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基礎知識。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有哪兩個陣營對決他們代表那幾個國家戰勝國和戰敗
一戰
兩大陣營:同盟國、協約國
主要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
主要協約國:大英帝國、法國、俄羅斯帝國
結果:協約國戰勝
二戰
兩大陣營:同盟國、軸心國
主要同盟國:英國、美國、法國、蘇聯、中國
主要軸心國:德國、義大利、日本
結果:同盟國戰勝
㈡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在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一戰的參戰方為同盟國陣營和協約國陣營,約有6500萬人參戰,超過3000萬人傷亡,最後協約國陣營取得勝利。該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同時一戰戰後建立的不和諧世界體系埋下了二戰爆發的種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
性質: 第一次世界大戰(The First World War)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除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傢具有民族解放和自衛的正義性質外,其他都是非正義的。他們的正義不能根本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
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由於德國等資本主義國 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軍事、經濟國力大大增強,一舉超越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原有「均勢」遭到破壞,於是他們便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影響到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利益,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終釀成戰爭。
持續時間: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開始標志: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結束標志:1918年11月德國投降
波及地區: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亞洲
結果:協約國獲勝、同盟國戰敗、戰後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直接原因: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對立
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㈢ 世界大戰的知識總結
(1)世界大戰,是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是帝國主義的產物。它是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在帝國主義時代初期,已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注國力,以武裝斗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鬥,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早在1887年,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時就預測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其爭霸世界的斗爭中,必然會導致「空前規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戰爭」,首次提出了世界性戰爭的概念,以引起世界人民的警惕和防備。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從 1898年到 1914中先後在歐、美、亞三洲形成。以世界霸權和掠奪為政治內容和目的的帝國主義政策的繼續和斗爭,終於在1914年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恩格斯在 27年前的預測是正確的。1939年德、日、意法西斯集團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大戰突出的特點是:
①戰爭的政治目的是爭奪世界霸權。這是由帝國主義的本質決定的。帝國主義的政治內容和目的,就是世界霸權。幾個大國都想爭奪世界霸權,這種斗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導致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就是例證。
②戰爭規模大、危害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亞、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開,33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戰爭,動員軍隊 6500萬----7000萬人,軍隊損失 3750萬人,其中亡 853萬人,居民死亡 66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l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個國家約 20億人口捲入戰爭,動員軍隊 1.1億人,軍民傷亡l億餘人,其中亡 5000萬人,財產損失 4萬億美元。
③戰爭引起了革命。世界戰爭奴役性、掠奪性強,弄得民不聊生,必然導致革命。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革命,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一系列國家相繼獨立,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
④戰爭中聯盟斗爭激烈。帝國主義發動爭奪世界霸權的世界大戰,戰爭規模和戰略目標龐大,這決定著必須擁有強大的戰爭力量。所以,必須由列強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進行世界大戰。處於防禦的一方,也必須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對付強敵。這是自古以來爭霸戰爭的一個重要特點。到了帝國主義時代,發動的世界大戰,這個特點就更加突出了。如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為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後糾集義大利(大戰爆發後退出同盟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共同作戰;以英、法、俄三國為核心組成協約國。兩個帝國主義國家聯盟,展開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大搏鬥。在戰爭進程中,美國、日本、義大利、中國等25個國家先後參加了協約國。這場大戰,以同盟國各國先後投降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日、意軸心國組成的法西斯集團,為了進行以稱霸全球為目的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脅迫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等加入其集團作戰。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慶召開了東亞軍事聯合會議,通過了《遠東聯合行動初步計劃》、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美、英三國在重慶正式成立軍事會議,以加強對日作戰協調。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到 1945年 5月,先後又有 21個國家參加了該統一戰線。這對世界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世界大戰」的概念的表述不盡一致。美軍《統帥綱要》和1962年版《作戰綱要》都把世界大戰稱為「全面戰爭」,並明確「全面戰爭」與「全面核戰爭」、「總體核戰爭」同義,是敵對核強國或聯盟使用一切手段所進行的「不受限制」的「雙方都使用核武器襲擊對方的本土」的戰爭。前蘇聯領導人和官方著作都說:新的世界大戰是兩個「陣營之間」的「火箭核戰爭」,是「全球性的對抗」,包括武裝斗爭、政治斗爭、經濟斗爭、外交斗爭、思想斗爭,以達到「重大政治和經濟目的」。美蘇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長期以來,都准備打一場「按電鈕」式的世界核大戰。蘇聯、「華約」解體後,蘇美兩極體系崩潰,世界正向著政治、經濟多極化方向發展。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日益強大,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只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新的世界大戰是能夠推遲或被制止的。只有消滅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世界戰爭的根源和危險性才能徹底消除。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它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處於劃時代的地位。
這次大戰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面臨危機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匈帝國結成反對俄、法的軍事同盟,1882年義大利加入這個同盟,從而形成了一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三國同盟」(即同盟國)。俄、法對此很快作出反應,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聯盟,英國隨後加入,形成了協約國。這樣,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就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展開了激烈斗爭。1914年6月28日,奧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這為竭力想吞並塞爾維亞的軍國主義分子,攜同妻子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次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霸前哨的俄國於7月30日宣布總動員。8月1日、3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通過本國領土的最後通牒,俄國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前後捲入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3個國家,15億人(占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戰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被動員參軍。
大戰開始後,歐洲大陸上出現了三條戰線:西線,從北海延伸到瑞士邊境,由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作戰;東線,北起波羅的海,南至羅馬尼亞,由俄軍對德、奧作戰;另外有巴爾干戰線,由塞爾維亞軍對奧軍作戰。戰爭在陸上、空中、海上和海下同時進行,戰場遍及歐、亞、非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決定全局的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的共同點是:片面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企圖依靠一兩次總決戰決定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
戰爭第一年(1914年),速決戰計劃即遭破產。在歐洲戰場上,德軍同英法聯軍進行了「1914年邊境之戰」,法軍南撤。德軍推進到巴黎以東的馬恩河地區,遭到法軍大規模反擊(史稱「1914年馬恩河會戰」),德軍退至埃納河一線。9、10月間,為相互迂迴對方的翼側,進入法國北部地區的德軍河英法聯軍實施連續機動,直到海岸方止。(史稱「奔向大海作戰」)。至11月,整個西線從運動戰轉入了陣地戰。這一年,由於土耳其的參戰,近開辟了新戰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出兵佔領中國山東,出現了遠東戰場。英德海軍的主要戰役是北海的兩次赫爾戈蘭海戰(8月,11月)和南大西洋的福克蘭島海戰(12月)。
1915年,各參戰國由於後備兵員和後勤保障發生嚴重問題,被迫將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戰爭重心由西線轉到東線。俄軍同德軍之間先後進行了東普魯士冬季戰役(1~2月)、咯爾巴阡冬季戰役(1~3月)、果爾利策進攻戰役(5月),俄軍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軍退出戰爭。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5月,義大利從同盟國轉入到協約國,在奧匈東南開辟了新戰區。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之後,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1916年,戰爭重新再次轉入西線。德局對法軍實施了「凡爾登戰役」(2~12月),英法聯軍則對德實施了「松姆河戰役」(6~11月)。東線俄軍的西南方面軍對奧匈軍也發動了大規模進攻(6~8月),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從這一年開始,同盟國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
1917年,德國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在海上開展「無限制的潛艇戰」,給英法海運造成極大困難。法軍在埃納河地區對德實施「尼維爾攻勢」(4~5月),法軍損失慘重,英軍單獨對德連續發動進攻,穩住了法國。9月,德國發動「里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在義大利戰線,德奧聯軍實施了「卡波雷托戰役」(10~11月),迫使意軍全線後撤。同年4月,在交戰雙方都陷於困境的情況下,美國伺機加入協約國一方。8月,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也在協約國帝國主義推動下對德奧宣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7至9月,西線的英法軍接連拔除了德軍防線上的三個突出部。9月26日,協約國發動總攻。至11月,同盟國中的土、保、奧、匈先後投降。11月11日,德國也被迫投降。歷時四年又三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遂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爭期間,被擊斃和因傷致死的總計達850多萬人,負傷的有2000多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余美元。
大戰為革命創造了客觀前提,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高漲。1919年~1920年舉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巴黎和會,作為協約國的一員的中國在會上成了列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偉大的「五四」運動。
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戰爭中,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首次出現了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這次大戰經驗的結果。
著名戰役:馬恩河戰役 凡爾登戰役 索姆河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
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斗。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盡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而告結束。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戰爭的結果使得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被鏟除。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戰爭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並產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為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段,戰爭後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二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系。二戰也對軍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雷達,噴氣戰斗機,火箭及導彈,電子計算機,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傷亡是歷史上最慘重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東歐人種的大屠殺、日本對無數中國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盟軍針對德國與日本境內民用目標的轟炸。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全球5千萬人的死亡,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
著名戰役:不列顛之戰 偷襲珍珠港 中途島之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 諾曼底登陸戰 攻克柏林
㈣ 歸納一戰,二戰,冷戰,冷戰後的相關知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簡稱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1914年8月1日,德國首先向俄國宣戰 「一戰」爆發。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1914年8月18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公開宣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稱之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中文又常稱為「歐戰」。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I或Second World War,簡稱WWII或WW2)簡稱二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美國和蘇聯及他們的盟友在1947年至1991年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沖突和競爭。標志事件是由丘吉爾的—「鐵幕演說」開始,蘇聯入侵阿富汗、古巴導彈危機、柏林牆等等。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對抗雙方都盡力避免導致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人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卻又不訴諸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㈤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英語: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法語: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歐戰」。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比利時、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亞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刺殺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干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戰線、奧斯曼土耳其對英國、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戰線等等),其中以西線最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㈥ 第一次世界大戰各方面內容
6.本協定的有效期應與三國同盟相同。 第2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主要過程的學習,了解其「導火線」的作用,認識突發事件對人類和平的威脅。 通過對凡爾登戰役的學習,討論戰爭給人類發展和進步帶來的嚴重災難,引導學生從具體歷史事實得出結論,認識到熱愛和平、遠離戰爭是一種進步的現代意識。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影響而論是空前的,它導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極權主義的盛極一時,並為二十餘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世界大戰的爆發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矛盾與沖突的醞釀、集結和計劃的過程。「帝國主義爭霸世界」是從這個角度講述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過程,在讓學生了解這一過程,認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時,要從各種矛盾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角度來引導,以使學生能從更深刻的背景中尋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薩拉熱窩事件出現在課前的導讀部分,教師可以以不同方式處理:(1)通過對薩拉熱窩事件的敘事性描述,增強故事性(可安排學生課前搜集資料,進行講述),引發學生興趣,進而回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世界局勢,討論大戰的原因。(2)也可以按照歷史的順序,先回顧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局勢發生的巨大變化,各國逐漸走上帝國主義道路,爭霸世界的野心膨脹,矛盾異常尖銳,只需要一顆火花就能點燃整個世界,聯系教材給出的「火葯桶」的材料,強調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線的作用。 作為頗具代表性的凡爾登戰役,教學中應對戰爭殘酷的現實進行形象的描述,使學生認識「戰爭給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帶來嚴重災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和平、遠離戰爭的意識。這也是這一目以「空前的災難」作標題的原因,戰爭不是實現和平的工具,要啟發學生思考和探討人類發展過程中避免戰爭的有效途徑。 本課的難點之二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析和評價,以培養學生認識歷史問題的能力,並形成科學的歷史觀。對於這兩個難點,教師可以根據以往教學過程中對類似問題的處理程度,選擇其一進行設計,不求在一節課中解決全部問題。 現將本課教材的主要內容表示如下,可作為教師板書設計參考: 第2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教法建議 1.注意歷史學科的學習特點,強調歷史發生的時間順序和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引導學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世界局勢,了解列強之間為爭霸世界引發的重重矛盾,了解一戰的背景和原因。 2.利用薩拉熱窩事件的故事性,引發學生興趣,自然過渡到塞爾維亞的民族解放運動為一戰提供了導火線。 3.充分發揮歷史地圖、圖畫、資料的作用,讓學生對如: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過程(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地圖)、「導火線」引發的地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巴爾干半島地圖)、「爭霸」野心的表現(皮洛夫語、漫畫)等事件有直觀、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 4.注意分析、閱讀與圖示的結合。在為學生補充相關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注意指導學生閱讀和自學教材中的小字部分,養成自學的習慣和能力。 5.准備相關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可適當選用部分影視、文字、圖片資料,使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6.指導和要求學生搜集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文學藝術作品,並在課堂提供相應的交流時間。 三、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在評論歷史事件時注意運用史實分析和說明問題,堅持「論從史出」,形成科學的歷史觀。 2.指導學生編寫《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主要史實編年》,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概念。 3.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以指導有興趣的學生閱讀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籍,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世界史》的近代部分等,或組織學生觀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資料片、電影作品《西線無戰事》,直觀的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 老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小孩:不一定。在戰爭中,塞爾維亞人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而戰,這是正義的斗爭,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爭奪霸權的性質完全不同。 他們倆誰說得更有道理? 答案提示:這是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性質的討論和評價,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說明: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列強出於各自的利益考慮,覬覦全球,爭霸世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次,雖然塞爾維亞順應戰前普遍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維護民族獨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股帶有正義性的力量,但並不能改變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 練一練 D 活動與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發生了哪些與這次大戰有關的重要事件?把這些事件放在世界歷史背景下,進行分析和評價。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慫恿中國政府對德宣戰,出兵山東,搶占膠濟鐵路和青島,並提出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段祺瑞政府對德宣戰;新文化運動興起,並最終導致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 教師應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作適當引導,或協助性的提供有關材料。認識角度是廣泛的:比如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世界局勢對各個國家內部的影響,政府與民眾對國際問題的不同態度等等。 (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趙軍) 參考資料 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大公(1863—1914),奧匈帝國皇儲,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皇太子魯道夫自殺,他被立為哈布斯堡王朝皇儲。1898年任奧軍副總司令。1908年,他極力主張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加深了俄與奧匈之間的矛盾,導致波斯尼亞危機。他極力反對南斯拉夫獨立,主張把奧匈二元帝國,改組為奧地利、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三元國家。1914年6月,在塞爾維亞邊境參觀軍事演習後,訪問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刺死,此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歐洲列強對巴爾乾的擴張,激起塞爾維亞族的極力反抗,塞爾維亞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被奧匈佔領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企圖擺脫奧匈控制,同塞爾維亞合並,組成南斯拉夫,對此奧匈帝國力圖阻止。1908年,奧匈帝國乘土耳其發生革命之際,宣布正式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地(該兩地長期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1878年該兩地被奧佔領,但名義上仍屬土耳其),激起塞爾維亞的極大憤怒。塞爾維亞在邊境部署力量,俄國支持塞爾維亞。奧匈帝國也在邊境集結軍隊,雙方劍拔弩張,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德國支持奧國,於1909年3月21日向俄國發出通牒,並威脅說,俄國干涉不僅意味著要對奧匈作戰,還要對德國作戰;德國還要求俄國承認奧匈對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兩地的吞並,否則就對塞爾維亞開戰。俄國由於日俄戰爭(1904~1905年)中戰敗,力量大大削弱,又得不到英、法的支持,無力同德、奧匈抗衡,不得不暫時讓步,承認奧匈對上述兩地的佔領。1912~1913年和1913年,曾發生過兩次巴爾干戰爭,推動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運動,它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並,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奧匈帝國反對塞爾維亞擴大,圖謀吞並塞爾維亞。奧塞沖突成為兩大軍事集團斗爭的焦點,巴爾干成為歐洲火葯庫。 薩拉熱窩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首府。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在其吞並不久的波斯尼亞鄰近塞爾維亞的邊境地區,進行軍事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6月28日是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聯軍在1389年被土耳其軍隊打敗的日子,演習選定在這一天是具有挑釁意義的。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親自檢閱了這次演習,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大公返回薩拉熱窩市區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擊中斃命。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德、奧匈帝國立即以此作為發動戰爭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事件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奧匈決定以此為借口挑起戰爭,吞並塞爾維亞。德國堅決支持奧匈的行動,俄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1914年7月23日,奧匈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答復。通牒內容極其苛刻,要求制止一切反奧活動,懲辦進行反奧宣傳的官民,由奧匈派員共同審判薩拉熱窩事件的「兇手」等。7月25日,塞爾維亞復文,除拒絕會審外,全部接受其餘條件,但奧匈仍不滿。當天奧匈即與塞爾維亞斷交。7月28日對塞宣戰。7月30日,俄國宣布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又對法國宣戰。8月4日,英國借口德軍破壞了比利時中立,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歐洲主要帝國主義國家都捲入了戰爭。義大利出於自身利益,戰爭初期宣布中立,後來又轉向協約國方面,對德奧宣戰。日本為了奪取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於8月15日向德國發出通牒,8月23日向德國宣戰。土耳其於11月參加到同盟國方面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帝國主義國家的擴軍備戰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1882年5月20日) 第一條締約國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並不得參加目的在於反對它們之中任何一國的同盟或協定。它們約定,對可能發生的一般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交換意見,它們並彼此承允,在它們各自利益的范圍內,給予互相支持。 第二條如果義大利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進攻,不論其理由為何,其他兩締約國必須以它們的全部軍隊給予被攻擊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國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法國侵略,義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 第三條如果締約國一方或兩方未有直接挑釁行為而遭受進攻致與兩個或兩個以上非本條約簽訂國的大國發生戰爭,對所有締約國而言,應立即同時產生履行盟約的理由。 第四條如果一個非本條約簽字國的大國威脅締約國之一的國家安全,而受威脅的一方因此被迫與其作戰,締約國另外兩方必須對它們的盟國採取善意中立。在此情形下,它們都各自保留權利,在它們認為適當時參加戰爭並與它們的盟國共同作戰。 第五條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預見的情況下締約國任何一方的安寧受到威脅,締約國應就為了實行最後合作而應採取的軍事措施及時進行會商。它們約定,今後如果共同參加戰爭,在任何情況下,非經它們之間共同商定,不得訂立停戰協定、和約及條約。 第六條締約國相約對本條約的內容及其存在保守秘密。 (以上摘自《1871~1898年的歐洲國際關系》第57~58頁。) 法、俄「軍事協定」(1894年1月最後批准) 1.如果德國或義大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法國,俄國應使用它的所有的軍隊進攻德國。如果德國或奧地利在德國支持下進攻俄國,法國應用它的所有的軍隊和德國作戰。 2.如果三國同盟或組成三國同盟的國家之一動員了它的軍隊,法國和俄國一經接到這件事情的消息,不需要任何事先的協議,應同時動員它們的全部軍隊,並將這些軍隊調到盡可能靠近邊界的地方。 3.法國用於對付德國的軍隊應為130萬人,俄國用於對付德國的軍隊應為70萬或80萬人。這些軍隊應盡速全部參加戰斗,使德國不得不在東線和西線同時作戰。 4.兩國陸軍參謀本部應經常彼此合作,以准備和便利上述措施的執行。在和平的時候,它們應將它們所獲知的有關三國同盟的軍隊的情報互相知照。戰時的通訊的辦法應事先加以研究和准備。 5.法國和俄國都不得單獨媾和。 (以上摘自《1871~1898年的歐洲國際關系》第109~110頁。) 英、法協約 這個協約於1904年4月8日由兩國政府商訂,包括三個有關殖民地問題的協定。由於兩國在對待紐芬蘭、西非、東非、埃及、摩洛哥以及馬達加斯加等殖民地問題達成了妥協,英、法之間實際上成立了非正式的同盟關系。 英、俄協約 這個協約於1907年8月31日簽訂。英、俄以瓜分波斯來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並協調了兩國在阿富汗、中國西藏的關系。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三國協約的完成。 凡爾登戰役 第一次大戰開始後,法英軍隊同德軍在西線展開了激戰,西線戰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主要戰場。1914~1915年,德軍在各個戰場上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急於改變戰場局面。1916年,德軍集中大量兵力向法國的凡爾登要塞發動了進攻。開戰前,法軍並沒有意識到凡爾登要塞的重要性,駐守凡爾登要塞的法軍兵力只有4個師10萬人和270門大炮,而進攻凡爾登的德軍兵力卻達到10個師27萬人,而且都是精銳部隊,由德國皇太子親自率領。1916年2月21日上午10點15分到下午4點45分,德軍集中了所有炮火猛轟凡爾登,把凡爾登附近的戰壕幾乎全部摧毀、森林燒光,甚至連山頭也被削平。同時,德軍的飛艇還對法國的鐵路線進行轟炸。24日,法軍總參謀長到達凡爾登,傳達死守命令。法軍的死守,造成了德軍的進攻速度緩慢。但是,由於法軍的失誤,德軍在25日佔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陣地被切成數段,與後方的交通線也被切斷。凡爾登危在旦夕。這時,法軍統帥部意識到凡爾登的命運同法國的命運已經連在一起,於是,法軍急調援軍,並任命法軍第二集團軍司令貝當為凡爾登地區法軍總司令。25日,貝當到達凡爾登要求士兵死守,不準後退,並在27日後的一周內調集了27萬援軍和大量軍事物資。這期間,每晝夜有6 000輛法軍汽車到達凡爾登。法軍信心大增,阻止了德軍的進攻。三四月間,德軍雖然發動了進攻,但都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5月,雙方進入了消耗戰。從3月開始,法軍向盟軍求援,俄軍在東線發動了進攻,英軍也接替了部分法軍防線,使法軍第十集團軍得以調往凡爾登。6月7日,德軍發動了第三次大規模進攻,佔領了部分法軍陣地。法軍由於得到了大量援軍,最終擋住了德軍的進攻。7月11日,德軍進攻停止,戰場主動權開始向法軍轉移。在此期間,4月,貝當調走,第二集團軍司令尼維爾成為凡爾登法軍總司令,他在1916年的10月和12月兩次發動反攻,奪回了被德軍佔領的失地。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結束。凡爾登戰役中,法軍總兵力的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後參加了凡爾登戰役,而德軍也有46個師投入戰斗。雙方傷亡的總兵力高達70萬人,其中,法軍損失略多。因此,凡爾登戰役也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就在凡爾登戰役激烈進行之時,為了減輕凡爾登法軍所受壓力,英法聯軍在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帶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在這次進攻中,英國軍隊首次把坦克投入戰場。索姆河戰役的規模和激烈程度都超過了凡爾登戰役,這次戰役雙方軍隊的損失人數在120萬人以上。11月,索姆河戰役才結束。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之後,雙方重新進入陣地戰,由於德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都遠不如英國和法國,長期的消耗戰明顯對德軍不利,從此德軍開始走下坡路,因此,許多人認為凡爾登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和影響 首先,大戰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4日全面爆發到1918年11月11日結束,持續時間長達4年零3個月。在這次戰爭中,參加國家多達30多個,約1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67%。戰爭中雙方共動員了7 351萬人上前線,有些國家如法國超過半數的男性公民走上前線。據統計,整個戰爭期間,有900萬軍人在戰場上犧牲,受傷者更是達到2 000多萬,此外還有大約1 000萬平民在戰爭中餓死或病死;按當時的美元計算,參戰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 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也達1 516億美元,在戰爭主要發生地的歐洲,有人估計,工業生產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其次,大戰也造成了歐洲的衰落和美國、日本的興起,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這三個歐洲的老大帝國崩潰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同時,在舊帝國的版圖上出現了德意志共和國、奧地利共和國、波蘭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和匈牙利共和國等資產階級共和國。英國和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它們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削弱。相反美國卻在戰爭中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力量,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當歐洲國家忙於戰爭之際,美國人在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經濟,以製造業為例,1913~1920年間,歐洲製造業的生產量下降了23%,而美國卻增長了22%。1920年,美國的發電量相當於歐洲的總和,鋼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一半以上,石油產量也佔世界產量的2/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有20多個國家欠下了美國巨額債務,其中,英國欠美國40億美元,法國欠美國30億美元。1930年,全世界有40%的黃金儲備在美國手裡,國際金融中心開始從倫敦轉向紐約。日本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獲利者,它趁歐洲列強忙於戰爭之際,在中國等亞洲國家大力拓展勢力。1914~1919年,日本的工業總產量實際增長了1.8倍。盡管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英法等老版的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維持著對世界的統治,但是,實際上,它們已經無力控制世界。所以20世紀30年代,它們面對納粹德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表現為一味退讓,以求太平。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社會主義革命創造了條件,除了俄國十月革命之外,還爆發了德國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以及歐美國家的許多政治罷工。從此,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成為一種世界潮流,並日益發展壯大。 第四,第一次世界大戰還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在戰爭期間,帝國主義宗主國都在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從而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無產階級得以壯大起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中國的「五四」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相繼爆發。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10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多數飛機只用於通信和觀測,不帶武器,當時一般的飛機都是雙翼飛機,只能坐一人,雙方飛行員在空中相遇時,有時還招手致意。後來,飛行員們帶上了手槍、小炸彈甚至磚塊,用於攻擊對方的飛行員或砸毀對方飛機。1914年8月底,3架英國飛機擊落了1架德國飛機,這可能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空戰。1915年底,在法國飛機上安裝了機槍,一名法國飛行員擊毀了兩架德國飛機。不久, 德國人在荷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試製成功機載同步機槍,這種機槍可以精確地按照螺旋槳的轉速射出子彈,使子彈射擊時穿過飛機螺旋槳而又不毀壞螺旋槳的葉片。隨著戰爭的發展,飛機分成戰斗機、偵察機、驅逐機和轟炸機等不同機種,空戰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在索姆河戰役中,僅英國就損失了782架飛機,有近500名飛行員傷亡或失蹤;德國損失369架飛機。圖為英國在戰爭後期轟炸柏林的飛機,它有19米長,裝有4台350馬力的發動機,可攜帶2噸炸彈,最大航距1 700千米。 自由閱讀卡插圖《坦克》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首先研製並投入戰場的坦克,1916年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投入使用。當時,英國是在製造水箱(Water tank)的借口下製造這種裝甲戰車的,後來,人們就根據「tank」一詞的發音,稱它為「坦克」。 本課參考書目 [美]鮑德溫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史綱》,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張瑞德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蘇]羅斯托諾夫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版。 列印本文 地址:北京市沙灘後街55號 郵編:100009 版權所有:人民教育出版社 E-mail:[email protected] 電話:64016633 傳真:64010370 Proced By 大漢網路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滿意請採納
㈦ 一戰特點及影響
(1)影響:給人類帶來災難,是是世界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特點:時間長、波及范圍廣、死傷人數多、經濟損失大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舉例說明:《凡爾賽和約》中中國山東主權問題。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轉交給日本。是損害弱小民族利益。 (3)蘇維埃俄國;頒布「新經濟政策」 分 析: (1)本題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果、特點這一內容。從表格可以看到:戰爭進行的時間,參戰國家,捲入戰爭的人數,傷亡人數,造成的經濟損失。特點可以從表格列出的幾個方面回答,即時間,范圍,傷亡,損失。影響主要是從傷亡和損失這兩個角度回答。所以答案為:影響:給人類帶來災難,是是世界歷史上的空前浩劫;特點:時間長、波及范圍廣、死傷人數多、經濟損失大。 (2)本題考查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相關內容。根據所學周四,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召開了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這兩次國際會議,確立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舉例,可以用中國的史實來說明,《凡爾賽和約》中規定,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完全無視中國也是戰勝國的史事。還可以用《九國公約》中相關史實來說明,這個公約宣稱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際上使中國回復到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本題考查了蘇俄的建立和建設的相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由此誕生。蘇維埃俄國在國內戰爭結束後,進入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了的經濟。在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俄國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所以本題答案為:蘇維埃俄國;頒布「新經濟政策」。 考點: 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㈧ 關於一戰的知識
這種上網路查吧。
㈨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什麼回事!~
第一次世界大占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和協約國(塞爾維亞王國、俄羅斯帝國、法國、比利時、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日本、黑山、羅馬尼亞、希臘、美國、中國等)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是同盟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中國的搞日戰爭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並沒有輸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打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最後是贏的。。
㈩ 一戰和二戰的知識點
一、二戰的轉折點
太平洋戰場轉折點是中途島戰役;北非是阿拉曼戰役;蘇德戰場是斯大林格勒戰役
二、羅斯福新政的背景,影響和評價
1、大危機給美國以空前嚴重的打擊。
2、時任總統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3、在1932年大選中,羅斯福以「新政」為口號擊敗在任總統胡佛,於1933年3月就任總統。
三、綏靖政策影響
1、法西斯侵略日益膨脹,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
2、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四、雅爾塔體制
美、蘇、英三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為了各自的利益,就如何結束戰爭、處理戰爭遺留問題以及維護世界和平等問題,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所達成的一系列諒解協議。
(10)一戰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1、三國同盟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羅斯帝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2、三國協約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帝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三國協約的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