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淑蓮醫生的簡介
彭淑蓮畢業於北京中醫葯大學中醫專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扎實深厚的中西醫葯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手診(觸診)經驗豐富、診斷准確率較高,能夠熟練運用中醫中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論及飲食療法、心理療法對患者進行疾病預防和心理疏導調整治療。曾負責主持一九九五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婦女與傳統醫學)論壇,到美、英、瑞、澳、俄、德、意、法、泰等國進行學術講座、考察交流,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部級科研課題二十餘項,發表論文五十餘篇。
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診斷、治療乳腺常見病、疑難病(乳腺增生病、哺乳期乳腺炎)、呼吸系統疾病(肺炎、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哮喘)、消化系統疾病(胃、十二指腸潰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低下、甲狀腺腺瘤)、皮膚疾病(濕疹、蕁麻疹、痤瘡)、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合征、宮頸癌)等各種常見病、疑難病等。
特別對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病、哺乳期乳腺炎、產後乳汁量少、量多,乳頭溢液、導管炎、導管擴張症、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纖維腺瘤;各種類型乳腺炎,乳腺結核、乳腺癌及術後康復調理治療擁有豐富的診療經驗,能熟練操作實施從乳腺區段切除術、乳腺癌切除術、乳房整形術。對各種癌症術後葯物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改善乏力、惡心、嘔吐、食慾減退症狀、提高機體免力的康復調理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2. 在秋天,慢性病要如何進行管理
調查統計顯示,秋冬季節,腦血栓、冠心病等發病人群佔全年發病人群的比例高達69.5%。專家提醒,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雖高發,但此時治療效果也最好。
如何防止血壓升高
1、少吃鹽,每天3-6g (半到一啤酒瓶蓋)比較合適;
2、多吃高鉀高鈣低鈉食物,增加飲食中鉀的攝入;
3、戒煙;
4、限酒;
5、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肥胖;
6、堅持規律的有氧運動;
7、保持心理平衡。
秋冬季節高血糖
秋冬季人們的食慾增大、攝入糖分變多,血流速度減慢,血管容易出現內壁增厚腔隙變窄等病變。所以,秋冬季是糖尿病人容易復發和加重的時節。因此,糖尿病患者進入秋季需控制好血糖,嚴防並發症。
秋冬季節高血脂
秋冬季是老年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控制好血脂、防止高脂血症是關鍵。老年人因為畏寒往往減少戶外活動,還有一些老年人注重秋冬季進補,常進食一些高熱量食物而導致血脂增高,所以做好秋冬季保健特別重要。
現在人比較重視體檢,在一次體檢中發現高血脂,無需過於擔心,最好在6周後復查。若表現為頭暈、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體麻木、胸悶等症狀,就要警惕高血脂,立即到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因為這些症狀易於其他疾病臨床症狀相混淆。
高血脂的患者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合理調節飲食,限制每日總熱量,使體重組件達到標准體重。另外,要積極治療引起高血脂症的原發病如糖尿病,腎病綜合症等,避免使用某些可升高血脂的葯物,如激素等,並且要正式使用降脂葯物。
另外,冠心病老人由於冠心病患者的合適血脂水平應較低於正常人,應盡早用葯,降低高血脂的危險指數。
再者,由於年輕人飲食不健康,作息不規律,導致高血脂越來越偏愛年輕人,所以年輕人平時應該飲食清淡,不要吃含有脂肪多的食物,增加鍛煉。
3. 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低鹽低脂,心情舒暢,適當運動
4. 有關亞健康的知識講座
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亞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游離(移)狀態」、「灰色狀態」等的稱謂。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亞健康狀態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等。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即高負荷(心理和體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免疫功能低。
細究之,亞健康是個大概念,包含著前後銜接的幾個階段: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為主症,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並無不同。它約占人群的25%~28%。
這種失調若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此時,已呈現出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 ,潛伏著向某病發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處於這類狀態的超過1/3,且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比較錯綜,可為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包括前述的各種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復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專家將其錯綜的表現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從臨床檢測來看,城市裡的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為三高一低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過10%的人介於潛臨床和疾病之間的,可稱作「前臨床」狀態,指已經有了病變 ,但症狀還不明顯或還沒引起足夠重視,或未求診斷,或即便醫生作了檢查,一時尚未查出 。嚴格地說,最後一類已不屬於亞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狀態,只是有待於明確診斷而已 。因此,扣除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亞健康者約占人口的60%。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准者也不過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也佔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麼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於健康與有病 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
5. 心腦血管疾病的主持稿
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學校是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比較容易傳播。為避免各類傳染病的流行或暴發,我校利用本周一班隊活動課時間各班開展「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活動。
通過主題班會,學生了解了春季傳染病的危害和預防措施,達成了以下共識:一要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二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保持學習、生活場所的衛生,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序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三要做好教室、宿舍必須要每天通風、保持空氣流動,每次通風應在半小時以上;四要保證充足的睡眠,要休息好,生活要有規律;五要切莫諱疾忌醫。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盡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一經發現問題及時就診,並上報校醫等。
本次春季傳染病預防主題班會,增強了師生對春季傳染病的防範意識,提高了預防的能力。我校還通過校訊通等途徑向學生家長宣傳預防春季傳染病的知識,讓家長及時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