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數學四年級知識點梳理
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 知識點
數數知識點:
1、認識數級、數位、計數單位,並了解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數級 …… 億級 萬級 個級
數位 …… 千億位 百億位 十億位 億
位 千萬位 百萬位 十萬位 萬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個
位
計數單位 …… 千億 百億 十億 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 千 百 十 個
2、十進制計數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3、數數。能一萬一萬地數,十萬十萬地數,一百萬一百萬地數……
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知識點:
1、 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
含有個級、萬級和億級的數,必須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後讀個級。(即從高位讀起)億級或萬級的數都按個級讀數的方法,在後面要加上億或萬。在級末尾的零不讀,在級中間的零必須讀。中間不管連續有幾個零,只讀一個零。
2、 億以內數的寫數方法。
從高位寫起,按照數位的順序寫,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 比較數大小的方法。
多位數比較大小,如果位數不同,那麼位數多的這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這個數就小。如果位數相同,從左起第一位開始比起,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開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知識點
一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知識要點】
小數的意義
1、小數的意義: 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小數。
2、體會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並能互相轉。
3、表示十分之幾的小數是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的小數是兩位小數,千分之幾的小數是三位小數……
4、小數的讀寫法。
5、藉助計數器,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以及數位之間的進率
6、掌握小數的數位和計數單位 。
7、了解小數的組成: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測量活動(小數的單位換算 )
1、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克=0.001千克……學會低級單位與高級單位之間的互化(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重量單位……)。低級單位轉化為高級單位時,先將這個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分數的形式,再寫成小數的形式。
2、會進行單名數與復名數之間的互化。
比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再看小數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數字大的小數就大……
購物小票-----小數的加減法(不進位,不退位)
1、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量 體 重----小數的加減法(進位加、退位減)
1、小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演算法則(同整數加、減法的法則相同)。
2、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整數減去小數,可以在整數小數點的後面添上「0」,幫助計算。
歌手大賽---小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1、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一樣。
2、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加減法。
3、掌握小數加、減法的估算。
二 認識圖形
【知識框架】
1、圖形分類(按不同標准給已知圖形進行分類)
三角形的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三角形 三角形內角和
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3、四邊形的分類(初步認識梯形、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4、圖案欣賞
【知識要點】
圖形分類
1、按照不同的標准給已知圖形進行分類:
(1)按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分;
(2)按平面圖形時否由線段圍成來分的;
(3)按圖形的邊數來分。通過自己動手分類,對圖形進行再認識,了解圖形的特徵。
2、了解平行四邊形易變形和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角形分類
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標准分類,並說明分類依據。
(1)按角分,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並了解其本質特徵: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2)按邊分,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任意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通過分類,使學生弄清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系:等邊三角形是特殊
的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內角和
1、任意一個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
2、 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角形邊的關系
1、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根據上述知識點判斷所給的已知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如果能圍
成三角形,能圍成一個什麼樣的三角形。
四邊形的分類
1、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了解由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四邊形,四邊形中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只由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
2、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3、了解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圓形是軸對稱圖形。
圖 案 欣 賞
1、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案的美。
2、利用對稱、平移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三 小數乘法
【知識框架】
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 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及估算
小數的混合運算(整數運算定律完全適合小數)
【知識要點】
文具店(小數乘法的意義)
通過具體情境教學使學生了解小數與整數相乘就是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1、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乘法的意義比整數乘法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小數乘法的意義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即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二是求一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多少.
2、小數的計演算法則
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示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小數計算乘法,用的是轉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數轉化為整數算出積,再確定小數點的位置,還原成小數乘法的積.如6.2×0.3看作62×3相乘的積是186,因數中一共有兩位小數,就從186的右邊起數出兩位,點上小數點還原成小數乘法的積1.86.因此,小數乘法的關鍵是處理好小數點.在點小數點時注意,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如0.04×0.2=0.008,在8的前面補兩個0,點上小數點後,整數部分也寫一個0.
小數點搬家(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明白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以此類推。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這個數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這個數就擴大到原來100倍……以此類推。
街心廣場(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法的小數位數的關系:小數乘法中各個因數中小數的位數和就是這道題中積的小數的位數。
包裝(小數乘法2)
小數乘小數計算方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根據乘數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倍數,進一步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爬行最慢的哺乳動物(小數乘法3)
進一步理解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即兩個因數里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當其中的一個因數是整十數時,積中如果有一位小數,就在末尾畫掉一個零……
手拉手(小數的混合運算)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仍然適用。例如乘法的結合律,交換律,分配律。等等。
四 觀察物體
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范圍不同
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形狀不同
節日禮物(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范圍不同)
1、隨著觀察位置的高低與遠近變化,能判斷出觀察對象的畫面所發生的相應變化。
2、根據觀察到的畫面,判斷出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天安門廣場(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形狀不同)
1、通過觀察、比較一些照片,能夠識別和判斷拍攝地點與照片的對應關系。
2、通過觀察連續拍攝到的一組照片,能夠判斷照片拍攝的前後順序。
第五單元「小數除法」
《精打細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1)、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的計算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
2、《參觀博物館》―――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
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先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做,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後面填上0繼續除。
3、《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1)、商不變的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
(2)、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進行計算。
4、《人民幣兌換》―――積、商的近似值
求近似值方法:積取近似值是先精確計算,再根據題目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據要求多除一位,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取近似值。注意:有時會出現四不舍、五不入的情況,應根據題目的特點去求出近似數。
5、《誰爬得快》―――循環小數
(1)、循環現象:生活中很多時候有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如:日出日落、時間……
(2)、循環小數:從小數部分的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幾個數字依次不斷地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就叫做循環小數。
(3)、 會用四捨五入法對循環小數取近似值,方法與小數取近似值的方法相同,保留幾位小數就看這個小數的下一位。
6、《電視.......》――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1)、小數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運算順序和整數是一樣的。
(2)、計算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完全相同。
激情奧運
(1)通過「奧運」提供的各種信息,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有關的問題。
(2)通過解決奧運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到數學和體育這間的聯系,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六 游戲公平
【知識框架】
通過游戲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等可能
通過游戲活動分析,判斷游戲規則的公平
能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
能通過實驗感受實際生活中的隨機性。
可能性不相等
游戲公平能通過游戲活動,體驗事件發生可能性不相等。
能辨別游戲可能性是否相等。
能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修改游戲規則使之公平,且方法多樣。誰 先 走(判斷規則的公平性,設計公平的規則)
【知識要點】
1、體會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體會可能性相同游戲公平,可能性不同游戲不公平。
2、感受規則在游戲中的作用,建立規則意識。並會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
3、進一步體驗游戲中存在的隨機性的特點。
七 方程
用字母表示數.
方程1.方程的意義2.解簡易方程3.列方程解應用題
【知識要點】
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有關圖形的面積公式。
例如: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的特性: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正方形周長:c=4a正方形面積:s=a×a
長方形的周長:C=(a+b)×2長方形面積:s=a×b
此外,還可以拓展到以前曾經學過的
路程=速度×時間總價=單價×數量……
2、字母表示數的時候,字母與數字相乘,字母與字母相乘,中間的乘號可以用小圓點代替或者省略。例如:a×5=5·a=5a 數字一般都寫在字母的前面。
3、區別a的平方和2乘a的區別。
方程(方程的意義)
1、了解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2、掌握方程與等式的關系: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或者說方程屬於等式,等式包含方程.並能用圖形表示.
3、根據情境圖找出等量關系,會列方程。
天平游戲一(解簡易方程未知數是加數或被減數)
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2、能根據等式的這個性質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數。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學會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
天平游戲二(解簡易方程未知數是因數或被除數)
1、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數(零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能根據一定的情境,列方程解決問題。
猜數游戲(解簡易方程)
1、會利用等式的性質解ax±b=c類型的方程。並能夠把方程的解帶回方程中進行檢驗。
2、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郵票的張數(列方程解應用題)
1、學會解形如cx±ax=b這樣的方程,能夠運用方程解應用題。
2、使學生掌握應將一倍數設為未知數.
❷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整理如下:
一、第一單元:認識升和毫升
- 單位:升、毫升
- 計量液體:使用升或毫升
二、第二單元: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 除數兩位數:試商法、從高位除起
- 商不變規律:被除數、除數同乘除數不變
三、第三單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
- 觀察限制:最多同時看到三個面
- 常規觀察:前面、右面、上面
四、第四單元: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 統計表:用表格展示數據
- 條形統計圖:用直條展示數據
- 分段整理數據:連續性、順序性、完整性
五、第五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
- 列表、畫圖:分析問題步驟
- 解決問題:理解、分析、計算、檢驗
六、第六單元:可能性
- 可能性大小:列舉結果判斷
七、第七單元:四則混合運算
- 運算順序:
- 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從左到右
- 加減乘除混合:先乘除後加減
- 有括弧:先算括弧內,再算括弧外
八、第八單元:垂線與平行線
- 線段、射線、直線:比較相同與不同
- 兩點距離:線段最短
歸納知識點的好處:
- 整合信息:建立知識框架,深入理解
- 節省時間:鍛煉邏輯思維,增強創造力
- 知識轉移:發現共性,靈活解決問題
- 強化記憶:歸納總結,加強記憶
❸ 四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總結
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都需要大量的記憶和練習來鞏固。雖然辛苦,但也伴隨著快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基礎知識點
1、自然數整數的意義
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叫做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
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2、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其中"一"是計數的基本單位。
3、十進制計數法10個1是10,10個10是100……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這樣的計數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4、數位
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佔的位置叫做數位。
5、整數的讀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讀。讀億級、萬級時,先按照個級的讀法去讀,再在後面加一個"億"或"萬"字。每一級末尾的0都不讀出來, 其它 數位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6、整數的寫法:從高位到低位,一級一級地寫,哪一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萬以上數的寫法:
(1)一個數含有萬級和億級,應從位寫起,一級一級地往下寫。
(2)寫數時哪一位上是幾就在那一位上寫幾,遇到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佔位。
8、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1)如果位數不同,位數多的那個數就大,位數少的那個數就小;
(2)如果位數相同,就從位開始比較,位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類推。
9、整萬、整億數的改寫:
(1)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把萬位後面的4個0去掉,加上一個"萬"字即可。
(2)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把億位後面的8個0去掉,加上一個"億"字即可。
10、近似數與准確數:
有些數的前面有"約"字,都不是准確數,像這樣的數我們稱做為"近似數"。
"四捨五入法":在取近似數的時候,按要求保留到哪一位,這一位後面的數稱為"尾數"。如果尾數的位數字小於5,就把尾數去掉。如果尾數的位數字大於或等於5,就把尾數捨去並向它的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數的 方法 叫做四捨五入法。
"省略萬位或億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是用"四捨五入"法,把一個數精確(保留)到萬位或億位,求它的近似數。
(1)用"萬"作單位的近似數,應看千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2)用"億"作單位的近似數,就看千萬位上的數是幾,再決定是"四舍"還是"五入"。
(3)不管是用"萬"還是用"億"作單位,寫近似數時都要用約等號(≈)連接,末尾還要寫上"萬"字或"億"字。
11、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的相同點:求近似數和數的改寫都是把一個較大的數表示成整"萬"或整"億"的數,後面都要加一個"萬"字或"億"字。
不同點:求近似數是把一個數變成一個近似數,數的大小發生了變化;而數的改寫只是把一個大數寫成了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12、數字編碼。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編碼中的數字代表著一定的意義。編碼具有有序性。
四年級上冊數學練習知識點
一.填空。
1.2公頃=()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公頃
3.50000平方米=()公頃
4.400公頃=()平方千米
5.1平方千米=()平方米
6.3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二.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
2.1平方千米=10000平方米。()
3.一間教室的佔地面積是80平方厘米。()
4.5公頃=50000平方米。()
5.計量比較大的土地面積,一般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三.選擇題。
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A.10B.100C.1000D.10000
2.杭州西湖的面積大約是600()
A.平方米B.平方千米C.公頃D.平方厘米
3.一塊正方形麥地的邊長是400米,每公頃可以收3噸小麥。這塊正方形麥地可以收()噸小麥。
A.48B.480C.4.8D.4800
4.100個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公頃。
A.10B.100C.1000D.10000
5.一個長200米,寬100米的操場,如果把它的長和寬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這個操場的面積增加()公頃。
A.2B.4C.6D.8
四.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我國五嶽之一的西嶽華山佔地面積約是148()。
2.學校操場的佔地面積約10000()
3.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佔地面積約是680()。
4.鳥巢的佔地面積約為20()。
5.我國海洋面積約為470萬()。
五.在()里填上「>」,「<」或「=」。
3平方千米()30公頃
1100平方米()1公頃
500公頃()5平方千米
700000平方米()7平方千米
2公頃()200000平方米
4000公頃()4平方千米
四年級數學學習技巧
一、創設良好的開端,引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首先要把微笑帶進課堂,以教師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態勢,為一節課的學習作好必要的心理鋪墊。如果開場白講的好,就能先生奪人,造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狀態,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維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因此,導入新課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
新課程倡導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相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於創設問題情景。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學習情境。那麼如何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呢?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巧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這樣才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教學《第幾》一課時,我採用了講 故事 方法創設問題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畫了美麗的森林,然後依次貼上了小白兔、小熊貓、獅子、松鼠、小馬。變貼邊講故事:美麗的森林裡新來了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都住在什麼地方……這節課老師創設了一個生動而有趣的問題情境,我們一起編故事,一起講故事,讓學生猶如進入了一個美麗的大家園。通過更巧妙新穎的形式,引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
三、改變例題和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教材已經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 兒童 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如在教學《10的認識》一課時,我把0-9十個數字設計成擬人化的「數字小朋友」,讓這十個「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現。看到抽象的數字長上了手腳,成了會哭會笑的小精靈,學生的熱情異常高漲。
四、讓學生動手操作、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一)讓學生「進入」課本中的練習題。我在讓學生練習時,喜歡讓學生把書本中出現的人物當作自己。因為這樣一來學生會覺得好象這道題目更貼近自己,感覺更親切。
(二)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親身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成功。如在教學《連加連減》一課時,我事先製作了一些天鵝頭飾,並且請班裡的九個小朋友戴著頭飾表演天鵝飛來飛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這道活動的「例題」,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很輕松地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利用學生好動及好勝的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數學游戲、競賽搶答等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或勝負為誘因,可以刺激學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一般的學習競賽對於中等的學生影響,因此大部分孩子會在競賽中通過努力不斷進步。若採用競賽與自我競賽相結合的形式就會使先進的學生更先進,後進的學生也變先進。這樣還有利於防止學生的驕傲情緒和自卑心理。例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復習整理課時,我採用了小組競賽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競賽分為三部分:口算、我當小考官和搶答思考題。每一項均為全班參與,並從各組選出不同人次進行評判記入該組成績。由於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以比賽的形式上復習課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安排層次性強,同學自己出題考自己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語言的表達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 總結 相關 文章 :
★ 四年級上冊數學基礎知識點
★ 做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 小學四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
★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總結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❹ 四年級上冊數學重要知識點
天才就是勤奮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如果這話不完全正確,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學習,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斷練習與記憶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點
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 方法 :
先用一個因數的個位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這個因數的十位與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積的個位就與哪一位對齊,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再把兩次相乘的積加起來。末尾有0時,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並將它們相乘,再在積的後面添上沒有參加運算的幾個0。中間有0時,這個0要參加運算。
2、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3、因數是兩、三位數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兩個因數的位後面的尾數省略,求出近似數,再把這兩個近似數相乘。
【補充知識點】
1、估算方法:用四捨五入法進行估算。估算是往大估還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問題;
2、利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注意,第二步的乘積末尾寫在十位上。
3、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
中間有0也要和因數分別相乘;末尾有0的,要將兩個因數0前面數的末位對齊,用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之後在落0,有幾個0落幾個0。
實際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估算是往大估還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學要外出參觀,有7輛車,每輛車有56個座位,估一估要幾輛車?
b、橋在重量3噸,貨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車重986千克,這輛車能過去嗎?
【知識點】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項:要將因數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估算時注意,要符合實際,接近精確值。
四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度量》知識點
1.直線、射線、角
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的線,直線無端點。
射線:能像一個方向延伸的線,射線有一個端點。
線段:不能延伸的線,線段有兩個端點。
角:
具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這個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
2.直線、射線與線段的聯系和區別
1)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2)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3)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3.角的特徵
數學 學習方法 技巧
1、聽課不僅要聽,還要思考
很多學生在上課時候都能認真聽講,對公式和概念等基礎知識有很深的記憶,但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卻做不出。因此,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要認真聽講,跟隨老師的思路,還要進行思考,了解解題思路。
對於數學學習,最重要的是解題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如果學生只會記憶公式和概念等基礎知識,而不懂怎麼運用這些知識去解答問題,那麼他的數學學習能力是非常差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也是非常低下。
2、擴寬解題思路
在數學教學中,老師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發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因此,學生要利用好這些機會,擴寬解題思路,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這些方法,學生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學會舉一反三,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3、利用好錯題集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做錯題目,這時候要將錯題進行整合歸納,建立錯題集。藉助錯題集,學生可以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從而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此外,學習過程中要經常翻看錯題集,不斷加深印象,從而達到抬升知識短板、彌補知識漏洞的目的。
小學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做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小學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重點知識點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重要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
★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四年級數學重要知識點梳理
★ 小學四年級數學基本知識點
❺ 四年級數學人教版知識點歸納
天才就是勤奮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如果這話不完全正確,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學習,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斷練習與記憶的。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度量》知識點
1.直線、射線、角
直線:向兩端無限延伸的線,直線無端點。
射線:能像一個方向延伸的線,射線有一個端點。
線段:不能延伸的線,線段有兩個端點。
角:
具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這個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
2.直線、射線與線段的聯系和區別
1)直線和射線都可以無限延伸,因此無法量出長短。
2)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3)線段有兩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只有一個端點。
3.角的特徵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角通常用符號「∠」來表示
4.角的大小比較:
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符號「°」,把半圓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l度。記做1°,角大小的測量藉助量角器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一、讓活動帶領學生走進數學殿堂。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是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並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的美國 教育 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在教學活動中加入具體的活動,並讓學生參與其中,這就給了學生更多的實踐數學知識的機會。如,在學習分數加減法的時候,設計一次超市購物的活動,把不同的商品標價定為各個小數,讓一部分學生作為顧客購買商品,另一部分學生作為售貨員,計算「顧客」所購買商品的總價格。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體驗超市購物的同時學會了小數的加減法及其應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活動讓學生有了自主參與的機會,他們體驗到了數學應用的樂趣和數學學習的快樂。設計精彩的活動會讓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參與意識強烈,對於數學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興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後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里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 總結 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後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對換。
1、為了讓課堂變得生動一點,我們要在教學中力求措辭用語生動形象、帶有強烈情感,語調抑揚頓挫,語氣和緩而帶有變化。對於學生的評價,我們也要注意措辭和語氣,給予強化性的鼓勵贊揚。數學教學中,我們努力使自己做到活潑多樣,動靜結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隨時隨地樂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動口到想動手。因為動口和動手都是促使學生動腦的途徑。
2、領略數學教材無聲語言的作用。在數學教材的每一節都安排了例題,而這些例子全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符合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多都是圖文並茂的。我在教學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例題去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為教師,除了把那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來教育鼓勵學生,使學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學生從課堂引入現實生活當中,從而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3、運用現代手段,多層次增加數學知識給學生的各種感觀刺激。多媒體軟體或課件,讓我們把數學知識分解成直觀形象的元素,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觀刺激傳遞到學生的心靈。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細胞。
三、滲透藝術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1、通過動口、動手,豐富表象。
我在教「正方形面積」一課時,先讓學生把身邊的正方形找出來,然後讓學生對面積大小進行比較,再自己動手畫畫一角是怎樣的動手畫畫正方形,並想想它們的面積大小為什麼不一樣,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積。在總結完正方形面積的求法後,又讓學生進行比賽,看誰計算得快,最後舉例說明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計算正方形物品的面積。
2、調動學生積極性,各抒己見,注重應用。
數學學科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外,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學生學習數學以後,對於知識和應用,大多有各種想法。我們不能認為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是語文課的專利。此時,讓學生多一點發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見,會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不容忽視的幫助;同時我們還培養了學生追求真知的熱情;也消除學生學習緊張的情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牢牢掌握知識。
3、舉一反三,培養創造能力。
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直接參與,在活動中產生思想,充分給學生動手操作,以動腦思想的機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除了以各種 方法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即舉一反三能力,從而擴展學生思維,增長學生知識。如教「平行四邊形面積」時讓學生通過把兩個完全一樣的平行四邊形拼成長方形的方法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同時,給學生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提示他們類似的求面積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體會不同圖形,相同的求面積方法。同時還可以適當設計一些表演,如讓兩個同學扮演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或平行四邊形,表演相遇後經過各種嘗試組成一個長方形的經過。小小的活動卻能調動學生創造的積極性,整個表演過程,學生必然情緒高漲,學習積極性也必然得以提升。
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一、復習時間:
12月23日-------1月7日
二、復習形式:
分類復習、綜合復習
三、復習內容
本冊教材11個單元:1、除法2、角3、混合運算4、平行和相交5、找規律6、觀察物體7、運算率8、解決問題的策略性9統計與可能性10大數的認識11認識計算器
四、復習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認識角,在觀察物體中加深對物體和相應視圖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會畫兩種不同的統計圖。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 學習方法 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 反思 的意識和能力。
五、復習 措施 :
(1)教會學生 復習方法 ,先全面復習每一單元,再重點復習有關重點內容。
(2)採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出題,搶答,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加強補差,讓優等生幫助後進生。
(4)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單元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並相機進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養。
四年級數學人教版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做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 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歸納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梳理
★ 四年級數學學習重點知識
★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匯總
★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知識點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❻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四年級# 導語】學習數學的標準是能夠掌世首則握和靈活運用課本中的基礎知識。以下是 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1.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垂直與平行線
1、線段有兩個端點,可測量;射線有一個端點,不可測量;直線沒有端點,不可測量。
2、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
3、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可以組成角。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角的兩條邊是射線。
4、量角時要注意量角器的中心與頂點重合,0度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5、直角等於90度,平角等於180度,周角等於360度,銳角小於90度,鈍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1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6、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交點叫作垂足。
7、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
8、在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2.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
1、兩、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估算:先用被除數的前兩位除以除數,如果夠除商就是兩位數,如果不夠,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商是一位數。
2、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可以用四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四舍之後,除數小了,初商可能偏大,要調小;五入之後,除數大了,初商可能偏小,要調大;每次餘下的數都要比除數小。
3、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4、驗算:芹信沒有餘數的除法,用商除數,看看是否等於被除數;有餘數的除法,用商除數+余數,看看是否等於被除搜棚數。
3.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大數的認識
1、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2、10個一千萬是一億,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3、一(個)、十、百、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都是計數單位。
4、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
5、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的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6、讀數時,只是在每一級的末尾加上「萬」或「億」字;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它數位有一個0或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演算法則: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減起;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5.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演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在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演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加起;
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❼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機積累起來的, 經驗 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麼事情都不應該像「過眼雲煙」,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1
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都是計數單位。
2、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億位等等,都是數位。數位名稱就是在相應的計數單位後添一個「位」字,如:萬?萬位。
3、數級:個級、萬級、億級……都是數級,一個數級包括四個數位。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級包括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
4、數位順序表:含有數級、數位和相應的計數單位的表格叫數位順序表。
5、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6. 數字表示:某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幾個這個數位的計數單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 「2個千」
某個數級上的數字表示幾個這個數級的計數單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萬級上,表示 「3647個萬」
7.大數的讀法:可以先分級,再讀數。(1)含有兩級數的讀法:先讀萬級,再讀個級;(2)含有三級數的讀法: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後讀個級。每級末尾不論有幾個0,都不讀;每一級中間和前面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8、大數的寫法:可以先分級,再寫數。(1)含有兩級數的寫法:先寫萬級,再寫個級;(2)含有三級數的寫法: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後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9.讀寫數檢驗 方法 :讀數和寫數可以互相檢驗,即讀數後再寫出來和原數比對,而寫數後可以自己讀出。
10、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位數不同時,位數多的數大;位數相同時,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11、改寫成不同計數單位的數:
(1)整萬、整億的數:將個級的4個0改寫成「萬」,將萬級、個級共8個0改寫成「億」
注意:整萬、整億的數的改寫屬於准確數,要用「=」連接.
(2)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將萬位以後的數作為尾數,對尾數的最高位(千位)四捨五入,再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3)非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將億位以後的數作為尾數,對尾數的最高位(千萬位)四捨五入,再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12、省略尾數(求近似數):先分級,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用四捨五入法進一或捨去。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時,要看千萬位,省略萬位後面的尾數時,要看千位。(用 「≈」)0~4為「舍」,尾數清零且精確數位的數字不變,5~9為「入」,尾數清零且精確數位上的數字加1。注意:四捨五入後的結果是近似數,所以符號一定要用「≈」.
准確數和近似數的區分:
⑴在實際問題中,有些數據是與實際完全符合的准確數。如:四甲班有44個男同學,29個女同學。這里的「44」「29」都是准確數。
⑵還有些數據,只是與實際大體符合的近似數。我們在測定物體的長度、質量時,由於測量工具的限制,必然會產生誤差,所得的結果都是近似數。如:小明身高140厘米,體重35千克。這里的「140」 、「35」都是近似數。
⑶在對大的數目在進行統計時,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數來表示。如:平常說一個城市有50萬人,一個鋼鐵廠去年產鋼120萬噸。這里的「50萬」、「 120萬」都是近似數。
「四捨五入」法:4、3、2、1、0捨去;5、6、7、8、9捨去後向前一位進1。
用「=」和「≈」的區別:
7580000=758萬 7508000≈751萬
9000000000=90億 9420000000≈94億
12、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13、十進制計數法: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14、計算工具的認識:
古時: 「實物」、「結繩」「刻道」等方法來記數的。
(1)算盤:14世紀,中國發明了算盤。算盤有上下兩檔,上檔每顆珠子代表5,下檔每顆珠子代表1,每根桿相當於一個數位,如「萬位上的一顆上珠」表示「5個萬」。
(2)計算器:CE或者AC是「清除鍵」,ON/C是「開關及清屏鍵」。OFF是關閉鍵。
15、會用計算器計算和探索規律。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2
第二單元 【公頃和平方千米】
計量較大的土地面積時,常用 「 公頃」和「平方千米(km2)」作單位。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三單元 【角的度量】
1.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具有2個端點,可以度量長度,不可延長。
2、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只有1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長,不可度量。
3、直線:沒有端點(或者說「有0個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長,不可度量。
4、 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 角的符號用「∠」表示。
5. 過點畫直線的數量:
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無數條直線。
因為「兩點可以確定一條直線」,所以過兩點只能畫出一條直線。
6、角的度量:工具是量角器。
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1度,記作1°。
步驟:(1)(量角器的)中心點與 (角的)頂點重合
(2)(量角器的其中一條)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3)角的另一條邊所對應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7、角的大小比較: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張開的大小,張開得越大,角越大。
8、會求一個已知角的餘角、補角和對頂角:
如右圖,若∠3=25°,則∠4=90°-25°=65°
若∠1=25°,則∠2=180°-25°=155°
若∠1=25°,則∠3=∠1=25°(對頂角相等)
9、角的分類:
(1) 銳角<90°; 直角=90°; 90°<鈍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2) 1個平角=2個直角; 1個周角=2個平角=4個直角
10、 鍾面時間問題(求時針與分針的夾角):因為周角是360°,而鍾面上有12個整點刻度,所以每兩個整點刻度間的夾角是360°÷12=30°
11、 畫角的方法:
A、用量角器畫角(如畫65°的角)
(1)畫一條射線,作為角的頂點和一條邊
(2)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3)在量角器(與0刻度線同圈的)65°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4)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用端點和剛畫的點來確定另外一條邊的位置)
(5)畫小弧線,標注
B、用三角板畫角(如畫75°的角)
畫角方法和用量角器的相同,只是標注方法不同,需要標出這個角是由哪幾個三角板上的角組合(加或減)而成的。
用三角板可畫出所有15°倍數的角,如75°、105°、120°、135°、150°、165°
而用「一副(兩個)三角板」可「拼出」75°、105°、120°、135°、150°這幾個角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3
第四單元 【三位數乘兩位數】
1、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後算30+18=48,所以16×3=48。
2、 三位數(末尾有0)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數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個0,所以添上1個0得480,所以160×3=480。
3、 筆算乘法的方法:
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數的末位與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得數的末位與兩位數的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如145×12=17404、 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
(1) 將0前面的數對齊,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
(2) 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如160×30=4800
5、 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注意用兩位數去乘三位數時,三位數中間的0也要乘,不要忘記加上進上來的數。
如 105×30=3150
6、積的變化規律和積不變的規律:
兩個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兩個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乘幾(0除外),另一個因數除以幾(0除外),積不變。
7、乘法估算:
一要注意要符合實際情況,接近准確值。 215×58≈12000
二是要將其中一個因數或兩個因數「四捨五入」成相近的整十、整百數,簡化計算。
8、乘法驗算的方法:
交換因數的位置再乘一次,看乘得的積是不是跟原來的積相同。
9、常見的數量關系 :
單價 × 數量= 總價 ;總價 ÷ 數量= 單價 ;總價 ÷ 單價= 數量
單價單位:元 / 數量單位(復合單位)
每件28元表示為:28元/件 ,每本5元表示為:5元/本
速度 × 時間 =路程 ; 路程 ÷ 時間 = 速度 ;路程 ÷ 速度 = 時間 ;
速度單位:路程單位 / 時間單位 (復合單位)
如:每小時80千米表示為:80千米/時 讀作:80千米每時。
工作效率 × 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 ÷ 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
工作總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時間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4
第五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相交和不相交兩種。
2、平行: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3、垂直: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4、畫垂線的方法:邊線重合、平移到點、畫線標號。
5、點到直線的距離: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垂直線段 的 長度 叫 距離。
6、平行線的畫法:一貼、二靠、三移、四畫。
7、平行線的性質: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這個性質可以用來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且平行。
8、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時的要點:用垂直和平行的方法畫圖,注意標註:長方形要標出一組鄰邊的長度(長和寬),正方形要標出兩條邊長的長度,或者在旁邊寫出「長方形」、「正方形」。
9、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10、四邊形的特性:
四邊形具有「容易變形」的特性,具有「不穩定性」。 應用:推拉門
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11、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但是從一個頂點向對邊只能畫一條高。畫高要用虛線。並做出垂足記號
12 梯形的底、高和腰:從梯形上底上的一點到下底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有無數條高。但是從底的一個頂點向另一個底只能畫一條高。
梯形的底是固定的兩條邊——————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組對邊叫做梯形的腰。
特殊的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不可能是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也不可能是等腰梯形。
12、集合圖:用集合圖來表示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四邊形包括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為它們具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
14、四邊形內角和: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360°。
15、圖形的裁剪:
(1) 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可以被裁剪成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和梯形
方法:先確定中心點,兩條對角線的交點就是中心點,然後畫一條通過中心點的虛線,這樣就一定能把這個平行四邊形平均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
(2) 梯形:梯形可以被裁剪成兩個梯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兩個三角形
16、 圖形的拼組(請自己畫畫看):
(1)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 兩個完全一樣的平行四邊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 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4) 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5)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6) 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
17、對稱軸:
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梯形只有1條對稱軸。平行四邊形沒有對稱軸。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5
第六單元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 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 在以下4種情況的時候需要用到除法:
(1)求總數中含有幾個每份的量. 如 求180里有幾個30: 180÷30
(2)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 一個數的3倍是270,求這個數?: 270÷3
(3)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如 求160是40的幾倍: 160÷40
(4)求將總數平均分成幾份.如 求把2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40÷6
3、 除法中的數量關系(有餘數的除法):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驗算的方法)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余數=被除數-除數×商
4、 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也可以先去掉被除數和除數末尾相同個數的0,再計算.(如160÷20=)① 想:20×8=160,所以160÷20=8.
②把160和20末尾的0各去掉一個,相當於算16÷2=8,所以160÷20=8. 理由見「商不變規律」
5、 「除以」和「除」的不同: 讀法、意思有不同,常作為考點
例:120除以30,列式為:120÷30=4 20除130,列式為:130÷20=6……10
6、 除法估算的方法:根據被除數和除數的特點,先把不是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看成與它接近的整十數或幾百幾十數,再計算。
7、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分為五步:一看,確定商的位置;二試,確定首先商幾;三乘減,把商和除數乘起來再用被除數來減乘積;四比,比除數和余數的大小,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五落,把被除數的個位落下來。
8、 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一般按「四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來試商。用四舍法試商,商容易偏大,要把商調小;用五入法試商,商容易偏小,要把商調大。
9、 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既可以按照四捨五入法試商,也可以採取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幾十五的方法來試商。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做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 四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知識點歸納
★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 2020年四年級數學總結模板
★ 2020小學四年級數學學期教學總結
★ 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要點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復習
★ 四年級上冊數學基礎知識點
★ 2020四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