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
擴展閱讀
動漫手辦拍攝背景叫什麼 2024-11-19 22:36:45
英靈屬於什麼動漫 2024-11-19 22:33:26

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

發布時間: 2022-06-10 19:00:21

『壹』 以高血壓為為例,三級預防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高血壓和高血糖、脂代謝紊亂、吸煙等均是心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險因素。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的存在加重了心血管病變的危險性,被稱為雙重危險因素(double risks)。研究表明,與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變危險性是前者的2倍,而在同時存在高血壓的病人中則增加至4倍,心血管急性事件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加[1]。糖尿病高血壓研究(HDS)接近5年的隨訪發現:在2型糖尿病合並高血壓的患者中中風的危險性增加2倍,急性心梗的危險性增加1倍[2]。高血壓也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合並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較無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發生的危險性更高[3]。現就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及社區護理干預措施闡述如下。1 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生和危害 糖尿病高血壓研究(HDS)發現,在45歲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40%伴有高血壓,而在75歲左右的患者中高血壓患病率更上升至60%,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發現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38%合並高血壓[3]。 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存的現象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成年人以患2型糖尿病多見,2型糖尿病病人普遍存在著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則會刺激胰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從而造成高胰島素血症,過高的胰島素不但可以促進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引起鈉的瀦留,而且還可刺激交感神經的興奮,進而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血壓自然升高,以上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最終就會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糖尿病高血壓對心、腦、腎損害程度遠大於單純原發性高血壓或糖尿病病人[4]。2 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的認知程度 有近半數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不足[5],早期篩查知識缺乏,患了糖尿病後,當有心腦血管疾病和症狀或先兆時,不能及時到醫院診治,不能定期化驗血液流變學指數、測量血壓及做心電圖檢查,未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相應的葯物。 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存的現象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因此,在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關於高血壓的處理指南中明確規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壓病人都定為高危或極高危人群。一經發現,必須立即服用降壓或降糖葯物。3 社區護理干預措施 3.1 糖尿病高血壓病人應該積極進行非葯物治療 糖尿病和高血壓雖然都與遺傳有一定關系,但他們的發病主要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及周圍的環境壓力有關,都是「生活方式相關性疾病」 [6]。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脂、高糖、高蛋白飲食)及運動量減少,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 3.1.1 減肥 肥胖病人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有時分泌胰島素過多來補償其功能的不足,最終發生刺激血管收縮,刺激腎臟的腎小管增加對鈉和水的吸收,引起血壓增高[7]。減肥有助於提高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體重減少5kg就會有降壓作用,體重下降1kg,血壓平均下降 0.27kPa(2mmHg)。 3.1.2 正確處理應激狀態 隨著社會發展節奏加快,應激狀態不但會引起高血壓,還會引起糖尿病高發。對一個糖尿病病人來說,當出現憤怒、敵對的應激方式時,胰島素的作用會減弱,血糖會不易控制的。因此無論是高血壓病或糖尿病病人,都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處理好人際、婚姻、家庭關系,減少對應激的不良反應,可以經常運用音樂放鬆療法。 3.1.3 運動 運動能降低體重,通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促進骨骼肌利用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減輕體重;同時使血壓降低[8]。堅持每天至少快步走30min,或經常參加旅遊、騎車等體育活動。要提倡循序漸進,逐步按自己的運動心率及疲勞感等調節運動強度,要堅持較長時間的恆定有氧運動,但不要做舉重、打網球等無氧運動。運動後血壓和血糖都會下降,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也會增加,尤其對於應激狀態的病人是有利的。 3.1.4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的宗旨是控制血糖,減輕體重,改善脂類代謝,通過合適的營養達到最佳健康狀態,改變飲食結構,通過飲食控制,以降低體重、減輕胰島素抵抗、提高胰島素生物效應[9],既有利於控制血糖,又有利於降低血壓或增加降壓葯物療效。同時要限制鈉鹽,每天5~6g。不吃或少吃加工食品或鹹肉、火腿及鹹菜、腐乳等。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建議常吃綠葉菜、蘿卜、洋蔥、西紅柿、大白菜、山葯、南瓜等,常食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魚類(如青魚、鯿魚、黑魚等河魚)、雞蛋白及脫(低)脂牛奶等。 3.1.5 戒煙限酒 因為吸煙可減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升高血糖;吸煙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1.5~2.5倍。吸煙又加重高血壓及糖尿病病人大小血管的損傷,是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大量飲酒,不但加重高血壓、糖尿病,還會增加腦卒中的危險。3.2 糖尿病高血壓的健康教育 由於經濟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不同步,在目前養老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要提高老年人口的生命健康質量,單純對疾病實行被動性的治療是個人和社會都難以承擔的[10]。研究表明:糖尿病傳統衛生宣教或出院指導,患者在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和自我監測等方面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健康行為並未取得理想結果;而系列講座後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和健康行為等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由於缺乏個性,忽視了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身體條件等的個體差異,如僅停留在講座水平,將有相當部分患者最終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11]。在講座基礎上加以社區護理干預,包括一般人群的教育、糖尿病專業隊伍的教育、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及家屬的教育。對於糖尿病學專科醫生來說他們教育的對象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對於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教育,內容非常廣泛,貫徹糖尿病治療的整個過程。內容包括:(1)糖尿病高血壓基礎知識教育。通過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糖尿病高血壓的基礎知識,使其對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因、影響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預後等有關知識了解,取得病人的自覺配合,保證治療方案的嚴格執行。(2)糖尿病高血壓心理教育。病人在明確自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時,心理表現多種多樣。症狀輕的病人可能懷疑診斷的正確性或者忽略其嚴重後果,因而不限制飲食,生活上不節制,待出現嚴重並發症時後悔不及。與此相反,有的病人十分畏懼,對治療喪失信心,不積極配合治療。還有些病人錯誤的認為,多進食可通過增加葯物劑量來控制而不會加重病情。使病人了解心理情緒因素對血糖及血壓的影響,有助於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要讓病人避免心理緊張及精神刺激,這樣有利於病情控制。(3)飲食治療教育。通過對糖尿病高血壓病人進行飲食治療教育,使病人了解飲食治療是糖尿高血壓病人的基本療法之一,對於老年、肥胖、病情較輕者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適當控制飲食可減輕胰島β細胞負擔,有利於控制病情[12];飲食治療不僅是限制進食,還應包括肥胖病人減輕體重,消瘦病人增加體重至接近標准水平;要控制總熱卡,不僅限制主食,要明白何時限制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入;學會食物交換方法,了解膳食纖維的益處,知道宜食和不宜食的蔬菜和水果;進餐定時定量,必要時加餐。(4)運動治療教育。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基本療法之一[13]。通過向病人介紹運動療法的目的、意義及作用,增加病人運動的積極性,並把握適度的原則,要根據年齡、體質、病情等具體情況確定運動的方式和時間,防止運動過度;了解運動時所服葯物的影響,及時調整劑量;不在空腹時參加劇烈活動,運動時攜帶餅干、糖塊等,以便發生低血糖反應時自救;嚴重的並發症如活動性眼底病變、較重的糖尿病腎病及神經病變者不能參加劇烈的活動,以防意外。(5)葯物治療教育強化降壓治療的重要性。降壓治療同降糖治療一樣重要,其降低大血管並發症危險性的療效甚至超過了嚴格的血糖控制[14]。綜合多項研究報告,對糖尿病合並高血壓人群的降壓治療應考慮:早期治療;合適的糖尿病葯物選擇;治療應達到目標血壓水平(UKPDS採用的目標為150/85mmHg,治療後嚴格血壓控制組的平均血壓為 144/82mmHg。目前臨床上一般採用的目標是140/85mmHg[3]);改善胰島素抵抗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如戒煙、飲食控制,減少鹽的攝入,增加體力活動,糾正糖脂代謝紊亂,減輕肥胖。(6)糖尿病高血壓自我監測及自我保護教育。糖尿病高血壓作為一種慢性持續性疾病,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病人對病情的自我監測及自我保健可以及時掌握病情變化並及早採取措施,有利於保護病人的生活工作能力,維護正常生長發育,又可防治急性並發症的發生,延緩慢性並發症的發展,進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命。4 小結 糖尿病高血壓教育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近年來引起了WHO、國際糖尿病聯盟和國內外糖尿病專家高度重視。1989年第42屆WHO大會要求各成員國要重視糖尿病的防治,要制訂和實施糖尿病預防計劃,逐步實現3級預防教育。而糖尿病高血壓教育是貫徹3級預防的關鍵。198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傳的主題即為「 糖尿病教育」,口號是「無知的代價」,對糖尿病無知將付出高昂的代價,糖尿病高血壓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糖尿病高血壓教育的意義在於:(1)組織和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糖尿病高血壓的自我保健和管理能力;(2)患者和醫務人員合作,長期嚴格控制代謝紊亂,達到理想目標;(3)防治或延緩糖尿病高血壓慢性並發症;(4)組織患者和家屬,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患者相互教育,可起到醫務人員起不到的作用;(5)醫務人員應不斷更新對糖尿病高血壓的防治水平和技能,這樣才能明顯降低個人和國家用於糖尿病的開支。

『貳』 青年人高血壓可以幫助嗎

你好,患者年齡20歲,檢查顯示血壓最高達到160,家中沒有高血壓病史,患者自身也有頭疼,頭暈等表現,由於患者出現血壓增高的年齡較早,也沒有家族史,考慮有繼發性高血壓的可能,建議患者及時就診專科醫院做些相應的檢查看下,明確下高血壓的性質,並針對性治療。平時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不要精神壓力過重,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血壓變化注意隨訪。

『叄』 關愛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內容是什麼

關愛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內容示例如下。

1、運用言語和想像放鬆。通過想像,訓練思維遊逛,如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里,聽著優美的輕音樂,在短時間內放鬆、休息,恢復精力,讓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會覺得安詳、寧靜與平和。

2、戶外活動最能減壓。多參加爬山、春遊等戶外活動。

3、想哭就哭。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裡有益得多。

4、一讀解千愁。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便付諸腦後,煙消雲散。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5、擁抱大樹。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里,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稱: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則消失。

6、運動消氣。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縱橫馳騁。

7、嗅嗅香橙。國外的研究橙發出的氣味有利於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橙的氣味僅僅有助於女性克服緊張情緒,對男性的作用卻不大。橙發出的氣味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8、吃零食。吃零食的目的並不在於僅僅滿足於肚子的飢餓需要,而在於對緊張的緩解和內心沖突的消除。

9、穿上稱心的舊衣服。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松衫,你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就會減輕。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肆』 高血壓知識系列講座(5)――高血壓病有哪些治療方法

高血壓是不是血太多一般情況下不建議高血壓患者獻血,除非患者血壓穩定,並要有醫護人員在現場監控才能獻血。但你的言下之意是高血壓者血多,放掉一點血壓就正常,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省中大麻醉科主任招偉賢介紹,高血壓病非指血多,而是血管發生了病變。血液從心臟流經血管到達全身各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叫做血壓。某些人血液不能很容易地通過全身,病變使血管變狹窄了,血流的壓力就會升高以保證血流通過。這樣一來,動脈血壓超過正常值就形成了高血壓。不建議高血壓獻血,主要是怕獻血過程出現危險因素。高血壓病人獻血時,心臟的冠狀動脈易發生痙攣,可能引起一時性缺血,導致心絞痛。此外,高血壓病人多合並有血脂異常,常有血流或血管異常。獻血後血壓下降、血流減慢,可引起血栓形成,易發生心肌梗死的意外。有時患者認為自己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了,但血管本身的調節異常狀態沒有改變,獻血引起的血壓波動也會引發危險。招偉賢建議,如果高血壓患者實在有需要獻血,必須要在醫護人員監控下進行,以便發生異常狀況及時處理。招偉賢說,健康人獻血確值得提倡。適量獻血可降低血液的粘滯度,預防多種疾病。現代人營養過剩、堆積和肥胖。特別是從事非體力勞動的中年人,平時很少運動又不注意調整飲食,特別容易使血液粘滯度增高、動脈粥樣硬化,誘發疾病。獻血可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降低血液的粘滯度,使血液流速加快,這是對身體健康有益處的。

『伍』 高血壓預防知識講座

高血壓總是悄無聲息地損害我們的健康,早期患者並無明顯的不適感,因此高血壓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不過,再狡猾的敵人也會露出馬腳,頭痛、耳鳴這些小細節很可能就是身體在報警。掌握這些危險信號,及時監測血壓有助於病情控制。
眩暈。是高血壓患者出現最多的症狀。可能的原因:1.血壓降得太低或長期高血壓導致腦供血不足,產生頭暈。血壓波動會造成血管抑制性頭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發作。2.高血壓可以增強腦動脈的搏動感,進而對腦組織形成沖擊和振盪,引起頭暈。
失眠。持續升高的血壓可導致大腦皮層和自主神經出現功能失調,從而間接引起入睡困難、易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等失眠症狀。血壓升高,自主神經活性增強,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緒萬千,也會導致入睡困難。
耳鳴。高血壓可以導致內耳動脈硬化和痙攣,因供血不足使聽覺神經功能發生退化。高血壓引起的耳鳴主要表現為耳朵里會出現斷斷續續嗡嗡作響的聲音,就像水車來回轉那樣低沉的聲音。它的特點是雙耳耳鳴多為間斷性的,持續時間較長。
頭疼。高血壓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血壓過高時,內臟及四肢小動脈顯著收縮,因腦部血管收縮力差,於是流入腦部的血液就相應增多,引起動脈充血、擴張,產生頭疼,甚至有時引發惡心、嘔吐,多因血壓突然升高使頭部血管反射性強烈收縮所致,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
肢體麻木。血壓波動或升高時,全身小動脈出現痙攣,造成血管舒縮功能紊亂或動脈硬化,引起肢體局部供血不足,出現四肢發麻,特別是長期患高血壓得不到良好控制時,症狀更明顯。

『陸』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積極宣傳高血壓的危害及防治知識

1.通過一些健康宣傳日比如全國高血壓日等開展活動,
2.通過一些健康知識講座進行宣教
3.在日常門診工作中對患者進行宣教
4.責任醫生、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時進行宣教。

『柒』 我38歲最近有高血壓.140/95.如何注意調理,引食上如何注意

每天鍛煉一小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食物,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的。

『捌』 什麼叫健康知識講座

11月24日上午, 「您的健康,我心牽掛」健康知識講座在南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受邀的第四人民醫院心血管病專家,為在場的數十名中老年人進行了專題講座,並提供了醫務答疑、現場咨詢等服務。

南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文明介紹,此次講座以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糖尿病的防治為主要宣講內容,重點向大家傳授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並以現場答疑、發放資料等形式來強化授課效果、宣傳健康知識。據了解,目前南塔街道社區共有900餘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均已登記在冊並建立了相關的健康檔案。

而類似的健康知識講座,南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舉辦了36次,深受廣大居民歡迎。 「以前各方面的健康知識都零零碎碎的知道一些,但是真的需要時往往想不起來,過沒多久就忘了。現在每次搞的都是專題講座,健康知識分門別類又比較集中,還有知識手冊和資料送,印象深刻很多,平時也能更好地用這些知識去保養自己的身體了!」社區居民黃大爺高興地說。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只要社區居民有需要,想要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或進行健康評估,還可以直接到服務中心進行相關檢查;也可以通過電話預約,服務中心將派醫生上門服務,為居民進行免費體檢,並為其建立健康檔案實施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