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❷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http://wenku..com/view/f9719d0d4a7302768e993983.html
❸ 七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歸納知識點
七年級數學(下)期末復習知識點整理
5.1相交線
1、鄰補角與對頂角
兩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存在幾種不同關系的角,它們的概念及性質如下表:
圖形
頂點
邊的關系
大小關系
對頂角
∠1與∠2
有公共頂點
∠1的兩邊與∠2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對頂角相等
即∠1=∠2
鄰補角
∠3與∠4
有公共頂點
∠3與∠4有一條邊公共,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
∠3+∠4=180°
注意點:⑴對頂角是成對出現的,對頂角是具有特殊位置關系的兩個角;
⑵如果∠α與∠β是對頂角,那麼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麼∠α與∠β不一定是對頂角
⑶如果∠α與∠β互為鄰補角,則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則∠α與∠β不一定是鄰補角。
⑶兩直線相交形成的四個角中,每一個角的鄰補角有兩個,而對頂角只有一個。
2、垂線
⑴定義,當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符號語言記作:
如圖所示:AB⊥CD,垂足為O
⑵垂線性質1: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與平行公理相比較記)
⑶垂線性質2: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稱:垂線段最短。
3、垂線的畫法:
⑴過直線上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⑵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注意:①畫一條線段或射線的垂線,就是畫它們所在直線的垂線;②過一點作線段的垂線,垂足可在線段上,也可以在線段的延長線上。
畫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條直角邊靠在已知直線上,⑵二移:移動三角尺使一點落在它的另一邊直角邊上,⑶三畫:沿著這條直角邊畫線,不要畫成給人的印象是線段的線。
❹ 初一上學期數學第一單元知識整理
1.小朋友,你提問的內容雖然不算離譜,但是任務量還是太大了。以後問問題的時候,盡量就一道題或者一個專題,不要整本書,整個單元的問。
2.建議你買一本參考書,總結性比較強的那種,你可以到新華書店裡面逛逛,不要買那些太厚的,簡單就好。如果自己學不進去,最好還是找個暑期培訓班吧。
3.最後,希望你能夠及時採納我的意見,要不以後知道的學長見到一級小號的提問都會直接無視的。
❺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怎麼做
?對於剛上初一的孩子來說,數學因為比小學難度增加了很大一截,所以學習起來有些孩子會感覺到吃力。那麼怎樣幫助孩子做好數學總結,幫助孩子提高數學題目的解題能力,讓孩子能夠取得數學考試的高分呢?模型解題法是一套不錯的理科學習提高的教學軟體,是幫助孩子的理想選擇。 ?「通用模型解題」是一種科學、實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它抓住了學科的本質規律,通過對中學各學科題型的深度分析,歸納、總結提煉出若干個簡單的解題模型,通過模型的單用、套用和連用,實現了通過有限的模型解決千變萬化的試題,讓學生真正掌握解題的科學、簡便的路徑,正確、快速地解題。 《通用模型解題》包括名師講解光碟、鞏固提高學習手冊和模型記憶卡片。看光碟,聽名師講解模型解題的技巧方法;看模型記憶卡片,輕松記憶學科「模型」;學習手冊,熟練運用各種模型來解題,體會模型解題的神奇。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通用模型解題」讓學生學會用「模型」來准確、簡明、快速解決各種試題的思維方式,大幅提升學習成績! 模型解題法就是一種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的一套科學的解題方法。用模型解題只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步,要找出對應的模型。第二步,找出該題的特定條件。第三步,列式、操作、運算。模型解題的操作過程就這么簡單!學生掌握起來也是這么簡單! ?
❻ 初一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北師大版)
Nice to help you!
重點知識
1.一個n稜柱,有n條側棱,2n個頂點,3n條棱,(n+2)個面.
2.稜柱有n個面,最多就可以截出n邊形.
3.正方體可以截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五邊形、六邊形.
4.n邊形從某個頂點出發可分為(n-2)個三角形,從某個邊上出發可分為(n-1)個三角形,從內部出發可分為n個三角形.
以上為我平時的課上小計,供你參考.
❼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 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9.4課題學習 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❽ 初一數學的知識點
不同版本學的內容不同,你學的什麼版本?至於學的哪些知識點,你看一下目錄就明白了。
❾ 初1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有理數總復習
一、知識歸納:
1、數軸是一條規定了原點、方向、長度單位的直線。有了數軸,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它上面的一個確定的點來表示。在數的研究上它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使數和最簡單的圖形——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系,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關系,因此它是數形結合的基礎。但要注意數軸上的所有點並不是都有有理數和它對應。藉助於數軸上點的位置關系可以比較有理數的大小,法則是: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2、相反數是指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零的相反數是零。互為相反的兩個數位於數軸上原點的兩邊,離開原點的距離相等。有了相反數的概念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就可以轉化為加法運算。
3、絕對值: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顯然有: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零的絕對值是零。對於任何有理數a,都有≥0。
4、倒數可以這樣理解:如果a與b是非零的有理數,並且有a×b=1,我們就說a與b互為倒數。有了倒數的概念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就可以轉化為乘法運算。
5、有理數的大小比較:
(1)正數都大於零,負數都小於零,即負數<零<正數;(2)兩個正數,絕對值大的數較大;
(3)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數反而小;(4)在數軸上表示的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大;
6、科學記數法:是指任何數記成a×10n的形式,其中用式子表示|a|的范圍是0<|a|<10。
7、近似數與有效數字:
近似數:一個與實際數很接近的數,稱為近似數;
有效數字:從左邊第一個不為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止,這些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1)有效數字越多,近似數就越精確;(2)由四捨五入得到的近似數0.003206,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是3,最後一位四捨五入所得到的數是6,從3到6中間的所有的數字是3、2、0、6,左邊的三個不算,但2和6之間的0要算,這個近似數有4個有效數字。
二、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1、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由此可得,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相加的0;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2、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注意:一切加法和減法運算都可以統一成加法運算。
3、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零相乘都得零。
4、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個不為零的數都得零。
5、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有理數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運算中,如果有括弧,就先算括弧裡面的。、
6、有理數的運算律:
交換律:a+b=b+a,ab=ba.
結合律:(a+b)+c=a+(b+c),(ab)c=a(bc).
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三、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數的范圍擴大到有理數後,一定要注意考慮負數。如不能認為「最小的整數是零」。
2、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但數軸上的點不都表示有理數。
3、單獨的一個數或字母,省略的指數是「1」,而不是零。
4、對負數或分數進行乘方運算要注意加括弧。如當時,;而不是。
5、有理數的運算要特別注意符號。
第二章整式的加減
一、 知識梳理
1、______和______統稱整式。
①單項式:由與的乘積式子稱為單項式。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如a,5。
•單項式的系數:單式項里的叫做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的次數:單項式中叫做單項式的次數。
②多項式:幾個的和叫做多項式。其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不含字母的項叫做。
•多項式的次數:多項式里的次數,叫做多項式的次數。
•多項式的命: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所以我們就根據多項式的項數和次數來命名一個多項式。如:3n4-2n2+1是一個四次三項式。
2、同類項——必須同時具備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①所含的相同;
②相同也相同。
•合並同類項,就是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並成一項。
方法:把各項的相加,而不變。
3、去括弧法則
法則1.括弧前面是「+」號,把括弧和它前面的「+」號去掉,
括弧里各項都符號;
法則2.括弧前面是「-」號,把括弧和它前面的「-」號去掉,
括弧里各項都符號。
▲去括弧法則的依據實際是。
〖注意1〗要注意括弧前面的符號,它是去括弧後括弧內各項是否變號的依據.
〖注意2〗去括弧時應將括弧前的符號連同括弧一起去掉.
〖注意3〗括弧前面是「-」時,去掉括弧後,括弧內的各項均要改變符號,不能只改變括弧內第一項或前幾項的符號,而忘記改變其餘的符號.若括弧前是數字因數時,可運用乘法分配律先將數與括弧內的各項分別相乘再去括弧,以免發生錯誤.
〖注意4〗遇到多層括弧一般由里到外,逐層去括弧,也可由外到里.數「-」的個數.
4、整式的加減
整式的加減的過程就是。如遇到括弧,則先,再,合並到為止。
5、本單元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整式(既單項式和多項式)中,分母一律不能含有字母。
②π不是字母,而是一個數字,
③多項式相加(減)時,必須用括弧把多項式括起來,才能進行計算。
④去括弧時,要特別注意括弧前面的因數。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 知識梳理
1.方程
(1)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能夠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次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①去分母,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注意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項,分子為多項式的要加上括弧;
②去括弧,一般先去小括弧,再去中括弧,最後去大括弧,注意不要漏乘括弧里的項,當括弧前是「-」時,去掉括弧時注意括弧內的項都要變號;
③移項,將含有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一邊,不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另一邊,注意移項要變號,移項和交換位置不同;
④合並同類項,將同類項合並成一項,把方程化為ax=b(a≠0)的形式,注意只合並同類項的系數;
⑤系數化為1,在方程ax=b的兩邊都除以a,求出方程的解x=,注意符號,不要把方程ax=b的解寫成x=。
4.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1)讀題找相等關系: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分清已知與未知,找出相等關系.
(2)設出適當的未知數: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設未知數可以直接設未知數,也可以間接設未知數.
(3)列方程:根據問題中的一個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數的值.
(5)寫出所求解的答案:求到方程的解,要檢驗它是否符合實際意義,如果符合實際意義,要寫出完整的答案.
5.實際問題的常見類型
(1)利息問題:①相關公式:本金×利率×期數=利息(未扣稅);②相等關系:本息=本金+利息.
(2)利潤問題:①相關公式:利潤率=利潤÷進價;②相等關系:利潤=售價-進價.
(3)等積變形問題:①相關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②相等關系:變形前的體積=變形後的體積.
(4)工程問題
①數量關系: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②相等關系:總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的和.
(5)行程問題:①相關數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②相等關系:(相遇問題)兩者路程和=總路程;(追及問題)兩者路程差=相距路程.
二、思想方法總結
1.方程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就是把末知數看成已知數,讓代替未知數的字母和已知數一樣參與運算,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很多問題都能歸結為方程來處理。
2、數形結合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是指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由數思形,由形思數,把數和形結合起來分析問題的思想方法。本章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常採用畫圖,列表格的方法展示數量關系。使問題更形象、直觀。
3、「化歸思想」:所謂化歸思想,是指在如解數學問題時,如果對當前的問題感到困惑,可把它先進行交換,使之筒化,並得到解決的思維方法。如本章解方程的過程,就是把形式比較復雜的方程,逐步化簡為最簡方程ax=b(a=0),從而求出方程的解,通過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要體會並掌據化歸這一數學思想方法。
三、易錯點突破
1、應用等式的基本性質時出現錯誤
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等式ab=ac中,兩邊都除以a,可得b=c
B、在等式a=b兩邊都除以c2+1可得
C、在等式兩邊都除以a,可得b=c
D、在等式2x=2a一b兩邊都除以2,可得x=a一b
剖析:A中a代表任意數,當a≠0時結論成立;但當a=0時,不能運用等式的性質(2)結論不一定成立,如0•3=0•(-1)但3≠-1,所以,等式兩邊同時除以一個數,要保證除數不為0才能行。B中c2+1≠0所以成立C用的性質錯誤,應在等式兩邊都乘以a,D中一b這一項沒除以2,應為x=a-選B
2、去分母去括弧時出現漏乘現象或出現符號錯誤;移項不變號,錯把解方程的過程寫成「連等」的形式。
例2解方程.
錯解:=3x-2+10=x+6=2x=-2=x=-1
剖析:錯解的原因是對方程的變形理解不深,受到代數式運算時使用連等式的習慣影響。
正解:去分母得3x-2+10=x+6
移項合並同類項得2x=-2,所以x=-1
3、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常出現的錯誤
(1)審題不清,沒有弄請各個量所表示的意義;
(2)列方程出現錯誤
(3)應用公式錯誤
(3)單住不統一
(4)計算方法出現錯誤。
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
一、 知識梳理
二、重點、難點:
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互相轉化,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質等是本章的重點。
建立和發展空間觀念是空間與圖形學習的核心目標之一,能由實物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培養空間觀念的重要方面。另外,對圖形的表示方法,對幾何語言的認識與運用,都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等等這些,對於今後的學習都很重要,同時也是本章的難點。
三、知識要點:
本章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從生活周圍熟悉的物體入手,對物體的形狀的認識從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幾何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看立體圖形和展開立體圖形,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聯系。在此基礎上,認識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直線、射線、線段和角。
1.多姿多彩的圖形:通過多姿多彩的圖形引入幾何圖形,使我們認識立體圖形、平面圖形,通過三視圖我們可以把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來研究和處理,也可以把立體圖形展開為平面圖形;幾何體也簡稱為體,包圍體的是面,面面相交為線,線線相交為點;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如廣場禮花在夜空中留下的圖形,你是否看到了點動成線?在電視中看到收割機在麥田中收割小麥,你是否看到了線動成面?
2.直線、射線、線段的區別與聯系:從圖形上看,直線、射線可以看做是線段向兩邊或一邊無限延伸得到的,或者也可以看做射線、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線段可以度量,直線、射線不能度量。
3.直線、線段性質: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或者說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4.線段中點: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叫線段中點,如圖:
若點C是線段AB的中點,則有(1)AC=BC=AB或(2)AB=2AC=2BC,反之,若有(1)式或(2)式成立,亦能說明點C是線段AB的中點。
5.關於線段的計算:兩條線段長度相等,這兩條線段稱為相等的線段,記作AB=CD,平面幾何中線段的計算結果仍為一條線段。即使不知線段具體的長度也可以作計算。
例:如圖:AB+BC=AC,或說:AC-AB=BC
6.角的意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公共端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是角的兩條邊,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形成的圖形。
7.角的度量:1°=60′1′=60″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
8.角的大小的比較:(1)疊合法,使兩個角的頂點及一邊重合,另一邊在重合邊的同旁進行比較;(2)度量法。
9.角的平分線: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如圖:OC平分∠AOB,則(1)∠AOC=∠BOC=∠AOB或(2)2∠AOC=2∠BOC=∠AOB。
10.有關角的運算:
舉例說明:如圖,∠AOC+∠BOC=∠AOB,∠AOB-∠AOC=∠BOC
特殊情況,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即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餘角;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即其中一個是另一個的補角;等角的餘角相等,等角的補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