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言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具體如下:
1、語音知識:包括母音、輔音、重音、意群、語調與節奏等。
2、詞彙知識:涉及所有單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包括構詞法和詞語的音、形、義。
3、語法知識:關注詞的形態變化和句子結構,如名詞的數、格,動詞的時、態(體)等。
4、語篇知識:關於如何構成語篇、表達意義,以及如何使用語篇達到交際目的的知識。
5、語用知識:指在特定語境中准確理解和得體表達自己的知識。
『貳』 基礎心理學知識:語言
基礎心理學知識:語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通過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同時又是一種運用這種符號系統來交流思想的行為。下面我為大家准備了關於語言的知識點,歡迎閱讀。
1.語言特點:
語言的特性有:創造性、結構性、意義性、指代性和社會性與個體性。
語言的結構:音位、語素、詞、句子。
語言的種類:對話語言、獨白語言、書面語言、內部語言。
2.語言的表徵和加工過程:
語言表徵就是語言材料所負載的信息在頭腦中存在的方式。語言的表徵具有層次性。
語言加工就是對輸入的語言信息進行編碼、轉換、存儲、提取的過程。語言的加工可分為自動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塊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3.語言的生理機制:
1、語言的發音機制: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鼻腔和咽腔。
2、語言活動的中樞機制:布洛卡區、威爾尼克區、角回。
(1)布洛卡區病變引起的失語症通常稱為運動性失語症或表達性失語症。
(2)威爾尼克區病變會引起接受性失語症,這是一種語言失認症。切斷或損傷威爾尼克區與布洛卡區聯系起來的神經纖維束-弓形束,也將產生同樣的效果。
(3)角回實現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轉換。角回損傷將會引起語義性失語症。
3、語言在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與語言活動。(割裂腦的研究),研究證實語言活動主要是大腦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腦右半球在語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語音知覺
1、語音的物理性質:音調、音強、音長與音色。
2、音位是在一種語言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的語音單位。音位分母音和輔音。研究音位的區別特徵有助於解釋人對語音的感知。影響語音知覺的各種因素有:語音類似性,語音強度,噪音掩蔽,語境,句法、語義的作用。
3、影響詞彙理解的因素:單詞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規則、字母長度或筆畫數量、字形結構、字詞的.使用頻率、語音的作用、語境的作用、語義的作用。
4、影響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類型、詞序、語境、句法分析和語義分析。
5、影響話語理解的因素:推理、語境、圖示作用。
5.語言的產生
1、語言的產生是指人們通過語言器官或手的活動把所要表達的思想說出或寫出來,他包括說話和書寫兩種形式。語言產生的單位主要有:音素、音節、語素、詞、短語、句子。
2、語言產生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如:構造階段:根據目的確定要表達的思想;轉化階段:運用句法規則將思想轉換成語言的形式;執行階段:將語言形式的信息說出或寫出。
;『叄』 語言機制是什麼
1.語言 :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語義為意義內容的,音義結合的詞彙建築材料和語法組織規律的體系.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和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保存認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固性和民族性.
2.言語 :說的話或說話.
3.組合關系 :符號和符號組合起來的關系.符號和符號的組合形成語言的結構.組合關系也稱句段關系,可比作橫向水平關系,指一個語言元素與另一語言元素同時排列在言語鏈條上,構成語言要素在現場的組合,如在「快來」這個句子中,「來」和「快」的關系.
4.聚合關系 :聚合關系就是語言結構某一位置上能夠互相替換的具有某種相同作用的單位(如音位、詞)之間的關系,簡單說就是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替換關系.
5.語言機制 :語法是人大腦中的語言知識,是人腦認知體系的一部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語言能力的一種模式.人腦的進化使其認知體系中形成專門掌管語言的機制.該機制的特徵:⑴人類進化的產物,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先天機制,受UG原則的支配和調節;⑵以模塊(molar)形式運作,每個模塊掌管一定的語法功能,模塊間既獨立又相互作用.如句法和音系屬不同模塊,它們各自的表達式由各自模塊的原則支配,模塊之間又有介面;⑶語言機制具有初始狀態(initial state),此狀態須在語言環境中激活,所以兒童必須經歷語言獲得(language acquisition)過程(最終達到「完備狀態」ready state).激活受時間限制,過了臨界點(critical period 10-12歲)就失效.⑷支配語言機制的普遍語法原則簡單明了,它們不會因為說話者之間的差別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