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眼鏡的基本知識
眼鏡一般就是主要看鏡框、鏡片、廠家這幾個主要的因素。
一般配鏡只需要注意以下問題就可以了:
一、精確的驗光:
驗光至少包括三大部分:電腦驗光,綜合驗光儀驗光,插片試戴測試。加上舊鏡參數測量等,整個過程應該不會低於30分鍾。
如果是配隱形眼鏡,還得做裂隙燈檢查和曲率儀測量基弧等。
二、鏡架的挑選:
1、低劣的鏡架都是什麼樣的?
鏡架的品質從外觀是可以看得出來的,畢竟是和皮膚接觸的物品,表面的光滑細致是必要的。
2、如何挑選鏡架?
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大量試戴,直觀比對試戴效果更直接可靠,多花些時間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另外,在舒適性和美觀允許的情況下,尺寸盡量大一點,這樣視野會大一些。但也有些驗光的參數對鏡架選擇有限制。如:瞳距很小,選尺寸太大的就不太適合。
盡量不要選表面噴漆的產品,耐用時長比較短.
特別注意,TR、塑鋼、不銹鋼、木製、β鈦的鏡腳都不能調整,試戴時要注意試戴鏡架還未加上鏡片的重量,以免配製好後,發現配戴不適(如鏡框容易下滑)的問題。
三、鏡片的選擇
1、根據折射率挑選:
因為鏡片折射率越高鏡片越薄但價位越高
2、材質選擇:
玻璃片:現在使用率較低,且工廠也主要做高折射率為主,如:1.8、1.9的折射率。
樹脂片:目前還是最主流的材質,表面強化後硬度較高。當然不如玻璃鏡片。
PC片:國內的成熟度還有待確認,但其鏡片輕、韌性高不碎裂是顯著優點。
指導意見:300度以下近視,不影響視物不建議佩戴眼鏡。特別是18周歲以下孩子。
18周歲以下孩子近視,建議服用樂睛視力營養素,每天兩包,一周左右能看到變化。堅持服用一段時間,近視度數會降低,視力會慢慢改善。且不會反彈。
② 買眼鏡如何挑選
一、按材質。
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鏡片按照材質分為玻璃片、樹脂片和pc片三種。玻璃鏡片是所有眼鏡片中最耐刮的一種鏡片,並且它的透光效果也比較好,相同度數情況下,比其他的鏡片都要薄,是鏡片中光學效果最好的鏡片。但是,由於玻璃鏡片比較容易破碎,對眼睛安全造成威脅,所以很少有人配戴。樹脂鏡片是目前眼鏡市場最暢銷的一種眼鏡片,它的重量輕、不易破碎以及價格較低等優勢,是近視眼鏡配戴者普遍的選擇。但是樹脂鏡片的耐磨性不及玻璃片,所以在配戴時需要小心護理。pc鏡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太空片、宇宙片,這是因為pc鏡片的的韌性超強,最不易破碎,並且它的鏡片也是目前鏡片中最輕的眼鏡片。常用來當做兒童配鏡鏡片。但是這種鏡片不耐高溫,容易受高溫而變形。目前市面上已經基本沒有玻璃鏡片了,大多數都是樹脂和PC鏡片。
二、按品牌。
鏡片的品牌分為國產和進口的,進口的依視路、蔡司、蘇拿、豪雅等都是比較出名,國產的像明月、天鴻、偉星、天潤等這些也都是國內一流的鏡片生產廠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進口的鏡片價格一般都會比較高一些,透光率、耐磨性能這些也會更加的優秀一些,適合一些有一定鏡架能力的消費者。然而,國產的鏡片性價比比較高,適合大眾的消費者。至於選擇哪一個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3
三、按度數匹配。
眼鏡片的折射率夠用就可以了,很多的眼鏡店為了提高銷售額會推薦使用高折射的鏡片,說這樣就會使得眼鏡更加的薄一點。其實不然,眼鏡片的折射率主要夠用就可以了。一般來說,400以下的建議選擇1.600折射率的鏡片,500度以上800度以下的建議使用1.67的鏡片,超過800度最好使用1.74的鏡片。不必追求高折射率,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③ 眼鏡鏡片鍍膜的基本常識有哪些
膜層,是對眼鏡片表面多層光學薄膜的總稱。鏡片為了獲得一些新的、原本不具備的優良性能,在眼鏡片的表面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鍍上一定厚度的單層或多層光學薄膜。
以天視A6膜為例哈
1、AR減反射膜:通過表面精密鍍膜,利用光的相干涉原理,減少或消除鏡片光線反射,從而提升鏡片的透光度。一般情況下,採用單層減反射膜很難達到理想的增透效果,因為一層減反膜只對某一波段的光有減反作用,往往採用雙層、三層甚至更多層數的減反射膜來改善可見光全波段增透效果,從而使鏡片更通透。像天視A6膜,前後減反射膜就有14層,帶來的減反射效果就很好。
2、強化膜:增強鏡片表面硬度,讓鏡片不易劃傷磨損。
3、防靜電膜:是減少表面鏡片,這樣鏡片就不容易吸收灰塵而變臟。
4、耐久頂膜,可能覺得不好理解,其實它就相當於防水防油膜,這層膜非常的光滑,所以水滴油污在上面基本留不下來,所以有著很好的防水和防油污效果(例如鏡片有指紋,其實就是防油污效果不行)
5、防藍光膜:原理跟AR減反射膜相反,也是通過精密的鍍膜,同樣利用通過光的干涉作用,但是卻是增加指定的有害藍光的波段的反射,使鏡片一定程度上隔絕藍光,保護眼睛。(一般有防藍光膜就不會有減反射膜,有減反射膜就不會有防藍光膜)
6、另外還有偏光膜等膜層,可以自己再網路一下。
④ 請問關於眼鏡鏡片知識
低耗鏡片?沒有這個概念,忽悠人的!漸進鏡片是相對單光鏡片而言的,普通的鏡片是單光鏡片,即一個鏡片上只有一個焦點,漸進鏡片從上到下有很多焦點,比如最上面是350度,往下依次是325度、300度、275度等逐步變化的,有可能是遞增或遞減。青少年漸進鏡片度數是遞減的,一般最上面的度數和最下面的度數相差150度。還有一種漸進鏡片是中老年戴的,度數由上至下是遞增的。青少年戴漸進片可以控制近視發展的速度,老年人戴可以做到看遠看近都清楚。
⑤ 求配眼鏡的一些常識,眼鏡框,眼鏡片都有什麼門道
怎麼說呢?
說暴利,到每個城市看看,能在鬧市區開店的各行各業,哪個不是暴利。現在房租那麼高!商家也是人,都要吃飯的。
我是個賣家。換個角度,如果我是買家。從我的專業角度為自己選副眼鏡。
不考慮度數,論性價比,我會選用玻璃鏡片。鏡片只要不破,可以一直使用,物理參數穩定,不容易磨損。當然為了佩戴舒適,我用的是樹脂鏡片,圖的是輕,我就用國產的鏡片,鏡片毛了就換。
眼鏡架
我會選擇質量好的鈦架,400以上知名品牌的,簡潔大方,選用經典款式,經久耐用。
我自己用的是無框架。度數在600度,不高也不低。無框架有個其他類型眼鏡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任意換形狀。國產鏡片用毛了。換個形狀做一副,又是另一種感覺。
鏡架顏色,我優先選擇銀白色(金屬原色)。不要聽信眼鏡店裡的人說什麼眼鏡架,不掉色,那都是騙人的,只要是眼鏡架就掉色。國際品牌的也一樣,時間長短而已。為什麼選銀白色,等鍍層掉色了,露出了金屬,還是銀白色,沒其他顏色那麼明顯。
上面說的是選擇眼鏡架和鏡片僅供參考
下面說到關鍵處;
眼鏡屬於醫療器械,具有醫療作用。
買眼鏡,不同於其他商品,其實買的就是驗配師的技術、眼鏡店的品牌、信譽、服務!
配眼鏡關鍵的還是驗配師的水平,直接關繫到你眼睛健康,為了省錢,重視眼鏡的美觀度,忽略眼睛健康的人不在少數。
如何選擇有點難說,不一定店大水平就高,不一定人氣足,就是水平高。
進店第一件是就是先驗光,從驗光師的談吐舉止就能看出他專不專業。看驗光過程,完全按正常流程驗下來應該是15分鍾左右。專家的話看會根據你的情況相應的增減流程,也需要5~10分鍾,特殊光度驗光時間會延長。2~3分鍾確定一個光,那是神人!
全是原著,為了5分?為了解除大家對眼鏡的誤解。
⑥ 眼鏡片是綠膜好還是黃膜好
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看,不能單純根據眼鏡片膜的顏色來判斷好不好,下面大致說明一下綠膜和黃膜的特點。
1、綠膜鏡片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具有防輻射防紫外線的功能。
2、黃膜也被稱為黃金膜,大多數為球面鏡,在雙防(防輻射,防紫外線)鏡片中是較為高檔的鏡片,特點硬度高,耐磨,防水。透光率是鍍膜鏡片中最好一種。
3、藍膜,具有防輻射的功能,廣受歡迎。
⑦ 請教一些關於眼鏡片的常識!
鏡頭鍍膜的作用(用途)有二:1、增加鏡頭的透光率,製造鏡頭的原料是玻璃,玻璃雖然透明,但也有阻光作用,實驗得知,每片玻璃阻光8%,鏡頭是有多片玻璃構成的,渡上一層膜(氧化鎬)可以大大提高透光率,減少透光損失;2、防止雜散光干擾影像,提高影像清晰度。
加硬是指鏡片沒有加膜,沒有加膜的鏡片好!
發水膜是非球面鏡片,是指看東西時,是立體的,而加膜,加硬看東西時,四周有點橢圓,但是不明顯。
加膜的好,一是保護鏡片,二是有效減低紫外線對眼睛的影響,三是好看呵呵。
現在許多人配眼鏡時,要求在鏡片上加膜。
鏡片加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抗反射膜,即通過在鏡片前表面鍍上多層不同折射率與不同厚度的透明材料,利用光干涉的原理來減少鏡片表面多餘的反射光。鏡片加了抗反射膜後,對光線的通透性會增加,佩戴者感覺眩光減少了,視物也更加真切和明亮。另一種是加硬膜,主要用於樹脂鏡片。它一般加在鏡片前表面,使樹脂鏡片抗磨能力增強,同時光的通透性也有所加強。使用者在清潔加硬膜鏡片時,應先用清水將鏡片前後表面洗凈,再用干凈軟布吸干,注意不要在鏡片乾燥時擦拭。
如果普通的鏡片可以看得很清楚,就不需要加膜,如果要加,樹脂鏡片可以加抗反射膜,也可以加硬膜,玻璃鏡片一般只加抗反射膜。
選眼鏡最好還是去正規的眼鏡店,經過專業技師的驗光和建議,配出適合你的視力和臉型的眼鏡。
光學鏡片鍍膜
一、 耐磨損膜(硬膜)
無論是無機材料還是有機材料製成的眼鏡片,在日常的使用中,由於與灰塵或砂礫(氧化硅)的摩擦都會造成鏡片磨損,在鏡片表面產生劃痕。與玻璃片相比,
有機材料製成的硬性度比較低,更易產生劃痕。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觀察到鏡片表面的劃痕主要分為二種,一是由於砂礫產生的劃痕,淺而細小,戴鏡者不容易察覺;另一種是由較大砂礫產生的劃痕,深且周邊粗糙,處於中心區域則會影響視力。
(1)技術特徵
1)第一代抗磨損膜技術
抗磨損膜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當時認為玻璃鏡片不易磨製是因為其硬度高,而有機鏡片則太軟所以容易磨損。因此將石英材料於真空條件下鍍在有機鏡片表面,形成一層非常硬的抗磨損膜,但由於其熱脹系數與片基材料的不匹配,很容易脫膜和膜層脆裂,因此抗磨損效果不理想。
2)第二代抗磨損膜技術
20世紀80年代以後,研究人員從理論上發現磨損產生的機理不僅僅與硬度相關,膜層材料具有「硬度/形變」的雙重特性,即有些材料的硬度較高,但變形較小,而有些材料硬度較低,但變形較大。第二代的抗磨損膜技術就是通過浸泡工藝法在有機鏡片的表面鍍上一種硬度高且不易脆裂的材料。
3)第三代抗磨損膜技術
第三代的抗磨損膜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主要是為了解決有機鏡片鍍上減反射膜層後的耐磨性問題。由於有機鏡片片基的硬度和減反射膜層的硬度有很大的差別,新的理論認為在兩者之間需要有一層抗磨損膜層,使鏡片在受到砂礫磨擦時能起緩沖作用,並而不容易產生劃痕。第三代抗磨損膜層材料的硬度介於減反射膜和鏡片片基的硬度之間,其磨擦系數低且不易脆裂。
4)第四代抗磨損膜技術
第四代的抗膜技術是採用了硅原子,例如法國依視路公司的帝鍍斯(TITUS)加硬液中既含有有機基質,又含有包括硅元素的無機超微粒物,使抗磨損膜具備韌性的同時又提高了硬度。現代的鍍抗磨損膜技術最主要的是採用浸泡法,即鏡片經過多道清洗後,浸入加硬液中,一定時間後,以一定的速度提起。這一速度與加硬液的黏度有關,並對抗磨損膜層的厚度起決定作用。提起後在100 °C左右的烘箱中聚合4-5小時,鍍層厚約3-5微米。
(2)測試方法
判斷和測試抗磨損膜耐磨性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臨床使用,讓戴鏡者配戴一段時間,然後用顯微鏡觀察並比鏡片的磨損情況。當然,這通常是在這一新技術正式推廣前所採用的方法,目前我們常用的較迅速、直觀的測試方法是:
1)磨砂試驗
將鏡片置於盛有砂礫的宣傳品內(規定了砂礫的粒度和硬度),在一定的控制下作來回磨擦。結束後用霧度計測試鏡片磨擦前後的光線漫反射量,並且與標准鏡片作比較。
2)鋼絲絨試驗
用一種規定的鋼絲絨,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在鏡片表面上磨擦一琿的次數,然後用霧度計測試鏡片磨擦前後的光線漫反射量,並且與標准鏡片作比較。當然,我們也可以手工操作,對二片鏡片用同樣的壓力磨擦同樣的次數,然後用肉眼觀察和比較。
上述兩種測試方法的結果與戴鏡者長期配戴的臨床結果比較接近。
3)減反射膜和抗磨損膜的關系
鏡片表面的減反射膜層是一種非常薄的無機金屬氧化物材料(厚度低於1微米),硬且脆。當鍍於玻璃鏡片上時,由於片基比較硬,砂礫在其上面劃過,膜層相對不容易產生劃痕;但是減反射膜鍍於有機鏡片上時,由於片基較軟,砂礫在膜層上劃過,膜層很容易產生劃痕。
因此有機鏡片在鍍減反射膜前必須要鍍抗磨損膜,而且兩種膜層的硬度必須相匹配。
二、 減反射膜
(1)為什麼需要鍍減反射膜?
1)鏡面反射
光線通過鏡片的前後表面時,不但會產生折射,還會產生反射。這種在鏡片前表面產生的反射光會使別人看戴鏡者眼睛時,看到的卻是鏡片表面一片白光。拍照時,這種反光還會嚴重影響戴鏡者的美觀。
2)"鬼影"
眼鏡光學理論認為眼鏡片屈光力會使所視物體在戴鏡者的遠點形成一個清晰的像,也可以解釋為所視物的光線通過鏡片發生偏折並聚集於視網膜上,形成像點。但是由於屈光鏡片的前後表面的曲率不同,並且存在一定量的反射光,它們之間會產生內反射光。內反射光會在遠點球面附近產生虛像,也就是在視網膜的像點附近產生虛像點。這些虛像點會影響視物的清晰度和舒適性。
3)眩光
象所有光學系統一樣,眼睛並不完美,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模糊圈。因此,二個相鄰點的感覺是由二個並列的或多或少重疊的模糊圈產生的。只要二點之間的距離足夠大,在視網膜上的成像就會產生二點的感覺,但是如果二點太接近,那麼二個模糊圈會趨向與重合,被誤認為是一個點。
對比度可以用來反映這種現象,表達視力的清晰度。對比值必須大於某一確定值(察覺閾,相當於1-2)才能夠確保眼睛辨別二個鄰近點。
對比度的計算公式為:D=(a-b)/(a+b)
其中C為對比度,二個相鄰物點在視網膜上所成像的感覺最高值為a,相鄰部份的最低值為b。如果對比度C值越高,說明視覺系統對該二點的解析度越高,感覺越清晰;如果二個物點非常接近,它們的相鄰部分的最低值比較接近於最高值,則C值低,說明視覺系統對該二點感到不清晰,或不能清晰分辨。
讓我們來模擬這樣一個場景產:夜晚,一位戴眼鏡的駕車者清晰地看見對面遠處有二輛自行車正沖著他的車騎過來。此時,尾隨其後的汽車的前燈在駕車者鏡片後表面上產生反射:該反射光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增加了二個被觀察點的強度(自行車車燈)。所以,a段和b段的長度增加,即然分母(a+b)增加,而分子(a-b)保持不變,於是就引起了C值的減少。對比減小的結果會令駕駛員最初產生的存在二個騎車人的感覺重合成為單一的像,就好比區分它們的角度被突然減小!
4)透過量
反射光占入射光的百分比取決於鏡片材料的折射率,可通過反射量的公式進行計算。
反射量公式:R=(n-1)平方/(n+1)平方
R:鏡片的單面反射量 n:鏡片材料的折射率
例如普通樹脂材料的折射率為1.50,反射光R=(1.50-1)平方/(1.50+1)平方=0.04=4%。
鏡片有兩個表面,如果R1為鏡片前表面的量,R2為鏡片後表面的反射量,則鏡片的總反射量R=R1+R2。(計算R2的反射量時,入射光為100%-R1)。鏡片的透光量T=100%-R1-R2。
由此可見,高折射率的鏡片如果沒有減反射膜,反射光會對戴鏡者帶來的不適感比較強烈。
(2)原理
減反射膜是以光的波動性和干涉現象為基礎的。二個振幅相同,波長相同的光波疊加,那麼光波的振幅增強;如果二個光波原由相同,波程相差,如果這二個光波疊加,那麼互相抵消了。減反射膜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鏡片的表面鍍上減反射膜,使得膜層前後表面產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擾,從而抵消了反射光,達到減反射的效果。
1)振幅條件
膜層材料的折射率必須等於鏡片片基材料折射率的平方根。
2)位相條件
膜層厚度應為基準光的1/4波長。d=λ/4 λ=555nm時,d=555/4=139nm
對於減反射膜層,許多眼鏡片生產商採用人眼敏感度較高的光波(波長為555nm)。當鍍膜的厚度過薄(〈139nm),反射光會顯出淺棕黃色,如果呈藍色則表示鍍膜的厚度過厚( 〉139nm)。
鍍膜反射膜層的目的是要減少光線的反射,但並不可能做到沒有反射光線。鏡片的表面也總會有殘留的顏色,但殘留顏色哪種是最好的,其實並沒有標准,目前主要是以個人對顏色的喜好為主,較多為綠色色系。
我們也會發現殘留顏色在鏡片凸面與凹面的曲率不同也使鍍膜的速度不同,因此在鏡片中央部分呈綠色,而在邊緣部分則為淡紫紅色或其它顏色。
3)鍍減反射膜技術
有機鏡片鍍膜的難度要比玻璃鏡片高。玻璃材料能夠承受300 °C以上的高溫,而有機鏡片在超過100 °C時便會發黃,隨後很快分解。
可以用於玻璃鏡片的減反射膜材料通常採用氟化鎂(MgF2),但由於氟化鎂的鍍膜工藝必須在高於200°C的環境下進行,否則不能附著於鏡片的表面,所以有機鏡片並不採用它。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真空鍍膜技術的發展,利用離子束轟擊技術,使得膜層與鏡片的結合,膜層間的結合得到了改良。而且提煉出的象氧化鈦,氧化鋯等高純度金屬氧化物材料可以通過蒸發工藝鍍於樹脂鏡片的表面,達到良好的減反射效果。
以下對有機鏡片的減反射膜鍍膜技術作一介紹。
1)鍍膜前的准備
鏡片在接受鍍膜前必須進行預清洗,這種清洗要求很高,達到分子級。在清洗槽中分別放置各種清洗液,並採用超聲波加強清洗效果,當鏡片清洗完後,放進真空艙內,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和垃圾再黏附在鏡片表面。最後的清洗是在真空艙內,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空氣中的灰塵和垃圾再黏附在鏡片表面。最後的清洗是在真空艙內鍍前進行的,放置在真空艙內的離子槍將轟擊鏡片的表面(例如用氬離子),完成此道清洗工序後即進行減反射膜的鍍膜。
2)真空鍍膜
真空蒸發工藝能夠保證將純質的鍍膜材料鍍於鏡片的表面,同時在蒸發過程中,對鍍膜材料的化學成分能嚴密控制。真空蒸發工藝能夠對於膜層的厚度精確控制,精度達到。
3)膜層牢固性
對眼鏡片而言,膜層的牢固性是至關重要的,是鏡片重要的質量指標。鏡片的質量指標包括鏡片抗磨損、抗文化館、抗溫差等。因此現在有了許多針對性的物理化學測試方法,在模擬戴鏡者的使用條件下,對鍍膜鏡片進行膜層牢度質量的測試。這些測試方法包括:鹽水試驗、蒸汽試驗、去離子水試驗、鋼絲絨磨擦試驗、溶解試驗、黏著試驗、溫差試驗和潮濕度試驗等等。
三、 抗污膜(頂膜)
(1)原理
鏡片表面鍍有多層減反射膜後,鏡片特別容易產生污漬,而污漬會破壞減反射膜的減反射效果。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發現減反射膜層呈孔狀結構,所以油污特別容易浸潤至減反射膜層。解決的方法是在減反射膜層上再鍍一層具有抗油污和抗水性能的頂膜,而且這層膜必須非常薄,以使其不會改變減反射膜的光學性能。
(2)工藝
抗污膜的材料以氟化物為主,有二種加工方法,一種是浸泡法,一種是真空鍍膜,而最常見的方法是真空鍍膜。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真空鍍膜。當減反射膜層完成後,可使用蒸發工藝將氟化物鍍於反射膜上。抗污膜可將多孔的減反射膜層覆蓋起來,並且能夠將水和油與鏡片的接觸面積減少,使油和水滴不易粘附於鏡片表面,因此也稱為防水膜。
對於有機鏡片而言,理想的表面系統處理應該是包括抗磨損膜、多層減反射膜和頂膜抗污膜的復合膜。通常抗磨損膜鍍層最厚,約為3-5mm,多層減反射膜的厚度約為0.3um,頂層抗污臘鍍最薄,約為0.005-0.01mm。以法國依視路公司的鑽晶(crizal),復合膜為例,在鏡片的片基上首先鍍上具有有機硅的耐磨損膜;然後採用IPC的技術,用離子轟擊進行鍍減反射膜前的預清洗;清洗後採用高硬度的二氧化鋯(ZrO2)等材料進行多層減反射膜層的真空鍍制;最後再鍍上具有110的接觸角度的頂膜。鑽晶復合膜技術的研製成功表明了有機鏡片的表面處理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