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京劇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圍牆底下基礎是什麼 2024-11-18 22:42:51

京劇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6-16 23:04:35

㈠ 李維康的人物經歷

12歲登台,師承程玉菁、華慧麟、趙桐珊、李香勻、雪艷琴、荀令香、於玉蘅、張君秋、李玉茹等名家。1958年考入中國戲曲學校,1966年畢業。畢業後進入中國京劇院任主演,1977年在新編戲《蝶戀花》中成功飾演楊開慧獲得巨大成功,同年復排《秦香蓮》,開始逐步恢復傳統戲。20個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曾擔任中國京劇院二團團長。1985年參演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
1984年,農歷甲子年:獲得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所屬的《戲劇報》雜志社發起舉辦的1983年首都戲劇舞台中青年優秀演員獎,該獎以後取「梅花香自苦寒來」之意,更名為「梅花獎」。
1984年6月3日,農歷甲子年五月初四日:參加由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主辦的「全國著名中青年京劇演員交流匯演」,演出劇目:《龍鳳呈祥》,其中與劉長瑜、孫毓敏等三演孫尚香,反響強烈。
1987年11月29日,農歷丁卯年十月初九日:領銜中國京劇院二團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
1988年5月6日-11日,農歷戊辰年三月廿一日-廿六日,19時:參加在上海舉行的首屆海內外梅蘭芳藝術大匯演,演出劇目:《鳳還巢》(馬小曼,杜近芳,李維康,梅葆玖,王嘯麟,艾世菊,於萬增,王樹芳,孫正陽,蕭英翔,黃世驤)、《武家坡》(梅葆玥,李維康)、《汾河灣》(李維康,耿其昌)。
1990年12月20日,農歷庚午年十一月初四日:參加北京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振興京劇觀摩研討大會,演出劇目:《玉堂春》(李維康,葉少蘭)、京劇《四郎探母》(李維康,耿其昌,黃孝慈,於魁智,馬小曼,陳志清,於萬增,趙葆秀,馮志孝,劉長瑜)。
1992年2月4日,農歷壬申年正月初一日:參加199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演出節目:京劇交響合唱毛澤東詞《詠梅》(中央樂團演奏合唱,秋里指揮,張克瑤扮演毛澤東,李維康、楊春霞、劉長瑜、楊淑蕊演唱)
1992年2月11日-16日,農歷壬申年正月初八日:參加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上海京劇精品展演。
1992年12月,農歷壬申年:獲得梅蘭芳金獎大賽旦角金獎。
1996年2月19日,農歷丙子年正月初一日:參加1996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演出節目:《李清照》選段。
1998年8月28日,農歷戊寅年七月初七日:獲第一屆全國優秀文藝音像製品獎三等獎(李維康京劇唱段選,CD,上海聲像)。
1999年2月15日,農歷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參加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龍鳳呈祥·洞房》(鼓師李素陽,琴師張素英;演員李維康;演出單位中國京劇院)
1999年10月6日,農歷己卯年八月廿七日:參加北京人民劇場舉行的慶祝國慶五十周年戲曲演出,演出劇目:《四郎探母》(耿其昌,於魁智,馮志孝,李維康,劉長瑜,李勝素)。
2000年3月28日,農歷庚辰年二月廿三日:參加大型京劇演唱會暨上海京劇院慶祝建院45周年系列演出開幕式,演出劇目:《大·探·二》(李維康、耿其昌、鄧沐瑋等)。
2000年12月30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時45分:參加懷仁堂2001年新年京劇晚會,演出節目:《謝瑤環》選段。
2001年1月23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參加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 《謝瑤環》選段。
2001年10月8日,農歷辛巳年八月廿二日:參加第一屆全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頒獎晚會。
2002年2月11日,農歷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參加2002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四郎探母》選段(李維康、耿其昌)。
2002年10月,農歷壬午年:任中國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顧問。
2003年1月3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初一日,19時30分:在長安大戲院演出《四郎探母》(於魁智,楊少彭,杜鎮傑,張學津,李勝素,李維康,馬小曼,趙葆秀,李宏圖,寇春華,鄭岩)。
2003年1月31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參加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貴妃醉酒》。
2003年2月1日,農歷癸未年正月初一日,19時30分:參加中國京劇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迎新春名家演唱會》。
2003年4月12日,農歷癸未年三月十一日,20時:參加慶祝中國戲劇梅花獎創辦20周年文藝晚會《梅花賦》,演出節目:《詠梅》(李維康、於魁智)。
2003年12月6日,農歷癸未年十一月十三日,晚:參加北京紀念程硯秋誕辰100周年演出閉幕式晚會。
2004年1月21日,農歷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參加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京劇《坐宮》(李維康、耿其昌)。
2004年12月30日,農歷甲申年十一月二十日:參加「菊苑飄香」——懷仁堂2005年新年京劇晚會,演出節目:《蝴戀花》。
2005年2月8日,農歷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參加2005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大登殿》(李維康、張雲、張笠媛、王璐、周婧)。
2005年12月30日,農歷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時45分:參加「錦綉神州」——懷仁堂2006年新年京劇晚會,演出節目:《紅色娘子軍》。
2006年1月23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廿四日,晚:參加2006年新春京劇晚會——李瑞環同志改編劇目專場演出。
2006年1月28日,農歷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參加2006年春節戲曲晚會,演出節目:《李清照》(李維康、耿其昌)。
2006年2月3日,農歷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參加2006百花迎春戲曲晚會,演出節目:《貴妃醉酒》。
2006年6月18日,農歷丙戌年五月廿三日:參加杜近芳收丁曉君為徒儀式。
2006年9月9日,農歷丙戌年閏七月十七日,20時:參加第三屆中國威海人居節「三角之夜」中國京劇名角名段演唱會。
2006年9月30日,農歷丙戌年八月初九日,19時30分:參加長安大戲院重張十周年演出,演出劇目:《四郎探母》(杜鵬、杜喆、賈勁松、耿其昌分飾楊延輝,李維康、熊鳴霞、張慧芳分飾鐵鏡公主,張晶飾蕭太後,翟墨飾佘太君,李宏圖飾楊宗保)。
2006年10月23日,農歷丙戌年九月初二日:參加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的紀念譚富英誕辰百年系列演出。
2006年11月4日,農歷丙戌年九月十四日,19時30分:參加霸州市舉行的紀念李少春先生誕辰八十七周年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演出節目:《卜運算元·詠梅》。
2006年11月9日,農歷丙戌年九月十九日:參加在長安大戲院隆重舉行的2006中國記者節京劇演唱會,演出節目:《謝瑤環》。
2006年11月17日,農歷丙戌年九月廿七日:參加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
2006年11月25日,農歷丙戌年十月初五日,晚:參加在石家莊人民會堂舉行的紀念奚延宏誕辰72周年演唱會舉行,演出劇目:《謝瑤環》。
2007年3月28日,農歷丁亥年二月初十日,晚:參加廊坊市明珠影劇院上演的《和諧之聲》大型戲曲晚會。
2007年4月28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十二日:參加全國政協禮堂舉行的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戲曲文藝晚會舉行,演出節目:《四郎探母·坐宮》。
2007年5月12日,農歷丁亥年三月廿六日:參加外交部京劇學會2007年聯誼會。
2007年9月20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初十日:參加由天津市文化局、和平區人民政府、今晚傳媒集團、天津電視台共同舉辦的「華夏神韻——第三屆中國民族戲曲優秀劇目大匯演」。
2007年10月13日,農歷丁亥年九月初三日:參加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主辦的「黨的旗幟高高飄揚——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大型系列演唱會」第五場、「梅花朵朵向太陽」主題演唱會。
2007年12月30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廿一日:參加2008年新年京劇晚會,演出節目:《蝶戀花》。
2008年2月12日,農歷戊子年正月初六日,13時30分:參加梅蘭芳大劇院2008年雪災賑災義演。
2008年4月23日,農歷戊子年三月十八日:赴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舉行京劇知識講座。
2008年5月22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十八日,晚:參加四川汶川地震「孩子你並不孤獨——梅蘭芳大劇院賑災義演晚會」,演出節目:《紅燈記》、《大登殿》。
2008年5月29日,農歷戊子年四月廿五日,晚:參加四川汶川地震全國戲曲界抗震救災義演。
2009年 參加天津電視台文化娛樂頻道傾力打造的《梨園春潮》——2009年18省市地區元宵戲曲晚會。
2010年12月28日,農歷庚 寅年十一月廿三日:梅蘭芳大劇院領銜主演《盛世中華》 。

㈡ 李佩紅的活動年表

1991年11月,農歷辛未年: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由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自治區電視台主辦、中國戲劇家協會協辦的第二屆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共評出25名最佳表演獎(中年組10名、青年組15名)及26名優秀表演獎(中年組10名、青年組15名)。青年組:李佩紅獲得最佳表演獎
1995年5月4日,農歷乙亥年四月初五日,晚:王吟秋收李佩紅為徒
原工刀馬旦的李佩紅,在熱心的學者吳小如和表演藝術家王金璐兩位先生向王吟秋的推薦下,李佩紅走進了嚮往已久的「程(程硯秋)門」。然而,王先生對一向舞槍弄棒的佩紅能否靜下心來研習內涵深沉的程派藝術是打了一個不小的問號的,可這位生性倔犟的學生,硬是橫下一條心,非要學出個樣兒來不可。一出《六月雪》教下來,王吟秋先生看到了李佩紅的決心與毅力,終於1995年5月4日晚,在天津欣然收了這個徒弟。
1999年2月15日,農歷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吉祥九九——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演出節目 《中華神韻》(作詞魏子晨,作曲姚明,編舞林陽,演員袁慧琴、胡璇、李佩紅、張晶、李海燕、杜鵬、張克、朱強、楊赤、陳俊傑;演出單位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修班、吉林省吉林市歌舞團、吉林省華甸市歌舞團
1999年10月5日,農歷己卯年八月廿六日:慶祝國慶五十周年人民劇場戲曲演出第四天
慶祝國慶五十周年戲曲演出在北京人民劇場舉行,第四天由中國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李海燕,李佩紅,張火丁,李世濟)
2000年2月4日,農歷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盛世龍騰——2000年春節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表演節目:京劇《程韻風流》之《英台抗婚》(李佩紅)
2001年,農歷辛巳年: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李佩紅獲獎。
2001年1月1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初七日: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第九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
本日演出陣容:
日場
王艷(《斷橋》飾白素貞)、姜亦珊(《狀元媒》飾柴郡主)、李佩紅(《鎖麟囊》飾薛湘靈)、張克(《空城計》飾諸葛亮)、石曉亮(《九龍杯》飾楊香武)
2001年1月9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舉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舉辦首屆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閉幕式在長安戲院舉行,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副部長潘震宙、中宣部文藝局局長李牧、文化部藝術司司長馮遠以及有關方面的領導和專家、評委出席了閉幕式並向獲獎演員頒獎。此次演出共有144位演員分成25台節目進行評比展演,經過評委會的評選,榮譽獎和一、二、三等獎各有得主。李佩紅(天津青年京劇團)獲得一等獎。
2001年1月23日,農歷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京劇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鎮傑、董圓圓、李佩紅、朱強)
2002年2月11日,農歷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京劇流派聯唱「國粹流金」《鎖麟囊》選段(李海燕、李佩紅)
2002年3月16日,農歷壬午年二月初三日,19時:「電力之春」首都大學生專場公益性京劇演出第二場
為了增進首都在校大學生對電力行業的接觸和認識,以及加強對京劇知識的了解,北京供電局工會在國安劇場舉辦「電力之春」首都大學生專場公益性京劇演出,本活動由劉衛方、張景山、王鑫策劃,北京供電局工會主辦,北京華納電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北京大學生票社參加演出。在校大學生觀眾憑學生證可直接入場觀看演出。本日為摺子戲及京劇清唱。特邀中國京劇院演員譚曉令於演出前做京劇知識講座。
演出劇目名角清唱:葉少蘭、閻桂祥、譚孝曾、朱寶光、康萬生、溫如華、鄧敏、李佩紅、張萍、於蘭
2002年12月22日,農歷壬午年十一月十九日,10時:袁世海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1000多名痴心戲迷冒雪來為袁先生送行。
梅葆玖、張春華、李世濟、於魁智、李佩紅以及老先生的愛徒楊光、楊赤等梨園名家參加了袁老的追悼會。梅葆玖先生悲慟地說:「老先生的身體一向不錯,他的離去是中國戲曲界的巨大損失。」李世濟也認為袁先生的辭世使京劇界內痛失巨擘。於魁智傷心地說:「今天晚上我要演袁先生的經典劇目《野豬林》,作為這出戲的藝術總顧問,袁先生原定是要去看的,可他老人家離我們而去了。今天晚上我要將最好的演出獻給袁老的在天之靈。」
10時,當遺體告別儀式開始後,場外已經聚集了1000多熱愛袁老舞台藝術的痴心戲迷。他們胸戴白花,從袁老身邊經過。人們盡可能地放慢自己的腳步,希望可以再多看一眼這位梨園泰斗。袁老的愛徒楊光跪倒在恩師面前,哭得痛不欲生。11時,渴望再見袁老一面的戲迷還不斷涌來,遺體告別廳內外全是悲傷的哭聲。
2003年1月4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初二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3年1月4日演出
本日長安大戲院由天津青年京劇團和北京京劇院聯合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紅鬃烈馬》(宋小川,鄧敏,張克,李佩紅,譚孝曾,王蓉蓉,管波,翟墨,李名,韓巨明)
2003年1月5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初三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3年1月5日演出
本日長安大戲院由中國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鎖麟囊》(李海燕,李佩紅,張火丁,劉桂娟,遲小秋,馬帥)
2003年1月31日,農歷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戲歌《吉祥滿人間》(李佩紅)
2004年1月21日,農歷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演出節目:尾聲《戲魂》:尚長榮、關棟天、劉桂娟、李佩紅
2006年9月16日,農歷丙戌年閏七月廿四日:中華劇院開張
能容納千名觀眾的中華劇院在天津落成,以上演京劇為主。劇場實際面積7509平方米,有1006個坐席。此外,還配有包括排練場地的綜合樓以及招待所。劇院還有22畝的園林,亭台花木,錯落其間。
在落成儀式上,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上演了京劇《龍鳳呈祥》,特邀譚元壽、葉少蘭、譚孝曾加盟演出,青年團演員有張克、孟廣祿、王立軍、李佩紅、石曉亮、孫麗英、康健、楊光等。
2006年11月11日,農歷丙戌年九月廿一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第一場
「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舉行。第一場為旦角名家專場一,演員有(按姓氏筆畫):丁曉君、刁麗、於蘭、王艷、王玉蘭、王蓉蓉、史依弘、孫萍、張晶、李佩紅、侯丹梅、耿巧雲、董圓圓。
2007年5月22日,農歷丁亥年四月初六日,晚:天津舉行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大型公益性京劇晚會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5周年之際,為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回報社會,讓廣大群眾享受到文化藝術成果,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聯合主辦的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回報社會大型公益性京劇晚會在中國大戲院舉行。
演出中,富於朝氣的天津京劇院實驗團樂隊演奏了歡快、喜慶的《小開門》曲牌,為演唱會揭開帷幕。凌珂、呂洋的《武家坡》,石曉亮的《打瓜園》,張克與石曉亮的《烏盆記》,張克與張艷玲的《坐宮》、《大登殿》,康萬生、孫麗英的《赤桑鎮》,李佩紅的《文姬歸漢》,王立軍、鄧沐瑋的《定軍山》、《智取威虎山》、《鍘美案》,趙秀君的《西廂記》,李莉的《謝瑤環》等精彩劇目選段相繼登場,演出在楊乃彭、李經文、孟廣祿合作的《大保國》選段聲中結束。
2007年7月13日,農歷丁亥年五月廿九日: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3日演出
逸夫舞台本日演出京劇,由闊別舞台3年的李佩紅演出《文姬歸漢》。
2007年12月16日,農歷丁亥年十一月初七日:第三屆中國京劇戲迷票友電視大賽閉幕,本日舉行頒獎晚會。專業演員與票友合作(彩唱)表演節目《鎖麟囊》(李佩紅(天津青年京劇團),四位票友劉欣然、杜鵑、朱雅莉、李禾子)

㈢ 如何傳承京劇藝術,振興傳統文化

京劇藝術是我國的國粹,2010年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積淀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自誕生至今,經不斷發展與自我完善,吸收了其它地方劇種、藝術門類之所長,並經過無數藝術家的改革與創造,使之成為具有中國標識意義的文化元素,成為世界文化之瑰寶。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樣式之一,在清末以至民國大部分時間內,不僅代表著中國舞台藝術樣式的最高端,同時亦為大眾娛樂樣式的主流。如今,隨著全球文化一體化和中國社會轉型的加快,京劇的衰落恰恰代表了本土文化傳統日漸失落的一個典型實例。京劇里許多劇目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取材於歷史,都是懲惡揚善的故事,能夠以史為鑒,教書育人。如何引起全社會對京劇這一國粹藝術的重視和熱愛,營造京劇文化傳承的良好氛圍,對振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意義。
一、京劇傳承面臨的困境
(一)受娛樂方式多元化沖擊,京劇傳承觀眾基礎日漸薄弱。
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深入,人們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文藝品種樣式的日益豐富,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工具的迅速普及,不僅拓寬了群眾的欣賞領域,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改變著群眾的文化生活方式,京劇的傳承發展受到了嚴重沖擊。與京劇傳承的鼎盛時期相比,人們吃完飯進戲園子,這樣的年代一去不復返,而京劇藝術是個品位藝術,不是快餐文化,觀眾只有坐在劇場里,處在一種悠閑、鬆弛的狀態下品戲,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藝術魅力。如今人們生活節奏變快,心態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因此這種環境非常不利於京劇的發展。一些中學生喜愛的是流行歌曲、街舞,對京劇了解少,接受起來有難度,學習唱段就更難了,大多數學生即使喜歡京劇課程也不會去買票聽戲。社會上廣大觀眾對京劇的欣賞熱情普遍不高,京劇演藝市場不成熟,票房收入微乎其微,劇團發展普遍面臨資金難題。
(二)受功利思想影響,京劇傳承熱情不高。
學習京劇投入較多,加之能夠靠京劇吃飯的人畢竟是少數。學生家長因為孩子學習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學齡前階段就已「攝入過量」��英語、鋼琴、繪畫等各類興趣班。在以升學為目的的應試教育體系內,學校和家長不得不想盡各種辦法幫孩子提高成績,增強競爭力,其中最直接和有效的辦法就是加課、補課。而京劇不納入升學考試內容,僅僅作為一種愛好或者選修課存在,很難激起學生充足的學習動力。京劇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各方面的素質都比較好,但現在報名去戲校從小學京劇的人越來越少,家長都在為孩子的未來考慮,當他們看到京劇演員的慘淡生活,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從事這種職業,因此京劇在選材方面沒有太大的選擇餘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影響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三)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學習京劇需要耐吃苦,戒浮躁。
京劇博大精深、是一門很難的綜合藝術,並不是會唱兩句就行了,需要幾十年的不斷追求,不斷刻苦鑽研才能達到一定水平。需要學員投入畢生精力和心血,才能將京劇藝術較好的發展和傳承下去。一招一式、一個眼神、都有嚴格的要求,壓腿、下腰、翻跟頭練功非常辛苦,刀、槍、劍、戟的運用要經過艱苦的訓練,唱腔、念白、表演都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要求,培養一名專業的京劇演員要6―8年的時間才能登台演出,京劇學員必須堅守,耐得住寂寞。目前由於社會關注度的降低,行業待遇不高,從業人員不願意拿出更多精力刻苦地、一心一意地去鑽研,很多優秀的人才都流失了,這對京劇事業發展和傳承來說是一個非常可惜的事情。
二、傳承京劇藝術振興傳統文化
京劇文化源遠流長,從化妝、服飾到唱腔、身法都體現出國粹藝術的極致,它的內涵,它的扮相,都是中華民族的專利。在海外,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京劇,有的人想家時就會唱起京劇,京劇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京劇本身。京劇藝術持續發展,離不開觀眾群體的培養,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人們容易忽視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繼承和發揚,特別是對傳統民族藝術缺乏基本的認知和欣賞能力,普及京劇知識不可不為,要持之以恆地不斷提升觀眾的京劇審美鑒賞素養。
(一)要發揮票友協會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擴大京劇傳承的群眾基礎。
如今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京劇票友協會,票友們在一起互相切磋、學習戲曲知識的同時,也不斷的在身邊人之間傳承京劇文化,通過舞台展示京劇的魅力。京劇的傳承除了要培養專業演員,同時也要培養觀眾,兩者要齊頭並進,京劇的傳播才能更久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孩子學習京劇大多是受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輩的影響,由於理解能力有限,小朋友學習京劇往往局限於模仿。但京劇的前途不在專業,而在觀眾、在業余群體當中,因此讓孩子從小就在京劇的氛圍里成長、熏陶,至關重要。京劇「牆里開花牆外香」,國外會把京劇當寶貝來研究,但我們自己對傳統藝術卻不那麼熱衷,這令人很遺憾,從某種意義上講,京劇培養了觀眾,觀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京劇。
(二)學校是教書育人、培育學生精神文化的重要場所,應該成為京劇傳承的重要陣地。
2008年教育部將在北京、天津、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甘肅等10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進課堂試點,學唱15首京劇經典唱段,將京劇這一國粹納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2011年記者走訪發現,在校園學國粹「聽起來很美」,推行起來卻很難,如今在不少學校已悄然亮起了「紅燈」。原因是老師不精通、課時難保證、學生不愛學,大多數試點學校將京劇課列入音樂課,而擔任教學任務的主要是音樂教師,師資不足是最大瓶頸。京劇是一門包括唱、念、做、打、的綜合藝術,不是只會幾段唱腔就行的。除了師資缺乏,京劇課時也難以保證,到了高年級,音樂課常常被語文、數學等其它科目老師佔用,音樂教學計劃都無法完成,更別提學京劇了。京劇進課堂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採取相應的措施,不可搞一刀切,比如利用校園小廣播、校園網站、宣傳欄和校園電視台對京劇班和校園京劇動態進行報道;邀請專家教授進校召開京劇座談會,舉辦「走近京劇、弘揚國粹」知識講座等培養學生受眾,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通過社團活動讓一些感興趣的學生參與表演和展示,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採用多樣化的方式,請京劇專業人士來學校上課,一學期舉辦一兩次京劇演出、在學校里搞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動……這樣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可以讓學生們接觸到相對全面真實的京劇藝術。
(三)成立戲曲培訓中心,舉辦各類票友大賽,給予傳承者榮譽和鼓勵。
成立少兒戲曲培訓中心或傳習所,確保喜歡京劇的人能夠得到指導幫助。京劇舞台藝術是以主要演員為中心的。看京戲要看「角兒」,沒有「好角兒」,演不出好戲。同樣一出戲,不同水平的演員去演,其藝術效果大不相同。京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還需要各方面人才成龍配套。一個劇團不但需要各個行當的優秀的主要演員,而且需要優秀的「四梁四柱」,需要優秀的鼓師、琴師和文武場演奏人員,還需要好的化裝的、勒頭的、檢場的、管服裝的、管靴帽的、管道具的和管音響的各類人才。這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加強培養。我們必須把選拔和培養優秀的京劇人才,特別是青年京劇人才,放在振興京劇的突出位置。做好戲曲類節目的宣傳工作,戲曲頻道應該針對少兒、青年、老年票友設置精彩的有針對性的節目。做好京劇博物館等專題展覽場館建設,並向觀眾開放。傳統的戲曲傳承方式主要是一種一對一的傳幫帶式的傳承,要充分發揮中年演員的作用,一方面靠他們進行口傳心授,手把手地教;另一方面他們的演出活動,有力的推動了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培養了青年演員,有利於向更多的人介紹京劇知識,讓他們了解、熟悉京劇,進而喜愛京劇。
京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必須堅持正確的理念,在保護京劇這一國粹文化的本真性的同時,不斷的培養觀眾群體,培養傳承群體,運用好學校、協會、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促進傳統京劇藝術不斷發揚光大是每個炎黃子孫的責任。
作者簡介:
李寶慶,男,日照市群眾藝術館業務副館長,副研究館員,多年來主要從事音樂教育、群眾文化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的工作。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7/view-6303268.htm

㈣ 如何策劃一場京劇講座

京劇講座主要是看給什麼人聽,要是一點基礎沒有,可以講基礎知識,比如什麼是京劇、京劇行當、各個行的特點、在劇中扮演的什麼身份的人等。還可以將京劇服裝、京劇音樂。可以加一些圖片、視頻加以說明。做一個ppt

㈤ 關於京劇的書籍

齊如山《國劇藝術匯考》遼教,新萬有文庫版,其實他有一整套京劇藝術理論叢書,<國劇身段譜>(這本我只找到全書一部份)等等,台灣出過其全集。

㈥ 金錫華的人物成就

常演傳統劇目有《群英會》、《審頭刺湯》、《秋江》、《櫃中緣》等,為求藝術上的更大的突破,又在《扈三娘與王英》、《狸貓換太子》等新創劇目中擔當重要角色,塑造了一大批生動的舞台藝術形象。
活動年表
1982年3月,農歷壬戌年:上海京劇院據文化局要求改編演出《一捧雪》
上海京劇院根據文化局要求改編演出了《一捧雪》。陶雄、方艾、程維湘改編,馬科、程維湘導演,朱文虎、施雪懷、金錫華、蕭德寅主演。在延安劇場演出四場。
2004年4月21日,農歷甲申年三月初三日,下午:上海逸夫舞台2004年4月21日講座
作為上海京劇院職工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逸夫舞台舉辦京劇知識講座,全體青年職工參加了活動。主講人上海京劇院著名演員金錫華從京劇的歷史發展、京劇的行當、表演手段、藝術風格、音樂、舞台美術等各方面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相關知識,增進了青年職工對京劇知識的進一步了解,提高專業服務技能。
2004年11月14日,農歷甲申年十月初三日,13時30分:2004年11月14日逸夫舞台演出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由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演出京劇摺子戲專場。
演出劇目
《卧虎溝》(郝帥)
《李逵探母》(李美,董洪松,王盾)
《游龍戲鳳》(李蕊,崔凱)
《亡楚鑒》(隋曉慶,金錫華(特邀))
2005年4月29日,農歷乙酉年三月廿一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演出新創劇目《貞觀盛事》,由尚長榮、關棟天、夏慧華、金錫華、陳少雲、蕭潤年演出。
2005年4月30日,農歷乙酉年三月廿二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演出新創劇目《法門寺》,由汪正華、尚長榮、孫正陽、夏慧華、李軍、史依弘、蕭潤年、金錫華、金喜全、熊志麟、王小磚、虞偉、王世傑演出。
2005年5月1日,農歷乙酉年三月廿三日,13時30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四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四天,分兩場。
日場(13點30分)
院慶劇目摺子戲專場
《扈家莊》(呂琳,李建普)
《春草闖堂》(奚鳴燕,徐孟珂)
《遇皇後》(唐元才,胡璇)
《活捉》(劉佳,嚴慶谷)
《大登殿》(何澍,李國靜,郭睿月,王小磚)
夜場(19點15分)
經典名劇《宋士傑》(小王桂卿,陳少雲,陳朝紅,陸正紅,徐建忠,童大強,魏朔峰,劉長江,金錫華)
2007年1月14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廿六日: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第二天
上海市戲曲學校搶救、傳承和總結老藝術家表演經驗和教學成果的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先舉行的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
演出劇目
《鐵弓緣》(高鳴鳳,金錫華,蕭潤年,王世民)
《宇宙鋒》(何恕,馬鳳良,童大強,潘潔華)
《經典代表劇目演唱》(張南雲(特邀),李靜)
2007年1月15日,農歷丙戌年十一月廿七日: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第二天
上海市戲曲學校搶救、傳承和總結老藝術家表演經驗和教學成果的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先舉行的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金玉奴》(楊揚,顧鐵華(特邀),楊楠,孫正陽,金錫華,楊淼,邢東風)
夜場(19時15分)
《鐵弓緣》(高鳴鳳,金錫華,蕭潤年,王世民)
《宇宙鋒》(何恕,馬鳳良,童大強,潘潔華)
《經典代表劇目演唱》(張南雲(特邀),李靜)
2007年7月21日,農歷丁亥年六月初八日,19時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21日演出
逸夫舞台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四進士》(陳少雲,李軍,張達發,金喜全,趙群,龔蘇萍,齊寶玉,金錫華)
2007年8月25日,農歷丁亥年七月十三日,10時: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8月25日演出
逸夫舞台2007年8月25上午10時舉辦天蟾京昆文化講壇(九),題目為《京劇故事落伍了嗎——京劇劇目淺談》,免費聽講,主講人為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博士林幸慧,由上海京昆藝術中心、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辦。
下午13時30分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戰馬超》(王璽龍,劉大可)
《荒山淚》(趙歡,金錫華,蕭潤年,殷玉忠,范永亮,許錦根,張晨晨,顧亮,孫賀先)
2007年10月5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五日,19時15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京劇《楊門女將》(李炳淑(壽堂)、史依弘(靈堂、校場比武至結束)分飾穆桂英,王小磚(壽堂、靈堂)、胡璇(校場比武至結束)分飾佘太君,陳少雲飾寇準,何澍飾宋王,金錫華飾王輝,查思娜、馮蘊分飾楊七娘,谷好好飾楊文廣,沈綺琅飾柴郡主,任廣平飾孟懷遠,吳雙飾焦庭貴,繆斌飾采葯老人,嚴慶谷飾楊洪,陳麟飾張彪,劉軍飾王文,洪小鵬飾王翔,虞偉飾魏古)
2007年10月6日,農歷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場
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在逸夫舞台舉行。
午場(13時30分)為京昆同台摺子戲。
演出劇目
《十八羅漢斗悟空》(嚴慶谷飾孫悟空)
《游園·驚夢·尋夢》(張洵澎飾杜麗娘)
《掃松》(計鎮華飾張廣才,張銘榮飾李旺)
《水滸記·借茶》(梁谷音飾閻惜嬌,劉異龍飾張文遠)
《徐策跑城》(陳少雲飾徐策)
《玉簪記·秋江》(岳美緹飾潘必正,張靜嫻飾陳妙常)
夜場(19時30分)為京昆合演《白蛇傳》,楊春霞(游湖)、趙群(結親、酒變)、谷好好(盜草)、史依弘(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白素貞,蔡正仁(游湖)、張軍(結親、酒變、上山)、金喜全(下山、斷橋、合缽、毀塔)分飾許仙,倪泓(游湖、結親、酒變)、查思娜(金山寺、斷橋、合缽、毀塔)分飾小青,吳雙飾法海,金錫華飾艄翁,侯哲飾小和尚。
2007年11月29日,農歷丁亥年十月二十日: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舉行
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展演大型京昆演唱會暨開幕式在逸夫舞台舉行。金錫華、方小亞、方菲主持。
演出節目
彩唱「行雲流水」京劇梅派聯唱(戲校學生)
崑曲《牡丹亭·驚夢》[山桃紅](翁佳慧、李沁)
京劇《四郎探母·坐宮》(田慧、楊淼)
崑曲《白蛇傳·水斗》(谷好好)
崑曲《百花贈劍》(沈昳麗、黎安)
清唱京劇《西施》(史依弘)
崑曲《紫釵記·折柳》[寄生草](梁谷音)
京劇《沙家浜·智斗》(李元華、盛夑昌、張達發)
崑曲《南柯記·瑤台》(張洵澎)
京劇《蘆花河》、反串《讓徐州》(夏慧華,尤繼舜操琴)
崑曲《長生殿·彈詞》[七轉](計鎮華)
京劇《穆桂英掛帥》(李炳淑,朱文龍操琴)
京劇《霸王別姬》(李炳淑、蘇盛義,朱文龍操琴)
京劇《牛皋下書》、《盜馬》(景榮慶,尤繼舜操琴)
京劇《貴妃醉酒》(梅葆玖、李炳淑,陳平一操琴)
2007年12月2日,農歷丁亥年十月廿三日,13時30分: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活動第二天
言慧珠表演藝術教學成果研討活動演出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京劇《鳳還巢》(夏慧華,蔡正仁,孫正陽,景榮慶,陸柏平,金錫華,田慧,范永亮,許錦根,郭文華)
夜場(19時15分)
崑曲《牆頭馬上》(華文漪,岳美緹,劉異龍,顧兆琳,史潔華,唐在驕,繆斌,侯哲)
2008年1月19日,農歷丁亥年十二月十二日: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月19日演出
在舞台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為該院赴京參加國家大劇院開幕演出預演。
演出劇目
《狸貓換太子》(陳少雲,史依弘,唐元才,胡璇,熊明霞,張達發,徐建忠,何蕾,嚴慶谷,金錫華)
2011年5月22日 北京 梅蘭芳大劇院
《鎖麟囊》(史依弘飾演薛湘靈,嚴海英飾演趙守貞,呂崑山飾演梅香,虞偉飾演碧玉,金錫華飾演胡婆)
CCTV11 空中劇院2011年6月8日19:20轉播

㈦ 中國京劇藝術講座在哪舉行

「中華文化講堂」8日在位於哈薩克南部城市阿拉木圖的哈薩克國家藝術學院劇院開講。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員通過講解與表演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京劇獨特的藝術魅力。




「中華文化講堂」是文化部外聯局2015年創立的高端思想文化交流品牌項目,立足思想文化交流,以國內外文化名家、大家為資源依託,面向國外政界、文化界、學術界和青年精英等人群,以文化方式講好中國故事,闡釋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以此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據悉,截至目前,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舉辦了70餘場活動,受到各國觀眾的普遍歡迎,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平台。

㈧ 京劇這種國粹從出現開始,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什麼好處

中國戲曲是我國的國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國寶。中國戲曲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道德觀念和精神世界的歷史產物,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她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國戲劇融合了非常美麗的傳統藝術,讓人煥然一新。它是中國的民族特色,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它代表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俗習慣,反映了我國古代眾多的英雄人物,如穆桂英、呂布、劉備、諸葛亮、孫悟空等。

同時,學唱京劇還能調節情緒,陶冶情操。學唱京劇是擺脫不良情緒的好方法。也就是說,所謂「老百姓不思老,老將軍不來」。學唱京劇既有動靜。所謂靜謐,是指當時沒有分心,身心完全放鬆。所謂運動,就是用丹田之氣唱歌,包括胸、腹、全身協調變化,給人一種振奮、振奮的力量,唱下去一段,全身出汗。因此,「手、眼、步」可以鍛煉身體的各個部位,記憶劇本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

㈨ 京劇知識講座靠旗

十蟒十靠

我們常看到舞台上的帝王將相身穿各種顏色的盔甲和袍服,花花綠綠的,其實,這些盔甲和袍服的顏色在穿戴時都有一定的規范。以將軍的盔甲和官員的蟒袍來說,則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紅、黃、綠、白、黑;下五色即紫、藍、粉、湖藍、古銅或秋香色,合稱十蟒十靠。

蟒袍中的黃蟒又分杏黃和明黃,明黃色蟒為皇帝、皇後專用,但皇帝的蟒袍綉龍,皇後的蟒袍綉鳳,大臣、將帥、親王的蟒袍綉蟒。所謂龍者,五爪為龍,張口吐珠,以示惟我獨尊;四爪為蟒,閉口,以示尊上與臣服。除明黃色蟒外,其他顏色的蟒袍也是寧穿破,不穿錯。如三國的五虎上將,關羽因其以忠義名聞天下,勾紅色臉譜,配穿綠蟒綠靠;張飛性格剛烈鹵莽而勾黑臉,配穿黑蟒黑靠;趙雲正直儒雅、英武善戰,俊扮,穿白蟒白靠;黃忠老當益壯,又因其姓黃,配穿杏黃色蟒、靠;馬超與趙雲相同,都是俊扮,都穿白蟒白靠,但二人在劇中沒有同時出現的機會,所以不存在靠色的問題。劉備因是皇叔,為表示莊重和尊貴,穿大紅蟒。可見穿白蟒的多為年輕英俊的正面人物,如周瑜、陸文龍、岳飛、楊延昭;戴白髯的銚期也可以穿白蟒;穿粉紅蟒多為風流倜儻的少年公子,如呂布、王金龍等人所穿。如果台上同時出現八員大將或四位大臣,除特定人物以外,其他人物可差開顏色來穿。如曹操的"曹八將",除夏侯敦穿藍靠,曹洪穿紅靠,典韋穿杏黃色靠,許楮、夏侯淵穿黑色靠,徐晃穿綠色靠,張遼俊扮穿白靠之外,其他將軍以不穿與以上各將相同顏色的蟒靠為原則進行調配穿戴即可。另外,如年高望重的人穿香色或古銅色蟒,威武勇猛的人穿藍色蟒、靠。勾畫紅色或綠色臉譜的人穿綠色蟒、靠。當然,由於黑、白兩色蟒、靠的使用率比較高,一般劇團在按上五色和下五色購置十蟒十靠時,黑白兩色都要雙份才能滿足演出的需要。 (和寶堂供稿
http://www.dongdongqiang.com/abc/035.htm

㈩ 著名京劇表演唱腔特點

張玄「京劇流派唱腔音樂」講座綜述

2006年10月25日晚來自中國戲曲學院的研究生張玄,在上音教學樓217舉辦了一場主題為「京劇流派唱腔音樂」的講座。
「流派」是一門藝術成熟的標志,我們研究任何一門藝術也許都無法逾越「流派」這一個門檻。

一、 流派的本體論

關於「本體論」的本體論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戲曲是經過了歷史的沖刷和積淀之後的藝術品種,應當承認事物是運動發展的過程,本體也是流變當中的本體。流派的源頭不是哪一個人、哪一出戲,而是藝術規律,即以唱腔表演為其特色的,符合藝術規律的藝術表現的產生。因此必須記住,「本體」是變化發展中的本體,流派的實質是創新

流派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在眾多因素中,最不容忽視的音樂,尤其是唱腔音樂。

流派唱腔音樂在流派形成過程中的突出地位及其重要作用:耳目一新的唱腔初起為流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以特色唱腔為主導的聲腔音樂系統的建立是流派成熟的標志之一;唱腔音樂的美學追求於流派美學風格的建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講座以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及後來「四小名旦」的張君秋等聲腔藝術作一個簡要的分析。

二、 關於「四大名旦」一說之來源

很多人看到的材料是,1927年《順天時報》進行了一次評選,評出了「四大名旦」。但是經過論證,這個說法是有偏頗的。原因有三,一是1927年《順天時報》並沒有關於「四大名旦」評選的記載;二是《順天時報》的第五版於6月25日有一次刊登了徵集五大名伶(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徐碧雲)新劇奪魁投票,也就是說所評內容為劇目而非演員;三是 「四大名旦」說法早已有之。許多老藝人也證實了,1924年梅、尚、程、荀四人在軍閥張宗昌的府中合演劇目時已有這個稱謂了。「四大名旦」並不是某一次評選的結果,而是這幾位藝術家通過自己一出一出的演、唱為觀眾認可之後得到的殊榮。

京劇流派的成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師承前人、發揮個性、博取精萃、冶於一爐;外因是腔調風靡、社會認可、文人相佐、觀眾捧場。

京劇流派唱腔系統和整體架構

1、 以演員個性氣質為核心的聲樂形象

2、 以琴師個性氣質為核心的胡琴伴奏音樂形象

3、 以頡頏鳴奏的統一與若即若離的張力所構成的唱腔伴奏共同體

4、 以習慣性板式安排、特色旋律走向、特型唱腔等為軸心,以模式化思維進行統一的腔型結構所形成的整出唱腔伴奏系統。

5、 以相對固定的腔型結構出之的傳統摺子戲和新創劇目所形成的整個流派的藝術特點。

6、 以漸進式發展的唱腔伴奏模式培養的、核心相對固定的、適當波延的觀眾群落

平和恬淡、均衡靜穆的梅派唱腔

中和美是梅派唱腔乃至梅派表演的最突出的特點,他的唱腔和表演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京劇舞台上的具象化的表現形式。其唱腔中的工尺、氣口、發音、發聲、咬字乃至歸韻等無一不是追求平和中正、淡美的美學原則的。

梅派特型腔微觀構成要素:

1、 程式性的「破」與「立」

2、 下滑尾音技巧,這種細小的裝飾形成了梅腔特有的「陽柔」之美。

3、 四聲變調處理

4、 唱腔中旋律的情態模擬

5、 創新腔的使用

頓挫有致、剛柔相濟的尚派唱腔

尚小雲有一副極高亢、明亮的嗓音,他極擅長發揮自己的天賦特長,同時又注意氣韻和力度,文戲武唱是尚派最大的特點,形成了剛中帶柔,高亢激昂的尚派特色。他的美學追求可以一個「擻」字來概括。

尚派特型腔微觀構成要素:

1、 利用各種行腔技巧點綴唱腔,創造了墜腔、頓腔、勒腔、顫腔等技巧

2、 急停與突起的節奏處理

3、 高定調

幽咽婉轉、沉厚含蓄的程派唱腔

程派唱腔走勢如行雲流水,盪氣回腸。很多人認為只要是繁密的雙音密腔或悶著嗓音低唱就是程派,其實寓剛於柔、以綿裹針才是程派真正的美學追求,含蓄是有力度、力道的。

程派特型腔微觀構成要素:

1、 唱腔結構疏密有致

2、 張弛運腔法,用保持音將唱腔托起、綳緊,隨後用流淌不斷的滾奏小腔法結束唱句

3、 切分節奏的大量運用

4、 借鑒生腔吐字方法,我們可以在程派唱腔中看到很多老生余派唱腔的影子

嬌柔美艷、俏麗多姿的荀派唱腔

由於荀慧生先生原先是唱河北梆子的出身,使得荀派唱腔的結構基礎與河北梆子有這非常深的淵源,他有一些京劇的唱段直接引自河北梆子。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荀慧生先生是化剛為柔,借用梆子腔行腔來激活皮黃的節奏,創造了一系列的新腔法和新板式。他的唱腔蘊含了融於格律之中,變幻於格律之外的美學思想。

荀派特型腔微觀構成要素:

1、 節奏律動的創新和把握

2、 腔化過門

3、 利用虛字襯腔

甜潤清新、護理柔美的張派唱腔

張君秋先生繼「四大名旦」之後,創立新的張派唱腔,其唱腔具有時代感,成為發展京劇藝術的新典範。張君秋的演唱人們一般用「嬌、媚、脆、水」四個字來形容。他的高亢脆亮是吸收了尚派的特點,甜潤寬厚又近似於梅派,他不學尚派的剛硬挺拔,學梅派的自然舒展,還學程派的委婉,荀派的嬌柔,並能博採眾長,索本求源,最終集各派所長形成了新的流派。

張派特型腔微觀構成要素:

1、 突破板式、表情達意

2、 巧妙轉板

3、 常用附點裝飾特型腔、弧形上揚特型腔、斷連交織特型腔、回滑急揉特型腔

講座之後大家進行了熱烈的交流,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喜愛、關心我們的傳統戲曲、傳統音樂文化,正如張玄最後感言,也許你一輩子不太會去關注戲曲(和我們民族的傳統音樂、藝術),可是你試著去接近它,也許你會慢慢喜歡它愛上它,那也是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