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防震減災的知識
防震減災基本常識
一、地震時個人避險原則
(1)保持鎮定;
(2)就地避險;
(3)切斷火源;
(4)迅速撤離。
一般情況下,對只有輕微感覺的小地震不必大驚小怪。若發生破壞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間會出現地光、地聲、初期震動等現象,這些現象被稱為預警現象,從開始出現預警現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鍾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在12秒鍾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課桌下,等待震動過去再撤離到安全地方。在平房:可根據情況充分利用12秒鍾時間跑出室外,來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堅固的桌下、床下、傢具旁及緊挨牆根處,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墊、被 蓋等什物保護頭部等要害部位,並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入的灰塵。正在用火的應當立即熄滅爐火,隨手關掉煤氣或電源開關,然後迅速躲避。
在樓房:要保持頭腦清醒,迅速遠離外牆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
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盡量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在過橋時應緊緊抓住橋欄桿,待主震後立即向橋頭移動;正在行駛的車輛應當緊急停車。
在工作間:應迅速關掉電源和汽源閘門、開關,然後就近選擇在機器、設備和辦公傢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在公共場所:在車站、劇院、教室、商店、地鐵等場所的人員,切忌亂逃生,要保持鎮靜,就地擇物(排椅、櫃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後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二、自救與互救知識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被埋壓人員能否得到迅速、及時的救治,對於減少震災死亡意義重大。據統計,唐山地震時被埋壓者約57萬人,通過自救、互救脫險的人數達 45萬左右。一般來說,大地震後半小時內救出的被壓人員生存率可達99%。由此可見,自救互救是減少傷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是指人們利用自身的條件排除危險,保存生命。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擴大活動空間,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若無力自救脫險時,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要延長生命,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等待救援。
互救:是指災區倖免於難的人員,對被埋壓人員的救助。
救人原則:先救近,後救遠;先救易,後救難;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
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壓人員應保持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被壓者不能 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
『貳』 2019年防震減災主題是什麼
2019年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範文集錦一覽-範文匯編
關於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怎麼做比較好?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年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範文集錦一覽,希望能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看完後內容對你有幫助。詳細內容介紹請看全文。
【防震減災活動周方案一】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為更好地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在第六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期間,擬於5月10日至16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為做好「防震減災」日各項工作,特製定方案如下:
一、時間
時間:5月10日-16日
二、活動重點
廣泛宣傳防震減災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貫徹《防震減災
法》;宣傳普及防震減災有關法律法規、科技知識、自救互救基本技能;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政府防震減災行動。
三、活動內容
1、向XX有線電視台、《吳航鄉情》報提供宣傳標語、活動信息、地震宣傳材料進行播報。在XX政務網站設置宣傳標語,及時登載宣傳活動信息,提供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地震科普知識下載等。通過簡訊發送平台,向全市群眾發送防震減災公益廣告。
2、有效利用防震減災固定宣傳欄載體,在城區市標、源安超市環島等主要路口懸掛宣傳橫幅,內容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強化宣傳氛圍。
3、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學校的地震科普知識教育,提供有關的地震科普知識資料,向校內學生發放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品。
4、5月10-16日,聯合市教育部門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5、5月10-16日宣傳活動期間,向民眾分發《防震減災科普常識》、《家庭防震減災常識》、《家庭應對地震策略》、《城市防震措施》等地震科普材料。
6、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專題講座。
7、各鎮鄉(街道)、各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特點,要充分發揮廣播、宣傳欄等媒體宣傳教育作用,印製過街橫幅或宣傳版面進行展出,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綜合素質。
四、工作要求
1、本著節儉辦事,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做到精打細算,並確保宣傳到位。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把做好「防震減災宣傳周」活動作為維護群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3、抓好落實,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創新宣傳形式和手段,制定工作方案,採取切實措施,抓好落實,務求實
效,組織落實好本地區、本單位的各項宣傳活動。
4、加強
『叄』 有關防震減災的知識
中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 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則,第一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下面。第二,搖晃的時候立即關火。第三,不要慌張向戶外跑。第四,把門打開。第五,戶外的場合保護好自己的頭部,避開危險的地方。第六,在百貨公司和劇場要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第七,汽車要靠路邊停車。第八,千萬要注意山崖落石。第九,避免的時候要徒步,攜帶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第十,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後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台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防地震傷害主要是防震壞建築物及震落物品的砸傷。如果有臨震預報,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動,離開建築物。但在多數情況下,地震是突然發生的。在12秒鍾之內通過自己的應急行動, 要得到最好的防護效果。其辦法是:一旦發生地震,如在家裡, 應立即關閉煤氣和電閘,將爐火撲滅。若住在平房,且離門很 近,則應沖出門外。如住在樓房,可以躲到結實的床、桌下,或 躲進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或廚房,或設支撐三角形空間。要注意保護頭部,以防異物 砸傷;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體取低位。注意千萬不要跳 樓、跳宙,以免摔傷或被玻璃扎傷;不要上陽台,不要去乘電 梯,不要下樓梯,不要到處跑,不要隨人流擁擠,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發生擠壓踩傷。特別是對於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動,聽從指揮,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所有室內人員在初震過後,都要盡快撤出,在廣場、公園等地,以避餘震。在地下商場時一定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應避開人流,防止摔倒;並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行動時,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要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也可躲在櫃台、框 架物中,蹲在內牆角及柱子邊,護住頭部。
若在電影院、體育館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書包等物保護頭部3注意避開吊 燈、電扇等懸掛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極好,已為唐山、包 頭地震實踐所證明。所以只要來得及,就可以進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為地震對城市建築物的破壞和核爆炸沖擊作用有許多相 同之處,防護原理和防護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上時,要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 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意外事故。要等 車停穩、地震過去之後再下車。司機要關好車窗,不鎖車門,車』鑰匙應留在車上,並和同車人一起行動。
如果人員被埋在廢墟里,則要設法移動身邊可動之物,擴大 空間,進行加固,以防餘震。這時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氣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氣泄漏。然後找機會呼救,等 待救援。 地震發生時正在室外的人員,應雙手交叉放在頭上,最好用合適的物件罩在頭上、跑到空曠的地方去。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牆的高建築物、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磚瓦堆、水泥預制板牆、油庫、危險品倉庫、立交橋、過街天橋等。還要注意避開危舊房屋、狹窄的街道等危險之地。此時人員可以進入路旁大樓里,以免砸傷。 地震時正在郊外的人員,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地,以防滑坡、地裂、漲水等突發事件。騎車的下車,開車的停下,人員靠邊行走。收聽關於震情和行動指南的廣播。當政府有短期預報或臨震預報後,人們應立即行動起來開始應急防震准備。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裡或學校教室內採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櫃防止傾倒,固定櫃門,防止物品掉下傷人,用透明膜或膠帶貼玻璃,防止碎片傷人,將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樑柱、屋頂和水泥板牆。保管好危險物品。准備消防滅火器具。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內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應急一樣,要備好個人應急包和帳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學校或單位的應急分工預案,確認工作職責、搞清學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應急躲藏、避難。
④學習自救、互救、滅火、搶修、找、抬傷 員的技能相知識。確定鄰里、單位人員震後集中的位置、制定應 急搶救的計劃。
⑤學習地震之前的預兆知識: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氣中出現異味,飛鳥、家畜驚慌、電線之間有火花、室內有藍光、熒光燈被點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報告的途徑。但絕不能預報「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傳言。地震發生,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避震,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這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災害分析:由於地球不斷運動和變化,地殼的不同部位受到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漸積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層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斷裂、錯動,於是就引發了地震。地震由於相對「頻繁」,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自救法寶: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避震,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這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時間很短,如果人身處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身處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要保存體力,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必備救生錦囊:身處樓房,千萬不要跳樓。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准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肆』 防震減災作文800字
防震減災,共創美好家園
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們最大的敵人。自然災害有許多,比如,地震、酸雨、溫室效應、台風等。人造災害有火災、水土流失等。遠在古代,人們沒有防範意識,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實用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減少災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514年雲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瓊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們稱為「空中死神」,因為人們的工廠排放出的廢氣,(硫化物)飄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來,就成了酸雨。酸雨會導致湖水變酸,魚蝦類死亡;森林漸漸衰老;農田變貧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跡,珍貴字畫上,馬上會被腐蝕爛……可見,酸雨對人們的危害有多大!
溫室效應就是指大氣層中有氣體吸收紅外線,導致氣溫升高的一種效應。它的危害也不小,會導致很多人喪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溫室效應會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還會引發許多疾病,如腦炎、高燒。並會造成乾旱、洪水,糧食減少,許許多多地方財物損失重大。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 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
3、 要保護臭氧層,汽車不要排放廢氣。
4、 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
5、 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6、 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生,或者一旦災難發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於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們詳細介紹了「伏而待定」的具體方法:「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牆,兩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戶外的場合,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牆、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另外,室外的人盡量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工廠或設施。如遇燃氣、毒氣泄漏、火災,用濕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風繞到上風方向。
在百貨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行動。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燈也會即刻亮起來,要鎮靜地採取行動。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附近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
要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採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地震發生後,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於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並設法與外界聯系,切不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後要積極參與震後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後救「人」;要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自己也多看看作文書。- 。-
『伍』 防震減災小常識
中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
全球兩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像一個巨大的花環,把大陸與海洋分隔開來。
歐亞地震: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本世紀的中國地震活動
地震是怎樣發生的
由於地球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石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絕大部分發生在地殼中。
震 源:地球內部直接發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震源正對著的地面;
震中距:震中到觀測點的距離;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離。
震級與烈度
地震震級: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構)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
地震前兆
宏觀前兆:由人的感覺器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
微觀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儀器才能測出的地震前兆。
地震烈度的劃分
3度:少數人有感,儀器能記錄到
4-5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擺動。
6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
7-8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
9-10度:橋梁、水壩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11-12度:毀滅性的破壞。
『陸』 防震減災小常識有哪些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裡,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空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築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麼場合,街上,公寓,學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因為,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災後生活:
1,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
2,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3,積極投入恢復重建工作。
4,按規定服用預防葯物,增強身體抵抗力,防疫滅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地震
『柒』 防震減災科普常識
答:地震是由於地殼運動而引起的;在地震時應到戶外去避震,不能在樓梯內跑動;在海上只需注意海面上是否在冒氣泡,路上則只能看看動物們的狀態是否正常或是去地震局看看了。至於自救嘛,不可在被埋後亂動,以保持體力,防止支架倒塌,那時你就永不見天日了。而沒被埋的則需等待救援人員來,若發現了被埋者,就應大聲呼救,也需要安慰被埋者,切記不要在被埋者的上方走動,也不能強行靠自己去救,否則危險會更大,記住保持體力。
就這么多了,全是我一字一句打出來的,給個分吧!
『捌』 防震減災知識
地震自救逃生要點:
1、突發地震,如果在室內,要及時躲到兩 面隨重牆之間,如廚房、廁所等狹小空間,千萬不能在窗戶、陽台附近停留,不能使用電梯。
2、如果在公共場所,應躲到離自己最近而且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台下,絕對不能停留在高樓下、狹窄的胡同等危險地方。
3、如果房屋倒塌,應待在床下或桌下,要等到地震停止再移出室外或者等待救援。
4、如果不幸被埋在廢墟中,應先清除壓在身體腹部以上的物體,保持呼吸暢通,並利用身邊的金屬、石塊等硬物敲擊向外界求援。
5、身體應採取什麼姿勢:「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盡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6、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防震准備工作:
1、家庭的安全措施:對大衣櫃、餐具櫃櫥、電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傾倒的措施。在餐具櫃櫥、窗戶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膠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時四處飛濺。為防止因地震的晃動造成櫃櫥門敞開,裡面的物品掉出來,在櫃櫥、震壁櫥的門上安裝合頁加以固定。
2、緊急備用品的准備:飲用水;食品、嬰兒奶粉;急救醫葯品;攜帶型收音機、手電筒、干電池;現金、貴重品;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3、每月召開一次家庭防災會議:家裡安全的地方在哪裡,避難場所、避難道路的確認;學習應急處置救護的知識;家庭成員的分工;滅火器具放置場所的確認;萬一情況下,家人的聯絡方法和匯合場所;用火器具等的檢查;緊急用攜帶袋子的檢查、放置場所的確認。
4、建立平時鄰里互助的協作制度:
發生大地震後,會在很大區域內造成嚴重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消防車、救護車不可能隨時到達,所以,有必要從平時起通過街道等組織當地居民進行交流,建立起應對有關地震、火災和救助傷員等互助協作體制。
(8)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擴展閱讀
地震前兆:
地震和風雨等自然現象一樣,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預報的。當地殼的應力應變在逐漸積累、加強的過程中,就會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質發生物理、化學等一系列異常變化。我們稱這些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聯的異常變化現象為地震前兆。
一般我們將地震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場、化學場和微小地形變異常稱為微觀前兆,而將動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現出的異常,稱為宏觀異常。
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發生,不僅次數逐漸增多,而且震級逐漸增大,然後出現一個相對的平靜期,大地震常常發生在這個平靜期後小震活動次數增加之時。用小震報大震是我國海城地震預報成功的經驗。然而,以「小震鬧」作為「大震到」的根據,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
事實表明,至少存在三種情況:小震鬧大震到。小震不鬧大震也不到。小震鬧大震沒有到。利用小地震活動的頻度、分布及活動序列特徵預報地震,是地震分析預報的一種方法,在當前的情況下,依震報震還是預報地震的主要手段。
『玖』 防震減災的小知識有哪些
防震減災小常識
一、 防災應配備的物品——地震應急包
地震應急包是在預防地震等災害發生時以及災害發生後,提供用於維持生命的食物、飲水、葯品及簡單的生活和求救必須品的應急包。一般內含:急救干糧、水、超薄保溫雨衣、冬季保暖衣物、塑料袋、防災兜帽、優質手套、多功能應急手電筒、應急求救哨 、少量現金、證件、常用葯品及鉗子、改錐等自救必需品。平時准備好,每天入睡前將應急包放在床頭,以便隨時疏散。
二、避震要點
地震時就近躲避,地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三、地震自救
1.保持鎮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卧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
5.要預防破傷風和傳染性疾病,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拾』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地震是一種使人類文明毀於瞬間的巨大天災。它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目前的地震預報水平還不能准確地說出它將要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我們有辦法減輕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這就是「防震減災」。為提高廣大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災損失,在群眾中應加強對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現將有關地震和減災的常識介紹如下: 地震發生的原因與分類:地球內部深層物質的不斷運動和變化,促成地球表層,尤其是地殼的不斷運動變化,從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的地帶,當它承受不了巨大的應力作用時,或者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者引發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根據成因可分為:天然地震、誘發地震和人工地震,其中天然地震主要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構造地震:由於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響范圍較小,發生的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數的7%。 塌陷地震: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溶洞或礦山采空區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振動。這類地震更少,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引起的破壞也較小。 地震是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現象。全世界每年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其中人們能感覺到的有5萬多次,能造成破壞的有千餘次,而七級以上能造成巨大災害的地震約十幾次。 地震的幾個概念: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地球內部直接發生破裂的地方稱震源。震源正對著的地面稱為震中。震中到觀測點的距離稱震中距。震源到震中的距離稱震源深度。 按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又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小於60公里的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的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的為深源地震。 地震波:地震發生時,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稱為地震波。地震波分為縱波、橫波。 縱波:它向外傳播時,質點振動的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岩石交替受到推(壓縮)或拉(膨脹)的作用。 橫波:它向外傳播時,質點振動的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使岩石在垂直於波的傳播方向上作剪切運動。 縱波與橫波相比,前者傳播速度快,在地殼中一般為每秒五六千米,且強度小,衰減快;後者傳播速度慢,在地殼中一般為每秒三四千米,且強度大、衰減慢。因而,地震時,總是縱波先到達,橫波後到達,橫波的振動比縱波強。 震級與烈度: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它是根據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地震越強,震級越大。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同一個地震在不同的地區,烈度大小是不一樣的。距離震中近,破壞就大,烈度就高;距離震中遠,破壞就小,烈度就低。烈度除與震級和震中距有關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地下水分布和土質條件、建築物結構及抗震性能等有關。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有感地震 feltearthquake 震中附近的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 微震 microearthquake 1級≤震級<3級的地震。 破壞性地震 destructiveearthquake 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第二十六條) 嚴重破壞性地震 severelydestructiveearthquake 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災區喪失或部分喪失自我恢復能力,需要國家 取相應行動的地震。(《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第三十條) 震級每相差一級,其能量約相差30多倍。震級越大的地震,發生的次數越少;反之,震級越小的地震,發生的次數越多。 地震是怎樣造成災害的?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本身並不等同於地震災害,地震只在一定條件下才造成災害。 地震波引起地面強烈振動,造成建築物倒塌或某些自然物崩塌(如山崩),並由此危及人身安全和帶來經濟損失,這是地震造成災害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原因。一般而言,中強以上地震便可造成破壞,但破壞的輕重還與震源深度、地震類型、地震發生時間等多種因素有關;另外,還與地震發生的地點有關。如果一次強烈地震發生在渺無人煙的高山或荒漠區,它對人類便不會造成影響;而那些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地區的地震,則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些只佔全球15%的地震所造成的人口死亡,竟佔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85%。除此之外,地震造成的災害原因還與人類抗禦地震的能力和程度有關。這包括許多方面,如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城市水、電、氣等生命線工程的設防能力,社會對地震災害的監測,預報及應急救助能力,人們是否具備防震知識等。 震前異常:事實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前是有前兆的。這些前兆分為微觀前兆和宏觀前兆兩大類。微觀前兆是指用儀器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化學和地質構造等的微小變化。宏觀前兆是指由人的感官直接覺察到的各種前兆現象。那麼,地震前會出現哪些宏觀前兆呢? 地下水的異常變化:水位:水量的反常變化,如天旱時節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豐水季節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斷流,有時還出現井水自流、自噴等現象;水質的變化,如井水、泉水等變色、變味、變渾等;水溫的變化,水溫超過正常變化范圍等等。 動物異常:據統計,目前已發現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現的動物有130多種,其中反應普遍且比較確切的約有20多種。常見的有:大牲畜,如馬、驢、騾、牛等;家畜,如狗、貓、豬、羊、兔等;家禽,如雞、鴨、鵝、鴿子等;穴居動物,如鼠、蛇、黃鼠狼等。 動物行為異常大體有三種:興奮型異常,如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如癲如狂,倉皇逃竄、驚飛、群遷等;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痴、不知所措、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地聲與地光:地聲多數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但也有出現在震前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聲音類似於機器轟鳴聲、雷聲、狂風呼嘯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地光: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於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片形光、球狀光、火樣光、柱狀光等;顏色多呈紅、白、紫、橙等色。 自然界的變化十分復雜,各種異常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多,並非都是地震前兆。因此,當我們觀察地震宏觀前兆現象時,一定要注意識別真偽,並及時報告地震部門。 地震來了怎麼辦?抓住時機,利用預警時間緊急避震。大地震的發生雖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強烈震動之前,仍能出現一些人們能夠感覺到的有關現象。這些在大震前短暫時間內出現的、能夠預示強烈地震即將到來的臨震宏觀現象,叫做大震預警現象。主要有:地面的初期振動、地聲、地光等。從人們發現預警現象開始,到房屋倒塌,這個時間差稱為大震預警時間。據統計,預警時間可達十幾秒,少數可達20秒以上,在20秒以內的佔83%,平均預警時間為13.6秒。地震時,人們如果能抓住預警時機就會有生的希望。 在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如果你住樓房,地震時不能滯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間中央。因為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應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傢具邊;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內承重牆牆角。千萬不能跳樓,不要到陽台、外牆邊或窗邊去,也不要到樓梯去,更不要去乘電梯。如果你住平房,地震時應立即躲在炕沿下;牢固的桌子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傢具邊。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如果你正在學校上課,就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震時千萬不能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如果教室是樓房,一定要記住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當你在操場或室外時,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去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時,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書包等保護頭部;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等地震過後,聽從服務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櫃台;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吊燈、廣告牌等懸掛物。 如果你在戶外,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構築物。如樓房,特別是玻璃幕牆的建築、高煙囪、水塔等。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廣告牌等。注意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危舊房屋、狹窄的街道、牆等。 如果你在野外,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避開河邊、湖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變壓器、高壓線及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品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地震發生後,如果被埋壓不能自行脫險時,一定要沉住氣。先試著把雙手從壓埋物中抽出來,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這時你要保持呼吸暢通,盡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如果暫時不能脫險,就要保存體力,不要大聲哭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維持生命。同時還要與外界聯系,當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牆壁以發出呼救信號,耐心等待救援。 回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