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言文基礎知識點
文言文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 分類 翻譯方法 例子
名詞動用 前加動詞 一狼洞其中(打洞)
前加介詞後加動詞 驢不勝怒,蹄之(用蹄子踢)
另外動詞替換 舍於其址(蓋房子)
名詞作
狀語 表形狀 像…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像犬一樣)
表態度 像對待…一樣 吾得兄事之(像對待兄長一樣)
表方位 在…,從…,向… 孔子東游(向東)
表時間 每…,在… 歲賦其二(每年)
表工具 用…,乘… 輦來於秦(乘車)
表處所 在… 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
形容詞
作動詞 狀語對譯法 敵人遠我(遠離)
補語對譯法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動詞替換法 私我也(偏愛)
形容詞作名詞 形容詞+的+名詞 勞師以襲遠(遠方的國家)
使動 名詞使動 使…成為什麼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成為王)
動詞使動 讓…做什麼 臣活之(使…活下來)
形容詞使動 使…變得怎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變得愚蠢)
意動 名詞意動 把…當作…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
形容詞意動 認為…怎樣 成以其小,劣之(認為…不好)
文言文翻譯技巧
將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綜合考察。其翻譯原則主要是:忠於原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某些詞該怎麼解釋就怎麼翻譯。如「商君佐之」的「佐」就按其意義翻譯成「輔佐」即可。
2.解釋和翻譯有相當距離,不能簡單地把解釋當做翻譯。這種情況,應按這一詞在句中所指的意思來譯。如:「焚百家之言」的「言」當釋為「言論」、「學說」,但這樣的解釋不能作「焚」的賓語,根據文意,這里應譯為「記載言論的著作」。
3.要恰當處理一些修辭格。是比喻的,要翻譯成「像……什麼」,或直接譯出比喻的本體;是借代,只把所代的事物寫出就可以;是委婉說法的,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來譯就可以了。
4.各類專有名詞和各個領域中的習慣用語譯時要注意。凡屬專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謚號、廟號、年號、書名等,可不譯。各種領域中有一系列的習慣用語,如官場中的「下車」、「視事」、「乞骸骨」等,可按現在的說法譯出。
5.句子一些省略的成分,有時需補出。如「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不內」後省了賓語,可補出。
6.一些文言句子的語序,有時必須改變。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等句式,翻譯時必須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譯出。
7.有些特殊的句子,譯時需要擴充或濃縮。如「懷敵附遠,何招不至?」就應譯為「使敵人降順,讓遠方的人歸附,招撫誰,誰會不來呢?」這類句子言簡意深,如翻譯時不擴充,就難於把意思表達清楚。有的句子為了某種需要,故意用繁筆,遇到這種情況,只譯出意思即可。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譯時可凝縮為「秦有並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古文翻譯八法
古文翻譯是對古漢語知識的綜合能力的訓練。近年來,在高考語文試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觀題,體現著新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譯呢?准確、明白、通順,符合現代漢語表述習慣,沒有語病;能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筆優美、生動、富有表現力是文言文翻譯的標准。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八種方法。
一、 加。即加字法。在單音節詞前或之後加字,使之成為雙音節詞或短語。
(一) 單音節變雙音節。如:
1、前辟四窗,垣牆周庭。(《項脊軒志》)
譯文:前面開辟了四個窗子,障壁圍著院子(或「繞著院子砌上圍牆」)。
2、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譯文:獨自一個人欣賞音樂快樂,同別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呢?
(二) 同形異義詞取古義。如:(1)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赤壁之戰》)(2)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3)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4)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久已疲。(《赤壁之戰》)上述四例中,(!)「妻子」,今義指男子的配偶,即愛人(女方);古義為妻子和兒女。(2)「絕境」,今義指沒有出路的境地;古義為與外界隔絕的地方。(3)「宣言」,今義是表示政見的公告或聲明;古義指公開揚言。(4)「不過」,今義為轉折連詞,古義是不超過的意思。
二、 減。對於「偏義復詞」,就是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翻譯時,要將「陪襯意」去掉。如:
(1)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指南錄後序》)
(2)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3)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
(4) 備盜之出入也。(《鴻門宴》)
(5)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論積貯疏》)
(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淺。(《石鍾山記》)
(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沒有「罰」的意思;(2)「異同」只有「異」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課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飢穰」只有「飢」的意思;(6)
「深淺」只有「深」的意思。
此外,有些詞語只有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如一些語氣詞、發語詞、助詞以及表敬稱或謙稱中沒有實在意義的詞,無法譯出,可刪去不譯。
三、 乘。古漢語中,倍數表達一般是在基數詞後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則單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謀攻》)其中,「十」「五」後省「倍」字;「倍」,表示「一倍」。
古漢語中,如果還有並舉兩數,那麼就以其乘積表數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牆。」(《項脊軒志》)「三五」之積為十五,「三五之夜」指陰歷每月十五的圓月之夜晚。同樣,「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歲的花季年齡。
四、 除。古漢語分數表達形式,絕大多數出現在表比較的語境中,結合語境來概括,有如下幾種類型。
(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漢書•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數形式,從古代延續至今,已保留下來了。
(二) 簡略式。如「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十」為分母,「一」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眾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史記•淮南衡山王列傳》)「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即不足吳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詞+「之」+分子。如「大都不過三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三國之一」,即國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過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 留。古代漢語中的各類專有名詞,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號、度量衡單位和數量詞等不必翻譯,直接保留,只有不譯不明白時才翻譯出來;古今詞義一致的,也無須翻譯。如:
(1)淳於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戰國策。齊策》)(人名)
(2)戰於長勺。(《左傳曹劌論戰》)(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江南春絕句》)(朝代)
(4)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起義》)(年號。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三國志•魏書﹒武帝傳》(量具名)
六。換。 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有些詞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有些隨著舊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舊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語言習慣而靈活運用,即在特定的語境中,改變它的詞性,臨時活用一下。翻譯文言文時,對此要恰當選用現代漢語的詞彙將它們替換。主要注意以下幾種。
(一) 通假字。它作為一種特殊的文言現象,是古人在書寫中用同音代替的辦法寫成的別字。翻譯時,要先找出本字與現代漢語構成的通假。
(1) 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齊桓晉文之事》)(「枝」通「肢」,肢體)
(2) 今王田獵與此。(《庄暴見孟子》)(「田」通「畋」,打獵)
(3)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孟子見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從,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蹤)
(一) 名稱說法改變。如:
(1)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東陽馬生序》)(篋,箱子,這里指書箱;屣,鞋子)
(2)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項脊軒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須就斃。(《促織》)(斯須,復音虛詞,一會兒)
(4)目不能兩視而明。(《荀子•勸學》)(目,眼睛)
(二) 詞類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水,游水。名詞活用為動詞)
(2)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人。(《捕蛇者說》)(殫,出產的;竭,收入的。動詞活用為名詞)
(3)斫其正,養其旁條。(《病梅官記》)(正,正枝,或主幹。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4)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一,統一。數詞活用為動詞)
七。移。文言里有幾種語序,和現代漢語里的相應句式的語序如果有所不同時,翻譯中要將文言語序移位。
(一) 主謂倒裝。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2) 稱心快意,幾家能彀?(《與妻書》)譯文:有幾家能夠稱心快意地過日子呢?
(二) 賓語前置。
(1) 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如:
A.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譯文: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起呢?
B.大王來何操?譯文:大王來帶著什麼(東西)?
(2) 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譯文:古時的人沒有欺我。
B.莫我肯顧。《詩經•碩鼠》)譯文:沒有人肯照顧我。
(3) 用助詞「之」 、「是」等置於前置的賓語和謂語之間。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有什麼用處呢?
B.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冉求,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4) 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如:
A.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譯文:國家用什麼來救濟(百姓)呢?
B.是以見效。(《屈原列傳》)譯文:因為這個被放逐。
(三) 定語後置。如:
(1)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明確:「高」修飾「廟堂」,即「高廟堂」;「遠」 修飾「江湖」,即「遠江湖」。)
(2)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以皆是也。(《石鍾山記》)(明確:「鏗然有聲」為定語,修飾中心語「石」)
(四) 介賓短語狀語後置。如:
(1)天下可運於掌。(《齊桓晉文之事》)(明確:「於掌」是「運」的狀語 )
(2)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明確:「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介賓短語做「飾」的狀語。譯文:(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幾種句子成分的特殊順序是文言文固定說法,並非是什麼倒裝句,只是為了便於記憶,學會用現代漢語的語序來翻譯,才將它當作理科公式一樣,利用它來獲取新知識罷了。
八、補。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組成成分,經常省略,譯成現代漢語時需要補充。如:
(1)(蛇)觸草木,(草木)盡死。(《捕蛇者說》)(省主語)
(2)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省謂語動詞)
(3)權起更衣,肅追(之)於宇下。(《赤壁之戰》)(省賓語)
(4)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詞)
(5) 蟹六(條)跪而二(只)螯。(《勸學》)(省量詞)
總之,古文今譯,要遵照「信」、「達」、「雅」的原則。即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至於暢達、優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盡量口語化、規范化,在符合現代漢語語法和語音習慣的基礎之上,正確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寫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傾向。
⑵ 文言文復習方法
一、分類整理法
分類整理所學知識是一種有效的復習方法,它是把同類知識點連成知識線,從而形成知識網,總結歸納所學文言文,並依靠考綱與課本找出文言詞語的用法與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憶,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文言文知識點主要有文字、詞語、句式、翻譯。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詞語包括實詞(如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虛詞(如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句式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翻譯涉及直譯、意譯。建立知識網會使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復習時更有針對性。
分類整理要求全面,要收集所學的古文篇目,將每一課中的知識點全部整理出來,最後匯總。例如在整理通假字時,就要將所學古文中的通假字全都挑選出來,製成「通假字表」,明確每個通假字的出處、所通字、本義、通假義。
分類整理的標准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同類文章分類時,可根據文體、年代、作者、內容等的不同進行,具體選擇應因人而異,最好由學生自己決定。
二、重點強化法
分類整理能使所學知識系統化,重點強化能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因為考試必定有個重點,從知識體系來講,把握重點也是把握全局的關鍵,只有對重點內容重點復習,才能對細節問題產生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從記憶過程講,重點記憶有利於把握整體格局。那麼哪些內容才是重點呢?一般來講,復習或記憶重點包括下列內容:①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②考試要求中提到和強調的內容;③名篇、名段、名句;④各篇各段中的難點和關鍵點;⑤最近兩三年內未考的內容。在復習時,師生首先要列出每章內容的重點,及時復習,反復強化,對其中必須掌握的內容如名言警句要熟讀成誦。
抓重點的方法在臨考前非常有用。我經常在考試前十天將重點文言文篇目的重點內容如字詞解釋、警句默寫、關鍵句子翻譯、內容理解等直接印發給學生,讓他們反復誦讀,不斷練習。這樣做就使復習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特別是對中下水平學生來講,這是非常有效的復習和應考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重點復習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應考效果,但必須以全面復習為前提,不能只盯住重點內容而不理會所謂的`「非重點」內容,更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忽略對全篇文章的整體把握。
三、知識競賽法
文言文學習也可開展生動活潑的活動課,通過舉行辯論會、朗誦會、知識競賽、古文化知識猜謎會,甚至改編課本劇等活動,變苦學為樂學,變學習為游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文言文的渠道變寬,「苦惱」減少。其中,知識競賽法在文言文復習階段特別實用。我經常在總復習階段專門拿出一兩節課來搞一次「文言文知識競賽」活動。在活動之前要通知學生,明確復習的范圍、內容、深度。活動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有輪流答、抽查答、推薦答、搶答,內容最好是復習考試要掌握的,堅決不搞偏題怪題,不為競賽而競賽。為了渲染氣氛,可邀請別的老師參加,搞一搞頒獎活動等。這樣的活動,可活躍復習氣氛,梳理所學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 關於文言文的知識點
常見文言文詞彙知識點梳理
一、文言虛詞
在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有「之、其、而、以、於」。為便於同學們復習,現就初中常見的文言虛詞中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結合具體實例對其用法作簡要分析。
常見文言文詞彙知識點梳理,讓我們及孩子學習、閱讀文言文不再難
(一)之
1、代詞,代人,譯為:他,他們。例:願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2、代詞,代事,譯為:這,它。例:肉食在者謀之。(《曹劌論戰》
3、代詞,代物,譯為: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指示代詞,譯為: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5、助詞,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譯為:的。
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馬說》)
6、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無實在意義,不譯。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詞,作賓語倒裝標志,無實在意義,不譯。例:何陋之有。(《陋室銘》)
8、助詞,用於湊足音節,無實意,不譯。例: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9、動詞,作謂語,譯為:去,往。例: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註:此處作實詞)
(二)以
1、介詞,與後面的詞或短語一起構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或補語,其譯意較多。
①譯為:把,拿。例: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譯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
③譯為:憑,靠。例:何以戰。(《曹劌論戰》)
④譯為:根據,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⑤譯為:因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2、作連詞,表示順承、目的、結果等。
①可譯為:來,而。例: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②也可譯為:以致。例: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作副詞,表示時間,譯為:已,已經。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⑷ 初中文言文常識【絕對高分】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各種賓語前置例子:
1)、疑問句賓語前置——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2)、否定句賓語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
3)、敘述句賓語前置——敘述句賓語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詞作標記。
宋何罪之有?(《公輸》)
4)、介詞賓語前置——把介詞賓語移到介詞之前,起強調作用。(註:一般出現在疑問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戰》)
5)、方位詞賓語前置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鴻門宴》)
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例如:
①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魯迅《傷逝》)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於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利:是名詞活用作意動詞。「利其然」即「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視為有利可圖)。
例3:侶魚蝦而友麋鹿。(《前赤壁賦》)
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 以…為友
[編輯本段]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
例1: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異之」,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奇: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奇之」,即「以之為奇」(認為他才能非凡)
上述這些詞類活用現象,還不能概括所有情況。比如數詞或者數量詞優勢也可活用為動詞甚至是使動詞。
[編輯本段]四.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
使動: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麼樣」的意思。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
意動:認為……怎麼樣:余頗易之(我認為甚是簡單 )
使動用法指動詞謂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麼樣"的用法。有些名詞和形容詞活用為使動詞,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種:1.動詞的使動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中的"勞",意思是"使....勞累"。 2.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使......成為......."的意思。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特點是使賓語表示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意動用法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麼樣,或主語把賓語當作什麼。有兩種:1.名詞的意動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為王"。 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例如"而恥學於師"中的"恥",意思是"以為恥"。
二、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等類;虛詞可此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藏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里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處所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弦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軍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
4、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里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4.1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
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游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4.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4.3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5、意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5.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
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5.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文言文實詞:
1愛:①愛,親愛,友愛。《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故以其愛不若燕後。」《韓非子•五蠹》:「非疏骨肉愛過客也。」②親愛的,心愛的。李朝威《柳毅傳》:「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③愛護,愛戴。《史記•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④憐惜,愛惜。《左傳•子魚論戰》:「若受重傷,則如勿傷。」蘇洵《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⑤捨不得,吝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又:「吾何愛一牛?」⑥喜愛,愛好。陶淵明《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壓。《夢溪筆談•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②撫,握。《五人墓碑記》:「緹騎按劍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啟《書博雞者事》:「部使者臧,新貴,將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驗。張溥《五人墓碑記》:「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按語」即本此義。
3白: bái ①白色。《史記•鴻門宴》:「我持白璧一雙,欲獻大王。」[白丁]無功名的人。劉禹錫《陋室銘》:「往來無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③純潔,皎潔。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啟《書博雞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⑤稟告,告訴。柳宗元《童區寄傳》:「虛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禮節,跪地,兩手合抱於胸前。《史記•鴻門宴》:「噲拜謝,起,立而飲之。」②拜訪,拜見。《孔雀東南飛》:「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謝。《左傳•之戰》:「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④授予官職。《後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⑤接受官職。文天祥《指南錄後序》:「於是辭相印不拜。」⑥敬詞(有時含上奏、上進之意)。《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鄉世教弟勛襲東郡王穆蒔拜手書』。」
5謗: bang ①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②毀謗,誹謗。《史記•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6暴:一pù ①曬。《荀子•勸學》:「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蘇洵《六國論》:「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③顯露。張溥《五人墓碑記》:「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美顯,榮於身後。」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齡《促織》:「屢撩之,蟲暴怒。」②突然,猛然。《呂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荊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東南飛》:「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兇殘,殘暴。《史記•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說新語•周處》:「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⑥禍患,禍害。紀昀《唐翁獵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資治通鑒•淝水之戰》:「且東南卑濕。」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賤。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③貶低,降低。《韓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顯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東陽馬生序》:「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⑤以……為卑,輕視。晃錯《論貴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傳•昭公三年》:「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⑦謙詞。如「卑職」等。
8備: bèi ①具備,完備。《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②齊全,周詳,周到。李漁《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③副詞,盡,皆。《左傳•城濮之戰》:「險阻艱難,備嘗之矣。」④充數,充備。《史記•毛遂自薦》:「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⑤防備,准備,預備。《左傳• 之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⑥設施,措施。《韓非子•五蠹》:「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
9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賈誼《治安策》:「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畔:通叛)②違背,背棄。《史記•鴻門宴》:「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對,背後。《史記•淮陰侯列傳》:「右倍山陵,前左水澤。」(大意為:右面背後是山陵,前方左邊是水澤。)④在原數上增加的相等的數,一倍。《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倍日]一日作兩日用,一日走兩日的路程。《史記•孫臏減灶》:「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說明]「倍」和「背」,本義不同,但某些引申義相同。這是不同源的同義詞,並非通假字。
10悖: bèi ①違背,抵觸。《左傳• 之戰》:「勤而無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記•秦始皇本紀》:「殄媳暴悖。」(殄:消滅)③謬誤,荒謬。《呂氏春秋•察今》:「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④昏惑,糊塗。《戰國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è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爛:光亮的樣子。齊光:指翡翠與明珠的光彩相輝映。些:語氣詞。)②覆蓋。蒲松齡《促織》:「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③加在……之上,加於,給予。李朝威《柳毅傳》:「幸被齒發,何敢負德?」④遭
受,蒙受。《戰國策•荊軻剌秦王》:「秦王復擊軻,被八創。」⑤介詞,被。表示被動。《史記•屈原列傳》:「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二pí通「披」。①穿,披。《史記•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②分散,散開。《史記•屈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12比: bǐ ①並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記》:「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成語有「櫛比鱗次」。[比鄰]近鄰。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②齊等,同等。《戰國策•荊軻剌秦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③認為和……一樣,比擬,比作。《三國志•隆中對》:「每自比於管仲、樂毅。」④勾結。《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團結,和很多人接近。)⑤接連,連續。《史記•呂太後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比比]屢屢,處處。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風雨霜露飢寒顛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⑥比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說》:「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⑦較量。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⑧等到。《論語•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①邊遠的村邑,邊疆地區。彭端淑《為學》:「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鄙俗,鄙瑣。《左傳•曹劌論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③輕賤。《孔雀東南飛》:「人賤物亦鄙,不足留後人。」④鄙薄,輕視。司馬光《訓儉示康》:「孔子鄙其小器。」⑤自謙之詞。王勃《滕王閣序》:「敢竭鄙誠,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寫了這篇短序。)[鄙人]、[鄙夫]1、村野百姓,鄉下人。《戰國策•荊軻刺秦王》:「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2、自我謙稱。表示鄙陋。馬中錫《中山狼傳》:「鄙人不慧,將有志於世。」
14幣: bì①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又泛指禮物,包括帛、玉、皮、馬等。《戰國策•荊軻刺秦王》:「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②貸幣,錢幣。王安石《傷仲永》:「或以錢幣乞之。」
15畢: bì ①打獵用的有長柄的網。又為用長柄網捕捉。《詩經•鴛鴦》:「鴛鴦於飛,畢之羅之。」②完畢,結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③竭盡,終盡。《列子•愚公移山》:「吾與汝畢力平險。」 ④副詞,全,都。林嗣環《口技》:「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16蔽: bì ①遮蔽,遮擋。《夢溪筆談•雁盪山》:「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護,掩護。《史記•鴻門宴》:「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隱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驢》:「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④蒙蔽,受蒙蔽。《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⑤總括,概括。《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概括它。思無邪:思想純正。)
17弊: bì ①破敗,敗壞。蘇軾《教戰守策》:「數十年間,甲兵頓弊。」②弊病,害處。蘇洵《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③睏乏,疲憊。賈誼《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別,辨別。《孟子•魚多所欲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②辯論,申辯。通「辯」。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
比
①並列,並 如: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核舟記》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闔門。
③齊等,同等。 如: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鄙
①邊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淺陋: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③輕視:孔子鄙其小氣
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過秦論》
②兵士:得選兵八萬人(信) 五萬兵難卒合
③軍隊:而秦兵又至矣《六國論》 吳起……制其兵《過秦論》
69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
察
明顯;精明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答客難》
察察 cháchá 潔凈的樣子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察納 chánà 審查採納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諸葛亮《出師表》
乘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雪(趁,冒著
4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5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e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四)
從
①跟隨: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祭)
②使跟隨: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鴻門宴》
③由,自: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④合縱: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⑤堂房親屬:謝安, 字安石,尚從弟也(《晉書》)
⑥順從,聽從: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燭)
⑦依傍,挨著:樊噲從良坐。——《鴻門宴》
⑧特指「跟(向)……學習」: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當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木蘭說》
2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掌,主持)
5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承擔)
6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
h7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
8犯法當死(判處,判罪)
9有狼當道,人立而啼(當道 )
10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把守)
11當是時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懷其璧,從徑道之(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規律)——《師說》
4於是廢先王之道(主張,思想,學說)
5伐無道,誅暴秦(道義)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念奴嬌•赤壁懷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律) 『
8道不同,不相為謀(意向)
9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走路、趕路)
10故園誰道有書來(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導、引導)
12道義:道德和正義
13行程:道理
得
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得到,獲得,與「失」相對)
2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
3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4吾得兄事之(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通「德」感恩)
6得無教我蟲所耶(得無: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具備)
9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對、合適)
伐
①攻打:大興師伐秦(屈)其後,秦伐璨(廉頗藺相如)
②砍伐:後因伐木,始見此山(夢)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業: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誇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負
1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背東西,以背載物)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擔負,承擔)
3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
4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對不起,辜負)
5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違背,背棄)
6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失敗)
7蒼山負雪,明燭天南。(覆蓋)
8通家尚負責。(虧欠,拖受)
記住這些應該夠了,加油~~~~~
⑸ 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重點知識有哪些
《傷仲永》同步練習
一、 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世隸( )耕 日扳( )仲永環謁( )
環謁於邑人( ) 不能稱( )前時之聞 泯然眾人矣( )
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傷仲永( )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或以錢幣丐之( )
日扳仲永( ) ( )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泯然眾人矣( )
3、詞語運用
選出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
A.從先人(以前的)還家 B.世隸(奴隸)耕
C.並自為其名(名聲) D.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通 ,意思是:
②賢於材人遠矣。 通 ,意思是:
5、辨析加點詞的異同:
未嘗識書具 書: 詞,意思是:
即書詩四句 書: 詞,意思是:
余聞之也久 聞: 詞,意思是:
不能稱前時之聞 聞: 詞,意思是:
賢於材人遠矣 於: 詞,意思是: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於: 詞,意思是:
6、有些詞在特定的情況下意思會發生,請說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父異焉 異 一般是 詞,這里變成了 詞,意思是
邑人奇之 奇 一般是 詞,這里變成了 詞,意思是
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 一般是 詞,這里變成了 詞,意思是
父利其然也 利 一般是 詞,這里變成了 詞,意思是
二、整體把握:
5、本文作者 是 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因散文成就高而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6、本文第一段寫 ,第二段寫
,先 後 ,形成鮮明對比,說明了 的道理。
7.摘錄課文的原話,說明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
第二階段: 。
第三階段: 。
三、細讀體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題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遭中,從先人還家,於舅皋見之,十二三臭。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皋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8.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
邑人奇之 傳一鄉秀才觀之
9.翻譯句子:
1)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翻譯:
②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翻譯:
10、文中有一個句子概括廠方仲永後來淪為平庸人的原因,請找出來。
句子:
11、文中哪些語句介紹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12、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理解有對有錯,對的打√,錯的打X。
①方仲永從五歲起表現超凡的才華,但到十二三歲的時候卻並不突出了,到二十歲左右時才能衰竭,與普通人沒有差別了。 ( )
②方仲永剛開始作詩時,不僅才思敏捷,反應極快,而且他的詩在內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賞的地方。 ( )
③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視人才的。從「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兩句中可以看出,
13、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見的,請試補出下列括弧中省略的部分。
明道中,( )從先人還家,( )於舅家見之,( )十二三( )矣。( )令( )作詩,( )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 )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 )泯然眾人矣。」
14、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兒童成為一名普通人,誰該對此負責?請讀談你的看法。
15、《傷仲永》中文題包含的感情是()(3分)
A、痛心忱惜B、哀憐惋惜C、哀憐痛心D、痛苦惋惜
16、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寫《傷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麼?
17、第一段「余聞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麼?
18、解釋下列多義詞:(3分)
⑴自:並自為其名( ) ⑶然:父利其然也( )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泯然眾人矣( )
⑵書:即書詩四句( )
未嘗識書具( )
《木蘭詩》同步練習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讀音上打「√」)
可汗( kěhàn kèhán )大點兵 燕山(yān yàn) 胡騎( jí jì )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àn jiān ) 軍書十二卷(juǎn juàn ) 阿姊(jiě zǐ)
著(zhù zhuó)我舊時裝 軍帖(tiě tiè)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 ) ( )( ) ( ) ( )
機杼聲 鞍 韉 朔氣 戎機
( ) ( ) ( ) ( )
金柝 策勛 紅妝 雲鬢
3、選出對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
A.願為市鞍馬(買)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是)
B.不聞爺娘喚女聲(聽) 著我舊時裝(穿)
C.雙兔傍地走(跑)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麼)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通 ,意思是 。
5、辨析下列詞的古今意義:
阿爺無大兒 爺: 古義 ,今義
賞賜百千強 強:古義 ,今義
雙兔傍地走 走:古義 ,今義
6、辨析下列詞在不同句子中的含義:
昨夜見軍帖 詞,意思是 將軍百戰死 詞,意思是
對鏡帖花黃 詞,意思是 出郭相扶將 詞,意思是
願為市鞍馬 詞,意思是
東市買駿馬 詞,意思是
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當戶織 唯聞 朔氣 金柝
策勛 出郭相扶將 紅妝 雲鬢
撲朔 迷離
二、整體把握:粗讀大意
8、這首詩敘述了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的故事。在木蘭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
的優秀品質。
9、把全詩分為四部分(將小節號數填入小括弧中),然後各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內容。
(1)( )~( )
(2)( )
(3)( )~( )
(4)( )
10、判斷下列句子理解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x」。
(1)「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徵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爺爺的名字。( )
(2)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將軍在經歷多次戰斗後犧牲了,只有英勇善戰的木蘭得以生還。( )
(3)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一小節用妙趣橫生的比喻,謳歌了木蘭的機敏。 ( )
三、細讀體味
(一)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1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萬里赴戎機 關山度若飛
賞賜百千強
12、翻譯句子。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譯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譯
13、(1)描寫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的句子是:
(2)表現木蘭有很大功勞的句子是:
14、「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表現了木蘭的什麼品質?
(二)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出郭相扶將 紅妝 雲鬢
撲朔 迷離
16、描寫木蘭勝利歸來喜不自禁的句子是:
17、從文段中找出兩個成語並解釋。
(1)成語: ;解釋
(2)成語: ;解釋
18、文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
修辭 ;例句:
修辭 ;例句:
修辭 ;例句:
修辭 ;例句:
19、翻譯下列句子: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譯: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
《口技》習題精選
一、基礎作業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①遙聞深巷中犬吠() ②其夫囈語() ③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④曳屋許許聲()() ⑤幾欲先走()
2.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B.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
C.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D.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加黑詞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樣的一項是()。
A.以為妙絕眾妙畢備 B.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C.婦撫兒乳兒含乳啼 D.絮絮不止一狼得骨止
4.解釋下列加黑詞。
①會賓客大宴() ②既而兒醒,大啼() ③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④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⑤賓客意少舒() ⑥稍稍正坐()
⑦不能指其一端() ⑧婦拍而嗚之()
5.翻譯下列句子。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②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③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④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二、提高訓練
(一)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摘出文段中表示時間的副詞,簡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簡析加黑詞「當是時」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段寫了哪幾種聲音?它們的先後次序能調換嗎?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二段加線的句子如果不要,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能說出作者先敘「遙聞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這兩段文字中口技人的「聲音」是怎樣變化的?作者第二段寫出異樣的安靜,用的是什麼表現手法?其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解釋加黑詞。
①初醒聲____________ ②側目____________
(二)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3.簡括選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段中加點詞「中」、「夾」很富表現力,試作簡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說:「俄而百千人大呼」一句前轉接太快,不合生活實際,應當由夫婦一家,寫到鄰家、街坊,再寫「百千人大呼」,你怎麼看?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簡括這段文字作者寫作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加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簡析修辭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技者的表演具有逼真的效果,高度的藝術感染力,表現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言二則》習題精選
一、《誇父逐日》閱讀測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1-6題。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 , , ;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1.補充文中空白處。
2.解釋下列畫線的詞語。
⑴與日逐走( )⑵河渭不足( ) ⑶北飲大澤( ) ⑷棄其杖( )
3.翻譯下列句子。
⑴誇父與日逐走,入日 :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棄其杖,化為鄧林:
4.對於誇父臨死時棄其杖,化為鄧林(桃林)這個情節,你有何感想?
答:
5.從《誇父逐日》這個古代神話中,你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的思想和精神?
答:
6.你認為誇父逐日以至於喪了命,這樣做值得嗎?請簡述理由。
答:
二《兩小兒辯日》閱讀測試題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練習題。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日中如探湯②,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注釋:①盂:古代的圓口器皿。②湯:熱水。
1、《誇父逐日》選自《 》,《兩小日辯日》選自《 》。
2.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意思。
(1)兩小兒辯日 ( )
(2)日始出時去人近 ( )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給加點字注音。
滄滄涼涼( ) 盤盂( ) 孰( )
涇渭分明( ) 汝( ) 多知( )乎
5、解釋下列加點詞並比較古今義有何不同
日始出時去人近。 古義: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湯。 古義: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
6、兩小兒提出的觀點分別是什麼?證明的根據分別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原話回答。
小兒甲:觀點:
論據:
小兒乙:觀點:
論據:
7.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與提示
1.略2.A3.D4.①適逢②大聲③只④醒⑤心情⑥端正擺正⑦一處,一種⑧指(輕聲)哼唱著。
5.①(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張嘴,一張嘴有一百個舌頭,也不能說清其中的一個地方。
②(個個)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兩條腿直發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
③同時一齊發出,各種惟妙惟肖的聲響全都有了。
④一切該有的聲音,全都聽得見。
6.既而未幾作者按時間順序,眉目清晰地描寫出聲音變化的先後過程,場景轉換的層次。
7.既對上文起收束概括作用,又點明、強調各種音響同時從一人口中出,從而突出了口技人高超的技藝。
8.犬吠,婦人驚覺欠伸,夫囈語,兒醒啼聲,含乳啼聲,婦拍嗚聲,大兒絮聲,夫叱大兒聲不能調換,這種描寫順序非常符合生活情景(邏輯),具有逼真的生活實感。
9.加線句用細節描寫,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一家人睡盡後的細致人微的音響,寫得有血有肉,十分逼真,體現了口技人高超人微的藝術匠心。
10.既是室內一家人驚醒的直接原因,又為下文「夜半失火」作了伏筆,體現了口技人的藝術匠心。
11.一段聲音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由小而大,由分而合,二段則由一段的大變小,由密而疏,微聞余聲。以聲襯靜。此處極寫靜為下文「夜半失火、救人」的高潮作鋪墊,起到反襯作用,從而形成巨大的場景反差、鮮明的對比,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12.①剛剛②用眼睛看。
13.寫口技者摹仿一場夜半大火災的情景,以及賓客以假為真的神態動作。
14.這兩個詞表現了口技人忙中「偷閑」,大處現微的藝術匠心。
15.這樣寫反而過於噦嗦,不能表現大火災「間不容發」的情景,更不能極快地將口技推向高潮,反而沖淡了口技者的技藝。
16.表演火災——議論贊嘆——聽眾反應。
17.議論,修辭手法有:對偶、誇張。從不同方面高度贊揚了口技者的高超技藝。
18.段中最後一句。「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參考答案:
一、
1、渴;欲得飲;飲於河、渭;
2、(1)競跑、賽跑;(2)黃河(3)向北(4)他的,指誇父的。
3、(1)誇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2)還沒趕到大湖,在半路就口渴而死了。(3)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4、此情節以富有詩意的高度想像力,豐富了《誇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富了誇父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魅力。
5、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志。
6、略。(提示:從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從其他角度講。)
二、1.(1)爭論有關太陽的問題(2)距離2.(1)孔子不能做出判斷。(2)誰說你多智慧呢3.因為判斷太陽遠近的標准不同。4.(略)
⑹ 求高考文言文常識總結!!越詳細越好
一、文言文復習方案
1、夯實基礎,課本復習三遍
分析歷年高考試題,我們就會發現,文言文的考查,無論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文句理解,還是翻譯語段、默寫名篇,無一不是源自於課內,幾乎歷年的考點設置,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聯的知識點(這里,我就不再舉例了),尤其是辨析虛詞意義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寫,其中例句和考查內容,全部都是課文原句。可見,學好課本,鞏固基礎知識,是關鍵。
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課本的復習。那麼為什麼要復習三遍呢?這是遵循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而確定的,為了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三遍復習法,採取由淺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個體到群體的方式。
第一步,從高一開始,每學完一冊書,利用寒暑假,要求學生將所有要求背誦的篇目(這里也有老師要求的),在假日里,復習背誦並且默寫在作業本上,三年一貫,「學而時習之」。這是疏通重點的一步,旨在熟記要點,形成口筆交互效果,增強記憶。
第二步,在高三上半年,利用晨讀,將1---6冊課本所有文言篇目(這時,最好不包括古詩與戲劇,這兩部分單獨復習,效果會更好),採取5、4、3、2、1、6的先後順序,每周三節晨讀,一周一個單元,十一周可以復習完。要求學生每篇必讀兩遍,第一遍連注釋一起讀,重點讀注釋,解義;第二遍,通讀全篇,如有背誦,復習背誦。之所以照前面順序安排,是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講第五冊,大約兩個月後能講到第六冊,如此安排這兩冊就可以及時復習)。這一步,是以學生個體的活動為主,教師僅指導而已,目的在於熟悉課文內容,在淺表意義上,力圖增強語感和熟悉程度。
第三步,在高三上學期末,利用一個月的課上時間,師生共同逐篇復習課文。這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尤其是對於第二步的深化與提高。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備課,形式上,好象是在串講文言文,而實質上,教師一定要對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識要點爛熟於胸,在課上復習時,要拎出要領,觸類旁通,注意知識前後聯系,總結規律,授之以漁。所以,這一復習過程中,一定要突出重點,做到每課有得,充分體現知識體系的連續性相關性和取法於課內、應用於課外的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才能從淺表的熟識達到深層的理解進而從容的運用。
2、加強針對訓練,復習穩扎穩打
前面的三步復習,如果缺乏有力的督導措施,極容易半途而廢或者事倍功半。
第一步,檢查作業即可。而對於二、三兩步,則必須加強針對訓練。以考核來促進復習,以成績來檢驗效果。
第二步,一單元一測,命題側重課本中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以及詞類活用和文學文化常識,加上課文重點句子的翻譯、名句名篇的默寫。測試時間以一課時為宜。
第三步,一冊一測,時間以兩課時為宜。除了以上內容以外,再加入課外考查,翻譯和閱讀一律選自課外(最好選用最近六年來的高考文言文閱讀,翻譯也從中命題,這樣可以一舉兩得,節約復習時間),考查要點要與本冊知識點銜接,體現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轉化。
這種檢測題,必須教師自己命題,針對課本,針對學生,針對自己的教學。備課組里,幾個老師最好分工合作,根據具體情況,各分一部分命題任務,便於集體備課腦力資源共享,也避免重復考查無效勞作。
3、演練高考,學以致用
復習課本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得心應手遷移知識的運用能力。這種能力具備與否,或者說,能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最終體現在對試題的解答上。所以,面對高考,夯實基礎之後,就需要解決學以致用的問題。
高三下學期前兩周,在這方面做一下集中訓練,以便使學生能夠有效的把課本知識運用起來,游刃有餘的去解決問題。歷年的高考題已經通過復習課本時的檢測訓練全部練過了,這時還不要急於做文言文大閱讀與翻譯的模擬題,先用四課時,將實詞、虛詞、活用與句式分別集中匯總一下,聯系課文與高考,總結特點,抓住規律,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達到透徹理解。然後,採取集中強化訓練的方式,選擇優秀的模擬試題,做十個文言文大閱讀。最後,在高考前一個月里,應當要求學生每天做一個文言文閱讀(包括翻譯),其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良好的語感,最好選擇附有答案的習題,如果需要講解,教師只需在課前用八到十分鍾就足夠了。
二、高考文言文閱讀試題分析
縱觀近十幾年的文言文試題,除了在選材方面注重史傳類,文質兼美,命題點多,適合高中生閱讀外,還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從考試內容看,文言文測試是「言」「文」並重。這里的「言」,即文言知識,如實詞虛詞理解、古今詞辨析等;「文」主要指對文意的理解。近三年(1999年)以來的文言文試題,題量一般是6道,6道題的測試內容分工明確,基本上是前三題注重測試「言」,後三題注重測試「文」,分數「平分秋色」,各佔9分。文言文測試「言文」並重的特點,改變了過去重「言」不重文,實質上僅僅是古漢語測試的不良傾向,對中學文言文教學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受到了廣大中學語文教師的好評。故這一命題特點一直在文言文命題中保留著。2002年雖然有調整,但閱讀部分的命題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2.從測試能力看,文言文測試著重考查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對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可能考慮到考生答卷的總書寫量和閱卷等多種因素,在題型方面,文言文測試一直採用選擇題,命題的指導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而這必須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識,這是閱讀的「階梯」。因此,從測試能力看,對「言」的重視,實質上是考文言知識的遷移能力,即利用有關文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文」的重視,主要是考文意的理解能力,只有個別題目(一般是最後一道題)考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層級分別是B級或C級。這就使考生在掌握較扎實的文言文知識的前提下,感到文言文試題相對簡單,心中有「底」。因而,文言文整體得分情況相對穩定,區分度較好。文言文測試能力的相對穩定,對中學文言文教學改革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從答案的編制看,文言文測試是題目出在「課外」,答案在「課內」。這里「課外」的含義一般指「選材」是學生沒學過的,題目是沒做過的;「課內」的含義可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指測試的知識是學生「課內」學過的,二是學生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加以推斷。近幾年的文言文選材多出自封建社會官修的所謂「正史」,如2001年選自《史記·田單列傳》,2000年選自《三國志·胡質傳》「裴松之注」,1999年蘇瓊選自《北齊書·蘇瓊傳》,1998年李若水選自《宋史·忠義一·李若水》等,以上史書都列在「二十四史」中。選文內容或忠孝,或法制,或處事高明,或英勇有智謀,或清正廉潔……這些都是教材沒有出現過的,其包含著的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等積極因素,有一定的教益作用,適合中學生閱讀。高考把學生沒學過的內容和課內學過的內容結合起來,非常巧妙地測試出學生課內文言文學習的水平。例如2001年《田單列傳》11題中的實詞「拔、附、乘、龍」和12題中的古今詞,「反間、南面、鼓噪、擾亂」等都是課內學過或涉及的,只不過換了一下語境而已。學生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推斷的題目,如1991年第18題「頑魯者亦當矜憐」中「頑魯」的意思,如果注意到上文的「賢俊者自可賞愛」,二者是對舉比較,則不難據「賢俊」一詞推斷出「頑魯」的意思是「愚昧而蠢笨」。
4.文言句子翻譯由辨析改為筆譯,即由選擇題改為語言操作題。如前所述,這是2002年將增加的新要求,說其「新」,只是與近十幾年的高考相對而言,在1990年以前的高考中,文言文筆譯的題目並不少見。增加文言文筆譯的好處,一方面體現命題「穩中有變」的原則,另一方面,從測試的目的看,既考了理解文意,又考了語言表達,可以說一舉多得,導向良好。三、解題方法與技巧
1、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詞語含義必須結合語境。
A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推斷。
如1998年高考試題第16題B項「金人曳出,擊之敗面」的「曳」字,題面釋為「蜂擁」。如果僅就這個句子看,「金人蜂擁而出」,似乎也可通,但是聯繫上下文來看就不行了。「(金人)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為狗輩,金人曳出,擊之敗面」,可知「曳「擊」的對象都是李若水。又「曳」後跟著「出」字,可知「曳」應是「拖、拉」的意思。
②詞彙、成語聯想法。文言文中有些字的意思今天見得少,但在某些詞語或成語里保留著,我們可以聯想有關的詞彙、成語,推測其在文中的意思。
如1997年第12題A項「善才繩之」,題面解釋為「捆綁」,是否正確呢?我們可以聯想「繩之以法」這個成語,「繩」是「制裁」的意思,可以推斷出「善才繩之」也應該是制裁的意思,這里作「捆綁」講是不正確的。B項「先涕泣不自勝」,題面注為「控制」,是否正確?可以聯想「勝任愉快「喜不自勝」,「勝」都作「承受」講,可知作「控制」講是不準確的。
③分析語法結構,確定詞性。
如1986年全國試題第9題2小題「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為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和解釋:A.chen陳列B、zhen陣地C.zhen陣容D.zhen列陣。為了正確把握「陳」字的讀音和意義,我們對其進行語法分析。「陳」字前有「而」字與「對渭」連接,說明「陳」是個動詞,所以B項、C項都不對。再聯繫上下文來看,他們是在打仗,故不是「陳列」而是「列陣」,應選D。
④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處在相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進行推斷。
如1991年全國試題18題「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頑魯」的正確意義是:A.愚笨而魯莽B.固執而粗魯C.頑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
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頑魯」與上面「賢俊」相對的特點來加以推斷。「賢俊」是「賢能而俊俏」,那麼,能與之相對的只能是「愚昧而蠢笨」了,其他幾項中有些東西如「魯莽」「固執而粗魯」「頑皮」等都是人品,而非天生
B「常見文言實詞」是指考查范圍,包括通假字、異讀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等。新大綱中列出了120個重點實詞,原語文課本中共列了340個,根據十年的高考統計,在所考查的50多個實詞中,有40多個是上述詞語表中所列,特別是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更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復習時應注意兩點:一是結合教材和查閱古漢語詞典,弄清所列每個實詞的基本含義,並對多義詞進行歸納整理,要特別留心與現代漢語不同的義項,避免形成思維定勢,望文生義,如「愛」,古代多指「吝惜」,「坐」古代有兩個含義與今不同,「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作「因為」解;「何坐?坐盜」中的「坐」當「犯……罪」解,也可以引申為「治……罪」、「觸犯」等。二是根據上下文,即詞的語言環境和語言結構確定詞義,要掌握「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
C推斷文言實詞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聯想推斷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後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例如:
不以外夷見忽。
[簡析]要理解此句,關鍵是「見」。我們可以聯想到《孔雀東南飛》中學過的「蘭芝初來時,府吏見叮嚀」來推斷。「見」是第一人稱代詞「我」之意,且「見」作賓語,賓語前置。「不以外夷見忽」中的「見」據此可推斷為第一人稱代詞,此句句意為:不因為我是外夷而輕視我。
也可以聯想成語推斷。不少成語源自文言文,可藉助這些成語中的意義來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例如:
①腥臊並御,芳不得薄兮
②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③登高而呼,聲非加疾也
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
[簡析]①句中的「薄」字,可藉助成語「日薄西山」中的「薄」字來推斷,「日薄西山」中的「薄」為「接近」之意,那麼①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試解。②句中的「速」字,可藉助成語「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斷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③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風知勁草」中的「疾」字推斷出是「強」的意思。④句中的「責」字可由成語「求全責備」推知是「尋求,尋找」之意。
二、語言結構推斷
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採用互文的修辭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簡析]①句從句式結構來看,屬於對仗,「忠」和「賢」相對,「用」和「以」相對;「忠」和「賢」同義,那麼「用」和「以」同義,故「以」的意義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②句從句式結構來看,也屬於對仗句,「六國」與「秦」相對,「滅」與「族」相對,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滅」的意思。
三、辨析詞性推斷
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例如:
①據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②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
[簡析]①句也為對仗句,「據」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麼「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②句也為對仗句,「帽」與「環」相對,「帶」與「腰」相對,「帶」為動詞,「腰」也為動詞,「腰佩」之意。
四、語法分析推斷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例如:
辨析下列一組「信」字的用法
①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②今以蔣氏觀之,猶信
③信義著於四海 ④懷信亻宅 傺
[簡析]①句「信」處在謂語動詞「知」之前,作狀語;既作狀語,那麼一定是副詞,進而推斷它為「確實」之意。②句「猶」是副詞,作狀語,「信」處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動詞,為「相信」之意。③句「著」為謂語動詞,「信義」處在主語的位置上,為名詞,故「信」為「信譽」之意。④句「懷」為動詞,處在謂語的位置,「信」處於賓語的位置,所以「信」為「忠誠」之意。
五、語境分析推斷
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藉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例如:
辨析下面一組加點字的實詞義
①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②(屈原)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簡析]①的「應」搭配對象為節拍之「節」,「應節拍」即為「隨著節拍、和著節拍」,可釋為「隨著,和著」。②句中的「應」和「對」連用,都處於謂語動詞的位置上,而「對」為「回答」之意,故「應」為「應答」。
有些句子的實詞還需藉助句子外部語境來推斷,才能上下貫通,例如:
辨析下列加點字的用法
①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②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簡析]兩句話同出蘇軾的《石鍾山記》,大多數同學把兩個「言」,都理解為「說」。①句根據前文語境可知,酈道元對石鍾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觀點表述上說得不夠詳細,由此推知此「言」為「敘述」之意。②句我們聯系整篇文章的語言環境及歷史背景來看,漁工水師大多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漁工水師雖然知道石鍾山命名的真實原因,不是不能說,而是不能用文字記載下來。故此處的「言」應理解為「記載」較為准確。
D文言實詞常用的推斷方法
①利用現代漢語的組詞方式推斷詞義。古漢語單音詞佔多數,一詞多義的現象很普遍,確定一個多義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意義,可先把這個多義詞素組成若干個雙音詞,然後用「代入法」把這些詞放在具體語境中去體會,可以推斷一些詞語的意義。如1994年14題中「上年實未八十,親故所知」中「親」可以組成「親人」、「親戚」、「母親」、「親自」等,根據上下文就可確定其意義。
②根據詞法結構推斷詞義。漢語的構詞規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構詞法就可推斷詞義。如上面所舉的「親故所知」,「親故」是並列短語,學生不難明白「故」的含義是「故友」之意,那麼「親」與之是近義,是「親戚」之意。1995年第13題中的「如汝先群忠勤之士也」中「勤」的意思可由「忠」推之。
③利用互文、對偶、排比、對文等修辭推斷詞義。古人作文,講究句式整齊,對仗工整。如「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並吞八荒之心」中「囊括」、可根據「席捲」、「並吞」來推斷;「八荒」可根據「天下」來推斷。又如「嶺嶠微草,凌冬而凋;並汾喬木,望秋先損」中的「凌」和「望」是反義對文,由「凌」的意思「越過」就可以推知「望」的意思是「未到」。
④憑上下文推斷詞義。結合上下文的語意來推斷出要解釋的詞語的含義。例1993年的13題要求選擇「子訪得之」中「訪」的詞義,四個選項為「咨詢」、「探望」、「尋求」、「訪問」,聯繫上下文內容,李衡臨終告訴兒子,他身前曾購置有「千頭木奴」,只有「尋求」一義合適,其餘三詞都不合文義。
⑤隨文引申推斷詞義。詞有本義和引申義,如果我們按詞的本義解釋不通時,就可以從詞的引申義考慮。如1996年12題中解釋「或遂寢而不行」中的「寢」字的意義,可聯想到《周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暮寢而思之」中的「寢」,但此「寢」的意義為「睡下」、「躺下」之意,但試題中的「寢」用此法解釋不通,引申為「停止」就合文意了。
⑥用析句法推斷詞義。在文言翻譯和理解中,可以利用對句法的分析來確定詞類,再根據詞類去推求詞義。和種方法,對解釋跨類別的多義詞、活用詞、通假字、虛詞的作用較大。如1996年17題「永械致之府,府為並它縣追還」中的「械」在句中要作動詞用。再結合「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左忠毅公逸事》)中「械」為「刑具」之意。可推知試題中的「械」應作「戴上刑具」之意。
⑦根據題意推斷原因或根據。1993年第18題「李衡奔魏的原因是」可以用順推法和逆推法來找答案。「奔魏」是結果,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條件)有哪些,可以根據這一逆推,在「奔魏」前面去找。「尋而帝立衡憂懼」是產生「奔魏」這一想法的直接原因,「衡數繩之以法」是害怕的(「憂懼」)原因,它和「不用卿言」而得罪新帝,又不聽妻子的話,以至惶惶不安,是產生「奔魏」這一想法的間接原因。只有這樣一步步推斷,才能准確地找出答案。
上面談的幾種推斷方法,在解題中可以根據題乾和題肢的要求採取其中的一種,也可綜合運用,從不同的幾個側面加以反復推斷,使解題的准確率大大提高。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所謂「用法」,包括弄清(1)虛詞的詞性,(2)語法作用,(3)與現代漢語的對應關系。考綱中列出了18個虛詞,一定要個個落實,結合教材,認真歸納其各種義項和用法,從常用義和非常用義方面進行比較區別,掌握常用義,照顧特殊義。例如「之」字,作代詞、助詞(結構助詞,語氣助詞,用於主謂之間,表前置賓語)是通常用法,而作動詞「到」、「用」(如「之其所短」中的「之」)講則是特殊義用法。
3 篩選文中的信息。
近三年來,主要考查的是以寫人為主的史傳文,且題目一般是用6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的形式,要求考生選擇全部表現人物某一方面品質的一組。解答這類試題的思路是,將6個句子逐句進行分析,篩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句子,然後再對照編組情況作出判斷。如果是寫事的文章,則要求從記述的時間、地點、人物及其關系、事件的發展及其走向、故事的梗概等要素把握閱讀對象。
4、正確把握文意
A根據所選文章的體例特點,我們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來閱讀:
①初讀文章,弄清楚人物之間的關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把握選段的內容梗概。
②利用題目選項,再讀文章。在高考試題中,有很多題目都是三個正確的,一個錯誤的,其正確的選項實際起到了疏通字句的作用。對文意的敘述這類題(第15題),也可以這樣利用,如1999年第16題ABC三項對文意的敘述,就起到了疏通文意的作用。
③核對文章。根據設置的題目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進行核對,判明選項的正誤。
B這是在信息篩選的基礎上對文章材料和思想的進一步把握,要求考生讀懂全文,不要出現理解與概括分析上的錯誤。設計這類題,一般將閱讀材料的內容分為幾個方面,選取其中的四個作為切入點進行概括分析。如2002年第15題,就李廣的品格業績設計了四個切入點:卓越功勛;足智多謀;廉潔自律;承認過錯。試題中擬設了四個選項對相關文章內容概括分析,要求考生選出不正確的一項。這類題目中的錯誤選項,常常是在大體正確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夾雜一兩處不正確的表述作為干擾,因此必須從細微處仔細核對原文,將選項中的每句話認真與原文對號,看是否對文意有所改動,切不可粗心大意。
C怎樣整體把握文意?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提取主要信息法。即拿來一篇文言文,通過整讀,應能快速准確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寫的是什麼人,其生活在什麼時代(朝代),幹了什麼事(起因、經過、結果),這些事有什麼意義,文中還涉及了什麼人,他與主要人物之間是什麼關系等等。
把握了上述信息,可以說基本上解決了文章的「大意」。在這個前提下再讀題、做題,也許仍會有小的偏差,但一般不會有大的失誤。如果不能整體把握文意,有時不僅會搞錯了主要人物,搞錯了人物之間的關系,還會混淆是非,如2001年第16題,如果不把握文意,就極易作出錯誤選擇。
二是倒啖甘蔗法。這是根據試題的測試特點,利用試題題面快捷地幫助我們把握文章的方法。考生速讀了一篇文章,有時受理解能力限制,可能不會迅速獲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便可試用此法:當考生速讀了一段文字,也已提取文中的主要信息,但不能判斷自己提取的信息是否正確,也可使用此法印證。
把讀過原文獲取的信息與此相對應,便可印證自己的閱讀結果,有時自己想說而說不出的話,一讀最後一題的題面便可豁然開朗。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與前一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出作者在記述某一人物事件時所體現出的自己的看法或愛憎感情,而文中作者的觀點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明顯,有時表現得含蓄而曲折,這就要求考生從閱讀材料中首先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然後再准確地進行分析或概括。
⑺ 文言文所有的知識點有哪些
實詞,虛詞,注釋,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句式
⑻ 文言文基礎知識
http://ke..com/view/1728727.htm
去買一本看看吧
⑼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一些文言文語法知識,例如使動,狀語後置,重要的句式結構
答:同學你好,具體知識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現代漢語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對應的,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變式句等五種。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問句
文言中的疑問句,一般要用疑問代詞(誰、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問語氣詞(乎、歟、耶等)提出問題。
用疑問代詞的,例如:
誰為哀者? (張溥《五人墓碑記》)
獨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司馬遷《鴻門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問語氣詞的,例如:
壯士,能復飲乎? (司馬遷《鴻門宴》)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溝《六國論》)
三、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四、省略句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都有很多省略現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有承前省、蒙後省,自述或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沛公謂張良曰:「……(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問:「( )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左傳·曹判論戰》)
2.省略謂語。與現代漢語比較,文言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例如:
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省略賓語。有動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尉劍挺,廣起,奪( )而殺尉。(司馬遷《陳涉世家》)
每字為一印,火燒( )令( )堅。(沈括《活板》)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 )斗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有介詞賓語的省略。例如:
豎子不足與( )謀。(同上)
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陶淵明《桃花源記》)
4.省略介詞。文言中介詞「於」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鍾磬置( )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蘇軾《石鍾山記》)
激昂( )大義,蹈死不顧(張博《五人墓碑記》)
五、變式句
所謂變式句,是比照現代漢語說的。文言中句子的語序多有變化,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主語後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2.賓語前置。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3.定語後置。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