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洋蔥數學微課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科書第25頁例5
教材分析:圓柱的體積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節內容,圓柱在日常生活中是經常遇到的幾何形體。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學,是有利於學生的空間觀念的發展,也是為了進一步應用幾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教法:本節內容的教學對象是六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學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的體積,他們對體積有了一定的理解。這節課主要通過他們之前的基礎上,把沒有學過的圓柱的體積轉換為學過了的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來學,在這個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洋蔥學院動畫微課來完成過程。
教學目標:1.探索並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2.經歷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發現過程,體驗比較分析歸納發現的學習方法。
3.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理解圓柱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准備:ppt.、洋蔥學院動畫微課圓柱的體積(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引導學生回顧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體積公式=長*寬*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用統一公式「底面積*高」
2.給學生出示一個圓柱的物體,讓學生找出圓柱的底面、高、側面。底面、側面各是什麼?怎麼求它的面積?
3.復習圓的面積推導過程,再利用長方體的面積公式推導圓的面積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圓柱體積的意義。
回顧以前學過的知識,體積表示是什麼?學生思考,最後總結:一個圓柱所佔空間的大小就是這個圓柱的體積。
2.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通過我們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回顧,可以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都等於底面積×高。
學生思考:現在有一個比賽滅火比賽,狗蛋和鐵錘同學分別做出了一個圓柱形水桶,狗蛋做的圓柱形水桶底面積S比較大,鐵錘同學做的圓柱形水桶比較高h,他們在那裡都說自己水桶比較大,應該拿自己的去比賽。現在想一下,怎麼幫他們選擇。
學生交流相互交流、討論。
播放洋蔥學院動畫微課。
組織學生認真觀看。
通過觀看引導學生們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就等於圓柱的底面積,長方形的高就是圓柱的高。
3.學生獨立書寫公式,然後相互討論、交流。
通過圓柱的體積轉換為長方體的體積過程,指名同學匯報: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小結:在計算圓柱的體積過程中,如果已經知道圓柱的底面半徑、直徑或周長,那麼要先算出底面積,再求體積。
板書設計
三.鞏固練習
1.洋蔥學院的隨堂小測
2.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的第一題,第二題
② 六年級小學數學題,求陰影部分面積。
綜述:半圓面積--正方形面積=陰影面積,3.14X10X10÷2-10X10=57。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是聯補鄉中心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楊伍劣。
課程簡介:
六年級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這里主要講的是用容斥原理秋陰影部分的面積,簡單點就是標序號秋面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求陰影部分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