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擴展閱讀
這個冬天怎麼過啊歌詞 2024-11-20 03:04:44
留守兒童公益項目有多少 2024-11-20 03:03:25

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6-09 10:06:01

『壹』 高二物理知識點歸納有哪些

1、量子論

創立標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國的《物理年刊》上發表《論正常光譜能量分布定律》的論文,標志著量子論的誕生。

1905年,愛因斯坦獎量子概念推廣到光的傳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論。

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玻爾把量子概念推廣到原子內部的能量狀態,提出了一種量子化的原子結構模型,豐富了量子論。

2、熱輻射現象

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要發射各種波長的電磁波,並且其輻射能量的大小及輻射能量按波長的分布都與溫度有關。這種由於物質中的分子、原子受到熱激發而發射電磁波的現象稱為熱輻射。

物體既會輻射能量,也會吸收能量。物體在某個頻率范圍內發射電磁波能力越大,則它吸收該頻率范圍內電磁波能力也越大。

3、多普勒效應

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變化的現象叫作多普勒效應。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多普勒在1842年發現的。

聲源完成一次全振動,向外發出一個波長的波,頻率表示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全振動的次數,因此波源的頻率等於單位時間內波源發出的完全波的個數,而觀察者聽到的聲音的音調,是由觀察者接受到的頻率,即單位時間接收到的完全波的個數決定的。

4、光的折射定律

光從真空射入某種介質時的折射率,叫做該種介質的絕對折射率,也簡稱為某種介質的折射率。

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雖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為一常數n,但是對不同的介質來說,這個常數n是不同的,這個常數n跟介質有關系,是一個反映介質的光學性質的物理量,我們把它叫做介質的折射率。

5、光的全反射

全反射現象當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到某角度時,折射角等於90°,此時,折射光完全消失入射光全部反回原來的介質中,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

當光線射到光導纖維的端面上時,光線就折射進入光導纖維內,經內芯與外套的界面發生多次全反射後,從光導纖維的另一端面射出,而不從外套散逸,故光能損耗極小。

『貳』 高二物理會考重要知識點的歸納

所有必修的內容(不少啊,辛苦)
重點還是:
力學
電磁學
還有什麼我忘記了(高3,離匯考比較遙遠了……)

『叄』 高中物理知識點匯總

高中物理公式總結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肆』 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公式總結。

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恆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於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高中物理電路實驗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於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常見電容器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入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後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於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
(5)處於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於導體表面,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於導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內容:靜電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等勢面
十一、恆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 {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 R)或E=Ir IR也可以是E=U內 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高中物理公式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於I=U/R,W=Q,因三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並聯 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 並聯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系(串同並反) R串=R1 R2 R3 1/R並=1/R1 1/R2 1/R3
電流關系 I總=I1=I2=I3 I並=I1 I2 I3
電壓關系 U總=U1 U2 U3 U總=U1=U2=U3
功率分配 P總=P1 P2 P3 P總=P1 P2 P3
10.歐姆表測電阻
(1)電路組成 (2)測量原理
兩表筆短接後,調節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
Ig=E/(r Rg Ro)
接滲入滲出被測電阻Rx後通過電表的電流為
Ix=E/(r Rg Ro Rx)=E/(R中 Rx)
由於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3)使用方法:機械調零、選擇量程、歐姆調零、測量讀數{注重擋位(倍率)}、撥off擋
11.伏安法測電阻
電流表內接法:
電壓表示數:U=UR UA
電流表外接法:
電流表示數:I=IR IV
Rx的測量值=U/I=(UA UR)/IR=RA Rx>R真
Rx的測量值=U/I=UR/(IR IV)=RVRx/(RV R)<R真
選用電路條件Rx>>RA [或Rx>(RARV)1/2]
選用電路條件Rx<<RV [或Rx<(RARV)1/2] 12.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限流接法與高中物理電路實驗分壓接法
限流接法
電壓調節范圍小,電路簡單,功耗小
便於調節電壓的選擇條件Rp>Rx
電壓調節范圍大,電路復雜,功耗較大
便於調節電壓的選擇條件Rp<Rx
注1)單位換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種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金屬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聯總電阻大於任何一個分電阻,並聯總電阻小於任何一個分電阻;
(4)當電源有內阻時,外電路電阻增大時,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
(5)當外電路電阻等於電源電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此時的輸出功率為E2/(2r);
(6)其它相關內容: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
十二、磁場
1.磁感應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註:L⊥B) {B:磁感應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線長度(m)}
3.洛侖茲力f=qVB(注V⊥B);質譜儀{f:洛侖茲力(N),q:帶電粒子電量(C),V:帶電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計(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帶電粒高中物理網子入入磁場的運動情況(掌握兩種):
(1)帶電粒子沿平行磁場方向進滲入滲出磁場:不受洛侖茲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V=V0
(2)帶電粒子沿垂直磁場方向進滲透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運動周期與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無關,洛侖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任何情況下);(c)解題關鍵:畫軌跡、找圓心、定半徑、圓心角(=二倍弦切角)
註:(1)安培力和洛侖茲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則判定,只是洛侖茲力要注意帶電粒子的正負;
(2)磁感線的特點及其常見磁場的磁感線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關內容:地磁場、磁電式電表原理、迴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伍』 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高二會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有:

1、根據靜電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和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應用有:靜電復印、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植絨,靜電噴葯等。

2、利用高壓靜電產生的電場,應用有:靜電保鮮、靜電滅菌、作物種子處理等。

3、利用靜電放電產生的臭氧、無菌消毒等,雷電是自然界發生的大規模靜電放電現象,可產生大量的臭氧,並可以使大氣中的氮合成為氨,供給植物營養。

4、靜電的主要危害是放電火花,如油罐車運油時,因為油與金屬的振盪摩擦,會產生靜電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產生火花放電,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鐵鏈拖到地上,以導走產生的靜電。

5、防止靜電的主要途徑:避免產生靜電。如在可能情況下選用不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避免靜電的積累。產生靜電要設法導走,如增加空氣濕度,接地等。

6、功和能

力學部分大boss的存在,誰都可以結合,從彈簧到皮帶到滑塊,等你做多了你會感到世界的真諦就是動能定理和一堆物理物體,多過程、大計算、復雜分析。

7、電場:電荷的周圍存在著電場,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周圍的電場發生的。

8、電場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

9、電場力: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作用力,這種力叫電場力,電荷間的靜電力就是一個電荷受到另一個電荷激發電場的作用力。

10、電場強度:把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F跟它的電荷量q的比值,定義為該點的電場強度,簡稱場強,用E表示。

11、電場線:如果在電場中畫出一些曲線,使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跟該點的場強方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就叫做電場線。

『陸』 求高二物理3-1知識點的歸納

高途2020高二物理馬小軍寒假班(高清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hLhQXAgRFM3Ak0CbwvrBUA

提取碼: 8pf2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柒』 高一和高二物理知識點的總結

高一

定義: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點
(1)力具有物質性: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
說明:①對某物體而言,可能有一個或多個施力物體。 ②並非先有施力物體,後有受力物體
(2)力具有相互性:一個力總是關聯著兩個物體,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說明:①相互作用的物體可以直接接觸,也可以不接觸。②力的大小用測力計測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
(5)力的種類:
①根據力的性質命名:如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核力等。
②根據效果命名:如壓力、拉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說明:根據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稱的力,性質可以相同;同一名稱的力,性質可以不同。
重力
定義:由於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
說明:①地球附近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但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④在兩極時重力等於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時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說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緯度越高,同一物體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體在兩極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個物體的重力不受運動狀態的影響,與是否還受其它力也無關系。
③在處理物理問題時,一般認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變。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即垂直於水平面)
說明:①在兩極與在赤道上的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響,與運動狀態也沒有關系。
(3)重心: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
重心的確定:①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形狀規則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
②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的重心與物體的形狀、質量分布有關。
③薄板形物體的重心,可用懸掛法確定。
說明:①物體的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②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處的位置及放置狀態和運動狀態無關。
③引入重心概念後,研究具體物體時,就可以把整個物體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於重心的一個力來表示,於是原來的物體就可以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
彈力
(1) 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說明:①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有的形變及其微小。
②彈性形變:撤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簡稱形變。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力叫彈力。
說明:①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彈性形變。
②彈力是一種接觸力,必存在於接觸的物體間,作用點為接觸點。
③彈力必須產生在同時形變的兩物體間。
④彈力與彈性形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3)彈力的方向: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幾種典型的產生彈力的理想模型:
① 輕繩的拉力(張力)方向沿繩收縮的方向。注意桿的不同。
② 點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於平面;點與曲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於曲面接觸點所在切面。
③ 平面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於平面,且指向受力物體;球面與球面接觸,彈力方向沿兩球球心連線方向,且指向受力物體。
(4)大小:彈簧在彈性限度內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勁度系數,表示彈簧本身的一種屬性,k僅與彈簧的材料、粗細、長度有關,而與運動狀態、所處位置無關。其他物體的彈力應根據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運動學規律計算。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當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f = μFN
說明:①摩擦力的產生是由於物體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動摩擦力的產生條件:A.兩個物體相互接觸;B.兩物體發生形變;C.兩物體發生了相對滑動;D.接觸面不光滑。
ⅱ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跟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說明:①「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不能等同於「與運動方向相反」
② 滑動摩擦力可能起動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說明:①FN兩物體表面間的壓力,性質上屬於彈力,不是重力。應具體分析。
②μ與接觸面的材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無單位。
③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ⅳ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但並不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
ⅴ.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要小得多。
(2)靜摩擦力:兩相對靜止的相接觸的物體間,由於存在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力。
說明:靜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A.兩物體相接觸;B.相接觸面不光滑;C.兩物體有形變;D.兩物體有相對運動趨勢。
ⅱ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相切,並總跟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
說明:①運動的物體可以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②靜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可以相反,還可以成任一夾角θ。
③靜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ⅲ靜摩擦力的大小:兩物體間的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0<F≤Fm,其中Fm為兩個物體間的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大小應根據實際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進行計算。
說明:①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作用是與使物體產生運動趨勢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圍內是根據物體的「需要」取值,所以與正壓力無關。
②最大靜摩擦力大小決定於正壓力與最大靜摩擦因數效果: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的趨勢。
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據題意選取適當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的原則是要使對物體的研究處理盡量簡便,研究對象可以是單個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
2. 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的環境中隔離出來,按照先外力,再接觸力的順序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並畫出物體的受力示意圖,這種方法常稱為隔離法。
3. 對物體受力分析時,應注意一下幾點:
(1)不要把研究對象所受的力與它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相混淆。
(2)對於作用在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必須明確它的來源,不能無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體受哪些「性質力」,不要把「效果力」與「性質力」重復分析。
力的合成
求幾個共點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 力是矢量,其合成與分解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一條直線上兩力合成,在規定正方向後,可利用代數運算。
(3) 互成角度共點力互成的分析
①兩個力合力的取值范圍是|F1-F2|≤F≤F1+F2
②共點的三個力,如果任意兩個力的合力最小值小於或等於第三個力,那麼這三個共點力的合力可能等於零。
③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共點力才能合成(同時性和同體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於某一個分力
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餘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四、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於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於宏觀物體,不適用於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於微觀粒子〔見第一冊P67〕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高一物理公式總結

重力:G = mg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2)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里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並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直線運動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關系式:=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v0 + vt)t ④
位移差公式 :△s = aT2 ⑤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牛頓運動定律
1. 牛頓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個量必須是同一個物體的
(2)同時性: F合與a必須是同一時刻的
(3)瞬時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與a的瞬時關系
(4)局限性: 只成立於慣性系中, 受制於宏觀低速
2. 整體法與隔離法
整體法不須考慮整體(系統)內的內力作用, 用此法解題較為簡單, 用於加速度和外力的計算. 隔離法要考慮內力作用, 一般比較繁瑣, 但在求內力時必須用此法, 在選哪一個物體進行隔離時有講究, 應選取受力較少的進行隔離研究
3. 超重與失重:
當物體在豎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時, 便會產生超重與失重現象. 超重與失重的本質是重力的實際大小與表現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並不是實際重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只是表現出的重力發生了變化
物體平衡
1. 物體平衡條件: F合 = 0
2. 處理物體平衡問題常用方法有:
(1). 在物體只受三個力時,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合成轉化成兩個平衡力來處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分解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
(2). 在物體受四個力(含四個力)以上時, 就應該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後再合成以轉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的思想.
勻速圓周運動
1.對勻速圓周運動的描述:
①. 線速度的定義式:=l/t=2πr/T(l代表弧長,t代表時間,r代表半徑)
②. ω(角速度)=θ/t=2π/T(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③. T(周期)=2πr/v=2π/ω
④. f(頻率)=1/T
⑤. 角速度與周期的關系ω=2πn
⑥. 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v=rω
⑦. 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⑧. v過頂點時最大速度v=(gr)^(1/2)
2.(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
萬有引力
1.萬有引力存在於萬物之間,大至宇宙中的星體,小到微觀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體間的萬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們無法察覺到它的存在。因此,我們只需要考慮物體與星體或星體與星體之間的萬有引力
2.萬有引力定律:F= (即兩質點間的萬有引力大小跟這兩個質點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跟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說明:① 該定律只適用於質點或均勻球體;② G稱為萬有引力恆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與萬有引力的關系:
(1).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 重力和向心力是萬有引力的兩個分力(如圖所示, 圖中F示萬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這里的向心力源於地球的自轉. 但由於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萬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關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與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兩個分量, 同樣有:
a≈g>>a向
切記: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萬有引力與重力並不是一回事
(2). 脫離地球表面而成了衛星的物體: 重力、向心力和萬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說法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說到衛星就會馬上寫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衛星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徑之間的關系
(1). v= 即: 半徑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徑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徑越大, 周期越大. (4). a= 即: 半徑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說明: 對於v、 、T、a和r 這五個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個被確定, 其它四個量就被唯一地確定下來. 以上定量結論不要求記憶, 但必須記住定性結論.
動量
1. 沖量: I = Ft 沖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動量: p = mv 動量也是矢量,方向同運動方向.
3. 動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機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於恆力, 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情況下)
(2) W = pt (此處的「p」必須是平均功率)
(3) W總 =△Ek (動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來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時功率)
3. 動能: Ek = mv2 動能為標量
4. 重力勢能: Ep = mgh 重力勢能也為標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體重心到參考平面的豎直距離.
5. 動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機械能守恆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新課標高二
第一章 靜電和靜電場
認識靜電
一、靜電現象
1、了解常見的靜電現象。
2、靜電的產生
(1)摩擦起電: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帶負電。
(2)接觸起電:
(3)感應起電:
3、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
二、物質的電性及電荷守恆定律
1、物質的原子結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以及環繞原子核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3、用物質的原子結構和電荷守恆定律分析靜電現象
(1)分析摩擦起電
(2)分析接觸起電
(3)分析感應起電
4、物體帶電的本質:電荷發生轉移的過程,電荷並沒有產生或消失。
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一、電荷量和點電荷
1、電荷量: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量。單位為庫侖,簡稱庫(C)
2、點電荷:帶電體的形狀、大小及電荷量分布對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簡化為一個點稱點電荷。
二、電荷量的檢驗
1、檢測儀器:驗電器
2、了解驗電器的工作原理
三、庫侖定律
1、內容:在真空中兩個靜止的點電荷間相互作用的庫侖力跟它們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2、表達式:k=9.0×109N?m2/C2——靜電力常量
3、方向:在兩個電電荷的連線上,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4、公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
5、成立條件:①真空中(空氣中也近似成立),②點電荷
電場
一、電場
1、電場:電荷的周圍存在著電場,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周圍的電場發生的。2、電場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
3、電場力: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作用力,這種力叫電場力
電荷間的靜電力就是一個電荷受到另一個電荷激發電場的作用力
二、電場的描述
1、電場強度:
(1)定義:電場中某一點的電荷受到的電場力F跟它的電荷量q的比值為電場強度,簡稱場強E。
(2)定義式:E與F、q無關,只由電場本身決定。大小為單位電荷受到的電場力
F——電場力國際單位:牛N
q——電荷量國際單位:庫C
E——電場強度國際單位:牛/庫N/C
(3)單位:N/C,V/m,1N/C=1V/m
(4)方向:正電荷在該點受電場力的方向。
(6)點電荷的電場強度:
(7)物理意義:某點的場強為1N/C,它表示1C的點電荷在此處會受到1N的電場力。
(8)勻強電場:各點場強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電場線:
(1)意義:如果在電場中畫出一些曲線,使曲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都跟該點的場強方向一致,這樣的曲線就叫做電場線。
(2)特點:
電場線不是電場里實際存在的線,而是為形象地描述電場而假想的線,因此電場線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電場線起於正(無窮遠),止於(無窮遠)負電荷,在正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場線起於正電荷,延伸到無窮遠處;在負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場線起於無窮遠處,止於負電荷。
電場線不閉合,不相交,不相切,也不是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
沿電場線電勢降低,且電勢降低最快。一條電場線無法判斷場強大小,可以判斷電勢高低。
電場線垂直於等勢面,靜電平衡導體,電場線垂直於導體表面
在同一電場里,電場線越密的地方,場強越大;電場線越稀的地方,場強越小。
(3)幾種常見電場線的分布圖形
電場能的性質
1、電場能的基本性質:電荷在電場中移動,電場力要對電荷做功。
2、電勢能Ep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由於電場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由位置決定的能量。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等於電場力把電荷從該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時所做的功。
(2)定義式:——帶正負號計算
(3)特點:
1電勢能具有相對性,相對零勢能面而言,通常選大地或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面。
2電勢能的變化量△Ep與零勢能面的選擇無關。
3、電勢φ
(1)定義: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勢能Ep與電荷量的比值。
(2)定義式:φ ——單位:伏V——帶正負號計算
(3)特點:
1電勢具有相對性,相對參考點而言。但電勢之差與參考點的選擇無關。
2電勢一個標量,但是它有正負,正負只表示該點電勢比參考點電勢高,還是低。
3電勢的大小由電場本身決定,與Ep和q無關。
4電勢在數值上等於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動到零勢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4)電勢高低的判斷方法
1根據電場線判斷:沿著電場線電勢降低。φA>φB
2根據電勢能判斷:
正電荷:電勢能大,電勢高;電勢能小,電勢低。
負電荷:電勢能大,電勢低;電勢能小,電勢高。
結論: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靜止的電荷從電勢能高的地方向電勢能低的地方運動。
4、電勢差UAB
(1)定義: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之差。也叫電壓。
(2)定義式:UAB=φA-φB
(3)特點:
①電勢差是標量,但是卻有正負,正負只表示起點和終點的電勢誰高誰低。若UAB >0,則UBA<0。
②單位:伏
③電場中兩點的電勢差是確定的,與零勢面的選擇無關
4U=Ed勻強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計算公式。——電勢差與電場強度之間的關系。
5、電場力做功WAB
(1)電場力做功的特點: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有關,即與初末位置的電勢差有關。
(2)表達式:
WAB=UABq—帶正負號計算(適用於任何電場)
WAB=Eqd—d沿電場方向的距離。——勻強電場
(3)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的關系:WAB=-△Ep=EpA-EPB
結論:電場力做正功,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電勢能增加
6、等勢面:
(1)定義:電勢相等的點構成的面。
(2)特點:
①等勢面上各點電勢相等,在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
②等勢面與電場線垂直
③兩等勢面不相交
④等勢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場強的大小:疏弱密強。
⑤畫等勢面時,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
(3)判斷電場線上兩點間的電勢差的大小:靠近場源(場強大)的兩間的電勢差大於遠離場源(場強小)相等距離兩點間的電勢差。
第四節 趨利避害—靜電的利用與防止
一、靜電的利用
1、根據靜電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和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應用有:靜電復印、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植絨,靜電噴葯等。
2、利用高壓靜電產生的電場,應用有:
靜電保鮮、靜電滅菌、作物種子處理等。
3、利用靜電放電產生的臭氧、無菌消毒等
雷電是自然界發生的大規模靜電放電現象,可產生大量的臭氧,並可以使大氣中的氮合成為氨,供給植物營養。
二、靜電的防止
靜電的主要危害是放電火花,如油罐車運油時,因為油與金屬的振盪摩擦,會產生靜電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產生火花放電,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鐵鏈拖到地上,以導走產生的靜電。
另外,靜電的吸附性會使印染行業的染色出現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2、防止靜電的主要途徑:
(1)避免產生靜電。如在可能情況下選用不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
(2)避免靜電的積累。產生靜電要設法導走,如增加空氣濕度,接地等。

『捌』 高二物理復習提綱

高途2020高二物理馬小軍寒假班(高清視頻)

鏈接: https://pan..com/s/1hLhQXAgRFM3Ak0CbwvrBUA

提取碼: 8pf2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玖』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是什麼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1、在曲線運動中,質點在某一時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線上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物體做直線或曲線運動的條件:已知當物體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產生加速度a,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相同,則物體做直線運動;若F(或a)的方向與物體速度v的方向不同,則物體做曲線運動。

3、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合外力的方向總是指向軌跡的凹的一邊。

4、平拋運動:將物體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

5、以拋點為坐標原點,水平方向為x軸(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

6、水平分速度:豎直分速度:t秒末的合速度,任意時刻的運動方向可用該點速度方向與x軸的正方向的夾角表示。

7、勻速圓周運動:質點沿圓周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長度相同。

8、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線速度v:質點通過的弧長和通過該弧長所用時間的比值,即v=s/t,單位m/s;屬於瞬時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速曲線運動,因而線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角速度:ω=φ/t(φ指轉過的角度,轉一圈φ為),單位rad/s或1/s,對某一確定的勻速圓周運動而言,角速度是恆定的。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一個指向圓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變運動物體的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線速度變化快慢,方向與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由於方向時刻在變,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瞬時加速度的方向不斷改變的變加速運動。

13、離心運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的情況下,就做逐漸遠離圓心的運動。

『拾』 求高二物理選修3-2知識點總結(歸納)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2) 重、難點梳理

第 四 章 電磁感應

第1節 劃時代的發現

第2節 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

一、學習要求: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自然界的普遍聯系的規律,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是研究科學的前提,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是獲得成功的保證。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科學的道路不平坦,偉人的足跡是失敗、挫折+成功。

3、知道電磁感應及產生電磁感應的條件。

4、理解磁通量及其變化。

二、教材重點:

1、揭示「電生磁」與「磁生電」發現過程的哲學內涵。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探究自然規律的重要前提。

2、磁通量的概念及磁通量與磁感應強度的關系。

3、通過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和磁通量變化的分析,養成良好的過程分析習慣。

4、磁通量變化的各種形式。

三、教材難點:

1、以實驗為基礎,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控制實驗條件,通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方法分析歸納出產生感應電流的規律。

3、電磁感應中的能量守恆。

四、教材疑點:

1、移動磁鐵的磁場引起感應電流時,磁鐵內部的磁感線和外部的磁感線方向相反,形成閉合的曲線,教材中沒有顯示內部磁感應線。

2、磁通量是雙向標量,教材中雖然沒有提出,但在應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

五、學生易錯點:

1、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理解

①閉合電路中的「閉合」在應用中易忽視。

②磁通量發生變化,而不是磁場的變化。

2、磁鐵內部的磁感線條數跟外部所有磁感線的條數相等

3、各種磁感線的分布規律及形狀

4、磁通量增減的判斷

六、教材資源:

1、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哲學思想,指導科學探究是奧斯特和法拉第獲得成功的前提。

2、科學的規律在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實驗是物理學科的基礎。同時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高度概括是得到正確結論的關鍵。

3、教材中值得重視的題目是:P9第6題、P10第7題。

第3節 愣次定律

一、學習要求

1.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理解楞次定律。

2.會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在電磁感應現象里不要求判斷內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

二、教材重點

1.楞次定律的獲得及理解。

2.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則判斷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流的方向。

三、教材難點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實際應用。

四、教材疑點

對「阻礙」的理解, 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具體步驟

五、學生易錯點

感應電流磁場方向與原電流磁場磁場方向關系

六、教學資源

1. 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通過實踐活動,觀察得到的實驗現象,再通過分析論證,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2. 問題與練習 1、4、5、7

第4節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一、學習要求

1、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2、理解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兩個公式E=BLv和E=ΔΦ/Δt的區別和聯系,並應用其進行計算。對公式E=BLv的計算,只限於L與B、v垂直的情況。

3、知道直流電動機工作時存在反電動勢,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反電動勢。

二、教材重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三、教材難點

平均電動勢與瞬時電動勢區別。

四、教材疑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無法作定量的實驗驗證,更無法進行定量測量,只能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

五、學生易錯點

Φ,ΔΦ,ΔΦ/Δt區別

六、教學資源

問題與練習:3、4、5、7

第5節 電磁感應定律應用

一、學習要求

1.知道感生電場。

2.知道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

3、通過同學們之間的討論、研究增強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認知深度,同時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4、通過對相應物理學史的了解,培養熱愛科學、尊重知識的良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

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

三、教學難點

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的理解。

四、教學資源

感生電場與感應電動勢

第6節 互感和自感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什麼是互感現象和自感現象。

2、知道自感系數是表示線圈本身特徵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單位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3、知道自感現象的利與弊及對它們的利用和防止。

4、能夠通過電磁感應部分知識分析通電、斷電自感現象的原因及磁場的能量轉化問題。

5、通過對兩個自感實驗的觀察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7、通過自感現象的利弊學習,培養學生客觀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自感是電磁感應現象的特例,使學生初步形成特殊現象中有它的普遍規律,而普遍規律中包含了特殊現象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

1.自感現象。

2.自感系數。

三、教學難點

分析自感現象。

四、教學資源

自感現象的分析與判斷

第七節 渦 流 電磁阻尼 電磁驅動

一、學習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渦流現象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材重點

1.渦流的概念及其應用。

2.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的實例分析。

三、教材難點

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的實例分析

四、教學資源

〔演示1〕渦流生熱實驗

〔演示2〕電磁阻尼。

按照教材「做一做」中敘述的內容,演示電表指針在偏轉過程中受到的電磁阻尼現象。

〔演示3〕電磁驅動。

引導學生觀察並解釋實驗現象。

第五章 交變電流

第1節 交變電流

教材分析

交變電流是生產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電流,而正弦電流又是最簡單和最基本的。正弦式電流產生的原理是基於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續和發展,是電磁感應理論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本節知識是全章的理論基礎,由於交變電流與直流不同,因此它對各種元件的作用也不同。正因為交變電流的特殊性,才有了變壓器及其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節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內容標准

知道交變電流,能用函數表達式和圖像描述交變電流。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交變電流。

2.通過模型或實驗認識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了解正弦式交變電流。

二、教材重點

1. 運用電磁感應的基本知識,分析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

2.認識交變電流的特點及其變化規律。

三、教材難點

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

四、教材難點

.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

五、教學資源

用圖象表示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是一種重要方法.

第2節 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教材分析

與恆定電流不同,由於交變電流的電壓、電流等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需要用一些特殊的物理量來描述它在變化中不同方面的特性,本節主要介紹這樣一些物理量。

一、學習要求

1. 知道交變電流的周期和頻率,知道我國供電線路交變電流的周期頻率.

2. 知道交變電流和電壓的峰值,有效值及其關系.

3、 會用圖象和函數表達式描述正弦交變電流。

二、教材重點

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三、教材難點

一般電流有效值的求解

四、教學資源

通過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白,從電流熱效應上看,交流電產生的效果可以與某地恆定電流相等,由此引入有效值的概念.

1.定義:讓交流與恆定電流通過相同的電阻,如果它們在一周期內產生的熱量相等,就把這個恆定電流的值(I或U)叫做這個交流的有效值.

課本第一次明確地用一個周期T來定義有效值,使得有效值的概念更加准確.

2. 正弦交變電流的有效值與峰值的關系

這一關系只對正弦式電流成立,對其它波形的交變電流一般不成立. 其它波形的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就根據有效值的定義去求解。

3. 幾點說明:①各種使用交變電流的電器設備上所標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均指有效值;② 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所測量的數值也都是有效值;③將電容器接入交流電路中,其耐壓值應不小於交變電流的最大值,但熔絲的選擇應據有效值來確定其熔斷電流;④一般情況下所說的交變電流的數值,若無特別說明,均指有效值。

4.有效值與平均值的區別:交變電流的有效值是按照電流的熱效應來規定的,對一個確定的交變電流,其有效值是一定的,而平均值是由E=ΔΦ/Δt來確定的,其數值大小與時間間隔有關。在計算交變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熱功率時,只能用有效值,而不能用平均值;在計算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時,只能用交變電流的平均值,即q = It 。

第3節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教材分析

突出交流與直流的區別,加深學生對交變電流特點的認識。教材介紹了電感和電容在交浪電路中的作用,但不深入討論感抗和容抗的問題,不在理論上展開討論,而是盡可能用實驗說明問題。

一、學習要求

1. 用實驗方法了解電感在電路中對直流有導通作用,也能通過交變電流,定性了解電感對交流有阻礙作用,知道影響感抗大小的因素

2. 用實驗方法了解電容器在電路中起隔斷電流、導通交變電流的作用,定性了解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知道影響容抗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重點

讓學生知道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並能定性解決有關問題.

三、教材難點

通過實驗,了解電容器和電感器對交變電流的導通和阻礙作用。

教學資源

1、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2、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電容器

第4節 變壓器

一、學習要求

1、了解使用變壓器的目的,知道變壓器的基本構造,知道理想變壓器和實際變壓器的區別

2、知道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釋變壓器的變比關系

3、知道不同種類變壓器的共性和個性

二、教材重點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互感過程的理解

三、教材難點

對多個副線圈的變壓器,或鐵芯"分叉"的變壓器,變比關系的推導和理解

四、教材疑點

當輸出功率為零時,原線圈上為什麼還有電流?這個電流有什麼作用?

五、學生易錯點

1、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在應用中的連線方法

2、電流與匝數的關系

六、教材資源

1、實驗: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這個實驗包含了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過程,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

第5節 電能的輸送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便於遠距離輸送」是電能的優點之一,知道輸電的過程.

2、知道什麼是輸電導線上的功率損失和如何減少功率損失.

3、知道什麼是輸電導線上的電壓損失和如何減少電壓損失.

4、理解為什麼遠距離輸電要用高壓.

二、教材重點

變壓器電壓關系與功率關系的理解與應用

三、教材難點

輸電線上電壓損失與功率損失的理解與應用

四、教材疑點

1、增大輸電線的直徑減小電阻應該好像比使用變壓器提高電壓簡單

2、直流輸電有什麼優點

五、學生易錯點

在計算電能的損失功率時,輸電線上的電壓誤以為加在輸電線電阻上的電壓。

六、教材資源

1、科學漫步:輸電新技術和超導電纜輸電

2、第54頁第2題

第 六 章 傳 感 器

第1節 感測器及其工作原理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什麼是感測器,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感測器中常見的三種敏感元件及其它們的工作原理。

3、了解電容式感測器的應用。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感測器的三種常見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

難點:分析並設計感測器的應用電路。

三、教材疑點

霍爾元件中的載流子及實際工作中哪一側電勢高。

四、學生易錯點

1、在實際應用中感測器是怎樣將非電學量轉換成對應的電學量的。

2、簡單電路的分析。

五、教學資源

1、教材60頁第2題介紹9種常見的感測器感受的非電學量轉換成對應的電學量。

2、教材60頁第1題與59上面的說一說相對應介紹電容式和電感式位移感測器。

第2節 感測器的應用(一)

一、學習要求

1、認識力感測器、聲感測器、溫度感測器、,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

2、列舉感測器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3、利用感測器製作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

二、重點難點

重點:電子秤、話筒的工作原理。電熨斗的溫度感測器和電飯鍋的溫度感測器構造,並了解它們不同的工作原理。

難點:利用感測器製作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

三、教材疑點

應變片的工作過程,電熨斗的調溫旋鈕與對應的溫度關系。

四、學生易錯點

1、電容式話筒和動圈式話筒及駐極體話筒的區別與聯系。

五、教學資源

1、教材64頁第1、2、3題介紹三種感測器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第3節 感測器的應用(二)

第4節 感測器的應用實例

一、學習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溫度感測器的應用――電飯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②.了解溫度感測器的應用――各種數字式測溫儀的特點及測溫元件

③.理解光感測器的應用――機械式滑鼠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④.了解光感測器的應用――火災報警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⑤.會用各類感測器(光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等)設計簡單的控制電路

⑥.掌握光控開關電了路的工作原理

⑦.掌握溫度報警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二、教材重點

應使學生加深對常用感測器的認識和使用范圍。

三、本部分的教學難點是:

對感測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本部分疑點是:

感測器的四個典型應用實例電飯鍋、測溫儀、滑鼠器和火災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它們如何實現非電學量向電學量的轉換,及其進行簡單電路的設計,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熱敏電阻,光敏電阻起都是由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分別隨著溫度的增大、光線的增強,它們裡面的自由電子數均增多,故電阻均變小.相反,隨著溫度的減小、光度的減弱,電阻均變大.

五、學生易錯點是:

不能正確理解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我個人認為這個時候你應該多看看物理書
然後記公式的同時聯系想想之前和之後的章節有助於記憶和理解·
·祝你考個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