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知識點
當一個小小的心念變成成為行為時,便能成了習慣;從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決定你一生的成敗。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只要後者再向前幾步。我高一頻道為莘莘學子整理了《高 一年級數學 《集合》知識點 總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一數學 集合的基本運算知識點
一.知識歸納:
1.集合的有關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集).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與集合的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科書中是通過描述給出的,這與平面幾何中的點與直線的概念類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異性(若a?A,b?A,則a≠b)和無序性({a,b}與{b,a}表示同一個集合)。
③集合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即:凡是符合條件的對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須符號條件
2)集合的表示 方法 :常用的有列舉法、描述法和圖文法
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
4)常用數集:N,Z,Q,R,N
2.子集、交集、並集、補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對x∈A都有x∈B,則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記為AB(或,且)
3)交集:A∩B={∈A且x∈B}
4)並集:A∪B={∈A或x∈B}
5)補集:CUA={A但x∈U}
注意:①?A,若A≠?,則?A;
②若,,則;
③若且,則A=B(等集)
3.弄清集合與元素、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特別要注意以下的符號:(1)與、?的區別;(2)與的區別;(3)與的區別。
4.有關子集的幾個等價關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並集運算的性質
①A∩A=A,A∩?=?,A∩B=B∩A;②A∪A=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個數:設集合A的元素個數是n,則A有2n個子集,2n-1個非空子集,2n-2個非空真子集。
二.例題講解:
【例1】已知集合M={=m+,m∈Z},N={=,n∈Z},P={=,p∈Z},則M,N,P滿足關系
A)M=NPB)MN=PC)MNPD)NPM
分析一:從判斷元素的共性與區別入手。
解答一:對於集合M:{=,m∈Z};對於集合N:{=,n∈Z}
對於集合P:{=,p∈Z},由於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餘1的數,而6m+1表示被6除餘1的數,所以MN=P,故選B。
分析二:簡單列舉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N={…,,,,…},P={…,,,…},這時不要急於判斷三個集合間的關系,應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N,∈N,∴MN,又=M,∴MN,
=P,∴NP又∈N,∴PN,故P=N,所以選B。
點評:由於思路二隻是停留在最初的歸納假設,沒有從理論上解決問題,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變式:設集合,,則(B)
A.M=NB.MNC.NMD.
解:
當時,2k+1是奇數,k+2是整數,選B
【例2】定義集合AB={∈A且xB},若A={1,3,5,7},B={2,3,5},則AB的子集個數為
A)1B)2C)3D)4
分析:確定集合AB子集的個數,首先要確定元素的個數,然後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個來求解。
解答:∵AB={∈A且xB},∴AB={1,7},有兩個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個。選D。
變式1:已知非空集合M{1,2,3,4,5},且若a∈M,則6?a∈M,那麼集合M的個數為
A)5個B)6個C)7個D)8個
變式2:已知{a,b}A{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須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評析本題集合A的個數實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個數,所以共有個.
【例3】已知集合A={2+px+q=0},B={2?4x+r=0},且A∩B={1},A∪B={?2,1,3},求實數p,q,r的值。
解答:∵A∩B={1}∴1∈B∴12?4×1+r=0,r=3.
∴B={2?4x+r=0}={1,3},∵A∪B={?2,1,3},?2B,∴?2∈A
∵A∩B={1}∴1∈A∴方程x2+px+q=0的兩根為-2和1,
∴∴
變式:已知集合A={2+bx+c=0},B={2+mx+6=0},且A∩B={2},A∪B=B,求實數b,c,m的值.
解:∵A∩B={2}∴1∈B∴22+m?2+6=0,m=-5
∴B={2-5x+6=0}={2,3}∵A∪B=B∴
又∵A∩B={2}∴A={2}∴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滿足:A∪B={>-2},且A∩B={x1<>
分析:先化簡集合A,然後由A∪B和A∩B分別確定數軸上哪些元素屬於B,哪些元素不屬於B。
解答:A={x-2<><-1或x>1}。由A∩B={x1-2}可知[-1,1]B,而(-∞,-2)∩B=ф。<-1或x>
<><-1或x>
綜合以上各式有B={x-1≤x≤5}
變式1:若A={3+2x2-8x>0},B={2+ax+b≤0},已知A∪B={>-4},A∩B=Φ,求a,b。(答案:a=-2,b=0)
點評:在解有關不等式解集一類集合問題,應注意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作出數軸來解之。
變式2:設M={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滿足條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M∩N=N,∴NM
①當時,ax-1=0無解,∴a=0②
綜①②得:所求集合為{-1,0,}
【例5】已知集合,函數y=log2(ax2-2x+2)的定義域為Q,若P∩Q≠Φ,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先將原問題轉化為不等式ax2-2x+2>0在有解,再利用參數分離求解。
解答:(1)若,在內有有解
令當時,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
變式:若關於x的方程有實根,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解答:
點評:解決含參數問題的題目,一般要進行分類討論,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討論,怎樣可以避免討論是我們思考此類問題的關鍵。
三.隨堂演練
選擇題
1.下列八個關系式①{0}=②=0③{}④{}⑤{0}
⑥0⑦{0}⑧{}其中正確的個數
(A)4(B)5(C)6(D)7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A)5個(B)6個(C)7個(D)8個
3.集合A={x}B={}C={}又則有
(A)(a+b)A(B)(a+b)B(C)(a+b)C(D)(a+b)A、B、C任一個
4.設A、B是全集U的兩個子集,且AB,則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CUACUB(B)CUACUB=U
(C)ACUB=(D)CUAB=
5.已知集合A={},B={}則A=
(A)R(B){}
(C){}(D){}
6.下列語句:(1)0與{0}表示同一個集合;(2)由1,2,3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
{1,2,3}或{3,2,1};(3)方程(x-1)2(x-2)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為{1,1,2};(4)集合{}是有限集,正確的是
(A)只有(1)和(4)(B)只有(2)和(3)
(C)只有(2)(D)以上語句都不對
7.設S、T是兩個非空集合,且ST,TS,令X=S那麼S∪X=
(A)X(B)T(C)Φ(D)S
8設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別式,則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為
(A)R(B)(C){}(D){}
填空題
9.在直角坐標系中,坐標軸上的點的集合可表示為
10.若A={1,4,x},B={1,x2}且AB=B,則x=
11.若A={x}B={x},全集U=R,則A=
12.若方程8x2+(k+1)x+k-7=0有兩個負根,則k的取值范圍是
13設集合A={},B={x},且AB,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14.設全集U={x為小於20的非負奇數},若A(CUB)={3,7,15},(CUA)B={13,17,19},又(CUA)(CUB)=,則AB=
解答題
15(8分)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求實數a。
16(12分)設A=,B=,
其中xR,如果AB=B,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四.習題答案
選擇題
12345678
CCBCBCDD
填空題
9.{(x,y)}10.0,11.{x,或x3}12.{}13.{}14.{1,5,9,11}
解答題
15.a=-1
16.提示:A={0,-4},又AB=B,所以BA
(Ⅰ)B=時,4(a+1)2-4(a2-1)<0,得a<-1
(Ⅱ)B={0}或B={-4}時,0得a=-1
(Ⅲ)B={0,-4},解得a=1
綜上所述實數a=1或a-1
高一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知識點
集合具有某種特定性質的事物的總體。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數學元素。例如: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緊急~。2、數學名詞。一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數學元素:有理數的~。3、 口號 等等。集合在數學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論:集合是現代數學的基本概念,專門研究集合的理論叫做集合論。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國數學家先驅,是集合論的,目前集合論的基本思想已經滲透到現代數學的所有領域。
集合,在數學上是一個基礎概念。什麼叫基礎概念?基礎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義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過直觀、公理的方法來下「定義」。
集合是把人們的直觀的或思維中的某些確定的能夠區分的對象匯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或稱為單體),這一整體就是集合。組成一集合的那些對象稱為這一集合的元素(或簡稱為元)。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有「屬於」與「不屬於」兩種。
集合與集合之間的關系
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集合符號,含有有限個元素叫有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叫無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記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傳遞性。『說明一下: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同時都是集合B的元素,則A稱作是B的子集,寫作A?B。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於B,則A稱作是B的真子集,一般寫作A?B。中學教材課本里將?符號下加了一個≠符號(如右圖),不要混淆,考試時還是要以課本為准。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幾種運演算法則
並集:以屬於A或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並(集),記作A∪B(或B∪A),讀作「A並B」(或「B並A」),即A∪B={x|x∈A,或x∈B}交集:以屬於A且屬於B的元差集表示
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記作A∩B(或B∩A),讀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例如,全集U={1,2,3,4,5}A={1,3,5}B={1,2,5}。那麼因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再來看看,他們兩個中含有1,2,3,5這些個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麼說A∪B={1,2,3,5}。圖中的陰影部分就是A∩B。有趣的是;例如在1到105中不是3,5,7的整倍數的數有多少個。結果是3,5,7每項減集合
1再相乘。48個。對稱差集:設A,B為集合,A與B的對稱差集A?B定義為:A?B=(A-B)∪(B-A)例如:A={a,b,c},B={b,d},則A?B={a,c,d}對稱差運算的另一種定義是:A?B=(A∪B)-(A∩B)無限集:定義:集合里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有限集:令N是正整數的全體,且N_n={1,2,3,……,n},如果存在一個正整數n,使得集合A與N_n一一對應,那麼A叫做有限集合。差:以屬於A而不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差(集)。記作:AB={x│x∈A,x不屬於B}。註:空集包含於任何集合,但不能說「空集屬於任何集合」.補集:是從差集中引出的概念,指屬於全集U不屬於集合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的補集,記作CuA,即CuA={x|x∈U,且x不屬於A}空集也被認為是有限集合。例如,全集U={1,2,3,4,5}而A={1,2,5}那麼全集有而A中沒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補集。CuA={3,4}。在信息技術當中,常常把CuA寫成~A。
集合元素的性質
1.確定性:每一個對象都能確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沒有確定性就不能成為集合,例如「個子高的同學」「很小的數」都不能構成集合。這個性質主要用於判斷一個集合是否能形成集合。2.獨立性:集合中的元素的個數、集合本身的個數必須為自然數。3.互異性:集合中任意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對象。如寫成{1,1,2},等同於{1,2}。互異性使集合中的元素是沒有重復,兩個相同的對象在同一個集合中時,只能算作這個集合的一個元素。4.無序性:{a,b,c}{c,b,a}是同一個集合。5.純粹性:所謂集合的純粹性,用個例子來表示。集合A={x|x<2},集合A中所有的元素都要符合x<2,這就是集合純粹性。6.完備性:仍用上面的例子,所有符合x<2的數都在集合A中,這就是集合完備性。完備性與純粹性是遙相呼應的。
集合有以下性質
若A包含於B,則A∩B=A,A∪B=B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常用大寫拉丁字母來表示,如:A,B,C…而對於集合中的元素則用小寫的拉丁字母來表示,如:a,b,c…拉丁字母只是相當於集合的名字,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將拉丁字母賦給集合的方法是用一個等式來表示的,例如:A={…}的形式。等號左邊是大寫的拉丁字母,右邊花括弧括起來的,括弧內部是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數學元素。
常用的有列舉法和描述法。1.列舉法﹕常用於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寫在大括弧內﹐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1,2,3,……}2.描述法﹕常用於表示無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用文字﹐符號或式子等描述出來﹐寫在大括弧內﹐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為該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為這個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屬性)如:小於π的正實數組成的集合表示為:{x|0
4.自然語言常用數集的符號:(1)全體非負整數的集合通常簡稱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記作N;不包括0的自然數集合,記作N(2)非負整數集內排除0的集,也稱正整數集,記作Z+;負整數集內也排除0的集,稱負整數集,記作Z-(3)全體整數的集合通常稱作整數集,記作Z(4)全體有理數的集合通常簡稱有理數集,記作Q。Q={p/q|p∈Z,q∈N,且p,q互質}(正負有理數集合分別記作Q+Q-)(5)全體實數的集合通常簡稱實數集,記作R(正實數集合記作R+;負實數記作R-)(6)復數集合計作C集合的運算:集合交換律A∩B=B∩AA∪B=B∪A集合結合律(A∩B)∩C=A∩(B∩C)(A∪B)∪C=A∪(B∪C)集合分配律A∩(B∪C)=(A∩B)∪(A∩C)A∪(B∩C)=(A∪B)∩(A∪C)集合德.摩根律集合
Cu(A∩B)=CuA∪CuBCu(A∪B)=CuA∩CuB集合「容斥原理」在研究集合時,會遇到有關集合中的元素個數問題,我們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個數記為card(A)。例如A={a,b,c},則card(A)=3card(A∪B)=card(A)+card(B)-card(A∩B)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1885年德國數學家,集合論創始人康托爾談到集合一詞,列舉法和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常用方式。集合吸收律A∪(A∩B)=AA∩(A∪B)=A集合求補律A∪CuA=UA∩CuA=Φ設A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構成的集合叫做A的冪集德摩根律A-(BUC)=(A-B)∩(A-C)A-(B∩C)=(A-B)U(A-C)~(BUC)=~B∩~C~(B∩C)=~BU~C~Φ=E~E=Φ特殊集合的表示復數集C實數集R正實數集R+負實數集R-整數集Z正整數集Z+負整數集Z-有理數集Q正有理數集Q+負有理數集Q-不含0的有理數集Q
高一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知識點
並集:以屬於A或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並(集),記作A∪B(或B∪A),讀作「A並B」(或「B並A」),即A∪B={x|x∈A,或x∈B}交集:以屬於A且屬於B的元差集表示
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記作A∩B(或B∩A),讀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例如,全集U={1,2,3,4,5}A={1,3,5}B={1,2,5}。那麼因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再來看看,他們兩個中含有1,2,3,5這些個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麼說A∪B={1,2,3,5}。圖中的陰影部分就是A∩B。有趣的是;例如在1到105中不是3,5,7的整倍數的數有多少個。結果是3,5,7每項減集合
1再相乘。48個。對稱差集:設A,B為集合,A與B的對稱差集A?B定義為:A?B=(A-B)∪(B-A)例如:A={a,b,c},B={b,d},則A?B={a,c,d}對稱差運算的另一種定義是:A?B=(A∪B)-(A∩B)無限集:定義:集合里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有限集:令N是正整數的全體,且N_n={1,2,3,……,n},如果存在一個正整數n,使得集合A與N_n一一對應,那麼A叫做有限集合。差:以屬於A而不屬於B的元素為元素的集合稱為A與B的差(集)。記作:AB={x│x∈A,x不屬於B}。註:空集包含於任何集合,但不能說「空集屬於任何集合」.補集:是從差集中引出的概念,指屬於全集U不屬於集合A的元素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的補集,記作CuA,即CuA={x|x∈U,且x不屬於A}空集也被認為是有限集合。例如,全集U={1,2,3,4,5}而A={1,2,5}那麼全集有而A中沒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補集。CuA={3,4}。在信息技術當中,常常把CuA寫成~A。
至於 學習方法 的講究,每位同學可根據自己的基礎、學習習慣、智力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里主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提出幾點供大家學習時參考。
l、要重視數學概念的理解。高一數學與初中數學的區別是概念多並且較抽象,學起來「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樣,解題方法通常就來自概念本身。學習概念時,僅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義是不夠的,還須理解其隱含著的深層次的含義並掌握各種等價的表達方式。例如,為什麼函數y=f(x)與y=f-1(x)的圖象關於直線y=x對稱,而y=f(x)與x=f-1(y)卻有相同的圖象;又如,為什麼當f(x-l)=f(1-x)時,函數y=f(x)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而y=f(x-l)與y=f(1-x)的圖象卻關於直線x=1對稱,不透徹理解一個圖象的對稱性與兩個圖象的對稱關系的區別,兩者很容易混淆。
2、『學習立體幾何要有較好的空間想像能力,而培養空間想像能力的辦法有二:一是勤畫圖;二是自製模型協助想像,如利用四直角三棱錐的模型對照習題多看,多想。但最終要達到不依賴模型也能想像的境界。
3、學習解析幾何切忌把它學成代數、只計算不畫圖,正確的辦法是邊畫圖邊計算,要能在畫圖中尋求計算途徑。
4、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邀幾個程度相當的同學一起討論,這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做常可以把問題解決得更加透徹,對大家都有益。
高一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一數學集合的基本運算的知識點分析
★ 高一數學集合知識點及例題講解
★ 高一數學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知識點(2)
★ 高一數學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知識點
★ 高一數學必修一集合的運算知識點
★ 高一數學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知識點詳解
★ 高一數學集合知識點匯總
★ 高一數學集合知識點及例題分析
★ 高一數學集合知識點歸納和習題
★ 新課標高一數學集合知識點
⑵ 關於數學的小知識
1,零
在很早的時候,以為「1」是「數字字元表」的開始,並且它進一步引出了2,3,4,5等其他數字。這些數字的作用是,對那些真實存在的物體,如蘋果、香蕉、梨等進行計數。直到後來,才學會,當盒子里邊已經沒有蘋果時,如何計數里邊的蘋果數。
2,數字系統
數字系統是一種處理「多少」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從基本的「1,2,3,很多」延伸到今天所使用的高度復雜的十進製表示方法。
3,π
π是數學中最著名的數。忘記自然界中的所有其他常數也不會忘記它,π總是出現在名單中的第一個位置。如果數字也有奧斯卡獎,那麼π肯定每年都會得獎。
π或者pi,是圓周的周長和它的直徑的比值。它的值,即這兩個長度之間的比值,不取決於圓周的大小。無論圓周是大是小,π的值都是恆定不變的。π產生於圓周,但是在數學中它卻無處不在,甚至涉及那些和圓周毫不相關的地方。
4,代數
代數給了一種嶄新的解決間題的方式,一種「迴旋」的演年方法。這種「迴旋」是「反向思維」的。讓我們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當給數字25加上17時,結果將是42。這是正向思維。這些數,需要做的只是把它們加起來。
但是,假如已經知道了答案42,並提出一個不同的問題,即現在想要知道的是什麼數和25相加得42。這里便需要用到反向思維。想要知道未知數x的值,它滿足等式25+x=42,然後,只需將42減去25便可知道答案。
5,函數
萊昂哈德·歐拉是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歐拉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例如:y = F(x),他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
⑶ 初二數學上冊重點知識點總結
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知識點的總結,下面總結了初二數學上冊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位置與坐標
1.確定位置
在平面內,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一般需要兩個數據。
2.平面直角坐標系
①含義:在平面內,兩條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點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②通常地,兩條數軸分別置於水平位置與豎直位置,取向右與向上的方向分別為兩條數軸的正方向。水平的數軸叫做x軸或者橫軸,豎直的數軸叫y軸和縱軸,二者統稱為坐標軸,它們的公共原點o被稱為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③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內的點就可以用一組有序實數對來表示。
④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條坐標軸將坐標平面分成了四部分,右上方的部分叫第一象限,其他三部分按逆時針方向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在任何一個象限。
⑤在直角坐標系中,對於平面上任意一點,都有唯一的一個有序實數對(即點的坐標)與它對應;反過來,對於任意一個有序實數對,都有平面上唯一的一點與它對應。
3.軸對稱與坐標變化
關於x軸對稱的兩個點的坐標,橫坐標相同,縱坐標互為相反數;關於y軸對稱的兩個點的坐標,縱坐標相同,橫坐標互為相反數。
一次函數
(一)一次函數是函數中的一種,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數,k≠0),其中x是自變數,y是因變數。特別地,當b=0時,y=kx+b(k為常數,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數。
(二)函數三要素
1.定義域:設x、y是兩個變數,變數x的變化范圍為D,如果對於每一個數x∈D,變數y遵照一定的法則總有確定的數值與之對應,則稱y是x的函數,記作y=f(x),x∈D,x稱為自變數,y稱為因變數,數集D稱為這個函數的定義域。
2.在函數經典定義中,因變數改變而改變的取值范圍叫做這個函數的值域,在函數現代定義中是指定義域中所有元素在某個對應法則下對應的所有的象所組成的集合。如:f(x)=x,那麼f(x)的取值范圍就是函數f(x)的值域。
3.對應法則:一般地說,在函數記號y=f(x)中,「f」即表示對應法則,等式y=f(x)表明,對於定義域中的任意的x值,在對應法則「f」的作用下,即可得到值域中唯一y值。
(三)一次函數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用含自變數x的式子表示函數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2.列表法:把一系列x的值對應的函數值y列成一個表來表示的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圖像法:用圖象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四)一次函數的性質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x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即:y=kx+b(k≠0)(k不等於0,且k,b為常數)。
2.當x=0時,b為函數在y軸上的交點,坐標為(0,b)。當y=0時,該函數圖象在x軸上的交點坐標為(-b/k,0)。
3.k為一次函數y=kx+b的斜率,k=tanθ(角θ為一次函數圖象與x軸正方向夾角,θ≠90°)。
4.當b=0時(即y=kx),一次函數圖象變為正比例函數,正比例函數是特殊的一次函數。
5.函數圖象性質:當k相同,且b不相等,圖像平行;當k不同,且b相等,圖象相交於Y軸;當k互為負倒數時,兩直線垂直。
6.平移時:上加下減在末尾,左加右減在中間。
全等三角形
1.經過翻轉、平移後,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而該兩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及三個角都對應相等。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SSS(邊邊邊)
三邊對應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SAS(邊角邊)
兩邊及其夾角對應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ASA(角邊角)
兩角及其夾邊對應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4)AAS(角角邊)
兩角及其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5)RHS(直角、斜邊、邊)
在一對直角三角形中,斜邊及另一條直角邊相等。
3.角平分線
(1)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完全相同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
(2)性質
①角平分線分得的兩個角相等,都等於該角的一半。
②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分式
(一)分式的運算
分式四則運算,順序乘除加減,
乘除同級運算,除法符號須變(乘),
乘法進行化簡,因式分解在先,
分子分母相約,然後再行運算,
加減分母需同,分母化積關鍵,
找出最簡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難,
變號必須兩處,結果要求最簡。
(二)分式的運演算法則
(1)約分
①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單項式或者是幾個因式乘積的形式,將它們的公因式約去。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項式,將分子和分母分別分解因式,再將公因式約去。
(2)公因式的提取方法
系數取分子和分母系數的最大公約數,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數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數,即為它們的公因式。
(3)除法
兩個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顛倒位置後再與被除式相乘。
(4)乘方
分子乘方做分子,分母乘方做分母,可以約分的約分,最後化成最簡。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
1.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內,將一個圖形上的所有點都按照某個直線方向做相同距離的移動,這樣的圖形運動叫做圖形的平移運動,簡稱平移。
2.平移性質
(1)圖形平移前後的形狀和大小沒有變化,只是位置發生變化。
(2)圖形平移後,對應點連成的線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線上)且相等。
⑷ 數學小知識三十字
1.三十字數學小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這個可以嗎?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2.三,十字數學故事大全
2.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
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
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3. *** 數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
有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字產生了興趣:為什麼它們被稱為「 *** 數字」呢? 於是他就去問他的當數學老師的媽媽:「0-9既然叫? *** 數字?,那麼肯定是 *** 人發明的了,媽媽對嗎?」 媽媽搖搖頭,說:「 *** 數字實際是印度人發明的。大約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經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可以寫成。
後來,由於各國之間的接觸,這些數字傳入 *** , *** 人覺得它們很簡單,於是在自己的國家開始廣泛使用並且把他傳到全歐洲。就這樣,它們慢慢地就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字。
因為 *** 人在傳播這種數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們也就習慣了稱這種數字為? *** 數字?。」 小明高興地說:「原來是這樣。
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小明和媽媽都笑了。 4牛頓:用心默默的去做每件事 牛頓從小就喜歡讀書,非常勤奮,還特別喜歡手工,家裡給他的零用錢,他都用來購買木工工具。
他做了許多精巧的風車、風箏、日晷、漏壺等實用器械。少年時代的牛頓並沒有顯露出過人的天賦。
所不同的是動手能力相當強。他每做一件東西,總是一聲不吭地埋頭苦幹。
如果做得不合適就拆了重做,絕不馬虎。牛頓非常勤奮,他的學習成績趕不上別人,特別是數學的差距更大。
牛頓並不氣餒,就像他少年時代喜歡思考問題一樣,踏踏實實地學習,直到透徹地理解為止。 他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他經常通宵達旦地做實驗,有時一連六個星期都在實驗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實驗做完為止。
牛頓雖然是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從來沒有驕傲自滿過,他謙虛地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塊美麗的石子。至於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呢! 牛頓就是這樣謙虛,孜孜不倦地鑽研學問的! 50和它的數字兄弟 有一天,森林裡面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它們長相很特別,動物們都很奇怪,要求他們一一介紹自己。第一個走出來一個瘦子,它說:「我是1,像支鉛筆細又長」。
接著又走出一個說:「我是2,像只小鴨水上飄。」第三個說「我是3,像只耳朵聽聲音。」
「我是4,像面小旗隨風飄。」「我是5,像支衣鉤掛衣帽。」
「我是6,像棵豆芽咧嘴笑。」「我是7,像把鐮刀割青草。」
「我是8,像支麻花擰一道。」「我是9,像把勺子能盛飯。」
「我是0,像個雞蛋做蛋糕。」他們剛介紹完了,小鹿又問道」你們中間誰最大?誰最小呢?」9站出來,很驕傲地說「我是9,我最大。」
0耷拉著腦袋說「我最小。」「對,就是這個表示什麼都沒有的0。」
9用冷淡的口氣說道。9剛說完,動物們和它的數字兄弟都笑了。
0更加不好意思了,動物們看到0這么沒有用,都不願意和它一起玩。它們在一起唱呀!跳呀!非常開心。
突然一隻大象不小心掉進一個洞裡面,洞很深,又很黑,大象在裡面掙扎了很久,用了很大的力氣總想爬上來,它爬呀爬累得滿頭大汗,腿也掛破了,鮮血直流。可是,怎麼也爬不上來,它只好在裡面大聲喊「救命呀!救命呀!」動物們聽到了,就紛紛跑到洞口邊,想把大象救出來。
數字1到9也來幫忙了。他們組成最大的數字987654321,顯示了最大的力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把大象拉上來。
這個時候,只聽見後面有一個微弱的聲音說道「我也來試試。」它們一看是0,就勉強的同意它也來幫忙。
它們重新組成數字9876543210,它們的力量一下子就增大10倍。哈哈„„,一下子就把大象拉上來了。
動物們都很感謝數字兄弟,同時也為冷落了0感到愧疚,它們都來到0的身邊,願意和0做朋友。數字兄弟也開始重視0了,願意和它一起玩耍。
從此以後,0再也不自卑了,它覺得自己還是很有用的。 某街發生了一起盜竊案。
盜賊非常狡猾,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而保險櫃里的錢卻不翼而飛了。盜賊怎麼會知道密碼的呢?柯南在現場發現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1008,1260,1386,1134這4個數字,可是密碼只能是3位數呀,它和這四個數有什麼關系呢?突然柯南腦中靈光一閃,他快速地計算了一下,然後在保險櫃上按了3個數字,保險櫃開了。
你知道密碼是多少嗎?你怎麼得到的? 答案 1+8=1+2+6=1+1+3+4=9 1+3+8+6=18 密碼是918 6數學家小時候的故事——高斯 斯是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事情已處理了一大半,雖然上課了,仍希望將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題。
3.三十字數學小故事
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
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
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義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
父親是位數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
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裡,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並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鑽研《幾何原本》。 祖沖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沖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麼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塞樂斯生於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學家。
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後,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於探索,勇於創造,積極思考問題。
他的家鄉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裡,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學知識。
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這個可以嗎?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4.數學作文三十字
平時,我們學習數學都停留在書本上,好像都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學習。其實,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和樂趣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是許多同學不明白的哦。那麼,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數學知識呢?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碃激百刻知灸版熏保抹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誇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其實,數學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5.數學小知識
1、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製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這種儀器就是司南。
2、最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點的是德國的數學家,叫克拉維斯。
4、「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由七塊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的薄板組成,拼出來的圖案變化萬千,後來傳到國外叫做唐圖。
5、傳說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刻漏來計時。
6、中國是最早使用四捨五入法進行計算的國家。
7、歐幾里得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為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
8、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了第7位數。
9、荷蘭數學家盧道夫把圓周率推算到了第35位。
10、有「力學之父」美稱的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尋找這個支點,要用於尋找真理。
(4)現代數學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⑸ 數學小知識
1.、王菊珍的百分數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幹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幹便是100%的失敗。」
2、托爾斯泰的分數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就越小。」
1、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P.R.Halmos
6、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與變數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於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
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麼,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採取措施。」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