劇;河道被擠占,行洪河道上的人為建築物使行洪不暢,災情加劇。 植被在攔蓄地表徑流、削減洪峰、護坡護溝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是防治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災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甘肅省舟曲縣曾經是一個森林茂密、林木資源豐富的地區。但據國土資源部網站關於舟曲縣的遙感資料,隨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及耕地面積的擴大,大面積極易遭受侵蝕的山體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護,導致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泥石流活動加劇。 舟曲縣城作為區域人口聚集區,隨著經濟發展,縣城人口數量迅速增長,以縣城為中心的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日趨嚴重。就三眼峪溝小流域而言,亂砍林木、陡坡墾植、開山炸石、取土挖沙、修路建房等人類活動,一方面使林地面積在上世紀90年代就減少100公頃,40度以下的山坡林地已被大面積農田、裸地或民房所替代,加劇了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的活動。 另外,為了城市擴張和美化,河道城市化,大量侵佔行洪河道也是舟曲「8·7」泥石流致災嚴重的重要因素。由於河道被擠占,行洪河道上的建築物一方面使行洪不暢、災情加劇,另一方面是建築物及其內部的人財物損失使小災變大災。 認識二,作為人口密集地,溝道治理工程標准低且不完善,留有隱患;開發建設項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地質災害的防範意識薄弱,預警機制欠缺。 甘南地區是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易發和多發區。在舟曲,泥石流沖毀公路、橋梁的事件年年都發生。三眼峪溝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曾3次暴發泥石流災害。 從這次發生的災害看,目前水土流失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災害預防及治理措施滯後,現有措施治理標准低;重視工程措施而輕視生物措施;缺乏長期、系統的防災體系建設。對這次發生特大泥石流的溝道,舟曲縣1996年曾作過規劃,1997年也做過相關工程,2006年也做了一些攔防,因為後續資金的問題而沒有完成,因此留下隱患。開發建設項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導致流域存在大量鬆散堆積物;森林大量砍伐,耕地無序擴展,40度以下的坡地基本上都被開墾為耕地。 二是預警機制欠缺,群眾防災意識薄弱。目前對滑坡具有一定的預警機制,但對山洪泥石流的群防預警較為薄弱。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具有局地性、突發性特點,但其發生多與降雨特別是暴雨有密切關系。由於我國現有氣象觀測站點較少,預測預報技術限制,局地強降雨難以測報。 但作為滑坡、泥石流易發地區的舟曲,在8月7日晚發生特大暴雨並伴有強風的異常天氣情況下,當地幹部群眾沒有進行有效的避災行動。在做好災害易發地普查的基礎上,要做好災害易發點當地群眾避險、防災知識的普及,幹部群眾要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防災意識,寧可三日不睡,也要一時避險。對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突發災害,「狼來了」的警鍾應當長鳴。 認識三,加強城市規劃,城鎮建設發展要主動避險。對西部山區及河道上的城鎮,要加強城鎮建設及發展規模的科學規劃,盡可能避開災害易發區;在城市建設中要減少環境破壞,防止城市水土流失,降低災害發生的潛在危險。在山區河谷地區,對新建或因災復建城鎮要做好城市建設與避險的統籌規劃,杜絕或避免二次受災。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按照洪水、泥石流發生規律進行城市美化,嚴防過度河道城市化。在洪水、泥石流等災害易發地區,科學避險、避災是重要措施,為了將災害減到最小,科學合理規劃城區的發展范圍,是我國城市化、城鎮化建設中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問題。 認識四,亡羊補牢,做好西部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確保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 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是一次血的教訓。大災之後,通過血的事實總結經驗教訓,建設更加美好的新西部。 西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水土流失與多種地質災害頻發,但西部地區卻是我國水能及油氣和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經過10年的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都有了巨大發展。要實現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西部地區經濟實力未來10年要上大台階」的戰略目標,必須做好區域水土保持工作。西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大,類型多,諸如風蝕、凍融侵蝕以及滑坡、泥石流等水蝕一應俱全。水土流失是導致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復雜且脆弱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約西部影響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水土,留下的是貧困。對西部地區,要做好統籌協調,處理好短期開發利益與長期持續發展的關系,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國家全局利益的關系。在生產建設中加強區域水土保持工作,保護好水土資源,避免東部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導致的環境問題瓶頸,確保水土資源的永續利用,確保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加強制度建設,特別是要將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實處。目前,不少工程沒有實施水土保持措施,或者措施不得力,特別是標准較低的工程,如小水電和鄉村道路建設,基本上沒有編制水土保持方案,隨意開挖和棄土,造成大量工程創傷,加劇了區域性水土流失災害。 西部地區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問題集中在幾個方面。 一是需要針對地震、洪水引起的水土流失、滑坡及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進行普查,研究恢復重建對策與措施;重視運用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的應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提高治理質量水平。這是當務之急。 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十分艱巨,投入資金有限,治理標准低,要採取多種方式籌集治理資金增加資金投入,加快重點區水土流失治理。 三是「預防為主」的方針有待普遍得到貫徹落實,新的人為水土流失問題仍十分突出,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力度還遠遠不夠。 四是針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水土保持基礎性研究工作還非常薄弱,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亟須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如道路、水電及礦產開發建設中的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問題;區域地震及旱澇災害與水土流失治理;三峽庫區水位漲落溝岸帶水土流失與治理問題等。 五是修訂和完善水土保持法規,增強相關法規的可操作性;同時加強執法力度,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杜絕邊治理邊破壞問題。 六是加強水土保持科普宣傳,增強幹部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建設和保護好西部的森林資源,特別是要加強自然災害易發地的植被保護工作。這一點似乎是老生常談,但也不得不談。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本文由本報記者張行勇采訪整理) 《科學時報》 (2010-8-20 A1 要聞)
❻ 彭琳的人物生平
1929年7月7日生於湖北省應城市巡檢鄉彭畈村一個農村知識分子家庭。自幼隨父念書,1945年考入應城縣初級中學,後考入湖北省立漢陽高級中學學習。1949年考入國立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與有關院系合並成立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1953年秋華業於該院,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同年8-11月到東北進行森林土壤調查。1954年到陝西省綏德縣,在辛店進行水土保持定位研究。1955年到陝西省武功縣楊陵鎮,在土壤研究所下設的黃土試驗站工作。1955年中國科學院決定籌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彭琳由東南繁華大都市南京調到西北偏僻小鎮楊陵鎮,無怨無悔,在這個小鎮工作40多年。
彭琳很重視科學普及工作,他曾進行科普講座40多場,編寫科普文章多篇。
簡歷:
1949-1952年 在武漢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
1952-1953年 在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學習,並畢業於該院。
1953-1955年 任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55-1963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63-1980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80-1988年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8年至今 任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
❼ 呼和浩特市水土保持科普知識讀本的讀後感
1、水土流失的形成與危害
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就是土壤和水分。在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由於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造成地面的水和土離開原來的位置,流失到較低的地方,再經過坡面、溝壑,匯集到江河河道內去,這種現象稱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條件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互相交織作用產生的。不利的自然條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體的性質松軟易蝕,高強度暴雨,地面沒有林草等植被覆蓋;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諸如:毀林毀草,陡坡開荒,草原上過度放牧,開礦、修路等生產建設破壞地表植被後不及時恢復,隨意傾倒廢土棄石等。
水土流失對當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態環境、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造成極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壞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響農業生產,威脅城鎮安全,加劇乾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導致群眾生活貧困、生產條件惡化,阻礙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水土流失有多種類型
根據產生水土流失的「動力」,分布最廣泛的水土流失可分為水力侵蝕、重力侵蝕和風力侵蝕三種類型。
水力侵蝕分布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它的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
重力侵蝕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於土壤及其成土母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蓋沙地區,其次是東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黃泛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決口改道帶出泥沙形成)。它的特點是由於風力揚起沙粒,離開原來的位置,隨風飄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❽ 水土保持科普讀物讀後感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又一個的謎,我也不例外——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嗎?動物為什麼要冬眠?植物也需要呼吸嗎?我們能不能跨越時空?這些問題一直伴隨著我,為了解開這些我不懂的「迷」我選擇了《少年科普世界》,我希望它可以給我帶來這些我不懂得的問題的答案。
這套《少年科普世界》共分為十冊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體、科技、動物等方面的內容,是一套增長知識的科普讀物。書中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用准確淺顯,生動活潑的語言,解答了我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科學之謎《少年科普世界》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科學奧妙的存在。自從我讀了這套書後,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知道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遇到的一些奇聞異事我也可以通過科學說法來解答他,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讓我不斷的健康成長。還增長了許多科學道理和文化藝術類的知識。書中一個個新奇的知識,讓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和自然界中的千變萬化,真讓我愛不釋手。其中有「我呼吸的是什麼」,「太陽帆遠征宇宙」,「」和「空氣到處是一樣的嗎」等。這些內容我都很喜歡,但是,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磁懸浮列車為什麼可以懸空行駛》這篇文章。讓我又聯想到了人們常說的概念汽車。我們未來的交通工具又是什麼樣的呢?
一本好書,不但可以激發學習的慾望,而且還可以開拓眼界,在這個講究的話,我們肯定會被這個時代所漸漸的遺忘,我們只會一點一點的落後,選擇一本好的科普類讀物吧,相信它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收獲!經常讀有關這方面的書,頭腦中產生的疑問才會越來越少,興趣也就越來越高。同時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學問,更多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