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少數民族口頭流傳的歷法知識有哪些
還有些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天文歷法知識只能以口頭形式代代相傳。
最初就有紀日方法。獨龍族曾經以結繩來紀日,在一根繩子上,過一天打一結,數多少結就知道過了多少天。鄂倫春族以30天為1月,他們在一根皮條上穿30個獸骨,過一天撥下一個骨板,以此來計算日子。苗族有些地區以石塊記日、月,往一個竹筒里放石子,每天放一枚,每月圓一次放一枚大石子,表示過了1月。開筒數石,便可以知道過了多少天或幾個月。佤族的紀日法稍有些進步,它有9或10的名稱,9或10日一循環,3個循環為1個月,這種方法同漢族古代的1月分3旬可能有些聯系。
四川、雲南的彝族人民把一年分為四季:春月、夏月、秋月、冬月,每季又有三個月,世世相傳,一直保留到今天。還有一些口頭流傳的歌謠、諺語、故事傳說中也都包含一些天文歷法知識。根據民間傳說加工整理而成的《西南彝志卜書,共26卷,第1卷和第4卷都有天文歷法的內容。
還有許多民族有他們本民族特色的各種歷法知識。水族、白族、赫哲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瑤族、壯族以及雲南的基諾人,他們的歷法知識種類繁多、豐富多彩。由於各個民族的社會發展階段不同,文化科學水平不同,歷法知識的深淺程度也不同。這些各有特點的歷法在我們面前展現了天文歷法發展史的一幅活的藍圖。
② 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有哪些呢
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是一年有12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有時28天,有時29天。一天有24小時。年月日是一種計時單位,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歷法是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
歷法問題的復雜性
歷法問題的復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周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間的關系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所以,歷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周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歷法一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歷。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系的叫太陽歷,簡稱陽歷。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歷。
③ 農歷陰歷陽歷 歷法知識大科普,進來看看你知道多少
公歷還叫國歷、新歷;書寫的時候用阿拉伯數字標明年、月、日。
農歷還叫古歷、舊歷;書寫的時候用漢字數字標明年、月,不標日。
④ 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和來歷有哪些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歷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歷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歷"。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歷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歷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歷"。
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回歸年。而從一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以回歸年為單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個整數月,在一個月中又安排多少個整數天的方法和怎樣選取一年的起算點的方法就叫歷法。歷法問題的復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周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間的關系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所以,歷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周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歷法一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歷。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系的叫太陽歷,簡稱陽歷;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歷。
無論哪一種歷法,都有一個協調歷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關系間題。在原則上,歷月應力求等於朔望月,歷年應力求等於回歸年。但由於朔望月和回歸年都不是整日數,所以,歷月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歷年須有平年和閏年之別。通過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的適當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或平均歷年等於回歸年。這就是歷法的主要內容。
年月日的來歷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歷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採用回歸年,而是採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歷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歷法上叫做"歷年"
農歷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古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於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循環。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歷的初一和三十日)。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歷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周,就是一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循環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陰歷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在同一個時間里,地球只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太陽的光照不到地球上,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循環。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一天,是歷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這種用太陽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時間是不完全一樣長的,這樣用起來就很困難。為了方便起見,歷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一個長短不變的日,這個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長度,就叫"平太陽日"。按照現在慣例,一日的時間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時,把24小時作為一日。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時止作為一天。但是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恰好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每逢單數進位,而每個時辰又分為三個部份,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交替時間是從當日的半夜十一點整開始為第二天的子時,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0點。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為初子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子時,12:20分到凌晨1:00整為末子時。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為初午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午時,12:20分到下午1:00整為末午時,其它依此類推。
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在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陽歷、陰歷、農歷
陽歷(即公歷),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由"儒略歷"修訂而成。儒略歷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採用的歷法。
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回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歷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整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歷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
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歷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歷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歷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歷作為一種歷法,由於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
現在所有的農歷,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歷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歷,1970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歷"。至於"農歷"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歷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我國歷法淵源甚遠。《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雖然《尚書》乃後人所託,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於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周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我國歷法採用干支記法。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以後,始以記年
⑤ 什麼是歷法
歷法是按一定法制,組合年、月、日等計時單位,構成單位之間換算的方法,以供計量時間之用。
從遠古到現在,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種類繁多,諸如:古埃及歷、古巴比倫歷、古希臘歷、猶太歷、儒略歷、格里歷、伊斯蘭歷、印度歷以及中國歷朝頒行的多種歷法。按其著重點的不同,它們大體可以歸納為三類:以太陽回歸年為主要依據的歷法叫做「陽歷」,以月亮朔望月為主更迭的歷法叫做「陰歷」,同時兼顧回歸年和朔望月的歷法叫「陰陽歷」。
回歸年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從春分點再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即四季更迭的周期。一回歸年長365天5時48分46秒。陽歷就把它作為「歷年」
的標准。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陽會合的周期,也是月亮盈虧圓缺變化的周期。一朔望月長29天12時44分03秒。陰歷把朔望月作為「歷月」的標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
中國古代的歷法有三種:陽歷,陰歷和陰陽合歷。陽歷也叫太陽歷;陰歷也叫太陰歷、月亮歷;陰陽合歷,便是俗稱的農歷。
歷法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叫萬年。有一次,他上山打柴,因為天氣炎熱,便坐在樹蔭下休息。忽然,地上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回家之後,他用幾天時間研製出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可是,當天陰、有雨或有霧時,由於沒有太陽,而影響了測量准確性。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發了他的興趣,於是他又動手製做了一個五層漏壺。日久天長,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便要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風雲的不測,也使他很苦悶。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國君祖乙,對祖乙講解日月運行的道理。
祖乙聽後龍顏大悅,認為很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同時在天壇前修築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研製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測,精心推算,終於制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現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大為感動,為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陽歷和閏年
陽歷是依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而定的歷法,也稱公歷。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因為這個數不是日的整數,為了便於使用,就將365天作為一年,這就是陽歷的一年。因此,每年就多出5小時48分46秒,每4年就多出一天。於是,每4年加1天,為366天,就是閏年。這一天加在2月份的末尾。
那麼,為什麼公歷里獨獨2月在平年是28天呢?傳說在公元前46年,羅馬統帥愷撒著手制定陽歷時,本來規定每年12個月,逢奇是大月,31天;逢偶是小月,30天。2月份逢偶,也應該是30天。但這樣算下來,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所以必須想法在一年中除去1天。從哪一個月里扣去一天呢?因為在古羅馬,執行死刑都在2月,因此人們認為2月是不祥的月份。
所以就在2月份里扣去了一天,2月份就成了29天。後來,屋大維繼愷撒之後做了羅馬皇帝。屋大維發覺愷撒是7月生的,7月是大月,有3l天,而自己是8月生的,8月份是小月,只有30天。為了和愷撒表示同樣的尊嚴,屋大維決定把8月也改為31天。還將下半年的10月和12月都改為大月,9月、11月兩個月改為小月。這樣就多出來一天,只好又從不吉利的2月內扣掉。於是,2月就變成28天了。2000多年來,人們一直沿用著,逐漸地形成了一種習慣。
所以現行的公歷: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l天,4月、6月、9月、1 1月30天,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
農歷和閏月
農歷是我國使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又名夏歷、中歷、舊歷,民問也有叫陰歷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方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似,兼有陰歷月和陽歷年的性質,所以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歷。農歷把日月合朔的日期當作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長度約為29日12小時46分3秒,因此農歷大月是30天,小月29天。
農歷基本上以12個月為一年。但12個朔望月為354.3667天,和回歸年相差l 1天左右。因此每3年就多出33天。為把多餘的日數消掉,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叫閏年,為13個月。至於閏哪一年,由節氣決定。農歷平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383天或384天。
四季劃分
我國古代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
民間一般用農歷的月份來劃分四季:春季為農歷一月到三月,夏季為四月到六月,秋季為七月至九月,冬季為十月到十二月。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
氣象上一般以陽歷的3月到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9月到11月為秋季,12月到第二年的2月為冬季。為了盡可能全面地反映一個地區季節變化的物候情況,氣象部門是用五天平均氣溫的高低作為劃分四季的標。准:平均氣溫穩定在100C以下,為冬季;平均氣溫穩定在220C以上,為夏季;平均氣溫在lO。C~220C之間是春季和秋季。
天乾地支天乾地支簡稱干支,是農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乾和十二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乾地支還有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天乾和地支排列起來,共有60個組合,叫做「六十甲子"。我國人民舊時便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60輪甲子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干支紀年法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組合成對,組成方法是,以天乾的單數對地支的單數,天乾的雙數對地支的雙數,從「甲子"開始,然後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癸亥」。從「甲子」到「癸亥」,共60對,稱60輪甲子。這60對於支,每一對代表一年。假如某一年是甲子年,則以後依次是乙丑年、丙寅年……癸亥年(見上表)。然後又從甲子年開始向後推,60年一個輪回,如此循環往復不斷。
「干支紀年」在到東漢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以政府命名的形式頒行全國,一直延續到現在。
干支紀月法
如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順序推算。
干支紀日法
甲子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往復。例如農歷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千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立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每一地支表示兩個小時。
干支計時與現在時刻列表對照:
時辰用地支作名稱,從夜間11點算起,第一個時辰是子時,半夜11點到凌晨1點。
【子時】夜半(23t,3j至Ol時),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據說老鼠是深夜裡最活躍的動物,所以子時屬鼠。
【丑時】雞鳴(01時至03時),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據說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時屬牛。
【寅時】平旦(03時至05時),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寅字解析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動物是老虎,所以寅時屬虎。
【卯時】日出(05時至07時),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據說此時為「大陰」(即月亮)的時間。
傳說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時就屬兔。
【辰時】食時(07時至09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傳說此時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辰時屬龍。
【巳時】隅中(09時至11時),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據說蛇最愛在此時利用青草作掩護,所以巳時屬蛇。
【午時】日中(11時至13時),又名日正、中午等。午時陽氣到頂,陰氣始生,正是駿馬馳騁的時候,所以午時屬馬。
【未時】日昳(13時至15時),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傳說羊在未時吃過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強,所以未時屬羊。
【申時】哺時(15時至17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時屬猴。
【酉時】日入(17時至19時),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此時正當日沒月出之際,古有「太陽金雞」的傳說,所以酉時屬雞。
【戌時】黃昏(19時至21時),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夜的開始,犬守夜,所以戌時屬犬。
【亥時】人定(21時至23時),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據說晚上9點、10點時天地最混沌,而豬愛睡覺,混沌不清,所以亥時就屬豬。
⑥ 關於中國古代天文歷法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主要介紹中國的古代天文歷法,在早期新石器時代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人們已經能夠利用星體的位置辨別方向,判斷時間,識別季節,因而積累了豐富的天文知識。古代天文歷法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可謂源遠流長,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中國古代歷法和天文緊密聯系,有的甚至只用天文記事作為記時的標志。《中國古代天文歷法》介紹了:二十四節氣、天干與地支、渾天儀與地動儀、古代天文歷法等內容。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彷彿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⑦ 2021小學綜合素質考點:古代天文歷法常識
考點: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2.參商: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3.流火: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4.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5.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
6.農歷: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歷,俗稱陰歷。
7.二十四節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歷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類推。
9.干支:天乾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
(3)於支紀年法。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
以上就是2021年教師資格證小學綜合素質考點: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教師資格證考試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記得查看哦!
⑧ 干支歷的知識有哪些
干支歷,又稱節氣歷或中國陽歷。它是一種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乾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個月。由於60干支以甲子為首,所以干支歷又稱為甲子歷中國出現干支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的年代各不相同。在古代,人們採用干支紀日或紀月時,開頭大概只是單一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干支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干支表地使用干或支。以後就將干支配搭起來使用。干支紀日是現今歷史上最長的紀日法,據考從伏羲氏就開始有創建,從中國古代的夏朝就已經開始使用。殷墟甲骨卜辭中,就載有大量用於紀日的干支記錄。但因材料的缺失,我們並不能完整串聯到商代的干支紀日。後來延續的紀日干支是根據古代歷史典籍《春秋》中所記載的日食時間,即從春秋時候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開始起算至今的。接著,春秋戰國時期已採用十二辰(地支)紀月。在後來的《禮記》、《史記》、《淮南子·時則訓》等古籍中都有這樣的記載:「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採用。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干支來紀年。唐代以後,五代歷書(即黃歷)月名開始注以干支,北宋時又將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干支注記,干支歷日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