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子
擴展閱讀
p3怎麼帶歌詞同步 2024-09-20 08:41:09
如何教育小孩子這三點 2024-09-20 08:40:58
初一英語學哪些知識點 2024-09-20 08:23:38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子

發布時間: 2022-03-04 08:52:20

Ⅰ 我要5個生活中用數學解決的例子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很多。

1、老家種菜地,需要用鐵絲圍一個長方形,要多長的鐵絲?

這個用的數學實例:長方形周長=(長+寬)x2

量出菜地的長和寬,用數學公式求出周長,就是需要鐵絲的長度。

2、家裡面裝修,需要准備多少塊地板磚?

用到的數學實例:家中的地面面積以及一塊地板磚的面積

算出家中的實際用地面積,然後算出地板磚的面積,用家中地面面積除以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需要購買的地板磚的塊數。

5、上學放學路線問題。

用到的數學原型: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問題。雖然很簡單,但也是最常見的數學問題。

Ⅱ 求數學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工藝上的燈泡規格形狀的幾何計算

足球彩票中的賠率盤口統計

家居中的燈光覆蓋面積要求計算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Ⅲ 日常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例子

....數學與生活搜一下了.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我們到底要培養孩子什麼?我認為,歸根結底是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核心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想讓學生獲得這種能力,關鍵要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他們的應用意識和慾望。因此,數學學習要回歸於兒童的生活,要在學習中時時關注兒童關心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經歷了什麼?在生活中發現了什麼?創造性地挖掘課程資源,讓數學學習與兒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將數學學習納入他們的生活背景之中,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數學的存在,抽象出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實例。例如,我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課始導入中,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想和大家交個朋友,願意嗎?
生:(非常高興地齊答):願意。
師:是朋友就應該相互了解,老師想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嗎?
生:(興奮地齊答):可以。
師:我在家裡,我的女兒特別喜歡穿我的鞋子和衣服,你們在家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生:是的。
師: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麼感覺?
生a:很大。
生b:非常肥大。
生c:像裙子一樣。
......
師: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嗎?(學生感到很好笑。)
師:你們笑什麼?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會把我的衣服撐破的。
......
師:你的衣服,你爸爸為什麼穿不上?像這樣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每個同學都應該善於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體積和體積單位」,相信通過學習,你們會更深入地知道爸爸為什麼不穿你的衣服。
「穿不穿爸爸的衣服?」這一學生都體驗過的,頗具人情味的問題讓兒童深切感受到數學實際就在我們身邊,「一不小心」就會用到它。
對小學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努力拓展學生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空間,重視兒童數學經驗的積累。例如,在質量單位的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我們先讓學生購買不同質量的物品,再用手掂這些物品,多次感受後嘗試估計一些物品的質量。學生對"質量"的概念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之後,很容易地解決"千克"有多重的問題。再如,二年級的學生認識了簡單幾何圖形後,我們讓學生採用歸類整理的方法,盡可能多地從生活實例中找出圖形,註上名稱,然後測量出這些圖形每條邊的長度,算出每個圖形所有邊長的和,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邊長"的概念,為以後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作有力鋪墊。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結合生活實際,培養數學意識。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把學數學和生活體驗結合起來,不僅生動、深刻,而且進行了人文教育。學習了長度單位,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長度單位;學習了圓的知識後,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車輪的形狀是圓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為什麼?還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找圓形物體的圓心。在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讓他們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電都要進行計算。這樣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2、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例如,教學「平均數」一課時,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計算每個小組的平均身高,此時學生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求出結果後,讓學生進一步比較:「哪一組的同學最高?哪一組的同學最矮?」 「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況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結論?」這種活動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合,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再如,春遊之前,讓學生解決問題:學校組織五年級師生去恩龍山莊春遊,教師30人,學生300人。門票價格:成人每位30元,學生每位10元;團體票50人(含50人)以上每人12元。按照這種價格,我們怎樣購票最省錢?請大家設計一種你認為最好的購票方案。學生設計完後,教師和同學們一起將不同方案公布於眾,進行比較選優;最後選出一種都認為最好、最省錢的方案。這種數學能力考查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科學理財的意識,又拓寬了知識面。
3、加強實際操作,培養動手能力。
理論與實際往往有很大差距,要想使所學的知識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必須加強實際操作,培養把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的能力。
案例1:教了「比和比例」之後,我有意把學生帶到籃球場上,要學生測量計算籃球架的高度。如何測量?多數同學搖頭,少數幾個竊竊私語:
生a:爬上去量!
生b:爬上去也夠不著頂端啊。好危險的!
生c:……
正當同學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我適時取來了一根長1.5米的竹竿,筆直插在球場邊。這時陽光燦爛,馬上出現了竹竿的影子,量得這影子長1米。
我啟發學生思考:從竿長是影子的1.5倍,你能想出測籃球架高度的辦法嗎?
生d:球架高也是它的影長的1.5倍。
生e補充:必須要在同一時間內。
這個想法得到肯定後,學生們很快從測量籃球架影子的長,算出了籃球架的高。回到教室後,我又說:「你們能用比例寫出一個求籃球架高的公式嗎?」學生小組合作,議論紛紛,不一會就得出:竿長:竿影長=籃球架高:籃球架影長 或 竿長: 籃球架高=竿影長:籃球架影長……
此時,學生意猶未盡,完全沉醉於探討活動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
案例2:教學比例尺知識時,教師首先從生活入手進行導課激趣:"老師暑假要去北京旅遊,你能幫助我測算一下寧國到北京的路程嗎?"學生興趣盎然,各自在備好的"中國地圖"上認真地測算。為測兩地的圖上距離,有的同學用直線折測的方法沿公路線重疊或沿鐵路線重疊,再將重疊過的線拉直,求出了圖上距離;有的用直尺直接量兩地的直線距離。如何用圖上距離求實際路程呢?同學們邊看圖例,邊討論,邊試做。有的用線段比例尺上每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乘圖上距離,有的用圖上距離乘分數比例尺的分母,也有的用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討論交流時,許多同學對直尺直接測量兩地直線距離的方法提出疑問。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確定旅遊路線應該按圖上兩地鐵路或公路的長度作為圖上距離,然後求出兩地的實際路程。用線段比例尺可以這樣求:每厘米所表示的千米數×圖上距離=實際路程;用分數比例尺可以這樣求:圖上距離÷比例尺=兩地路程。之後,老師讓同學們設計一種最佳進京旅遊方案。同學們樂此不疲,整個學習過程一直處於輕松愉悅、興致盎然的氣氛中。使學生既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又發現了新知識,更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在參與關心學生生活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生活服務。使學生認識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又要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662153.html

Ⅳ 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是什麼

一、魚缸內有10條魚,死了2條,問魚缸內還有多少條魚?

答案:魚缸一共有10條魚。

講解:死魚也是魚,在沒強調把死魚拿走的情況下,死魚的數量依然要算上。

二、一組小朋友玩老鷹捉小雞,有一位扮演老鷹,一位做母雞,還有8個做小雞。請問再來3組,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答案:一共有30個小朋友。

講解:一共有4組,一組是老鷹1隻+母雞1隻+8隻小雞,等於10個小朋友,一共有40個小朋友。

三、小朋友排隊,從左向右數小紅排第7,從右向左數小紅排第8,這一排隊伍一共多少人?

答案:這排隊伍一共有14個小朋友。

四、老師說:8個小朋友玩捉迷藏,已抓住4個還剩幾個?

答案:還剩下3個。

講解:8個小朋友捉迷藏,一個做老鷹,就只能是7個做小雞,抓了4個,就還餘下3個。

五、有兩杯果汁,寶寶先喝了半杯,媽媽又倒滿了,寶寶又喝了半杯,媽媽又倒滿了,最後寶寶都喝完了,請問寶寶共喝了幾杯?

答案:一共喝了三杯。

講解:2+0.5+0.5=3杯。

六、草莓和桃子各代表一個數,草莓加桃子等於7,草莓加草莓等於8,草莓和桃子各是幾?

答案:草莓是4個,桃子是3個。

講解:草莓代表一個數字,兩個相同的數字之和為8,就可以知道草莓代表了數字4,那麼4+3=7,則桃子為3個。

七、小芳買拼音本用了6角錢,還剩4角錢,小芳原來有幾角錢?合多少元?

答案:小芳原來有10角,也就是合起來是1元。

講解:1元有10角。

八、一堆巴掌大的硬紙牌代表數字,圓形牌代表1,長方代表2,三角代表3,正方代表4,五角星代表5,說一個數,把加起來的等於這個數的牌舉起來。A、拼6 B、拼10 C、拼13。

講解:就是用圖形來拼數字,每個圖形代表一個數字,預設所有形狀的紙牌各一張的條件下:拼6:就是圓形+五角星,或者長方形+正方形。

拼10:就是長方形+三角形+五角星,或者圓形+正方形+五角星,又或者是圓形+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拼13:圓形+正方形+五角星+三角形。

九、公共汽車上,第一站上來5個人,第二站下去2人,第三站上來3人,問:車上剩幾個人,售票阿姨賣了幾張票?

答案:可以8,也可以是6。

講解:分為兩種情況。包上乘務人員即司機和售票阿姨,車上就一共2+ (5-2)+3=8個,只說乘客就只有6個。

十、比67大的數說3個,比67小的數說3個。

答案:最簡單的就是比67大的數字是68、69、70,比67小的數字為66、65、64。

講解:面對大數字時,孩子不懂計算,但可以按照正數和倒數的方法進行。從67開始往下正數3個數字就是比67大的,而從 68倒數3個數字,就是比67小的。

Ⅳ 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有哪些

生活中的數學10個例子:

1、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2、切豆腐問題: 一塊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幾塊。

3、切西瓜問題:一個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塊皮,如何做到。

4、竹竿問題:5米長的竹竿能不能通過一米高的門。

5、紙盒問題:邊長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6、時鍾問題:經過12小時,時鍾和分針重復多少次。

7、折紙問題:一張1毫米厚的紙,對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

8、烙餅問題: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少用幾分鍾。

9、學校操場大約的面積,一件物體(一袋鹽、幾個蘋果、一瓶墨水等)大概的重量,估計人或物的高度等。

10、為室內裝修戶測量並計算鋪地面用多少地板磚,粉刷四壁和屋頂要購買多少塗料,需多少材料費。

Ⅵ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哪些例子

生活中離不開數學。
如,你釣到一條魚,別人問你多大的魚?如果不用數學好像說不清楚。

數學很有用
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評論說,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都是從書本上搬到腦子中,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從這以後,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她說,實際上不會這么巧,總得有一些誤差,不過演算法是正確的。看來,我們必須學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的生活。
數學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有人說,現在書本上的知識都和實際聯系不大。這說明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正因為學了不能夠很好的理解、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對數學不重視。希望同學們到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學深了,學透了,自然會發現,其實數學很有用處。

Ⅶ 生活中的數學有哪些例子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江蘇省海安縣曲塘中學 汪社生 (226661) (適合初一年級)
以現實社會的生產、生活問題為背景的數學應用題愈來愈受到關注。由於這類問題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廣泛,涉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所以要求解題者具有豐富的社會常識和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再加之有些題目中名詞、術語專業性太強,使許多同學望而生畏。為此,本文就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舉幾例進行解析,供同學們參考。
一、納稅問題
例1 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公民全月工資、薪金所得不超過929元不必納稅,超過929元的部分為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此項稅款按下表累加計算: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不超過500元部分 5%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

某人本月納稅150.1元。則他本月工資收入為 。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弄清題意讀懂圖表,從中應理解稅款是分段計算累加求和而得的。因為500×5%<150.1<2000×10%,所以可以判斷此人的全月納稅應按表中第一檔和第二檔累加計算。設此人的本月工資為x元。根據題意得:
500×5%+( -929-500)×10%=150.1
解得, =2680
即此人的本月工資是2680元。
二、票價問題
例2 某音樂廳五月決定在暑假期間舉辦學生專場音樂會,入場券分為團體票和零售票,其中團體票占總票數的 。若提前購票,則給予不同程度的優惠。在五月份內,團體票每張12元,共售出團體票的 ;零售票每張16元,共售出零售票的一半。如果在六月份內,團體票按每張16元出售,並計劃在六月份內售出全部余票,那麼零售票應按每張多少元定價才能使這兩個月的票款收入持平?
解析:本題中數量較多,關系復雜,為了便於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首先要分別列出五、六月份售出的團體票、零售票的張數及票款的代數式。設總票數為a張,六月份零售票應按每張x元定價,則五月份團體票售出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零售票售出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六月份團體票所剩票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零售票所剩票數為: ,票款收入為: (元)
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
答:六月份零售票應按每張19.2元定價

三、銷售利潤問題
例3 某企業生產一種產品,每件成本400元,銷售價為510元,本季度銷售m件。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該企業決定下季度銷售價降低4%,預計銷售量將提高10%。要使銷售利潤(銷售價-成本價)保持不變,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多少元?
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弄清降低、提高的百分數的含義。設該產品每件的成本價應降低x元,則每件降低後的成本是( )元,銷售價為510(1-4%)元,根據題意得,
[510(1-4%)-( )](1+10%)m=(510-400)m
解之,得x=10.4
答:該產品每件得成本價應降低10.4元
四、方案設計問題
例4 某牛奶加工廠有鮮奶9噸,若在市場上直接銷售鮮奶,每噸可獲取利潤500元;製成酸奶銷售,每噸可獲取利潤1200元;製成奶片銷售,每噸可獲取利潤2000元。該工廠的生產能力是:如製成酸奶,每天可加工3噸;製成奶片每天可加工1噸;但受人員限制,兩種加工方式不可同時進行,又受氣溫條件限制,這批牛奶必須在4天內全部銷售或加工完畢。為此,該廠設計了兩種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盡可能多的製成奶片,其餘直接銷售鮮牛奶;
方案二:將一部分製成奶片,其餘製成酸奶銷售,並恰好4天完成。
你認為選擇哪種方案獲利最多,為什麼?
解析:本題看似很復雜,限制條件較多,但如將此題分解為分別求出方案一、方案二的總利潤就很容易解答。
若選擇方案一,總利潤=4×2000+(9-4)×500=10500(元)
若選擇方案二,設4天內加工酸奶x噸,則加工奶片(9-x)噸,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x=7.5
總利潤1200×7.5+2000×1.5=12000(元)
比較方案一、方案二所獲得的總利潤可知,選擇方案二獲利多。
五、節約用水問題
例5 (1)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300立方米,僅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 ,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 。問全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多少立方米?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多少立方米?
(2)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當於新建一個自來水廠全年的產量。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至少有 6×105個水龍頭和2×105個抽水馬桶漏水,如果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能漏掉a立方米的水;一個漏水馬桶,一個月漏掉b立方米水,那麼一個月造成的水流失量至少多少立方米(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
(3)水資源透支令人擔憂,節約用水迫在眉睫。針對居民用水浪費現象,北京市制定居民用水新標准,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超標部分加價受費。假設不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1.3元,超標部分每立方米水費2.9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費22元,請你通過列方程求出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多少立方米?
解析:(1)2400立方米、9600立方米
(2) 立方米
(3)由於12×1.3<22,所以12立方米水中有超標部分。
設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x立方米,根據題意,得

解之,得 x=8
答北京市規定三口之家每月標准用水量為8立方米,

六、反腐倡廉問題
例6 椐《新華月報》消息,巴西醫生馬廷恩經過10年研究後得出結論:捲入腐敗行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血管病,如果將犯有貪污、受賄罪的580名官員與600名廉潔官員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後者的健康人數比前者的健康人數多272人,兩者患病(包括致死)者共444人。試問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的健康人數佔580名官員的百分之幾?廉潔官員的健康人數佔600名官員的百分之幾?
解析 本題的審題關鍵是要弄清楚貪官、廉官的健康人數、患病(致死)人數及總人數之間的關系。設580名貪官中健康人數是x人,則貪官、廉官的健康人數、患病(致死)人數及總人數之間的關系如下表:
貪官 廉官
健康人數 x (272+x)
患病(致死)人數 580-x 600-(272+x)
總人數 580 600
根據貪官、廉官中患病(致死)的總人數是444人,列出方程

解之,得
40%, 84%
答: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的健康人數佔580名官員的40%?廉潔官員的健康人數佔600名官員的84%?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數學知識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重視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既是數學教育的趨勢,也是今後中考命題的趨勢。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要認真觀察生活,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現象密切聯系起來,學以致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Ⅷ 寫10個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說明用到數學知識或原理)

1、抽屜原理

「任意367個人中,必有生日相同的人。」

「從任意5雙手套中任取6隻,其中至少有2隻恰為一雙手套。」

「從數1,2,...,10中任取6個數,其中至少有2個數為奇偶性不同。」

這里用到的是抽屜原理,抽屜原理的內容可以用形象的語言表述為:
「把m個東西任意分放進n個空抽屜里(m>n),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2個東西。」
在上面的第一個結論中,由於一年最多有366天,因此在367人中至少有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這相當於把367個東西放入366個抽屜,至少有2個東西在同一抽屜里。在第二個結論中,不妨想像將5雙手套分別編號,即號碼為1,2,...,5的手套各有兩只,同號的兩只是一雙。任取6隻手套,它們的編號至多有5種,因此其中至少有兩只的號碼相同。這相當於把6個東西放入5個抽屜,至少有2個東西在同一抽屜里。

利用上述原理容易證明:「任意7個整數中,至少有3個數的兩兩之差是3的倍數。」因為任一整數除以3時余數只有0、1、2三種可能,所以7個整數中至少有3個數除以3所得余數相同,即它們兩兩之差是3的倍數。
如果問題所討論的對象有無限多個,抽屜原理還有另一種表述:
「把無限多個東西任意分放進n個空抽屜(n是自然數),那麼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無限多個東西。」
抽屜原理的內容簡明樸素,易於接受,它在數學問題中有重要的作用。許多有關存在性的證明都可用它來解決。

2、漲跌停現象

假設你有10萬元:

第一種情況:第一天漲停後是11萬元,第二天跌停後剩下9.9萬元。

第二種情況:第一天跌停後是9萬元,第二天漲停後還是9.9萬元。

3、補倉或定投現象

假設一個基金凈值10元的時候,你買入了1萬元。第二個月,基金凈值跌到5元的時候,你又買了1萬元。

請問:你的持倉成本是多少? A.7.5元 B.6.67元

正確答案:持倉成本是6.67元。

這就是基金定投的魅力,可以讓你的持倉成本大幅降低。

4、蜜蜂蜂房是嚴格的六角柱狀體,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六角菱錐形的底,由三個相同的菱形組成。組成底盤的菱形的鈍角為109度28分,所有的銳角為70度32分,這樣既堅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誤差極小。

5、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確地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

6、冬天,貓睡覺時總是把身體抱成一個球形,這其間也有數學,因為球形使身體的表面積最小,從而散發的熱量也最少。

7、保本的資產組合

以下兩種投資產品:

(8)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子擴展閱讀: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