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
【 #三年級# 導語】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篇一】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比較,掌握什麼是平移以及圖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進行平移。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數學活動,增強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圖形的平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積累成功的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圖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進行平移。
【難點】
能對圖形平移過程中的距離進行准確判斷。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老師做關窗、拉黑板的動作。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現象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移現象。
追問:你還能說出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平移的現象?學生答:升旗,纜車,火車在筆直的鐵軌上開等。
2、生成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題1圖。
先讓學生說出虛線部分和實線部分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提出問題:下面的小船圖和金魚圖分別是怎樣運動的?它們的運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教師動畫演示小船圖和金魚圖運動的過程,讓學生觀察,感受平移,並強調平移的方向。
提問:小船圖和金魚圖都進行了平移,它們是朝哪個方向平移的呢?學生觀察得出:小船圖和金魚圖都是向右平移。
(3)認識平移的距離。
提問:小船圖和金魚圖都是向右平移,它們的運動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學生發現:小船圖平移的距離比金魚圖遠一些,並數一數。(引導:數一數,小船圖向右平移了幾格?)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進行糾錯。之後組織全班交流。師質疑:有位同學數出兩艘小船之間的距離是4格,他認為平移的距離就是4格,你覺得對嗎?引導學生得出:4格只是兩艘小船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離。追問:剛才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了怎樣數平移了幾格的方法,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數的?
引導學生進行匯報交流,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數法,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同學進行評價和判斷,必要時讓學生上台演示自己數的方法。
數法預設: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條線段,這條線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圖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頭的一個點,這個點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圖就向右平移9格。
(4)數一數:金魚圖向右平移了幾格?再與同學交流。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教師巡視。
(5)小結確定平移的距離的方法。
先讓學生說說,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發言進行小結:我們在確定圖形平移的。距離時,可以先找出參照點,看它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這個圖形就向那個方向平移了幾格。
3、應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
(1)學生獨立畫圖。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輔導。
(2)組織匯報。
學生一邊用投影展示畫出的圖形,一邊匯報是怎麼畫的。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畫法:一種方法是先確定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找出每個頂點平移後的對應點,再將這四個對應點依次連接起來;另一種方法是找每條邊平移後的對應邊。
4、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麼疑問嗎?
【篇二】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以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過程(方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過程的理解。
教學准備:掛圖、小黑板、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40×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說說是怎樣想的)。
二、導入
我們知道,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時,應先從被除數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板書課題)
三、教學例題
1、出示掛圖。
(1)學生看圖
(2)問:
①從圖中你可以知道些什麼?要求什麼?
②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個」該怎樣列式?(板書52÷2)
③52÷2=?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嘗試,讓一生板演)
計算的過程有沒有什麼發現?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盡,那麼這題到底怎樣來計算,結果是多少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來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3)學生動手操作。
匯報操作結果:你是怎樣分的?最後每個班分得幾個羽毛球?
(4)教師根據生的匯報再次演示分法:
①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開,變成十根再與剩下的2根合起來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後得到26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開先分,再分2根。
③全部拆開分。
(4)問: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①②種分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5)這兩種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來的捆拆開來分。
(6)誰能再來完整地說說剛才我們是怎樣分小棒的?
(7)同桌互相說一說,分一分。
2、教學筆算
(1)根據剛才擺小棒的過程,52÷2的筆算該怎樣寫呢?(板書)誰來說說52÷2的筆算該怎樣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2)十位上餘下來的1表示什麼意思?接下去該怎樣除?
(3)請你接下去除。完成書上第7頁上的例題。
(4)誰來告訴大家,剛才是怎樣除的?(把關鍵的地方用紅筆標出來)
追問:十位上剩下1以後怎樣除的?
(5)檢驗:這道題計算是不是正確呢?可以怎樣檢驗?
(6)比一比:52÷2和口算題中的42÷2,在計算時有什麼不同?(補充板書:首位不能整除)
3、練一練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前2題。
①評講:當十位上有餘數時,接下去要怎樣算?
②同桌互相校對。
(2)其他題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前2組題,讓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計算。
(2)出示後兩組題,分組練習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
2、做「想想做做」第6題。
(1)先讓學生然算。
(2)問:你是怎樣想的?
通過計算來驗證估算得對不對。
3、做「想想做做」第4題。
(1)讓學生獨立觀察,理解圖意。
(2)提問:不計算,你能說說哪種分法的組數多些?
(3)還可以每組幾人來分?
4、完成「想想做做」。
(1)你能根據圖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
(2)同相互說一說,指名說,全班一起列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上,在擺擺、說說、算算中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練習
【篇三】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設想
1、在實際情境中,給定一個方向,學生能辨認其餘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通過親身經歷、體驗,獲得真正的感受,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定向觀念。
活動准備
收集判斷東西南北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收集資料
1、課前收集有關判斷方向的資料。
2、展示、交流收集材料。
二、活動一:在操場上
1、組織全班學生到操場上辨認方向。
2、誰能辨認東、西、南、北?你是怎麼辨認的?
3、拿出事先准備好的方向板,標上東、西、南、北。
4、看一看、說一說:東、西、南、北各有什麼?在記錄紙上把它們記下來,並標明4個方向。
活動二:在教室里
1、展示記錄紙。
2、互相看看有什麼不同?
3、在教室里辨認東、西、南、北,說一說各有什麼?
活動三:你說我做
(給定一個方向,朝其餘三個方向走)
1、同桌2人合作,互換角色。
2、指名上台表演。
活動四:指揮交通
1、模擬表演:請一名同學當黑貓警長,12名同學扮演帶卡片的小動物。
2、宣布活動規則:得數大於10的朝北走,其餘的朝南走。
3、評一評:誰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動物。
4、滲透有關交通安全的教育。
談一談:這節課的感受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