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食品安全小常識有哪些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五、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志明顯,防止交叉污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凈後浸泡):蔬菜污染的農葯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葯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葯污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葯的方法。
(4)儲存法:農葯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葯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葯。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染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曬:經日光照射曬干後的蔬菜,農葯殘留較少。
七、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8.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八、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鑒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九、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設備、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備後的食物受污染。
十、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十一、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Ⅱ 十條食品安全小常識是什麼
1、看包裝信息
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沒有這類信息的「三無」產品,也不要圖便宜買一些覺得「物美價廉」的食物。
2、看外觀、聞氣味
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混有異物的食物,失去食物原本的外觀形狀和氣味的,一定要注意仔細分別,聞到腐敗氣味,千萬不要捨不得扔掉,必須重視。
3、顏色太過亮麗不要吃
對於市面上顏色太過於亮麗的食品一定要留個心眼,像現在市面上的草莓,出現又大又紅、光澤油亮的,得考慮一下是不是有添加色素的問題。
4、顏色太白不要吃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得看看與正常的顏色之間的差別。
5、保質期過長的少吃
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6、反自然生長的不要吃
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加入過多的催熟劑、甜蜜素等,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7、小作坊的食物少吃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時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8、價格低於正常水平的不要吃
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臨時處理的食品可以看食物情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9、某些散裝的食物少吃
散裝是指有些集貿市場的散裝豆製品、熟食、醬菜等,可能來源於地下加工廠,或者衛生情況不好的地方。
10、浸泡法清洗干凈果蔬
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相關信息: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倍諾食品安全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
食品安全也是一門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範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食品(食物)的種植、養殖、加工、包裝、儲藏、運輸、銷售、消費等活動符合國家強制標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以導致消費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的隱患。該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產安全,也包括經營安全;既包括結果安全,也包括過程安全;既包括現實安全,也包括未來安全。
Ⅲ 食品安全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關於食品安全手抄報資料
小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鍾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3、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不吃變質剩飯菜
少吃、不吃冷飲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Ⅳ 食品安全手抄報知識要有什麼
小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知識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簽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鍾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3、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不吃變質剩飯菜
少吃、不吃冷飲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特別是水。
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喝水。
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熏食品,盡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議喝標準的純凈水。
從家裡所帶腌製品在校不能超過2天
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查看包裝標識
查看基本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是否標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場准入標志(QS)
簡介市場准入標志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准入標志,方便選購。2002年起,對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等5類食品;2003年下半年,對方便麵、膨化食品、罐頭、冷飲等10類食品,實施了市場准入制度。
.談談衛生與健康
1).談談衛生與健康
其實衛生是處處都必須注意的,在路邊、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攤小販的攤子上,經常做一些油餅、臭豆腐之類的食品,你可千萬不能去買,誰知道他們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瀉、頭暈之類的症狀。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也是講衛生的行為。
說到健康,也許有人會說:「吃多了東西也就健康了吧!」其實健康並不在於多吃東西,你還要常運動、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飯,按時睡覺等等,這樣才能做到健康。在報紙上看到過多吃水果、蔬菜、多補充維生素,這樣對身體大有好處。
衛生與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不講衛生不僅使身體容易生病,有時連你寶貴的雙眼也會受到侵襲。當你接觸過錢、霉舊的書之類的東西,你可千萬不要去揉眼睛,否則,沾你手上的細菌就會跑進眼睛,這樣會使你患上沙眼,導致視力下降。
為了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平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現為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比如,要保持個人清潔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經常打掃環境衛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免疫力。
( 2).食品衛生
吃火鍋應注意的衛生天氣寒冷,人們喜歡吃火鍋,但應注意以下衛生習慣:(1)食物不宜過熱吃,過熱的食物容易燙傷口腔粘膜和食管、胃粘膜、誘發食道或胃的疾病。(2)火鍋內不宜放過多的食物,以免食物煮得過久,失去菜餚風味和營養。(3)食物一定要煮熟後吃,以免感染上寄生蟲卵或細菌。9、暴飲暴食傷身體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大塊肉、大杯酒地任性享用,直至飽嗝連聲,酩酊大醉,殊不知隱禍已在其中。暴飲暴食,超過了脾胃正常消化的食量,首先是產生飽脹滿悶的感覺,容易產生消化不良;其次是長期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時,會使血氨大增,而超過肝、腎處理氨的能力。產生氨中毒;更嚴重的是血中大量堆積的氨會隨血流進入腦組織,毒害中樞神經,輕者成天昏沉迷惘,重則就是暴食後猝死。科學的飲食是早餐食好,中午食飽,晚餐食少,切忌暴食貪杯。10、當心冰箱貯藏食物中毒冰箱作為一種製冷的食品貯存家用設備,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不少萬便,但冰箱並非保險箱。一般來說,冰箱冷凍室的溫度是零下15~18℃,常溫室則只有2~8℃,低溫對大部分致病菌有抑製作用,但對嗜冷與耐冷菌作用就不大。有的細菌在零度以下還能生長繁殖。由此可知,冰箱不能抑制所有的細菌,冰箱貯存食物也能腐敗變質。11、生、熟食品及刀板要分開生、熟食品分開指製作、盛裝和存放生、熟食品的工具。如砧板、刀等用具要分開並有明顯標記,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冰箱或食櫃內。生、熟食品不分開,熟食品易被污染發生腸道疾病和寄生蟲病,危害健康。12、營養平衡指什麼指飲食合理,食物要多樣清淡,粗糧細糧要搭配,少吃脂肪和甜食,多吃蔬菜和水果。13、及時洗鍋保健康有些人在烹調食物時,為了圖方便省事,炒菜後不及時清洗炒菜鍋,又接著炒下一道菜,或者錯誤地認為,炒菜鍋天天使用,無需清洗,其實這樣做對健康是十分有害的,特別是在加工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菜餚時,會形成含有致癌物質的鍋垢,經常食入微量的致癌物質,會在體內蓄積留下隱患。因此,炒菜時應該做好一個菜就清洗一次炒菜鍋,千萬不能怕麻煩而埋下禍根。此外,經常多次使用的熟油,高溫加熱時會分解出大量的雜環胺、多環芳烴類等劇烈致癌物質,所以,經過多次高溫加熱的食用油就應棄之。14、為什麼強調每天要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可為身體提供大量維生素c,而維生素c又不能在體內儲藏
(3). 健康衛生知識----傳染病預防篇
一、呼吸道傳染病
1、什麼叫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
2、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
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
3、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有哪些?
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4、什麼情況下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病。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營養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過度勞累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傳染病。
5、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不同的呼吸道傳染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一般起病急,有發熱症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發病急,有發熱、乏力、頭痛及全身酸痛等明顯的全身中毒症狀,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輕。
麻疹:症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膚出現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狀輕微,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泡疹與痂皮。
風疹:臨床特點為低熱、皮疹和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全身症狀輕。
流腦: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粘膜瘀斑、煩躁不安,可出現頸項強直、神志障礙及抽搐等。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腫脹、疼痛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熱、盜汗、全身不適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6、常見呼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主要通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7、如何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①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②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多喝水。
③經常鍛煉身體,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④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二、腸道傳染病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一般是由病人及帶菌者,藉助於水、食物、密切接觸和蒼蠅等,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主要有嘔吐、腹痛、腹瀉和發熱等症狀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
1、細菌性食物中毒:由細菌或細菌毒素引起。常常有共同進餐的人一齊發病的情況,且有嚴重嘔吐的症狀。
2、細菌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糞便可呈膿血狀,常伴有發熱,兒童患者可能會休克。
3、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蟲引起,糞便呈果醬樣。
4、病毒性腸炎:也叫做流
Ⅳ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識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食品安全常識基本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食品安全基本常識
一、食品安全常識
1.購買食物時,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CS)標識,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打開食品包裝,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澱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無證攤販處購買盒飯或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4.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凈消毒,不用不潔容器盛裝食品,不亂扔垃圾防止蚊蠅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麼是食品摻假、摻雜和偽造?
(1)「摻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價或沒有營養價值的物品,或從食品中抽去了有營養的物質或替換進次等物質,從而降低了質量,如蜂蜜中加入轉化糖,巧克力餅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摻雜」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雜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鈉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紅磚木等。
(3)「偽造」是指包裝標識或產品說明與內容物不符。
摻假、摻雜、偽造的食品,一般應由工商行政部門處理。對影響營養衛生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哪些種類?
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包括下列類別:
(1)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的;
(4)未經衛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等及其製品;
(6)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破損或者運輸工具不潔造成污染的;
(7)摻假、摻雜、偽造、,影響營養、衛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的或者將非食品當作食品的;
(9)超過保質期限的;
(10)為防病等特殊需要,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經過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使用的添加劑的或者農葯殘留超過國家規定容許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範「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範,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防範「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鹹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製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五、食品儲存應注意哪些問題?
應建立出入庫制度,做到先進先出;各類食品分類存放,標志明顯,防止交叉污染;做到離牆離地,做到「四防」: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蟲、防蠅。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殘留農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凈後浸泡):蔬菜污染的農葯品種主要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殺蟲劑難溶於水,此種方法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農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殘留農葯的基礎方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
(2)清洗後鹼水浸泡法: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農葯污染的措施,可用於各類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鹼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鹼面5g-10g)5-15分鍾,然後用清水沖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菜瓜果,較易沾染農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種較好的去除殘留農葯的方法。
(4)儲存法:農葯隨著時間能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酶對殘留農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對易於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減少農葯殘留量。一般應存放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瓜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農葯。此法常用於芹菜、菠菜、小白菜、圓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染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2遍。
(6)陽光曬:經日光照射曬干後的蔬菜,農葯殘留較少。
七、怎樣識別用激素促進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農為了使蔬菜生長加快、生長的多就用激素噴灑,吃了這種菜對健康不利,怎樣識別呢?
西紅柿表皮光滑,當菜農對它噴灑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後,激素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該部位特別長肉,形成「尖屁股」。這種西紅柿當然不能吃。此外,個頭很大,紅綠斑駁,摸起來發硬,切開後沒汁或汁很少,這也是催熟劑催熟的,不宜購買。生長怪異的如冬瓜、黃瓜、茄子之類,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黃瓜則全身長坨,都是噴灑激素的結果。有的水果細皮嫩肉,有的芹菜體大身長,均不要吃為好。
八、如何采購食用油,應索取哪些證件?
采購食用油時,一定要采購標有「QS」標志的桶裝食用油,若采購散裝食用油,極易購買到潲水油及問題食用油,質量得不到保障。應索取的證件有:銷售商的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食用油的「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若不按要求對食用油進行采購和索證,一經油出了問題,找不到銷售商,責任由自己全負。
九、怎樣健康飲用桶裝水?
桶裝水一旦打開,應盡量在短期內使用完,通常在一周內用完為宜,否則應加熱煮開再飲用。桶裝水送上門後,即便是質量較好的桶裝飲用水,放置時間太長也易滋生細菌。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溫度高,細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裝礦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還要警惕飲水機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飲水機。要求廠家每隔一段時間上門負責清洗飲水機。
購買桶裝水要注意先看包裝桶是否晶瑩透明,質感硬。質量較好的桶(瓶)應由PC材質製成,桶體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廢舊垃圾塑料為原料製成的桶,俗稱:「黑桶」,顏色發黑、發暗、透明性差。有部分廠家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這種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裝桶裝水,消費者應仔細選擇鑒別。水桶蓋應鮮亮光潔,硬度較高。
另外,消費者可嘗試倒置水桶,應不漏水。當把水桶從飲水機上拔出時,水桶的內應恰好將水桶再次堵上。合格的飲用水應該無色、透明、清澈、無異味和異臭,沒有肉眼可見物。顏色發黃、渾濁、有絮狀沉澱或雜質,有異味的水產品一定不能飲用。
十、哪些原因可導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發生?
(1)冷藏方法不正確,如將煮熟的食品長時間存放於室溫下冷卻,把大塊食物貯存於冰櫃中,或冷藏溫度不夠。
(2)從烹調到食用的間隔時間太長,使細菌有足夠的繁殖時間。
(3)烹調或加熱方法不正確,加熱不徹底,食物中心溫度低於70℃。
(4)由病原攜帶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輔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溫條件下解凍食物。
(8)廚房設備、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確。
(9)使用了來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備後的食物受污染。
十一、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項建議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食用來歷不明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不隨意購買、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這些劣質食品、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食用會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溫條件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熟食和剩餘食品;
5.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葯、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葯中毒。
7.不飲用不潔凈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來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應用潔凈的水徹底清洗並盡可能去皮;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9.進食前或便後應將雙手洗凈;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10.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十二、八種常見的飲食衛生誤區如下:
1 .好熱鬧喜聚餐:每當節假日,人們大多喜歡三三兩兩到餐館「撮一頓」,或是親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熱鬧又便於交流感情。這樣做不利於健康,不符合飲食衛生,特別是當前這一非常時期,最好實行分餐制。分餐的做法是對別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負責和尊重。
2 .用白紙包食物:有些人喜歡用白紙包食品,因為白紙看上去好像乾乾凈凈的。可事實上,白紙在生產過程中,會加用許多漂白劑及帶有腐蝕作用的化工原料,紙漿雖然經過沖洗過濾,仍含有不少化學成分,會污染食物。至於用報紙來包食品,則更不可取,因為印刷報紙時,會用許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來擦拭碗筷,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殊不知,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度數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並且白酒畢竟不同於醫用酒精。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時:實驗顯示,在家裡使用一周後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細菌數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在餐館或大排檔,情況會更差。因此,在用抹布擦飯桌之前,應當先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開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當而給健康帶來危害。
5 .用衛生紙擦拭餐具:化驗證明,許多衛生紙(尤其是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紙)消毒狀況並不好,這些衛生紙因消毒不徹底而含有大量細菌;即使消毒較好,衛生紙也會在擺放的過程中被污染。因此,用普通的衛生紙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將食物擦拭乾凈,反而會在擦拭的過程中,給食品帶來更多的污染機會。
6 .用毛巾擦乾餐具或水果:人們往往認為自來水是生水、不衛生,因此在用自來水沖洗過餐具或水果之後,常常再用毛巾擦乾。這樣做看似衛生細心,實則反之。須知,干毛巾上常常會存活著許多病菌。目前,我國城市自來水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所以說用洗潔劑和自來水徹底沖洗過的食品基本上是潔凈的,可以放心食用,無須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將變質食物煮沸後再吃:有些家庭主婦比較節儉,有時將輕微變質的食物經高溫煮過後再吃,以為這樣就可以徹底消滅細菌。醫學實驗證明,細菌在進入人體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溫的,不易被破壞分解。因此,這種用加熱方法處理剩餘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時,習慣把水果爛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為這樣就比較衛生了。然而,微生物學專家認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爛掉的部分削去,剩餘的部分也已通過果汁傳入了細菌的代謝物,甚至還有微生物開始繁殖,其中的黴菌可導致人體細胞突變而致癌。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經爛了一部分,就不宜吃,還是扔掉為好。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常識
同學們應該如何選購安全的食品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產品。
2、 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 仔細查看商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保質期、產品標准號等。
4、 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 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如何分清食品保質期和保存期
1、保質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2、保存期(推薦最後食用日期)是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預計的終止食用日期,超過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要洗手,在收拾生禽、生肉、生魚之後,要再次洗手,方可接觸其他食品。
幼兒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識
常識一: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
1
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還是營養保健型飲料,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有喝飲料習慣的孩子,常常會食慾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體重不足。
常識二:過量吃冷飲有損健康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發季節。過食冷飲會引起兒童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減緩等症狀,影響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甚至可能導致兒童消化功能紊亂、營養缺乏和經常性腹痛。另外,冷飲市場有一些產品的衛生狀況很差,不少產品不符合衛生標准。在這種情況下,過食冷飲會增加兒童患消化系統疾病的機會。
常識三:易拉罐飲料對兒童有危害
倍受孩子們喜歡的易拉罐是以鋁(AL)合金為材料製成的。為避免鋁合金與飲料接觸,其內層塗以有機塗料以作隔離。有些廠家在生產過程中,保護塗料未全塗滿罐壁,或者在封蓋、灌裝和運輸途中出現塗層破損,都會導致飲料與鋁合金直接接觸,而使鋁離子溶於飲料中。有調查顯示,易拉罐裝飲料比瓶裝飲料鋁的含量高出3~6倍。若常飲易拉罐飲料,必然造成鋁攝入過多。鋁過多可能導致兒童智力下降、行為異常,不利於兒童骨骼及牙齒發育。
常識四:長期飲用礦泉水會染疾病
礦泉水與自來水主要區別在於其中某種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對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飲用礦泉水應有針對性,缺什麼補什麼最好。如果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過多地沉積在人體,可能會引發某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腎結石。
常識五:彩色汽水會影響體格發育
五顏六色汽水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甜味劑、人工合成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碳酸水,經加充二氧化碳氣體製成的。除含一定的熱量外,幾乎沒有什麼營養。這里的人工合成甜味劑包括糖精、甜蜜素、安賽蜜和甜味素等。這些物質不被人體吸收利用,不是人體的營養素,對人體無益,多用還對健康有害。那些色澤特別鮮艷的汽水裡面含有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和香精會給孩子帶來潛在傷害,過量色素和香精進入兒童體內後,容易沉著在他們未發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慾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擾體內多種酶的功能,對新陳代謝和體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此外,一些彩色冰棍、彩色冰磚、彩色袋冰等也和彩色汽水一樣對兒童的發育有害而無利,建議也不要食用。
常識六:膨化食品盡量少吃或不吃
油炸薯條、雪餅、薯片、蝦條、蝦片、雞圍、雞條、玉米棒,這些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膨化食品。檢測顯示,膨化食品雖然口味鮮美,但從成分結構看,屬於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的食品。從飲食結構分析有其一定的缺陷,只能偶爾食之。長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會造成油脂、熱量吸入高,粗纖維吸入不足。若運動不足,會造成人體脂肪積累,出現肥胖。兒童經常食用膨化食品,會影響正常飲食,導致多種營養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給,易出現營養不良。
常識七:營養補品千萬不能隨意吃
家長們認為,給孩子吃補品會促進生長發育,更希望通過它提高孩子的智力,因此會選購各種營養滋補劑,如含有人參、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花粉等營養品。孰不知這些補品對成人可能有益而無大礙,但對兒童卻經常會引發很多不利的後果,如食慾下降和性早熟。
常識八:常吃果凍會阻礙營養吸收
市場上銷售的果凍,絕大多數並不是用水果製成的,而是採用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等增稠劑,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其中的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吸收過多會影響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尤其是會使鐵、鋅等無機鹽結合成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混合物,從而影響機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常識九:可樂 咖啡兒童不宜多喝
大量研究發現,常飲咖啡和含咖啡因的飲料,對兒童身體健康不利。咖啡因實際上是一種興奮劑,它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作用,會刺激心臟肌肉收縮,加速心跳及呼吸。兒童如果飲用了過多的咖啡因則會出現頭疼、頭暈、煩躁、心律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肌肉震顫,寫字時手發抖。咖啡因有刺激性,能刺激胃部蠕動和胃酸分泌,引起腸痙攣,常飲咖啡的兒童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長期過量攝入咖啡因則會導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腸壁上的毛細血管擴張,兒童的骨骼發育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同時,咖啡因還會破壞兒童體內的維生素B1,引起維生素B1缺乏症。
常識十:洋快餐營養單一不可多吃
即便洋快餐中不含「蘇丹紅」,但是在營養配比上仍存在很大的問題:高熱量、高脂肪、葷素搭配不合理……如果只是偶爾吃一兩次還可以,倘若經常光顧,對兒童身體帶來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
Ⅵ 食品安全知識手冊的食品安全法及知識掛圖
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知識掛圖宣傳圖片
作 者:圖片編輯部
單 位:套
類 別: 行業司法
出版單位: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其它介紹:2010年10月/對開/共6幅/採用200克銅版紙/四色印刷
定 價:178元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繫到國計民生,責任重於泰山。
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大頭娃娃」、「毒大米」、「毒奶粉」、 「雪碧汞毒門」等事件的頻發,讓消費者陷入了極度的不安。為此,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正式頒布實施。
為了更好的配合國家食品安全法的宣傳推廣,提高廣大民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增強食品安全責任意識,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的更多發生,保護自身身心健康安全,我們特此編輯出版此套圖片。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重點、要點解析;什麼是食品質量安全?什麼樣的食品是綠色食品?
二、 食物中毒的預防及自救措施;
三、 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預防常識;
四、 校園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預防及處理。
Ⅶ 求一張適合用來做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宣傳寫真的背景圖片
你去死吧
Ⅷ 十條食品安全小常識是什麼
十條食品安全小常識如下:
1、看包裝信息
注意食品包裝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是否過保質期,食品原料、營養成分是否標明,有無QS標識,不能購買沒有這類信息的「三無」產品,也不要圖便宜買一些覺得「物美價廉」的食物。
2、看外觀、聞氣味
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混有異物的食物,失去食物原本的外觀形狀和氣味的,一定要注意仔細分別,聞到腐敗氣味,千萬不要捨不得扔掉,必須重視。
3、顏色太過亮麗不要吃
對於市面上顏色太過於亮麗的食品一定要留個心眼,像現在市面上的草莓,出現又大又紅、光澤油亮的,得考慮一下是不是有添加色素的問題。
4、顏色太白不要吃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麵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得看看與正常的顏色之間的差別。
5、保質期過長的少吃
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採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6、反自然生長的不要吃
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加入過多的催熟劑、甜蜜素等,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7、小作坊的食物少吃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的產品,這類企業的食品平時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出現。
8、價格低於正常水平的不要吃
在價格上明顯低於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臨時處理的食品可以看食物情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9、某些散裝的食物少吃
散裝是指有些集貿市場的散裝豆製品、熟食、醬菜等,可能來源於地下加工廠,或者衛生情況不好的地方。
10、浸泡法清洗干凈果蔬
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否則等於將果蔬浸泡在稀釋的農葯里。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果蔬清洗劑可增加農葯的溶出,所以浸泡時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劑,浸泡後要用流水沖洗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