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揭開癌症的十大誤區
有這樣一位患者,年約50多歲,被檢查出病情時還只是早期肺癌,按規范治療,腫瘤早期患者首選要開刀,但這位患者不願意聽取醫生建議,寧願相信一些所謂的抗癌葯宣傳,並服用了一種中葯保健品,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多,結果該患者癌細胞擴散到肝等其他部位。這位患者入院前服用的那種保健食品,價格高達1500多元/盒,患者持續吃了約6個月,總共花費了9萬多元。
如果這個患者能按照正規治療,在患病早期進行手術,費用約3萬元,加上術後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根本不需要花費那麼多錢,還可能達到很好的療效。
近年來,中國癌症患者發病率高,且治療效果不理想,世界衛生組織就此專程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在普通人群、患者,甚至部分醫護人員當中,都存在著極大的癌症知識盲區和誤區。
誤區一:癌症不能預防
許多人都認為癌症是預防不了的,誰能說准誰會得什麼病,那都是天意。攤上了癌症,就算倒霉。
建議:癌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的潛力還很大;這是因為在致癌因素中,飲食因素佔35,煙草佔30,二者相加約65,遠遠超過環境污染和病毒等其它因素;與職業和環境有關的癌症大概不會超過10,來自遺傳因素的癌症只佔2。這就是說預防癌症的主動性掌握在自己手裡,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患癌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
而且,現代醫學證明,肝癌、肺癌、胃癌和食道癌等62種癌症,要對其基本治癒幾乎全靠及早發現、診斷和手術。以肺癌為例,一年以上做一次檢查的,如發現後能夠治癒的僅為21;每年檢查一次者,治癒率為44;如果每年檢查兩次,患者的治癒率可高達99。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爭取時間,對癌症的治療很關鍵。
誤區二:患癌後坐等死亡
許多患上癌症的人會這么說:「那麼多的明星,還有當大官的,得了癌症還不是死?」一些患者認為得了癌症最終是死亡,不如將錢花在吃吃喝喝、遊山玩水上。
建議:不可否認,有錢有權的人更有條件治療,但每個人的病況、身體素質、對待疾病的心態都不同,因此,治療的效果也不同,不能拿錢和權來衡量生命的長短。
研究發現,癌症患者的預後與兩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癌症的惡性程度,二是病人的心理素質。極度恐慌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崩潰,從而病魔的勢力迅速擴大。很多患者不懂醫學知識,得了癌症很恐懼,有的醫生缺少策略又不會安慰病人,便直接告訴患者得了癌症,只能活幾個月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吧,患者聽了,別說吃什麼,都快被嚇死了。心理障礙沒有解除,就開始吃葯打針,必定達不到最佳效果。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將癌症定義為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至少有13種癌症在早期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正規治療可以治癒,如淋巴癌、絨毛膜細胞癌等,還有10種左右的癌症經治療後可以延長生存期以及無瘤生存期,如乳腺癌、小細胞肺癌等。科學實驗證明,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功能和整個神經系統的張力,使人體抗病能力大大提高。
誤區三:放療化療殺傷力大
很多患者及家屬認為手術切除了瘤體,癌症就治好了,認為放療、化療對身體損害大,而不進行術後延續治療,使癌魔死灰復燃。
建議:癌症具有轉移性和侵襲性,可通過淋巴和血液途徑向全身擴散。手術只能切除看得見的腫塊,而無法切除看不見的癌症細胞。如停止治療,那些未被清除的癌細胞便可擴散和轉移。雖然放療、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害正常細胞,造成白細胞降低、惡心嘔吐、脫發等,但對於手術後體內仍然存在的亞臨床轉移灶來說,化療是全身治療的手段,可以有效清除癌細胞。而且針對放療、化療的各種副作用,目前已有很多葯物可以預防和緩解。淋巴癌、睾丸癌通過化療已經可以完全治癒。
放療作為一種局部治療手段,主要用於癌症局部腫塊的控制,但必須得配合全身治療才能達到更好療效。放療、化療對癌症的治療及對人體的副作用,雙方是辯證的關系,如果放化療本身對病人的打擊超過癌症對病人的打擊,一般是晚期的癌症病人,那就放棄放化療,這個需要醫生來掌握。
誤區四:專家就能治好病
有些人患了癌症,急於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認為是醫生就是權威,醫生說一就是一。還有的聽說某位專家治療癌症有造詣,就認准其幫自己治療。
建議:我國85以上的癌症病人沒有到癌症專科醫院就診,致使有些病人明明可以治癒,卻因走錯了醫院,醫生不懂亂治,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廣大患者患病後,一定要去正規醫院診斷、治療。對於癌症的治療和康復,即便是許多優秀的癌症學專家,在癌症治療的某些領域造詣頗深,但是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研究側重和治療擅長點。因而,應根據疾病及治療方法和時機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專家。
誤區五:抗癌葯吃得越多越好
不少癌症患者在治療中私自用葯,無論是中葯、西葯或是進口葯,只要聽說能治癌,便千方百計搞到手。甚至有些患者盲目跟著廣告走,不斷換用新葯。在調養時,有些患者不適當地「忌口」或只顧葯治,不重視營養。還有許多人認為,抗癌葯物越貴,治療效果就越好。
建議:用葯過濫,往往會造成許多副作用,患者用葯應遵照醫囑。癌症是一種錯綜復雜的全身性疾病,病人與病人之間的情況更是千差萬別,那些昂貴的葯物有可能對一部分人比較適合,但絕對不是全部適用。在用葯方面,患者一定要只選對的,別選貴的!只有辨證施治、選擇適合自己的療法和葯物才是明智之舉。在治療期間,除了用葯外,還要注意合理膳食,否則一旦機體營養缺乏,病情就會加重。
誤區六:忽視綜合治療
目前在治療癌症方面,有的醫生主張西醫治療,有的建議中醫治療。許多癌症患者對治療方法不了解,於是在治療中採用單純的西醫手術或單純的中醫給葯治療,結果效果都很不理想。
建議:中醫、西醫在治療癌症方面各有優勢,西醫治療法在消除病灶,爭取根治方面有較好的作用,但治療後患者的生存質量、行為狀態較差。中醫治療在祛邪抗癌同時,不傷或少傷正氣,攻補兼施,對中晚期或虛弱的患者,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國際國內一致公認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採用痛苦小、傷害少、效果好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簡單地說就是將手術、放療、葯物(化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基因治療等西醫與中醫手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治療癌症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因病而選,如有的晚期癌症病人,已經多處轉移擴散,如果沒有出現危及生命的並發症、梗阻大出血等,則手術無益;體弱或對放化療不敏感的癌症,不採用放化療,防止造成其對身體的傷害和痛苦,而應該採用中葯療法。癌症患者還要注意不要過度治療,有的病人反復化療,放療過度,造成白細胞低、身體虛弱及留下後遺症。
誤區七:癌症病人要補充營養品
許多癌症病人自己及家屬都認為癌症患者身體虛弱,免疫力差,要增強營養,應該多多進補,於是買來各種補品食用。
建議:補品即便在完全保證質量和有效成分的情況下,也只能作為營養支持的輔助治療,必須配合葯物、放化療、手術等正規治療手段,才能起到效果。而且,癌症患者營養補充必須符合科學,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攫取力有時要遠超於正常細胞,如果不遵醫囑,盲目補充,有時反倒會滋養和助長癌細胞的生長發展。
誤區八:輕信「秘方」盲從廣告迷信氣功
一些人迷信「秘方」、「偏方」,結果病越「治」越復雜。另外,面對形形色色的廣告宣傳,癌症病人和家屬往往期待著奇跡的出現,特別是些「醫療廣告」中所標榜的「高科技」, 「國葯准字」、 「抗癌特效葯」,宣傳得很「玄乎」,使人如同霧里看花。還有的商家假借患者、專家、醫療機構名義推銷產品,或是未經本人許可打上「某某專家推薦」字樣。有些商家還利用舉辦講座、在公共場所舉辦產品說明會的形式作虛假宣傳。
還有的癌症患者迷信氣功,寄希望於有一種超自然力將自己從病魔中解脫出來,以整日練功取代正規治療。
建議:不要輕信「偏方」、「專家」等謠傳和廣告,到頭來可能使癌症患者不但經濟拮據,病情也被耽誤了。要確認宣傳中的某某專家或產品是否屬實,可通過國家醫葯相關網站查詢,或是尋找相關專家所在工作單位進行詢問。而且,就算所謂「偏方」對某些人有一定的療效,但一種葯物治好一個患者不等於能治好全部患者,癌症治療多採用綜合治療和個性化治療,每一種療法的偏重面和有效率均不同,一種葯能包治某種癌症是不可能的。
另外,練氣功作為一種康復手段對康復期的癌症病人,能起到適度的體力活動和良性的心理調節作用,但只練氣功是不能治好病的,還要有正常的醫葯治療,而且,氣功也不是隨便練的,否則容易走火入魔。
誤區九:出院後就不再回醫院復查
多數癌症患者的治療歷程是:手術―放療―化療,或只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兩種治療手段,治療結束時,醫生大多會告訴患者:「你的手術很成功,你的放化療方案很成功,回家好好休養一段時間。」幾個月後復查,腫塊果然消失,於是患者認為自己痊癒了而忽視了定期復查和繼續治療,結果過了很長時間再復查,發現癌症又轉移或復發。
建議:康復時期是癌症治療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也是「高危期」。據統計,採用單一放化療或手術治療的處於浸潤期或擴散期的各種癌症患者,半年內的復發率高達50。癌症的整合治療一大原則是「全程性原則」,強調患者在康復期應當「繼續治療」,病人經過前期的手術、放化療,機體受到很大傷害,免疫力極度低下,殘存於體內的癌細胞就會伺機而長。這時更應警惕,同時服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抑殺癌細胞」雙重功效的抗癌中葯提高人體免疫力,抑殺殘余癌細胞。另外,還要定期復查。
誤區十:得了癌症就是拖累別人
有些癌症患者在確診後,便不願接觸社會,深居簡出。他們怕見同事、熟人,怕人詢問,怕聽人議論自己,敏感多疑,行為孤僻。還有的癌症患者認為,即使自己能活下去,也是個多餘的人,只能拖累別人。
建議:癌症患者應主動參與集體和社會活動,增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在我國的一些城市,癌症患者已自發組織起來,彼此交流抗癌的經驗體會,許多患者從中受益匪淺。得了癌症不等於就成了廢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地位和存在價值,作為癌症患者,要以自己的精神、毅力等人格力量激勵家人,為家人、友人點亮一盞燈。
『貳』 相約健康社區行巡講精粹:首席專家徐光煒談腫瘤可防可治內容簡介
在"相約健康社區行"的巡講精華中,首席專家徐光煒分享了他多年在腫瘤防治和健康教育領域的深度見解。他的講座以易懂的方式,將專業知識進行了精煉和普及,主題聚焦於腫瘤的預防和治療。
講座的第一部分,名為"癌症概說",主要講解了腫瘤的基本概念,包括其生長特性、轉移途徑,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通過這部分,大眾能獲得癌症的初步認識,理解其危害,建立正確的疾病觀念。
在第二部分,徐光煒強調了癌症的預防至關重要。他深入解析了預防癌症的最新理念和有效策略,幫助大眾了解到癌症並非無從預防,而是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定期篩查來降低風險。
第三部分,"癌症是可以治療的",徐光煒詳細闡述了癌症治療的現狀。他講解了手術、放療和化療等主要治療方法的最新進展,以及這些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他還提醒聽眾在選擇治療時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可能遇到的挑戰。此外,他還介紹了腫瘤治療的前沿技術,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