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書法的知識介紹
書法入門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書法的理論知識、書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等。初學書法,一般從臨摹碑帖開始,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一、書法的基礎理論
1、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則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的歷代書法名人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門的捷徑,譬如:孫過庭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項穆的「書法三戒,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戒狂怪與俗」;王羲之的「分間布白,自然平穩,分均點畫,疏密相附,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顏真卿的「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等等。
B. 書法理論知識有哪些
摘要 書法理論包括:技法理論、書法史理論、書法家研究、書法文學等其它文化的研究、書體研究以及考釋辨偽等。
C. 講解書法的基本知識
書法入門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書法的理論知識、書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等。初學書法,一般從臨摹碑帖開始,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一、書法的基礎理論
1、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則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的歷代書法名人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門的捷徑,譬如:孫過庭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項穆的「書法三戒,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戒狂怪與俗」;王羲之的「分間布白,自然平穩,分均點畫,疏密相附,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顏真卿的「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等等。
二、書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筆:書法使用的為毛筆,一般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硬毫筆筆毛堅硬、彈性適中;軟毫筆筆毛柔軟,吸墨性和儲墨性較大,用筆多以掃和擺為主;兼毫筆筆毛軟硬適中。現在用的「白雲」筆,就是兼毫筆,適合初學書法的人使用。
2、墨:以質地細潔,色澤光潤,膠水不重,上硯無聲者為佳。墨通常有「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最宜於寫字;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雖可寫字,但落紙不能姿媚。
3、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的布紙,湖南來陽的棉紙等。
4、硯:磨墨用的。用時著水,不用時須洗滌晾乾。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鎮紙、裁刀等。
三、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
1、寫書法的正確姿勢用八個字概括為:頭正、身開、臂開、足安。在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的前提下,用腕力帶動指力的活動來執筆。
2、執筆法是手執毛筆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陸希聲所傳「按、壓、鉤、格、抵」五字執筆法最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緊貼筆管,力量的方向由內向外。「壓」指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著筆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內,與大拇指的力量相對。「鉤」指中指鉤住筆管,加強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緊貼無名指,輔助無名指。五指齊力,共同配合,就能緊緊地執著筆管。
3、執筆的高低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寫中、大楷字執筆則要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寫行、草書筆要再高一些。
4、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來說,筆鋒著紙後,准備運筆之時為起筆,也叫「落筆」;筆鋒落紙後,在紙上行走就叫行筆,也叫「走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末端取回鋒作收就是收筆。
四、初學書法的技巧
1、臨摹碑帖是書法學習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初學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在臨摹前要認真讀帖。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
2、勤奮與刻苦習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3、隨著學習的深入,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
D. 書法史基礎知識
書法基礎知識
一、什麼是書法?
狹義而言,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神、氣、骨、肉、血」等范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4、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書法筆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內容。筆法也稱「用筆」,指運筆用鋒的方法。字法,也稱「結字」、「結構」,指字內點畫的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等關系。章法,也稱「布白」,指一幅字的整體布局,包括字間關系、行間關系的處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濃、淡、干、枯、濕的處理。
其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意思:
1、書法是針對漢字書寫而言的,不針對其他文字。
2、書法是針對毛筆而言的,不針對其他工具。
因此,狹義的來說,書法是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以文房四寶為工具通過書寫漢字來抒情達意的一門藝術,主要包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內容。
廣義而言,書法則不僅指毛筆書法,還包括了鋼筆書法、粉筆書法以及少數民族書法甚至日本的假名書法、韓國的韓文書法等等。
二、為什麼要學習書法?
首先,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與中華民族精神
成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歷史、美學等方面,又與音樂、美術相通。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有責任繼承這一傳統,練好中國書法。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能使學生增長很多知識,達到知識與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點地選擇一些歷代名家作品給學生以直接賞析指導,可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從而激起學生繼承發揚民族傳統的決心與信心,激發愛國熱情。
其次,書法對於培養人的道德素質、身心素質、智能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欣賞和喜愛。漢代的楊雄曾說過:「字為心畫」,即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美的書法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並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練習書法實際上是習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練習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的過程。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還說:「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說,學習書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醜是先天的,但字寫得美卻可以靠後天努力而獲得,字是人的另一個儀表。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許多人喜歡在家中掛一幅書畫作品以增加點書香,這不僅是裝飾,也體現個人的品味,同時更是一種美的享受。
三、怎樣學好書法?
臨摹與創作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一個書法家不是從「臨摹-創作-再臨摹-再創作」這樣循環反復的過程中艱難地走過來的。學習書法先臨摹後創作,先繼承後創新,這是最起碼的程序和方法。臨摹重在技術訓練,掌握古人書法作品中的技法規律;創作重在藝術體悟,領略古人書法作品中的藝術韻味。沒有扎實、認真、刻苦的臨摹,創作只是一句空話;但沒有創作的追求,臨摹也就失去了動力和意義,只有臨摹和創作相結合,既注重技法練習,又注意藝術體悟,才能百尺桿頭更上一層。
臨摹是書法專用語,是學習任何一種書體所必須使用的基本方法。學習書法離不開碑帖,離不開臨摹,只有對古代優秀碑帖心追手摹,才能掌握各種書體的基本技法(如用筆、結字、章法、韻味等),也才能體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關於臨摹,我們具體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去思考:
1、臨摹結合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學書法要臨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還需要臨摹。學楷書需要臨摹,學篆、隸、行、草各體書仍需要臨摹。書法家的一生都是在臨摹中渡過的,在臨摹中學習,在臨摹中思考,在臨摹中創造。
摹帖,就是用薄紙蒙在字帖上面,然後筆隨影走,按照顯露出來的字跡寫,又叫「仿影」或拓寫。摹還有一種方法叫「描紅」,即在印有雙鉤紅線的字上去填寫。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紅。即從一本帖中選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紙,如打字紙、有光紙、描圖紙等蒙在帖上,依著字的輪廓,用極細的線條鉤成空心字,這叫「雙鉤」。然後把鉤好的字作為描紅本,用紅墨水填寫,再用藍墨水填寫,最後用墨汁填寫,這樣寫不但能加深記憶,而且節約紙張。
摹帖應注意筆隨帖走,切勿失形,要看準筆畫的來龍去脈,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摹帖要帶有「寫」意,將筆畫一筆寫成,飽滿而精到,切勿依葫蘆畫瓢地填描塗抹。
臨帖,即在摹帖的基礎上,對帖字的用筆、結字規律有了基本認識之後,對著帖寫。臨帖有對臨、格臨和背臨三種方法。
對臨,即把字帖放在對面的帖架上照著寫,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臨帖方法 格臨,即用透明紙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宮格等)照式臨寫。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結構部位。
背臨,即把帖收起,憑記憶默寫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臨之後可以集字為聯或集字成篇,然後進入創作階段。
摹帖筆隨影走,古人怎樣寫,我們就怎樣寫,大小、長短、寬窄、粗細、方圓、斜正等都必須按帖字的要求去寫,有一定的規范和約束。摹帖的特點在於易學到古人的結構位置,但由於規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筆意,用筆死板而不靈活,讓人感到放不開,受不了;臨帖或對臨,或背臨,或意臨,加入許多書者自己的個性特點,所以易得古人的筆意,而易失古人的結構位置。寫來自由隨意,追求個性,卻得之甚少。
所以在臨摹中必須臨摹結合,先摹後臨,既得古人的用筆方法,又得古人的結構規律。練習時可以採用先摹後臨,再反過來摹,摹完再臨。或者採用「雙鉤」的方法來研習結構規律。摹臨穿插,取長補短,效果極好。臨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後下筆。下筆要准,先形似,後神似,以求形神兼備。臨摹後要反復對照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訓中成熟。
2、先入後出
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臨摹就是繼承,就是向古人學習,學習前人優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筆、美的結字、美的章法、美的韻味和氣勢等。但臨摹還有一個入帖與出帖的關鍵問題。不入帖,寫不進去,或寫出來不象,是無法與古人對話,無法學到古人書法妙處的。但不出帖,即進去又出不來,太象古人,簡直成了古人的書奴,一點自己的個性都沒有,這樣寫,最終也形不成自己的書風特點。
關於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說得好: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說的是要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說的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己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
3 、讀帖善悟
帖不僅要臨,重要的還在讀,學書善悟,即從讀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法帖,不一定去臨,只要認真閱讀,反復體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便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
閱讀碑帖,並不是出聲朗讀碑帖的文字內容。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閱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
古人讀帖非常認真。讀帖從一點一畫入手,仔細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筆、結字、章法及氣勢、韻味之妙處。通過閱讀,眼觀神會,潛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鍛煉視覺記憶,豐富、積蓄和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帖臨一本,書觀百家。讀帖不僅限於一兩本,古今許多書法家的實踐經驗證明,讀帖勝於臨帖。有些碑帖,我們不一定臨,但可以閱讀,深刻領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三味,積少成多,逐漸地吸收消化,才能奔匯腕底,充實於紙面,自然會手隨眼高,眼使手靈。入於眼,融於心,出於手,心手相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文房四寶
1、筆
毛筆在我國產生和運用的歷史悠久。據《說文解字》稱,筆在燕國稱「弗」,吳國稱「不聿」,楚國稱「聿」,秦國稱「筆」。據文獻記載,蒙恬造筆,現在出土的文物足以否定這個傳說。最早的毛筆實物是在河南信陽長台關二號楚墓出土的戰國早期楚筆。1954年在長沙左家公山楚墓出土了戰國中期兔毫筆,筆桿是竹製的。湖北荊門也發現了楚筆。
在中國古代,毛筆的製作可以說是費盡心機。凡是動物身上的毛,幾乎都採集用來製作毛筆,諸如兔毛、羊毛、馬毛、鹿毛、獾毛、狸毛、鼠須、虎毛、狼毛、狐毛、獺毛、猩猩毛、鵝毛、鴨毛、豬毛、雞毛甚至胎毛、頭發、人須等等。動物毛之外,也有選取植物原料來製作毛筆的,如竹絲、茅草等都被用來制筆。
按照筆毫的軟硬程度,可以分為軟毫、硬毫與兼毫。兔毫、鹿毫、狼毫、鼠須等屬於硬毫,兔毫是用野兔毛製作的,上好者以紫黑色兔毛做成,稱紫毫。狼毫用黃鼬毛製作,是常用的硬毫。、
按照筆毫的長短,將毛筆分為長鋒與短鋒。長鋒筆蓄墨量大,短鋒筆彈性較好。長鋒羊毫筆比較常見,短鋒筆多為硬毫。按照筆的大小,還可以分為抓筆、斗筆、提筆以及聯筆、屏筆等等名目,最為簡單的分法將筆分為大楷筆、中楷筆、小楷筆和圭筆。
2、墨
墨的使用與毛筆同時或稍早。1980年,在陝西臨潼姜寨村出土的研杵、石盤、水盂和黑紅色的氧化鐵化石被認為是使用原始墨的雛形。
按照墨的原料,可以分為油煙墨、松煙墨、混合墨等。按照制墨對象和用途,可以分為普通墨、貢墨、御墨、自製墨、珍玩墨、禮品墨、葯墨等等。按照墨的外表裝飾,可以分為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邊墨。按照墨的外形,可以分為方形墨、長方形墨、圓形墨、橢圓形墨、不規則形墨等。按照墨的顏色,可分為黑色墨和黃墨、朱墨、紅墨、白墨、棕墨、藍墨等彩色墨。
3、紙
造紙術是中國人民貢獻於世界文明的四大發明之一。紙的使用不僅影響著書法風格的變化,而且還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按照造紙的原料,可以將紙分為麻紙、竹紙、皮紙、混合紙漿紙、還魂紙。按照產地,可以分為宣紙、蜀紙、高麗紙等等。按照生熟程度,宣紙又可以分為生宣、熟宣、半生熟紙。生宣吸水性強,熟宣不吸水,半生熟紙界於二者之間。當代書法練習者多使用毛邊紙、元書紙,創作多使用生宣和半生熟的色紙。
4、硯
硯的歷史悠久,硯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硯台為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末期石硯。
按照硯的質地,可以分為石硯、陶硯、木硯、瓷硯、銅硯、鐵硯、玉硯等,其中,石硯與陶硯最為常見。按照產地,又可將石硯分為端硯、歙硯、苴卻硯、洮河硯、賀蘭山石硯、青州硯等。端硯為硯中極品,產地在廣東端州(今廣東肇慶)按照形狀,可以把硯台分為長方形硯、圓形硯、鳳字形硯、龜形硯、箕形硯等等。
所有這些硯台中,以石硯最為常見,性能最好。佳品石硯石質細膩滋潤,易發墨又不損筆。好的石硯不僅具有使用價值,還具有觀賞價值。
E. 書法基本常識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最頂峰的。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狹義
狹義而言,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復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
書法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2、 書法藝術以漢字為載體。漢字的特殊性是書法特殊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書法離不開漢字,漢字點畫的形態、偏旁的搭配都是書寫者較為關注的內容。與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形式意味很強。
古人所謂「六書」,是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關漢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極具指導意義。
3、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中國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關於書法中如何表現「神、氣、骨、肉、血」等范疇的理論,關於筆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論以及創作論、品評論等等,都是有著自身的體系的。
4、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書法筆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內容。筆法也稱「用筆」,指運筆用鋒的方法。字法,也稱「結字」、「結構」,指字內點畫的搭配、穿插、呼應、避就等等關系。章法,也稱「布白」,指一幅字的整體布局,包括字間關系、行間關系的處理。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濃、淡、干、枯、濕的處理。
廣義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書法己不僅僅限於使用毛筆和書寫漢字,其內涵己大大增加。如從使用工具上講,僅筆這一項就五花八門,毛筆、硬筆、電腦儀器、噴槍烙具、雕刻刀、雕刻機、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質地比較堅硬的,能用來書寫的五金、生活工具)等。
顏料也不單是使用黑墨塊,墨汁、粘合劑、化學劑、噴漆釉彩等五彩繽紛,無奇不有;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從執筆方式上看,有的用手執筆、有的用腳執筆,就是用其他器官執筆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寫字根本就不用筆,如「指書」「擠漏書」等;從書寫文種上說,並非漢字一種,有的少數民族文字也登上了書法藝壇,蒙文就是一例;
中國書法的五種主要書體,篆書體(包含大篆、小篆)、燕書(包括燕行)隸書體(包含古隸、今隸)、楷書體(包含魏碑、正楷),行書體(包含行楷、行草),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准草書)。
(5)書法理論知識講座擴展閱讀: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於占卜。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1]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如《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厘米,橫102.4厘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行書
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F. 書法知識講座:書法的結構是指什麼
古人創造字是按照: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書法結構,就是文字筆畫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組合,達到美感。其規律就是取法自然。
G. 書法的知識有哪些
書法入門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書法的理論知識、書法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等。
初學書法,一般從臨摹碑帖開始,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一、書法的基礎理論
1、書法的學習可以分為理論學習和實踐(臨習)學習兩個方面。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理論往往揭示著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的書法理論則是成功書法學習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2、所謂書法理論,實是前人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在書法藝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的歷代書法名人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很多入門的捷徑,譬如:孫過庭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項穆的「書法三戒,戒不均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戒狂怪與俗」;王羲之的「分間布白,自然平穩,分均點畫,疏密相附,二字合為一體,重不宜長,單不宜小」;顏真卿的「欲書先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等等。
二、書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1、筆:書法使用的為毛筆,一般分為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硬毫筆筆毛堅硬、彈性適中;軟毫筆筆毛柔軟,吸墨性和儲墨性較大,用筆多以掃和擺為主;兼毫筆筆毛軟硬適中。現在用的「白雲」筆,就是兼毫筆,適合初學書法的人使用。
2、墨:以質地細潔,色澤光潤,膠水不重,上硯無聲者為佳。墨通常有「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最宜於寫字;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雖可寫字,但落紙不能姿媚。
3、紙:種類廣泛,如宣州所產宣紙,四川的皮紙,河南禹縣的布紙,湖南來陽的棉紙等。
4、硯:磨墨用的。用時著水,不用時須洗滌晾乾。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5、其他工具和材料:印章、印泥、筆架、筆洗、筆筒、鎮紙、裁刀等。
三、書法的書寫姿勢、執筆和用筆
1、寫書法的正確姿勢用八個字概括為:頭正、身開、臂開、足安。在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的前提下,用腕力帶動指力的活動來執筆。
2、執筆法是手執毛筆的一般指法,以唐代陸希聲所傳「按、壓、鉤、格、抵」五字執筆法最為普遍。「按」指大拇指的指肚(最前部位)緊貼筆管,力量的方向由內向外。「壓」指食指與大拇指相對夾持著筆管(略向下斜),力量的方向由外向內,與大拇指的力量相對。「鉤」指中指鉤住筆管,加強食指的力量。「抵」指小指緊貼無名指,輔助無名指。五指齊力,共同配合,就能緊緊地執著筆管。
3、執筆的高低根據書寫字的大小而定。寫小楷字執筆要低,寫中、大楷字執筆則要高一些。一般執筆離筆頭的根部約二寸左右為好,寫行、草書筆要再高一些。
4、要學好書法,用筆是關鍵。一般來說,筆鋒著紙後,准備運筆之時為起筆,也叫「落筆」;筆鋒落紙後,在紙上行走就叫行筆,也叫「走筆」;筆鋒在筆畫中運行到末端取回鋒作收就是收筆。
四、初學書法的技巧
1、臨摹碑帖是書法學習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初學多選正書(小篆、隸書、楷書)為範本。在臨摹前要認真讀帖。只有讀得懂、看得細,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
2、勤奮與刻苦習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書法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和學問,要持之以恆,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3、隨著學習的深入,僅靠書法技法理論和臨帖實踐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多方面的知識修養和藝術修養
H. 有好的書法的基礎視頻講座嗎
《每日一字每日一題》田蘊章老師的書法講座,個人感覺很不錯。推薦下,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