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數學必修三的程序框圖重要嗎
什麼不重要?基本知識
升學了 可能還學
『貳』 數學必修三的所有知識點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篇一
一、一次函數定義與定義式:
自變數x和因變數y有如下關系:
y=kx+b
則此時稱y是x的一次函數。
特別地,當b=0時,y是x的正比例函數。
即:y=kx(k為常數,k≠0)
二、一次函數的性質: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x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
即:y=kx+b(k為任意不為零的實數b取任何實數)
2.當x=0時,b為函數在y軸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數的圖像及性質:
1.作法與圖形:通過如下3個步驟
(1)列表;
(2)描點;
(3)連線,可以作出一次函數的圖像——一條直線。因此,作一次函數的圖像只需知道2點,並連成直線即可。(通常找函數圖像與x軸和y軸的交點)
2.性質:(1)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數與y軸交點的坐標總是(0,b),與x軸總是交於(-b/k,0)正比例函數的圖像總是過原點。
3.k,b與函數圖像所在象限: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一、二象限;
當b=0時,直線通過原點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三、四象限。
特別地,當b=O時,直線通過原點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數的圖像。
這時,當k>0時,直線只通過一、三象限;當k<0時,直線只通過二、四象限。
四、確定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已知點A(x1,y1);B(x2,y2),請確定過點A、B的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1)設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也叫解析式)為y=kx+b。
(2)因為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個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後得到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篇二
高中數學(文)包含5本必修、2本選修,(理)包含5本必修、3本選修,每學期學**兩本書。
必修一:1、集合與函數的概念 (這部分知識抽象,較難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3、函數的性質及應用 (比較抽象,較難理解)
必修二:1、立體幾何(1)、證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夾角問題,包括線面角和面面角
這部分知識是高一學生的難點,比如:一個角實際上是一個銳角,但是在圖中顯示的鈍角等等一些問題,需要學生的立體意識較強。這部分知識高考佔22---27分
2、直線方程:高考時不單獨命題,易和圓錐曲線結合命題
3、圓方程:
必修三:1、演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內容,5分(選擇或填空)2、統計:3、概率:高考必考內容,09年理科佔到15分,文科數學佔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數:(圖像、性質、高中重難點,)必考大題:15---20分,並且經常和其他函數混合起來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單獨命題,易和三角函數、圓錐曲線結合命題。09年理科佔到5分,文科佔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餘弦定理、三角恆等變換)高考中理科佔到22分左右,文科數學佔到13分左右2、數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線性規劃,聽課時易理解,但做題較復雜,應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單獨命題,一般和函數結合求最值、解集。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總結篇三
一、集合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徵: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集合與元素的關系用符號=表示。
(3)常用數集的符號表示:自然數集;正整數集;整數集;有理數集、實數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舉法,描述法,韋恩圖。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函數
一、映射與函數:
(1)映射的概念:(2)一一映射:(3)函數的概念:
二、函數的三要素:
相同函數的判斷方法:①對應法則;②定義域(兩點必須同時具備)
(1)函數解析式的求法:
①定義法(拼湊):②換元法:③待定系數法:④賦值法:
(2)函數定義域的求法:
①含參問題的定義域要分類討論;
②對於實際問題,在求出函數解析式後;必須求出其定義域,此時的定義域要根據實際意義來確定。
(3)函數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轉化為二次函數,利用二次函數的特徵來求值;常轉化為型如:的形式;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過反解,用來表示,再由的取值范圍,通過解不等式,得出的取值范圍;常用來解,型如:;
④換元法:通過變數代換轉化為能求值域的函數,化歸思想;
⑤三角有界法:轉化為只含正弦、餘弦的函數,運用三角函數有界性來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轉化成型如:,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來求值域;
⑦單調性法:函數為單調函數,可根據函數的單調性求值域。
⑧數形結合:根據函數的幾何圖形,利用數型結合的方法來求值域。
三、函數的性質:
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
單調性:定義:注意定義是相對與某個具體的區間而言。
判定方法有:定義法(作差比較和作商比較)
導數法(適用於多項式函數)
復合函數法和圖像法。
應用:比較大小,證明不等式,解不等式。
奇偶性:定義:注意區間是否關於原點對稱,比較f(x)與f(-x)的關系。f(x)-f(-x)=0f(x)=f(-x)f(x)為偶函數;
f(x)+f(-x)=0f(x)=-f(-x)f(x)為奇函數。
判別方法:定義法,圖像法,復合函數法
應用:把函數值進行轉化求解。
周期性:定義:若函數f(x)對定義域內的任意x滿足:f(x+T)=f(x),則T為函數f(x)的周期。
其他:若函數f(x)對定義域內的任意x滿足:f(x+a)=f(x-a),則2a為函數f(x)的周期.
應用:求函數值和某個區間上的函數解析式。
四、圖形變換:函數圖像變換:(重點)要求掌握常見基本函數的圖像,掌握函數圖像變換的一般規律。
常見圖像變化規律:(注意平移變化能夠用向量的語言解釋,和按向量平移聯系起來思考)
平移變換y=f(x)→y=f(x+a),y=f(x)+b
注意:(ⅰ)有系數,要先提取系數。如:把函數y=f(2x)經過平移得到函數y=f(2x+4)的圖象。
(ⅱ)會結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m,n)平移的意義。
對稱變換y=f(x)→y=f(-x),關於y軸對稱
y=f(x)→y=-f(x),關於x軸對稱
y=f(x)→y=f|x|,把x軸上方的圖象保留,x軸下方的圖象關於x軸對稱
y=f(x)→y=|f(x)|把y軸右邊的圖象保留,然後將y軸右邊部分關於y軸對稱。(注意:它是一個偶函數)
伸縮變換:y=f(x)→y=f(ωx),
y=f(x)→y=Af(ωx+φ)具體參照三角函數的圖象變換。
一個重要結論:若f(a-x)=f(a+x),則函數y=f(x)的圖像關於直線x=a對稱;
『叄』 高中數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是什麼
第一章
演算法初步
1、演算法
2、程序框圖
3、算數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
4、基本演算法語句
5、演算法案例
第二章
統計
1、收集數據
2、整理、分析、數據、估計、推斷
第三章
概率
隨機事件
——
概率
——
概率的意義與性質
『肆』 高中數學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太多了.不過我知道有一本書很好.你用應該不錯.知識點比較全.是廣西出版社的必修數學.各個必修都有.應該回幫道到你…
『伍』 高中數學必修3的知識點總結
第十二部分 統計與統計案例
1.抽樣方法
⑴簡單隨機抽樣:一般地,設一個總體的個數為N,通過逐個不放回的方法從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且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相等,就稱這種抽樣為簡單隨機抽樣。
註:①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概率為 ;
②常用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有:抽簽法;隨機數法。
⑵系統抽樣:當總體個數較多時,可將總體均衡的分成幾個部分,然後按照預先制定的
規則,從每一個部分抽取一個個體,得到所需樣本,這種抽樣方法叫系統抽樣。
註:步驟:①編號;②分段;③在第一段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確定其時個體編號 ;
④按預先制定的規則抽取樣本。
⑶分層抽樣:當已知總體有差異比較明顯的幾部分組成時,為使樣本更充分的反映總體的情況,將總體分成幾部分,然後按照各部分佔總體的比例進行抽樣,這種抽樣叫分層抽樣。
註:每個部分所抽取的樣本個體數=該部分個體數
2.總體特徵數的估計:
⑴樣本平均數 ;
⑵樣本方差 ;
⑶樣本標准差 = ;
3.相關系數(判定兩個變數線性相關性):
註:⑴ >0時,變數 正相關; <0時,變數 負相關;
⑵① 越接近於1,兩個變數的線性相關性越強;② 接近於0時,兩個變數之間幾乎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
4.回歸分析中回歸效果的判定:
⑴總偏差平方和: ⑵殘差: ;⑶殘差平方和: ;⑷回歸平方和: - ;⑸相關指數 。
註:① 得知越大,說明殘差平方和越小,則模型擬合效果越好;
② 越接近於1,,則回歸效果越好。
5.獨立性檢驗(分類變數關系):
隨機變數 越大,說明兩個分類變數,關系越強,反之,越弱。
十、導 數1.導數的意義:曲線在該點處的切線的斜率(幾何意義)、瞬時速度、邊際成本(成本為因變數、產量為自變數的函數的導數). , (C為常數), , .2.多項式函數的導數與函數的單調性:在一個區間上 (個別點取等號) 在此區間上為增函數.在一個區間上 (個別點取等號) 在此區間上為減函數.3.導數與極值、導數與最值:(1)函數 在 處有 且「左正右負」 在 處取極大值;函數 在 處有 且「左負右正」 在 處取極小值.注意:①在 處有 是函數 在 處取極值的必要非充分條件.②求函數極值的方法:先找定義域,再求導,找出定義域的分界點,列表求出極值.特別是給出函數極大(小)值的條件,一定要既考慮 ,又要考慮驗「左正右負」(「左負右正」)的轉化,否則條件沒有用完,這一點一定要切記.③單調性與最值(極值)的研究要注意列表!(2)函數 在一閉區間上的最大值是此函數在此區間上的極大值與其端點值中的「最大值」;函數 在一閉區間上的最小值是此函數在此區間上的極小值與其端點值中的「最小值」;注意:利用導數求最值的步驟:先找定義域 再求出導數為0及導數不存在的的點,然後比較定義域的端點值和導數為0的點對應函數值的大小,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值,最小就為最小值.4.應用導數求曲線的切線方程,要以「切點坐標」為橋梁,注意題目中是「處L」還是「過L」,對「二次拋物線」過拋物線上一點的切線 拋物線上該點處的切線,但對「三次曲線」過其上一點的切線包含兩條,其中一條是該點處的切線,另一條是與曲線相交於該點.5.注意應用函數的導數,考察函數單調性、最值(極值),研究函數的性態,數形結合解決方程不等式等相關問題.十一、概率、統計、演算法第十六部分 理科選修部分
1. 排列、組合和二項式定理
⑴排列數公式: =n(n-1)(n-2)…(n-m+1)= (m≤n,m、n∈N*),當m=n時為全排列 =n(n-1)(n-2)…3.2.1=n!;
⑵組合數公式: (m≤n), ;
⑶組合數性質: ;
⑷二項式定理:
①通項: ②注意二項式系數與系數的區別;
⑸二項式系數的性質:
①與首末兩端等距離的二項式系數相等;②若n為偶數,中間一項(第 +1項)二項式系數最大;若n為奇數,中間兩項(第 和 +1項)二項式系數最大;
③
(6)求二項展開式各項系數和或奇(偶)數項系數和時,注意運用賦值法。
2. 概率與統計
⑴隨機變數的分布列:
①隨機變數分布列的性質:pi≥0,i=1,2,…; p1+p2+…=1;
②離散型隨機變數:
X x1 X2 … xn …
P P1 P2 … Pn …
期望:EX= x1p1 + x2p2 + … + xnpn + … ;
方差:DX= ;
註: ;
③兩點分布:
X 0 1 期望:EX=p;方差:DX=p(1-p).
P 1-p p
4 超幾何分布:
一般地,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產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則 其中, 。
稱分布列
X 0 1 … m
P …
為超幾何分布列, 稱X服從超幾何分布。
⑤二項分布(獨立重復試驗):
若X~B(n,p),則EX=np, DX=np(1- p);註: 。
⑵條件概率:稱 為在事件A發生的條件下,事件B發生的概率。
註:①0 P(B|A) 1;②P(B∪C|A)=P(B|A)+P(C|A)。
⑶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P(AB)=P(A)P(B)。
⑷正態總體的概率密度函數: 式中 是參數,分別表示總體的平均數(期望值)與標准差;
(6)正態曲線的性質:
①曲線位於x軸上方,與x軸不相交;②曲線是單峰的,關於直線x= 對稱;
③曲線在x= 處達到峰值 ;④曲線與x軸之間的面積為1;
5 當 一定時,6 曲線隨 質的變化沿x軸平移;
7 當 一定時,8 曲線形狀由 確定: 越大,9 曲線越「矮胖」,10 表示總體分布越集中;
越小,曲線越「高瘦」,表示總體分布越分散。
註:P =0.6826;P =0.9544
P =0.9974第十部分 復數
1.概念:
⑴z=a+bi∈R b=0 (a,b∈R) z= z2≥0;
⑵z=a+bi是虛數 b≠0(a,b∈R);
⑶z=a+bi是純虛數 a=0且b≠0(a,b∈R) z+ =0(z≠0) z2<0;
⑷a+bi=c+di a=c且c=d(a,b,c,d∈R);
2.復數的代數形式及其運算:設z1= a + bi , z2 = c + di (a,b,c,d∈R),則:
(1) z 1± z2 = (a + b) ± (c + d)i;⑵ z1.z2 = (a+bi)�6�1(c+di)=(ac-bd)+ (ad+bc)i;⑶z1÷z2 = (z2≠0) ;
3.幾個重要的結論:
;⑶ ;⑷
⑸ 性質:T=4; ;
(6) 以3為周期,且 ; =0;
(7) 。
4.運算律:(1)
5.共軛的性質:⑴ ;⑵ ;⑶ ;⑷ 。
6.模的性質:⑴ ;⑵ ;⑶ ;⑷ ;
『陸』 高中數學必修三程序框圖 演算法 如何在電腦上操作
最好別嘗試,數學書上的程序都有漏洞,絕對死機,我試過
『柒』 高中數學必修三
必修三必考的。第一章演算法和程序估計是一道選擇或填空題,難度中下,第二章統計,很可能是一道大題,第三章概率也一樣很可能與統計放一起出一大題,或單出。這一冊內容相對簡單,易得分。
『捌』 求高中數學必修三人教B版全冊知識點總結及例題講解
你買本資料書不就是了
『玖』 求高一數學必修三知識點
高中數學必修3知識點
第一章 演算法初步
1.1.1 演算法的概念
1、演算法概念:
在數學上,現代意義上的「演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計算機來解決的某一類問題是程序或步驟,這些程序或步驟必須是明確和有效的,而且能夠在有限步之內完成.
2. 演算法的特點:
(1)有限性:一個演算法的步驟序列是有限的,必須在有限操作之後停止,不能是無限的.
(2)確定性:演算法中的每一步應該是確定的並且能有效地執行且得到確定的結果,而不應當是模稜兩可.
(3)順序性與正確性:演算法從初始步驟開始,分為若干明確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只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步驟,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前提,只有執行完前一步才能進行下一步,並且每一步都准確無誤,才能完成問題.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個問題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對於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演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體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合理的演算法去解決,如心算、計算器計算都要經過有限、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加以解決.
1.1.2 程序框圖
1、程序框圖基本概念:
(一)程序構圖的概念:程序框圖又稱流程圖,是一種用規定的圖形、指向線及文字說明來准確、直觀地表示演算法的圖形。
一個程序框圖包括以下幾部分:表示相應操作的程序框;帶箭頭的流程線;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說明。
(二)構成程序框的圖形符號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稱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個演算法的起始和結束,是任何流程圖不可少的。
輸入、輸出框 表示一個演算法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可用在演算法中任何需要輸入、輸出的位置。
處理框 賦值、計算,演算法中處理數據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別寫在不同的用以處理數據的處理框內。
判斷框 判斷某一條件是否成立,成立時在出口處標明「是」或「Y」;不成立時標明「否」或「N」。
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要掌握各個圖形的形狀、作用及使用規則,畫程序框圖的規則如下:
1、使用標準的圖形符號。2、框圖一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方向畫。3、除判斷框外,大多數流程圖符號只有一個進入點和一個退出點。判斷框具有超過一個退出點的唯一符號。4、判斷框分兩大類,一類判斷框「是」與「否」兩分支的判斷,而且有且僅有兩個結果;另一類是多分支判斷,有幾種不同的結果。5、在圖形符號內描述的語言要非常簡練清楚。
(三)、演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
1、順序結構: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演算法結構,語句與語句之間,框與框之間是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的,它是由若干個依次執行的處理步驟組成的,它是任何一個演算法都離不開的一種基本演算法結構。
順序結構在程序框圖中的體現就是用流程線將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連接起來,按順序執行演算法步驟。如在示意圖中,A框和B
框是依次執行的,只有在執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後,才能接著執
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條件結構:
條件結構是指在演算法中通過對條件的判斷
根據條件是否成立而選擇不同流向的演算法結構。
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框或B框。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時執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執行。一個判斷結構可以有多個判斷框。
3、循環結構:在一些演算法中,經常會出現從某處開始,按照一定條件,反復執行某一處理步驟的情況,這就是循環結構,反復執行的處理步驟為循環體,顯然,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循環結構又稱重復結構,循環結構可細分為兩類:
(1)、一類是當型循環結構,如下左圖所示,它的功能是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A框執行完畢後,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復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2)、另一類是直到型循環結構,如下右圖所示,它的功能是先執行,然後判斷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則繼續執行A框,直到某一次給定的條件P成立為止,此時不再執行A框,離開循環結構。
當型循環結構 直到型循環結構
注意:1循環結構要在某個條件下終止循環,這就需要條件結構來判斷。因此,循環結構中一定包含條件結構,但不允許「死循環」。2在循環結構中都有一個計數變數和累加變數。計數變數用於記錄循環次數,累加變數用於輸出結果。計數變數和累加變數一般是同步執行的,累加一次,計數一次。
1.2.1 輸入、輸出語句和賦值語句
1、輸入語句
(1)輸入語句的一般格式
(2)輸入語句的作用是實現演算法的輸入信息功能;(3)「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入什麼樣的信息,變數是指程序在運行時其值是可以變化的量;(4)輸入語句要求輸入的值只能是具體的常數,不能是函數、變數或表達式;(5)提示內容與變數之間用分號「;」隔開,若輸入多個變數,變數與變數之間用逗號「,」隔開。
2、輸出語句
(1)輸出語句的一般格式
(2)輸出語句的作用是實現演算法的輸出結果功能;(3)「提示內容」提示用戶輸入什麼樣的信息,表達式是指程序要輸出的數據;(4)輸出語句可以輸出常量、變數或表達式的值以及字元。
3、賦值語句
(1)賦值語句的一般格式
(2)賦值語句的作用是將表達式所代表的值賦給變數;(3)賦值語句中的「=」稱作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的意義是不同的。賦值號的左右兩邊不能對換,它將賦值號右邊的表達式的值賦給賦值號左邊的變數;(4)賦值語句左邊只能是變數名字,而不是表達式,右邊表達式可以是一個數據、常量或算式;(5)對於一個變數可以多次賦值。
注意:①賦值號左邊只能是變數名字,而不能是表達式。如:2=X是錯誤的。②賦值號左右不能對換。如「A=B」「B=A」的含義運行結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賦值語句進行代數式的演算。(如化簡、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賦值號「=」與數學中的等號意義不同。
1.2.2條件語句
1、條件語句的一般格式有兩種:(1)IF—THEN—ELSE語句;(2)IF—THEN語句。2、IF—THEN—ELSE語句
IF—THEN—ELSE語句的一般格式為圖1,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圖2。
圖1 圖2
分析:在IF—THEN—ELSE語句中,「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1」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語句2」表示不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END 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則執行THEN後面的語句1;若條件不符合,則執行ELSE後面的語句2。
3、IF—THEN語句
IF—THEN語句的一般格式為圖3,對應的程序框圖為圖4。
注意:「條件」表示判斷的條件;「語句」表示滿足條件時執行的操作內容,條件不滿足時,結束程序;END IF表示條件語句的結束。計算機在執行時首先對IF後的條件進行判斷,如果條件符合就執行THEN後邊的語句,若條件不符合則直接結束該條件語句,轉而執行其它語句。
1.2.3循環語句
循環結構是由循環語句來實現的。對應於程序框圖中的兩種循環結構,一般程序設計語言中也有當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兩種語句結構。即WHILE語句和UNTIL語句。
1、WHILE語句
(1)WHILE語句的一般格式是 對應的程序框圖是
(2)當計算機遇到WHILE語句時,先判斷條件的真假,如果條件符合,就執行WHILE與WEND之間的循環體;然後再檢查上述條件,如果條件仍符合,再次執行循環體,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某一次條件不符合為止。這時,計算機將不執行循環體,直接跳到WEND語句後,接著執行WEND之後的語句。因此,當型循環有時也稱為「前測試型」循環。
2、UNTIL語句
(1)UNTIL語句的一般格式是 對應的程序框圖是
(2)直到型循環又稱為「後測試型」循環,從UNTIL型循環結構分析,計算機執行該語句時,先執行一次循環體,然後進行條件的判斷,如果條件不滿足,繼續返回執行循環體,然後再進行條件的判斷,這個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某一次條件滿足時,不再執行循環體,跳到LOOP UNTIL語句後執行其他語句,是先執行循環體後進行條件判斷的循環語句。
分析:當型循環與直到型循環的區別:(先由學生討論再歸納)
(1) 當型循環先判斷後執行,直到型循環先執行後判斷;
在WHILE語句中,是當條件滿足時執行循環體,在UNTIL語句中,是當條件不滿足時執行循環
1.3.1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
1、輾轉相除法。也叫歐幾里德演算法,用輾轉相除法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如下:
(1):用較大的數m除以較小的數n得到一個商 和一個余數 ;(2):若 =0,則n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 ≠0,則用除數n除以余數 得到一個商 和一個余數 ;(3):若 =0,則 為m,n的最大公約數;若 ≠0,則用除數 除以余數 得到一個商 和一個余數 ;…… 依次計算直至 =0,此時所得到的 即為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2、更相減損術
我國早期也有求最大公約數問題的演算法,就是更相減損術。在《九章算術》中有更相減損術求最大公約數的步驟: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數,以少減多,更相減損,求其等也,以等數約之。
翻譯為:(1):任意給出兩個正數;判斷它們是否都是偶數。若是,用2約簡;若不是,執行第二步。(2):以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接著把較小的數與所得的差比較,並以大數減小數。繼續這個操作,直到所得的數相等為止,則這個數(等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例2 用更相減損術求98與63的最大公約數.
分析:(略)
3、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的區別:
(1)都是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計算上輾轉相除法以除法為主,更相減損術以減法為主,計算次數上輾轉相除法計算次數相對較少,特別當兩個數字大小區別較大時計算次數的區別較明顯。
(2)從結果體現形式來看,輾轉相除法體現結果是以相除余數為0則得到,而更相減損術則以減數與差相等而得到
1.3.2秦九韶演算法與排序
1、秦九韶演算法概念:
f(x)=anxn+an-1xn-1+….+a1x+a0求值問題
f(x)=anxn+an-1xn-1+….+a1x+a0=( anxn-1+an-1xn-2+….+a1)x+a0 =(( anxn-2+an-1xn-3+….+a2)x+a1)x+a0
=......=(...( anx+an-1)x+an-2)x+...+a1)x+a0
求多項式的值時,首先計算最內層括弧內依次多項式的值,即v1=anx+an-1
然後由內向外逐層計算一次多項式的值,即
v2=v1x+an-2 v3=v2x+an-3 ...... vn=vn-1x+a0
這樣,把n次多項式的求值問題轉化成求n個一次多項式的值的問題。
2、兩種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插入排序的思想就是讀一個,排一個。將第1個數放入數組的第1個元素中,以後讀入的數與已存入數組的數進行比較,確定它在從大到小的排列中應處的位置.將該位置以及以後的元素向後推移一個位置,將讀入的新數填入空出的位置中.(由於演算法簡單,可以舉例說明)
2、冒泡排序
基本思想:依次比較相鄰的兩個數,把大的放前面,小的放後面.即首先比較第1個數和第2個數,大數放前,小數放後.然後比較第2個數和第3個數......直到比較最後兩個數.第一趟結束,最小的一定沉到最後.重復上過程,仍從第1個數開始,到最後第2個數...... 由於在排序過程中總是大數往前,小數往後,相當氣泡上升,所以叫冒泡排序.
1.3.3進位制
1、概念:進位制是一種記數方式,用有限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值。可使用數字元號的個數稱為基數,基數為n,即可稱n進位制,簡稱n進制。現在最常用的是十進制,通常使用10個阿拉伯數字0-9進行記數。對於任何一個數,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進位制來表示。比如:十進數57,可以用二進製表示為111001,也可以用八進製表示為71、用十六進製表示為39,它們所代表的數值都是一樣的。
一般地,若k是一個大於一的整數,那麼以k為基數的k進制可以表示為:
,
而表示各種進位制數一般在數字右下腳加註來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進制數,34(5)表示5進制數
第二章 統計
2.1.1簡單隨機抽樣
1.總體和樣本
在統計學中 , 把研究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把每個研究對象叫做個體.
把總體中個體的總數叫做總體容量.
為了研究總體 的有關性質,一般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 , , ,
研究,我們稱它為樣本.其中個體的個數稱為樣本容量.
2.簡單隨機抽樣,也叫純隨機抽樣。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
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3.簡單隨機抽樣常用的方法:
(1)抽簽法;⑵隨機數表法;⑶計算機模擬法;⑷使用統計軟體直接抽取。
在簡單隨機抽樣的樣本容量設計中,主要考慮:①總體變異情況;②允許誤差范圍;③概率保證程度。
4.抽簽法:
(1)給調查對象群體中的每一個對象編號;
(2)准備抽簽的工具,實施抽簽
(3)對樣本中的每一個個體進行測量或調查
例:請調查你所在的學校的學生做喜歡的體育活動情況。
5.隨機數表法:
例:利用隨機數表在所在的班級中抽取10位同學參加某項活動。
2.1.2系統抽樣
1.系統抽樣(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
把總體的單位進行排序,再計算出抽樣距離,然後按照這一固定的抽樣距離抽取樣本。第一個樣本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抽取。
K(抽樣距離)=N(總體規模)/n(樣本規模)
前提條件:總體中個體的排列對於研究的變數來說,應是隨機的,即不存在某種與研究變數相關的規則分布。可以在調查允許的條件下,從不同的樣本開始抽樣,對比幾次樣本的特點。如果有明顯差別,說明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承某種循環性規律,且這種循環和抽樣距離重合。
2.系統抽樣,即等距抽樣是實際中最為常用的抽樣方法之一。因為它對抽樣框的要求較低,實施也比較簡單。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種與調查指標相關的輔助變數可供使用,總體單元按輔助變數的大小順序排隊的話,使用系統抽樣可以大大提高估計精度。
2.1.3分層抽樣
1.分層抽樣(類型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准: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的變數作為分層的標准。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占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2.2.2用樣本的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1、本均值:
2、.樣本標准差:
3.用樣本估計總體時,如果抽樣的方法比較合理,那麼樣本可以反映總體的信息,但從樣本得到的信息會有偏差。在隨機抽樣中,這種偏差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我們用樣本數據得到的分布、均值和標准差並不是總體的真正的分布、均值和標准差,而只是一個估計,但這種估計是合理的,特別是當樣本量很大時,它們確實反映了總體的信息。
4.(1)如果把一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據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共同的常數,標准差不變
(2)如果把一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數據乘以一個共同的常數k,標准差變為原來的k倍
(3)一組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對標准差的影響,區間 的應用;
「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中的科學道理
2.3.2兩個變數的線性相關
1、概念:
(1)回歸直線方程
(2)回歸系數
2.最小二乘法
3.直線回歸方程的應用
(1)描述兩變數之間的依存關系;利用直線回歸方程即可定量描述兩個變數間依存的數量關系
(2)利用回歸方程進行預測;把預報因子(即自變數x)代入回歸方程對預報量(即因變數Y)進行估計,即可得到個體Y值的容許區間。
(3)利用回歸方程進行統計控制規定Y值的變化,通過控制x的范圍來實現統計控制的目標。如已經得到了空氣中NO2的濃度和汽車流量間的回歸方程,即可通過控制汽車流量來控制空氣中NO2的濃度。
4.應用直線回歸的注意事項
(1)做回歸分析要有實際意義;
(2)回歸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點圖;
(3)回歸直線不要外延。
第三章 概 率
3.1.1 —3.1.2隨機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義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相對於條件S的確定事件;
(4)隨機事件: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隨機事件;
(5)頻數與頻率: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復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fn(A)= 為事件A出現的概率:對於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概率。
(6)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系:隨機事件的頻率,指此事件發生的次數nA與試驗總次數n的比值 ,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總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把這個常數叫做隨機事件的概率,概率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頻率在大量重復試驗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為這個事件的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質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並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麼稱事件A與事件B互斥;
(3)若A∩B為不可能事件,A∪B為必然事件,那麼稱事件A與事件B互為對立事件;
(4)當事件A與B互斥時,滿足加法公式:P(A∪B)= P(A)+ P(B);若事件A與B為對立事件,則A∪B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於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質:
1)必然事件概率為1,不可能事件概率為0,因此0≤P(A)≤1;
2)當事件A與B互斥時,滿足加法公式:P(A∪B)= P(A)+ P(B);
3)若事件A與B為對立事件,則A∪B為必然事件,所以P(A∪B)= P(A)+ P(B)=1,於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的區別與聯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與事件B在一次試驗中不會同時發生,其具體包括三種不同的情形:(1)事件A發生且事件B不發生;(2)事件A不發生且事件B發生;(3)事件A與事件B同時不發生,而對立事件是指事件A 與事件B有且僅有一個發生,其包括兩種情形;(1)事件A發生B不發生;(2)事件B發生事件A不發生,對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隨機數的產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條件:試驗結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結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題步驟;
①求出總的基本事件數;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數,然後利用公式P(A)=
3.3.1—3.3.2幾何概型及均勻隨機數的產生
1、基本概念:
(1)幾何概率模型:如果每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只與構成該事件區域的長度(面積或體積)成比例,則稱這樣的概率模型為幾何概率模型;
(2)幾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 ;
(3)幾何概型的特點: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有無限多個;2)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拾』 高中數學(人教B版)必修三知識框架
1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 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 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 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 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 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 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 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 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4 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 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 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 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 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 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 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 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39 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 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 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4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 ,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於360°
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5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於(n-2)×180°
5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於360°
5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3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5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5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質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質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菱形性質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質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並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71定理1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並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並且被這一
點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對稱
7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
相等,那麼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 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
三邊
81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並且等於兩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a:b=c:d,那麼ad=bc
如果ad=bc,那麼a:b=c:d
84 (2)合比性質 如果a/b=c/d,那麼(a±b)/b=(c±d)/d
85 (3)等比性質 如果a/b=c/d=…=m/n(b+d+…+n≠0),那麼
(a+c+…+m)/(b+d+…+n)=a/b
86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
線段成比例
87 推論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麼這條直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
89 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並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
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麼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
分線的比都等於相似比
97 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98 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值,任意銳角的餘弦值等
於它的餘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切值,任意銳角的餘切值等
於它的餘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
徑的圓
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
平分線
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
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110垂徑定理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11推論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於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11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11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
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麼它們所對應的其餘各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11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
對的弦是直徑
11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並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於它
的內對角
121①直線L和⊙O相交 d<r
②直線L和⊙O相切 d=r
③直線L和⊙O相離 d>r
12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123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於經過切點的半徑
124推論1 經過圓心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
125推論2 經過切點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12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
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2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麼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
相等
13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麼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
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13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
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13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麼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
135①兩圓外離 d>R+r ②兩圓外切 d=R+r
③兩圓相交 R-r<d<R+r(R>r)
④兩圓內切 d=R-r(R>r) ⑤兩圓內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圓分成n(n≥3):
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
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於(n-2)×180°/n
14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
14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
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於這些角的和應為
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144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內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