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基本的天文學知識
救世界星空和星座天文學基本知識,天球坐標系借鑒地球的地理坐標,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質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陽
㈡ 最基本的天文知識
人類所處的太陽系只是處於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銀河系中的一隅。而銀河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許多的河外星系。星系又進一步組成了更大的天體系統,星系群、星系團和超星系團。[2]
[2]
宇宙
一些天文學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團還高一級的總星系。按照現今的理解,總星系就是現時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的范圍,半徑超過了100億光年。
在天文學研究中最熱門、也是最難令人信服的課題之一就是關於宇宙起源與演化的研究。對於宇宙起源問題的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就是1948年美國科學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爆炸理論。根據正不斷完善的這個理論,宇宙是在約137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發中誕生的。然後宇宙不斷地膨脹,溫度不斷地降低,產生各種基本粒子。隨著宇宙溫度進一步下降,物質由於引力作用開始塌縮,逐級成團。在宇宙年齡約10年時星系開始形成,並逐漸演化為現時的樣子。
研究方法
天文學研究的對象有極大的尺度,極長的時間,極端的物理特性,因而地面試驗室很難模擬。因此天文學的研究方法主要依靠觀測。由於地球大氣對紫外輻射、X射線和γ射線不透明,因此許多太空探測方法和手段相繼出現,例如氣球、火箭、人造衛星和航天器
㈢ 天文知識,簡單點的就可以了
推薦一本書《天文學新概論》,內容比較全面,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很適合想了解一些淺顯的天文知識
㈣ 我需要20條天文知識!!
1、大地的尺寸 西方科學家在研究星星的距離的過程中,首先弄懂了地球是圓形的,並且初步測出了地球的周長。
2、中國唐代科學家第一次進行了子午線的實測工作
3、科學家們利用三角網,測定出了子午線的長度,更精確地測出了地球的形狀
4、公元前3世紀小亞細亞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體
5、古希臘的天文學家伊巴谷初步測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6、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伊和他的學生拉朗德利用三角法測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離
7、後來的科學家先用雷達,再用激光精確地測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離。
8、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研究中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接著介紹「視差」的概念,
9、義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領導籌建了巴黎天文台,並測量出了火星視差;
10、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學家利用「金星凌日」的機會測定了大陽視差。
11、關於兩大宇宙體系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完成了巨著《天體運行論》,布魯諾支持他的這一觀點
12、-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自製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木星的四顆衛星、金星繞著 大陽轉,觀測視角伸向了銀河系
13、測定近星距離的艱難歷程人類弄明白了:恆星原來並不是「固定的行星」,滿天的星星原來離我們有近有遠,地球繞著大陽轉動
14、科學家布哈雷泛舟泰晤士河上的時候,偶然發現恆星位置偏移是由於光線的運動和地球介紹「光年」的概念,科學家們利用先進儀器測定恆星視差,「日心說」取得勝利
15、天文學家們利用三角法測定出了恆星視差
16、通向遠恆星的第一級階梯介紹星等對測定恆星距離的作用、恆星光譜的分類知識
17、赫羅圖和利用赫羅圖推求恆星視差的「分光視差法」、分光法的妙用。
18、德漠克利特到康德,幾位思想家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推論出了「恆星系統」的存在
19、赫歇爾兄弟發現了銀河的存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大小麥雲和仙女座大星雲的存在。
20、利用新星或超新星測定某些天體的距離;更遠的天體的距離可以 利用亮星來測量;
21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㈤ 兒童的天文知識有哪些
有很多的兒童都會對於宇宙感興趣,所以都會想知道關於天文的小知識。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兒童天文科學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天文科學小知識
天文科學小知識
什麼是宇宙?
答: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它既沒有邊際,也沒有盡頭,同時也沒有開始和終結。
銀河系有多大?
答:許許多多的恆星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叫銀河系。銀河系像一隻大鐵餅,寬約8萬光年,中心厚約1.2萬光年,恆星的總數在1000顆以上。
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答:因為白天部分陽光被大氣中的氣體和塵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陽輻射的光線非常強烈,使我們看不出星星來了。
太陽系裡有哪些天體?
答: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陽系裡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為什麼星星有不同的顏色?
答:星星的顏色決定於它的溫度。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表面溫度:發藍的星星表面溫度高,發紅的星星表面溫度低。
最亮的星是什麼星?
答: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怎樣找北極星?
答: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極星:先找到大熊,再找到北斗七星。從勺頭邊上的那兩顆指極星引出一條直線,它延長過去正好通過北極星。北極星到勺頭的距離,正好是兩顆指極星間距離的5倍。也可以通過「仙後座」找北極星。
藍天有多高?
答:「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大氣層是包圍著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
答:當太陽光照射到地球的大氣層時,藍色光最容易從其他顏色中分離出來,擴散到空氣中再反射出來。而其他顏色的光穿透能力很強,透過大氣層照到地球上,於是我們看天空只能見到日光中的藍色光。
為什麼日落時天空是紅的?
答:因為日落時陽光在大氣層中走的路程特別遠。除了紅色光外,其他幾種顏色的光傳播不了那麼遠,還沒到我們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紅色光線跑得最遠,能傳到我們眼睛裡,所以我們看到日落時的天空的顏色就成了紅色的。
月亮會發光嗎?
答:月亮不是恆星,它不能發光,但它能反射太陽光。雖然它反射的光只有百分之七能到達地球,但足夠照亮我們地球上的黑夜。
基本的天文知識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和其他天體都圍繞它運動。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里,半徑為69.6萬公里,為地球半徑的109倍,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質量為地球的33萬倍(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平均密度為1.4克/厘米3。太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是控制太陽系天體運動的主要力量源泉。
太陽是一個熾熱的氣體球,表面溫度約6000℃,愈向內部溫度愈高,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K。在這樣的高溫高壓下,太陽中心區不停地進行著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太陽每秒鍾釋放出約4×1033爾格的能量,相當於0.5億億億馬力;其中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我們的地球,是地球上光和熱的主要來源。
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恆星,位於銀道面之北的獵戶座旋臂上,距銀心約2.3光年,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繞銀心轉動,公轉一周約需2.5億年。太陽也在自轉,其周期在日面赤道帶約25天;兩極區約為35天。通過對太陽光譜的分析,得知太陽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幾乎相同,只是比例有所差異。太陽上最豐富的元素是氫,其次是氦,還有碳、氮、氧和各種金屬。據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已度過約50億年。
沿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的、近似球形的天體叫行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按距離太陽的次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冥王星離太陽最遠,其軌道直徑約120億公里;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疆界可能比這個范圍還要大得多。
九大行星按它們距離太陽的遠近分為內行星和外行星兩群: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為內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為外圍行星。若按它們的質量、大小和結構特徵,則分為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兩類。體積小而密度大、自轉慢、衛星少的行星與地球相似,稱為類地行星,如水星、金星、火星稱為類地行星;體積大而密度小,自轉相當快、衛星多的行星稱為類木行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類木行星。
㈥ 小學生必須知道的天文知識 (簡單的)
宇宙概況,大爆炸學說
基本天體:恆星、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黑洞
星系:銀河系、太陽系
太陽系八大行星、冥王星、小行星帶
太陽概況、月球概況、月食、日食
星座、流星雨
地球概況
天文望遠鏡知識。
㈦ 天文知識有哪些
什麼樣的天文愛好者?
是以實際觀察研究為主的嚴謹的、純天文知識愛好者,還是以天文知識為媒介的哲學思考者?不論哪一種愛好者,都應該知道和明白
一些天文常識。
比如星體的分類和演變過程,星體運行的動力和軌跡,宇宙中光暗對比和色段,各種星體的穩定速度和逃離速度等等。最關鍵的是關於當今宇宙的理論模型,特別是一些非主流的學說,例如大爆炸理論之外的統一場論等。另外,還需了解一下古今中外的星體定位知識,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星座,就是一種定位系統。而第一種愛好者,需要明白星體的軌道計算知識、跟蹤知識,有時候需要滿天搜索某個星體,甚至能意外發現新星體和星象,而由自己給它命名,取得另一種成功和成就。
第二種愛好者,多重思考。以宇宙萬物為材料,結合各種天文理論和哲學理論,推理推論推想,甚至可以加以想像,演化自己的說法、學說甚或理論,類似於理論物理學的內容。說不定就有第二個愛因斯坦出現了。
最後,天文愛好者,是愛好者,是一種愛好,要有自我,不要過分的左右了自己的整個生活!
㈧ 關於天文有哪些知識
天文學是研究宇宙空間天體、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學科。內容包括天體的構造、性質和運行規律等。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重要的地位。
主要通過觀測天體發射到地球的輻射,發現並測量它們的位置、探索它們的運動規律、研究它們的物理性質、化學組成、內部結構、能量來源及其演化規律。
在天文學悠久的歷史中,隨著研究方法的改進及發展,先後創立了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
天文學的研究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於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著名的史前天文遺址。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核能的發現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緻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地推動現代科學的發展。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和人造衛星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天文起源於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占卜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展到整個宇宙。現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人類的探測范圍由目測的太陽、月球、天空中的星星到達了距地球約100億光年的距離,根據尺度和規模,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可以分為:
行星層次
包括行星系中的行星、圍繞行星旋轉的衛星和大量的小天體,如小行星、彗星、流星體以及行星際物質等。恆星系統。
恆星層次
現時人們已經觀測到了億萬個恆星,太陽只是無數恆星中很普通的一顆。
星系層次
人類所處的太陽系只是處於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銀河系中的一隅。而銀河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許多的河外星系。星系又進一步組成了更大的天體系統,星系群、星系團和超星系團。
宇宙
一些天文學家提出了比超星系團還高一級的總星系。按照現今的理解,總星系就是現時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的范圍,半徑超過了100億光年。
在天文學研究中最熱門、也是最難令人信服的課題之一就是關於宇宙起源與演化的研究。對於宇宙起源問題的理論層出不窮,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也是最多人支持的就是1948年美國科學家伽莫夫等人提出的大爆炸理論。根據正不斷完善的這個理論,宇宙是在約137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的爆發中誕生的。然後宇宙不斷地膨脹,溫度不斷地降低,產生各種基本粒子。隨著宇宙溫度進一步下降,物質由於引力作用開始塌縮,逐級成團。在宇宙年齡約10年時星系開始形成,並逐漸演化為現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