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國土資源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什麼叫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2024-11-18 12:14:33
如何領悟歌詞意境 2024-11-18 12:07:57

國土資源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6-19 17:16:19

Ⅰ 學用結合 普治並舉 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管理依法行政水平

(2006年10月27日)

「四五」普法實施以來,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深化普法、強化執法、完善制度、制約權力、改進服務、提高效率,使國土資源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為全面實現「四五」普法規劃提出的「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目標和任務奠定了基礎。

一、領導幹部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有新進展

(一)領導重視,狠抓落實

一是黨組一班人深刻認識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長期性,增強了學法用法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成立了由廳黨組書記任組長的「四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格局。三是在制定下發《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基礎上,結合國土資源部、自治區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每年制定下發國土資源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對年度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目標、任務和要求,確保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四是保證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所需經費。我廳用於「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經費達250萬元。五是建立和完善了領導幹部法律學習制度。目前,我們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國土資源聽證規定》、《國土資源管理依法行政讀本》等普法教材的學習任務。

(二)加大力度,搞好培訓

一是抓好普法教材的編印組織工作。「四五」期間,我們組織編印了《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匯編》(上、下冊)、《國土資源廳規章制度匯編》、《西部大開發國土資源優惠政策選編》、《規范土地市場秩序文件選編》、《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指示》等學習材料。並結合新疆實際,將《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實用手冊》、《國土資源管理實務》、《領導幹部國土資源知識讀本》等翻譯和印製成維、哈兩種文字版本,供少數民族幹部學習和培訓使用。二是採取舉辦培訓班、以會代培、下基層培訓、與區外先進省(市)聯合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大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培訓、考試和考核工作力度。僅2005年舉辦幹部培訓班50期,計3500人(次),此外,為滿足和田地區各級幹部特別是鄉(鎮)少數民族幹部對法律法規知識學習的要求,舉辦4期共計485人(次)參加的法律法規知識學習班。

(三)堅持不懈,廣泛宣傳

我廳始終堅持把經常性法制宣傳教育與集中性法制宣傳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每逢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來臨之際,廳黨組都要對宣傳主題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進行專門研究部署。定點設置法律法規宣傳咨詢點,開設國土資源圖片展覽,印發宣傳資料,在《新疆日報》、《新疆經濟報》開辟專欄,刊登領導署名文章。各地國土資源部門積極採取設置法制宣傳廣場、出動宣傳車、「送法下鄉」、「送法進校」、「送法到礦山」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開展群眾性普法活動。2004年,我們又開辟了中小學學法守法的教育園地,聘請專家分別在烏魯木齊市第六中學和第十三中學為1300多名師生進行了「世界地球日」科普宣傳講座。同時,針對當前發展形勢要求,我廳積極參加了新疆人民廣播電台「新廣行風熱線」節目,定期為各族人民群眾解答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及政策咨詢問題,解決處理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堅持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一)實行「陽光行政」,不斷提升部門形象

我廳緊緊圍繞自治區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從實現國土資源管理方式、利用方式根本性轉變和不斷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的需要出發,按照有法可依的要求,不斷完善了國土資源地方性法規體系;按照科學、民主、法制的要求,建立了依法決策制度;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便民的要求,建立了現代行政程序;按照權力制衡的要求,對法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建立了內部會審制度;按照社會主義民主的要求,建立了政務公開制度;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積極建立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新機制。通過實行「陽光行政」、「公平行政」、「責任行政」、「效率行政」,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部門形象明顯改善。

(二)堅持普法與依法治理相結合,深入開展土地市場秩序和礦產資源管理秩序的治理整頓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文件精神,在全區開展了以強化管理、依法行政為主線,以查處非法用地,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糾正土地執法中的錯誤做法為重點內容的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工作。對1486件土地違法違規問題、22人違紀違法人員進行了查處,對7起典型的土地違法違規行為在新聞媒體上曝光。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文件精神,深入開展了治理整頓礦產資源管情況理秩序工作,在全面清理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和取締無證非法勘查開採行為的基礎上,堅決打擊了非法勘查開采和非法轉讓礦業權行為,強化了對各類地質勘查及礦產資源開發的依法監督管理。全區共清理勘查許可證1270個,清理采礦許可證1264個,維護了正常的礦業秩序。

三、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黨風廉政建設、行業作風建設、精神文明創建相結合

我們按照內部監控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在加強內部監控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接受人大、政協、司法機關的職能監督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一是設立了政務公開欄,公布了舉報電話、設置舉報箱,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二是加強內外部監督工作,充分發揮特邀行風監督員的作用;三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管理系統行政為民十項措施和工作人員五條禁令》,提高工作效率,簡化辦事程序,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四是認真開展作風評議活動,加大行風整頓和反腐倡廉的力度,從規范、約束行政權力和加強管理、監督入手,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教育各級幹部職工,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存在的問題、建議及今後工作打算: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發展不平衡,需在法制宣傳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加強,在抓制度、責任的落實上下功夫。二是法制宣傳的手段有待進一步創新,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三是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土地違法案件仍然存在查處難的問題。四是建議國土資源部建立自上而下的法制宣傳教育網路機制、獎懲機制、幹部學法用法考核檢查機制等。五是我們將認真總結「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經驗,發現和推廣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先進典型,鞏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在發現和總結先進典型和經驗的基礎上,對那些具有警示作用和教育意義的反面典型,也要認真總結。通過認真總結經驗,肯定成績,找出差距,研究對策,為實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規劃奠定基礎。

(在全國國土資源普法工作會議上的經驗交流材料摘要)

Ⅱ 土地資源利用的基本經驗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進行工業生產和其他各項事業必須依託的場所。作為一種資源,它具有面積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質量差異性等特點。所以,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好每一寸土地,不僅對促進當前的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而且對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石家莊市及所屬各縣(市)的人民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對土地的合理開發利用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在綜合開發、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地科學管理等方面總結出一整套符合當地實際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經驗和路子。

(1)因地制宜,綜合開發。

根據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省會和一個新興、開放的工業城市和石家莊市土地類型具有山區、丘陵、平原、水域等多樣化和立體分布的特點,在土地利用上必須本著「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因地制宜、綜合開發」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絕大部分土地得以地盡其力,形成石家莊市工、農、林、牧、漁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格局和山區林、果、牧區,平原區糧食、棉花、油料區和城郊蔬菜副食品區,水域以養殖為主的區域化分布的特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石家莊市所屬各縣(市)、鄉、村都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石家莊市農業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農用地得到較充分的利用。

井陘山區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堅持了以林果為主,林、牧、農、副綜合發展的方法。優先發展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果林,大力建成果品生產基地;廣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商品生產。根據地貌特點,山區農田,採取平整土地,新建梯田,閘溝築壩,墊土造田,並興建整修中、小型水庫,引水上山、打井修池,積極發展水利,建成高產農田,徹底改造低產田,實行集約化經營,迅速發展農業生產。鹿泉市大量可利用山場,具有發展蔬菜、林果、特色養殖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種植養殖,拉長農副產品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835元。

平山縣利用豐富的庫灣、塘壩等水體資源和多樣的水文結構特點發展經濟。平山縣培育的冷水魚、甲魚、銀魚等特色水產品年產量達1.60多萬噸,位居石家莊各縣(市)之首。特色水產養殖是平山因地制宜科學發展、調整結構培育特色農業的一個縮影。平山縣河谷縱橫,氣候多樣,發展特色農業優勢明顯,充分利用環境優勢,選擇市場前景廣闊的核桃、玫瑰、蘆筍等8個品種,著力培育拉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農業項目。平山縣出台了《農業特色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分類制定了加快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縣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支持特色農業發展,栽樹給樹苗、樹多水配套,挖塘給補貼,建棚給材料。科學規劃出特色產業的發展范圍:崗南一帶的滹沱河兩岸種植玫瑰;山溝地種植綠色小雜糧。平山縣還制定了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培訓農民技術隊伍等措施,鼓勵農民發展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

石家莊市周邊地區,環繞省城,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良好,土壤肥力高,光熱資源充足,水利條件好,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河北省重要的糧食、蔬菜、棉花、油料的高產區。多年來,在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實行田、水、林、路綜合治理,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基本實現了高標準的園田化。近年來,石家莊市電業部門認真貫徹農電發展戰略,扎實推進「井井通電」工程。2007年,河北省電業局給石家莊市下達了改造2739眼無電機井的任務。目前,石家莊市機井全部實現了「井井通電」,使廣大農民告別了用柴油機灌溉的歷史,嘗到了用電灌溉的甜頭。在開展「井井通電」改造過程中,石家莊市對各地機井周邊的電線採用地埋電纜方式,增加了電力設施的防盜能力和農戶的用電安全性。同時,石家莊市又改造完成排灌機井「戶戶持卡」11028眼,採用磁卡預付費電度表方式,將原來的按井收費改為按戶收費,讓群眾用上明白電。2008年石家莊市電力系統全面解決了石家莊農網過負荷問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充足電力保障。同時,在實現「井井通電」的基礎上,還完成了4.8萬眼機井的「戶戶持卡」計量裝置改造。

(2)建設高產高效農田,充分挖掘現有耕地的增產潛力。

石家莊市除井陘縣、贊皇縣、靈壽縣、井陘礦區和鹿泉市西部地處山區丘陵以外,大部為太行山山麓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較充足,能夠滿足一年兩熟糧食生產對熱量的要求,適宜種植業的發展。蔬菜栽培技術水平高,可以一年兩熟、三熟。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農民對大力發展雙高一優農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突出的是溫室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普及推廣。為市場穩定地提供了大量反季節蔬菜,不僅豐富了城市新年、春節期間的蔬菜供應,保證了城鄉人民雙節期仍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菜餚,同時也增加了菜農的經濟收入。塑料拱柵和塑料薄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截至2009年3月,石家莊市10個農業縣共改造中、低產田11.27萬公頃,改善灌溉面積10.20萬公頃,新增灌溉面積1.07萬公頃,增加農田防護林面積9.00萬公頃,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現代化高標准農田種植模式,是實現節水、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重要舉措。石家莊市在有條件的10個農業縣(市)中,大力推廣高標准農田種植模式,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據統計,現代化高標准農田與傳統農田相比,平均每公頃節電費306元,每公頃可節水3534立方米,節約工時費157.5元,節地率佔0.86%,可增收162.9元。推廣優種平均每公頃比普通小麥增收1012.5元。採取農藝措施增效,實行小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後,每公頃可節約機械作業費525元;可少澆一次水,節約電費85.5元;每公頃增產小麥292.5千克,增收474元;林網建設,每公頃每年增收1375.5元。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糧食主產區和高產區。2009年種麥時節,由於政策扶持力度大、小麥市場價格高、生產資料價格下跌,再加上土壤墒情好,農民種麥積極性高漲,石家莊市完成小麥播種37.99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9萬公頃。其中,優質小麥面積達到30.13萬公頃,佔到小麥種植總面積的80%左右。

2009年三秋生產時,石家莊市啟動了「百千萬」高產創建活動,確定9月份為石家莊市小麥播種技術宣傳月,石家莊市農業局還組成10個督導組,深入各縣(市、區)對種麥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石家莊市共印發技術明白紙50餘萬份;加強技術培訓,現場培訓農民20餘萬人,在電視台舉辦技術講座70餘期次。國慶期間,石家莊市農業系統500餘名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包方、包村,加強指導,嚴格按照統一培訓、統一品種、統一測土施肥、統一播種、統一種植形式的五統一生產模式落實技術規程,確保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確保品種優、播種質量好,為石家莊市糧食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3)調整農作物用地結構,建立合理的輪作制度,實行種地養地。

根據石家莊市地形地貌、氣候、土壤和社會經濟及生產條件等特點,從現行各種農作物布局和輪作倒茬的具體技術出發,為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石家莊及所屬各區縣十分重視農作物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合理輪作。石家莊市周邊區域,蔬菜在農作物種植的比重較大,為保證城市人民對蔬菜、副食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蔬菜種植面積應穩定和增加,並在蔬菜品種、上下茬口上科學安排,做到排開播種,均衡上市。為解決淡季不缺,要大力發展溫室大棚。平原糧、棉產區,在糧食生產上要以冬小麥、夏玉米兩茬平播或套種,一年兩熟,產量高、成本低、效益好,土地利用率也高。

丘陵、山區的水澆地,多實行小麥套種玉米、間作大豆,「兩糧一豆」,既增加了復種指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利於不斷培肥地力,增加植物蛋白質的收獲量,促進飼養業的發展。丘陵、山區旱地,以一季春玉米或春甘薯、棉花為主,一年一熟;平原棉區則推廣冬小麥與夏播棉滿幅套種,一年糧棉兩熟。這樣既保證了棉田面積,又增加了糧食總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4)開發利用閑散地和廢棄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石家莊市加大對閑散地和廢棄地的開發整治力度。各地本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方針對轄區內的沼澤、廢棄坑塘、塌陷地區進行綜合整治,從根本上改善了地質和生產生活環境,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以井陘礦區為例,為改善地質和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區政協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和考察,向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快治理塌陷沉積土地》的建議案。區政府認真採納政協建議,聘請專家對全區塌陷地和濕地進行了詳細勘查,並做出了科學規劃。2009年以來,該區共投入3000餘萬元,分別建設了佔地46.67公頃的清涼灣濕地公園、佔地80餘公頃的杏花溝生態公園、佔地640餘公頃的西王舍水上公園和佔地33.33餘公頃的紅旗水庫生態公園等4大濕地公園,初步建成了融合當地特色、合理利用塌陷地形、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天然性與生態性並存的濕地景觀。此外,井陘礦區為加快生態環境的恢復,把植樹造林、綠化荒山作為改善環境的重點,先後投入1100萬元,實施「萬樹進村」和「封山育林」工程,把綠化工作與農民致富結合起來,使經濟林果與綠化樹種共同發展。目前,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3.2%,林果面積達到667公頃以上。

(5)修繕名勝古跡,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旅遊事業。

旅遊業稱無煙工廠。石家莊所轄縣區中有不少山水並茂的自然景觀和許多名勝古跡,是發展旅遊事業的良好基礎和寶貴資源。

鹿泉市有白鹿泉、蓮花山、抱犢寨、韓信廟、龍泉寺、封龍山、玉皇頂等8大景觀及老君堂、呂洞賓試劍石等古跡。有戰國時信陵王救趙、韓信九里山點兵和白鹿泉等傳說,交通方便,每年遊人數以10萬計。最近重新修繕的龍泉寺公園,有山有水有泉,可供游山、釣魚、劃船,還可建度假村,供人們避暑療養。為城鄉人民提供服務。今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外交往的與日俱增,旅遊事業必將進一步的興旺。

井陘縣山川秀麗,境內峰巒疊嶂,奇峰聳立,旅遊風景資源也十分豐富。尤其是南部的蒼岩山,林木蒼郁,危崖聳立,古樹參天,石橋峻秀,樓殿輝煌,集十六勝景,七十二觀,素有「五嶽奇峰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之稱。已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叢山中的劉秀洞、硃砂洞、九蓮洞等奇觀。有淮陰侯韓信背水陣大破趙軍之戰的古戰場,境內的古長城、古關隘、古寺廟、古墓群、古塔、古驛道,摩崖石刻等構成井陘山區獨特的風景名勝和旅遊資源。

靈壽縣自然景觀主要有:被譽為「河北省省會後花園」的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保持完好的河北省漫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各具山水特色的橫山湖度假村、三夢山、神仙洞、磨子坨、車軲轆坨等景點;人文景觀主要有:中山國遺址、北齊幽居寺、宋曹彬故里碑、明石牌樓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陳庄戰役紀念碑、抗大二分校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旅遊資源。

平山縣境內有四大景區、五大名勝、六大古跡,國家、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溫泉等自然景點100餘處,是河北省綜合性旅遊大縣。西柏坡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桂山鍾靈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稱。中山國都城遺址,馳名中外,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避暑勝地駝梁臨近佛教聖地五台山,主峰海拔2281米,原始森林保護完好,自然風光秀美,被稱為太行山上的綠寶石。

藁城境內有台西商代遺址、前西關商代遺址、九門古城遺址和「梅花慘案」遺址4處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耿村民間故事和藁城戰鼓被列為石家莊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台西商代文化遺址、耿村故事和藁城戰鼓先後分別被列為第6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代文化遺址:台西商代遺址、前西關商代遺址、肥子國遺址、九門古城遺址、庄貨頭古寺遺址。古代墓葬:南董元代古墓群、徐村石氏家族墓、五里庄刑部尚書墓、明代劉繼墓誌銘。石刻文物:北朝石造像、戒石碑、戒賭碑、靳庄李氏祖先遷民紀略碑。館藏文物:藁城出土尖首刀、瓷器珍品、銅器精品、佛造像精華。近現代歷史紀念地:梅花慘案遺址、三邱地道戰遺址、藁城市烈士陵園、梅花革命烈士亭、河西營烈士亭、宮燈博物館。農業觀光園區:石家莊現代農業觀光園位於藁城市崗上鎮故城村村北,東起石家莊民航機場路,西至石家莊長安區界,南至石黃高速公路,北至滹沱河新南堤濱河大道,緊鄰307國道、新趙線,距石家莊市區10千米,規劃佔地40平方千米的省會東部休閑度假區中的重要項目。石家莊現代農業觀光園總投資概算5億元,是集現代農業生產示範、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科普教育和推廣、農產品展示展銷、生態休閑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工程。

贊皇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嶂石岩位於縣境西南部,奇峰林立、植被繁茂,冬暖夏涼,是距石家莊最近、最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嶂石岩地貌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並稱中國三大砂岩地貌。有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已被列入吉尼斯記錄大全。另外,縣境內還有南部的天台山,東部的五馬山,西部的棋盤山、鎖雲湖等正在開發的新旅遊景點和壇山避暑岩、周穆王「吉日癸巳」碑、李左車城、韓信拜將台、唐李德裕書院、治平寺石塔、李氏墓群等名勝古跡。

元氏縣山川秀麗,旅遊景點眾多,悠久的歷史為元氏造就了許多名勝古跡,東韓台古墓群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矗立著開化寺塔,雄偉壯觀。元氏西周墓出土銅器34件玉器5件,銅器大都完整。近幾年又開發了封龍山、蟠龍湖和白果樹三大旅遊景點。封龍山旅遊開發區有封龍山石窟、漢碑、修真觀遺址、封龍書院遺址、義軍寨遺址等諸多人文景觀,更有千年白果樹枝繁葉茂。蟠龍湖旅遊區山清水秀,千年古剎蟠龍寺聖景宜人,目前已開發了許多高檔別墅和各種游樂服務設施,蟠龍湖旅遊區已成為集度假、娛樂、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理想場所。封龍山、蟠龍湖與白果寺景區已構成該縣的旅遊經濟「金三角」。

趙縣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1處,其中,國家保護文物有安濟橋、永通橋、陀羅尼經幢、大觀聖作之碑、柏林寺塔,省保文物有各子漢墓群、宋子城遺址、宋村商周遺址、許家郭漢墓、禪林寺舍利塔、李憲墓,另外,還有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因土種植,開辟常規種植的新形式。

石家莊市西部山地丘陵區,約占市域面積的40%,由於區域內氣候乾旱,土地大都處於「靠天收」狀態,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收入。近些年來,石家莊市通過政策、資金支持,不斷加大對丘陵區的開發力度,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之路,丘陵區成為了市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區域。丘陵區適宜種植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的穀子、綠豆、蕎麥、燕麥等小雜糧豆薯作物,這些經濟作物,在山區丘陵地帶形成了常規種植的新形式,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元氏縣西部的蘇村鄉,屬於淺山區、丘陵地帶,水資源匱乏,並不適合大面積發展小麥、玉米等作物種植。在政府的幫助下,這里的農民發展特色種植,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蘇村鄉甜瓜種植已有多年的歷史。

靈壽縣在丘陵區著力培育發展食用菌種植,同樣創出了效益。他們種植的金針菇、白靈菇已經成為農業博覽會上的名優農產品,甚至全國的金針菇價格都要受到靈壽縣金針菇的影響。

在平山縣崗南鎮,保加利亞玫瑰的種植,已經使當地農民清楚地看到了效益。當地農民過去常規種植小麥和玉米,每年要忙上好幾個月,除去種子、農葯、化肥等費用,每公頃純收入只有7500元左右。2004年後,該鎮逐步推廣玫瑰種植,到現在,玫瑰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33公頃以上,涉及8個村,1000多農戶,成為國內最大的大馬士革玫瑰種植基地。而玫瑰本身抗蟲害,幾乎不用打葯和施肥,耐旱性好,每年只需集中耕作20天,日常管理簡單,每公頃地的純收入卻在21000元左右。像崗南鎮玫瑰種植和蘇村鄉決明子種植這樣依靠發展特色種植業實現農民增收的例子還有很多,認清本地條件,發展適合本地地理條件的種植產業,並依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尤其是突出特色產業的發展,成為促進丘陵區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

靈壽縣丘陵地區有1.03萬公頃坡地,以前是植被稀疏,土地乾旱,水利灌溉條件差。陳庄鎮鹿溝村處於丘陵、山區地帶,曾是有名的「旱庄」,可是全村家家戶戶都有板栗樹。山上溫度低,病蟲害少,幾乎不用葯,沙土地上長出來的板栗甜度高,很受歡迎。山東,唐山遷西、遵化等外地客商前來收購,每千克6~8元。

丘陵區並不是荒涼貧瘠的代名詞,只要把它的資源優勢發揮出來,就能實現丘陵經濟的快速發展。

(7)抓住有利時機,發展特色農業。

近年來,特色農業在農民增收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石家莊市下發《石家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明確了石家莊現代都市農業規劃發展的總體布局:重點建設一環兩帶,突出打造三大板塊。通過3~5年的努力,把城市周邊區域建設成為石家莊最大的產銷對接、質量安全的「菜籃子」基地,構建起林水相依、生態良好的城市森林體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將石家莊現代都市農業規劃的發展鎖定為六大重點,包括高效設施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特色種養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現代園區農業,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目前,已經形成規模的特色農業包括:

1)西部山前大道建5000畝觀光帶。「一環兩帶」即以石環公路為主線,以環省會綠化、石環公路綠化、城區與組團間隔離空間綠化、西山綠化、滹沱河綠化等為重點,構建環省會綠色屏障體系。

沿滹沱河區域,以水為特色,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和景觀建設,構建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文化科普等為一體的滹沱河特色農業開發帶。沿西部山前區域,以山為特色,依託西部山前區域綜合開發和綠化美化,構建集生態旅遊、農事體驗、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西部山前生態農業開發帶。沿石環公路兩側各建50米寬的綠化林帶,植樹20萬株;沿滹沱河兩岸發展速豐林及林下產業4000公頃;沿西部山前大道兩側建設果品採摘、觀光帶5000畝。建設鹿泉上寨大棗採摘園、李村葡萄採摘園、藁城惠誠果蔬採摘園、欒城范台草莓採摘園、正定東里雙黃桃採摘園等。

2)石家莊周邊建三大農業板塊區域。石家莊西北部涉及新華區杜北、鹿泉大河、李村、正定曲陽橋、北早現等區域,以生態觀光為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西北水系、南水北調工程、植物園、小壁林場、石家莊森林公園、中山湖公園等,重點發展生態綠化、苗木花卉、特色果蔬種植、水產養殖以及森林旅遊、生態採摘、垂釣觀鳥、田園度假等項目,打造石家莊西北部現代生態農、業板塊。

石家莊東北部涉及藁城崗上、九門、正定諸福屯等區域,以產業園區為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濱河新區、正定現代農業示範區、藁城濱河生態園、彩色植物生態園、國大溫泉度假小鎮、長安區休閑觀光農業園區等,重點發展高效農業、精品果蔬、特色養殖以及現代農業示範展示、休閑度假、觀光採摘、農事體驗等項目,打造石家莊東北部現代園區農業板塊。

石家莊東南部涉及高新區郄馬、欒城冶河、柳林屯、藁城丘頭等區域,以高效設施為主題,依託初具規模的設施蔬菜、瓜果生產基地,集中連片發展日光溫室,擴基地、上設施、創品牌、增效益,打造石家莊東南部現代設施農業板塊。

3)滹沱河上游建一批高標准休閑魚庄。石家莊市城郊區域全部取締散養畜禽。以滹沱河上游區域的鹿泉大河、李村、正定北早現、新華杜北等107家池塘養殖場為依託,建設一批高標準的集漁業養殖、休閑垂釣、餐飲娛樂於一體的休閑魚庄,規劃佔地566.67公頃以上、水面373.33公頃。在正定城南郊107國道兩側,建設佔地66.67公頃以上的觀賞魚產業基地項目。以鹿泉鄧庄康泰中華鱉省級水產良種場為依託,規劃建設133.33公頃中華鱉養殖、觀光科技示範園區。

4)12個縣(市)建萬畝蔬菜示範區,5年後「菜籃子」品種基本無害化城郊區域發揮區位優勢,以設施蔬菜、果木、花卉為主,分別集中連片建設新型日光溫室生產園區和觀光、休閑、採摘園區。以「兩沿一區」帶動石家莊市蔬菜生產,實現溫室、大中小棚、地膜合理搭配、協調發展,確保全年正常生產、季節均衡供應,提高蔬菜生產的質量和效益。今後,石家莊市將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蔬菜生產,突出抓好京石、石德鐵路沿線和石家莊城郊區域的「兩沿一區」標准化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創建蔬菜標准園區。涉及的藁城、高邑、無極、正定、新樂、鹿泉、辛集、欒城、晉州、深澤、靈壽、元氏等12個縣(市)分別建設2~3個萬畝蔬菜示範區、3~5個千畝設施蔬菜示範區。日前,石家莊市出台了《關於推進全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2012年,石家莊市瓜菜面積達到16.67萬公頃以上,總產達到1100萬噸以上,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8.67萬公頃,肉、蛋、奶、果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79萬噸、103萬噸、132萬噸、240萬噸和4萬噸。

5)滹沱新區建正定現代農業產業園。石家莊市將重點在藁城崗上規劃建設藁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滹沱新區規劃建設正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高新區加快建設東佐現代農業示範園。

6)北部、西部乳業,東部、南部糧油,東北部板材。將初步建成以市區北部、西部乳業,東部、南部糧油,東北部板材為特色的都市圈農產品加工產業帶,以及以石環公路南環沿線為主的農產品物流產業帶和鹿泉大河農產品物流產業區。

7)發展果品觀光、採摘園、農家樂等特色品牌。鹿泉市為了讓特產成為特色,特色成為品牌,該市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培植優質名品。先後從省農科院、省社科院等引進一批名優葡萄、大棗新品種,選擇在土壤肥沃、空氣清新、遠離工業污染的區域,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截至目前,已培育出「紫藤」葡萄、「上寨」大棗、「田仙」紅石榴等三大果品商標。其中,「紫藤」葡萄榮獲河北省名牌產品。按照生物防治技術,專業生產放心菜,培育出了「久康」等無公害蔬菜品牌。品牌戰略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該市農產品的知名度。

借勢發展特色游,讓農民腰包鼓起來。隨著林果業的發展,鹿泉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前來觀光休閑的石家莊市民與日俱增。為了發展以觀光休閑旅遊為內容的現代特色農業,該市引進和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農業示範園等一批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建起了葡萄觀光長廊,開展了大棗、石榴採摘活動。將田園風光、農耕景緻、現代設施與高科技完美結合,舉辦石榴採摘節、櫻桃採摘節、金秋大棗採摘節及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采農家果等農家樂活動,借勢發展特色游,促進農民增收。截至2009年8月,該市舉辦的大棗採摘節、山杏採摘節,已接待遊客9萬餘人次,銷售大棗22萬千克,收入達200餘萬元。

石家莊市將建設120個果樹標准化示範園區,果品標准化生產技術推廣面積力爭達到16.67萬公頃以上,優質果率、精品果率分別達到90%、30%以上,石家莊城郊區域建設30個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果品觀光、採摘園,並且力爭到2015年,無公害蔬菜和果品基地認定面積達到80%以上。

石家莊市將大力發展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及環境保護要求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改造升級現有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加快推進豬、雞標准化規模養殖,積極扶持生態養殖場區建設,石家莊市每年新增標准化規模化養殖示範場區50個以上。

大力發展水產品健康養殖示範場區,擴大設施養殖面積,做大冷水魚、中華鱉兩大內陸特色產業,支持水庫漁業發展。

力爭到2015年,石家莊市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每年新增20家以上,主要「菜籃子」品種基本實現無害化。

(8)強化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管理措施。

1987年以來,石家莊市及所屬縣、區的土地管理局相繼成立,經過廣大土地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石家莊市已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土地管理網路,改變了原來多頭和分散管理的局面,強化了對土地的管理。石家莊市所有的鄉鎮都建立了土地管理所,村級和街道也都配備了專職土地管理員或小組。為了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各級土管人員的素質,石家莊市普遍堅持了業務培訓,幾年來先後舉辦了「土地管理基本知識培訓班」、「土地監察人員培訓班」、「建設用地培訓班」、「土地資源調查培訓班」、「土地申報、登記、確權發證培訓班」等。並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文件、規定。如《石家莊市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暫行規定》、《石家莊市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暫行規定》、《石家莊市鄉鎮企業有償使用土地暫行規定》、《石家莊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石家莊市國家建設用地管理暫行辦法》,並與有關司法部門聯合制定了有關處理和審理土地糾紛行政案件、土地權屬糾紛等文件,對強化土地管理發揮較大作用。

在國家、鄉鎮企業基本建設徵用土地時,各級土管部門都認真堅持一個「嚴」字,努力做到把好4關,即嚴格控制佔地指標,把建設用地納入各區縣的目標管理,年初有指標,年終有考核;嚴格審批程序,要審批一批地,都必須有計劃、有資金、有規劃定點,有嚴密的設計;嚴格控制佔地數量,精打細算,杜絕圈大院,多征少用;嚴格把握尺度。土管人員要深入現場實地勘測、嚴格掌握。各縣、區還特別重視對農民宅基地用地的管理,從轉變農民對土地的傳統觀念入手,針對農村建房中內棄外延的突出問題,狠抓了收交村內閑散地和空白宅基地的工作。

Ⅲ 看甘肅省國土資源系統怎樣打造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中國國土資源報】看甘肅省國土資源系統怎樣打造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推進器 放大鏡 防火牆
—— 看甘肅省國土資源系統怎樣打造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我把風險點找出來,有時候一天看上幾遍。」 甘肅省嘉峪關市國土資源局文殊鎮國土資源所所長余向倉每天上班後都會給自己加一堂「必修課」,「既然是自己找出來的風險點,就不能再去冒那個風險濫用手中權力。」這也是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廣大黨員幹部的普遍感受。有了這堂「必修課」,辦理土地使用業務時的權力風險被警告、制止在萌芽狀態,廉政風險由事後監督轉向事前防控,大大壓縮了腐敗滋生的空間。
每個崗位都有廉政風險,但找准關鍵點,每個風險都可防控。針對土地使用過程容易發生腐敗的關鍵環節,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在全系統不斷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廉政風險防控預警管理,開展廉政准則專題教育培訓,全面推行幹部輪崗交流,規范幹部廉潔從政行為,切實加強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加強重大項目和資金管理的措施。
今年6月底,國土資源部檢查組對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張掖市國土資源局、文殊鎮國土資源所和嘉峪關市國土資源局等單位的「兩整治一改革」、基層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和制度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
防患未然 打造廉政風險防控的「推進器」
金昌市金川區國土資源局局長藺有勇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多年,對土地使用政策比較熟悉。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工作開展以來,他和同事們一道,將所有的底冊及手頭涉及的工作重新查閱了一遍。
「土地審批把關不嚴格、手續不齊全等風險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因此要在這些方面特別慎重。」 通過學習省國土資源廳加強基層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制度後,藺有勇更加明白,每個崗位都有風險。
防腐拒變,思想是第一道防線。針對一些幹部對廉政風險防控意識不強的問題,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立了廉政風險防控領導小組,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分工負責、紀檢部門組織協調、中層幹部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責任明確,並將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和制度落實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築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線。該廳通過舉辦反腐倡廉建設講座、收看《廉政准則》視頻報告會、組織《廉政准則》知識測試等活動,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廉潔從政和依法行政的意識。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監察室主任辛繼升對記者說:「開展廉政風險防控管理,重在預警預防,更是保護幹部。通過排查風險點,我們發現了許多以往意識不到的風險和漏洞,對自身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針對風險採取措施,就會少出問題。」
隨著省國土資源廳基層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的全面展開,嘉峪關市局邀請市委講師團到該局進行集中輔導,還邀請國家土地督察西安局領導為全局職工做國家土地政策形勢宣講會。臨澤縣局配合縣檢察院的預防職務犯罪調查活動,對該局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進行測評並開展警示專題講座。敦煌市國土資源局將國土資源職業道德規范製作成桌牌、開辟「廉政專版」,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積極營造工作氛圍。
針對領導幹部用權行為開展了職務風險、行政風險和腐敗風險排查,解決基層部門領導幹部落實民主集中制不嚴格、制度執行不力和執政能力弱化等問題,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綜合運用國土資源目標責任考核、巡視巡查、執法監察、行風評議及群眾信訪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發現工作中新出現的薄弱點和制度漏洞,補充或調整風險點和風險等級,修定完善防控措施。
同時,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切實加強國土資源反腐倡廉建設的若干規定》,作出了嚴禁工作人員及直系親屬從事土地、礦產開發的規定,進一步加強了對公職人員的紀律約束,持續深化幹部及直系親屬從事土地、礦產開發或從事與國土資源工作相關的經營性活動的清理整治工作。
廉政風險無處不在,加強防範人人有責。隨著系列警示教育和疏導教育活動的開展,幹部職工受到了強烈震撼,風險防控理念逐漸成為各部門源頭防腐的新共識。
「廉政風險防範就像給我們打預防針,防止大家生病。」 駐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紀檢組長宋亞彬告訴記者,查找廉政風險點不是為了「整人」、「找事」,為的是更好地保護幹部,使幹部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針對查找出的廉政風險點,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按照風險發生幾率和危害程度,通過集體研究評估,劃定風險等級,逐一研究確定了每個崗位的教育、制度、監督方面的防控措施。
排查風險 規范公共權力的「放大鏡」
甘肅省加大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監管,組織國土資源、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對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在確保項目建設質量的同時,保證了資金安全運行。針對舟曲、東鄉災後恢復重建重大項目,省國土資源廳專門成立監督檢查工作機構並制定項目管理辦法,主動介入項目勘察設計、招投標、項目實施及資金撥付等關鍵環節,認真落實違法違紀案件公開通報和掛牌督辦辦法,及時發現和糾正項目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專門設立審計處,承擔了對5個市(州)局11個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專項資金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及時發現了被審計單位在財務管理、民主決策、單位內控制度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近年來,甘肅廳紀檢組向重點處室、工程項目派駐廉政監督員,對礦業權審批和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情況以及工程資金使用情況實行全程監督,這成為省國土資源廳的一個突出工作亮點。
甘肅廳堅持重大事項公示公告制度和政務信息網上發布制度,推行行政審批事項網上運行,通過服務窗口受理各類報件,向社會公示土地使用權出讓審批事項。這一做法得到了甘肅省紀委的充分肯定,並逐步形成了「統一規劃、統一徵用、統一出讓、統一管理」的供地機制;基本實現了土地審批會審、土地交易進入市場、土地收益上交財政、辦事程序公開透明;經營性用地全部實現了招拍掛出讓,工業用地招拍掛出讓穩步推進,比例不斷提高。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力學告訴記者,通過把土地整治項目權力與責任向市州國土資源部門傾斜,明晰行政權責、規范資金管理,規避了工作中因權力過於集中產生的腐敗風險,降低了項目資金擠占、挪用和截留問題發生的幾率。
對症下葯 築起遏制腐敗的「防火牆」
遏制腐敗有很多措施,如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制定廉潔自律規定或守則、領導幹部廉政承諾、加強法制教育等。甘肅廳採取競爭上崗制度,加大幹部輪崗交流力度,在全系統交流面達到25%以上,大大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與活力,降低了重點崗位的廉政風險。2011年全省民主評議政府機關,省國土資源廳在省直11個執法部門評議中排名第四。
隨著簡政放權工作開展,基層部門行政權力相對集中、項目資金相對集聚,更加需要規范權力運行監管。對此,國土資源部檢查組為省國土資源廳提出建議:健全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以規范和制約權力為核心,以源頭治理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教育、制度、科技三管齊下」,整體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等工作;堅持防範廉政風險與防範行政風險並重,建立健全國土資源市場配置機制、國土資源管理創新機制、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機制、風險預警防控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形成制度健全、監督到位、防範有力的風險防範機制,確保國土資源事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把行政效能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通過加強效能建設規法行政執法行為,遏制腐敗。該廳利用「作風建設年」活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效能風暴」行動等有利契機,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時,減少了腐敗滋生的機會。(作者: 王鋒 趙文學)

參考:http://gansu.gscn.com.cn/system/2012/08/13/010145076_01.shtml

Ⅳ 尋求有關國土資源的科普宣傳資料

2006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確定

2006年第 37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近日,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國土資源系統扎實做好宣傳活動。

通知要求,要圍繞主題向公眾進行資源環境的基本知識、基本國情,節約利用、集約利用資源,以及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國家政策和科普知識宣傳。

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圍繞今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進行宣傳,做好具體的組織工作。聯合相關學會、協會,並爭取新聞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參與,使資源環境保護的科普宣傳更加深入。

通知要求,要創新形式,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在紀念「世界地球日」期間,充分利用好國土資源科普場館等基礎設施,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紀念活動。創造條件開放國土資源實驗室等科普設施,積極進行國土資源科學知識和科技成果宣傳。通過散發宣傳資料、進行實物展示、播放錄音錄像、舉辦科普講座和組織專家現場咨詢等方式,向公眾宣傳、講解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知識。還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的作用,集中報道資源環境保護內容和主題宣傳活動情況,擴大宣傳影響和效果。

世界地球日(背景資料)

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由美國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發起並組織的環境保護活動,猶如星火燎原。全美國共有2000多萬人參加,約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全國的各大團體參加了這次活動,這一天就成了第一個地球日。

1972年全國人類環境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197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成立,此後保護環境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增加,地球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成為了全球性的活動,我國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舉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

Ⅳ 【高分】請教關於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學習的一些問題

我是這個專業研三的學生,今年就畢業了,現在就我知道的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跟你說說吧,僅供參考吧,必經路是自己的,每個人情況和閱歷都不一樣。
問題一:根據我的認識,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土地及房產評估方向。主要課程有不動產估價,農用地評估等課程。這個方向也是我本科同學畢業後從事最多的方向。評估公司也經常會接一些規劃的項目。主要課程是土地規劃學。
2、測量。測量學、地圖學,航測等課程。如果是男孩子的話這個方向也是很好就業的,但是看到你好像並不是很感興趣(我也是O(∩_∩)O~),應該是個女孩子吧,這個方向很少會要女生,因為很累。
3、地理信息系統方向。相關課程包括地圖學、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以後主要就是用軟體畫圖,如果計算機好的話,還有可能從事軟體二次開發。
4、除此以外,一些房地產公司也會招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來做土地專員,比如做一些市場調查等。
我所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這些了,其實說實話這個專業的方向不是很寬廣。就你不喜歡的課程來看,可能從事土地評估和進房地產公司比較適合。(本人認為土地評估很無聊,而且也沒有什麼發展前景,一直想進房地產公司,但大的地產公司招咱們專業比較少,有也是要好學校的,所以比較困難,糾結中……這是我的想法啊,並不一定適合你)
問題二:選一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設計以及土地調查技術吧,如果有機會,也大概學一下工程概預算吧,其實學校里的課程都差不多,學了不用的話也就忘了,用的話學的是遠遠不夠的,都是從頭再來。
問題三:研究生考試一般是在每年的1月份,如果你要考就是在大四的1月份,頭一年的10月份報名,有四個科目,必考的有英語和政治還有一門專業課,有的學校考數學,有的學校再加一門專業課。其中英語和政治是全國統一命題,數學由全國卷和學校自主命題的卷子,全國卷分為一、二、三、四這四種卷子,咱們專業通常是考四類卷,也有考其他類別的(這個你可以再仔細查相關資料),自命題的就是報考學校自己出題了,專業課是學校自己出題。
不用准備太早,如果想提前看,可以學習一下英語,因為咱們專業一般是管理類,英語分要求的比較高。每年的考研大綱會在七月或八月出來,所以其他科目可能會變動比較大。專業課在每個學校的大綱出來以後再針對性復習,有的學校給出參考用書,有的不給(以前都是這樣,不知道你考的時候會不會變)
研究生導師的選擇每個學校不一樣,有的是在報考的時候選好,有的是在復試後選擇。我之前報考的時候就是只選擇方向沒有選導師,當時看好了一個導師,給她發電子郵件,可惜沒理我。本人認為在初試時沒有必要找老師,可以等復試前聯系。(僅供參考)
這個專業比較好的學校有南京農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好像可以在網上搜到。
問題四:這個專業可以報的公務員職位非常少,有的話可能就是國土資源部或者是一些下屬單位,但是真的是很少。事業單位招聘中一些地質所也有可能招。公務員招聘每年不一樣,所以只能等招考目錄下來才能知道有沒有不限制專業的崗位。我沒見過合適的,近幾年公務員招的應屆生越來越少了。
悄悄說一句打擊你的話,我認為這個專業前途不是很樂觀,這是上了七年感悟出來的,不過不知道那些頂尖學校的怎麼樣,多少根個人性格有關吧,我身邊也有很喜歡的。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祝你成功!

Ⅵ 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邀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同志講課

近日,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邀請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夏鳴到國土資源部舉辦講座。政策法規司、調控和監測司、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共50多人到場聽課。

夏鳴圍繞「有效集聚資源,有序統籌發展」,從經濟學角度結合江蘇國土資源工作面臨的實際情況,介紹了江蘇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的基本思路。他提出,國土資源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到守土有責、護土有方、動土有據、用土有益。

在談到國土資源工作要創新思路時,夏鳴總結了四個短語:解放思想,把握方向,集聚資源,持續發展。他說,國土資源部門在管理土地上解放思想,就是要改變、更新生產要素配置,扭轉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配置失衡這樣一個格局,更新生產作業方式。同時要堅持原則,做到耕地總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農民利益不受損,國土規章不違背。把握方向,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保持土地公有制不變;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效益取向;充分認識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路徑要瞄準社會主義科學發展的宏偉藍圖。集聚資源,就是將農村耕地資源集聚,建設用地資源集聚,勞動力資源集聚,市場需求與公共服務資源集聚。持續發展,就是要做到集中有效性投入,減少過程性浪費,把握引導性措施,有序、協調性推進。

政策法規司司長王守智表示,此次講座指導性很強,對國土資源部法規司幹部來說,是很受鼓勵、很重要的一課。他介紹,此次講座是法規司加強作風建設活動的一項內容,法規司將繼續深入基層調研,同時採取邀請地方國土資源部門領導同志舉辦講座等多種形式,讓全司幹部擴大視野,開拓思路,彌補到基層調研時間的不足,及時掌握基層工作中指導實踐取得成功的理論成果和好做法。

Ⅶ 國土資源文化現狀調查分析

史靜 章茵 崔熙琳 徐夢華 譚正敏

(中國地質圖書館 北京 100083)

摘要 本文依託 「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研究項目」,通過問卷方式進行系統調查,初步了解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基本現狀和特點,總結經驗和做法,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下一步出台相關政策提供數據依據,並提出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 國土資源文化 問卷調查 數據支撐 思路建議

在國家著力建設「文化強國」、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環境下,國土資源部系統各單位把握契機,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推動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興起和不斷發展。目前,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發展格局,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本文依託國土資源部軟科學項目「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研究(201234)」,通過問卷方式對國土資源文化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初步了解國土資源文化發展的現狀和特點,總結經驗和做法,剖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下一步出台相關政策提供數據支撐,並提出思路和建議。

1 調查的基本情況

1.1 調查范圍

本次調查通過網路和郵寄的方式,共向全國224個地區,325個單位的1716人發放了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573份。調查對象包括: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國土資源部和省/自治區/市/縣/鄉鎮國土資源廳(局、所)、地調院/地勘局/地礦局/地質局/地質隊、國土資源部和省/自治區/市/縣/鄉鎮國土資源直屬事業單位和部分其他單位。

此次調查范圍較廣,國土資源系統相關單位和部門基本上都有所覆蓋,調查數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可信性(圖1)。

1.2 被調查人群的基本特徵

通過對收回問卷的統計,國土資源文化建設調查人群的年齡分布情況如下: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人數占總數的0.1%,50年代的佔12%,60年代的佔28%,70年代的佔23%,80年代的佔35%,90年代的佔0.5%。男女比例為1.37∶1,本科以上學歷達87%,處級以上幹部達32%,擁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達44%。

此次調查中,被調查人群的年齡、職務、職稱等數量符合現階段國土資源系統的人群特徵,這對於了解系統內幹部職工對國土資源文件建設現狀的看法,分析研究國土資源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圖1 個人調查的分布情況圖

2 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國土資源系統內在文化建設方面已經基本達成了共識,96%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推進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工作很重要。被調查者認為,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重視人才和骨乾的培養;文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不斷推陳出新。只有在科學規劃的指導下,在有效資金的保證下,在獎勵機制的激勵下,重視後期的總結和宣傳工作,才能推動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擴大國土資源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2.1 對國土資源文化類型的關注程度

對於文化類型的關注程度調查顯示:超過50%的被調查者關注地質文化,超過33%的被調查者關注礦業文化、國土資源精神文化、土地文化、國土資源制度文化和國土資源物質文化,對於海洋文化和測繪文化的關注相對較少(圖2)。

圖2 被調查者對國土資源文化類型的關注情況圖

最受關注的文化類型分別是地質文化、礦業文化,其次是國土資源文化、土地文化、國土資源制度文化和國土資源物質文化,而關注海洋文化和測繪文化的人較少。

2.2 對國土資源文化描述的認同程度

對國土資源文化的描述,項目組提出了「國土資源文化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從業人員在對資源的勘測、開發、利用、保護和認識等相關社會活動中創造的具有國土資源特色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屬於行業文化范疇。」對此,56%的被調查者比較同意,23%的被調查者同意,4%的被調查者不太同意,0.5%的被調查者不同意,6%的被調查者表示不好說,1%的被調查者還提出了其他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建議對自然資源進行一下限制」、「人員擴大到從業人員以及熱心國土事業的各界人士」、「(國土資源文化)是國土資源部門在土地、礦山和海洋等自然資源的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國土資源文化是)對地質環境的勘測、開發、利用、保護和認識等」。還有的提出了其他見解,如「國土資源文化應該包括物質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應該包括道德觀和價值觀」,「應著重於未來」等。

2.3 對國土資源科學文化知識的關注和需求調查

對國土資源知識類型的關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55%的被調查者熟悉礦產資源,51%的被調查者熟悉土地資源,49%的被調查者熟悉地質資源,33%左右的被調查者熟悉水資源、資源保護和國土資源政策法規(按熟悉程度從大到小排列),20%左右的被調查者熟悉國土資源領域科技成果和國土資源領域新技術(按熟悉程度從大到小排列),10%左右的被調查者熟悉海洋資源,而只有4%左右的被調查者對礦產品貿易和碳匯領域的知識有所了解。

對國土資源科學文化知識類型的需求調查結果顯示:55%的被調查者希望獲取土地資源知識,50%左右的被調查者對礦產資源和地質資源感興趣,41%左右的被調查者希望獲取國土資源領域新技術相關知識,36%的被調查者希望了解國土資源領域科技成果、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和資源保護知識,33%左右的被調查者關心水資源,25%的被調查者希望熟悉海洋資源知識,14%的被調查者希望獲取礦產品貿易知識,9%的被調查者希望獲取碳匯知識。

對獲取國土資源科學文化知識的途徑調查結果顯示:60%的被調查者是通過相關科普網站和科普欄目獲取國土資源知識,53%的被調查者通過普通網路搜索獲取國土資源知識,50%的被調查者經過專家講座和學術會議獲取國土資源知識,37%的被調查者通過影視、文學及科普作品獲取國土資源知識,33%的被調查者通過圖書館和博物館獲取國土資源知識,只有22%的被調查者使用中國地質圖書館提供服務的資料庫獲取國土資源知識,還有少數人通過國土資源報及各類報刊,相關業務書籍及部門匯編手冊等獲取國土資源知識。可見便捷的搜索引擎、多媒體形式的知識載體、生動精彩的專家講座相比較圖書和資料庫更能夠受到公眾的歡迎和喜愛。

對限制獲取國土資源科學文化知識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60%的被調查者認為限制自身獲取國土資源知識的原因是工作緊張導致沒有時間關注,31%的被調查者認為獲取的途徑太少,14%的被調查者對工作以外的內容不感興趣,還有5%的被調查者反映形式少、信息少、機會少,尤其是農村基層這個問題尤其突出,僅有1人表示「單位有周五學習日制度,有獲取的途徑」。

由此看出,近年來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和地質資源知識受到了高度重視,國土資源領域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的資訊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土資源系統從業人員的資源保護的意識在逐步提高,但是對海洋資源和水資源知識不甚關注,對礦產品貿易和碳匯的興趣不高。

2.4 國土資源文化發展存在的不足

對目前國土資源文化建設領域薄弱環節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4%的被調查者認為所在地區在國土資源文化建設領域的薄弱環節在於社會影響力不足,57%的被調查者認為經費投入不足,48%的被調查者認為文化成果不多,30%的被調查者認為主管部門不明確,1%的被調查者反映了人員不足、實際投入少的問題。

2.5 對加強國土資源文化發展的制度和措施的建議

對建立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制度的調查結果顯示:61%的被調查者認為,強化教育培訓、建立骨幹隊伍的實際效果比較好;55%左右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建立組織機構,加強科學指導,保證資金投入,吸納社會力量,制定專項政策,建立獎勵機制;52%的被調查者認為,應當繁榮文化創作,發揮載體作用,45%的被調查者認為,統一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反映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

對加強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具體措施的調查結果顯示:72%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發現和培養文化人才,69%的被調查者認為要大力開展各類文化活動,63%的被調查者認為要開展文化成果的宣傳,55%的被調查者認為需要建立文化建設獎懲機制,41%的被調查者認為需進行文化建設理論研究,1%的被調查者建議通過網路和金融的方式推動文化建設。

3 促進國土資源文化發展的思路

根據調查結果和被調查者補充的意見建議,可以看出,加強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已勢在必行,既是積極踐行國家和行業內文化建設風氣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每位國土資源系統內成員自身素質的重要舉措,而建設優秀的國土資源文化需要從行業傳統精神、隊伍整體素質、文化平台搭建、理論研究和具體實踐等方面入手。

3.1 提煉國土資源行業精神,塑造國土資源行業形象

號召幹部職工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國土資源系統優秀的行業精神,開展以弘揚國土資源核心價值觀、提高隊伍凝聚力、激發為國土資源管理事業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著力塑造特色鮮明、奮發昂揚、富於時代氣息的國土資源行業形象。總結國土資源事業歷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宣傳國土資源系統的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展現國土資源人在平凡崗位上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甘於奉獻的優秀品格和精神風貌,探索運用新的文化機制打造行業形象。

3.2 提高國土資源隊伍的文化素質

以全面提高幹部職工素質為目的,在全系統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圍繞國土資源事業發展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交流研討、專題講座等,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樹立科學管理的理念。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帶頭研究,做好表率,形成良好的學風和創新的氛圍。

通過先進單位經驗交流、優秀人物事跡宣講、文化論壇、才藝培養及展示等活動,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養,展現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增強隊伍的活力和凝聚力。建設一支用先進科學文化知識武裝、富有高尚品質和道德情操、極具創造力的新時代國土資源隊伍。

3.3 加強國土資源文化陣地建設和精品創作

以國土資源文化發展為契機,緊密圍繞國土資源工作總體部署和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加強文化宣傳教育、文化產品及傳播、文學藝術創作、國土資源科普等工作,推進宣傳教育陣地、文化產品傳播網路、科學普及基地等的建設。整合現有文化資源,統一規劃、統一部署,加強協作、形成合力,推出一批具有國土資源特色的影視、科普、文學、藝術等文化精品,擴大國土資源文化的影響力。

3.4 積極開展國土資源文化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

調動各方面力量,結合國土資源工作實際,深入開展國土資源文化理論和實踐研究,豐富國土資源文化內涵,拓展其外延,推動國土資源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4 對保障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建議

國土資源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土資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加強國土資源文化建設,需要全系統從上到下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需要加強制度和投入的保障,需要培育一支專業的文化建設隊伍,以此全方位提高國土資源文化的建設水平。

4.1 設立專門機構,加強組織領導

建議國土資源部成立國土資源文化建設指導機構,由部領導掛帥、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統一部署、指導、協調國土資源文化建設工作。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的日常事務。組織編制國土資源文化建設規劃。各省、市、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部直屬單位都要將國土資源文化建設納入本單位工作重點,大力推進。

4.2 完善政策制度,創新發展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制定面向國土資源文化工作者和工作機構的專項政策,在工作考評、職稱、職務、分配等方面把文化工作與其他工作擺在同等地位。把國土資源優秀科普成果納入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成果獎評獎范疇。部定期組織開展優秀文化工作者、優秀文化作品等評選活動,把國土資源文化工作人員和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好、發揮好、保護好,促使其產出更多優秀作品。設立國土資源文化建設項目,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關心、支持、參與國土資源文化建設。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和國土資源文化項目的實施,培養壯大國土資源文化隊伍,形成國土資源業務工作和文化事業的良性互動。

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從政策引導、宣傳鼓勵入手,引入社會力量從事國土資源文化建設,推動國土資源文化產業發展。

4.3 豐富隊伍結構,培養專門人才

建設一支由宣傳教育、文學創作、影視藝術創作、科普、新聞出版及網路傳媒等組成的,專群結合的國土資源文化隊伍。培養一批從事國土資源文化事業的專門人才,為繁榮發展國土資源文化事業提供智力保證和人才保證。

4.4 保證專項投入,吸納社會力量

建議部設立專項資金保證文化建設基本投入,部系統各單位也要從資金上保證文化建設工作,應將文化工作經費列入年度經費預算,專款專用,數額應保證文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支持國土資源文化建設。以設立國土資源文化基金等方式,調動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

參考文獻

袁可林.關於國土資源文化建設之我見[J].資源導刊,2013(3):12~14

段怡春等.2007.地球科學文化建設與發展研究報告[M],中國大地出版社

張先余.弘揚「三光榮」精神 塑造地勘隊伍核心價值理念[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2,7:16~19

Ⅷ 地質 演講稿

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地質三光榮精神》。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為弘揚三光榮精神准備好了嗎?也許你會說,我們能做什麼?那些都是地質工作者的事情。在這里,我要大聲地說:你錯了!我們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你我發揚三光榮精神的實際行動必將為地質事業設添磚加瓦而奠定扎實的基礎。
「精髓。在找礦產資源, 地質工作是一項不斷探索發現的工作,需要用地質科技理論去逐一認識和揭示地質存在;地質工作是排頭兵,在國民經濟建設中需要他提供大量的資源保障;地質工作是非常艱苦的工作,許多的工作量必須在崇山峻嶺的野外去完成。長期以來地質工作者們弘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一代一代的地質工作者們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使我國地質科技研究領先世界水平;使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對石油、鋼鐵、煤炭等礦產資源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使我們地質行業內的人們形成熱情、豪放、能吃苦、甘於奉獻的獨特個性。

在新時代和新形勢下,地質工作仍需要探索精神、吃苦精神和奉獻精神。多年來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堅持以地質科技普及吸引廣大青年學子投身地質事業;以產學研緊密結合教學模式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地質應用型人才;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艱苦奮斗,敢於吃苦的精神;以強化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培養學生從事野外地質工作強健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在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一、抓地質科普,激發學生投身地質事業的熱情

從事地質工作一般人只認識到其艱苦性。在生活和工作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很多人怕艱苦而放棄選擇地質專業的學習,使地質院校一些基礎性地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出現地質科技人才十年「斷層」。2006年1月20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頒布以後,地質科技人才的培養已是十分緊迫的任務。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順勢抓好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地球的形成與演變、岩石成礦機理與規律、生物的演進過程等知識講座,來吸引學生的熱愛地質科技的興趣;通過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地質災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等學術報告,來激發學生投身地質事業的熱情;還走出校門組織開展好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6月5日「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讓社會深入了解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讓大家共同愛護我們耐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資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銳,耕地總量和人均佔有量不斷減少,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不足,石油、鐵礦石等進口量和對外依存度迅速提高。這些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需要有更多的學生投身地質事業。其實,地質事業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單是那些讓外行人看了頭暈、內行人看了興奮的專業術語,不親自去操練永遠也就只知點「皮毛」。而對於專門學地質的大學生們來說,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實踐機會。更何況,野外經驗本身就是一堂「在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地質工作又具有實踐性很強的特點,不踏遍青山難有作為。縱覽老一輩地質學家哪個不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哪個不是在「山谷的風」的陶冶之下,建樹偉業?因此,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只有獻身地質,走進深山、戈壁、海洋才能幹出一番事業。在這樣的環境里,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增長自己的才幹,擴大自己的視野。
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Ⅸ 地質科普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地質三光榮精神》。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為弘揚三光榮精神准備好了嗎?也許你會說,我們能做什麼?那些都是地質工作者的事情。在這里,我要大聲地說:你錯了!我們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是,你我發揚三光榮精神的實際行動必將為地質事業設添磚加瓦而奠定扎實的基礎。
「精髓。在找礦產資源, 地質工作是一項不斷探索發現的工作,需要用地質科技理論去逐一認識和揭示地質存在;地質工作是排頭兵,在國民經濟建設中需要他提供大量的資源保障;地質工作是非常艱苦的工作,許多的工作量必須在崇山峻嶺的野外去完成。長期以來地質工作者們弘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精神,一代一代的地質工作者們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傳統,使我國地質科技研究領先世界水平;使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對石油、鋼鐵、煤炭等礦產資源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使我們地質行業內的人們形成熱情、豪放、能吃苦、甘於奉獻的獨特個性。
在新時代和新形勢下,地質工作仍需要探索精神、吃苦精神和奉獻精神。多年來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堅持以地質科技普及吸引廣大青年學子投身地質事業;以產學研緊密結合教學模式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地質應用型人才;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艱苦奮斗,敢於吃苦的精神;以強化體育教學中的體能訓練培養學生從事野外地質工作強健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在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從事地質工作一般人只認識到其艱苦性。在生活和工作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很多人怕艱苦而放棄選擇地質專業的學習,使地質院校一些基礎性地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少,出現地質科技人才十年「斷層」。2006年1月20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頒布以後,地質科技人才的培養已是十分緊迫的任務。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順勢抓好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地球的形成與演變、岩石成礦機理與規律、生物的演進過程等知識講座,來吸引學生的熱愛地質科技的興趣;通過環境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地質災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礦產資源,同時,地質工作又具有實踐性很強的特點,不踏遍青山難有作為。縱覽老一輩地質學家哪個不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哪個不是在「山谷的風」的陶冶之下,建樹偉業?因此,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只有獻身地質,走進深山、戈壁、海洋才能幹出一番事業。在這樣的環境里,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增長自己的才幹,擴大自己的視野。
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風斬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Ⅹ 國土資源局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自查總結報告

自貢市國土資源局
關於「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的自查報告

省國土資源廳:
2006-2010年,我局的「五五」普法工作,在省國土資源廳、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認真實施省國土資源廳、自貢市《五五普法規劃》和《自貢市國土資源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2006-2010)》,緊密圍繞全市和國土資源管理中心工作,加強領導,強化保障,聯系實際,突出重點,創新形式,積極開展了普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扎實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自貢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按照《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做好全省國土資源系統「五五」普法檢查驗收工作的通知》(川國土資電發〔2010〕44號)的要求,我局經過認真自查,自查得分為{ }分。現將有關工作開展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基礎保障,確保「五個到位」
(一)組織領導到位。局黨委、行政高度重視「五五」普法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領導班子責任目標,並建立了專門的領導及辦事機構。及時成立「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組,「一把手」局黨委書記、局長常玉華同志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區縣局、市局各科室、直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根據人員變化的情況兩次進行調整),將局辦公室確定為「五五」普法工作專門辦公室,選擇優秀幹部全面負責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務,同時,相應成立了調解工作小組、矛盾糾紛排查小組、信息小組等組織,為「五五」普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規劃落實到位。「五五」普法啟動之初,我局在認真總結「四五」普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基層就如何開展普法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進行了廣泛的調研。結合工作特點,研究制定了《自貢市國土資源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五個五年規劃(2006-2010)》,明確了我局「五五」普法教育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教育對象、工作要求、方法和實施步驟,全面指導「五五」時期普法工作。在此基礎上,每年還根據當年主要工作任務,制定了年度工作規劃,還做到普法工作每年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使 「五五」普法工作規劃得到具體落實,有效的促進了整體普法工作順利、有序的開展。
(三)制度建設到位。為使「五五」普法教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根據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職能和特點,根據「五五」普法的總體要求,定期召開普法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計劃,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矛盾糾紛隱患,研究排查措施,徵求意見和建議,制定相關制度。我局於2006年制定並印發了《自貢市國土資源局普法學習、檢查、督促、考核、總結制度》,明確了相關工作要求,全面加強「五五」普法工作。在各個年份我局還根據新情況、新形勢對規劃作適當的調整或補充,並制定各年度的法制工作計劃,使普法工作真正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檢查、年末有總結。
(四)夯實基礎到位。一是及時征訂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書籍和報刊,為大家「充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二是設立並公布「12336」咨詢電話,對外提供國土資源法律咨詢,並建立了網站接受社會咨詢和投訴,暢通與群眾交流的渠道。三是購置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宣傳車輛,為普法宣傳提供物質保障。
(五)經費保障到位。我局每年將普法經費納入財務預算,確保了「五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確保了普法宣傳資料征訂、網站正常運營、宣傳用車、普法培訓班等工作落到實處,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五五」普法期間,共投入經費近40萬元,僅2009年6月25日舉辦「大地頌歌」第19個全國土地日法制宣傳晚會就投入經費10萬元。
二、突出地方特色,狠抓普法宣傳,注重「五個結合」
為加大國土資源普法宣傳,使全社會理解、關注和監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我局在堅持日常宣傳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和「12.4」法制宣傳日等三大國土資源宣傳平台,突出自貢市作為「龍之鄉」、「燈之城」、「鹽之都」的特點,扎實開展特色宣傳,積極開展「送法工程」,積極推廣普法先進經驗,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五個結合」:
(一)結合依法行政,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我局領導在堅持集中有計劃地將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管理法、物權法、拍賣法、公證法、公務員法等相關行政法規作為普法教育培訓重點同時,做到了普法從領導開始。局黨委書記、局長常玉華多次親自上門為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市政府市長、市政府主席、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和秘書長等及時送去整套國土資源最新法律法規政策匯編,促使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行政。同時,組織編印國土資源特別是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及政策小冊子,深入農村和礦山企業,把法律送到企業主和農民手中。編制國土普法小人書和宣傳手冊送法進學校進課堂,普法工作從娃娃抓起。
(二)結合「陽光政務」和「行風熱線」,開展普法宣傳。積極組織人員收省廳舉辦的「陽光政務」,局領導親自帶隊到市廣播電台直播室,與全市聽眾進行交流。以此為契機,以聽眾咨詢和反應的問題為載體,加強了國土資源法律的宣傳,社會反響較好,宣傳效果明顯。
(三)結合全國土地日,普法宣傳有聲有色。我局把2006年至2009年中的第16、17、18、19個全國土地日作為普法宣傳時段的重中之重,圍繞宣傳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將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到田間地頭、大街小巷,做到了 「電視有影、廣播有聲、報紙有文、網路有版,村村有標語,鄉鄉有展版」,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2009年6月25日第19個全國土地日之際,我局投資近10萬元,在春華廣場獨立舉辦了「大地頌歌」國土資源法制宣傳晚會,數千群眾觀看晚會,並參與有獎知識問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把普法宣傳融入到節目當中。
(四)結合鄉(鎮)幹部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培訓,開展集中宣傳。我局根據省廳的部署,制定了專門的培訓計劃,並將普法宣傳作為課程內容之一。共舉辦培訓班4期,向鎮村幹部發放《鄉(鎮)村幹部國土資源知識讀本》共計2000餘本,參培2000餘人,極大地提高了鎮村幹部的法制意識。
(五)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三下鄉」活動。組織編寫以國土資源法律知識為內容的小品、川劇等送戲下鄉,以自編自演的形式在鄉鎮進行宣傳演出;面向社會、深入基層,開展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徵文、攝影、書畫比賽,設立國土法規宣傳月、建「宣傳長廊」,將宣講陣地開進了「新農村」,在新農村建設醒目位置設立高質量的宣傳牌,組織干群觀看國土執法紀實片等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增強了幹部群眾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意識。
三、強化學習教育,著重培訓提高,做到「雙化」
(一)學習教育制度化。我局在普法工作中積極發揮職能作用,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堅持與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相結合,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堅持學習制度化,充分利用黨委會、局長辦公會、局務會、職工大會和學習日,組織幹部職工集中學習《憲法》、《幹部法律知識讀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識讀本》《物權法》等必學教材。注重加強對新出台的黨紀政紀和業務法律法規的學習。組織全市國土資源系統特別是領導領導幹部積極學習《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國發〔2005〕28號)、《國務院關於加強宏觀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06〕31號)、《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發〔2008〕3號)等國土資源政策及其配套文件,同時,積極組織本局幹部職工參加省市開展的法律知識考試,參考率和合格率都達到了100%。結合國土資源工作實際,還舉辦了《行政訴訟法》、《物權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信訪條例》等法律知識專題講座,並邀請市委黨校和市有關單位的同志進行具體輔導和講解。
(二)培訓提高經常化。一是組織人員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提高幹部隊伍素質。積極選派人員參加國家、部、省和市級組織的各類法律知識培訓班學習,並做到領導帶頭。特別注重新進公務員、初任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的上崗培訓工作,把上崗培訓合格作為一個任職或上崗的一個前置條件。自2006年以來,送培達{ }人次。二是建立培訓制度,制定培訓計劃,加強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培訓工作。2006年以來,重點加強了對《土地管理法》、《行政許可法》、《信訪條例》、《公務員法》、《廉政准則》、《行政過錯責任追究辦法》以及征地拆遷、建設用地徵收管理、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 }期,參培{ }人次。通過普法培訓,既增強了各級幹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又擴大了普法宣傳員隊伍,使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政策能隨時隨地在工作中、在協調糾紛中得到廣泛持久地宣傳教育。
四、嚴格規范管理,推進依法行政,做到「六個實現」
(一)依法制定范性文件,實現制度管事。強化了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工作,規範文件制定取得豐碩成果。「五五」普法期間,制定並以市人民政府、市國土資源局的名義出台了《自貢市建設徵收土地補償補助安置辦法》(自貢市人民政府第65號令)、《自貢市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辦法》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范性文件共{ }個。
(二)實行窗口辦文制度,實現政務公開。我局建立了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國土資源服務窗口,把素質高、業務強的骨幹選派到窗口工作。按照依法行政、公開公正、務實便民的原則,健全了《首問責任制》、《業務工作辦事流程》、《為民服務承諾制》等規章制度,對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行政許可事項,公開行政事項的具體內容、辦事程序,及時將行政收費、罰款標准和依據、收繳結果向社會公開。建立了政務公開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堅持內部會審制度,實現民主決策。建立和加強對局領導班子的制約機制,加強黨內監督,實行重大事項決策民主公開。完善了《黨委會議事規則》、《局長辦公會議制度》和《黨委組織生活會制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對法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和全局重大事項都建立了內部會審制度,在組織人事、職稱評聘、工資調整、重大業務事項、重大業務開支、重要的基建項目、設備購置及用地審批、規劃審批、土地登記發證、重大國土資源違法案件處理、大額經費使用等一律進行會審,實行集體決策,不搞「一言堂」。同時,對重大問題的決策情況和機關管理中的敏感問題,及時向全系統幹部通報或公布。
(四)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實現依法決策。聘請我市知名律師擔任常期法律顧問,遇到重大事項,特別是程序性很強的具體事項,都及時召開了聯席會議,充分聽取法律顧問意見,在發揮集體智慧實行民主決定的基礎上,堅持實體和程序「兩手抓」,促進具體事項運作的實體和程序「雙合規」。
(五)開展作風行風建設,實現優質服務。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作風和行風建設,堅持作風行風建設長抓不懈,建立健全加強作風行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從局領導到中層領導都能帶領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人員不斷強化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注重程序性法規政策的學習,努力提高服務意識。為加強隊伍建設,提高辦事效率,2009年4月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啟動了為期6個月的「強服務提效率樹形象」活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實現依法行政。制定、完善了《自貢市國土資源系統行政執法責任過錯追究制度》、《執法責任檢查考評制度》等相關行政執法責任制度,確保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做到與時俱進,常抓常新。將執法工作量化到崗、責任到人的標准,層層簽訂責任狀,進一步明確了行政執法責任。積極完善了社會監督機制,邀請市人大、市政協視察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貫徹情況,主動接受的監督,在近幾年的民主評議行風中都得到了好評。
五、「五五」普法成效顯著,體現出「五個明顯」
(一)法律意識明顯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全局幹部職工學法用法的自學性,提高了依法決策、依法管理國土資源的水平,養成了依法辦事的習慣。行政管理相對人和服務對象依法用地、依法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了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社會公眾大力支持我局依法管理國土資源的良好局面。
(二)行政執法明顯規范。「五五」普法期間,在案件查處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履行法定程序,特別注重執法程序的具體操作,真正做到適用法律正確,執法程序合法。注重搞好內部執法監察,執法隊伍的整體執法水平和執法能力明顯提高。2006年以來,共立案查處違法案件{ }件,查處率100%。沒有發生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
(三)信訪案件明顯減少。為了能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我局根據國土資源信訪問題的特點制定完善了《信訪案件查辦制度》、《群眾來訪接待制度》、《人民來信辦理制度》、《信訪工作人員守則》、《信訪工作制度》等各項制度。針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時處置,對批轉到各相關鎮、各相關股室處理的信訪問題,要求及時給予書面答復和解決,並將辦結情況限期向分管領導作匯報,使「來訪有記錄,來信有答復,處理有反饋」的信訪工作要求落到實處。2006年以來,共接待法律咨詢達{ }人次,群眾來訪{ }起、來信{ }件,辦結率100%,比「四五」普法減少{ %}。
(四)資源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五五」普法期間,我局按省市部署,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土地和礦產市場秩序進行了整治和規范。一是查找自身問題,認真加以分析和整改;二是建立工作制度,層層抓落實;三是依法處理,嚴格規范土地礦產市場;四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通過整治,使土地礦產市場秩序得到了進一步規范,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產效益得到了充分發揮,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五)依法行政水平明顯提高。為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進行了集中清理,並按照省市的要求,開展了廢、改、立工作,審批事項和程序明顯規范。推進政務公開和行政效能建設。制定了《建設用地審報流程表》、《土地登記發證審批流程表》和《采礦許可證審批流程表》等工作流程,對工作程序和時限要求進行了明確。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國土資源辦事窗口,及時受理辦事單位和群眾的報件,對所有業務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套資料內部流通的一條龍服務」,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
六、存在的問題和下步工作思路
「五五」普法期間,我局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五五」普法任務全面完成,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普法學習上還存在實用主義思想。二是在學法用法上主動性不夠。三是在普法學習對象上發展不平衡,普法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創新不夠。
針對以上情況,我局下步將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普法學習,真正在學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同時,我們還將繼續加大對《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行政許可法》、《國土資源聽證制度》、《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力度,用法律法規武裝廣大幹部職工的頭腦。
二是進一步做好本職工作,嚴格保護耕地,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嚴格土地徵用程序,嚴格保護有限的礦產資源。
三是進一步抓好土地礦產市場秩序整治工作,堅持一手抓規范管理,一手抓依法查處,加大對非法佔地、非法交易、擅自圈地、無證開采等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對典型違法案件予以曝光。
四是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職業責任教育,轉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使每一名幹部職工都牢記服務宗旨,自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真正把國土資源系統的工作全面推向一個新台階,為積極。
五是及時總結「五五」普法工作經驗,積極謀劃「六五」普法規劃。對照「五五」普法檢查驗收標准,全面總結五年普法的經驗、教訓,把這次檢查驗收作為推進工作、務實創新的契機,理清工作思路,超前思考「六五」普法規劃,為「六五」普法奠定良好基礎。
附件:自查評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