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伯樂雲9年級數學知識
擴展閱讀
滑雪運動與物理知識大全 2025-02-08 03:08:40
中國草葯知識大全 2025-02-08 02:52:54

伯樂雲9年級數學知識

發布時間: 2025-02-08 00:20:49

⑴ 12生肖趣味數學題

在中國古代,人們用干樹枝來確定年份,其中十二根樹枝對應十二種動物,稱為十二生肖。生肖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源遠流長的生肖文化。在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中,許多都與黃道十二宮有關。編譯它們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老鼠穿牆問題
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數學書《九章算術》里有一個老鼠穿牆的有趣問題。大致思路如下:現有的牆有5英尺厚,兩只老鼠正在牆的兩邊打洞。第一天,每隻老鼠挖一個1英尺的洞。之後,大鼠每天的進度是前一天的兩倍,小鼠每天的進度只有前一天的一半。兩只老鼠相遇幾天?這是《九章算術》第七章第十二題。本章專門討論「餘缺」問題。餘缺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演算法,在數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數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盈缺法包括建模法、歸約法、逼近法和近似法。本題目是用餘缺技巧給出模型,然後用逼近法求出解的近似值。如果要用現代數學方法,可以用等差數列列方程,然後求根的近似值。
兩頭牛吃草
比如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牛頓都整理過與牛有關的有趣的數學問題,牛頓提出了一個「牛吃草」的問題:有三個牧場,那裡的草長得又密又快。他們的面積分別是10/3,10和24英畝。第一個牧場可以養12頭牛4周,第二個牧場可以養21頭牛9周,如果第三個牧場需要18周,應該養多少頭牛?這個問題有很多解法,但牛頓特別喜歡他的算術解法。至於阿基米德的牛問題,是一首由22對對句組成的長詩,發現於1773年的一份希臘手稿。
三隻老虎和狐狸
人們熟悉史密斯的寓言,但老虎畢竟不是吃素的。一旦他們識破了狐狸的詭計,就會毫不留情地殺死狐狸。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有趣的數學題:一隻老虎在離它10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隻狐狸,立即撲向它。老虎跑7步,狐狸跑11步,但是狐狸的頻率快。老虎跑三步,狐狸能跑四步。問老虎能不能追上狐狸。如果能追上,老虎會跑多少米?一隻老虎能跑66米趕上一隻狐狸。有趣的是,我們不知道老虎和狐狸的速度,但我們可以得到問題的答案。
斯朗普圖斐波那契數列
最初是一個基於兔子繁殖的有趣的數學問題,後來發展成為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著名藝術大師達芬奇提出了一個「餓狼撲兔子」的有趣問題:如圖2,C點是兔子洞。一隻兔子在洞口以南60米的O點覓食。一隻餓狼在兔子東邊100米的A點徘徊。突然,兔子回頭一看,遇到了餓狼貪婪猙獰的眼神,預感到大禍臨頭,趕緊掉頭逃回自己的山洞。太晚了。當餓狼看到來到自己嘴邊的食物會逃跑時,它不會停下來。他立刻以兩倍於兔子的速度緊緊地跟著兔子。這只餓狼能抓到兔子嗎?圖1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狼總是緊緊盯著兔子,所以會不斷改變它的運動方向。它運行的路線不是直線,而是曲線。兔子安全進洞時,狼在離洞口兩米左右的地方,看著兔子逃進洞里。如果餓狼不「盯著兔子」,而是把眼光放遠,直奔洞口,然後在洞口「等兔子」,兔子也難逃厄運。圖2
五個分形和龍
自然界中有許多形狀和現象復雜的物體,如崎嶇的山勢、縱橫交錯做差核的河流、蜿蜒的海岸線、奇形怪狀的雲朵等。這些都是混沌現象。這些東西的形狀叫做分形,分形是混沌前沿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分形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幾何分形,另一種是隨機分形。我們知道,直線是一維的,正方形是二維的,圓柱體是三維的,分形維數是分數。下面這個叫做「龍」的圖形是一個分形,它是由一個叫J. E. 漢弗萊的物理學家首先發現的。
六條黑蛇進入洞穴
在任何有趣的數學讀物中,都不難發現古印度(公元9世紀)數學家馬哈普羅的「黑蛇進洞」問題:一條長80安古拉(古印度的長度單位)的大黑蛇,在第十四天以七個半安古拉的速度爬進洞里,而蛇的尾巴每四天長十一個四分之一安古拉。請問黑蛇完全爬進洞需要多少天?解出這個一元方程並不難。大黑蛇完全入洞需要8天。
103010曾經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問題「雙頭蛇的數量」:在正整數n的開頭和結尾加1,得到一個新數。如果新數是原數的99倍,則稱n為「雙頭蛇數」,並試著找出n。你能找到這個號碼嗎?N=112 359 550 561 797 752 809是一個「雙頭蛇的數量」。
奇奇利馬
韓愈說:「世間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見,伯樂不常見。」在《美國游戲數學雜志》的盈缺篇第19題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匹「千里馬」:今好馬妻送長安齊,皆純掘往長安三千里。一匹好馬一天走190英里,增加13英里。徐的行程,初則九十七里,日則減半。好馬先到,好馬遇徐。求幾何日見面和每條線的幾何?103010用餘缺法解決這個問題,得到了近似值。諸如果用方程解,要列一元二次方程取正根式解。
在棋盤上建立直角坐標系,設馬的位置在點P(x0,y0)處,因為馬走「日」字,如圖3所示,馬從O(0,0)出發,每跳一步之後,只能到達A、B、C、D、E、F、G、H這8個點,在每一個點兩個坐標的和要麼增加了 3或-3,例如A( 3)、E(-3),要麼增加了+1或-1,如C( 1)、G(-1),總之是增加或減少了一個奇數。連跳13步,仍然是增加或減少了一個奇數。P點兩個坐標之和為2 1=3,Q點兩個坐標之和是4 8=12,兩個坐標之和增加了9,9是奇數,只要能想辦法把它分成13個絕對值小於等於3的奇數之和,就找到了一種跳法。請你試一試,一共能找到幾種跳法。至於連跳14步,兩坐標之和將增加一個偶數,是無法從P跳到Q的。
八百羊問題
明代數學家程大位(1533-1606)的《演算法統宗》第十二卷載有「百羊問題」,在國際上流傳頗廣,這道題是用詩歌的形式寫成的:甲趕群羊逐草茂,乙拽肥羊一隻隨其後。戲問甲及一百否?甲雲所說無差謬。若得這般一群羊,再添半群小半群,得你一隻來方湊,玄機奧妙誰猜透?大意是:甲全部的羊,加上一半(半群),再加上四分之一(小半群),再加上乙的一隻羊,恰好湊成一百隻羊。你知道甲有多少只羊嗎?
九五猴分桃
用猴子為對象的趣味數學問題很多,特別有名的是下面的「五猴分桃」問題:有5隻猴子在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一堆桃子,它們想平均分配,但無論如何也分不開。天色已晚,於是大家相約去睡覺,明天再分。夜裡,第一隻猴子趁大家熟睡之際,偷偷爬到桃子邊,先取一個吃了,剩下的恰好可以平均分作5份,這個猴子將其中一份藏了起來,然後重新去睡覺。過了一會,第二隻猴子又爬起來,在剩下的桃子中取一個吃了,剩下的也恰好可以平均分成5份,它也將其中的一份藏起來然後去睡覺。接著第三隻、第四隻猴子都先後偷偷起來,照此辦理:先吃掉一個,然後把剩下的五份中的一份藏起來。最後第五個猴子起來,拿一個桃子吃了,剩下的桃子仍然可以平均分成5份。請問這堆桃子最少有多少只?與猴子有關的還有另一個「猴子分花生」問題:將1600顆花生分給100個猴子,證明:不管怎樣分,至少有4隻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樣多(有的猴子分不到花生也算是一種分法)。並設計一種分法,使得沒有5隻猴子分得的花生顆數一樣多。這是五十年代北京市的一道數學競賽試題,以後流傳很廣。
十百錢買百

⑵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範文

在沒有特別高的演講水平下,一場精彩的演講少不了一篇好的演講稿,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小草看到蒼松的偉岸,便立志發奮圖強,可經歷千辛萬苦,還是一株普通的小草;蜩與學鳩看到扶搖直上的大鵬,便極希望自己也能鵬程萬里,於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臨終也沒有「若垂天之雲」的雙翼,更沒有「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輝煌。

它們付出努力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沒有認清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若想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努力、奮斗雖必不可少,但認清自己的實力,把握好自己奮斗的方向顯得猶為重要。

正是認清了自己在文學方面的缺陷,班超毅然投筆從戎,使自己不僅在軍事方面取得較高的成就,而且也保衛了大漢江山的穩定與繁榮。楊振寧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認真分析原因,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最終,他卸下了「實驗物理」的專業抱負,改修「理論物理學」,在理論方面,他駕輕就熟,一日千里,最終摘下「諾貝爾獎」的桂冠。

認清了自己的方向,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奮斗才會有結果,很難想像xx能夠在NBA的賽場上搶籃板、搶斷、扣籃……也很難想像姚明穿著時尚的服裝,站在舞台上將歡聲笑語送進千家萬戶。

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伯樂,不能認清自己,努力方向與實際南轅北轍,那麼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壯觀的波瀾,再多的付出也不會得到回報。現實中,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都要轟轟烈烈,流芳百世,每一個人的事業不一定都要驚天動地,垂名千古,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做自己的伯樂,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認清自己奮斗的方向,把握自己,經過堅持不懈地奮斗,經過挫折的暴風雨,才會出現鷗翔魚游的天水一色。

同學們,只有認請你的方向,走出失敗的荊棘地,前面才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善於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蘇格拉底,這句名言詮釋了希望與時間的關系。希望不是空談,更不是幻想。在家我們應該為父母做些家務,在校就應抓緊時間學習。在我們的母校——三中。則就充滿了這種認真學習的氛圍。

三中是我們大家共同的母校。在三中,最有名的就要屬南宋時期的銀杏樹了。那棵銀杏樹就像一位巨人一樣,看著我們三中學子一批一批的來又去。撫摸銀杏樹的「軀干」,我彷彿置身於在那個戰亂而又發達的年代。

三中十分的古老,一草一木、一棟一房都揭示著它有百年的歷史,它年輕,在這兒沒有世俗的吵鬧,沒有令人厭惡的垃圾,它散發著古色古香,會讓你嗅出一個清謐芳香、花蝶共舞的年輕世界。

學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老師們就好比是和藹可親的長輩們,同學們就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如果沒有了老師,我們就失去了方向,偏離了航向;沒有了同學,就如同生活里失去了陽光,歡樂中沒有了笑語。大家的歡聚,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燦爛,這里有我們人生中的輝煌時刻,有我們迎接社會的起點。那麼,我們就應該手牽著手,為我們的母校增光。

銀杏樹下的歡歌笑語是我們放飛的青春,我們在這里揮灑著熱情;在這里學會自尊、學會自信、學會自強、學會自愛,然後以我們飽滿的精神努力汲取知識,大膽地應對未來日子中無數的艱難與困苦,我們不應畏懼。路,也許遙遠,也許曲折,但當你在心裡默念著要堅強的時候,就能勇敢起來。

曾經在三中里經歷過的一點一滴都會成為我們日後回憶中綻放在夜空里燦爛的煙花,雖然短暫卻能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永恆的美麗。

我相信,當我們終有一天步入社會的時候,無論是誰都會想起,我們一生中最純凈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銀杏樹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三)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套叫做《智慧背囊》的書啊?上面有好多故事呢,對於寫高考作文有很大的幫助。或者可以參考卡耐基的故事集,也教人很多的道理。我從網上節選幾個給你,自己挑選喜歡的吧。

我建議你買來看哦!

一粒沙子就是一個世界,一滴露珠能夠反映出太陽的光輝。請你走近《智慧背囊》,她為你開啟智慧的天窗。一則小故事蘊含著大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著生命的真諦。請你走近《智慧背囊》,她讓你感受心靈的陽光。一段平凡的對話意味著偉大,一組生活的特寫造就了永恆。請你走近《智慧背囊》,她引你步入生活的殿堂。

短孝靈動、真切、睿智、感人,是《智慧背囊》的特色;青春、活潑、真摯、真情、直爽,是《智慧背囊》的感懷。走近心靈,請傾聽心靈的跳動;走近情感,請感覺情感的熾熱;走近尊嚴,請體驗尊嚴的高貴;走近寬容,請體會寬容的博大。

關注小草,請體味小草的執著;關注小魚,請體悟小魚的呼喊;關注生命,請咀嚼生命的坎坷;關注歷史,請思考歷史的靜默。走近《智慧背囊》,就如同走進人生的旅程;走近《智慧背囊》,就如同走進時空的隧道。

佛家講:一葉一菩提。農夫講:一花一世界。但願這葉這花,這草這樹,給你送去心的度量,美的嚮往。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四)

感謝大家給我一個上台的機會!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如果一個人很有成就,不是別人給予的,更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奮爭取的。才能主要來自勤奮學習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個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而來的。比如說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高斯。他從小就酷愛學習,一生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如果他沒有從小的勤奮努力學習,他也不可能成為著名的科學巨人。沒有勤奮努力的學習是不可能有成就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說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學習、努力探索過。

學習的關鍵在於「肯學」和「敢學」。如果你的願望是成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讓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學習最終還是會一事無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為了證明鐳的存,千辛萬苦,冒著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經過他們的勤奮、努力最終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證實了鐳的存在。這是一次多麼讓人驚嘆的事實。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證實了鐳的存在。因此,要想成為有才能的人,就要從小「肯學」、「敢學」。

數學課前三分鍾演講稿(五)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想成功,就要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記得有一次,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小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布封曾經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做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恆。」的確,我們干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有多少這樣的例子,巴爾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勁,每天奮筆疾書十六七個小時,即使累得手臂疼痛,雙眼流淚,也不肯浪費一刻時間。這就是他能夠完成一部部巨作的原因。他給我們的啟示又是什麼呢我想,他給我們每個人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明確目標,堅持不懈,終能成功!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

堅持是一種信念,堅持是一種修養,堅持是一種高尚的品質。

而如今我們有些同學為了眼前利益,不做長遠的打算,竟在考試中作弊,這種不合新海高中校風的做法,不僅讓學校、老師蒙羞,也失去了檢測自己的機會,而失去這次機會,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成功和失敗之間往往只有一步之遙,想成功,就要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訣。但只堅持勤奮,卻選錯了方向,則令人可悲。「勤奮」不是只要存在就有價值,偏離了正確方向,方向錯了,就是一列疾速列車脫了軌,你汗水也罷,淚水也罷,血水也罷,那個終點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如果把堅持勤奮美化成點金石,以為無論何種腐朽經過它的點化都會變成神奇,殊不知這就像把一塊石頭變成一匹錦緞,把一束絲線攻成美玉,也許力道、方法都恰當,卻選錯了對象。

當困難,絆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⑶ 誰知道第十三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廣州賽區小學組)決賽獲獎名單

第十三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廣州賽區小學組)決賽獲獎名單如下:
一等獎(23人,排名不分先後):
1. 陳威霖,越秀區,朝天小學
2. 董睿文,天河區,華師附小
3. 黃梓洋,越秀區,東川路小學
4. 張樂遙,天河區,華師附小
5. 蔡立崴,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
6. 韓濟帆,天河區,華康小學
7. 何宇健,越秀區,文德路小學
8. 張書豪,天河區,銀河小學
9. 葉子默,越秀區,文德路小學
10. 楊林豪,天河區,員村小學
11. 練傑鵬,越秀區,五羊小學
12. 宋逸凡,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13. 許一格,越秀區,中山三路小學
14. 李學思,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15. 何婉儀,海珠區,前進路小學
16. 康禹,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17. 湯浩然,海珠區,新港路小學
18. 梁子仲,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19. 謝俊,荔灣區,寶華培正小學
20. 陳子遨,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21. 馬伯樂,荔灣區,康有為紀念小學
22. 劉彥霆,番禺區,市橋德興小學
23. 鍾彥傑,荔灣區,協和小學
二等獎(85人,排名不分先後):
1. 周容辰,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2. 魏鏐晟,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
3. 劉楚丹,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4. 方雲依,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
5. 曾兆麟,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6. 林如歌,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
7. 林敬松,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8. 吉星宇,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
9. 田佳林,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10. 周嵩,越秀區,鐵一小學
...(此處省略中間部分名單,共85人)
三等獎(216人,排名不分先後):
1. 邵逸臻,越秀區,朝天小學
2. 何澤誠,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3. 高家賢,越秀區,朝天小學
4. 金石鳴,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5. 羅慧盈,越秀區,朝天小學
6. 袁聖珏,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7. 汪展博,越秀區,朝天小學
8. 周子昊,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9. 黃馨儀,越秀區,朝天小學
10. 李彥楠,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
...(此處省略中間部分名單,共216人)
以上為第十三屆全國「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廣州賽區小學組)決賽的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