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如下:
一、第一單元:認識升和毫升
- 單位:升、毫升
- 計量液體:使用升或毫升
二、第二單元: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 除數兩位數:試商法、從高位除起
- 商不變規律:被除數、除數同乘除數不變
三、第三單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
- 觀察限制:最多同時看到三個面
- 常規觀察:前面、右面、上面
四、第四單元: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 統計表:用表格展示數據
- 條形統計圖:用直條展示數據
- 分段整理數據:連續性、順序性、完整性
五、第五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
- 列表、畫圖:分析問題步驟
- 解決問題:理解、分析、計算、檢驗
六、第六單元:可能性
- 可能性大小:列舉結果判斷
七、第七單元:四則混合運算
- 運算順序:
- 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從左到右
- 加減乘除混合:先乘除後加減
- 有括弧:先算括弧內,再算括弧外
八、第八單元:垂線與平行線
- 線段、射線、直線:比較相同與不同
- 兩點距離:線段最短
歸納知識點的好處:
- 整合信息:建立知識框架,深入理解
- 節省時間:鍛煉邏輯思維,增強創造力
- 知識轉移:發現共性,靈活解決問題
- 強化記憶:歸納總結,加強記憶
2. 21新!四年級上數學思維導圖,同步1-8單元,附空白卷可答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總共8個單元,每一個單元的考點都十分繁多。 以下是一份有關於四年級上冊數學的思維導圖一覽表, 與教材1-8單元內容同步。此份思維導圖章節歸納是以圖表答題卡的形式出現,也有無答案版的空白答題卡 ,可以提供給孩子們自行作答,方便更加鞏固考點知識。
四年級上數學1-8單元思維導圖章節內容大致是: 第一單元思維導圖知識——大數的認識(億以內的認識、讀法、寫法以及大小比較等;);第二單元思維導圖知識——公頃和平方千米;第三單元思維導圖知識——角的度量(關於線段、直線、射線的認識 ,角的認識、度量和分類和畫角);第四單元思維導圖知識——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思維導圖知識(另包括畫垂線、長方形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等); 第六單元思維導圖知識——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考點內容最多,重點掌握) ;第七單元思維導圖知識——條形統計圖;第八單元思維導圖知識——數學廣角問題——優化(主要弄明白沏茶問題、烙餅問題和田忌賽馬這三個實際應用問題)。
以上 這些單元考點將以各章節內容繪製成一系列的數學思維導圖一覽表,知識點不多的內容會附些單元易錯分析題, 讓同學們真正去理解透徹四年級上冊各個單元考點間的聯系,從而扎實數學理論知識!
特別申明一下:倒數第一張圖片有註明完整的資料來源!
3.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單位》思維導圖復盤
主題: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單位》思維導圖復盤
目的:主要是學生經常會混淆單位換算,個別對單位沒什麼概念,結合這思維導圖能很好的應用。
解說:
1、中心圖:用一個小朋友挑擔,筐里都單位,因為挑擔必須要保持平衡,所以單位換算也是這概念,換算也是相等平衡,這是這中心圖的寓意,一看到挑擔馬上想到單位。
2、第一分支:以長度單位展開,這是最基礎的單位,同時也標出他們之間的進率關系。
3、第二分支:以單位面積展開,也列出了他們之間的進率關系。
4、第三分支:以測量范圍展開,主要講測量長度與面積的情況下如何運用。
5、第四分支:以計算展開,主要講解了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的公司
4.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知識梳理
單元知識點
1.所學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cm)、平方分米(DM)、平方米(m)、公頃和平方公里(km)。
2.(1)邊長1cm見方,面積1cm見方。
(2)邊長1分米,面積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3)邊長1m見方,面積1m2。
(4)邊長100米,面積1公頃的正方形。1公頃=10,000平方米
土地的面積可以用公頃來衡量。
例如,鳥巢佔地約1公頃。跑道400的封閉部分的面積約為1公頃。
(5)邊長1000米,面積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
1平方公里=100公頃=100000平方米。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
3.面積單位之間的轉換:
(1)首先記住它們之間的進步率:
1平方公里=100公頃=10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轉換方法:
1將高等級單位轉換為低等級單位,需要乘法運算,只要用高等級單位前面的數字乘以兩個單位之間的進度即可。(也就是更高更低,倍增率,小數點右移,移幾個位,看倍增率。)
2把低級單位聚集成高級單位,需要用除法計算,只要把低級單位前面的數除以這兩個單位之間的進度就可以了。(即由低到高,除以進度率,小數點向左移動,移動幾個位置,看到進度率。)
A.要把公頃換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公頃前面的數據後面寫4個零就行了。
B.要將平方米換算成公頃,只需將平方米前面的數據後直接去掉4個零即可。
C.要把平方公里換算成公頃,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數據後面寫2個零就行了。
d、要把平方公里換算成平方米,直接在平方公里前面的數據後面寫6個零就可以了。
E.要把平方米換算成平方公里,直接把平方米前面的數據後面的6個零去掉就行了。
4.填寫面積單位的規則:
(1)土地面積,省(含直轄市)、省會城市、州(市)、縣、鄉鎮、村委會、村一般應以「平方公里」為單位。
(2)公園、學院(學校)、體育場(館)等。一般以「公頃」為單位。
(3)房屋(建築)區、教室區、校園綠化區等。一般應以「平方米」為單位。
同步實踐
1.填空。(每個空格2分,共12分)
1.2公頃=()平方米
2.10平方公里=()公頃
3.5萬平方米=()公頃
4.400公頃=()平方公里
5.1平方公里=()平方米
6.30萬平方米=()平方公里
二。判斷下列陳述是否正確。(15分)
1.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2.1平方公里=1萬平方米。()
3.教室的面積是80平方厘米。()
4.5公頃=5萬平方米。()
5.測量比較大的陸地面積一般以「平方公里」為單位。()
三。選擇題。(15分)
1.平方公里和公頃之間的進步率是()。
1000萬美元
2.杭州西湖的面積大約是600()
A.平方米b平方公里c公頃d平方厘米
3.一塊方形麥田邊長400米,每公頃可收3噸小麥。這塊方形麥田能收()噸小麥。
公元48年至480年
4.100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為()公頃。
A.10 B.100 C.1000 D.10000
5.一個長200米,寬100米的操場,如果它的長和寬增加一倍,這個操場的面積就增加()公頃。
A.2 B.4 C.6 D.8
四。在()中填寫適當的單位名稱。(15分)
1.中國五大名山之一的西華山,面積約148()。
2.學校操場佔地約10,000平方米
3.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面積約680()。
4.鳥巢佔地面積約20()。
5.中國的海洋面積約為470萬()。
動詞(verb的縮寫)在()中填寫「,」或「=」。(18分)
3平方公里(30公頃)
100平方米()1公頃
500公頃(5平方公里)
70萬平方米()7平方公里
2公頃()20萬平方米
4000公頃(4平方公里)
不及物動詞解決問題。(問題1和問題2各8分,問題3 9分,共25分)
1.有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300米,寬100米。這塊菜地的面積是多少?多少公頃?
p>
2. 一個長方形苗圃,長400米,寬200米,如果把長增加100米,寬減少100米,那麼它的面積增加了還是減少了?面積變化了多少公頃?
3. 張伯伯在自家果園里種植有機葡萄,果園長400米,寬150米,平均每公頃產有機葡萄20噸。
(1)這片果園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2)這片果園可以產有機葡萄多少噸?
參考答案:
一.1.20000 2.1000 3.5 4. 4
5.1000000 6.3
二.1.√ 2.× 3.× 4.√ 5.√
三.1.B 2.C 3.A 4.D 5.C
四.1.平方千米 2.平方米 3.公頃
4. 公頃 5.平方千米
五.> < = < >
六.1.300×10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頃
答:這塊菜地的面積是30000平方米,合3公頃。
2.400×200=80000(平方米)
80000平方米=8公頃
400 100=500(米)200-100=100(米)
500×100=500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5公頃
8公頃>5公頃,所以,面積減少了。
8-5=3(公頃)
答:長方形苗圃的面積減少了3公頃。
1. (1)400×150=60000(平方米)
60000平方米=6公頃
(2)6×20=120(噸)
答:這片果園面積是6公頃。可以產有機葡萄120噸。
5.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二單元知識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10個一萬是,10個十萬是1010
一(個)。
2、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
0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
3、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5、含有三級的數的讀法:
①從高位讀起,先讀億級的數,再讀萬級的數,最後讀個級的數。
②億級(或萬級)上的數按個級的讀法讀,讀完億級(或萬級)上的數加「億」字(或「萬」字)。
③每級未尾的「0」不用讀。
④每級中間無論有幾個「0」,只讀一個零。
6、含有三級的數的寫法:
①從高位寫起,先寫億級的數,再寫萬級的數,最後寫個級的數。
②哪個數位上有幾個計數單位的,就在這個數位上寫幾。
③哪個數位上沒有一個計數單位的,就在這個數位上寫「0」。
7、比較大數大小的方法:
①位數多的數就大。
②如果位數相同的,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的,就看第二位,„„
8、把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把個級的0」去掉,改寫成「萬」字。
把整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把個級和萬級的8個「0」去掉,改寫成「億」字。
9、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數: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是幾,如果小於5的就全捨去改寫成0;如果大於或等於5的,要向前一位進1,再把它和右面的數全捨去,改寫成0。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1、直線段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
6. 四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是什麼
具體如下: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
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第七單元:條形統計圖
數學廣角──優化
總復習
四年級上冊數學書內容怎麼學:
上課認真聽講:
其實不止數學,任何一門課程都是這樣。課堂上的40分鍾認真聽講了,相關的知識點掌握透,不要一知半解。做題速度,准確率非常高。效率遠比課後花大把時間高得多。
及時完成課後的同步練習:
學完之後,盡快去做練習,也能提升做題速度與准確率,而且知識點掌握得更牢。因為剛剛學過的東西,又馬上鞏固了一遍。所以孩子們盡量不要把一天的作業全部推到晚飯後再做。有些中午能做的可以先做一部分。避免作業較多,寫到很晚才能完成。
溫故知新:
有些孩子學了後面的知識,會把之前的內容忘記。所以時常溫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復習的頻率可以由高到低,因為在較短時間內,大家忘記的內容是最多的,所以前期復習頻率要高一些。
7.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學期第二單元知識點
1、大數的認識一定要四位分級
數級、數位和計數單位(表格很重要)分清計數單位和數位
大數的讀法(關鍵是零的讀法問題)
大數的寫法
數拓展到三個數級
臘此2、四捨五入法
估算,兩位數估整十數,三位數估整百棗岩數,四位數估整千數。估算是看清計算符號。特別類似1500-500/50,有的人會去先算減法的。
湊整法
這里涉及的應用題有去尾法和進一法。
10個人坐車,每4人一輛車,一共需要幾輛車?進一法,剩下2個人還需要一輛車。
每桶水中60千克,一輛載重2噸的卡車最多能裝幾桶水?去尾法,剩下的20千克的地方不能裝60千克的一桶水。
3、面積單位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結合長度單位
復習周長和面積
要結合實際,讓孩子對基本的長度和面積有概念。
4、重量單位
克、千克和噸
5、容積單位
毫升、升
這一章的難點在於:要結合實際,具體體會數量單位的多少和換算
單位要統一
周長和面積
其實最主要的是確定長和寬(正方形是邊長)
1、長方形
面積=長*寬
周長=2*(長+寬)
已經知道面積和長(或寬),求周長或者另一邊
長=面積:寬
(寬=面積/長)
周輪岩迅長=2(長+面積/長)=2(寬+面積/寬)
已經知道周和長(或寬),求面積或者另一邊
長=周長/2-寬
寬=周長/2-長
面積=長*(周長/2-長)
=寬*(周長/2-寬)
2、正方形
面積=邊長的平方
周長=4*邊長
邊長=面積開方(現在出現的'平方數一般小,可用乘法口訣表算出)
邊長=周長/4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1KM=1000M
1M=10DM=100CM
1DM=10CM
1CM=10MM
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000000平方毫米
兩數之和一定的時候,相差最小或者相等的時候,積最大。
也就是說,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最大(長方形長和寬相差越小,面積越大)兩數積一定時,相差最大的時候,和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