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計劃免疫知識講座計劃
擴展閱讀
宿遷哪裡有兒童保育院 2024-11-18 15:43:48

計劃免疫知識講座計劃

發布時間: 2022-06-18 18:39:15

⑴ 兒童計劃免疫的名詞解釋

兒童計劃免疫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糖丸

流感疫苗

卡介苗

甲肝疫苗

水痘疫苗

70年代中期,我國制定了《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為普及兒童免疫納入國家衛生計劃。其主要內容為「四苗防六病」,即對七周歲及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以及及時加強免疫接種,使兒童獲得對結核、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的免疫。1992年衛生部又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計劃免疫范疇。隨著科技進步,計劃免疫將不斷擴大其內容。
我國於1980年正式參與WHO的EPI活動,1985年我國政府宣布分兩步實現普及兒童計劃免疫。1988年各省實現12個月齡和18個月齡接種率達85%目標,1990年實現各縣適齡兒童接種率達85%要求,實質上於1990年我國已達90%目標,並根據WHO推薦的免疫程序,1986年衛生部重新修訂了我國兒童計劃免疫。

1.計劃免疫的內容我國計劃免疫工作的主要內容使「四苗防六病」,即7周歲及7周歲以下兒童進行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礎免疫及以後適當的加強免疫,使兒童獲得對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的免疫。1992年國家又把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范疇。部分省、市、自治區還把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的預防納入計劃免疫管理。
2.計劃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需要接種疫苗的種類及接種的先後次序與要求,主要包括兒童基礎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職業人群、特殊地區需要接種疫苗的程序。
⑴出生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和第一針乙肝疫苗。
⑵1個月月齡,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
⑶2個月月齡,接種(服)第一次脊髓灰質炎疫苗。
⑷3個月月齡,接種第二次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⑸4個月月齡,接種第三次脊髓灰質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⑹5個月月齡,接種第三次百白破。
⑺6個月月齡,接種第三針乙肝疫苗。
⑻8個月月齡,接種麻疹疫苗。
⑼1.5~2歲,進行百白破加強接種。
⑽4歲,復服脊髓灰質炎疫苗。
⑾7歲,復種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加強接種白破二聯疫苗。[1-2]
3.擴大的國家免疫規劃方案2007年國家擴大了計劃免疫免費提供的疫苗種類,將原有的「五苗七病」基礎上增加到15種傳染病。新增了甲型肝炎疫苗、乙腦疫苗、流腦多糖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鉤體病疫苗、流行性出血熱疫苗和炭疽疫苗。

1.接種的途徑及劑量不同的疫苗的接種途徑、接種對象年齡及接種劑量有所不同。如果接種途徑及劑量不當,不僅影響免疫效果,而且還會加重接種反應,甚至造成接種事故。因此在接種前應詳細閱讀疫苗使用說明書。
2.疫苗禁忌證WHO規定具有以下情況者作為常規免疫的禁忌證:
⑴免疫缺陷、惡性疾病(腫瘤、白血病)及應用放射治療或抗代謝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⑵接種對象正在患有發熱或明顯全身不適的急性疾病,應推遲接種;
⑶以往接種疫苗有嚴重的不良反應者,不應繼續接種;
⑷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如癲癇、嬰兒痙攣等,不應接種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3.預防接種反應生物製品對人體來說是一種異物,接種後可引起有益的免疫反應,但也可產生有害機體的不良反應或變態反應。主要有以下副反應:
⑴一般反應接種24小時內在接種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炎性反應,有時可能同時伴有發熱、頭暈、惡心、腹瀉等全身反應。這些一般屬正常免疫反應,不需任何處理,1~2天內可消失。
⑵異常反應 少數人在接種後出現並發症,如暈厥、過敏性休克、變態反應性腦脊髓膜炎、過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腫等。這些反應雖然發生率很低,但其後果很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⑶偶合病 與預防接種無關,只是因為在時間上的巧合而被誤認為由疫苗接種引起。[1]

衛生部《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

貫徹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提出的「擴大國家免疫規劃范圍,將甲肝、流腦等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的傳染病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精
神,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目標和任務,規范和指導各地科學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有效預防和控制相關傳染病,制訂本方案。
一、原則
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分步實施」的原則實施。
二、內容
(一)在現行全國范圍內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基礎上,以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將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對適齡兒童進行常規接種。
(二)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出血熱疫苗接種;發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流行時,對重點人群進行炭疽疫苗和鉤體疫苗應急接種。
通過接種上述疫苗,預防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熱、炭疽和鉤端螺旋體病等15種傳染病。
三、目標
(一)總目標。
全面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繼續保持無脊灰狀態,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進一步降低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
(二)工作指標。
1.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麻腮疫苗)適齡兒童接種率以鄉為單位達到90%以上。
2.到2010年,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力爭在全國范圍對適齡兒童普及接種。
3.出血熱疫苗目標人群的接種率達到70%以上。
4.炭疽疫苗、鉤體疫苗應急接種目標人群的接種率達到70%以上。
四、接種要求
(一)接種時間。
1.乙肝疫苗
接種3劑次,兒童出生時、1月齡、6月齡各接種1劑次,第1劑在出生後24小時內盡早接種。
2.卡介苗接種1劑次,兒童出生時接種。
3.脊灰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2月齡、3月齡、4月齡和4周歲各接種1劑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3月齡、4月齡、5月齡和1824月齡各接種1劑次。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與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無細胞百白破疫苗供應不足階段,按照第4劑次至第1劑次的順序,用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
接種1劑次,兒童6周歲時接種。
6.
麻腮風疫苗(麻風、麻腮、麻疹疫苗)目前,麻腮風疫苗供應不足階段,使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過渡期免疫程序。8月齡接種1劑次麻風疫苗,麻風疫苗不足部分繼
續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齡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麻腮風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不足部分繼續使用麻疹疫苗。
7.流腦疫苗
接種4劑次,兒童618月齡接種2劑次A群流腦疫苗,3周歲、6周歲各接種1劑次A+C群流腦疫苗。
8.乙腦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8月齡和2周歲各接種1劑次。乙腦滅活疫苗接種4劑次,兒童8月齡接種2劑次,2周歲和6周歲各接種1劑次。
9.甲肝疫苗
甲肝減毒活疫苗接種1劑次,兒童18月齡接種。甲肝滅活疫苗接種2劑次,兒童18月齡和2430月齡各接種1劑次。
10.出血熱疫苗出血熱疫苗
接種3劑次,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後14天接種第2劑次,第3劑次在第1劑次接種後6個月接種。
11.炭疽疫苗炭疽疫苗接種1劑次,在發生炭疽疫情時接種,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觸者和病人不能接種。
12.鉤體疫苗鉤體疫苗接種2劑次,受種者接種第1劑次後710天接種第2劑次。疫苗免疫程序見附表。
(二)接種對象。
1.現行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達到應種月(年)齡的適齡兒童,均為接種對象。
2.新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其接種對象為規定實施時間起達到免疫程序規定各劑次月(年)齡的兒童。
3.強化免疫的接種對象按照強化免疫實施方案確定。
4.出血熱疫苗接種為重點地區1660歲的目標人群。
5.炭疽疫苗接種對象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間接接觸者及疫點周邊高危人群。
6.鉤體疫苗接種對象為流行地區可能接觸疫水的760歲高危人群。
五、實施范圍
(一)擴大國家免疫規劃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二)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流腦、白破等疫苗在全國范圍實施。
(三)乙腦疫苗除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在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實施。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否開展乙腦疫苗接種工作,由上述地區衛生廳局確定後報衛生部。
(四)甲肝疫苗、麻腮風、無細胞百白破等疫苗因暫不能滿足全部適齡兒童接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下同)根據年度中央專項資金安排計劃、疾病流行情況以及實施的可行性等,選擇實施地區和實施對象。隨著疫苗供應量的增加,逐步擴大實施范圍。
(五)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實施范圍按照強化免疫實施方案確定。
(六)出血熱疫苗根據疫情情況確定實施省份。炭疽疫苗、鉤體疫苗在發生炭疽、鉤端螺旋體病疫情或發生洪澇災害可能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暴發流行時進行應急接種。
六、實施措施
(一)加強領導,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
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把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切實加強領導。要制訂本地區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具體實施計劃,並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會同財政、發展改革、教育、食品葯品監管等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
(二)
廣泛宣傳,提高公眾對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認識。要積極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路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免疫規劃政策和成就,
以及實施免疫規劃保護公眾健康的重要意義。開展經常性宣傳與「4.25」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廣泛普及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全社會參與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的積
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全社會參與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的氛圍。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行國家免疫規劃的能力。
地方各級衛生行政
部門要根據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任務,加強免疫規劃相關機構和隊伍的建設,合理規劃和設置接種單位,調整和充實免疫規劃專業人員和基層接種人員。制定
培訓計劃,做好免疫規劃專業人員、基層接種人員和醫療機構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
工作的技術指導。
(四)完善免疫服務形式,規范預防接種行為,提高免疫服務質量。
要根據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內容和要求,結
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整免疫服務形式,增加服務次數,確保適齡兒童及時得到預防接種服務。加強預防接種服務管理,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相關規定和
新的免疫程序開展預防接種。強化邊遠、貧困地區和流動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努力提高接種率。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兒童入托、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加快
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為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提供信息支持。
(五)加強冷鏈建設,保障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冷鏈運轉。
要根據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的需要擴充冷鏈容量,完善冷鏈建設、補充和更新機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接種單位要按照《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的要求,嚴格實施疫苗的冷鏈運轉,做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儲存、運輸、使用各環節的冷鏈監測和管理工作。
(六)嚴格規范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

格按照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管理規定使用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專項資金,保證專款專用。切實加強疫苗和注射器登記、使用和管理,及時核撥鄉村醫生和其他預防保健人
員的接種補助經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每年10月底前將下一年度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及配套注射器年度需求計劃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匯總整理後報衛生部。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品種的選擇和采購方式,按照衛生部、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
七、督導評估
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經常組織對轄區內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情況進行督導評估,制訂科學的督導評估方案,省、市、縣逐級定期開展督導和評估活動,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解決,督促指導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衛生部將定期對各地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⑵ 我們在托幼兒園里怎麼完成兒童計劃免疫工作

幼兒園計劃免疫與疾病防

治措施

一、組建防控領導小組,由園長任組長,各班主任為領導小組成員,責任到人,層層落實,做好全園幼兒的人身健康與生命安全工作。

二、向全體教職工宣傳兒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及防控措施, (1)、由保健員培訓每位教職工,使教職工了解相關知識,提高防控能力。

(2)、向家長宣傳兒童手足口病防治知識,提高幼兒家長的科學防病能力。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 三、加強晨間檢查,班級老師做好晨檢,發現有口腔潰瘍、發熱病兒要求家長讓病兒在家觀察,並告訴家長發現幼兒異常及時去醫院求診,以免耽誤病情。發生傳染病第一時間與保健員聯系,即時匯報相關領導。幼兒進行隔離,班級全面消毒並進行衛生檢疫。對缺勤的幼兒,班主任必須每天電話家訪詢問,有關情況每天向保健室匯總。各班老師認真做好幼兒的全日觀察,了解全班幼兒的身體狀況。

四、經常性保持環境整潔、不留衛生死角,做好除「四害」工作。

。 1歡迎下載

1/3頁

精品文檔

1、加強空氣及周邊環境的消毒,消毒時間、用量到位。並有記錄。

2、 班級每天加強監督幼兒洗手的環節管理,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讓幼兒知道手臟時會及時用肥皂流水洗手,並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 每天按時做好教、寢室通風工作,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 幼兒餐具,杯子、毛巾等按時消毒。確保消毒時間。有記錄。 5、 幼兒玩具每周消毒。有記錄。

⑶ 全國計劃免疫宣傳日,免疫宣傳日中你都學會了什麼知識

全國計劃免疫宣傳日是一個宣傳免疫作用及效果的日子,在這個日子當中,要求我們需要注意免疫的相關知識,並且及時接種疫苗,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接種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因為在疫苗當中都是滅活的病毒,而這些滅活的病毒進入我們的體內,會使得我們的身體產生抗體,並且留下記憶細胞,當真正的病毒來臨的時候能夠進行抵抗。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是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也是迄今為止人們預防病毒自為常見的方式。無論是在以前的肺結核疫苗,天花疫苗,還是到如今的新冠病毒,疫苗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更好地應對病毒入侵。

及時接種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因為提早接種疫苗能夠更好的對抗病毒所帶來的威脅。同時接種疫苗也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所帶來的危機。

⑷ 計劃免疫的原理舉兩例

專題一·科學探究
1、科學探究過程及基本要求
提出問題: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嘗試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
作出假設: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制定計劃:擬定探究計劃。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選出控制變數。設計對照實驗。
實施計劃:進行觀察、調查和實驗。收集數據。評價數據的可靠性。
得出結論:描述現象。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表達、交流:撰寫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變數:在「假設」中,對研究對象有影響的因素就是變數;再根據變數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
對照實驗:是指實驗中除這個研究的條件外,其他條件都要相同。實驗材料達一定數量或設置重復組是為了避免偶然性;計算平均值是為了減少誤差。
專題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使用顯微鏡和模仿製作臨時裝片
(重點在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
載物台: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准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細准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小。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准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2)顯微鏡結構識記口訣:
目鏡物鏡反光鏡,
鏡座鏡柱和鏡臂,
鏡筒下連轉換器,
准焦螺旋分粗細,
載物台上壓片夾,
通光孔下遮光器。
(3)顯微鏡的使用的圖要掌握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①取鏡和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一邊向目鏡內觀察,一邊轉動反光鏡,看到白色光亮的圓形視野,表示對光成功。(光線不足時用大光圈、凹面鏡)
③觀察: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睛在一旁看著物鏡,以免物鏡壓碎載玻片)。一隻眼向目鏡內看,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徐徐上升,當看到物像的時候,改用細准焦螺旋進行調節,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睜開)。
利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塗片、裝片。
(4)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製作和觀察
製作步驟:
①先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鑷子從鱗片葉的內面撕下一小塊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地把它展平。
④用鑷子夾住一塊蓋玻片一側的邊緣,將它的另一側先接觸水滴,然後輕輕地放平,蓋在薄膜上,可減少氣泡產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顯微鏡下觀察。
以上臨時裝片製作過程簡稱:
「擦」、「滴」、「取」、「展」、「蓋」(「染」、「吸」)。
臨時裝片製作識記口訣:
擦玻片,中滴水,
取材料,放中央,
蓋玻片,輕輕放,
染色吸水才在行。
技能訓練:
(1)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個「d」,那麼在透明紙上寫的是「p」。
(2)物像在視野中的位置、挪動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3)放大倍數 = 物鏡放大倍數X目鏡放大倍數
高、低倍鏡下觀察的物象特點:
(4)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怎樣判斷這個污點是在物鏡上、目鏡上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污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污點在物鏡上。
(5)目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即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2.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3.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細胞核在遺傳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基因(控制性狀的最小單位)。
專題三·生物與環境
1.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1)生物的特徵: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細胞構成。
(2)生物和生物之間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2.生態系統的組成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產者: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消費者:不能直接製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
分解者:能夠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生產者重新利用
(3)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形成了食物鏈。
如:草→兔→狼(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箭頭指向捕食者。)數食物鏈時,要從起始端數起,每條食物鏈要數到底,不能漏數。
(2)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計算食物鏈幾條(從植物開始算有幾個分支,分別算出每個分支有幾條,最後相加。)
找出最長或最短的一條食物鏈並寫出來(注意箭頭方向)
4.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越靠近食物鏈的末端(營養級高)的生物數量越少,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越靠近前端(營養級低)的生物數量越多,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少。
5.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1)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2)生態系統都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靠自身的調節能力維持相對穩定,但是這種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專題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 有機物(澱粉) + 氧氣
葉綠體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有機物和氧氣;條件:光能、場所:葉綠體。
物質轉化的過程:簡單的無機物轉化成復雜的有機物,並釋放氧氣
(3)光合作用實質
能量轉化的過程: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
(4)光合作用意義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
(5)實驗:探究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澱粉)
「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是:
①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②部分遮光: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澱粉);
③照光:光照數小時後隔水加熱(用酒精脫去葉綠素便於觀察);
④清水漂洗;
⑤滴加碘液染色(有澱粉的部位遇碘變藍色):
⑥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見光部分變藍;
⑦證明(結論):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
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為增加產量,常採用的方法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內通風),增加光照強度或延長光照時間,合理密植(讓作物的葉片充分利用單位面積光照,而不互相遮擋)。
3.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概念
植物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場所:線粒體
公式:有機物十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意義
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能散發出去。
(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中的應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保存蔬菜水果:適當低溫、充入氮氣或二氧化碳;保存種子時要曬干、低溫;鬆土、排澇可促進根系呼吸;適當加大晝夜溫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產量;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適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夠積累更多的有機物,提高產量;抑制生物的呼吸作用能夠延長保質期。
(4)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4.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專題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1)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2)人體缺乏無機鹽、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及食物來源
2.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十二指腸)→大腸→肛門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消化澱粉成麥芽糖);
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初步將蛋白質消化成多肽);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液,將脂肪變為脂肪顆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種消化酶,徹底將澱粉、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腸腺(分泌腸液,含多種消化酶,徹底將澱粉、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1)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①澱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澱粉——唾液澱粉酶—→麥芽糖———酶(腸液、胰液)———→葡萄糖(在口腔中開始)
②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酶(胃液、胰液、腸液)——→氨基酸(在胃中開始)
③脂肪的消化(小腸):脂肪——膽汁(肝臟)——→脂肪微粒———酶(腸液、胰液)———→甘油+脂肪酸(在小腸中開始)(因頁面限制,箭頭中間即為反應條件)
(2)營養物質的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小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
小腸的特點:
①小腸長;
②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內表面積;
③消化液種類多(有腸液、胰液和膽汁);
④絨毛壁薄,只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絨毛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4.關注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預防食物中毒。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細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熱煮熟
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衛生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5.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血液循環系統:由血液、血管和心臟組成。
(1)血液的組成:血漿和血細胞
血漿的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廢物等。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結構和功能如下: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
血液的功能:運輸、防禦保護、調節體溫。
(2)血型和輸血:將血型分為O、A、B、AB血型;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若血型不合,則紅細胞會凝聚成團,堵塞血管。
(3)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4)心臟四腔:兩心房,兩心室。
6.血液循環
概念: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血液由動脈血轉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左心房→肺靜脈→肺部的毛細血管→肺動脈→右心室(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7.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
呼吸系統中的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使進入肺的氣體變得溫暖、濕潤、清潔。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肺由肺泡組成,肺泡外麵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8.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二氧化碳
(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肺泡
氧氣
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與肺泡中的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肺泡。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氧氣
(2)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中的血液交換:組織細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而毛細血管將氧氣輸送給組織細胞。血液由動脈血轉變成靜脈血。
9.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1)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2)反射弧的結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3)反射的類型:
①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生下來就有的反射。如眨眼、排尿、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
②復雜反射(條件反射):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躲避汽車、打鈴後進教室等。
專題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具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相當於非條件反射。)實例:蜘蛛結網、蜜蜂采蜜、螞蟻做巢、鳥類遷徙,小鳥在池邊喂金魚、蜻蜓點水、烏賊噴墨汁等。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相當於條件反射。實例: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設法取高處香蕉,鸚鵡學舌,海豚表演節目、老馬識途等。
專題七·生物的繁殖、發育與遺傳
(一)人的生殖和發育
1.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女性生殖系統主要結構: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子宮(胚胎、胎兒發育的場所),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物質和氧氣。胎盤是胎兒和母體交換物質的器官。
2.受精過程: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二)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1)昆蟲的生殖特點: 有性生殖,體內受精,卵生。
(2)昆蟲的發育特點: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是指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的發育過程。
①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若蟲(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蟬、豆娘、蜻蜓等。
②完全變態:發育過程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如家蠶、蜜蜂、萊粉蝶、蛾、蠅、蚊、螞蟻等昆蟲。
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區別: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相比多了一個蛹階段。
防治害蟲的最佳時間:幼蟲時期。
(三)植物的生殖和發育
1.植物的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優點:保持母體的優良特性,繁殖速度快)。無性生殖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壓條和組織培養。
(四)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而實現的;
1.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染色體上能夠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斷,DAN上有許多基因。
2.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控制性狀的最小單位)
3.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1)人類的性別,一般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性染色體有X染色體和Y染色體,一對性染色體為XX時為女性,一對性染色體為XY時為男性。
(2)母親排出一個只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父親精子的性染色體有兩種,一種是含X染色體的,一種是含Y染色體的。它們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生男生女決定於父親精子的類型。
4.認同優生優育
(1)優生優育: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2)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遺傳病,或是攜帶有致病基因,其後代攜帶該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緣關系的後代之間再婚配生育,這種病的機會就會增加。
5.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
變異:是指子代和親代個體間的差異。
6.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
(1)人工選擇培育:如選擇培育高產奶牛.(從產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選擇繁育出高產奶牛)
(2)雜交育種:如培育高產抗倒伏小麥。(高產倒伏小麥與低產抗倒伏小麥雜交產生高產抗倒伏的小麥)
(3)太空育種(基因突變):如培育太空椒。(普通甜椒的種子衛星搭載後播下,經選擇培育成太空椒)
專題 八·生物的多樣性
(一) 生物的多樣性
1.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徵對生物進行分類
(1)分類依據主要是生物的結構特徵和生理特徵
①植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被子植物中,花、果實、種子是重要依據。
②動物分類比較形態結構、生理功能。
(2)分類單位
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它們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分類的基本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
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物種越多,但物種間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徵越少,親緣關系越遠;分類單位越小,包含物種越少,而共同特徵越多親緣關系越近;
2.細菌和真菌
(1)細菌的形態結構
形態:球狀、桿狀、螺旋狀
結構:單細胞,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有的有鞭毛和莢膜。
沒有成形細胞核,
營養方式:異養。
生殖方式: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
(2)真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每個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還有大型真菌蘑菇等。
營養方式:異養
細菌和真菌的區別:細菌個體微小,體內沒有成形細胞核,分裂生殖;真菌既有個體微小的種類,也有個體較大的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孢子生殖。
3.脊椎動物(如魚類、鳥類、哺乳類等)的主要特徵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1)魚類的主要特徵:生活在水中;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
(2)鳥類的主要特徵:體表被覆羽毛。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卵生。
(3)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體表被毛;用肺呼吸;體溫恆定;胎生、哺乳。
4.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1)生物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2)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止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基本措施,植樹造林是防止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3)意義:保護了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有利於生態系統的穩定;為人類提供更多種類的生物資源和科研材料。
(二)生物的起源和進化
1.概述生物進化的歷程
(1)生物的進化的證據: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
(2)生物進化的歷程:
植物的進化: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後被子植物)
動物的進化:(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復雜,有低等到高等。
2.生物進化的觀點
(1)動物在適應環境過程中所表現的一個方面,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自然選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專題九·生物技術
1、現代生物技術
舉例說出克隆技術的應用:
克隆羊多莉的產生:供卵細胞母羊A,供核母羊B,代孕母羊C,因為細胞核中含遺傳物質,所以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
專題十·健康的生活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1、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特點: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1)傳染源: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
(2)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群所經過的途徑,如空氣傳播,生物媒介傳播。
(3)易感人群: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三個環節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都流行不起來。
2、傳染病預防措施
(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病人,對患病動物進行深埋、焚燒處理。
(2)切斷傳播途徑: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做好環境消毒、消滅媒介生物,加強檢疫,封鎖交通。
(3)保護易感人群:預防接種,加強鍛煉,不與傳染源接觸。
以上三個環節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都流行不起來。
3.人體的免疫功能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已」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內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和穩定。
免疫的功能:
(1)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
(3)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粘膜。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它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能清掃病菌。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溶菌酶)和吞噬細胞(如:白細胞)。殺菌物質中的溶菌酶能破壞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吞噬細胞將病原體吞噬消化。
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作用:產生抗體,消滅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
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的蛋白質。
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
4.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兔疫和非特異性兔疫
非特異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它不只針對某一類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如人體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屬於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後天產生的,只針對一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如人體第三道防線屬於特異性免疫。
5.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計劃免疫: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生規律,將各種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學免疫的程序,有計劃地給兒童接種,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這種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簡稱計劃免疫。
6.酗酒、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低濃度的酒精(0.25%以下)對水蚤的心率有促進作用,高濃度的酒精對水蚤的心率有抑製作用。煙草浸出液對水蚤的心率起促進作用。
(2)酗酒對人體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有:酗酒會使腦處於過度興奮或麻痹狀態。

⑸ 計劃免疫工作考核辦法

第一條為貫徹執行 《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 , 提高計劃免疫工作質量
, 完成《1982—1990年全國計劃免疫工作規劃》所提出的任務,表彰計
劃免疫工作的先進單位,特製訂本辦法。第二條考核工作的組織領導
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組織本地區的考核。第三條考核程序和方法
考核應以縣、區為單位逐級進行,考核合格後,由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驗收。地區普遍驗收各縣、區、旗,省、市、自治區普遍驗收各地區,衛生部採取抽樣的方法驗收省、市、自治區。第四條考核內容
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有專人分管計劃免疫工作,計劃免疫經費落實;各級衛生防疫部門計劃免疫科、室、組健全,專業技術人員穩定,勝任工作;基層防疫網健全。
二、各級衛生防疫部門有健全的計劃免疫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免疫計劃,建立、保管和使用卡、簿、表,發放生物製品,冷鏈管理,開展免疫監測,組織計劃免疫工作調查,考核預防接種效果,異常反應診斷小組正常開展工作等。
三、預防接種器材配備齊全,實行一人一針一管。生物製品能做到冷藏保管、運輸。
四、對從事計劃免疫工作的人員進行系統業務培訓。
五、開展了群眾性的計劃免疫知識宣傳、教育。
六、考核指標:
(一)預防接種表、卡指標:建卡率在95%以上。
(二)接種率指標:
1.麻疹和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接種率,農村在90%以上,城市在95%以上;
2.卡介苗接種率,農村在70%以上,城市在85%以上;
3.百白破混合制劑接種率,農村在80%以上,城市在90%以上。
(三)免疫成功率指標:
1.麻疹血凝抑制抗體陽轉率在85%以上;
2.脊髓灰質炎中和抗體陽轉率在80%以上;
3.卡介苗接種後,結素試驗陽轉率,農村在75%以上,城市在85%以上;
4.白喉錫克氏試驗陰轉率在80%以上。
以上三項考核指標,均應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以檢查核實結果為准。
(四)相應傳染病的控制指標:
1.麻疹年發病率在10/10萬以下;
2.百日咳年發病率在30/10萬以下;
3.白喉、脊髓灰質炎年發病率在0.1/10萬以下。第五條經考核驗收達到合格標準的縣、區和地、市,由省、市、自治區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表彰,並給予獎勵。省、市、自治區達到標准,由衛生部進行表彰。第六條各省、市、自治區可根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⑹ 計劃免疫優秀個人推薦表主要工作事跡怎麼寫

你好
他深知防重於治的道理,因此十分重視計劃免疫工作。他也深知留守兒童不斷增多,人口流動越來越大,農村計劃免疫的知識還不是很普及,自覺接種遠沒有城市便捷和普及,計劃免疫要達到上級部門的要求談何容易。但他也深信,只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事在人為,目標就一定能達到。
1、宣傳到位。他常年在村衛生室和村交通路口開辟衛生保健知識宣傳欄,及時介紹當前疫苗接種知識。每當流行病毒高發期,他還親自到位於轄區的西河完小為學生作衛生知識講座,散發疫苗接種宣傳單。他充分並利用學校這個平台,把計劃免疫的宣傳及時送入家家戶戶。
2、落實到人。對轄區的每個計劃免疫對象造表建卡,這是一項十分細致十分繁瑣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因為它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充實,它又是將計劃免疫真正落實到人的一個重要途徑。卡證的規范在全鄉乃至全縣都是有名的。更為重要的是他要熟悉每一個接種對象的家庭環境,及時接種有什麼困難,需不需特殊關照。特別是了解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的情況,甚至與其父母建立通訊聯系。在他們的村衛生室里張貼了所有接種對象的通訊錄。在學校接種時,常遇到
個別怕痛的學生編出種種理由不願接種,他便和老師甚至用電話和家長聯系,做好工作,從不聽之任之,敷衍了事。
3、服務到家。由於他管轄的艷西村是由兩個村合並而成,范圍大,每次接種總有一些對象遲遲不來,他便根據通訊錄逐一聯系,問清情況。只要聽說有困難一是難來衛生室。他便親自上門。有一個不滿兩歲的名叫黃俊偉的男孩,父母都在廣東打工,便交由爺爺奶奶照料。而爺爺是泥水匠,也往往不在家,奶奶身體也不好,他便主動承擔上門接種的重擔。這樣的例子不是個別。為此。他不得不把家裡的事務全壓在妻子的肩上,他沒少挨妻子的嗔怪:「只有你,貼了話費又貼力,沒撈半點利。」

⑺ 如何在社區內設計一個健康促進計劃

擬建鄭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行性報告

一、總論
1、概述
衛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 該辦法中把加強對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與運行的管理,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社區衛生服務為目標。致此辦法為我們的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很大的培育空間。
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機構重疊、條塊分割、資源緊缺與浪費並存、葯品生產流通秩序混亂等深層次問題和矛盾顯現出來;同時,公立醫療機構趨利現象也突出出來,醫葯費用快速增長,相當一部分人群缺乏醫療保障,難以得到基本衛生服務。
鄭州市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礎醫療服務機構,是國家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百姓身邊的醫療機構,肩負著滿足社區百姓基本醫療需求的重任。同時,作為整個國家醫療體系的神經末梢,還要完成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任務。
我中心要建成落實配套政策、服務網路健全、人力配置合理、服務功能完善、監督管理規范、籌資渠道暢通、適應社會需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發展服務中心的原則和政策
首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方便群眾獲得基本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根本目的。
其次,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考慮群眾的需求和利益,防止片面追求經濟收益而忽視社會效益的傾向。
第三,以需求為導向。了解掌握轄區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信息,通過改革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在優先保證基本衛生服務的基礎上,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衛生保健服務需求。
第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社區衛生服務的組織結構、服務內容、保障水平、服務價格等,因地制宜,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群眾承受能力相適應,適應本地的具體情況,不超越現實,盲目發展,盲目擴大服務范圍。
第五,注重結構調整。明確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現有衛生服務體系的結構性調整,重點在於轉變服務觀念和服務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衛生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衛生資源的浪費。
相關政策:
(1)爭取政府支持,逐步增加投入。
(2)建立全科醫師職稱評聘制度。
(3)明確社區衛生服務同職工醫療保險的相關政策。
(4)理順社區衛生服務價格。
(5)理順與醫院服務的關系。
(6)維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3、計劃目標
鄭州市目前已通過驗收、取得醫療機構許可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有136家,其中社區衛生服務站13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家,服務人口數達164.80萬人。當前,鄭州市社區衛生覆蓋率僅60%多,遠不能滿足市民的就醫需求。
今年鄭州市將新設立3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也為我院帶來了新的機會,在醫院各領導與員工之間也展開了新的討論。建立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了院內人人關注的話題。我院將全力爭取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資格,在原有×××醫院的基礎上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院現有實力都以基本達到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准。
我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要走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提高社區衛生組織的服務效率。經過努力,社區預防保健工作將得到落實,居民基本健康知識知曉率以及計劃免疫接種率、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規范化管理率,婦女兒童保健管理率、老年保健管理率等都將有所提高;居民平均綜合醫葯費用支出增長速度也會有所減緩。
本項目計劃投資××萬元。資金來源:企業自籌××萬元,申請經費10萬元。中心建成後具有 能力,基礎條件建設完成後,隨著市場的擴大非常容易擴大 規模。項目進入規模建設後漸增資產規模 萬元 ,漸增就業人數 人。
4、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社區衛生服務在世界上30多年來迅速發展起來,是面向個人、家庭、社區人群提供的集預防、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與咨詢為一體的綜合性衛生服務體系。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廣泛、優質、方便、經濟地解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常見健康問題,因此,可以斷言它是我市乃至全國各地發展預防保健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途徑。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農業人口比重過大,科技教育相對落後,與其他國家相比仍是低收入國家。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它只能面向社區、家庭和相對固定的人群,實行基本的、綜合性健康服務,以預防為主,多職能服務,保證居民基本衛生需求。
按照聯合國的標准,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就算是老年型國家。截至1991年底,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逾1億,到2006年初我國老年人口總數已達到1.44億,比重上升為11%以上,從而進入老年型社會。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比較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模式是一改過去醫生坐等病人的被動服務變為深入居民家庭主動服務;由面向病人和少數健康人擴大到每個家庭和所有健康人;由單項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為防、治、保、康、健康教育等多項衛生服務。

二、申報單位基本情況
1、單位基本情況
鄭州×××醫院位於鄭州市中原區×××路×號。醫院面積2000平方米,床位20張,編制人數為25人,其中全科醫師 名,主治醫師2名,醫師5名,助理醫師6名,護士6名,葯劑師2名。醫院主要擁有全科診室、中醫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B超心電圖室、治療室、搶救室、葯房、信息管理中心等科室,並配有先進醫療的設備。我院是一支擁有較高專業素質的老中青相結合團隊,管理團隊包括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革新者,行業領域的技術專家和經驗豐富的組織者。
我院基礎設施、人員及醫療設備等各項要求都已基本達到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准,我們正做好充分的准備轉型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領導班子概況
單位法人代表為×××,現任鄭州市×××醫院會計。
×××,現任鄭州市×××醫院院長。
×××,執業醫師,現任鄭州市×××醫院副院長。
3、單位發展能力
××××××成立於19××年×月,其前身是×××,20××年遷入××××路×號。目前是××區衛生局直屬的區級醫療機構。×××醫院自建院至今已有30餘年。我院在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發展,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醫葯費用增長等方面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我們也充分認識到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重大意義和作用,理解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目標和任務,毫不動搖、鍥而不舍地把這件大事抓緊、抓好、抓實,切實緩解轄區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4、單位財務經濟狀況
截止2006年底單位總資產達到 萬元,負債 萬元,資產負債率 %。固定資產總額為 萬元。

5、 單位管理情況
鄭州×××醫院結合自己的業務和項目特點進行現代企業管理機構和體系建設,單位成立了專職的部門負責醫療衛生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施,運行,監督考核等。
30多年來,鄭州×××醫院在業內一直享有極高的聲譽,曾與多家省同內大中型醫療機構合作,合作都十分圓滿,順利。獲得廣泛的好評,知名度也節節攀升。
6、 企業的優勢:
鄭州××××是為數不多的以中醫為主的區級醫院,30多年來的發展,使我們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立以及全面推廣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化創造了有利條件。該建設方案可伴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
鄭州×××醫院具有很強的醫療救治能力,(介紹一些光輝的歷史),都得到了有關專家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目前已建立的鄭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數不多,該項目符合國家衛生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的要求,×××醫院醫療技術及各項要求均基本達到標准,外部環境已經落實,資金來源具有保障,具有較強的醫療管理和經濟實力,擁有良好的行業背景,有能力承擔並順利完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該服務中心的建立不僅有利於提升醫療服務現代化和行業競爭力,而且必將帶動和促進鄭州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項目成熟程度
單位成立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導小組,進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研究,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小組顧問。分三個小組,調查分析小組、項目策劃小組、項目決策與實施小組。配備有醫學專業、計算機專業、管理專業等專業人員共計18人。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功建立後,將從根本上解決轄區范圍內人員醫療方面現存的一些弊端,提供現代化的醫療衛生管理模式,大大提高醫療行業的工作效率。以上工作為該項目的進一步實施奠定了成熟可靠的工作基礎及運行動力。

四、社會需求情況與風險分析
1、項目發展思路
將來隨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中心條件的改善,對我們來說這既是一個發展機遇,又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如何應對?如何保證病源呢?
一是緊緊圍繞住院病人,切實做好服務工作。這是多數主任的想法。「金杯銀杯不如患者的口碑」,以先進的技術、人性化的服務,做好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工作,是最有效的廣告宣傳。同時定期開展科普保健「知識講座」、舉辦多種形式的「病友聯誼」、「病友之家」、節假日上門服務等具有特色的活動,不斷加強和完善病人隨訪、回訪工作等,是強化醫患溝通,拓展醫療服務,培養「忠誠」客戶的又一手段。
二是積極開展和引進新業務,開展新技術,拓展服務領域。面對激烈競爭的醫療市場,要贏得患者,就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在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的基礎上,通過與上級醫院技術協作等形式,引進既能滿足各層次患者需求,又能節省患者費用的新技術、新項目,將是我院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保證。
三是以技術支持、學術交流為主,強化與大中型醫院和其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聯系,共築和諧「雙贏」網路。通過搞各類學術會議、定期進社區開展義診活動,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等形式,切實提高中心全方面素質,贏得廣大消費者信任,擴大影響,把醫療服務市場做好。

2、項目實施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我單位前期工作基礎扎實,技術力量較強,相關工作經驗豐富,而且本項目是市醫療部門重點支持的事業,加上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另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滿足市場需求的,病源均來自於醫院周邊的都市村莊以及社區,在周圍並沒有能與我院實力相抗衡的同級醫療機構。只要我院在建立中心初期通過廣泛接觸基層政府、社區衛生人員和居民群眾,了解掌握真實情況,聽取各種意見,總結推廣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實現體制、機制和工作創新。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了解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引導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使人們更深入的了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其發展前景將是相當可觀的,基本不存在被淘汰的危險。
我們先進的管理模式、專業的醫務人員、獨特的學術思想、質優價廉的醫葯,專業的科研隊伍,強大的資金勢力,這些就是我們成功的基石。並且能夠帶來的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本項目風險是非常小的。關鍵在於加強單位經營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醫療及服務質量,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增加醫療設備、環境的建設,短時間內建立起社區服務中心,並投入運營。把為客戶服務作為企業的根本宗旨,使企業乃至整個行業不斷發展。

五、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項目投資預算
項目總投資 萬元,企業自籌 萬元,申請撥款 萬元。
2、投資使用計劃
項目 面積m2 單價萬元/m2 金額(萬元) 備注
基本建設 1200
醫療設備和醫療用品
前期3個月工資
不可預見的費用
流動資金
人才引進
合 計

六、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
1、未來五年收入估算
預測分析列表:
年份
預測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收入預測

2、財務分析

3、社會效益分析
要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首先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醫療衛生是人類生存健康的基礎,充分考慮群眾的需求和利益,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衛生資源,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一方面,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成為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切入點;另一方面,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可以帶動和促進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葯品生產流通體制和醫療救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與發展,成為衛生綜合改革的交匯點。逐漸形成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機制和「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格局。
良好的社會效益是醫院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是醫院經濟效益的保障,是醫院精神面貌運行狀況的反映。
七、項目實施進度方案
1、擬建地點
河南省鄭州市××路×號
2、建設規模與目標
中心成立後將達到××規模。
中心地處鄭州中原區,服務半徑 公里,覆蓋**路、**路、**路等幾個街道,10個社區居委會,服務人口數 人。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生指導「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後主要提供以下基本醫療服務:
(一)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
(二)轄區內現場應急救護。
(三)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醫療服務。
(四)轉診服務。
(五)康復醫療服務。
(六)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其他適宜醫療服務。
3、項目實施進度
2007年3月~5月:
2007年5月~7月:
2007年7月~10月:
2007年10月~11月:
八、三廢處理方案
1、 建設地點環境現狀
中心位於鄭州市內,周圍環境良好。正常情況下,本項目的建設對項目所在區域生態環境無明顯影響。
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本項目中會產生廢水、廢渣。
(1) 廢水
廢水來源於 。
(2) 廢渣
主要是 以及生活垃圾。
3、綜合利用和治理方案
a、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5)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b、三廢治理方案
(1)廢水
生活污水匯集後,集中處理,處理工藝為:

(2)廢渣

(3)廢氣

4、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的主要任務是監測地下水的衛生標准和環境的衛生標准,以確保服務中心的衛生環境和周圍環境不被污染。
5、環境影響評價
針對中心產生的污染,經過綜合和科學治理以後,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
本項目實施以後,服務中心環境和周圍環境不會產生新的污染。生產中產生廢水、廢渣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可以做到達標排放。

九、結論
綜上所述,本中心的建立屬於國家支持的項目,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它也是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變化趨勢的,項目投資符合國家醫療衛生產業發展政策,市場前景良好,建設方案合理,社會效益顯著,因此本項目是可行的。

十、編制情況
編制單位:
地址:
負責人:
編制人員:
聯系電話:********
E-mail:******@163.com

⑻ 疫苗接種宣傳內容有哪些

疫苗接種宣傳內容:

1、給兒童適時免疫是每個兒童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2、兒童免疫要全程,兒女才有好前程。

3、預防接種,享受健康。

4、實施免疫規劃,保護兒童健康。

5、免疫接種是保障兒童身體健康的一次最佳機會。

6、關愛兒童做好免疫從現在開始。

7、好好免疫,天天健康。

8、讓每個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9、一分預防一片心,預防接種獻愛心。

10、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來。

11、接種疫苗花費少,漏種疫苗患病花費大。

12、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

13、要健康,先預防。

14、接種疫苗保障兒童身體健康。

15、是每個兒童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

16、常打預防針,寶寶不生病。

17、預防接種,為兒童築起健康的起跑線。

18、讓每一名兒童都能按時接種疫苗是各級政府的責任。

19、寶寶即時接種,就是種下希望。

20、計劃免疫——一個都不能少。

21、免疫——傳染病的天敵。

22、疾病——健康的。大敵,疫苗——預防的武器。

23、讓每一個未免疫的兒童得到免疫。

24、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

25、預防接種好,寶寶疾病少。

27、打針防病有好處,子女健康才能富。

28、國家免疫規劃項目的預防接種實行免費。

29、別忘打針防病保健康。

30、關愛兒童,計劃免疫。

31、開展麻疹疫苗接種,控制麻疹流行。

32、健康就是幸福。

33、同樣的權利,同樣的健康—關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

34、接種疫苗,遠離疾病。

35、播種健康,呵護未來。

36、實施計劃免疫,讓您的娃娃獲得抵抗力。

37、防病要打預防針,快去當地疾控中心。

38、兒童健康樂全家。

39、服糖丸防癱防殘防麻痹,種疫苗利國利民利自己。

40、一分預防勝於十二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