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學普及的大型科普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游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周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著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贊嘆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產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咨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台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於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咨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2. 氣象科普知識講座作文1500字數
什麼是科普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
3. 宋英傑的個性特點
對於今日的自己,宋英傑說:「我時刻感恩。感恩於當初領導對自己潤物無聲的提攜,感恩於觀眾對自己的喜愛與包容。」正是這種感恩之心,使得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錄完節目,我喜歡重新審視,不滿意時甚至會辱罵自己」,宋英傑說:「我習慣以一種挑剔刁鑽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節目。因此,我常常有一種起步感,總是走在路上,不斷追求提升的空間。」他說,十幾年來,唯一可以告慰這個職業的便是自己從未懈怠過。
柏楊曾說,愛之切,故言之也苛。宋英傑直言:「《天氣預報》節目,還沒有從十幾年前的固有模式中完全脫解出來。」在他看來,如果不能將准確的預報通俗易懂傳達給公眾,那將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我特別希望在預報本身的表達上能夠與時俱進,有所突破。這是一種合力和共識的群體性行業行為,而非個人性情和喜好使然。」因此,他常常用12字來告誡自己,要讓觀眾「看得清、聽得懂、記得住、用得著」。只有真正滿足觀眾需求,才能夠與他們談一場純粹而完滿的「精神戀愛」。
「《天氣預報》節目培養出一個氣象專業出身的主持人很不容易。我必須做好這件事情,對得起自己初始的選擇和這項事業曾帶給我的榮譽」,他誠懇地說:「我已經把生命歷程中最有光彩、最有智慧的時光都獻給了這個節目,我希望它能在我的手中變得越來越好,這也是我的使命。」
在這種使命感的驅動下,心懷大愛的他開始致力於公益活動。在這次采訪不久之前,他曾和同事遠赴廣西,組織「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活動,進行氣象科普知識普及的講座,與公眾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需求。
宋英傑說,他不喜歡用「宣傳」這個字眼來面對公眾,那種板起面孔說教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他覺得,寓教於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和公眾溝通,用一種彼此尊重的方式讓聽者更好地接受與理解氣象科普知識。 最喜歡的季節:秋天
最喜歡的運動:羽毛球
最喜歡的水果:西瓜
最喜歡收藏的物品:有收藏價值的貨幣
最喜歡的花:除了花的象徵意義外都很喜歡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
最尷尬的事:天氣預報不準
最討厭的人:吹牛、背後非議別人的人
最愛做的事:就是沒事,有時間的話看書,以恬淡的心情周遊世界
畢業院校/專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天氣動力專業
4. 觀《氣象知識講座》作文350字
今天的我特別高興,很期待下午的到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我們班很榮幸地請到了氣象局的領導,來給我們講解有關氣象的知識。
我們的陳輔導員和李老師在我們教室里掛了一條鮮艷的紅色條幅,上面寫有五個非常醒目的大字「科普進校園」,准備工作做好了,講座就正式開始了。
首先給我們講課的是李阿姨,我們都端正地做好,認真聽講氣象知識。今天的課堂上非常的安靜,因為我們很好奇,大家都仔細地聽著。從李阿姨的講解中,我知道了許多關於氣象的知識,例如:龍卷風、台風、暴雪、暴雨、泥石流、雷電等氣象災害。在雷雨來臨時,人不要在戶外工作和田地勞作,更不要靠近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大樹、旗桿等物,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雷雨天氣時不要站在高處開手機,更不要打手機。龍卷風是要躲在地下室里,遠離龍卷風。遇到強降雨時不要在山谷中行走,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如果發生泥石流,向與泥石流方向垂直的兩邊山坡上面爬。
聽了李阿姨的精彩講解,收獲多多,聽到了一些從未了解的氣象知識。最後李阿姨還給我們宣布了一件好事,說:「同學們,星期六氣象館免費開放一天,希望你們能去參觀、學習。」最後還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氣象知識,我們大家都高興地不得了。
5. 科普知識
概論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長點」。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土壤」,哺育著它的生長。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時代性。形象地說,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為背景,以社會為舞台,以人為主角,以科技為內容,面向廣大公眾的一台「現代文明戲」,在這個舞台上是沒有傳統保留節目的。
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於學校教育,也不同於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個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立體結構體系,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多種社會職能。在科普工作中,既要注重科技知識的外在功利,又不可忽視其內在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知識信息中含有的四個不同層次(即數據、信息、知識和智能)中,占據最高層次的智能,才是構成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最具活性的重要素質。而這對身處不同崗位的各級領導幹部和科技工作管理者來說,尤為重要。
編輯本段科普由誰來寫和寫作資格認定
科普書都是一些成為了偉大科學家之後的人才有資格去寫,這是學術界的行業規矩,所以一些科學家不願意或者有些為難情緒去寫科普,這主要是考慮到自己還不是偉大的科學家的原因,因為一旦某某科學家答應寫一本科普作品了,行內人士一般不會說的,心裡都會反感的, 最後就是由一些普通人來寫(但必須是出於對科學的熱愛和崇敬來寫)而且不能署真實姓名只能是筆名,這是行規。
編輯本段中國的特色科普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教育基礎設施落後,人均受教育水平較低,因此公眾的整體科學素養水平比較低。此外,中國目前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的國家。公眾的科學素養存在很大的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職業差別。因此,中國的科普是一個多層次的立體工程,較之西方的公眾理解科學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包括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科普一直被作為公益事業,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設立了科普管理和協調機構,建設了大量科普場館和設施,並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
編輯本段中國科普立法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9年,南京市頒布了《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
編輯本段中國科普管理和活動機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其後,在各部門、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科普管理機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科普場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設有科普專項經費,以支持科普活動。中國目前的科普經費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各界,包括科技界、媒體出版業、城市社區、企業等等,都積極投身於科普工作之中。
國家科普管理機構
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機構是相對集中型的。為統籌管理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普活動,使各部門都重視科普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規定,科技部負責制定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院和群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後,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於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在國務院各系統中,各部委的科普職能都是依據其主要職能而展開的。
科技部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下設立了科普處。該處的職能是:起草國家科普政策法規、組織協調國家重大科普活動、完善和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等。
教育部下設機構中,基礎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科學技術司、師范教育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等依據自己的職能,不同程度地參與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
衛生部涉及到的主要職責有:開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導初級衛生保健規劃和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的實施、指導醫學科技成果的普及應用工作等。
農業部在農村科普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農業部下設的科技教育司負責農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此外,農業部還積極支持中國農學會的科普工作。
科普活動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雖是一個群眾性科技團體,但在中國的科技發展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科學技術普及。建國以來,它通過組織科普活動,為中國的科學普及工作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明確規定了科協組織是科普工作主力軍的地位,它擔負著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的任務。
在中國科協機關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部,主管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
中國科協所屬167個全國性學會,其中138個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普創作協會成立於1979年。在22個直屬事業單位中,中國科學技術館、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從事科普事業的有14個。全國已建縣級以上科協2881個,學會65482個,企業科協10674個,大專院校科協328個,街道科協4191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2511個。科協機構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有系統的最完善的科普組織。
中國科學院也是中國科普工作活動的重要部門,在科普方面的職責是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高科技人才密集、科研設施先進的優勢,加強各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與社會公眾的聯系;動員和組織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以多種形式宣傳科技知識;推動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研究實驗室,通過舉辦講座、組織參觀等多種方式進行科普宣傳。為充分發揮自身智力和設施資源的優勢,及時有效地向社會普及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成立了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和中科院科普辦公室,負責中國科學院的科普工作,並積極開展科普活動。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下設婦女發展部,其涉及到的科普職能有:指導各地婦聯組織婦女文化科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動員和組織婦女參與扶貧、西部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促進農村婦女依靠科技致富;指導各地婦聯開展「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巾幗建功」 活動等。兒童工作部涉及科普的職能有:開展女童工作,促進女童發展;參與推進校外教育,協調、推動全社會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
此外,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青團等部門都有專門的機構設置負責職工和青少年的科學普及工作。
編輯本段科普場館和設施
科普場館和設施是面向社會公眾進行科普宣傳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截止到2001年,中國大陸地區共有科學技術博物館240多座,包括科技館 21座,綜合性自然博物館8座,自然保護區建立的博物館6座,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農業、航空、航天、郵電、鐵路、中醫葯、煤炭、軍事等專業性技術博物館約50座,水族館38座,另有省級綜合性博物館設立的自然部9座。
科學技術館
科學技術館是指綜合性科學普及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實驗教育。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2萬平方米在1988年建成向社會開放;1999年國慶50周年時2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竣工,千年之交向社會正式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館二期工程新展廳的展示內容著重反映了新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領域,主要包括:航空與航天、生命科學、環境科學、信息技術、能源與交通、材料與製造技術以及基礎科學等各學科不同領域展品300餘項,還有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品約400項。
中國科技館穹幕廳是世界上最大穹幕影廳之一。
2006年,將有一座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中國科技館新館矗立在奧林匹克公園內,更加現代化的設施將使之進入世界三大科技館之列。
上海市科技館是地方政府投入建立的大型科普活動場所。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海爾科技館是中國第一家由企業出資興建的現代化科技館,創建於1998年並於1999年正式對外納客。海爾科技館是以企業文化為依託,融科技、文化、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展館。
專業自然博物館
目前,中國大陸建有專業性自然史博物館115座,其中包括恐龍等生物博物館30座、天文館15座、地質館70座。
常州中華恐龍園應用的先進技術堪稱中國自然博物館之典範。恐龍園運用情景營造手段,以飛濺的瀑布、冷峭的山岩、無水的海洋、茂密的叢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現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環境。化石陳列運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過高科技手段和聲光電的運用,結合影視成像、卡通動畫、恐龍翻模、網路游戲以及各類科技製作等,使中華恐龍館突破了傳統博物館的觀念,成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觀賞、游樂、參與為一體的現代新型恐龍博物館。
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全館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各廳通過邏輯路線,有分有合,互為關聯。以生物演變史作為設計背景,重點突出恐龍從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毀滅的構思主線,揭示了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人類必須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深刻主題。
科普教育基地
利用已有的科技活動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眾開放,也是中國科普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確定了第一批對公眾開放的科普教育試點基地,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所與古人類研究所、計算機研究中心。
科普大篷車科普列車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根據中國科普工作發展要求而研製生產的,目的在於向偏遠地區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科學技術咨詢,舉辦科普展覽。
科普大篷車具有車載科學技術普及展品展示教育、展板宣傳教育、科學技術影視片播放教育、贈送科學技術普及資料書籍、流動科學技術普及宣傳舞台等五項功能,被譽為「流動的科學技術館」。
科普大篷車於2001年1月投入使用,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廣大農村開展了大量科普活動,受到了農村居民的熱烈歡迎。2002年,「科普大篷車」在全國17個省、市、區行駛,在各地舉辦了約10萬場科普報告和講座,聽眾數千萬人次。
2002年,中國又推出了面向西部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科普列車」,主要開展科普展覽、報告會、講座、農業技術咨詢、醫療技術培訓、致富經驗傳授、科普電影放映等活動。
2002年5月以「傳播科學文明,服務老區人民」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從北京出發,沿京九(北京—香港九龍)鐵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江西四省的14個縣市開展宣傳服務活動。2002年10月,以「傳播科學文明,促進西部開發」為主題的科普列車則從北京駛向西北,為內蒙古、寧夏、甘肅等3個省、區鐵路沿線9個縣(旗、市)的各族人民提供服務。所到之處,廣受歡迎。
編輯本段大型科普活動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
科技活動周是目前中國重要的科普活動之一。2003年雖然遭受SARS疫情影響,但全國科技周活動仍如期在網上進行。主題是「依靠科學,戰勝非典」。
國家科技周的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全國各省市有關科普活動的機構都採取行動來宣傳科技,促進公眾與科學的對話。每年的科技周國家科普聯席會議都通過協商形成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各部門再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主題為「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200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於5月15-21日在全國展開。2004年的全國科技活動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重點宣傳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為「三農」(農業、農村、農民)服務、關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主要的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科技以人為本,全面建設小康」的大型主題展覽及大型科技游園會、在河北西柏坡舉辦「科技富民」大型科普活動、在黑龍江舉行「振興東北,服務三農,科技列車龍江行」大型活動等。
科技周、科技月等綜合性科普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影響卻非常廣泛。通過定期舉辦大型科普活動,調動了科技人員進行科學傳播的積極性,推動了公眾對科技的學習和理解,擴大了社會影響。
同時,配合重大國際和國內節日,國家各科普有關單位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如國際氣象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博物館日、全國植樹節、國家節能宣傳周等,各有關單位根據節日的情況,通過報紙、電台、電視、互聯網等宣傳輿論工具,以科普知識競賽、演講或大型文藝演出的方式來宣傳相應的科學知識。
面向農村的科普活動則更加強調實用技術的傳播。自1996年以來,各地在每年的春冬季節廣泛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先後組織了1000多萬科技人員下鄉,幫助農村幹部群眾提高文化科技素質。
在這些活動中,都穿插著科普講座。據統計,僅在2002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系統就舉辦講座近9萬次,參加人數達到300多萬人次。
「由於政府部門對科普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現在中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科普環境。」——著名華裔數學家陳省身到過世界許多地方,在比較了中外科普工作的條件後,對中國的科普環境表示由衷的贊嘆
編輯本段科學普及的定義
有了明確的公認的定義,才容易知道論述的基礎,才容易得到一致的結論。
講述自己的論據和結論,讓讀者自行驗證此結論是可重復的規律(科學)的過程,被稱為科普。
迷信是不希望聽者去驗證,只希望聽者接受講述觀點的傳播形式。
不經驗證的接受方式,也是迷信。
對沒有能力理解或驗證的人講科學,應該叫啟蒙教育,多用於在兒童還不知道基本科學驗證方法的時候,講述科學知識。這不適用於理論交鋒之時,此時主要講證據。學校的教材,才是經得起推敲和實驗證明的標準的科普讀物。
由此定義出發,象時間簡史一類,沒有嚴格推理過程,盲目把一些「科學家」結論推給大眾的做法,不是科普,最多算做啟蒙,也就是給不知道相對論,或不理解相對論的人看的,而科普讀物,要象教材那樣,對每一個實驗論據,都要講清前提條件,預計結果,實驗結果,這才能讓讀者去驗證。
我們學校的教材是最常見的科普讀物。用這個科普的定義,才是可驗證,可重復的科學定義。「科學家」是沒有嚴格定義的,科普讀物也不需要科學家去寫!
有人這樣定義科普:「科學技術普及,是指採用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廣科學技術應用的活動。」愛因斯坦就用這種方法「普及」他的相對論:「一個人坐在火爐旁五分鍾,他感覺象過了一個小時;一個男人與他喜歡的姑娘聊天,一個小時,他感覺過了五分鍾。所以說時間是相對的。」確實採用了公眾易於理解的說法,但這是錯誤的!科學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科學定義的時間,就是所有參照系都同意的統一時間,否則就不是科學時間。科學精神,就是質疑一切的態度,不論話是誰說的,只有不出現例外情況,我們才承認它是科學的
6. 瑤溪街道的防災減災
該街道高度重視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今年以來,先後成立創建省級氣象防災減災示範街道工作領導小組和氣象災害應急准備工作領導小組,組建起近百人的氣象服務隊伍,實行政府、部門、各村三級聯動,編制出了一張氣象服務無縫網。為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該街道從多個方面研究制定各單位和村的目標責任制考核標准,設立了獎懲制度。該街道根據本地實際,突出防災減災重點,調整災害應急處置措施和應急人員隊伍,特別對台風、暴雨等經常發生的重特大氣象災害,完善了《瑤溪街道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防汛防颱抗旱應急預案》等各類災害應急預案,各村也相應制定應急預案,並組織了1次氣象防災減災應急演練和2次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在各村及重點地段張貼宣傳資料50份,切實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在市氣象局和區防汛辦、氣象辦的大力支持下,該街道建立了電子氣象顯示屏,安裝了氣象防汛預警信息發布系統軟體,並逐步完善了氣象檢測信息的基礎設施,同時拓展渠道,完善氣象監測預警信息的接收與發布能力建設,尋求各類氣象監測預警信息的接收對接工作,充分發揮手機、農民信箱和信息電子屏在氣象信息接收上的優勢。在氣象監測預警信息的發布上,充實了農民信箱接收人員,並依託農民信箱和廣播村村響系統等平台,建立健全農民信箱和農村高音喇叭氣象信息發布機制,實現了氣象服務信息「進政府、進農村、進企業、進部門、進學校」。
7. 什麼是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讓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
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於學校教育,也不同於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
(7)氣象科普知識講座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設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局,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科普工作。其後,在各部門、地方都設立了專門的科普管理機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科普場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設有科普專項經費,以支持科普活動。中國的科普經費主要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各界,包括科技界、媒體出版業、城市社區、企業等等,都積極投身於科普工作之中。
2002年6月,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
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2009年,南京市頒布了《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