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糖尿病健康教育
①認識糖尿病是一終身性疾病,日前尚不能根治,必須終身治療。
②了解飲食治療在控制病情、防治並發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飲食治療的具體要求和措施,長期堅持。
③了解體育鍛煉在治療中的意義,掌握體育鍛煉的具體方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項,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特別是運動時鞋襪要合適,以防足損傷;外出時隨身攜帶甜食和病情卡片以應急需;運動中如感到頭暈、無力、出汗應立即停止運動。
④了解情緒、精神壓力對疾病的影響,指導病人正確處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壓力。
⑤學會正確注射胰島素,知道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項。
⑥學會尿糖定性測定,有攜帶型血糖測定儀者向病人說明並演示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同時病人應了解尿糖和血糖測定的結果意義及其評價。
⑦生活規律,戒煙酒,注意個人衛生,每日作好足的護理,預防各種感染。
⑧了解糖尿病治療控制的要求,定期隨訪。一般每2~3個月復查GHB,每3周復查FA,以了解病情控制情況,及時調整用葯劑量。每年定期全身檢查,以盡早防治慢性並發症。
㈡ 如何針對糖尿病人開展營養健康教育
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開展: (1)教育方法:可採用群體與個體相結合的辦法。 (2)教育手段:用錄像、幻燈、圖片、食品模具等手段開展糖尿病講座、糖尿病咨詢。 公衛人 (3)教育場所:社區、醫院等。 (4)教育內容:糖尿病的基本知識、營養因素與糖尿病的關系、糖尿病的保健知識、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原則。
㈢ 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哪些要點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一系列內容:指導患者如何控制飲食,稱為飲食療法。如何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或者叫運動療法。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血糖依然控制不理想,可以到專科醫生那裡,在他們的指導下給予相應的葯物治療。在葯物治療的過程當中,可能要關注葯物的相關副作用,最常見的要指導患者識別低血糖的發生、在低血糖發生的時候如何挽救自己,不致於因為低血糖造成一些更嚴重的傷害。另外,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還包括自我監測,配合醫生去醫院隨訪。另外還有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心理疏導等。也就是常常說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五駕馬車,如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血糖監測、葯物治療、健康教育。
㈣ 糖尿病 糖尿病應該怎麼治
糖尿病知識講座時間 我科每月中旬星期五下午2:30開展糖尿病知識講座,免費測血糖、血壓。地址:綜合樓七樓。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內容1月16日 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防治2月13日 糖尿病的口服葯物治療3月20日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4月17日 糖尿病急性並發症的防治5月15日 糖尿病治療新進展為您解除病痛是我們一生的追求與目標。 查看原帖>>
採納哦
㈤ 怎樣對糖尿病人進行健康教育
告知病人糖尿病的病因,注意事項。注意飲食控制,可少食多餐,不吃過甜食物(含糖的也不要吃),戒煙禁酒,應少吃或不吃水果,適量的運動,保證充足睡眠,定時監測血糖並記錄,遵醫囑服用或注射降糖葯物,不能隨意減少劑量
㈥ 糖尿病如何健康教育
每天至少要測一次早餐前的空腹血糖,不穩定的時期還要測三餐後半小時的血糖,三餐要定量,不能某一頓突然多吃,也不能少吃,有外出等情況不能保證定時定量用餐的時候要謹慎服降糖葯,以免導致低血糖的發生,隨身要攜帶糖塊或巧克力,如果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如眼前發黑,心慌,手發抖,出虛汗等,要及時吃糖來補充糖分,否則有昏迷危險。
適度的運動也是必要的,能夠幫助降低血糖。和飲食一樣,運動量大小也要每天保持相同,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血糖穩定。
平時要注意避免皮膚破損,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癒合,洗腳時也要注意水溫,糖尿病患者的皮膚溫度敏感降低,容易引起燙傷
㈦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流行性疾病,患病人群正在全世界迅速擴大,它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繼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後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1989年第42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要求各成員國重視糖尿病的防治,要制定和實施糖尿病防治計劃,逐步實現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即預防糖尿病的發病;二級預防即對糖尿病要做到早診斷早治療;三級預防即延緩和預防糖尿
病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而糖尿病教育則是貫徹三級預防的關鍵。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應對患者進行全面、個性化的輔導,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學會自我管理,積極配合治療,達到良好的治療目的,有效地防止糖尿病急慢性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1 糖尿病基礎知識的宣教
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代謝疾病群,是伴隨因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其主要是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自身因素、精神因素導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礙造成的。糖尿病的臨床表現是以代謝紊亂癥候群即「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為主。診斷標准:①有糖尿病症狀並且隨意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葡萄糖耐量檢查2小時血糖≥11.1mmol/L。符合上述標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復診時仍符合三條標准之一者為糖尿病患者。
2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
心理治療對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樂觀穩定的情緒有利於維持病人內在環境的穩定,而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一些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拮抗胰島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糖尿病病程長,大多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如角色缺如、角色強化等。正確的精神狀態和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在醫生正確指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防治糖尿病知識,通過尿糖和血糖的監測,摸索出影響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點,有堅強的信心和毅力,認真治療而不緊張,堅持不懈地進行合理的飲食、體力活動,勞逸結合。以正確的葯物為基礎,通過心理治療的配合,達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3 糖尿病的飲食治療
飲食療法是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措施,這一基本措施並不因糖尿病的治療方法而改變。只有葯物與飲食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止疾病發展。
3.1 控制總熱量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既要考慮充分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又要保證機體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 。根據病人的標准體重和勞動強度,制定其每日所需的總熱量。總熱量中的50%~55%應來自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糧食來提供;15%~20%的熱量應由蛋白質提供;其餘25%~30%的熱量應由脂肪提供,脂肪包括烹調油。
3.2 均衡飲食。三大營養素的組成比例要合理,在限制總熱量的前提下,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適量蛋白質為宜;食物要多樣化,谷類、薯類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類主要提供膳食纖維;動物性食品主要提供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豆製品主要提供植物蛋白;要以植物性食品為主,熱能來源以糧食為主,多選用綠色蔬菜;粗細搭配,提倡高纖維飲食;食鹽要限量,每天不超過10g為好;注意補充微量元素食品,如含硒、鉻、鍺等食品。
3.3 早、午、晚三餐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隨意增減食量,這樣才能達到血糖穩定。正餐時防止血糖偏高不能吃太多,必要時可在正餐之間及睡前加餐,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點心為主,以減少因葯物而導致低血糖的機會,特別是注射胰島素的病人。
3.4 隨身攜帶零食。為防止葯物治療特別是注射胰島素時出現低血糖現象,外出時可隨身攜帶餅干、糕點、木糖醇等代糖食品,在發生心慌、飢餓等低血糖反應時服用。
4 糖尿病的運動治療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血糖下降,改善代謝紊亂。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持續而有規律的中強度的運動,如騎自行車、步行、慢跑、游泳、跳舞等有氧運動,以運動後不感到疲勞為宜。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預防誘發低血糖,運動宜在餐後血糖升高時進行,這樣有利於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較低,易發生感染性合並症,故運動後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中老年患者在運動前應進行全面體檢,運動時間和強度也要相應調整。
5 糖尿病的葯物治療
5.1 口服治療葯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糖尿病的口服葯物有以下五類:磺脲類、雙胍類、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
5.2 胰島素注射。胰島素使用適應征:Ⅰ型糖尿病—關注LADA早期胰島素注射、Ⅱ型糖尿病、口服葯失效(除外不配合, 自我關懷差或僅有失效歷史)、急性並發症或嚴重慢性並發症、應激情況(感染、外傷、手術等)、嚴重疾病(如結核病)、肝腎功能衰竭、妊娠糖尿病、各種繼發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症、慢性鈣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島素分為短效類:普通胰島素,中性胰島素,人胰島素—諾和靈R,優泌林R;中效類:諾和靈N,優泌林N,預混胰島素—諾和靈30R,優泌林70/30;長效類:PZI。
5.3 中醫中葯輔助治療。
總之,無論患者進行哪種降糖治療,醫務人員都要向其講解葯物的劑量、用法及用葯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並介紹降糖葯飯前飯後服用的不同類型,用葯要准確,特別在聯合用葯時更應小心謹慎。胰島素治療在飯前半小時注射,必須按時進餐,抽取胰島素劑量必須准確。不管是口服降糖葯還是注射胰島素,均應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由醫生調整葯物劑量。同時防止患者亂用土方、秘方以免影響治療。
6 預防並發症的指導
糖尿病病人應定期進行全身體檢,特別是對眼、肝腎功能、血脂、血壓等的檢查。注意保持身體清潔,避免損傷,囑患者經常用清水擦洗身體,特別注意保持口腔、會陰、足部的清潔,皮膚出現瘙癢時盡量少抓以免抓破。穿寬鬆柔軟透氣好的衣服、合腳舒適的鞋襪,不要過緊。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宜超過50℃,以免燙傷,如發現皮膚破損及時處理預防感染。如出現心慌、出汗、惡心嘔吐以及有明顯的飢餓感等低血糖情況,應立即喝糖水和進食,防治低血糖的發生。由於各種原因停用降糖葯物或飲食過量誘發酮症酸中毒,出現疲倦、食慾不振甚至昏迷,應立即送附近醫院進行救治。
7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監測
自我監測可使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用葯水平和控制水平,若沒有自我監測,那麼之前的所有治療都是盲目的,沒有對比性。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去醫院進行監測,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購買一台血糖儀,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監測血糖,便於調整用葯及更好的控制飲食,避免高血糖發生,繼而減少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通常一天可測4次血糖:1次空腹血糖,3次餐後兩小時血糖。如為剛確診的患者、服用易引起低血糖的口服降糖葯時或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增加監測次數。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對象不僅僅是糖尿病病人,還應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屬,也不能只依靠醫生進行宣教,還要把營養師、運動師、護士、社會工作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採取形式多樣、易懂易學的宣傳教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健康教育體系,真正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