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固態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定。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並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4、測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台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二、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 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ρ不變,m與 V成正比;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⑵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體積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質量成正比。
5、圖象:左圖所示:ρ甲>ρ乙
6、測體積——量筒(量杯)
⑴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⑵使用方法:
7、測固體的密度:
8、測液體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餘液體的質量m2 ;④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應用:
⑴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⑵求質量:由於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⑶求體積:由於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於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為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二、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比較同時啟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採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採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採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採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Ⅰ 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變形 ,
B、速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三、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誤差:
(1)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誤差。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 測量環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 避免 ,而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四、時間的測量:
1、單位:秒(S)
2、測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脈搏等
現代:機械鍾、石英鍾、電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6、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
⑶彈簧測力計: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8、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六、慣性和慣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3、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七、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概括:二力平衡條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一、彈力
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質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⑶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四、杠桿
定義:在力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說明:①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②有些情況下,可將杠桿實際轉一下,來幫助確定支點。如:魚桿、鐵鍬。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O 表示。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
實驗前:應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從杠桿上量出力臂。
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寫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五、滑輪
定滑輪:
①定義: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②實質:定滑輪的實質是:等臂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動滑輪:
①定義: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也可左右移動)
②實質:動滑輪的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第十四章《壓力和壓強》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3、壓強:
⑴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 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p=ρgh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
2、產生原因:因為 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3、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4、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5、沸點與壓強:內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應用:高壓鍋、除糖汁中水分。
6、體積與壓強:內容: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三、浮力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6、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盪,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3、力學里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 1N·m 。 把一個雞蛋舉高1m ,做的功大約是0.5 J 。
二、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 ,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於直接對物體做功Gh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 Gh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 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 L
3、總功: 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 fL+Gh=FL
4、機械效率:① 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 公式:
③ 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 。通常用 百分數 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 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單位:主單位 W 常用單位 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 1mW=106 W 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 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2、知識結構:
3、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三)、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1、 知識結構:
2、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第十六章 《熱和能》
一、分子熱運動: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m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②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③課本中的裝置下面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果。實驗現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④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分開:擴散、蒸發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2、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既然物體內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那麼內能是無條件的存在著。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的冰塊。
3、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①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②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③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狀態: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4、內能與機械能不同:
機械能是宏觀的,是物體作為一個整體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與機械運動有關
內能是微觀的,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能的總和。內能大小與分子做無規則運動快慢及分子作用有關。這種無規則運動是分子在物體內的運動,而不是物體的整體運動。
5、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越大。
三、內能的改變:
1、內能改變的外部表現:
物體溫度升高(降低)——物體內能增大(減小)。
物體存在狀態改變(熔化、汽化、升華)——內能改變。
反過來,不能說內能改變必然導致溫度變化。(因為內能的變化有多種因素決定)
2、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
A、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②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③如果僅通過做功改變內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內能的改變大小。(W=△E)
④解釋事例:圖15.2-5甲看到棉花燃燒起來了,這是因為活塞壓縮空氣做功,使空氣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棉花燃點使棉花燃燒。鑽木取火:使木頭相互摩擦,人對木頭做功,使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木頭的燃點而燃燒。圖15.2-5乙看到當塞子跳起來時,容器中出現了霧,這是因為瓶內空氣推動瓶塞對瓶塞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凝成小水滴。
B、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①熱傳遞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的現象。
②熱傳遞的條件是有溫度差,傳遞方式是: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遞傳遞的是內能(熱量),而不是溫度。
③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放熱溫度降低,內能減少。
④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C、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區別:由於它們改變內能上產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說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不同,前者能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後者能的形式不變。
D、溫度、熱量、內能 區別: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不一定吸熱。如:鑽木取火,摩擦生熱。
△熱量:是一個過程。
吸收熱量 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內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熱量全都對外做功,內能可能不變。
△內能:是一個狀態量
內能增加 不一定升溫。如:晶體熔化,水沸騰。
不一定吸熱。如:鑽木取火,摩擦生熱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詞中「熱」的含義:
熱傳遞中的「熱」是指:熱量 熱現象中的「熱」是指:溫度
熱膨脹中的「熱」是指:溫度 摩擦生熱中的「熱」是指:內能(熱能)
四、熱量:
1、比熱容:⑴ 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⑵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吸熱或放熱的本領的物理量。
⑶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⑷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⑸水常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2、計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3、熱平衡方程:不計熱損失 Q吸=Q放
五、內能的利用、熱機
(一)、內能的獲得——燃料的燃燒
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二)、熱值
1、定義: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2、單位:J/kg
3、關於熱值的理解:
①對於熱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個關鍵詞「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1kg是針對燃料的質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質量不是1kg,那麼該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就不是熱值。某種燃料:說明熱值與燃料的種類有關。完全燃燒:表明要完全燒盡,否則1kg燃料化學能轉變成內能就不是該熱值所確定的值。
② 熱值反映的是某種物質的一種燃燒特性,同時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變成內能的本領大小,也就是說,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種特性,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與燃料的形態、質量、體積等均無關。
3、公式:Q=mq(q為熱值)。
實際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聯合解題。
4、酒精的熱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0×107J。
煤氣的熱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態氫做燃料,是因為:液態氫的熱值大,體積小便於儲存和運輸
6、爐子的效率:
①定義:爐子有效利用的熱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比。
②公式:η=Q有效/ Q總= cm(t-t0)/ qm′
(三)、內能的利用
1、內能的利用方式:
⑴ 利用內能來加熱;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的轉移過程。
⑵ 利用內能來做功;從能的角度看,這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2、熱機:定義:利用燃料的燃燒來做功的裝置。
能的轉化: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蒸氣機——內燃機——噴氣式發動機
3、內燃機:將燃料燃燒移至機器內部燃燒,轉化為內能且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機器叫內燃機。它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
4、內燃機大概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在這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中唯一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5、 熱機的效率:熱機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總= W有用/qm
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使燃料充分燃燒 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 機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摩擦。
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比較:
汽油機 柴油機
不
同
點 構造: 頂部有一個火花塞。 頂部有一個噴油嘴。
吸氣沖程 吸入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 吸入空氣
點燃方式 點燃式 壓燃式
效率 低 高
應用 小型汽車、摩托車 載重汽車、大型拖拉機
相同點 沖程:活塞在往復運動中從汽缸的一端運動到另一端。
一個工作循環活塞往復運動2次,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經歷四個沖程,做功1次。
六、能量守恆定律
1、自然界存在著多種形式的能量。盡管各種能量我們還沒有系統地學習,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所了解,如跟電現象相聯系的電能,跟光現象有關的光能,跟原子核的變化有關的核能,跟化學反應有關的化學能等。
2、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和轉移(列舉學生所熟悉的事例,說明各種形式的能的轉化和轉移)。在熱傳遞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轉移到低溫物體。運動的甲鋼球碰擊靜止的乙鋼球,甲球的機械能轉移到乙球。在這種轉移的過程中能量形式沒有變。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轉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於摩擦而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氣體膨脹做功的現象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水力發電中,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在火力發電廠,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在核電站,核能轉化為電能;電流通過電熱器時,電能轉化為內能;電流通過電動機,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4、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❷ 武漢初三中考物理沖刺復習重點有哪些
這個問題很難嗎?你自己的物理老師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回答出來!對自己的老師都不信任,未必你能隨便相信網友們嗎?
❸ 初中物理知識點有哪些
初中物理滑輪知識點有如下:
1、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能夠繞軸轉動的小輪。由可繞中心軸轉動有溝槽的圓盤和跨過圓盤的柔索(繩、膠帶、鋼索、鏈條等)所組成的可以繞著中心軸轉動的簡單機械叫做滑輪。
2、定滑輪: 塑料滑輪軸承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
3、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但可改變作用力方向. 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別是滑輪的半徑,由於半徑相等,所以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4、使用時,滑輪的位置固定不變;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但可以改變作用力方向.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別是滑輪的半徑,由於半徑相等,所以動力臂等於阻力臂,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5、按滑輪中心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可將滑輪分為「定滑輪」、「動滑輪」;定滑輪的中心軸固定不動,動滑輪的中心軸可以移動,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而將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在一起可構成滑輪組,滑輪組不但省力而且還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❹ 初一到初三物理知識點整理
初中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走進物理世界
1、物理學史研究光、熱、力、聲、電等形形色色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2、觀察和實驗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
3、長度測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長度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米,符號是m;常用單位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1km=1000mlm=l0dmldm=l0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
4、長度測量結果的記錄包括准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5、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①與測量的人有關;②與測量的工具有關。任何測量結果都有誤差,誤差只能盡量減小,不能絕對避免;但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②採用更合理的測量方法;③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6、測量時間的工具是秒錶,時間的國際基本單位是秒,符號是s;常用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h=60minlmin=60s。
7、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指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二、聲音與環境
1、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停止;振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氣體中傳播最慢。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4、頻率的高低決定音調的高低;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是Hz,人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人們把低於20Hz的聲音叫次聲,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超聲的應用有:超聲波粉碎結石、聲納探測潛艇、魚群,B超檢查內臟器官。
5、樂音與雜訊:
樂音:悅耳動聽、使人愉快的聲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雜訊:使人們感到厭煩、有害身心健康的聲音;是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人們用分貝來劃分dB聲音的強弱的等級。
6、控制雜訊的三個途徑是:吸聲、隔聲、消聲;即在聲源處、在傳播途徑和在接收處控制。
7、聲的利用: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漁民利用聲納探測魚群。
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如某些霧化器利用超聲波產生水霧。
8、回聲:聲音在傳播途徑中遇到礙物被返射回去的現象,叫回聲。如回聲比原聲到達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們區分開,否則回聲會與原聲混在一起會加強原聲。利用「雙耳效應」可以聽到立體聲。
三、光和眼睛
光的傳播
1、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螢火蟲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生活中應用光的直線傳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隊瞄準等。
3、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是不同的。
初中物理一些單位換算
1、時間單位換算:1h=60min=3600s
1min=60s
2、電流單位換算:1A=103mA=106uA
1mA=103uA
3、電壓單位換算:1V=103mV
1kV=103V
4、電阻單位換算:1kΩ=103Ω1MΩ=103kΩ=106Ω
5、功率單位換算:1kW=103W
6、電能單位換算:1kW·h=3、6×10
J 1度=1kW·h
7、長度單位換算
1m=10dm=102cm=103 mm=106 um=109 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
8、面積單位換算:1m2=102dm=104cm
9、體積單位換算:1m3=103
dm3=106cm3
10、容積單位換算:1L=103mL
1L=1dm=10-3 m3 1mL=1cm=10-6 m3
11、質量單位換算:1kg=103
g=106 mg 1g=103mg 1t=103 kg
12、密度單位換算:1g/cm3=1×103Kg/m3
13、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14、一標准大氣壓:P0=1、01×105Pa=760
mmHg(毫米水銀柱)
重要概念、規律和理論
1、記住六種物態變化的名稱及吸熱還是放熱。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2、記住六個物理規律:(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2)光的反射定律(3)光的折射規律(4)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5)歐姆定律(6)焦耳定律。
記住兩個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2)杠桿平衡原理
3、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形狀、地理位置、狀態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而重力會隨位置而變化。密度是物質的特性,與m,v無關,但會隨狀態、溫度而改變;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受力與否、運動與否、運動快慢都無關;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只與物質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和溫度無關;電阻是導體的屬性:與物質種類、長短、粗細、溫度有關,與電流、電壓無關。
4、科學探究有7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現象得出規律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主要有類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設法、控制變數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轉換法等。
如控制變數法:在研究問題時,只讓其中一個因素(即變數)變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如探究I與U、R的關系、探究蒸發與什麼因素有關)。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總電阻),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磁感線,光線),類比法(如電流與水流、電壓與水壓)。轉換法(電流表的原理,用溫度計測溫度,小磁場檢驗磁場) 。
6、電學實驗中應注意的幾點:①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處於斷開狀態、②在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處於最大阻值狀態,接法要「一上一下」、③電壓表應並聯在被測電阻兩端,電流表應串聯在電路中、④電流表和電壓表接在電路中必須使電流從正接線柱進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7、聲音傳播介質: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氣體、
8、增大壓強的方法:①磨刀不誤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②醫生注射用的針尖做得很尖③鐵釘越尖越容易敲進木塊④圖釘都做得帽園尖細⑤啄木鳥的嘴很尖⑥滑冰的冰鞋要裝冰刀。
減小壓強的方法:①駱駝的腳掌比馬要大幾倍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帶③坐沙發比坐凳子舒服④圖釘都做得帽園尖細⑤書包帶常做得很寬⑥運載鋼材的大卡車比普通汽車的輪子多⑦滑雪要用滑雪板⑧鋼軌下鋪枕木⑨房間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牆更寬。
9、常見的(1)晶體(有一定熔點):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萘、各種金屬(2)非晶體:松香、玻璃、蜂蠟、瀝青。
10、常見的(1)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 。
(2)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
11、運動和力的關系:①、原來靜止的物體: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靜止。
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運動
②、原來運動的物體: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勻速直線運動、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則物體做減速運動。如果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則物體運動方向改變。
物體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將保持平衡狀態,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說明物體受力平衡,合力為0;物體受非平衡力將改變運動狀態。
12、家庭電路的連接方法:①各用電器和插座之間都是並聯,②開關一端接火線,一端接燈泡,③螺口燈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線上④保險絲接在火線上。
⑤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中接地。
13、溫度、熱量、內能的關系: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或做功),內能增加。
吸收熱量時,溫度一般升高(晶體熔化時和液體沸騰時溫度不變),內能增加;內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熱量,溫度一般升高。
14、晶體熔化的條件:達到熔點並繼續吸熱,凝固成晶體的條件:達到凝固點並繼續放熱。
液體沸騰的條件:達到沸點並繼續吸熱。
物體做功的條件:有力並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電路和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
15、常見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手影游戲,激光準直,日食,月食,排隊,檢查物體是否直可閉上一隻眼。
射擊時的瞄準,「坐井觀天,所見甚小」,確定視野(一葉障目),判斷能否看見物體或像。
常見光的反射現象:平面鏡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潛望鏡,自行車尾燈(反射器)。
常見折射現象:看水中的魚等物體,魚民叉魚時要向下叉。放在水中的筷子會向上彎折。透過篝火(水氣)看到的人會顫動。看日出。海市蜃樓,放大鏡,星星在眨眼睛(閃爍)。
16、成像:⑴成實像:小孔成像(太陽光斑);照相機;幻燈機。
⑵成虛像:①平面鏡成像:照鏡子、潛望鏡、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鏡成像:放大鏡(老花鏡)看物體、凹透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近視鏡);③折射現象:看水中的物體:透過水和玻璃看物體、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鏡u<2f時成的像。
⑷成縮小的像:凸透鏡u>2f所成的像、凹透鏡成的像 。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鏡、潛望鏡、凸透鏡u=2f成的像。
(6)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等距的虛像。
(7)凸透鏡成像的規律:①、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
17、力方向大小
重力(G):豎直向下G=mg=ρvg。
壓力(F):垂直指向受壓面F=G(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在豎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時)。
支持力(N):垂直接觸面向外N=F壓(支持力與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
摩擦力(f):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f=F拉(物體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
拉力(外力)(F):與用力方向一致(如與繩子、手方向一致) 。
合力(F合):與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
浮力(F浮):豎直向上F浮=G排=ρ液gv排。
18、常見的擴散現象(本質是分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1)、用鹽水腌蛋,蛋變咸。
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鹽)放入水中過一會兒,滿杯水都變黑(甜、咸)了。4)、長期放煤的牆角處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聞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時聞到菜香味。(聞到各種味道都是擴散)。6)、蒸發、升華也是擴散現象:酒精塗在皮膚上,能聞到酒精味;樟腦丸過段時間變沒了。
19、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壓力;③用滑動代替滾動。如(1)塑料瓶蓋的邊緣常有一些凹凸豎直條紋(2)在冰封雪凍的路上行駛,汽車後輪常要纏防滑鏈,(3)自行車剎車把套上刻有花紋的塑料管(4)剎車輪胎上印有花紋(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紋(7)捆重物用麻繩(8)克絲鉗口刻有花紋(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車陷在泥里,在輪胎前面墊一些石頭和沙子。
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使接觸面更光滑。③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④用滾動代替滑動。如:(1)搬動笨重的物體時,人們常在重物下墊滾木,(2)給機器上潤滑油(3)自行車軸上安著軸承(4)向鎖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鎖就很好開,(5)滑冰用冰刀,(6)把拉東西改成滾東西。
20、解釋常見慣性現象:
(1)利用慣性:A、拍打衣服,使附著在衣服上的灰塵掉下來;B、將錘柄在石頭上碰幾下,錘頭就套緊在錘柄上了;C、將盆里的水潑出去;D、跳遠運動員起跳前要助跑;E、子彈離開槍口後還能飛行一段距離;F、甩掉手上的水;G、汽車到站前關閉發動機仍能前進一段距離;H、飛機投彈要命中目標,必須在未到目標正上方時,就提前投擲;I、用鏟子把煤拋進煤灶內;J、摩托車飛躍障礙物;K、抖掉理發師圍布上的頭發;K、彎弓射箭;L、投擲、跳躍運動場地設有較長的跑道。
(2)防止慣性:A、坐在汽車前面的坐位上要系安全帶,以防緊急剎車;B、汽車限速行駛;C、汽車後常寫有「保持車距」字樣;D、在行駛的列車上行走的人,火車突然剎車時會向前傾倒;E、運動員跑到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F、公路設立限速標志;G、百米跑道在終端線後還要延伸一段。
物理知識的應用
1、聲吶發出超聲波(聲速):測距和定位,如測海深。
,雷達發出無線電波(光速):判斷物體的位置。
2、密度:鑒別物質,判斷物體是否空心,判斷物體的浮沉。
3、二力平衡: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測滑動摩擦力,測浮力。
4、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可製成重垂線、水平器。
5、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水壩下部建造得比上部寬,潛水深度有限定。
6、連通器的液面要相平:茶壺、鍋爐水位器,自動喂水器,用U形管判斷水平面。
7、相互作用力:游泳,劃船,起跑、跳遠向後蹬,跳高向下蹬。
8、大氣壓:自來水筆吸墨水,抽水機,茶壺蓋上開一小孔,用吸管吸飲料,針管吸葯液。
9:物體的浮沉條件:密度計,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孔明燈,鹽水選種,測人體血液的密度,解釋煮食物(如餃子)時,生沉熟浮等。
10、杠桿的平衡條件:判斷杠桿是省力還是費力(看力臂,動力臂長省力),求最小動力(在杠桿上找到離支點最遠的點畫出最長力臂),判斷動力變化情況,進行有關計算。
11、鏡面反射:解釋黑板「反光」。晚上看路時判斷水面還是地面。
漫反射:能從各個方向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電影屏幕要粗糙。
12、平面鏡成像:鏡前整容,糾正姿勢。
製成潛望鏡;萬花筒;牆上掛大平面鏡,擴大視覺空間;改變光路(如將斜射的陽光,豎直向下反射照亮井底);自行車尾燈;平面鏡轉過θ角,反射光線改變2θ角。
13、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得到平行光,聚光的亮點有大量的能量可點火、燒斷物體。
14、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製成變阻器(通過改變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油量表,製成簡單調光燈,導線不用鐵絲用銅絲,電熱器的電阻要用鎳鉻絲。
15、蒸發致冷:吹電風扇涼快,潑水降溫,包有酒精棉花的溫度計示數低於室溫,擦酒精降溫。
16、升華致冷:用乾冰人工降雨、滅火,在舞台上形成「煙」霧。
17、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方氣壓的增大(減小)而升高(降低):高山上煮不熟飯,要用高壓鍋。
18、加壓氣體液化:生活用液化石油氣用增加壓強的方法使石油氣在常溫下液化後裝入鋼罐,氣體打火機。
19、熔點表密度表比熱容表:白熾燈泡燈絲用鎢做,在很冷的地區宜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測氣溫。
20、電流的熱效應:發熱→製成各種電熱器:熱得快,電水壺,電飯煲,電熱毯,電鉻鐵、保險絲等電流的磁效應:有磁性→製成電磁鐵、電磁起重機,電鈴,電話聽筒,揚聲器,喇叭,利用電磁鐵製成電磁繼電器,用於自動控制電流的化學效應:化學反應→蓄電池:冶金工業提煉鋁和銅(電解反應)、電解、電鍍。
磁現象:用磁性材料做成錄音帶和錄像帶,磁懸浮列車,冰箱門,指南針、磁卡。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製成直流電動機、動圈式揚聲器;電磁感應現象:製成發電機,動圈式話筒。
21、各種能的轉化:發電機、電動機、熱機、蓄電池的充電和放電、太陽能光電池、汽(或柴)油機的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
22、簡化電路的方法:①去掉電壓表(電阻很大,相當開路)②電流表看成導線(電阻很小)③開關斷開,去掉所在的支路;④開關閉合相當於導線;⑤去掉被短路的電路;⑥電路一般會留下一個電阻或兩個電阻串聯或兩個電阻並聯三種情況。
❺ 初三物理總復習知識點大全
《初中物理九年級》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NIvRjYAmf1_QwiUs0e3TIg
c.基礎初中物理九年級(呂德貴)-39|08 第8講 信息和能源|07 第7講 電和磁|06 第6講 生活用電|05 第5講 電功率和焦耳定律|04 第4講 歐姆定律|03 第3講 電壓和電阻|02 第2講 電流和電路|01 第1講 內能及內能的應用|基礎初中物理九年級(呂德貴)目錄.txt|1.6 熱機及其效率.mp4|1.5 比熱容.mp4|1.4 內能,溫度,熱量和做功的關系.mp4|1.3 內能到底是什麼?.mp4|1.2 分子引力和大氣壓的區別.mp4
❻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各章節知識點總結都具有哪些內容
主要內容有電磁現象和能量守恆定律,以及電能的有關基礎知識和能源的發展基礎知識。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物理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