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幼兒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法律知識講座的策劃書 2024-11-18 10:04:18

幼兒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6-20 07:41:18

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

首先,要組織幼兒教師學習《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具體內容,使廣大幼兒教師深刻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樹立良好的幼兒健康觀,進一步認識自身心理因素對幼兒健康教育的影響,這也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要加強家長對幼兒健康教育的認識,學校要組織幼兒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使他們明白幼兒健康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做好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對幼兒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家園共育。

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要從根本上提高幼兒健康教育,還得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引導,傳播健康教育知識。通過安全和禮儀品格等教育活動組織幼兒進行安全防火、交際禮節的相關健康教育演練。不僅有利於幼兒積累健康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健康態度,同時學會自我保護,促進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格的養成。

把幼兒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教育的各個方面,比如上課坐姿、看書或看電視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等;結合生活中每一件事情來提高幼兒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從生活上讓幼兒養成健康行為

在幼兒課堂教學過程中或一日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例如,上課之前喊「老師好」,容易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在幼兒園玩耍的時候,要進行一次安全知識的講解,提醒他們在玩耍過程中注意安全問題;在吃飯的時候,要督促他們吃飯前需洗手,吃飯時要保持安靜,細嚼慢咽,睡覺姿勢要右側卧或仰卧等。

在家中,父母要培養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要學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早上起床要自己疊被子、自己刷牙洗臉等。還要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熱情、勇敢、自信等健康行為。

②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

一、以科研引路,教科研同步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1、 學習和研究同步,理論認識和工作實踐共同提高
在理論上系統地學習,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點、原則、途徑和方法等,把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增強了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識和能力。組織了二十多次講座,翻閱大量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料,進行10萬字的情報研究,並請專家指導,減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科學化。
2、 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帶教研,教研促科研的兩條腿走路,並找到了結合點。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標具體化、科研課題化、管理規范化、責任指標化四個操作層面上展開。每位教師參與科研,密切地與自身的保教實踐結合起來進行探索、研究。如:「音樂活動與幼兒合群性研究」、「美術活動中的交往、合作」等課題,將教科研融合起來。同時,培養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師群體。
3、 教育、教學和科研同時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學實踐相融合,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領域目標和課題研究目標融合起來,制定本園幼兒心理健康的目標體系。其二設計了心理教育活動教案50篇、體育游戲活動24篇,主題教育活動小班三項、中班四項、大班四項共60篇。其三教師的兒童教育觀有了較大轉變,以兒童為主體,以兒童發展為本的觀念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逐步樹立。

二、 心理健康教育與一日活動融合的主要途徑
1、 游戲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於始終的活動。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游戲中,就能發揮發揮增效作用。游戲是合群性的養成、獨立性的培養的極好手段。在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對游戲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游戲對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義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應該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游戲的功能性原則;兒童需要原則;針對性原則。我們依據三大原則靈活採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角色游戲、體育游戲等。通過游戲,讓兒童體驗合群的愉悅,增強合群意識,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學活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動環節,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心理健康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論事,「陽春面澆頭」外在式的;也不是對原有材料中內含的心理因素視而不見,不考慮兒童的心理反應,一味地灌輸滲透或是把各類教學活動互相割裂開來。我們在活動組織形式上採用融合模式,實現「跑班制」,打破班級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級組間、各班級間幼兒互相參與活動,從單一的同齡夥伴交往發展到混齡夥伴交往,擴大了兒童交往場合和機會,提高了他們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兒童人際交往相對頻繁和心理品質自然顯露的時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我們利用幼兒研的生活活動進行隨機教育。設立生活角,開展編織、綉花、擦皮鞋等活動,使兒童在共同合作中鍛煉能力,感受一種群體感。
4、體育活動和感覺統合訓練促進合群性發展
體育活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更是促進合群行為發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統訓練培養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同步提高,相互促進。

三、 社區、家庭、幼兒園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證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體化是指幼兒園、家庭和社區共同關注,形成合力,開張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是生態環境中學前教育子系統的支柱,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應該主動與社區溝通,優化社區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從自然的、社會的、規范的環境中,心理得到健康發展。家庭是幼兒賴依生存和發展的社會組織,家庭環境的教育功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發展。我們深知問題表現在兒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們依託社區優化教育環境,開展心理輔導,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導水平。
1、 家長學校開設有關幼兒和家長心理的講座
2、 開展親子活動
3、 開設家庭心理咨詢
4、 周日串門子活動
5、 對有問題兒童的家庭上門治療、送教
6、 開展學習化家庭建設活動
7、開展「社會模擬活動」,讓小區中的中小學生定期來園與孩子們一起游戲活動,或到社區中參與社會活動。通過與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決獨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閉、不和群的問題。
8、實現時空開放,積極利用社區心理衛生資源,努力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

四、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個別化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根據兒童在幼兒階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們在重視幼兒群體心理健康的同時,必須十分關注個體兒童的心理健康,實施個別教育。
1、 開展個別輔導
兒童合群性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每一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重視對幼兒的個別輔導,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重要原因。我們經常組織案例討論,學習幼兒心理衛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大量的案例中積累經驗,揭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規律性東西。
2、 開展問題兒童的心理治療
在我們的幼兒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兒童,心理矯治也是面向全體幼兒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在同一時空,每一個幼兒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就如每個幼兒都會生病一樣。在發展的某些階段,兒童出現一種或少數幾種偏異行為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並不是只有發展性和預防性的心理衛生工作是面向全體幼兒的。對這部分幼兒的異常心理,不給予關注和幫助,忽視了整體中的部分,,實際上就是沒有面向全體幼兒。每一個幼兒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矯治服務,因此正確認識矯治的全體性,有利於我們提高幼兒心理衛生重要性的認識和幼兒心理衛生工作的水平。我們對膽怯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行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對孤獨型、被動傾向型的兒童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暗示法、箱庭療法等矯治,積累了不少經驗,贏得了家長的認可。

③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有哪些

第一類,一般性健康教育:幫助了解增強個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識。這是健康教育的基礎部門,奠定對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解,也是個人在生活中必備的生活常識,對提升生活技能,增強身體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類,特殊健康教育:針對社區特殊人群常見的健康問題進行教育。這部分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會涉及到許多疾病的了解。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這些健康問題。這部分內容最主要是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健康問題。

第三類,衛生管理法規教育:了解法規,提高責任心和自覺性。

第四類,健康意識教育:提升個人和群體對健康的認識態度和價值觀念。

健康行為有:

第一類,個人行為: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定期洗澡,理發,剪指甲,服裝整潔等。這是健康行為中的主要內容,是塑造一個人健康生活體魄的基本生活習慣,也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

第二類,群體行為: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道德習慣,遵守交通規則,規避意外交通事故,積極組織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

健康教育和健康的行為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基礎。應該從小開始對孩子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行為的養成,才能提升孩子在未來的生活素養和生活水平。同時健康生活應當從個人做起,才能營造整個社會的和諧氛圍,創建和諧社會。

④ 幼兒園針對個體健康教案大全

我國傳統的健康教育屬於大眾化傳播的范疇,這種模式指導下 的實踐對過去以傳染病為主的疾病譜是成功的,但大眾健康教育往 往重在提供各類流行病學研究數據,向人們指出某些疾病的發展趨 勢,可是大部分聽眾並不願意或不甘心將自己與統計數字直接「對 號入座」 ,他們更加關心的是「我會怎麼樣」 。如何將面向大眾的健 康教育個體化、精細化,使之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是一個值得探 討的問題。我衛生院根據縣衛生局要求,結合大興鎮的實際情況, 決定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旨在針對特定的病人開展特殊的健 康教育方式和內容,制定如下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 一.成立組織 為開展好轄區內的個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我中心成立了個體化 健康教育的領導小組並負責實施。 組 長:X
副組長:XX 成 員:XXXXXX 等(各村衛生室健康教育負責人)
二.實施情況 為開展本次活動,我衛生院組織醫生提前學習了針對個體開展 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和知識。個體化健康教育作為一項新的健康教 育方式在我院是剛剛起步,我院打算在今年選擇合適的人群和時間 落實好本次活動。 三.具體內容 高血壓病知識的宣教
1.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教育干預: 針對中青年人對知識易理解、接受快的特點,綜合採用多種教育形 式和方法, 包括: 口頭講述, 優點是隨機易傳授;選擇小冊子、 書籍、 發送簡訊等書面教育;多媒體、網上宣傳;定期組織健康教育講座形 式向病人及家屬解釋引起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危害性及治療的重 要性等相關疾病知識。 2.心理干預: 高血壓病作為一種身心疾病,社會、環境、心理應激因素及不 良生活方式對疾病的發生、 發展、 轉歸及預後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中青年人群常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其中有部分病人因角色適應困 難伴有焦慮而引起血壓升高,因此心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病人尤 為重要,我們經常與病人交流,與其共同探討情緒不穩定原因,指 導病人學會心理調節,保持情緒穩定,心境平和,避免情緒波動和 過度緊張,鼓勵病人多聽一些輕松的音樂及做一些放鬆訓練。 3.糾正不良習慣,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 有研究證明,生活方式和行為對高血壓發病率的相互作用分別 為 20%和 80%, 不良生活方式是患者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的習慣行 為,非他人干預難以改變。中青年在社會環境因素及個人行為因素 作用下,長期超負荷工作,應酬多,生活缺乏規律。我們對病人強 調糾正生活中的不健康行為的重要性,促使病人自願採取有利於健 康的生活方式。提倡低鹽、低脂飲食、多在家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控制每日總熱量;鼓勵適量運動, 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及愛好制訂合適 的個體運動方案: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打網球等,每周運動
3~5 次,使體重指數保持在 20~24 之間;戒煙,避免煙中尼古丁等 有害物質對高血壓和身體的不良影響,如立即戒煙有困難者,可每 天減少 1 支,直至戒煙;節制飲酒, 過度飲酒往往降低抗高血壓葯物 的效果,會增加腦卒中危險,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4.服葯依從性干預; 目前高血壓的控制對策主要是葯物治療,我們告訴病人高血壓 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進展緩慢,病情易波動,且目前無根治方 法。讓他們知道血壓控制好壞與心、腦、腎等並發症的發生率呈線 形關系,只有有效控制血壓,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或減少心腦血管病 的並發症,並以周圍熟知人的事例來說服他們,讓他們建立長期或 終身用葯治療的觀念。並針對中青年高血壓病人普遍文化程度高, 接受理解能力強,工作忙,易忘服葯等特點,一方面提供詳細的相 關葯物知識,選擇副作用低、長效控釋片;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醫患 關系,提高家庭支持,經常保持聯系,督促提醒按時正確服葯。 5.動態血壓監測: 血壓監測是高血壓病人護理中的關鍵點,及時教會病人及家屬 血壓監測方法,分段動態監測血壓變化,將血壓值描繪成曲線圖, 以判斷血壓控制情況,並為選擇葯物提供重要依據。有研究認為, 病人在家裡進行正確的血壓測量,更有助於遵醫依從性的提高。 糖尿病知識的宣教 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針對個性化教育,做到因人施教。 如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讓其自主學習,再由醫生解答疑難問題; 對接受能力低的患者,要反復宣教,使其掌握;對極少數接受能力
障礙的患者, 要注重對其家屬的宣傳教育。 同時要注意患者的反應, 雙向化施教,教育要堅持持續化,還需要必要的考察辦法,如引導 患者復述、提問,進行知識問卷考察,以確保健康教育有效。 1.飲食指導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最基本的措施,堅持控制飲食,可以 減輕胰島 B 細胞的負擔,有效控制血糖。具體可根據患者的標准體 重、營養狀況、勞動強度及病情輕重等計算每天總熱量。熱量分配 可按早餐 1/5、中餐 2/5、晚餐 2/5 合理分配。食物中碳水化合 物要佔 50%,提倡食用粗製米、面、雜糧,限制食用葡萄糖、蔗糖、 蜜糖及其製品。蛋白質(0.8~1.2)g/kg〃d,占總熱量 15%~ 20%。 蛋白質來源應至少有 1/3 是動物蛋白, 以保證必氨基酸的供 給。脂肪為(0.6~1.0)g/kg〃d,脂肪占總熱量 30%以下。食 用纖維素食品每日不少於 40g,可延緩食物吸收,降低餐後血糖高 峰,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紊亂,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可適當多 用。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及堅果類食 物,烹飪得當,少用油鹽、煎炸方式。 2.運動指導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血中葡萄糖的分解、改 善血液循環、 幫助肌肉保持彈性, 同時減輕胰島素或降糖葯的劑量、 減少副作用發生,達到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狀態的目的。安排運動 要循序漸進,注意運動前的准備及運動後的整理,運動前後要注意 足部護理,外出運動時告訴他人或身邊攜帶有關姓名、疾病等資料 卡,以防發生意外。患者如有嚴重心腎合並症、高血壓、活動性結
核、酮症酸中毒、微血管病變等時,避免應用此療法。 3.用葯指導 指導患者正確服用降糖葯及注射胰島素。①對於口服降糖葯 者,詳細介紹各類型降糖葯的葯理知識,使其掌握葯物的作用、用 法、服葯時間與飲食的關系、注意事項、不良反應,以及出現不良 反應時採取的對策。②講解胰島素治療的適應症、優點,讓正在使 用胰島素者現身說法, 使患者消除顧慮, 走出 「注射胰島素會成癮」 的誤區。手把手地教患者注射胰島素,准確無誤執行胰島素的注射 時間、劑量及部位。嚴格要求患者按時就餐,並密切觀察有無低血 糖表現,如出現飢餓、心悸、頭暈、出汗、無力等應立即讓患者口 服含糖食物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並及時報告醫生。注射部位應以多 部位輪流注射,注射點分散,同時注意皮下注射深淺度,利於患者 出院後的康復; 4.血糖監測指導 教育患者自我監測的重要性,有條件者備血糖儀,教會患者使 用血糖儀測血糖。血糖監測的時段主要為空腹、餐後 2h 和夜間血 糖。不同時間測定的血糖值,對指導飲食、用葯、和胰島素治療方 面有重要意義。除測血糖外,還要定期復查血脂、糖化血紅蛋白、 24h 尿微量蛋白、血壓、體重、眼底檢查等項目,並交代各項檢查 的意義和重要性。 ; 5. 心理護理 醫護人員態度要熱情,優質服務,把患者當親人,主動誠懇地 解釋患者的病情, 介紹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增加患者自我調解能力。
同時鼓勵患者之間多交流經驗, 親屬多子以支持, 使患者學有榜樣, 治有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態,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生活質量。 以上是我衛生院准備在今年開展的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個 體化健康教育活動方案,並計劃在今年開展基於以上形式的健康教 育活動,作為對大眾健康教育方式的補充和延續,我衛生院將會在 以後的工作中更加註重個體化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更 大的發揮。

⑤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如下:

1、增強健康理念,從而理解、支持和倡導健康政策、健康環境。

2、低脂飲食,控制體重,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

3、改變個體和群體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4、定時定量進食,不暴飲暴食;不吸煙,不酗酒;少吃腌制、熏制、油煎食物,否則易患胃癌;注意勞逸結合,心情樂觀開朗,防止潰瘍病。

5、培養尊重他人、真誠待人、樂於助人的良好個性。

⑥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是什麼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

一、健康的含義是:

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均處於良好狀態。

二、健康教育在創建衛生城市中的作用是:

1、進行社會動員,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創建衛生城市氛圍。

2、傳播健康相關知識,提高市民健康素質。

3、改變個體和群體不健康、不文明的行為,促進城市健康發展。

三、常見的有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是:

吸煙、酗酒、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育鍛煉、心胸狹窄等。

四、有害健康的八種行為是:

1、吸煙。

2、飲酒過量。

3、不恰當的服葯。

4、缺乏經常的體育鍛煉,或突然運動量過大。

5、熱量過高或多鹽飲食、飲食無節制。

6、不接受科學合理的醫療保健。

7、對社會壓力產生適應不良的反應。

8、破壞身體生物節奏的生活方式。

五、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

1、煙草煙霧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可導致氣管炎、肺癌、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

2、吸煙污染空氣。

3、孕婦吸煙影響胎兒發育。

⑦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規程》中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所以,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是提高幼兒心理健康的關鍵所在。如:新入園的幼兒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與之分開時,會經過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表現為經常哭鬧一陣,部分幼兒看到別人哭他也哭、別人笑他也笑,情緒不穩定。這時我們可為幼兒准備一些色彩鮮艷、材料輕軟、安全的布娃娃、絨毛小動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貼上幼兒與家長的照片,開設多個「娃娃家」活動區等,將教室裝扮成家的樣子,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抱一抱、摸一摸、親一親幼兒,幫幼兒穿衣服、脫鞋子,以動作、表情等各種方式向幼兒表示親近和愛撫,增強幼兒自身的安全感和對老師的信任感。 二、以積極情緒影響幼兒心理健康 教師的情緒與幼兒心理健康是成正比發展,教師的個性品質的不斷改善,會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教師的情緒會直接影響教育對象,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幼兒教師的健康人格是維護和增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不斷改造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積極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幼兒園來。比如游戲「我是小司機」,兩個幼兒開車撞到一起便吵了起來,一位教師生氣地說:「吵死了,到一邊坐著,不要玩了。」另一位教師則加入游戲,以交警的身份進行調節,游戲正常進行。不難看出,第一位教師的處理辦法使幼兒處於驚慌的狀態,長此以往,幼兒變得膽小怕事,第二位教師則讓幼兒愉快地重新投入游戲,處理方法較好。因此,教師要保持愉快舒暢的心態,為幼兒創設輕松、和諧、無拘無束的氛圍,這是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三、通過游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現代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與家長接觸的機會遠遠多於和同齡兒童相交往的機會,他們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經驗,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而游戲活動改變了這一現象。游戲活動讓每位幼兒走到一起,他們互相模仿著、比試著、商量著、沖突著,在這種模仿、比較、沖突和合作中,幼兒的交往能力與日俱增。如:對任性、孤僻的幼兒,教師可為他們創設趣味性強的、有針對性的集體合作活動,提供相關的道具和情景,引導幼兒參與,從而改善幼兒的交往能力,為幼兒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良機。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可以充當爸爸、媽媽、孩子等各種角色,教師適時地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模仿爸爸去買菜、媽媽給孩子喂飯、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孩子去公園等。游戲既培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發展了幼兒語言,又使得幼兒心情愉快。游戲培養了幼兒為別人著想、助人為樂和禮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為只有在游戲中,幼兒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們自己的事,而感覺不到任何的壓力。游戲活動使幼兒有了自由活動的場所, 讓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樂地成長。 四、調動家長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幼兒園單方面實施是不夠的,有效的操作主要還需依靠家庭,因為家庭才是幼兒的來源與歸屬。因此,只有家庭與幼兒園的通力合作才能切實發揮幼兒園的「主導」和家庭的「主體」這兩方面的積極性。 1.家長必須注意交流但更要重視傾聽。注意交流、更重傾聽不但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起碼策略,而且也應成為家庭教育的原則之一。在幼兒園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孩子,主要是老師說,孩子說的機會相對較少,說心裡話的機會更少。家長是孩子傾訴的首選對象,應該注意把說話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比較內向的孩子。不能因為工作繁忙而忽視與孩子的交流。由於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年齡特點,即使在餐桌上的輕松話題,只要有人傾聽、欣賞性地傾聽,那都會讓孩子深感家的溫馨,這對其言語能力的鍛煉乃至健康人格的發展都會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 2.家庭教育應寬容與約束有機結合。寬與嚴的優劣比較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致的意見,而當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過寬就是過嚴,極端化已經造成了嚴重後果。家長應該很好地理解寬嚴的對立統一,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平等對待和寬容孩子的同時,又要給予必需的限制。事實證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過分寬容容易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容易導致寡愛。失度是失敗的根源。家長要領會幼兒園所倡導的表揚為主原則,在可控的條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勵,以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3.家長應盡可能地與孩子一起活動。時間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許多人難以抽出時間跟孩子在一起。客觀上無數的事情必須做,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在工作與孩子之間做出絕然選擇。有的時候,孩子甚至可以協助大人完成某些任務。只要稍加想像,許多事情都可變為娛樂。我們可以邊玩邊做,比如「廚房游戲」並不耽誤做出豐盛的晚餐。每天都應抽出一段時間與孩子玩耍,哪怕只是20分鍾甚至10分鍾,重要的是「經常」,對於孩子來說,給予時間就是關愛。 4.家園配合,鞏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長是幼兒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後備力量,任何活動的展開如能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兒健康心理的養成也不例外。作為幼兒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開設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2)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親子活動,密切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3)家訪,這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家園聯系活動,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上述活動,使教師和家長配合默契,步調一致,使幼兒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實。 總之,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教師應從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從幼兒細微的心理表現入手,引導幼兒行為、疏導幼兒心理,讓幼兒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因此,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於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為幼兒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⑧ 如何開展幼兒園健康教育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健康觀
首先,我們通過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具體的衛生保健知識,使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了「身心並重」的幼兒健康觀,從而進一步認識到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適應是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這就為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幼兒健康教育講座,使他們了解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和目標,促使他們主動配合幼兒園做好幼兒的健康教育工作,實現家園共育。

二、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
首先,通過安全和禮儀品格等健康教育活動課向幼兒傳播健康知識。筆者認為,在幼兒園開設幼兒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活動課,是幼兒學習和了解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由此幼兒園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對小、中、大、學前班的幼兒進行安全和禮儀品格教育。如:小班的活動「不跟陌生人走」「禮儀三字經」「禮貌用語」;中班的活動「不離開大人和集體」「禮儀三字經」「學會傾聽」;大班的活動「一日三餐有學問」「我不怕困難」;學前班的活動「認識我的身體」「火災發生了怎麼辦」等等,還可以適時組織幼兒進行安全防火、防震演練。這樣,不僅可以使幼兒積累健康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健康態度,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學會自我保護,促進他們良好行為習慣和健全個性品格的養成,從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其次,把健康教育滲透到其他教育領域之中。如:在繪畫和看圖書時,提醒幼兒坐姿端正、握筆正確、手眼保持一定距離;通過語言活動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說話禮貌、注意傾聽、清楚表達;通過藝術活動抒發幼兒內心的情感,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三、在生活中讓幼兒養成健康行為
首先,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養成健康行為。一是讓幼兒養成文明禮貌習慣。如: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禮儀小天使」活動,在早晨入園時讓身披綬帶的「禮儀小天使」站在幼兒園門口引領小朋友們問老師好;在晚上離園時讓「禮儀小天使」引領小朋友們說老師再見、小朋友再見等等。二是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要洗手;進餐時要安安靜靜、細嚼慢咽;午睡時睡姿為右側卧或仰卧等等。三是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系鞋帶;學前班的孩子要自己疊被子等等。另外,我們還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等環節,培養幼兒熱情、勇敢、自信、自我保護等一些健康行為。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一是通過與家長聯系,讓家長對幼兒進行健康行為養成訓練。如:讓幼兒自己洗臉、刷牙、洗腳、洗手帕,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二是通過召開家長會或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長主動配合幼兒園共同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如: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早晨要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晚上要按時睡覺等等。
總之,為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必須為幼兒創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和心理生活環境,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地做好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工作,培養幼兒的健康行為,使他們從小就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格,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⑨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內容是什麼

1、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營養、控制體重、加強鍛煉、應付緊張、改善睡眠、戒煙、限鹽、限酒、控制葯物依賴等可干預的健康危險因素基本知識健康教育。

3、重點人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婦女、老年人、殘疾人、0-36個月兒童父母等。

重點慢性病和傳染病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等健康問題。

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包括食品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衛生問題。

煤氣中毒如何急救處理:

1、立即打開門窗,迅速將中毒者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但要注意保暖。

2、病情輕者,可讓他喝熱的糖茶水。

3、病情較重、已陷入昏迷者,應急送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