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年級數學下冊單元知識點歸納
知識是一座寶庫,而實踐就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學習任何學科,不僅需要大量的記憶,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二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下冊知識點(數學)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1、用畫正字的 方法 收集數據。
2、用統計圖表來表示數據的情況。
3、根據統計圖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4、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單元表內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後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於,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就被除數,除號後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的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因數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二年級的 數學 學習方法 整理
一、正確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抓住課堂
理科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於突擊復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5分鍾,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同時要說明一點,許多同學容易忽略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而注重題目的解答,其實諸如「化歸」、「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遠遠重要於某道題目的解答。
二、高質量完成作業
所謂高質量是指高正確率和高速度。寫作業時,有時同一類型的題重復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的考查速度和准確率,並且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諸如它考查的內容,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規律、技巧等。另外對於老師布置的思考題,也要認真完成。如果不會決不能輕易放棄,要發揚「釘子」精神,一有空就靜心思考,靈感總是突然來到你身邊的。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成功會帶來自信,而自信對於學習理科十分重要;即使失敗,這道題也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勤思考,多提問
首先對於老師給出的規律、定理,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正確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還有對不懂的內容,做到刨根問底,這便是理解的途徑。其次,學習任何學科都應抱著懷疑的態度,尤其是理科。對於老師的講解,課本的內容,有疑問應盡管提出,與老師討論。總之,思考、提問是清除學習隱患的途徑
四、 總結 比較,理清思緒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章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一個框架圖或在腦中過一遍,整理出它們的關系。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我就有兩本題集。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於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並用紅筆在一側批註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我還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註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小學輔導。時間長了,自己就可總結出一些類型的解題規律,也用紅筆記下這些規律。最終它們會成為你寶貴的財富,對你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五、有選擇地做課外練習
課余時間對我們中學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在做課外練習時要少而精,只要每天做兩三道題,天長日久,你的思路就會開闊許多。
正確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固然重要,但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更為重要。只要你刻苦努力努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相信自己,數學會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奪目!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課題: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內容:第4頁例4例5及第4頁「做一做」和練習一第3—5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步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來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並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
教法:討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
教學准備:
刻度尺、米尺、捲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
(1)提問:
①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麼長度單位測量?
②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厘米?
(2)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認識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學生的身高等。
三、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鉛筆長15米。()
②課桌高70米。()
③一棵樹高16厘米。()
(2)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二年級數學下冊單元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知識歸納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知識歸納(2)
★ 二年級數學下冊復習資料(2)
★ 二年級下冊數學書上的知識點
★ 人教二年級數學重點知識點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復習提綱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 二年級數學下冊單位知識點
Ⅱ 小學數學期末復習訣竅,都有哪些
小學數學期末復習訣竅,掌握了次次都能上九十五。
訣竅一:基礎知識點要理解掌握透
小學數學期中期末考試考察的題並不會很難,畢竟考試目的不是難道孩子,主要是檢測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小學教育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考孩子超出這個年齡段能力范圍的知識,而是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
所以,小學數學最關鍵的是基礎知識點,在平時考試中也是基礎知識點為主。
在期末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把課本上甚至到的基礎知識點全部再過一遍,過一遍不是通讀一遍,而是要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理解透。
這時候,最好的方法便是給身邊的人講自己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這不僅可以讓孩子期末考試考好,到了初中和高中,數學也會成為孩子的一大優勢。
Ⅲ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整理和復習課
一、引導自主復習,注重「理」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可以放手讓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自主地、自由自在地操作、思考與整理,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後引導學生對各自獨創的結果進行分析與綜合的同時,運用「比較」異同這一思維方式逐步構建相同的結果,在學生體驗、交流、反思、辯論中尋求一種最佳的結果。通過「存異——求同——求佳」的操作策略,學生的認知結構也得到充分的發展,即達到「感悟——理解——升華」,促使學生從「無序」思維到「有序」思維再到「科學」思維方式的發展。雖然學生在「求異」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是正確和簡捷的,也可能是繁瑣錯誤和無序的,但他們這種別出心裁的方法是自己獨創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創新」行為。例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分類」時,課始老師布置學生回憶在小學階段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提示學生可以用圖或表的形式表示它們的內在聯系,有兩個小組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整理、合作討論參與,最後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梳理成如下的知識網路。
二、指導復習方法,注重「建」
在復習課的教學中,要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標准把有關知識、概念作縱向、橫向聯系歸類、整理,使之「豎成線」、「橫成片」,達到所復習的知識要點條理清晰,知識結構脈絡分明。教給學生整理與歸類的方法,使學生在獲得比較系統的知識的同時,不斷構建和完善認知結構,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時,在自己課前整理的基礎上,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很多組都能夠整理出下面的網路圖。很好地再現了面積的公式推導中各個平面圖形的關系。
復習課為我們提供了重新組建學生認知結構的時機,我們必須充分運用,而且高度重視在復習課中對學生所學知識、認識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高層次的歸納、概括、提煉,使新、舊知識完美融合為一體,達到構建學生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三、重視生活聯系,注重「用」
學習數學要以一定的經驗為背景,復習課的設計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探索數學的情境。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感知、操作等活動來認識數學,讓學生「做數學」比簡單地教給數學知識更重要。讓學生「做數學」的途徑之一就是設計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
例如,復習「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可設計這樣一道綜合題:城北新區有一塊正方形空地,面積是3600平方米。(1)如果要在這塊空地上圍出一個最大的圓,並鋪上草坪,這塊草坪的面積有多大?(2)在這塊空地上設計一片花圃,使花圃的面積占正方形面積的25%。請你設計方案。這樣聯系生活實際,把空間與圖形的知識與百分數知識相聯系,讓學生設計方案,有利於考查學生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及整體設計思想、優化策略、創新精神和審美意識。
總之,習題的設計在內容上要「全」,在形式上要「精」,在方法上要「活」,在時間上要「足」。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演練機會,為學生的評價提供豐富的資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注重拓展延伸,注重「延」
在復習課中精心設計開放性、綜合性的習題,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表現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和幫助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把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促進學生智力、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復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安排如下一道開放題,「李阿姨於2006年6月20日將5000元存入銀行定期5年,可今天(2009年6月20日)李阿姨的丈夫突然病重住院,急需5000元錢交住院費,可銀行規定,定期存款不到期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李阿姨該怎麼辦?」
教有法而無定法。復習課的梳理不一定完全在課上,比如我們現在經常運用的讓學生辦數學小報、寫數學日記進行梳理;然後在課上,孩子們可以對數學小報,數學日記進行展評。從中相互借鑒,相互學習。比如高年級可以讓學生根據單元知識,或者是需要復習的知識,讓學生畫一些樹形圖,把知識進行梳理,並內化自己的已有認知當中。六年級的學生還可以採用小老師授課制,由學生來當老師。當然了這時教師不是閑了而是更忙了。
Ⅳ 小學數學知識點順口溜記憶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學習過的知識記得牢,積累的知識就豐富,而豐富知識的積累將為創造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小學數學知識點順口溜記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閏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內的質數口訣:
2、3、5、7和11,
13後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州蔽)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若有零,不必讀出記心裡,
其他數位連續零,只讀一個就可以,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指豎讀億。
四、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沒單位,用0佔位要牢記。
五、多位數大小比較歌:
位數不同比大小,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運算順序歌: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單把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後加減。
遇到括弧怎麼辦,小括弧里算在先,
中括弧里後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查,又對又快喜心間。
七、「除」的意義: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數,
「除」字後面被除數,
位置交換別忘了。
八、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運算顯神通。
不夠商1我來補,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別人要想把我除,
常勝將軍總是我。
九、認識鍾表:
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
十、量角:
中心對頂點,
0線對一邊,
一邊讀刻度,
內外要分辨。
十一、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十二、大月、小月的記憶:
七前單月大,
八後雙月大。
十三、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氣,仔細找,才見你。
指甲蓋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長短和我差不多,大約就是一厘米。
100個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體長了別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十四、大於號、小於號的用法:
大於號、小於號。
開口朝著大數笑。
小學數學知識點順口溜兒歌
1.解應用題兒歌
題目讀幾遍,從中找關鍵;
先看求什麼,再去找條件;
合理列算式,仔細來計算;
一題求多解,單位莫遺忘;
結果要驗算,最後寫答案。
2.四捨五入法兒歌
四捨五入方法好,近似數來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較;
是5大5前進1,小於5的全舍掉;
等號換成約等號,使人一看就明了。
3.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除數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夠看兩位,(一看)
除到哪位商那位,(二商三乘減)
4.除數是兩位的除法
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記熟口訣定好位。
試商方法要靈活,不夠商「1」「0」佔位。
余數要比除數小,然後再除下一位。
除數當姐余當妹。(四比五餘)
5.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括弧括弧搶第一,
乘法、除法排第二,
最後才算加減法,
誰在前面先算誰。
小學數學知識點順口溜記憶技巧
1.歸類記憶法
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系,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大量的知識。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復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2.歌訣記憶法
記憶法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編出這樣幾句歌訣:「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對准頂點,零線對著一邊,另一邊看度數。」再如,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小數點請你跟我走,走路先要找准『左』和『右』;橫撇帶口是個you,擴大向you走走走;橫撇加個zuo,縮小向zuo走走走;十倍走一步百倍兩步走,數位不夠找『0』拉拉鉤。」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喜歡記,而且記得牢。
3.規律記憶法
記憶法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系,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系,即高級單位的數值×進率=低級單位的數值,低級單位的數值÷進率=高級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4.列表記憶法
記憶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5.重點記憶法
記憶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系: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系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系,後面兩個數量關系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系推導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6.聯想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