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飛機上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如今,飛機以舒適、方便與節省時間等原因成為出行首選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飛機里潛藏著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真相!
今天帶來飛機上你不知道的17個冷知識:
1、氧氣面罩背後的故事
當氧氣面罩掉落時,從拉下氧氣罩的那一刻起,只能維持大約15分鍾的氧氣,但這時間足以讓飛行員將飛機帶入較低的高度,從而讓我們能正常呼吸。更重要的是,一旦機艙缺氧,你只有15至20秒的清醒時間,此時應先為自己戴上氧氣面罩,然後再給身邊的孩子戴,因為孩子昏倒幾秒鍾不礙事,但如果你也昏倒了就事大了。
2、飛機落地時,機艙內亮燈的真實原因
夜晚當飛機著陸時,在昏暗的機艙里亮起燈光的真正原因是:此時的你已經適應了昏暗的艙內環境,萬一需要緊急撤離機艙,能讓你的眼睛先適應外界的亮度。
3、關於飛機上的餐飲
兩位飛行員吃的食物不同,且不能相互分享,這是為了防止投毒事件發生。
4、帶著寵物上飛機
當飛機開始正常運作時,一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比如來自停機坪的巨大噪音。試想下你的寵物正在停機坪上等候上機,它們所承受的噪音和地勤人員一樣,但沒有耳罩保護。所以乘飛機前請再三考慮是否要帶上寵物們。
5、廁所可以從外面打開
翻開門上禁止吸煙的標志,有隱藏的裝置可以從外面打開廁所的門。
6、洗手間里水實在太惡心了
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喝那裡的水,也不要在裡面「洗手」。因為清理水箱是有一定的間隔的。
7、鎖上行李箱
記得鎖上托運行李箱。包括准備帶上飛機的行李,因為萬一被要求在登機口托運的話,同行的旅客或機坪的工作人員都有機會接觸你的包。
8、行李在運送時會被怎樣處理
如果你說這些東西「易碎」,那麼他們會被摔得更慘;如果你說「此面朝上」,那麼他們毫無疑問會被倒過來放。要在並不大的貨倉里塞滿一百多個行李箱和貨物,這就由不得你們怎麼想了,該怎麼放就得怎麼放。除非有行李上貼了「我愛行李處理員」的標簽。
9、飛行員如何著陸
惡劣天氣下,飛機很重地落下來也許並不代表飛行員技術不好,而是他們有意為之。如果跑道上積滿了水,這可以刺穿水層,讓輪子不受積水影響打滑。
10、關閉電子設備的幕後真相
移動電子設備不會傷害到飛機本身,但是會影響到飛行員。試想一下,飛機即將降落目的地,坐在駕駛艙的飛行員卻要受到一百多個手機信號的干擾是件多麼煩躁的事情。
11、一個可以讓你免交行李費用的小漏洞
你可以到登機口才把你的行李托運(除非行李異常大個)。你可以帶兩個比較大的手提行李,然後在登機口請他們把其中一個托運。這種方式可以讓你不用多付行李費。
12、多數飛機都會帶上人體器官
13、在炎熱的季節里飛行艱難
在炎熱的季節里,工作人員不得不多卸下些貨物,因為在稀薄的空氣中飛機升空更難。
14、洗手間里安置煙灰缸的理由
盡管美國聯邦航空局已在多年前就禁止在飛機上吸煙,廁所里還是裝了專門的煙灰缸。真正原因是:萬一有乘客真的忍不住躲進廁所里,總比他們把煙蒂扔在其他地方要好。
15、如在飛行中遭遇劫機,如何告知地面
如果飛機遭遇劫機,飛行員會在下降時保持側翼上揚以減慢飛行速度,同時暗示地勤人員,此刻飛機上發生了一些事情,需要幫助。
16、飛機離開引擎也能滑翔很長時間
所以下次坐飛機的時候可以好好觀察下了~
2. 有哪些關於民航的冷知識
在大順風時,目前常見的民航飛機相對地面的速度可以比高空的音速快。
世界上長度最長的民航客機不是A380,而是B747-8,在748誕生之前,這一記錄的保持者是A340-600。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GE90-115B只用在B777-300ER上。
3. 太空冷知識:在太空中,人體將會出現的8個「奇妙」變化
雖然對於許多的普通人來講,都特別崇拜宇航員這個工作,因為他們可以去往夢寐以求的太空,但需要注意到的是,太空由於是失重的空間,所以對於宇航員的身體,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像最典型的一些問題,就是視力會急劇下降,會受到大量的輻射,以及指甲是有可能會脫落的,這些 健康 方面的影響,都是不被外界所知的,那麼我就來聊聊,太空冷知識:在太空中,人體將會出現的8個「奇妙」變化!
很多宇航員在進入太空中之後,視力都會受到影響,開始急速地下降,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視力障礙顱內壓綜合征造成的,人處於失重的情況下時,會引起的大腦和脊髓液壓力變化,從而導致了視力的下降,不過,也並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回到地球之後,視力問題就會得到恢復。
如果你對自己的身高不滿意,那麼可以去往外太空,因為在這里保證你會長高幾厘米,根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表示,在微重力環境下,太空中的宇航員可以長高3%,這是由於沒有重力會使人體脊柱伸展,這意味著一個身體正常的人,可以增高5厘米左右,當然,這只限於在太空,如果返回到地球後,身高會隨著重力,變化到原來的樣子。
雖然我們普通人都會認為,宇航員這個職業,看起來非常的讓人感到羨慕,但是殊不知,它存在的危險性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長時間遭受輻射,因為外太空的大氣層,比地球的大氣層要弱得多,所以即便是穿著防護服,也並不能完全屏蔽掉太空輻射的影響。
從而造成身體 健康 的隱患,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相比較普通人,長期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員,患癌症、心臟病、白內障、以及退行性疾病的風險要更高,對於這個冷知識,還是希望能夠知曉!
宇航員在穿著宇航服手套工作或訓練後,很容易造成指甲脫落,這是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學教授達瓦·紐曼的一項研究成果,這位教授表示,人類手上指甲的自由度,幾乎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自由度是一樣的,但是由於手套的特殊設計,它會對指甲施加額外壓力,導致指甲脫落。
在2002年至2004年期間,針對352名宇航員進行的研究,發現47%的宇航員受傷,都和手部有關,而指甲受傷,則占據了這個比例的一半以上,因為手套對指尖的持續壓力,會造成這種劇烈疼痛,並可能會加速宇航員的指甲脫落,這種情況稱為指甲分層。
人的內耳就像一個加速度計,它會告訴你的身體何時移動或停止,以及何時站立或側卧,但在太空中,這個小機制會停止,這經常讓宇航員在進入微重力後,短時間感到無法適應,會出現頭暈的情況,而在重新進入地球引力時,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最終隨著他們的身體重新適應地球而消散。
在太空中,缺乏重力也會導致人體內血液流動的方式,將會發生特殊變化,因為對於地球上的人來說,重力有助於將這些血液向下移動到腿部,但是在外太空,血液就會有可能浮到頭部,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說法。
如果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一年,那麼進入頭部的血液量,可以填滿一個兩升的蘇打水瓶,也正因為如此,長期生活在太空的宇航員,臉部都會比較「圓潤」一些,雖然回到地球後,這種情況會消退,但對於身體 健康 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雖然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精神上很費力,但由於沒有重力,使得在航天器中工作對身體要求不高,在地球上,由於重力的原因,我們的身體上的肌肉,會進行不斷的默認練習來對抗重力,這種方式也被稱之為「反重力肌肉」,而宇航員因為在失重環境中工作,所以幾乎不需要肌肉收縮來支撐他們的身體四處走動。
不過,這種奇妙的重力變化,也會導致問題,那就是不經常使用和鍛煉,身體上的肌肉會變弱和萎縮,研究表明,宇航員在持續5到11天的太空飛行中,會經歷高達20%的肌肉質量損失,因此,許多宇航員在太空中,每天都要堅持鍛煉身體,來防止肌肉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