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明禮儀伴我行 國旗下講話稿
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首先我要同大家分享在上個周末我看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幹掉在地上。媽媽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經有了答案。所以,今天我要對大家說:文明禮儀,一定要從我們自己做起。
禮儀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氣質、是一種文明,是人際交往的通行證,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將受益終身。
同學們:在學校,你們應該是一個好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講尊重、有誠信;上課守紀律,就餐有秩序,集會、活動講規則;言語禮貌文明、舉止大方得體、服裝整潔莊重。
在家庭,你們應該是一個好孩子。愛勞動,讓父母順心;懂節儉,讓父母舒心;求上進,讓父母放心;有孝心,讓父母開心。
在社會,你們應該是一個好公民。公共場所講公德、重形象;人際交往寬容大度,以禮相待;鄰里社區講衛生、守秩序、有愛心。
本學期開學以來,我們感受到了校園的優美、整潔,每處細節都煥發著文明的光輝。同學們文明的行為習慣、整潔健康的儀容儀表,營造出了良好、有序、和諧的學習環境。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漠視和縱容身邊發生和存在著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教學樓走廊追逐打鬧、大聲喧嘩;有的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有的同學戴首飾、染頭發、男同學留長發;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有的還在課堂里吃零食……。這些不良習氣損壞了學校的形象,也自己降低了自己的素質,與文明漸行漸遠!
為將學生文明禮儀普及活動引向深入,學校將開展下列活動:
1、利用集會、班會活動組織師生共同學習《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讀本》。2、開展「在我身邊的不文明行為」調查,3、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徵文競賽。4、組織觀看青少年文明禮儀影視教材。5、加強對初中生的情感教育,分年級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宣傳欄宣傳禮儀知識。
當然,我們老師更會用自己的言行引領和感化你們,共建師生文明禮儀校園。
同學們,你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更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 校園文明建設是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同時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是每個同學的自覺言行!讓文明禮儀不再是外在強加的約束,而是自我內化的一種快樂! 讓我們攜起手,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而努力,讓文明禮儀永遠伴我行。
㈡ 國旗下講話關於文明禮儀與安全
親愛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在校園》。
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與手段,也可以說文明禮儀體現的是個人的素質與修養,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文明禮儀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不過,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現象卻是與文明禮儀的要求相去甚遠。例如,天熱了,有不少同學買冷飲,卻隨手丟棄包裝袋,到處飄著包裝袋的學校,還是那個適合我們學習的地方嗎?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個人的文明禮儀形象,也會影響我們港小的整體形象。
中華民族是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不僅是展示民族精神的外在形式,也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內在因素。校園禮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出來:
首先,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因此想讓別人尊重你,就得學會尊重他人。「禮儀」從話里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
再者,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我們要敢於在日常的言行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上下樓梯靠右行,扔垃圾不是瀟灑地「投籃」而是走到垃圾筐旁邊輕輕地把垃圾丟進筐里,生活中多用「請」、「您」、「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也許這些是老生常談,但一個人的禮儀形象卻正是從這些不起眼的地方體現出來的。
㈢ 葯師創文明城市標兵個人材料怎麼寫
借鑒一下
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同志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提升社區文明程度為著力點,以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質為核心,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基礎,不斷豐富宣傳形式,積極主動做好創建工作,圓滿完成文明創建各項工作。
一、盡職盡責,克服困難,認真做好文明創建工作。
做為街道黨群科長,不但承擔科室和結對北安門社區文明創建目標和任務,而且還擔負街道的創建宣傳、培訓、檢查和組織系列創建活動等工作。該同志不畏困難,盡職盡責,認真細致做好創建工作。根據市區文明辦和街道黨工委要求,分別制定了《後宰門街道關於創建文明城區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成立後宰門街道創建文明城區專項組的通知》等文件,結合街道工作實際,按照文明城市創建測評細則,將創建工作進行了分解,將科室、社區目標任務又進一步細化、分解,落實到人、責任到人,對鞏固文明創建成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積極做好文明創建宣傳、培訓、檢查等工作,充分利用「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執勤、文明勸導」、「文明過節」等活動平台,積極組織街道、社區、駐區單位、社區居民等人員參加文明創建宣傳活動,積極開展交通執勤、文明勸導、文明禮儀常識宣等系列創建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由創衛網編輯)
二、身先士卒、以身作責,穩步推進文明創建工作。
該同志經常加班加點,積極主動參與文明創建活動中,處處以身作責,時時身先士卒,經常深入社區、走家入戶,面對面做好創建宣傳,真情聽取群眾意見,並就群眾反映問題進行匯總和及時反遺,幫助群眾解決一系列問題。圍繞文明創建組織開展一系列創建宣傳活動。舉辦了專題講座:邀請了市文明禮儀宣講團來街道、社區做文明禮儀知識專題講座7場;文明創建調查問卷知識講座4場;群眾性知識普講座及科普活動9場;文明迎奧運知識講座3場。如南京理工大學的戴偉喜教授向大家做了精彩的「百年奧運」報告。舉辦社區影視文化節。各社區放映露天電影6場,電教片30多場次。在他的影響下,涌現出一批批文明創建先進個人,街道文明創建工作得到穩步推進。如:黨群科的同志分別主動聯系一個社區,進行創建
㈣ 中學生文明禮儀知識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後,方可坐下。學生應當准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情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後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內容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並且應當使用普通話。(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後,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指穿衣褲,著鞋襪。其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老師好!""校長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之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同學問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於同學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對同學的相貌、體態、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於參加者人數眾多,又是正規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一定要保持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要庄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公共場所禮儀:應該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堵車。
㈤ 文明伴我行 活動方案
文明禮儀伴我行」活動方案
〔
一、指導思想
以「情系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和規則意識為教育重點,以唱響國歌、禮貌待人、遵守規則、文明交通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為目標,為迎接2008年奧運會,實現人文奧運打下堅實基礎。
二、活動目標
1、在家庭、學校及社會生活中,主動自覺遵守規則,努力做有修養、有品位的現代文明少年。
2、在與人交往中自覺遵守禮儀要求,尊重他人,言語溫和、說文明用語,對待長輩態度恭敬,舉止大方得體。
3、做事要遵守規則,主動了解相關要求,並努力按照要求去做。
三、活動內容
1、學習禮儀,了解規則:
通過自己觀察、向家長老師請教,或看書、上網、看電視等途徑,了解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家規、校規、法規,以及做事的規則,同時了解與人交往中的禮儀、禮貌、禮節等方面的知識。
2、踐行禮儀、落實規則:
圍繞文明守規教育主題,各班級制定自己的少先隊工作計劃,以《學生成長檔案》為依託,每周按照《成長檔案》中的內容努力在家庭、學校、社區踐行禮儀、落實規則,每周周一早讀和晨檢時間組織班級進行分享並記錄,在實際生活中體驗懂禮儀、守規則,做文明人的快樂與幸福。
3、展示禮儀規則:
通過開展「爭當文明守規升旗手」、「禮儀快車」專題廣播,「禮儀小使者」評選,「我守規、我快樂」主題徵文和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爭創文明守規班級等活動,展現學生在文明守規教育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4、宣傳禮儀規則:
通過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製作文明守規宣傳冊,於「家長開放日」期間,或開展「我為社區做善行」活動過程中,面向家長、社會進行遵規守紀、文明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小手拉大手,一起「迎講樹」,共創文明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四、活動安排
「情系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從現在開始,至2008年7月結束,共三個學期。
本學期的具體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文明守規知識(3月份)
1、學習《成長檔案》中關於文明守規的內涵;國旗下講話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文明守規知識;在太陽鳥廣播中開辟「禮儀快車」專欄,介紹各種禮儀方面的知識。
2、開展「文明守規我知道」知識競賽。
3、每周二晨檢組織學生觀看《做文明禮貌的小學生》錄像帶;觀看一部反映文明禮儀的專題教育片。
4、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禮儀、講規則,做文明學生」大討論活動。
第二階段:體驗文明守規內涵(4、5五月份)
1、踐行《成長檔案》中關於文明守規的內容,同學間經常分享體驗實踐感受,開展「我守規、我快樂」徵文、演講、講故事比賽。
2、在「我為家庭做善行」、「我為社區做善行」活動中,講禮儀、守規則,表現優秀的同學有資格參與「康乃馨杯」好孩子評選活動。
3、於「家長開放日」與家長同上一堂課的過程中,踐行課堂規則,讓家長放心、開心。
4、開展文明守規主題班隊會。
第三階段:宣傳文明守規成果(6月份)
1、開展「禮儀小使者」評選活動。
2.以年級為單位,將評選出的「禮儀小使者」,寫出材料、拍下照片,製作成展板,進行宣傳。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
㈥ 迎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奧運禮儀進我家
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的盛會。因此,每一個承辦城市都會不遺餘力,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加強建設,北京也不列外。2008年,中國將成為奧動會的主角,屆時,人們不僅會關注中國能獲得多少枚金牌,同時也關注中國人的接待與服務水平。
中國自古以來被譽為「禮儀之邦」,中國人的謙遜有孔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但是,不可否認,時至今日,一方面中國的某些傳統禮儀文化末能得到傳承,另一方面,我們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禮儀還很陌生。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舉辦一場完美的奧運盛會,迅速提高國民的禮儀水平是當務之急。
我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更是應該得到大力的弘揚,因為,它對於「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禮儀知識,提高文明素養,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將文明新風帶回家庭、帶進社會,讓文明新風吹遍我們的大街小巷,千家萬戶。
尋找身邊的公德模範做榜樣,記錄身邊的文明行為。在文明禮儀道德實踐中,「比進步、展亮點、爭上游」,用我們的精神、形象、風尚為「新北京、新奧運」添上最新最亮的一筆。
「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集中體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實質和普遍價值觀——團結、友誼、進步、和諧、參與和夢想,表達了全世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使「全人類同屬一個世界,全人類共同追求美好夢想」。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里程碑。它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
「更快、更高、更強。」雖然只有短短的6個字,但其含義卻非常豐富,它不僅表示在競技運動中要不畏強手,敢於斗爭,敢於勝利,而且鼓勵人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甘於平庸,要朝氣蓬勃,永遠進取,超越自我,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限。
奧運禮儀進我家,奧運禮儀就是我們的生活禮儀,處處都在。住在奧運城市青島我們每一個人的驕傲,我們應該讓這個城市更加美好,盡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首先要養成早晚向父母問好的好習慣。早上起床見到父母,要向父母道:「早安!」「早上好!」或問父母晚上睡的可好?晚上休息前,應向父母道:「晚安!」離開家時要學會向父母道別。自己上學或出門時要及時向父母告別,說明去向與回來的時間。星期天及假期外出,父母又不在家時,一定要給父母留下字條,說明出去的時間、去向。外出不能按時回來時,應及時打電話或托其他相識的人捎口信,以免父母掛念。
「激情奧運,魅力奧運,盛世中國,擁抱世界。」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文明禮儀伴我行,文明之花開遍我家。
㈦ 文明禮儀小知識
世界各地的見面禮
世界各國或地區之間的風俗習慣往往差異很大,因此在禮節上各不相同。在紐西蘭,人們盡管互不相識,但一見面,雙方都要與相鞠躬。如果是客人來訪,除了見面時互相鞠躬外,主人與客人還要互相碰鼻子一至兩次,表示親熱和對客人的歡迎。
阿拉伯人彼此見了面,將右手舉在額前,左手貼在胸,表示情意。
奈及利亞人的見面禮是各自用大拇指在手上輕輕彈幾下,以示問好。
非洲的坦噶尼喀人,在見面時,各自先拍拍自己的肚子,然後鼓掌握手。拍拍肚子表示不愁吃穿,身體健康;鼓掌握手,表示慶賀、祝福。
在摩洛哥,家裡有客人來訪,主人要敬茶三杯,客人則必須飲完,然後才促膝談話暢敘家常。
馬來西人見面時,則互相把手指並在一起,把手面、手背,輕輕地拍一下,然後把手貼在嘴唇或額角。
剛果人見面里,先伸出兩手握幾下,然後躬下身子吹幾口氣。
太平洋某些島嶼上的居民,彼此見了面,互相用中指勾住,然後用力向自己身邊拉,表示親熱、友好。
在葉門,如果客人來訪,主人便往客人身上灑香水。面緬甸人,則向來訪的客人身上潑水,當客人告別時,又用水潑他,而客人也可以向主人潑水,相互潑水,表示彼此情深誼長。
只要你喜歡就是見面禮
握手禮:起源於歐洲,現已流行世界。一般客人先伸手,雙方有一人是女性時,女方先伸手。握手禮一般不戴手套,但十分尊貴的人和女性可以戴手套。
鞠躬禮: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的禮節。一般要脫帽,上身前傾15度,兩眼注視受禮者,同時表示問候。點頭禮:同級和平輩之間的禮節。一般是在路上相遇時,很隨便地邊行進邊行禮。
舉手注目禮:軍人的禮節。行禮時舉右手,右手五指並攏,指尖接觸帽檐右側。手上臂與肩平齊。兩眼注視受禮者,待對方答禮後將手放下。
吻手禮:歐美上層社會的禮節。和貴族婦女見面時,如女方伸出手作下垂式,則要將手掌輕輕托起,吻一下手背。如女方不伸手,則不行吻手禮。
接吻禮: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朋友之間、夫妻之間表示親昵和愛撫的禮節。通常是在受禮者的臉上或面額上親吻。
擁抱禮:朋友、熟人表示親密感情的禮節。擁抱一般和接吻禮同時進行。
至於手信,可有可無。廣州話里的「手信」,就是人們通常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並非按計劃買來的大件或貴重商品,而信手捎來,故稱「手信」。 初次見面的客人來訪,闊別多年的舊友重逢,總得象徵性地送點「手信」,不是汽車、洋樓、筆記本。只是幾斤水果、一兩包糖、一盒點心,乃至少到一束鮮花、一根羽毛。 若不喜歡可以當面退還,不必浪費。
送禮,傳統意義上都是送些實物的東西,多注重投其所好,不管你送禮的目的是什麼,總是要送一些對方喜歡的東西,但在送禮的過程中要注重表達禮輕情重的中心思想。隨著社會的發展,送禮所送的禮品也逐漸發生改變,送教育、送健康等等新的禮品不斷展現,充分體現了現在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在送禮的形式上也有很大的改變,禮品卡被普遍使用,禮品卡彌補了一些傳統送禮的弊端,比如所送非所需、比如直接送錢的尷尬,禮品卡讓被送禮者有充分的空間自由選擇,自由消費,目前廣受歡迎。
禮物,必須取決於對方能否接受,喜歡還是厭惡?看你是否出於什麼目的,送何實物?何時送?為何而送?什麼要送?為誰送?誰去送?若是基於為了讓對方開心愉快,使對方大家都能高興,都能接受的話,不要自作聰明,亂送,人家會不高興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必須認真了解並向對方打聽、詢問,徵求對方主人意見,需求什麼,厭惡什麼?否則,做事不得當,功虧一簣。突如其來,莫明其妙,人家不嫌棄,你自討沒趣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特別是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施加於別人頭上。對方若是不喜愛你送來之禮物,那就求而不得,舍而不能,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不理會重視對方,遺忘了或違背了自己的良心,「補送」就沒有意義了。
送禮的技巧:
<1>.了解別人的品位。
<2>.不可包含動機。應當盡量避免一些有影射性和含義的禮物。
<3>.始終還是新的好。因為沒有人會喜歡收到二手貨。
<4>.無論你的禮物是1元還是1萬元,都首先要撕掉價簽。送一份明碼標價的禮物,好像在提醒對方,我的這份禮可是花了多少多少錢。你在期待回贈嗎?還是想做一筆等價交換、物有所值的生意?一般認為禮物上貼著價簽,是不禮貌的。對想表達心意的你來說,也是不聰明的。
<5>.精心挑選包裝。禮品不同於自用,好的內容重要,好的形式更添彩。送禮原則是盡可能地選漂亮包裝。
<6>.相對來說,送女性禮物總是簡單的,女人生活中的小零碎兒多,都是你送禮的好選擇。女性天性的女兒性、妻性、母性,都可以在送禮中大加迎合。
<7>.盡管如此,送女性服裝仍屬於不智之舉。不要說色彩和款式真是千人千好,難以揣摩,關鍵的障礙是尺碼——瘦了固然麻煩,肥了也惹她不快:難道我就有這么胖嗎?
<8>.把握好送禮時機。送禮可以有許多機會。我們每年只能給一個人送上一次生日禮物,但是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在別的時間送上「非生日」禮品,長期以來,非生日禮物一直承擔著增進感情,撫慰受傷心靈及修復破碎友誼的重任。
<9>.喜歡你送出的禮物。如果說連你自己都不喜歡某種禮物,便不應該讓別人收到這種禮物。
<10>.搞搞新意思。如果要送禮給一個對什麼也不感興趣的人或什麼也不缺的人,那真是最麻煩的事情。不妨動點腦筋,請他(她)去看一場極具吸引力的表演。
<11>.根據受禮人的職業,選購較為實際的禮物。
<12>.衡量合理價錢。這份禮物是因太便宜而失禮,其實禮物的價值應以你與收禮者的關系而衡量,以避免令雙方尷尬。
<13>.個性化的禮物。自製的禮物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它會表達你的心思。
<14>.據說領帶和腰帶是不宜送給男性的,除非你和他有親密關系。因為這些東西有要拴住對方的意思。依此類推,送女性項鏈好像也不太合適,更不用說戒指了。
<15>.送禮要在實用和不實用之間,掌握好度。對高人雅士,一卷書可能比什麼都強,但雅人是越來越少啦。不過禮品到底是禮品,不宜實用過頭。
<16>.避免送鮮貨。即使是給熱愛烹調的主婦送禮,也以不送雞鴨魚肉菜蔬為上。保鮮上的困難不說,它拿來就做、進口就吃的特性會讓它作為禮物的意思大大蛻化。順便說一句,送營養品、食品、化妝品應注意保質期,否則會很尷尬。
㈧ 如何進一步推進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全面提升我校學生文明素養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教體辦、中學,縣直、民辦各學校: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著力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提高廣大中小學生道德素養,提升學校管理水平,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細則》以及《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的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全縣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觀念,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核心,以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和成長規律,以豐富的活動為載體,從細節入手,從小事抓起,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良好學習習慣、健康生活習慣、安全行為習慣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一)總體目標
通過養成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道理;具備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友好交往和善於學習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文明行為和學習能力,使他們在學校做一個有個性、會學習、知榮恥的好學生,在家做一個有孝行、會自理、擔責任的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有教養、會共處、守公德的好公民,為成功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具體任務
1.幼兒階段:主要培養孩子基本安全意識、基本的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初步具有衛生意識和文明禮貌意識,激發孩子對生活和知識的興趣。
2.小學階段:小學階段是人的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極強,學校要通過示範法、實踐法、榜樣法對學生進行培養訓練,重點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初步懂得與人交往的基本禮節,要培養他們誠實、守信、活潑、開朗的良好品質。
3.中學階段:中學階段是人生觀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時期,他們已基本確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則和是非觀念,但容易受外界影響,情緒波動大,許多重要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仍需著重培養,特別是初中階段更是養成教育的重點。為此,中學階段養成教育的重點是強化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是非觀念。
三、實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原則
(一)規范化原則。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以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結合學校的實際來進行開展。
(二)具體化原則。加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本著「小、細、實」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把各種行為習慣具體化,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易於理解、掌握和踐行。
(三)序列化原則。遵循青少年的發育規律和認知、心理特點,研究制定出相應學段的行為規范和要求。在教育內容的安排上要體現學段和年級的層次性,保持教育的連續性,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
(四)因材施教原則。加強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保護好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力求做到「行為上嚴,思維上寬」,鼓勵學生的獨創精神。
(五)知行統一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為訓練,引導廣大學生在行為實踐中逐漸加深思想認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整體性原則。行為是外顯的,文明行為的養成是「知情意行」的過程,「知情意」是前提,「行」是結果。因此,我們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既要重視文明行為的訓練,又要重視對其文明行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的培養,要提高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從感情上接受文明行為,在反復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意志,不能把文明行為的培養看成單純的技能訓練,在知、情、意、行整體和諧的統一中求得文明行為訓練的有效性。
(七)一致性原則。一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必須統一,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文明行為的養成,全社會所有的人都必須積極參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家長和所有成年人,要與孩子們一同來養成文明行為,共同進步,要求孩子做的,大人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要做的,大人自覺不做,身教重於言傳。
(八)層次性原則。文明習慣的養成一般要經過被動、主動到自動三個階段。一旦達到自動,也就形成了習慣,對學生來說,某些文明行為的培養可以從強制性要求開始,在行為訓練的實踐中從被動逐步轉化為主動,再從主動轉化為自動。而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對文明行為的要求應體現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區別對待,注意銜接,既保持層次性又保持連續性。
四、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主要內容是: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文明禮儀習慣。
(一)生活習慣養成教育
1.生活嚴謹
①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生活有規律,學習、休息、娛樂有合理安排;
②按時到校,按時歸家;
③不喝酒,不抽煙,不賭博;
④不進營業性網吧、游戲廳等場所。
2.辦事規范
①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整理自己的學慣用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②辦事有條理,做事有效率,統籌安排,輕快利落。
3.舉止文明
①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發,不燙發不染發;
②不留長指甲,不穿奇裝異服,公共場所不穿拖鞋背心;
③不打架罵娘,不說臟話痞話;
④遵守公共場所規則;
⑤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
4.勤儉節約
①愛護書本、用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塊橡皮、每一支鉛筆;
②愛護桌椅、門窗等物,愛護校園內一草一木;
③愛惜糧食,不挑食,不偏食零食,不暴飲暴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每一粒糧食;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不穿不適宜中小學生穿戴的服裝;
⑤節約用電用水,注意用電用水安全;
⑥不亂花錢,不鋪張浪費,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5.講究衛生
①珍愛生命,樹立安全意識,自覺拒絕黃、賭、毒;
②衣裝干凈、整潔;
③勤洗澡,常剪指甲,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
④在家、在校經常打掃衛生;
⑤不亂貼、亂寫、亂畫;
⑥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丟東西;
⑦不喝生水,不吃不潔凈食物;
⑧養成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習慣,保持環境整潔;
⑨床上用品清潔美觀,被褥疊放整齊,無異味,室內物品擺放有序,宿舍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宿舍清新整潔。
6.注意安全
①進行體育活動和勞動時,聽從老師安排,不擅自行動,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拉,課間不做危險游戲,運動時注意自我保護;
②不得聽從和尾隨不認識的人離開學校,未經老師及家長同意,不在外留宿;
③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嚴防丟失;
④不用濕手、濕布觸摸、擦拭電器外殼,不私裝電器,不在宿舍內使用危險電器;
⑤不玩火、不玩鞭炮等可能引發火災的物品,不私自下水游泳;
⑥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不攀爬教學樓內欄桿、學校校門及圍牆,不滑行樓梯扶手,搞衛生時要注意安全;
⑦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盡量靠路邊行走;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走人行橫道線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⑧不得打架滋事,嚴禁攜帶、私藏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
⑨不在零食攤點購買無衛生保障食品;
⑩遭遇危險,機智應對,設法撥打「110」、「119」等報警電話。
(二)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書寫規范
①書寫時姿勢端正,握筆姿勢正確,眼離書一尺,胸離桌一拳,握筆離紙一寸;
②作業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2.認真預習
①課前要預習,預習有記錄,要明確重點,找到難點,學會帶著問題聽課,以便上課時能夠有的放矢,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②課前准備好學慣用品,等待老師上課。
3.專心聽課
①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勤做筆記;
②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4.合作探究
①轉變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②積極與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5.獨立作業
要按時完成作業,認真細心,獨立完成,書寫規范,注意整潔。
6.及時復習
①課後要對所學知識自覺及時整理歸納,理清脈絡,形成知識體系;
②發現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找老師和同學幫助;
③課後作業堅持先復習後做作業,先審題再解答;
④練習後要進行積極的反思,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
7.積極應考
①要以積極而正常的心態對待考試,臨考准備充分,考試正常發揮,考後認真分析;
②答題時要細心、准確,書寫規范,心態好;
③考試時遵守考場紀律,不作弊。
8.堅持課外多閱讀
中小學生要堅持多讀有益的課外書籍,擴大知識面,並記好讀書筆記。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堅持寫日記和周記,養成多學習善思考的好習慣。
(三)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
1.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脫帽肅立,行隊禮或行注目禮;唱國歌嚴肅、准確、聲音洪亮。
2.著裝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談吐舉止文明。
3.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4.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5.進校第一次見老師,鞠躬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課上,發言要有禮貌;課余,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輕敲門,經允許後再進入;離校與老師同學道別。
6.家中吃飯請長輩先就座,離家或歸家與家長打招呼。
7.對待客人或外賓,主動問候,微笑致意,起立歡迎,招手送別。
8.對待老、幼、婦、殘和軍人,行走讓路,乘車讓座。
9.遞送或接受物品起立並用雙手。
10.參加集會守時肅靜,大會發言先向師長和聽眾致禮,發言結束道謝,觀看演出、比賽,適時適度鼓掌致意。
各學校要根據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學校文化傳統等實際情況,研究制訂學校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目標和具體內容。
五、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突出學校教育主渠道。學校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主陣地。要牢固樹立「育人」理念,將教書育人落到實處。要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源,從小事做起,將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納入學校課程、融入學校生活。要著重培養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健康生活習慣、安全行為習慣等。要切實加強教學方式的轉變,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社團組織在養成教育中的陣地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養成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基本行為習慣的訓練,不斷鞏固養成教育成果,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的固化和定型。要開展課題研究,探求適應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律和旨在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途徑和方法,力求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在實踐上有所突破。
(二)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辦好家長學校,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堅持和完善教師家訪制度,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網路、電話等多種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了解各種家庭背景下學生不同的行為習慣基礎,增強養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學生、家長的行為體驗,舉行學校開放日、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
(三)溝通協調社會教育。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區各類教育資源,不斷拓寬教育的途徑,主動爭取社區、工青婦、關工委以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引導全社會關心和參與學生的養成教育,調動一切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積極因素,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以社區為舞台,關注和指導學生假期和雙休日的生活,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和公益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公民意識,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六、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措施保障
(一)注重實踐,開展豐富教育活動
注重活動實踐,在活動中培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各學校要利用班會、晨會和團隊會等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和常規要求,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需要,確立一個主題,宣傳一個觀點,培養一種行為習慣,一項一項地抓養成。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養成教育內容進行分解,一個一個地抓落實。可以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如組織徵文、演講、宣傳板報、手抄報、情景劇等比賽,開展承諾簽名活動,發動學生調查身邊的不文明行為並開展討論,剖析這些行為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各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行為習慣主題教育月」活動。如可將3月份確定為「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組織開展「學禮儀知識、做文明學生」、「文明禮貌伴我行」、「爭做文明好學生」及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標兵等評比活動。也可以通過板報、標語、班會、文明禮儀知識講座、禮儀知識競賽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養成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良好習慣。可以將9月份確定為「學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組織開展「我是學習的主人」、「爭當學習標兵」、「我讀書、我快樂」等活動。還可以利用開學等契機舉辦學習方法講座或學習經驗交流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展意識、合作探究意識、問題意識,激勵學生勤奮刻苦、奮勇拼搏。
(二)強化管理,營造深厚育人氛圍
各學校要加強對養成教育工作的領導,把養成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把養成教育的任務分解落實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各個環節,形成全方位、全員性、多渠道抓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氛圍。要加強養成教育的制度建設,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建立健全學生集會、學習、生活、安全、文明禮儀等行為准則,同時建立相應的考核、獎懲等管理制度,把教育與約束、自律與他律、行為方式與心理品質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逐步使養成教育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要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的要求,切實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工作,優化育人環境,使校園整潔衛生、秩序井然。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布置要體現養成教育主題,樓道、走廊、教室等要張貼與養成教育有關的圖片、標語、名人語錄、師生語錄,強化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讓學校成為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主陣地。
㈨ 文明禮儀伴我行
首先寫文明禮儀的歷史文化底蘊,其次說明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意義兩個方面入手:一、從社會這個視覺出發大處著筆二、從公民個人的道德文明小處著墨;再次舉事例說明自己在文明禮儀伴我行過程中的樂趣及其他人的反應及對待的態度(褒貶兩方面對比)適當列舉一些方法措施,談一點個人的心得和建議,最後,充滿自豪地展望中國未來文明禮儀的藍圖,發出全社會動員起來,一起走向美好未來......等一些結束語!
例如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http://post..com/f?kz=36633872
㈩ 文明禮儀班會課設計方案
例:
「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稿
一、 活動主題:
「文明禮儀伴我行」
二、 活動形式:
大合唱、小品及討論、男女二重唱、魔術、小合唱、故事、相聲、知識競賽、情景劇及討論、才藝展示、獨唱、舞蹈、詩朗誦
三、 活動目的:
本次主題班會,讓學生聯系生活認識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並且能從自我做起時時講禮貌,從小培養起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四、 活動過程:
主持人男: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她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
主持人女: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
男: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應該弘揚民族優良傳統。
女:從小學禮儀,用禮儀,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少先隊員。
男女合:「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全體起立,唱隊歌。
(大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女:請坐。
男:說到文明禮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女:是啊,從生下來父母的教育,
男:從入學後老師的教育,
女:我們都能學到有關文明禮儀的知識。
男:那麼,究竟怎樣才算是講文明,重禮儀呢?
女:我可是聽說我們同學有許多不文明的行為哦。
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品《文明禮儀解讀》)
男:看來我們同學的不文明行為還真不少啊。
女:不過,我們的文明小衛士可不會放過這么多不文明的行為。
男: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注意文明禮貌呢。
女:就請大家討論一下吧。
(討論:生活中的文明禮儀)
男:中學時代是最值得珍愛的時代,
女:中學時代是最難以忘懷的時代。
男:在這個時代我們擁有了友誼,
女:在這個時代我們獲得了知識。
男:請欣賞男女二重唱《中學時代》。
(男女二重唱《中學時代》)
男:哎,你喜歡魔術嗎?
女;喜歡啊。
男:看我給你變一個。
女:你會?
男:看著吧。瞧,這是一個手指頭吧?(伸出一個手指)怎麼樣,變五個了吧。
女:你就少在這兒賣傻了,還是請上我們的小魔術師吧。
男:請欣賞魔術《找撲克》。
(魔術《找撲克》)
男:看來我真的得向魔術師學習學習了。
女:別急,你要學的還多著呢,我們的小小歌唱家們嗓子早就癢了,趕快請上他們吧。
男:請欣賞小合唱《咱們從小講禮貌》。
(小合唱《咱們從小講禮貌》)
男:文明,是璀璨明珠的輝煌;文明,是民族孕育的希望:
女:文明,是溝通情感的橋梁,;文明,是社會高飛的翅膀!
男:請欣賞故事《文明的種子》。
(故事《文明的種子》)
男:你知道我國有那些經典的藝術嗎?
女:很多啊,京劇、小品、相聲,等等。你最喜歡什麼呀?
男:相聲啊。
女:今天就滿足你。請欣賞相聲《講禮貌》。
(相聲《講禮貌》)
男:「禮」和「儀」,在今天通常被認為是禮節儀式,即在社會交往中待人接物時,應以誠相見,以理相待。
女:文明,是永恆的話題,這區區兩個字涵蓋了豐富的內容,從報紙雜志上看到的名人逸事到身邊發生的瑣碎小事,文明滲透到了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往往忽略了文明。
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禮儀的知識,一起進入「知識競賽」。
(知識問答十題)
男:汽車駛過的聲音是否震醒你久睡的心扉?
女:你的思緒是否隨著車輪的飛速轉動而飛揚呢?
男:你像那些年輕人一樣,對老者視而不見?
女:你像那些老者一樣,對別人的幫助忘記道謝嗎?
男:請欣賞小品《車廂里的故事》。
(小品《車廂里的故事》及即興討論)
男:哎,嚴盈,你發現沒有?
女:發現什麼?
男:現在的家長不光要自己的孩子品德好,還要他們全面發展呢!
女:是啊。
男:那你有什麼特長嗎?
女:有啊。
男:那你能給大家露一手嗎?
女:當然可以!
(笛子獨奏《梁祝》)
男:其實,一個微笑,一聲「您好」,一個「請」,一句「對不起」,一聲「謝謝」就能使原本要堵塞的人流因此而暢通起來,更能使人們打開心靈的窗戶,盡情地交流,互相地理解。
女:一個人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但每個人都高舉起文明旗幟的話,就能讓文明的新風吹遍神州大地。請大家從每一個「小小的我」做起吧,因為社會就像是一片海洋,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匯聚成海洋的小小水滴。
男:請欣賞獨唱《奔跑》。
(獨唱《奔跑》)
男: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
女:唐詩宋詞是文藝寶庫中永遠閃光的明珠。
男:請欣賞舞蹈《水調歌頭》
(舞蹈《水調歌頭》)
男: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女:是祖國的希望,
男:是含苞欲放的花朵,
女:是展翅欲飛的雛鷹。
合:是雨後的春筍。
男:請欣賞朗誦《春筍》。
(朗誦《春筍》)
女:同學們,有禮走遍天下,禮多人不怪。在這次主題隊會活動中,同學們非常活躍,不僅熟悉禮儀內容,而且還能跟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了。
男: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懂禮儀、講禮貌的好孩子,讓文明禮貌之花在我們中隊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