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知識點匯總
擴展閱讀
葉辰仙王是哪個動漫 2025-02-04 14:40:35
但是你不知道怎麼過歌詞 2025-02-04 14:40:27

二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知識點匯總

發布時間: 2025-02-04 12:39:17

⑴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1、不進位加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 方法 。

(3)讓學生感受加法計算和日常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進位加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3)能用兩位數的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不退位減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3)進一步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退位減法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3)能用兩位數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5、"多幾"、"少幾"的應用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某數多幾或少幾"的實際問題。

(2)可以利用學具的操作,讓學生搞清楚是與哪個數量進行比較,然後發生了什麼變化,最後再用算式記錄下來。

(3)能正確列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4)滲透統計的思想和方法。

6、連加、連減

(1)探索並掌握100以內連加和連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驗演算法多樣化。

(2)能用100以內的連加和連減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7、加減混合

(1)探索並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能熟練計算。

(2)提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8、加減法的估算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加減法估算的實際意義。

(2)初步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確進行估算。

(3)發展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1)鞏固長度單位和加減法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估計、測量、計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價值性,提高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滲透統計知識,感受成長的快樂。

二年級數學表內除法知識點

【知識點】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後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於,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後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的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二年級數學《平均分》知識點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量不相同)

(2)各小組動手操作

(3)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二)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現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課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寫下板書:平均分

(2)小朋友再 說說 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麼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發現平均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創造性。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問題的引申幫助學生認識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梳理

★ 人教二年級數學重點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基礎知識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整理

★ 二年級數學人教版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整理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⑵ 數學二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知識要點歸納: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厘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4、米和厘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線段:

⑴線段的特點:

①線段是直的;

②線段有兩個端點;

③線段有長有短,是可以量出長度的。

⑵畫線段的方法:先用筆對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點一個點,再對准要畫到的長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點一個點,然後把這兩個點連起來。

⑶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第二單元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知識

要點歸納:

一、兩位數加兩位數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演算法則:把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2、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演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3、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數相加時,不要遺漏進上來的「1」。

4、和=加數+加數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二、兩位數減兩位數

1、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的筆算:相同數位對齊列豎式,再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減。

2、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筆演算法則:

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個位減起;

③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3、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加10再減,十位計算時要先減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減數=被減數-差

三、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四、解決問題(應用題)

1、步驟:

①先讀題

②列橫式,寫結果,千萬別忘記寫單位(單位為:多少或者幾後面的那個字或詞)

③作答。

2、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用加法;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用減法計算(注意:用大的數減小的數)。

3、關於提問題的題目,可以這樣提問: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幾)...?

③...比...少多少(幾)...?

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知識要點歸納:

1、角:像紅領巾、三角板、鍾面、等實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稱: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角的特點:

①一個頂點,兩條邊(兩邊是直的);

②它的兩條邊是射線不是線段;

③射線就是只有一個端點,不能測量出長度。

4、用直尺畫角的方法:畫角時先確定一個點,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

5、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孝棚唯。

6、角的兩邊張得越大,角和搏就越大。

7、畫直角的方法:

①畫一個點

②從這點起畫一條直線

③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所畫的直線重合,直角頂點與所畫的點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條直角邊畫一條直線

⑤畫完直角要標上直角符號

8、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頂點對頂點,一邊對一邊,再看另一邊。

9、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巧培都是直角。


【篇二】


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與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

知識要點歸納:

1、乘法的含義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演算法。如:計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⑴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可以先寫相同的加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的個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也可以先寫相同加數的個數,然後寫乘號,再寫相同加數,最後寫等號與連加的和。如:4+4+4=12改寫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⑵乘法算式的讀法。讀乘法算式時,要按照算式順序來讀。如:6×3=18讀作:「6乘3等於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實際表示的意義在乘法算式里,乘號前面的數和乘號後面的數都叫做「乘數」;等號後面的得數叫做「積」。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如:4×5表示5個4相加或4個5相加。

5、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6、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7、算式各部分名稱及計算公式。

(1)乘法:乘數×乘數=積

(2)加法:加數+加數=和

和—加數=加數

(3)減法: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8、在9的乘法口訣里,幾乘9或9乘幾,都可看作幾十減幾,其中「幾」是指相同的數。如:1×9=10—19×5=50—5

9、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1)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2)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後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

(3)計算時,先算乘,再算加減。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減:3×5-1=14

10、「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用:這個數×倍數或倍數×這個數。

11、有幾個相同加數,就是這個相同加數的幾倍。如:3個5,就是5的3倍。

第五單元觀察物體

知識要點歸納:

1、知道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簡單幾何體的形狀。

4、用推理解決簡單的問題。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知識要點歸納: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藉助鍾面認識時間單位「分」,知道1時等於60分。

2、結合直觀演示和操作,知道鍾面上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鍾,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鍾,分針走一圈是60分鍾。

3、初步認識幾時幾分(5分5分地數)會讀寫幾時幾分和幾時半。

4、會運用時間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⑶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長度 1、長度單位:用於丈量空間距離的基本單位,國際單位為「米」(m),其他常用單位包括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和千米(km)。
2、米:長度的國際基本單位,符號為「m」。
3、分米:長度單位,1分米等於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長度單位,符號為「cm」。厘米與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關系: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長度單位,縮寫為「mm」,1毫米等於0.1厘米。
6、進位:在加法運算中,當某一位數達到基數時,需要向前進一位。
角 1、角的定義:射線繞其端點旋轉形成的圖形稱為角。旋轉的端點是頂點,旋轉前的射線是始邊,旋轉後的射線是終邊。
2、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不取決於邊的長度,而是取決於兩邊張開的程度。角可以分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其度量通常使用度、分、秒。
銳角:大於0°小於90°的角。
直角:等於90°的角。
鈍角:大於90°小於180°的角。
表內乘法 1、乘法的概念:乘法是用於簡便計算幾個相同加數和的演算法。
2、將相同加數的和改寫為乘法算式,以便於計算。
以上是二年級上冊數學的一些重要知識點,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⑷ 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梳理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 課前預習 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都是最好的 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書山有路勤為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長度單位和角的知識點】

1、尺子是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寬度約有1厘米,伸開雙臂大約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物體長度時:把尺的「0」刻度對准物體的左端,再看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物體長度=較大數-較小數,例如:從刻度「0」到刻度「6」之間是6厘米(6-0=6),從刻度「6」到刻度「9」之間是3厘米(9-6=3);還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數出物體的長度。(算,數)

4、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5、畫線段的方法:從尺子的「0」刻度開始畫起,長度是幾就畫到幾。(找點畫線;有時還要先算出長度再畫線。如畫一條比6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6、角有1個頂點,2條直邊。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鈍角比銳角大。銳角<直角<鈍角(鈍角>直角>銳角)。

7、用三角板可以畫出直角,直角要標出直角符號(也叫垂足符號)。

8、所有的直角都一樣大。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個角,4個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10、每一個三角板上都有3個角,其中有1個是直角,另外2個是銳角。

11、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作角。)

練習: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

一棵大樹高10()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個角有()個頂點和()條邊

一本書寬15()

4、三角板中有三個角,有()個直角

5、角的兩條邊越長,角就越大。()

數學學習方法 技巧

1、課前預習。預習是讓孩子運用先前學到的知識去理解新的內容,他們會在預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從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孩子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又能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2、課後復習。課後復習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通過復習能讓孩子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從而減緩遺忘速度。如果孩子學會課後復習,那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穩步上升,同時提升記憶能力。

3、認真書寫。卷面是學生給老師的第一印象,它能直接影響老師對學生 學習態度 和個人素質的評價。一個認真書寫的學生,往往會認真對待學習和其他事情。因此,家長要重視孩子書寫的習慣,及早提出書寫要求,幫助孩子提高書寫質量,從而培養其仔細認真的習慣。

4、整理筆記。科目數量是會隨著年級升高而變多,因此學生需要通過記筆記來抓住各科的重點。但是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很少有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做出有條理的筆記,因此要讓孩子在課後整理筆記。整理的過程是再學習的過程,而且還能培養孩子分析歸納的能力。

5、鼓勵閱讀。閱讀是孩子獲取課外知識,拓寬知識面的主要途徑,家長要鼓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家長可以購買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或報刊雜志,提高孩子閱讀興趣,為孩子創造閱讀條件。此外,家長還要讓孩子寫 讀後感 之類的 文章 ,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6、自己解決。孩子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往往會向父母請求幫助。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如果孩子不能自己解決,家長也不要代勞,而是要耐心啟發孩子思考,引導孩子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強孩子的信心。

數學學習技巧

我們都知道, 教育 的目的並不只是停留在分數上,更多的還是在於培養學習方法與習慣、思維與興趣上。作為一個文科生,要想獲得高考高分,必須好好掌握學習的方法,必須在平時做到舉一反三。我深知數學對於我而言的重要性,在我看來,在平時一定要意識到數學的重要,這是一個良好態度的開始,正確地看待數學,不過分焦慮,也不輕視大意,以一種更為謹慎而又達觀的心態去面對每一次的考試,那麼就已經離開成功不遠了。

良好的心態來源於平時的積累,認真對待每一次平時的小考試,在適度的緊張所帶來的興奮中,手感會越來越好,而這也正是高考取得勝利的前提之一。

好心態能夠給人信心與勇氣,但這只是基石,在數學的學習中,最為要緊的,恐怕還是一級級的踏板——實踐。對於高中生而言,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是已經不需要再刻意強調的重點。反復的操練並不等同於盲目的題海戰術,舉一反三並不只是能力,而是學習習慣、學習要求。我並不是那種很聰明的學生,我經常會碰到許多不會做甚至根本沒見識過的新題目。但是,碰到難題新題就立刻躲避,不僅無益於成績的提高,更會讓你喪失信心,反倒不如,按著題干,一點點去琢磨。有時猛然發現,原來解題方法與思想都是我們熟悉的,熟練的,只是題目換了一張新面孔而已。因此,對於考綱中要求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應該總是爛熟於胸的。而老師也會在教學中反復強調,只要按著老師的節奏跟上,消化知識點,歸納解題方法,總能在三年中,熟練地掌握它們,並將它們分類分層的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該拿的分一分都別丟

考前認真的復習,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臨陣磨槍,但是我認為比平時看得更有效率,盡管有人不是很認同。事實上我在這段時間里針對考綱,精簡內容,回歸課本,重視基礎,再次溫習一遍老師上課的筆記,經典的例題,重要的概念。畢竟,考試考的70%都是基礎,所以,要想拿高分,還是老生常談的話,該拿的分是不能丟的,這樣我又比別人多得幾分了。


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整理

★ 二年級數學上冊概念知識點整理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二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

★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上的知識點

★ 北師大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的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知識點

⑸ 灝忓︿簩騫寸駭鏁板﹂噸瑕佺煡璇嗙偣褰掔撼

浜屽勾綰ф暟瀛﹀繀鑰冪煡璇嗙偣1. 鍔犳硶鍜屽噺娉曪細鍔犳硶鍜屽噺娉曠殑鍩烘湰姒傚康鍜岃繍綆楄勫垯錛屼緥濡傛暟鐨勫姞鍑忔硶浜ゆ崲寰嬪拰緇撳悎寰嬬瓑銆
2. 涔樻硶鍜岄櫎娉曪細涔樻硶鍜岄櫎娉曠殑鍩烘湰姒傚康鍜岃繍綆楄勫垯錛屼緥濡傛暟鐨勪箻闄ゆ硶浜ゆ崲寰嬪拰緇撳悎寰嬬瓑銆
3. 鏁扮殑澶у皬姣旇緝錛氭帉鎻′嬌鐢ㄥぇ浜庛佸皬浜庡拰絳変簬絎﹀彿榪涜屾暟鐨勫ぇ灝忔瘮杈冦
4. 鏁扮殑欏哄簭錛氭帉鎻℃暟鐨勯『搴忔帓鍒楋紝渚嬪備粠灝忓埌澶ф垨浠庡ぇ鍒板皬鎺掑垪涓緇勬暟銆
5. 鏁扮殑鐩哥瓑鍜屼笉絳夛細鎺屾彙浣跨敤絳変簬鍜屼笉絳変簬絎﹀彿榪涜屾暟鐨勭浉絳夊拰涓嶇瓑姣旇緝銆
6. 鏁扮殑榪涗綅鍜岄浣嶏細浜嗚В鍗佽繘鍒剁殑姒傚康錛岃兘澶熻繘琛屽嶮榪涘埗鏁扮殑榪涗綅鍜岄浣嶆搷浣溿
7. 鏁扮殑鍒嗚В錛氳兘澶熷皢涓涓鏁板垎瑙f垚鍑犱釜鏁扮殑鍜屾垨縐錛屼緥濡傚皢8鍒嗚В涓5+3鎴2脳4銆
8. 鏁扮殑緇勬垚錛氭帉鎻′竴涓鏁扮殑浣嶆暟鍜屽悇浣嶆暟鐨勬剰涔夛紝渚嬪傚嶮浣嶃佷釜浣嶇瓑銆
9. 鏁扮殑璇誨啓錛氳兘澶熸g『璇誨啓涓涓鏁幫紝鍖呮嫭鏁存暟鍜屽皬鏁般

⑹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 #二年級# 導語】數學的學習需要從小打好基礎,所以小學二年級這個階段的數學學習很重要,因此需要掌握小學二年級的數學知識。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篇一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1、連加、連減

連加、連減的筆算順序和連加、連減的口算順序一樣,都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①連加計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②連減運算可以分步計算,也可以寫成一個豎式計算,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減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加減混合

加、減混合算式,其運算順序、豎式寫法都與連加、連減相同。

3、加減混合運算野殲寫豎式時可以分步計算,方法與兩個數相加(減)一樣,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也可以用簡便的寫法,列成一個豎式,先完成第一步計算,再用第一步的結果加(減)第二個數。

2.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篇二


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厘米:認識厘米的長度,1厘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cm表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用尺子上以厘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3、認識米:認識米的長度,1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m表示,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用尺子以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厘米和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

4、認識線段:線段的特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會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據圖形數線段的數量;畫線段: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5、解決問題:估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單位(限厘米和米)

3.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篇三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πr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6a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

V=πrh=π(d÷2)h=π(C÷2÷π)h

4.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篇四


計算公式

數量關系式:

1、每份數×份數=總數、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2、1倍數×倍數=幾倍數、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

3、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4、單價×數量=總價、總價÷單價=數量、總價÷數量=單價

5、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吵輪時間=工作效率

6、加數+加數=和、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被減數-減數=差、被減數-差=減數、差+減數=被減數

8、因數×因數=積、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被除數÷除數=商、被除數÷商=除數商×除數=被除數

和升脊信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小數+差=大數)

5.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學期知識點歸納 篇五


一、乘法的初步認識:

1、意義:幾個幾相加用乘法計算。相同的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

2、名稱:乘數×乘數=積

二、1-9的乘法口訣:熟記口訣,會口算乘法算式。

1、補充口訣。

2、根據口訣寫出乘法算式、看圖寫乘法算式。

三、解決問題。

1、已知每個多少和個數,求一共多少?每個數量×個數=一共的數。

2、加法和乘法對比解決問題: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題意、仔細審題、選擇方法:看單位,分方法,單位相同用加法,單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減的演算法多樣化:根據不同的觀察方位選用不同的解決問題。先算乘法,再算加、減。

⑺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匯

數學是考試的重點考察科目,數學知識的積累和解題 方法 的掌握,需要科學有效的 復習方法 ,同時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1、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長度單位。簡寫(符號)為:cm。

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縮寫MM(或mm、㎜)

進率關:1毫米=0.1厘米;

6、進位:加法運算中,每一數位上的數等於基數時向前一位數進一。

以個位向十位進位為例:基數為10(2進制的基數是2,類推),個位這個數位上的數量達到了10的情況下,則個位向前一位進1,成為一個十。

在十進制的演算法中,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滿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減:減法運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6-22=34。6能夠減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1-22=39。

1不能夠減去2,所以必須向高位的5借位。

9、連加:多個數字連續相加叫做連加。例如:28+24+23=85。

10、連減:多個數字連續相減叫做連減。例如:85-40-26=19。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長度單位

1、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和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厘米:認識厘米的長度,1厘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cm表示;量比較短的物體,用厘米作單位;用尺子上以厘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

3、認識米:認識米的長度,1米大於有多長,用字母m表示,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用尺子以米為單位量物體的長度;厘米和米的關系:1米=100厘米。

4、認識線段:線段的特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會用尺子量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據圖形數線段的數量;畫線段:按給定長度畫線段(限整厘米)。

5、解決問題:估測物體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單位(限厘米和米)。

數學 學習方法 技巧

總結 比較,理清思緒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章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一個框架圖或在腦中過一遍,整理出它們的關系。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我就有兩本題集。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於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並用紅筆在一側批註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我還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註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小學輔導。時間長了,自己就可總結出一些類型的解題規律,也用紅筆記下這些規律。最終它們會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對你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有選擇地做課外練習

課余時間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在做課外練習時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兩三道題,天長日久,你的思路就會開闊許多。

正確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固然重要,但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更為重要。只要你刻苦努力努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相信自己,數學會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奪目!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匯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整理

★ 二年級數學基礎知識點

★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上的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單元知識點總結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北師大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上冊概念知識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