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我想學《周易》,誰有曾仕強教授的高清視頻講座呢
尊敬的迅雷用戶,您好:建議您可以到迅雷大全裡面搜索下是否有該影片,迅雷大全:;如果都沒有您可以前往迅雷快傳官網,搜索您想要的資源進行下載.如果找不到的話,可以到電影天堂這里進行搜索一下,感謝您的支持。疑問,歡迎您向迅雷網路平台提問。
B. 求 曾仕強易經的奧秘全集百家講壇視頻講座大全 百度雲網盤資源下載,謝謝!
網路雲分享,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
鏈接:
C. 有沒有關於易經乾坤八卦的講解的很好視頻
易經本是象數之學,義理隨象數而產生,象數隨時空而變化。它是一門研究萬象如何在宇宙時空變換中運動的古老學問。時間與空間方位,是理解易經象數的關鍵。不理解象數的意義,不分辯時空與五行,就無法理解河圖洛書,也不可能真正理解易經易象。必須指出時空與象數,其意義都是在觀察三才之象中發現和確定的,具有客觀性。這是律歷與易經的基本概念,是兩者的精髓與實質所在。律歷與易經所揭示的定則是:由天地合氣而化生的萬物,人體乃至一切人文現象,都與宇宙時空變換同步,具有一定的時空模式,而宇宙時空模式的變換,則是經由日、月、星、地運行周期的變化而體現出來的。這一宇宙時空模式,在現代完全有可能在自然界生物體的生化過程,特別是人體生化過程中得到驗證,從而賦予科學的意義。 數學是隨著古人測天量地的活動而發展起來的。數字在理解易經中有重要意義。十個基本數字被視為天、地之數。一至五為五行生數,六至十為五行成數,每個數字都有具體意義,代表某一時空與物象。十干,十二支,十二月,二十八宿,五日一候,三候『氣,廿四節氣,七十二候,六十花甲,三百六十日,五年一小運,十年一大運,等等,只有理解這些數字的含義,才能理解易經象數的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要透徹理解須要克服許多障礙。我認為,以天人合一思想為線索,可以做到「一以貫之」,從而把它的端緒尋找出來。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易傳」是解說「易經」的,將其本身所蘊涵的義理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中闡發出自己的觀點而觸入自己新的思想體系。「易傳」作為一部人文哲學著作,但它畢竟是解釋「易經」和筮法,又同占筮有著密切的聯系。而「易經」的卦辭、爻辭、爻象甚至筮法在「易傳」里都有闡述,可以說「易傳」是一部哲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占筮的理論著作。因為它有變易、不易、簡易和交易這四大原則。「易經」是通過占筮中的卦辭、卦象、爻辭、爻象來表達其自然觀和社會觀,是論述宇宙和世界的大法則。古代學者有時分開講,但大部分學者是合起來講,張橫渠是合起來講的。橫渠在系辭中寫道:「欲觀易先當玩辭、蓋所以說易象也。不先盡系辭、則其觀於易也,或近、或太艱難。不知系辭而求易,正猶不知禮而考春秋……系辭所舉易義,是聖人議論到此,因舉易義以成之,亦是人道之大且要者。系辭所以論易之道。既知易之道、則易象在其中,故觀易必同系辭」。這幾段話應該說是橫渠先生學易觀易的總綱,是他學易的體會總結。我們再看看橫渠對系辭與乾坤的聯系和闡發,才能看出他後面的宇宙觀,陰陽學說,天人合一學說,變與化的辨證法等等。「易傳」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尊與卑是乾與坤的既對立又聯系的兩個名詞,是人的思想對宇宙這個「天」無法了解和探討。所以古代人覺得天很偉大,就象人登到山頂四周一看,河流縱橫,山巒起伏,心中總生贊美感和偉大感。我們每個人旅遊參觀座電梯登到某城市最高樓頂四周一看,就覺得我們人類也很偉大。這便是尊的真正涵意。人類不但感受到天的偉大,也感受到人的偉大。而大地是我們人類無法離開它而生活,離開了就不得了,所以我們人類親近大地,熱愛大地,卑在這里就是親近親切的意思。橫渠將其引伸為,「先分天地之位,乾坤立則方見易,故其事無非易也。先言天地,乾坤易之門戶也」。橫渠將乾坤列為易之天地總綱是從孔子、周公、文王那裡得來的。否則後天八卦不會將乾坤兩卦列為六十四卦之首。這其中有很多思辯道理。我們人類從形象思維過度到直觀思維再過度到抽象思維。說明凡是遠大的、摸不到的都認為是好的,因為它能看見而得不到,在人的心目中地位就越高、對於很親近的經常應用的就覺得不稀罕。如太陽與月亮之間,男與女之間就以乾與坤來代表。「乾坤定矣」怎麼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應用這四個字,特別是看男女訂婚結婚的出生「八字」,如果五行相合便說「乾坤定矣」很相配。卜卦先生寫婚約乾運說男的多麼好多麼能幹,坤運說女的多麼秀氣多麼好,現在的婚姻介紹所也是如此,不過不用乾坤二字,用公元二字,但乾與公元都是大和開始的意思。乾與坤不過是兩個卦的代名詞,乾卦代表高遠和陽綱,坤卦代表親近柔順。我們人類頭頂高天,腳踩大地,表達了位置的不同,所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只要我們掌握了乾坤兩卦,其它卦就會迎刃而解。那麼「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如何理解,動與靜就是陰於陽,剛柔就是看得見的事物,動與靜是物理世界的情形,是一動一靜現象到了物質世界就有了剛柔現象。宇宙間任何法則,如太陽、月亮地球以及宇宙的運動,乃至人類思想感情,情緒的變化,世界大事的趨勢,並不是盲目的,未來的前途如何?大家不知道。但是懂了「易經」或者懂了乾坤兩卦;至少會知道大概情況。用張橫渠的話就叫「斷然不疑」。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真正涵義指的是空間與位置的關系。所以學「易經」一定要掌握時間與空間這個關系,這是現代的科學精神。怎樣理解時間、空間與位置的關系。比如我們面前這座山,二百年前絕對沒有多大價值,一片慌郊野外、而到今天就不同了,他可以開采各種礦物,也可以搞旅遊,搞民俗村,還可以把它搞成自然保護區。這就是時間、空間與位置的作用。所以一個好的計劃一定要恰到好的時間提出才能做到,他是雙重作用促成的結果。「方以類聚」就是每個方位的人乃至個性,情緒都不同,物也是一樣的道理。一群一群的分類現象,必然導致吉與凶在裡面發生,也必將引出「吉凶生矣」。因為這一類人和那一類人的利益有了沖突,於是吉凶就分出來了。試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美國與伊拉克戰爭,均屬這一類人與那一類人的各自利益導致了吉與凶。實際上他是將「易經」的應用原則告訴了我們。為此,橫渠將「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闡發為「有形有象,然後知變化之驗」。從中很明鮮的可以看出未來的變化可以通過學而知之。因為我們知道了變化的法則與原則。所以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易傳」是一點一點向前引伸。我們人類居住的太陽系,都是由剛柔(乾坤)的法則互相磨擦而產生,宇宙間的任何東西都有剛柔這兩個相反的力量互相摩擦而產生出來。比如古代的易字是由日和月而形成,也就是剛與柔的摩擦產生的,那麼「八卦相盪」就是太陽月亮內的宇宙法則相盪而又產生了地球與萬物。這個提法對不對,有待我們繼續論證。如果再相盪下去如同打鞦韆那樣一往一來就產生了六十四卦。乾與坤相盪就成了天地否,坤與乾相盪就又變成了地天泰。古人占卦是自己為了在智慧中急於解決問題,且又拿不定主意,或者為了戰勝對方結果憂慮不決而找到的一種寄託。老子常說水最柔,但有剛強,但他最終會弱化,連骨頭都沒有,風一吹就幹了。但不管是硬石、剛板、所深日久都會被這一滴一滴的水所穿透。但最軟的不是水,因為水是有形的物體,最軟的應該是空氣,是虛空。但是虛空不是空無一物,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只是比喻說明剛柔相摩在宇宙的道理,弄明白這些道理,我們人與人相處,不管是國家集團、家庭個人、不可能沒有摩擦。任何人也走不出這個圈子,出家人、修道院、慈善機構、紅十字會等等。我們學習「易經」對於人事的處理就會掌握應用這個法則。比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爭,有人從中勸解以色列不要動武,等一等談一談再說,這一爻就便了,不生氣了,再談下去,以土地換和平,另一爻有變了,結果是巴勒斯坦搞自殺性爆炸,以色列氣炸了,另一爻又變了。但戰爭不是目的,它火發的很大,那是「火天大有」,讓他發完以後綜卦就變成了天火同人,這便是八卦相摩相盪的法則。另外:我們不要把乾與坤看得很神密,沒有學過「易經」的人,認為是江湖人的秘語,幾千年來老百姓都是把乾與坤用來代表陰與陽,男與女,太陽與月亮。「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實際上乾坤卦也代表了宇宙物理的形成,乾這個符號就代表了本體。等到有了宇宙這個世界形成後,它的符號就是坤,坤的作用與功能造作出萬物。這里每句話前後連接包括很多,這是中國古文的簡化,文字也很美,孔子寫「易傳」時還沒有紙和筆,而是用刀在竹片上刻字,很麻煩,所以一個字就是一句話,一句話就是一個觀點。把這許多字合起來就是古文,也是語言與思想的合攏。現代好多人讀不懂它,指責古代文人學者狗屁不通,有意搞神密。只是我們現在好多人沒有深入研究,其中包括科學、哲學道理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好好的研究。以上幾段「易傳」是用形象思維而闡發「橫渠易說」與乾坤的關系。如果用直觀思維描述是:天高高在上而呈現出尊貴之象,地平平在下而呈現出卑賤之形,乾坤兩卦是仿照天地象形創制的,所以也就顯示出一尊一卑的地位。天繞地運行不止,表現出陽剛雄健之勢,地居下恆常不動,呈現出順隨柔弱之性,這種動靜的常規引出了剛柔之間的區分。「方以類居,物以群分」,不同種類的人與物呈現出生死興衰的不同結局,從而顯示出吉凶之間的差別,天形成春夏秋冬,風雷雲雨之象,地形成山河草木,飛禽游魚之形。天地萬物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因此展示出運動的變化功能。其中以乾象徵男,以坤象徵女,以乾作萬物肇始之相,以坤做萬物成功之母。以八卦象徵雷霆風雨,日月寒署。用橫渠的名言概括就是「乾坤所包者廣」。為此「易經」是人們仿照自然、是從實踐中將各種現象編制出來,是人們對這種自然和現象的生動描摹的產物,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外在關系、外在性質、外在功能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由於這種直接觀察而形成認識並由此而創制出乾坤八卦以及卦辭、爻辭、爻象來。這就是我要將《橫渠易說》與乾坤兩卦進行合並聯系論述的目的。二、象與氣理的陰陽學說:《橫渠易說》受孔子「十翼」的影響很深,其次還有王弼、孔穎達易學的影響。孔穎達的易學完善了王弼易學,再加上中國唐代將孔穎達《周易正義》冊訂為官方易學。王弼的易學最終用忘象取義來全釋人事,並寫了「明象」一文專門論述言、象、義三者關系,他把言指卜卦時的爻辭,象指卦爻象,義指爻象中的義理。通過這三者關系論證出有與無的關系。如人下江捕魚用網,人把魚捕到後就不用網了,這就是王弼得義忘象的論斷。也就是說得義理而忘象,得象後而忘言,最終必然把義理放到了第一位,象就成立了義理的表現形式。橫渠從王弼的象理中受到了啟發,並在「易說」中引伸寫道:「象謂一卦之本……,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故變化之理須存乎於辭」(系辭上)。「隨爻象之變以通其利。……象若非氣,指何為象,有氣方有象,雖未形,不害象在其中」(系辭下)。橫渠認為卦象為一卦之本,其卦理存在於卦象和所取之物象中,只有玩味一卦之象,才能懂得象是由氣產生。這就超出了王弼象是由無產生的形而上,把占卜從迷信中轉換到理性哲學地位。系辭曰:「聖人設卦觀象,系辭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橫渠受此影響,非常重視取象,得出象由氣生的論斷,又吸收王弼、孔穎達的義理,形成了橫渠觀易的特點。象由氣生,然後闡發義理,論證出象外無理,並得出理作為物的規律存在於有形有象的個體之中,不能脫離物象而獨立存在。橫渠接著論述道:「易、一物三才,陰陽氣也而謂之天,剛柔質也而謂之地;仁義德也而謂之人也」。橫渠所說的陰陽指陰陽二氣,又指氣所具有的兩種對立統一的矛盾狀態,故橫渠易學為氣學,這是學術界公認的事實,但是氣屬形而上還是形而下,仍然還有爭論。橫渠在「易說」中寫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凡下形以上者皆謂之道,唯是有無相接與形不形處,知之為難。須知氣從此自,蓋為氣能一有無,無則氣自然出,氣之生即是道之易也」……「氣聚則離明得施而有形,氣不聚則離明不得施而無形」。吸收了孔穎達所論證的「以道為本,以器為用,道是無體之名(指氣),器是有形之質,形以道而立,有道方有器,先有道而後有形」。也就是說先有形而上,後有形而下。橫渠的形上之道是指氣而言,最後形成道不離器,氣不離道。結論是由一陰一陽相互推移,氣的運動變化就叫做道。這就符合了系辭上所說的「一陰一陽謂之道」。橫渠只是將氣的升降與陰陽推移互變緊密聯系在一起。說明氣即是性能又是物質,而不能簡單混淆為精神與物質的界限,同時也說明陰陽二氣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性能。橫渠還論證到:「乾卦純陽,坤卦純陰,此兩卦中的陰陽爻位相互交易才有六十四卦的形成和變易」,(自注)如果沒有乾坤兩卦,也就沒有「周易」的變易。而乾坤兩卦的並列又來源於天地形象的並列,天地以陰陽二氣才是他的實體,乾坤而是他的功用。橫渠將氣(道)象理的諧合關系依次上升到「太虛即氣」說。他在「太和篇」中寫道:「氣聚則形成萬物,氣散則回歸太虛」,將氣貫穿於形上形下之間,將易學最終闡發為氣學,成為一個獨創的「易說」觀。太虛在橫渠眼裡就是太極、是宇宙。他在解乾卦彖辭說:「乾卦六爻皆陽、無剛柔相雜,柔侵剛之象,爻辭皆無凶語」。以義理解說為天時節氣的變化極其和諧。橫渠受此感受,將氣處於最高和諧狀態稱為太和。在此境中,涵有陽氣輕浮而上升,陰氣重濁而下降。陽動陰靜互相召感便是氣的本性,才能產生互相吸引,勝負、屈伸、聚散的運動形式。為此橫渠繼續寫道:太虛不是氣而是氣的根,故太虛即氣是體用相即的關系(自注),太虛、氣、萬物是同一實體的不同狀態。在這里,他把氣的性能本義引伸到哲學上有時屬於物質性,有時屬於精神,有時兩方面兼而有之。氣在「橫渠易說」中表現了他的雙重性,我們再看看陰陽與幽明的關系,系辭曰「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故知死生之說。」橫渠闡發到:「天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則幽也,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不雲有無之故」。他還說「凡天地之間、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離不相見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故,方某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陰與陽的聚散屈伸,幽與明的相離想見完全是一回事。並批評老子說:「大易不言有無,言有無,諸子之陋也。人雖信此說,然不能知以何為有,以何為無,如人之言曰自然,而鮮有識自然之為體」批評王弼繼承老子有無的觀點,說明有與無是大自然的幽與明,陰與陽的不同產物。橫渠還寫道:「大率知晝夜陰陽則能知性命,能知性命,則能知鬼神,(系辭下)」。如果再引伸的話就是能知鬼神就能知生死。目前世界上就幽與明,生與死,鬼與神這三大問題仍然在拚命研究。特別是生與死、鬼與神成了某些宗教對人進行精神控制的法寶而極力宣揚,如果我們以平淡的態度看待他,「易經」早就說透了,所以說「易經是人教」一點不過分。比如說幽是看不見的一面,是陰面,象電流里的陰電、用電筆試探也看不見,但不等於他沒有功能,人能看見的是光明的,是陽面。但人是那裡來的,有沒有上帝,有沒有宇宙的主宰。人只要明白了幽與明的關系就知道了生與死,這要讀「易經」之後才能知道。莊子認為「生死一大疑」,但孔子回答得非常簡單,「不知生、焉如死」。橫渠的回答是:「存吾順事,沒吾寧也」,既回答生,又回答死。我們人類很可憐,人出生以後讀書求學做事,真正成熟是50——60歲,思維功能最發達,真正成熟了,但成熟了卻像蘋果一樣落地了,這就是」易經「原始反終的法則。但是通過「易經」的展望,人類以後絕對能活到三五百歲,這是我學「易」的預言,有待以後考證。宗教界說人死之後還有另外一個生命,西方神學院目前仍在拚命研究靈魂學這個天堂。佛教在這方面到了極點,門票非常便宜,要想脫生有救苦救難的觀世音,想到極樂世界去有如來接待你,想下地獄有地藏王。只有中國道家敢於提出「修身養性,長生不老」這個口號。有待人類以後證實。盡管我們今天文化科技如何發達,生死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但是「易經」早已告訴我們「生者寄也,死者歸也」。說明人活在世上一百年,就是暫住一百年,死了就是退休,手續非常簡單,「原始反終」。《橫渠易說》對陰陽、幽明、生死、鬼神、論證的非常直觀透徹。把販賣靈魂學,鬼神論者在理論上形態上做了徹頭徹尾地批駁。這就是橫渠陰陽二氣的學說。三、神與化的辨證法:橫渠將陰陽二氣推移變化不測稱為神,神就成了橫渠表示運動變化的本性。神與化是他從「易經」中得來的。他說:「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易傳說卦),物雖是實,本自虛來,故謂之神(系辭上)。惟神為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功也,人能知之變化,其必知神之為也」。橫渠繼承了「易傳」精神,把神解說是氣所形成凝結聚合的固態物質,還把蒸發蓄積的氣態物質都是神與氣化的表現。用以說明神是氣所固有的性質,神不在氣外。橫渠在乾稱篇中繼續寫道:「惟屈伸動靜終始之能一也,故所以妙萬物而謂之神,通萬物而謂之道,體萬物而謂之性」。將神與性又聯系起來講神的功能作用。這就是橫渠沿著孔子」窮神知化的命題深入發揮,引發出「神天德」的觀點。又由「體萬物而謂之性」引發出人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命題來。這兩大命題對以後哲學界、思想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里我們暫不論這兩大命題。從「神天德」的觀點還可以得出神不但是氣的本性,也是宇宙本性。他在太和篇中寫道「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氣在這里成了他認識宇宙的本源,說明變化是由氣出來的,而萬物的變化是極其復雜的,是具有多樣性,不能用簡單的公式來概括。比如說,橫渠先生的墓地40餘畝,一片橡樹林,每年到秋冬之初,橡樹根部便長出5——10公分長的靈芝草,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又含有抗癌物質,還是化妝品的高級原料,我感到這種變化就是一種復雜的變化。橡樹死了,以科學解說可以化生出細菌,然後長出木耳、蘑菇、靈芝以類。可橡樹還活著,咨詢專家說橡樹本身產菌。那麼菌是那裡產生的?為什麼在秋冬季才能長出靈芝草,讀了「易經」才知道氣有變化的多樣性。所以神在橫渠眼裡,氣是內在根據,而化是神的外在表現,氣能引出變、變能引出化。這就是孔子、橫渠「知幾乎神」的論斷。以筆者之見,那個將動未動,進出未進之時就叫「幾」。一個人了解了「幾」就了解了變化,了解了變化之事,可謂達到了通神的境界。當一件事情出現時就知道結果了,而不是什麼頭上放光,知道過去和未來的佛和仙。做為我們搞學問也好,搞政治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能達到「知幾」,做事肯定大吉大利,即便是遇上很不吉利的困卦、否卦、井卦、睽卦、剝卦、賽卦、未濟卦等也能化吉避凶。這就是橫渠先生說的:「觀其幾者,善其幾也」的認識觀點。他在解乾卦中寫道:「變言其著,化言其漸」,著是顯著的變化,漸是逐漸的變化,即質與量變。橫渠這個論證非常深刻。他接著寫道:「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著變與漸化二者是相互關系的,著變能引起漸化,這是從粗糙進入精細,那麼漸化過程中的裁斷就叫做著變,說明隱微的漸化由著變而顯示出來。所謂「化而裁之」類似與我們現在所謂的「漸進中的中斷」,它是一個漸變過程的完結產生了質變,而新的一輪漸變過程並未終止。那麼氣為什麼有變化的性能呢?橫渠在說卦中寫道:「一物兩體者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地之參也。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名一也」。(參兩篇)說明氣的本身包含了內在的對立,把對立而又統一叫做參。他繼續寫道:「地所以兩、分剛柔男女而效之法也,天所以參,一太極(太虛)兩儀而象之性也。在這里橫渠已認識到宇宙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又是一個充滿矛盾變化的生生之體。一會兒為「一」,一會兒為「兩」,有時「兩與一」共存,並將天地人這個參在統一矛盾中論證出由陰陽、剛柔、動靜、沉浮、升降、聚散的組成。從中得出「一物兩體」的辨證法。所以兩與一則是無處不有而經常發生。神與化的性能不但體現在宇宙和自然,而且也體現在人類社會的全過程。這就可以看出《橫渠易說》早已超出了王弼和孔穎達易學全釋人事義理范圍。這種見物多,窮理多的認識活動與橫渠涉獵的「天文地理,醫學兵法,井田禮儀」,中年又關心邊防以及社會倫理等多方面多領域學科密不可分。他構建的「氣學」是他多學科共同基礎的結果。四、乾坤兩卦的天人合一說:前面已將乾坤兩卦與陰陽二氣的關系以及《橫渠易說》與乾坤的聯系做了初步的探討,現在我們再談論以下橫渠乾坤兩卦的天人合一學說以及他對乾坤兩卦的見解和應用。橫渠解乾卦用了一千三百多字,這是前人很少見的,坤卦用了六百多字,其它卦大部分是一筆代過。所以《橫渠易說》的核心在「易傳」和乾坤兩卦中,而乾坤兩卦的關鍵又在乾卦上,乾卦的重點又在五爻上,五爻橫渠用了近九百字的篇幅來闡明乾道變化、窮理盡性。坤卦順著乾卦講「厚德載物」、講化生的德性。所以也很重要。橫渠發揮乾卦系辭、爻辭象辭和文言作用。主要講龍的精神,講君子自強不息,講元、亨、利、貞、講利見大人與潛龍勿用的關系,講終日乾乾和飛龍在天的關系。那麼龍的精神是什麼?簡單的回答是中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內在風貌和外在的品德精神,也就是龍德、龍德即大人之德。文王時代、孔子時代的大人就是聖人。橫渠為此解說到:「雲行雨施、散而無不之也,乾卦發揮於六十四卦,各使成象,萬物皆始、故性命之各正。君子能與時消息,順性命,躬天德而誠行之」。又以孟子比喻「始終條理、集大成於聖智者與位乎天德、大人造也」。而坤卦又順其乾卦有厚德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化生包容精神。在橫渠眼裡,「大人造了聖人、聖人要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說聖人的德性與天地相合,同太陽月亮一樣光明,只放射貢獻而不索取。同春夏秋冬一樣愛憎分明,並能掌握鬼神(陰陽二氣)的神妙變化。這樣的聖人既是平淡的,也是偉大的。人要從君子做起,終日乾乾,時刻不能放鬆自己修養的誠德,就能達到大人境界。又要窮理盡性,達到天的德性。這樣,人人都能做堯舜,人人都能做孔孟。所以,義理派把元、亨、利、貞比喻為仁義禮智、象數派把元、亨、利、貞比喻為春夏秋冬,都有他自己的用意。為此,橫渠在乾卦九五爻中大量引伸到:「大人成性則聖也化,化則純是天德。聖人猶天地也,故不可階而升,以聖人之教,末嘗以性化則人,若大人則學可也。位天德則神,神則天也。大人與聖人自是一節之妙處,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直待已實到窮神知化,是德之極盛處也」。「人能以大人為心,常以聖人之規模為己任,久於其道,則須化而至聖人,理之必然」橫渠為他的聖人修養分為君子——大人一—聖人三個階段。「故用九,群龍無首,無首者犧牲之象也」群龍都能做到自我犧牲而保全人就是聖人之德,聖人之德也就是一貫之道,一貫之道即忠恕之道,忠恕之道皆是自我犧牲而保全人的精神。所以龍德即是天德。因為「陰陽天道,象之成也,剛柔地道法之效也,仁義人道性之立也」(正蒙大易篇)。「天道貫陽、地道貫陰、人道貫仁。天道貫陽而震卦居東方為春,以生萬物。故易曰「天之大德曰生,萬物無不受生,以人為最,是有好生欲求之性」。(同上)橫渠以此將天之理與人之理相應合。將天之氣與人之氣相應合。這就是橫渠先生的天地精神與道德精神相結合的天人合一學說。乾坤兩卦也有不好的爻辭爻象,比如乾卦一爻「潛龍勿用」、如果那位先生為了尋仕途找工作或者做生意,占卜到這一爻,文憑畢業證、營業執照都不要往出拿,因為「潛龍勿用」嗎!不管你有多大能力學問和本錢也不行,歷履表填寫了也沒用。至於怎麼占筮,橫渠先生沒有說,孔子也沒有說,只說是用者蓍草占筮。橫渠常以孟子解說這一爻辭爻象。孟子當年滿腹學問,投靠魏國梁惠王,梁惠王開始以先生待之,孟子要梁惠王推行孔子仁政,梁惠王一心要用武力稱雄天下,所以很快對孟子就冷淡了,到了他兒子即位後,根本不理孟子,連孟子的供養都要限制,還以「哎:老頭,你找我有什麼事」?來嘲弄孟子,這就是潛龍勿用的時與位。還有坤卦的卦辭「兩南得朋,東北喪朋」。說明有得到的,有失去的,把握不好就會向相反的事態發展。關鍵在於掌握坤卦「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和「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這六句真言。我們都知道,坤卦代表大地,大地精神是什麼?更是奉獻精神。我們人類頭頂於天,腳踩大地,大地給我們化生出大到高山海洋,小到我們人類供養吃住日用之物,不管你繼續挖煤開礦採石油,搞污染,還是滅絕其它物種;但是大地仍然默默無聞的給我們人類奉獻。而我們人類給大地回報的是瘋狂索取,是糞便,是破壞生態平衡。這就是坤卦大地的厚德載物和包容精神。因為它永遠跟隨乾卦這個「天」順行。近三十年來,我們人類提出保護環境,提倡生態平衡,如果再不搞生態平衡的話,中國華北的沙塵暴肯定會刮到朝鮮半島,再由朝鮮半島刮到日本半島。橫渠先生九百年前就提出「民胞物與」的觀點是很深刻的。如果乾與坤一秒鍾不按其規律運轉,地球會立即發生爆炸,不需要我們人類用原子彈去毀滅它。這需要我們學易之人慢慢體會乾坤兩卦精神才行。橫渠先生在他的西銘里,將天地人合一發揮的細微細知「乾稱父,坤稱母,與之貌焉,……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D. 易經入門視頻---高手給推薦一個
《易經》是四書五經之首,號稱「諸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最高體現就是周易,裡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智慧,孔子晚年苦心研究易經,把編記載《周易》竹簡用的熟牛皮翻斷了多次,有了「韋編三絕」的成語,最後終於把易經經過注釋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影響著後世。易經對後世的文學,醫學,政治,軍事,經濟有深刻的影響,可以這么說,沒有易經,就沒有中華文明,中國人的文學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都來自易經,比如耳熟能詳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窮則思變」,「革故鼎新」,「否極泰來」,「事不過三」………..都是來自64卦的卦爻詞,還比如,中國人為何認為只有謙虛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的,這與「謙卦』密不可分,真正的內涵在謙卦的卦爻詞,您讀了之後,相信會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下面舉例說一下64卦的第一卦——-乾卦。
每一卦都由6條線組成,每條線叫做「爻」(念搖),一橫連起來是「陽爻」,一橫中間斷開是「陰爻」,許多學者認為是人類生殖器的崇拜,象徵陰陽,陽爻象徵男性生殖器代表陽,陰爻象徵女性生殖器代表陰。同時,每一卦上三爻成為上卦,下三爻成為下卦,上三爻屬陽,下三爻屬陰。乾卦是一個純陽之卦,6爻全是陽爻。陽爻用九表示,陰爻用六表示。從下往上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別代表屬於「乾卦』事物發展的5個過程,初九的卦爻詞是」初九,潛龍勿用」意思是說開始的時候這條龍不能用,就像龍在地下,還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比如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就像諸葛亮,他在草堂待著的時候,就是潛龍,沒有時機讓他發展,也告誡那些有本事的人,在一個新的領域或者單位,你就算很有本事,開始也不要太張揚,否則招惹討厭的,九二,卦爻詞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說的是龍在田野里了,已經從地下跑出來了,就像諸葛亮遇到了劉備,姜子牙遇到了文王。利見大人是說只有遇到大的君子的人才能從地下跑到田裡,意思是說,就是說一個有本事的人在單位有一定的人脈關系了,同時通過積累學習,有一定能力出頭了,這時候,就要想辦法找到賞識你的人,您才可能有發展,自己就可以表現自己,吸引別人的注意了,九三是下卦的最上部分,「登高必跌重」,所以九三卦是很危險的,因為九三卦爻詞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說,這時候您通過前兩爻所描述的努力,有人把您提拔起來,您有一定地位了,往往容易驕傲自大,忘乎所以,告誡您不要太囂張,應該注意知道恪盡職守,經常反省自己,說話處事小心謹慎,才能沒有過錯,不出問題,不然您會掉下來的。九四爻爻辭是「或躍在淵,無咎」,意思是說您雖然已經又比較高的位置,但您現在就像在一個深淵前跳躍,您一定要謹慎,知道進退。才會沒有問題。九五卦爻詞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也就是為何君王被稱為「九五之尊」的原因了,指的是您這時候事業大成,就像開國的皇帝,利見大人是說宜多召見有本事的賢人,輔佐你做事,您才會永遠停在「飛龍在天」,上九就是最後一卦了,卦爻詞是「亢龍有悔」說的是,物極必反,月滿必虧得道理,達到極盛之後,總會衰敗,就像由於驕奢淫慾的亡國之君,只能後悔了。
我的解釋只是很粗淺的解釋,乾卦也只是64卦的開始,這64卦又是一個大的智慧,爻與爻之間是是連貫的,卦與卦之間也是連貫的。周易是一本智慧的全書,如果您認為這和摸彩票一樣的屬於「數學隨機事件」,那您就是損失了一筆巨大的智慧財富了,他主要是教人怎麼不做錯事,怎麼避免做錯事,也就是「趨吉避凶」,對任何事情都有幫助,無論是談戀愛,做生意,在官場上混,幫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您說這是騙人的東西嗎?性格決定命運,您的不知進退,高傲自大,必然招致失敗,這是必然的,從卦爻詞可以看出,其實命運都是我們自己造的,您的言行體現了您的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如果您熟讀了《周易》之後,說周易能算出您的命運也不奇怪了。
這是林武樟先生講的《易經》,我覺得還是不錯的,給請大家分享。
不幸的是,周易卻被許許多多的江湖術士用來騙錢,本來周一是一部教人怎麼做事,怎麼不做錯事,怎麼補救的高級智慧的哲學精髓,但是在這些敗類的影響下,周易儼然成了一本算命騙人的書,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些就是算命騙人的東西,甚至於是封建迷信,糟粕之類的東西,這幾年,不但周易被這么認為,甚至有人公開提出廢除中醫這樣的言論,我不去評價這些人的做法,這些都是偏見造成的,偏見造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的傳統教育的缺失,國學經典的廢除,中華文化越來越不受到重視,我們祖先的高級智慧卻被別人拿去了,在韓國,很少人會說周易是騙人的糟粕,因為人家的國旗就是象徵周易陰陽思想的陰陽旗。一切偏見會隨著事實而消除,就像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誤解,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理解的。就算是有些地方您不贊同,我們也應該」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謾罵攻擊,攻擊別人,其實自己卻是降低了。是吧?
引用裡面是易經視頻教程下載地址(轉自shoupolan.net)
E. 曾仕強易經如何起卦
易經八卦六爻快速予測盤起卦快,只要求測人用手指撥動盤中指針快速旋轉,指針停止處就是占卜人起的卦,對照六十四卦占卜牌就可以看到占卜人起卦的內容。
F. 有沒有詳細講解易經64卦的高質量的視頻。
請問你心目中那些個是易經大家呢?
孔子是易學大家,所以在易經的基礎上作了《易傳》。之後凡是公認解釋易經比較好的書都歸在《四庫全書》經部第一。
而且,易經沒人敢說看懂了,以前只有個郭沫若說看懂了,結果老一輩的那些人都笑了。
據我所知,研究周易古噬法最後一個集大成者,應該是日本的高島吞象。
至於當代,你有知道研習易經尤其是義理的大家么?
G. 誰推薦個 講易經的視頻 看看啊,曾志強的那個看過了除外。
我推薦您看看: 傅佩榮的詳解易經六十四卦
視頻大小: 7.11GB
視頻解析度: 720 * 576
視頻格式: rmvb
文件個數: 24
對易經的每一卦都詳細地介紹了。
可以說是學習易經的入門課程,更可貴的是:他既出了書籍,也出了視頻。
H. 易經入門基礎知識講解有哪些
易經入門基礎知識如下:
1、《周易》是一本哲學書籍,自古以來的哲學很多都是和宗教或者預測捆綁在一起發展的。由《周易》發展的五行學說,也是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性學說。
2、八卦分別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其中乾、坎、震、艮為陽,坤、巽、離、兌為陰。
3、八卦的順序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個很重要的,可用來計算卦中的數。
4、《系辭傳》主要講述易經的性質和特徵,易經的基本原理,易經的占筮方法和原理,易經的成書過程和原理,分上下兩篇,每章12節,共24節。
5、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四時春夏秋冬溫熱涼寒的氣候變化,同時四象也可以用少陽、老陽、少陰、老陰來表示,也可以用四行木火金水來表示。
I. 師說視頻(易經的講座)哪能下載到
http://you.video.sina.com.cn/b/20534052-1298301057.html
這個網址有,但只是介紹,我找了其它網站,好多都沒有提供免費視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