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怎樣促進民族團結,怎樣做一名忠誠的愛國者
1、搞好民族團結宣傳活動。民族團結的宣傳必不可少,要讓人人都知道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所以,要在廣場、車站、火車站、機場、學校、機關等公共場所進行必要的宣傳活動,使大家了解民族團結的時代性、重要性。
2、搞好各民族團結相關知識的學習。各民族平等相待、團結互助、互幫互學、友好相處,這是民族團結最基本的知識。可以開展知識競賽、開辦學習班、舉行系列講座等形式,搞好民族團結相關知識的學習。
3、搞好各民族團結相關知識的學習。各民族平等相待、團結互助、互幫互學、友好相處,這是民族團結最基本的知識。可以開展知識競賽、開辦學習班、舉行系列講座等形式,搞好民族團結相關知識的學習。
(1)民族團結知識講座擴展閱讀:
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是:
1、維護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2、維護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是祖國統一的基礎。維護民族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既要認真落實民族政策,認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又要堅決反對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依法嚴厲打擊和制裁分裂祖國的活動。
3、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各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❷ 關於民族團結知識的演講稿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團結合作價更高 ,,團結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團結。我們的大家庭更需要團結,以綻放出更加詢麗的光彩,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斗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民族地區的穩定事關祖國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少數民族的發展事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振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各族人民親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區的進步和發展不但需要各族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也需要經濟發達地區的幫助和社會各方面獻計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在學校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時,按照教育部和國家民委以及學校的統一要求,主要採取課外活動的形式,採用團、隊、班會,民族歌舞、民族團結故事會等方式,並積極配合學校的民族知識講座,寓民族團結教育和文化娛樂、素質教育為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之餘,也引導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引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聖義務,同時也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項應盡的義務人類是生活在團結合作的生活中,人類無疑是幸福的,但人類的合作有虛偽的合作。 ,不僅人類學會合作,就連小小的螞蟻,在發現食物後,都會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們小小的體形,居然能把超過自己的許多倍的東西搬運。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合作,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讓合作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在新疆這片祖國西部的熱土上,各族人民正團結一心,共同營造著團結、穩定、繁榮的美好家園。
望採納!!
❸ 如何開展民族團結教育
1、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課堂主渠道
在具體教學中,貫徹"以教材為主,突出常識,聯系實際,生動有趣"的教學原則。突破教材的結構局限,結合學生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從少數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講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為,成吉思汗馳騁疆場,圖爾扈特決心東歸,劉伯承元帥在長征路上與彝族領袖小葉丹的"彝海結盟"使紅軍順利經過彝區,黎族領袖王國興率部主動投奔解放軍、為海南解放做出重大貢獻等。結合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理,向學生介紹極具特色的民族風情,使學生體會到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學生精神飽滿地體味收獲知識的喜悅。
2、對學生進行民族團結教育要常抓不懈
用民族精神育德依據民族校的特點,挖掘學科教學中的民族團結教育內容,做民族知識講座,每年組織學生觀看《中華各民族》錄像帶,主題班隊會評優,舉辦《愛我中華》民族知識競賽活動等多種形式教育,加強社會實踐。學生們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統計對比,辦手抄報,使學生了解本民族的優良傳統,組織漢族學生到蒙古族村民家中,組織蒙古族學生到漢族村民家中,調查訪問了解民風、民俗,學習民族禮節,以及對民族團結進步的理解,使學校成為團結友愛的民族大家庭。學校現有蒙古族學科骨幹教師7名,真正起到了學科帶頭的作用,我們共同研究蒙語教學的新方法、新路子,自編蒙語校本教材,結合我鄉實際情況,提高了蒙語授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漢族學生學習蒙語的興趣,為"三語"教學改革打下良好基礎。進一步加強蒙古語文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新課程標准,強化口語教學,切實提高蒙古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學校為教師搭建平台,讓蒙古族教師走出去學習,同時還邀請專家來我校講學,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模式,走出自己民族特色之路。
3、開展多種課外活動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有趣的活動是最能吸引學生的。如何設計和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讓他們在參與中體味教育的內涵並且受到鼓舞,這是我們一直關注並努力探索的重點。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僅體現在黨的民族政策、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民族風俗習慣的傳播中,更多的應體現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民族團結教育實驗活動中,為此,我們應該努力抓好民族團結教育與民族傳統節日、民族體育、民族藝術之間的結合。我們每學期都在蒙古族中小學生中開展蒙古語演講、詩歌朗誦、講故事等競賽活動,"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聲在校園經常聽到,歌聲既是心聲。要求每個學生每個學期要學會唱三首蒙古族和漢族歌曲,會背誦三首蒙古族和漢族詩歌,會講三個蒙古族和漢族故事。我們還要繼續組織好學校的"馬頭琴"和"安代舞"表演隊,在"六一"、"國慶節"等節日為學生表演,來豐富我們的校園生活。
在班級教學活動中,我們開展"四講"活動:一講祖國悠久的歷史;二講祖國壯麗的山河、豐富的物產;三講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祖國璀璨的文明;四講各民族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各班每學期結合本班實際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辦好一期"民族團結"牆報。組織以"民族團結大家庭"為主題的手抄報和"講誠信"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4、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活動
利用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經過學生的參與和體驗,促使學生把認知轉化為情感和行為,開展課題研究。全面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關鍵在人才。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能否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意識,直接關繫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關繫到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能否後繼有人。
❹ 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內容有哪些
民族團結一家親內容: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促進各民族內部和內部的團結;各民族團結一致,共同促進祖國發展繁榮;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
2、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民族工作的各個方面,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廣泛的群眾性、鮮明的時代特徵、形式的多樣性、永續的創新、具體的針對性。
3、各民族共同努力,共同推動祖國發展與繁榮。國家統一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基本前提。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親密關系。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在學校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時,按照教育部和國家民委以及學校的統一要求,主要採取課外活動的形式,採用團、隊、班會,民族歌舞、民族團結故事會等方式,並積極配合學校的民族知識講座,寓民族團結教育和文化娛樂、素質教育為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❺ 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1、民族團結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我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前途命運和祖國的前途命運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我們要著眼於國際大環境和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從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不斷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新的階段。民族團結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經受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不斷勝利前進的重要保證。
2、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毛主席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才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社會的穩定;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民族團結是福,民族分裂是禍。要牢牢抓住並切實用好當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來,就必須在全社會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來一起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奮斗。
❻ 如何提升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工作的實效
進一步深入推進「民族團結月」活動,要在廣大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要開展認真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活動,把學習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作為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幹部培訓的必修課,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學習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要深入開展做民族團結表率活動,通過開展活動,使廣大黨員、幹部模範地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全心全意為我區各族人民服務,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引領各族群眾堅持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
進一步深入推進「民族團結月」活動,要在我區各級各類學校中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要把民族團結宣傳教育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將民族團結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我區中小學思想政治課鄉土教材之中,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形式與政策課之中,幫助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民族觀;要針對青少年學生成長特點和思想實際,以堅持民族團結為主題,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民族知識講座、民族歌舞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陶冶情操,引導青少年學生牢固樹立民族團結意識;要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民族團結專題教育和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深切體驗民族團結的光榮傳統和特殊重要意義;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在教師中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培訓工作,對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進行專題培訓。
❼ 找一個關於民族團結的演講稿子
民 族 團 結 教 育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斗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地區的穩定事關祖國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少數民族的發展事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振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各族人民親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區的進步和發展不但需要各族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也需要經濟發達地區的幫助和社會各方面獻計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在學校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時,按照教育部和國家民委以及學校的統一要求,主要採取課外活動的形式,採用團、隊、班會,民族歌舞、民族團結故事會等方式,並積極配合學校的民族知識講座,寓民族團結教育和文化娛樂、素質教育為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之餘,也引導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引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聖義務,同時也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項應盡的義務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堅持民族平等,促進民族團結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採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權利在社會生活和政府行為中得到有效落實和保障,形成了各民族平等相待、團結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會環境。
中國政府明文規定,消除、更改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對少數民族帶有歧視、侮辱性質的地名、族名和其他歷史遺跡。
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出發,按照科學認定與本民族意願相結合的原則,成功地進行了民族識別,使許多在舊中國不敢承認本民族成份的民族,都堂堂正正地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各民族廣泛參與了國家政治生活,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56個民族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少數民族代表428名,占代表總數的14.36%,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57名,占委員總數的11.7%,兩個比例都大大超過了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
國家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國家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無論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領域,還是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都得到廣泛使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重要會議和全國或地區性重大活動,都提供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等民族語言文字的文件或語言翻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都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幾種文字。少數民族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都廣泛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為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在全國廣泛深入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國務院先後召開了三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使民族團結成為強大的社會輿論和良好的社會風尚。
❽ 關於民族團結和教育孩子的講座或作文
一曲優美動聽的《新疆好》,唱出了兩千萬天山兒女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團結月」凝鑄兄弟情
新疆生活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在歷代抵禦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斗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
厚情誼。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從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天山南北廣泛開展起來。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新疆各地的農村牧區、工廠礦山就盪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和政策之風,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報刊、廣播、電視宣傳,將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帶到各族幹部群眾的身邊,團結互助蔚成風氣。
20年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幹部群眾中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使他們懂得了「民族團結則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百姓遭殃」的道理。針對少數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動,自治區黨委在意識形態領域開展反分裂斗爭再教育活動,使破壞民族團結的極少數人無處藏身。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時,一大批德才兼備、立場堅定的少數民族幹部被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目前,全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34.8萬人,占幹部總數的51.8%。隨著少數民族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少數民族各級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是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的第20個年頭,各地不僅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和報告會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而且舉辦了一系列的電影周、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吸引各族群眾廣泛參與。自治區各家新聞媒體通過對20年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回顧和評論進行宣傳,營造出濃厚的輿論氛圍。自治區各級黨委和政府通過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在全區營造出一種人人講團結、個個爭先進的氛圍,推動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發展,民族團結的思想,已經深深紮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熱愛民族團結的無數群眾,在生活和工作中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地貫徹民族團結的精神,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默默付出。
團結穩定促社會發展
民族團結帶來了社會的安寧與穩定,形成了建設合力,為新疆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新疆的發展。20多年來,新疆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000多億元,其中國家投資佔60%以上。這一時期,新疆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立起以農業為基儲以工業為主導的國民經濟體系。一批大型骨幹項目的完成和生產能力的實現,使新疆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大大加強。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兩大優勢資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這兩項資源已經變成新疆的支柱產業。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總產的三分之一,這幾年各級幹部和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幫助各族群眾掌握生產技術,使得棉花連年高產,棉農收入穩步增長。隨著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兩大油氣田不斷探明新的儲量,新疆已經成為我國石油資源戰略接替區,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也給新疆各族人民帶來巨大實惠。伴隨石油開發進行的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解決了長期困擾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問題,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
新疆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復雜,世居高原和沙漠邊緣,尤其是南疆地區的各族群眾,生產和生活條件特別艱苦。解決這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始終是自治區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工作。去年,新疆30個貧困縣市農牧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元,比「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農牧區的貧困發生率從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貧困地區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促進了新疆對內對外的經貿合作,吸引了大量外來資金。無論是首府烏魯木齊,還是南疆重鎮喀什或西部邊城伊寧,到處都是一派和睦安寧的景象,吸引著國內外的投資者。
黨的十六大描繪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藍圖。在新疆這片祖國西部的熱土上,各族人民正團結一心,共同營造著團結、穩定、繁榮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