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大學書畫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泰安經典教育教學怎麼樣 2025-02-04 07:50:57
酷狗多排歌詞怎麼設置 2025-02-04 07:50:51
如何勸告愛睡覺的同學 2025-02-04 07:45:56

大學書畫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2-04 04:55:09

『壹』 國畫小常識

1.關於國畫的一些專業知識
國畫的花鳥畫基本畫法 花卉的觀察 學習畫花卉,除了要多觀賞及臨摹古今名畫以外,還要對 實際的花卉深入的觀賞與寫生,了解花的枯榮及霜晴雨露中的 情態,茲從花朵葉與枝乾等各部位簡述其結構與生態. ( 一 ) 花朵:花朵經常是畫面的主題, 一般花朵包括花 瓣花蕊花托花萼梗等幾部份,花瓣有單瓣與重瓣 ( 復瓣 ) 之 分,花形有離瓣合瓣之別,牡丹薔薇花等是離瓣的重瓣,梨花 木棉花等是離瓣的單瓣,牽牛花百合花等是合瓣的單瓣,大部 份的花卉都具有單瓣與重瓣的不同品種,譬如桃花芙蓉花水仙 木槿梅花等,花蕊有長短多寡的區別,雌雄同株的花,大蕊小 蕊都在一起,雌雄異株者僅有小蕊,或僅有大蕊,有的花蕊較 明顯,有的較隱密,都需仔細的觀察,花萼亦因花的種類而異 ,如梅杏桃等五小瓣聚在一起,李梨垂絲海棠等五枚小瓣生長 在一長柄上,玫瑰月季等萼尖長,山茶萼像魚鱗等。

( 二 ) 葉:單葉植物從枝或莖長葉時,葉序有對生互生 輪生叢生等,復葉植物有的成羽狀掌狀鳥足狀,有的是二重復 葉,形式更為復雜,必先了解其生長的規律,才不致在繁雜中 發生錯誤,葉有葉柄與葉脈,形狀有尖圓長短等不同的大小比例。 ( 三 ) 莖枝:可分為木本草本藤本蔓本等, 木本枝幹挺 硬,有些相當粗狀,草本的莖大都較嫩,有的變成右旋或左旋 的蔓延,有的還長有須狀的攀緣莖。

花卉的寫生 各種花卉在早晨或上午比較清新,生氣勃勃,是寫生的好 時間,寫生是為創作收集素材,如果是為了工筆畫的需要,就 必須作細致的描寫,有時我們在畫面上需要多朵花聚在一起,寫生收集素材的時候,就要有正面的、反面的、側面的、斜 面的;有完整的花朵,也有被枝葉遮住一部分的花朵,既有小 花蕾,也要有將綻的大花蕾。葉子也是如此,除了成葉外也要 有嫩葉及嫩芽,並注意陰陽向背,大小穿插。

枝幹也要有主幹 、支幹之分,以及在在畫面上的姿態和疏密。以上這些都是我 們在針對目的寫生收集素材時,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

雖然花鳥畫不像山水畫常有移動視點的表現法,通常視 角比較穩定,但我們觀察時可運用移動視點的方法,選取最美 角度寫生,並注意花、枝、葉的大小比例。畫花朵可從花蕊花 瓣入手,通常先畫最完整、最前面的一瓣,再四外擴展,花瓣 太復雜的可進行概括,要注意其造型美。

畫葉也是如此,除了 注意葉序、結構之外,也要注意仰、垂、向背與疏密、前後葉 的變化,最後畫枝幹,大幹還要畫出皮紋,如梅花的大幹要蒼 老、皮紋要斜皴,小巧做干要挺拔有力,桃干皮要橫皴,松干皮要 鱗皴,紫薇花干皮較光滑等不同種類的枝幹特點。 花卉的寫生,宜從折枝花卉開始,折取花葉易於入畫的一 枝,插於花瓶中詳細觀察,花蕊被遮蓋的也可撥開,研究細部 結構。

對於簡單的折枝熟悉後,可以選取整株花的一角來嘗試 或全株花的寫生,由於枝葉復雜,須選擇適當的角度,並做大 幅度的刪減或調整。總之花卉的寫生並不是畫植物的插圖或說明圖,需主觀的取捨與美化,並強調意趣的表現。

鳥類的觀察 禽鳥在中國畫中又稱為「翎毛」,可區分為水禽與山禽兩 大類,依其生活習性,又可分為涉禽、游禽、猛禽、攀禽、鳴 禽、雉禽等類,各類的特微與習性如下: (一)涉禽:棲於淺水中捕食魚蝦,它的嘴、頸、腳都很長。 例如鶴、鸛、鷺鷥等。

(二)游禽:喜歡在水中游泳,嘴扁平,腳短,趾間有蹼,多 捕食魚蝦和小蟲。例如海鷗、讓悶野鴨、鴛鴦、雁、信天翁 等。

(三)猛禽:雙翅強而有力,嘴形如勾,腳夷尖銳,性情猛悍 ,專門捕食小動物。例如鷹、鷲、鶚、隼等。

(四)攀禽:多數上嘴鉤形,下嘴較短,足趾二前二後,能用 夷攀抓在樹幹上。例如鸚鵡、啄木鳥等。

(五)鳴禽:喜歡鳴叫,一般小鳥多屬此類。 例如維、鶯、畫 眉、伯勞、黃鸝、八哥等。

(六)雉禽:屬於棲地類禽鳥,身體較大毛色美麗,尾長,嘴 形與雞類似,多生長於山林矮木叢中。例如雉雞、錦雞 、長尾雉、孔雀等。

禽鳥是卵生,故其身體(不包括頭 、頸、腳、尾等部位)呈蛋形。因生活環境與習性不同 ,其嘴、腳翅及尾也各有不同的比例與特微,一般而言 ,水禽(涉禽、游孝滑衡禽)大多嘴長而尾短,山禽(鳴禽、攀禽、雉禽)大多嘴短極尾長,嘴勾者食肉,細尖者食 蟲,嘴長者食熊蝦,食殼者嘴粗而厚,成圓椎形。

能長 途飛行的鳥翅膀大都較長,且發達,水禽中多長頸者, 以便迅速出擊,啄夾魚類。此外如頭形、眼精的顏色及 位置的高低,各有不同,也須把握其特微。

鳥類遍體生長羽毛,細密的綿羽有保溫的作用,此外也有 半綿羽,以及許多形狀不清楚,層次繁多而疊列成一大片的感 覺。另一種是羽片形狀較清楚,如翼、尾的羽毛,皆有詳細的 名稱,應仔細觀察不同部位的羽毛形狀及其疊列的關系,以求 熟悉鳥類羽毛的組織與秩序。

此外尚須明白禽鳥的雌雄,禽與獸絕大部份都是雄的較美 ,少數雌雄的羽毛一樣,但是雌鳥總比雄鳥略小,鳥的翼及尾 ,超左或超右是雌雄相反;雌鳥的右翼及右尾翼在上,雄鳥的左翼及左尾羽在上。鳥類的喜、怒、哀、驚,表現在翼、尾及 姿態上,亦有不同。

鳥類的寫生 鳥類除了結構復雜外。
2.關於國畫的小知識
中國畫國畫(宣畫):即用顏料在宣紙、宣絹上的繪畫,是東方藝術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近現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及因此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審美情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創制意境,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由於書畫同源,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強調骨法用筆、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3.誰知道關於國畫的知識
國畫教學 國畫工具與材料 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

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准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

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制筆和選筆有四個標准,即「尖、齊、圓、健」四德,「尖是筆鋒合攏後順暢而尖,尖則點劃不失其鋒,「齊是鋒毫齊平,齊則易於變化,「圓是筆毫本身圓整,圓則書寫時圓勁不分叉,「健是筆毫具有適度的彈性,健則堅固耐用。

中國的毛筆不同於西洋的油畫筆,中國毛筆是圓錐狀,油畫筆是扁平的刷子,近似我國排筆。筆的性質決定於製作的技術與所採用的比毫種類,供作畫用的毛筆大致可分為硬毫、軟毫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

硬毫筆主要用狼毫(黃鼠狼的尾尖毛製成),以有用貂、鼠、馬、鹿、兔毛製成,硬毫的筆性剛健,適合畫線條,常見的「蘭竹」、「小精工」、「小紅毛」、「葉筋 筆」、「衣紋筆」、「書畫筆」等,日本筆有「山馬筆」、「面相筆」、「勾勒筆」等。軟毛筆主要用羊毛製成,也有用鳥類羽毛製造的,性質柔軟,含水性強,適合作大面的渲染用,常見的軟毫有「大鶴頸」、「白圭筆」、「染筆」、「大鵝」、「純羊毫提筆」、等,日本筆則有「彩色筆」、「隈取筆」等。

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或兔毫)相配製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如「七紫三羊」、「白雲筆」、「純紫尖毫」,日本筆有「則妙」、「玉蘭」、「長流」等. 好的毛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圓、齊、尖、健,使用起來才能運轉自如。畫筆用後應及時清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筆毫。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製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製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於翎毛及人物的毛發,山水畫不宜用。

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後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

作畫用墨要新鮮現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後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現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

墨色更佳。 紙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後才大量使用紙作畫。

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製作的宣紙,宣紙產於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於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於寫意山水畫。

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病;生宣作畫雖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

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豐富的筆情墨趣。可以代替宣紙作畫的紙還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於半生半熟的宣紙。

硯硯台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於安徽歙縣,端硯產於廣東高要縣。

好的硯台。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台可以了,選擇硯台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於發墨,不吸水。

硯台使用後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墨快,墨也磨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本省二水出產得螺溪石硯品質亦佳,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膠品選擇硯台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台灣大理石硯),亦不容易發墨。

硯台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後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一段時間後,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台清潔。

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 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的顏料兩大類。

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常用的有: (一)石綠:通常呈粉未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
4.中國畫方面的知識
要准備宣紙(熟宣、生宣)、絹、礬、毛筆、墨汁、中國畫顏料、筆洗、調色盤、等。

上礬主要是為了防止畫上的墨及顏料漏到紙的背面。最好多上幾次。

工 筆 畫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唐代花鳥畫傑出代表邊鸞能畫出禽鳥活躍之態、花卉芳艷之色。

作《牡丹圖》,光色艷發,妙窮毫釐。仔細觀賞並可確信所畫的是中午的牡丹,原來畫面中的貓眼有「豎線」可見。

又如五代畫家黃筌寫花卉翎毛因工細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蒼鷹視為真物而襲之,此見於《聖朝名畫評》 :「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農於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一鷹, 奮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

工筆畫在唐代已盛行起來。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決於繪畫的材料改進。

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初唐時期因絹料的改善而對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據米芾《畫史》所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韓斡,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工筆畫一般先要畫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篙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陳之佛所作秋艷圖。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

在工筆畫中,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是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注「細節」,注重寫實,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

明末以後,隨著西洋繪畫技法傳入中國,中西繪畫開始相互借鑒,從而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更加准確的同時,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 中國畫用什麼樣的顏料? 中國畫使用的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還有化學合成顏料三大類。

植物顏料有花青、胭脂、藤黃等。礦物質顏料有赭石、硃砂、朱膘、石青、石綠、石黃等。

由鋅管包裝的中國畫顏料大都是化學合成顏料。這些統稱中國畫顏料。

水色(植物顏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質不穩定,容易退色。石色(礦物顏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力強,色質穩定,不易退色。

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間也不能調和使用。 問:中國畫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 答:初學者,首先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筆正:筆正則鋒正。

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 (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

(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局。

中國畫用什麼樣的墨? 墨在中國繪畫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墨有固體墨與液體墨兩種。中國畫的傳統用墨是固體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為油煙墨、漆煙墨和松煙墨三種。

油煙墨——是用桐油等油類燒製成煙製成。其黑色偏暖,用來作畫,與其他透明顏色調和用很協調。

松煙墨——用松樹枝燒煙製成,其黑色偏冷,多用於書法。 漆煙墨——用傳統大漆燒煙而成,其黑色細潤而有光澤,用於繪畫也合適。

在選用時以質地細膩、滋潤呈藍紫色為好。以「頂、上、貢、選」為墨的等級之分。

液體墨保持了油煙墨的特點,由於使用方便,現在十分普及,但用於寫意畫較好。其中以「天津書畫用墨汁」和北京「一得閣墨汁」為好。

工筆畫用什麼樣的紙? 工筆畫用熟宣紙或是熟絹,是生宣紙或生絹經過一定比例的膠礬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滲水。

熟宣紙目前有不少品種,如清水書畫宣、冰雪宣、書畫箋、蟬翼箋、雲母箋等。以上熟宣紙中有薄有厚,膠礬水有濃有淡。

一般來說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以蟬翼箋最薄,冰雪宣最厚。

另有灑金箋以及各種染色紙都可以用來畫工筆絹為純絲織製品,分圓絲、扁絲兩種。圓絲絹又稱「原絲絹」,在古代繪畫中常用。

現在常用的是扁絲絹,是在絹織成之後加以捶砸,使絹絲呈扁形,以減少絹絲之間的空隙,使絹刷上膠礬水之後不易漏礬。這種絹有白色和仿舊色等幾種。

工筆畫使用什麼種類的筆? (1)勾線筆 工筆畫多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

常用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筆 常用的染色筆有:大白雲、中白雲、小白雲和其他軟毫毛筆。

純羊毫筆過於軟,一般不太好用,白雲筆較好,因為它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 (3)板刷類 工筆畫經常需要塗底色,或做大面積的平塗和渲染,因此需備有各種寬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筆。

工筆畫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5.中國畫的基本知識有什麼
你必須要知道的中國畫的四個基本常識: 中國畫的概念梳理、分類方法、工具材料、裝裱品式。

日常生活中大家對中國畫並不陌生,多多少少都看過一些中國畫,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當代的是要說出中國畫這三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便頗費躊躇。 那中國畫到底為什麼叫做中國畫呢?真正的繪畫體系,我指的是純粹的觀賞性藝術概念,只有中國繪畫體系和西方繪畫體系,其中中國繪畫體系的基礎是書法,西方繪畫體系的基礎是素描。

中國畫按材質、內容、畫家和技法分為四類。這同時對應了四個問題:在哪裡畫,畫什麼,誰畫的,怎麼畫。

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就是我們常說的:筆墨紙硯。中國畫的書畫形制主要有:立軸、橫披、手卷、冊頁、成扇。

中國畫的由來構成了中國畫的上限,中國畫的分類構成了中國畫的下限,而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則是在中國畫的左邊,中國畫的畫幅品式在中國畫的右邊。這樣的上下左右的多維立體結構,構成了中國畫系統的基礎知識體系。

(1)大學書畫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水墨畫: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

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

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

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

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院體畫: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

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比較工緻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

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魯迅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 參考資料:中國畫網路。
6.想知道關於中國畫的知識,越全面越好
「國畫」,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

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主要運用線條和墨色的變化,以鉤、皴、點、染,濃、淡、干、濕,陰、陽、向、背,虛、實、疏、密和留白等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與經營位置;取景布局,視野寬廣,不拘泥於焦點透視。有壁畫、屏幛、卷軸、冊頁、扇面等畫幅形式,輔以傳統的裝裱工藝裝璜之。

人物畫從晚周至漢魏、六朝漸趨成熟。山水、花卉、鳥獸畫等至隋唐之際始獨立形成畫科。

五代、兩宋流派競出,水墨畫隨之盛行,山水畫蔚成大科。文人畫在宋代已有發展,而至元代大興,畫風趨向寫意;明清和近代續有發展,日益側重達意暢神。

在魏晉、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時期,先後受到佛教藝術和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

由於書畫同源,以及兩者在達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筆、線條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結,因此繪畫同書法、篆刻相互影響,形成了顯著的藝術特徵。作畫之工具材料為我國特製的筆、墨、紙、硯和絹素。

近現代的中國畫在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技法上,有所突破和發展。 水墨畫 中國畫的一種。

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

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

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

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後宮廷畫家比較工緻一路的繪畫。

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

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魯迅說:「宋的院畫,萎靡柔媚之處當舍,周密不苟之處是可取的。」

(《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 文人畫 亦稱「士夫畫」。中國畫的一種。

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參見「南北宗」)。

但舊時也往往藉以抬高士大夫階層的繪畫藝術,鄙視民間畫工及院體畫家。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曾說:「自古善畫者,莫非衣冠貴胄,逸士高人,非閭閻之所能為也。」

此說影響甚久。近代陳衡恪則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通常「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梅蘭竹菊和木石等,藉以發抒「性靈」或個人抱負,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或對腐朽政治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締造。

姚茫父的《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評:「唐王右丞(維)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畫分十門 中國畫名詞。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六門,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馬、鬼神、花鳥等。

北宋《宣和畫譜》分十門,即道釋門、人物門、宮室門、番族門、龍魚門、山水門、畜獸門、花鳥門、墨竹門、蔬菜門等。南宋鄧椿《畫繼》分八類(門),即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葯草、小景雜畫等。

參見「十三科」。 ◇十三科 中國畫術語。

中國畫的分科,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分為六門;北宋《宣和畫譜》分為十門;南宋鄧椿《畫繼》分為八類。元代湯垕《畫鑒》說:「世俗立畫家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

明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畫家十三科」是:「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聖僧、風雲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台、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 山水畫 簡稱「山水」。

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

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作為背景的居多;隋唐始獨立,如展子虔的設色山水,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

『貳』 書畫鑒賞的基本知識

書畫鑒賞的基本知識如下:

1、命紙:就是花心的托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托紙。如果把畫心的托紙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

2、二層:揭下的托紙,有時稍加勻填,即能謂其真畫者,叫「二層」,又叫「魂於」,因其是畫心二層,是命紙畫的靈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亂真的意思。在收購書畫時,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應特別注意。

3、讓局:就是畫心四邊和裱邊之間留有一分寬的空隙。謂之「讓局」。

9、絆:在畫幅背後地桿兩邊有兩條綾或絹,如葫蘆或雲頭樣式的廂邊叫「絆」。是為了保護畫桿不致下落而設的。

10、包首:就是在畫上首袖裱紙背後加架裱一段絹或緬綾。卷好後能包住畫軸之首,故叫「包首」。

11、畫簽:在包首上端天桿粘有一段紙條叫「畫簽」。它是題寫作者姓名和畫的內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就是畫的天桿上釘的銅鼻,用它拴絲A,以便懸掛。

13、扎帶:就是絲A中間拴的絹帶,用來捆紮畫軸的。

14、燕帶:就是畫幅裱工的上端,粘有兩條對稱的直帶叫「燕帶」。

『叄』 書畫藝術專業學什麼 有哪些課程

就業方向:美術類陵枝機構:美術創作、裝飾繪畫、美術宣傳、美術教師;設計類機構:展示設計、室內設計、特色工藝品設計與製作、環境設計。

書畫藝術課程體系

《素描》、《色彩》、《設計基礎》、《透視》、《解剖》、《書法篆刻》、《工筆重彩》、《寫意花鳥》、《寫意山水》、《油畫》、《裝飾雕塑》、《壁畫》、《綜合材料》、《應用設計》、《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概論》。

主幹課程

校企方向:篆書技法(含企業課堂)、隸書技法(含企業課堂)、楷書技法(含企業課堂)、行草書技法(含企業課堂)、篆刻技法、國畫花鳥、爛汪中國畫山水、書畫創作、《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見習、硬筆書法、《中國書法史論》

教育方向:篆書技法 、隸書技法 、楷書技法 、行草書技法 、篆刻技法、國畫花鳥、國畫山水、書畫創作、《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見習、硬筆書法、《中國書法史論》

藝術方向:篆書技法 、隸書技法 、楷書技法 、行書技法 、草書技法、篆刻技法、國畫花鳥、國畫山水、書畫創作、現代刻字、刻字技法、硬筆書法、《中國書法史論》、展覽策劃

就業方向

1.校企方向及教育方向: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面向中小學及社會美術、書法教育行業書法教師崗位,各級各類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文聯、報社、書協等文化機構書法教育與服務崗位,能夠適應美育教育下書法教學需要與書法藝術傳播,掌握本專業領域基礎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知識和基礎教學知識的,具備教學管理、書法教學、書法創作、書法理飢山論研究等職業崗位能力、雙創素質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就業崗位:中小學及幼兒書法、國畫教師、書畫裝裱師、篆刻師、職業書家

2.藝術方向: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面向各級各類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文聯、報社、雜志社、書畫院、印社、書協等文化機構及文化傳播公司,以及書法藝術專業團體等崗位,能夠適應現當代書法藝術研究與發展需要。掌握本專業較系統書法理論及相關文學和文字知識、專業技能知識和書法創作知識,具備從事書法藝術研究、書法作品鑒賞、書法作品創作、展廳展覽策劃、刊物創辦、書法專業書刊等職業崗位能力,雙創素質能力以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就業崗位:專職書家、書畫裝裱師、篆刻師、展覽策劃員

『肆』 書法常識考題選擇題

1.書法常識考試樣題的答案是什麼
1.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當文

2.「瘦金體」的創造者是( )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鍾繇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生活的時代是( )

A 殷商 B 三國 C 漢代 D 唐代

4.傳世小楷名作《黃庭經》的作者是( )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獻之 D 蘇軾

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還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歐陽詢 C 顏真卿 D 李邕

6.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是( )

A 王羲之《蘭亭序》 B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C 顏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祝允明、文徵明、陳淳、王寵在書法史上被稱為( )

A 宋四家 B 吳門四家 C 楷書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書法風格是( )

A 渾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蒼茫

9.下面有一個碑不屬於漢隸( )

A 《張遷碑》 B 《乙瑛碑》 C 《嶧山碑》 D 《禮器碑》

10.下面有一個帖不屬於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B 王羲之《蘭亭序》 C 王獻之《中秋帖》 D 王珣《伯遠帖》

考級報考提醒: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等級報考,不要過高選擇等級。降級只能在同一檔次中降級,報考高級(8-10級)者,最多降至8級,中級者(4-7級),最多降至4級,如考試水平低於上述底限,將視為未通過,不發等級證書。
2.書法常識考試樣題的答案是什麼
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當文 2。「瘦金體」的創造者是( )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3。

鍾繇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生活的時代是( ) A 殷商 B 三國 C 漢代 D 唐代 4。傳世小楷名作《黃庭經》的作者是( )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獻之 D 蘇軾 5。

「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還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歐陽詢 C 顏真卿 D 李邕 6。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是( ) A 王羲之《蘭亭序》 B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C 顏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 7。

祝允明、文徵明、陳淳、王寵在書法史上被稱為( ) A 宋四家 B 吳門四家 C 楷書四大家 D 元四家 8。董其昌的書法風格是( ) A 渾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蒼茫 9。

下面有一個碑不屬於漢隸( ) A 《張遷碑》 B 《乙瑛碑》 C 《嶧山碑》 D 《禮器碑》 10。下面有一個帖不屬於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 A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B 王羲之《蘭亭序》 C 王獻之《中秋帖》 D 王珣《伯遠帖》 考級報考提醒: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等級報考,不要過高選擇等級。

降級只能在同一檔次中降級,報考高級(8-10級)者,最多降至8級,中級者(4-7級),最多降至4級,如考試水平低於上述底限,將視為未通過,不發等級證書。
3.書法理論知識試題並帶有答案,謝謝,回答的好我會給加分
什麼叫「力透紙背」 ?

書畫中的「力」是點畫、線條形質、作者內在精神的一種表現,較為抽象。從具體運筆去看,如果能中鋒行筆,即行筆時筆毛均勻鋪開,筆心在筆畫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過柔軟的筆鋒切進到紙中去,這就叫「力透紙背」。如果行筆時筆毛擰得變形了或扭成一團、筆毛沒調整好,沒有使它均勻鋪開,筆毛像抹油漆一樣從紙上掃過。這樣的筆畫是「抹」出來的,像墨豬,就無從談筆力了。筆畫的力度與線條的粗細、長短沒關系,關鍵在於作者調整駕馭毛筆的能力,和運用中鋒行筆。

從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細小的筆畫,雖細若游絲,但力若千鈞。從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中,你能感覺到畫筆凝重,筆筆如鐵鉤銀畫。這都是力透紙背的典範之作。

何謂挪讓 ?

"挪讓"是指組成字的各部分點畫之間彼此相讓,又互相呼應,使筆畫多的字不顯得密集,筆畫少的字不顯得疏空,如"馬"旁、"鳥"旁的字,左邊都要寫得平直,給右邊的半個字讓出地位;其它有左右偏旁的字,也都依此類推。

間架有哪些要求 ?

字的間架,要求大小、長短、寬窄、斜正得宜。

學習書法有哪些基本法則?

學習書法必須掌握執筆、運筆、用筆、結構這四方面的基本法則。

為什麼不可以用指運筆?

用指力去撥動筆管,筆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動,筆管的活動范圍也非常小,寫小字還可勉強對付,寫中楷、大楷以及再大的字,就無法運轉了。而且,用指力運筆,筆不踏實,寫出的字也是虛浮無力的。

古人執筆有「龍眼」「鳳眼」之說,是怎樣執法?

所謂「龍眼」「鳳眼」,只是一些故弄玄虛的說法,實際上是最要不得的。「龍眼」執法,是食指、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筆管前面,無名指的第一節節骨在筆管裡面推頂,拇指右邊指肉擫在筆管左面,使虎口圍成圓形,用這種執法,手腕扭著,既吃力又不切實用。至於「鳳眼」執法,更要不得,食指勾得老高,拇指在中間,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為上、中、下三截,這樣無名指及小指自然而然地捏在掌心,虎口狹長,象鳳凰的眼睛,掌心捏實了,筆尖運轉就不靈活,這樣執筆的人必須注意糾正。此外,有些書上還有「撮管」「提管」等說法,也是不切實用的。

《快雪時晴帖》好在哪裡?

王羲之 行書 《快雪時晴帖》紙本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快雪時晴帖》是「書聖」王羲之當今存世的唯一書法精品真跡。縱23cm;橫14.8cm ,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此帖以「羲之頓首」四字行草開頭,以「山陰張候」行楷結尾,此帖筆法雍容古雅,圓渾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認為《快雪時晴帖》僅次於他所書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又一件行書代表作。 趙孟
4.書法常識100題答對30題算及格,你能及格嗎
一、書法類1、什麼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2、什麼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盤》等。

4、什麼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個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稱「獵碣文」。5、什麼是大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的所有文字統稱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鍾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麼是小篆?小篆是與大篆相對而言的。秦丞相李斯修訂、整理的秦篆稱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會稽刻石》等。據傳多為李斯所書,書風嚴謹勻稱、端莊秀美。

8、什麼是瓦當文?瓦當文是秦漢時期瓦當上所刻的文字。內容多為吉語。

9、隸書是怎樣產生的?隸書是在草篆的長期書寫過程中逐漸形成的。10、什麼是漢隸?漢隸指漢代的隸書,尤以東漢的隸書最有特色。

後世把東漢時期的隸書稱為「漢隸」。11、漢隸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張遷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麼是章草?章草是西漢中晚期形成,並逐漸成熟,至東漢蔚然成風的一種草書,是隸書快寫的結果。傳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陸機的《平復帖》、索靖的《月儀帖》等。

13、什麼是今草?今草又稱「小草」,是草書中一種流行最廣的字體。今草成熟於東晉時期。

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繼承並發展了張芝始創的草書,風格面貌為之新。為了和章草相區別,人們把它稱為今草。

14、什麼是大草?大草又稱「狂草」,是草書的一種。唐朝張旭、懷素兩位書家在晉代今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比今草更放縱的草書。

15、什麼是楷書?楷書又稱正書、正楷、真書。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鍾繇,最古老的楷書是鍾繇寫的《宣示表》《薦季直表》。

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的楷書在鍾繇楷書的基礎上又有發展,顯得更為美觀。楷書可分為晉楷、魏楷和唐楷三種。

16、什麼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後書風相近的魏碑石刻書法的總稱,包括墓誌、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也有人把北魏石刻稱為「魏楷」。

17、什麼是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楷書快寫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書的特點。

早期行書大約在晚於楷書形成的東漢後期便萌生出來。相傳是漢末劉德升所創。

18、什麼是瘦全體?瘦金體是由宋徽宗趙佶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其筆畫瘦勁似鐵,自稱「瘦金體」。

19、什麼叫漆書?漆書一般是指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金農所寫的一種書體。二、書家類20、鍾繇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筆法清勁、古雅質朴、疏瘦圓渾,字形扁闊帶有隸意。

與王羲之並稱「鍾王」。21、鍾繇的傳世作品有哪些?鍾繇的書跡已無真跡傳世。

刻帖中著名的有《宣示表》《賀捷表》等。22、張芝的書法特點及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張芝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書法家,擅隸、行、草、飛白書,學崔瑗、杜度之法,變 章草字字區分為一筆書,氣脈通暢。

傳世作品有《八月帖》《冠軍帖》等。23、索靖的傳世書法作品及其特點是什麼?索靖傳世作品有《月儀帖》《出師頌》《急就章》等。

其書法雄勁剛勇。24、衛鑠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衛夫人」唐人稱其書如插花 *** ,低昂美容,猶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她是王羲之少年時代的書法老師。25、王羲之書法風格是什麼?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對後世影響極大。

用「內撅」筆法。26、王羲之的行書傳世作品有哪些?行書:《蘭亭序》《二謝帖》等。

27、王獻之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王獻之創造出了意氣縱橫、優游神駿的行草新體。後人把他和他父親稱為「小王」和「大王」,並稱為「二王」,成為千年書法經典。

28、王獻之的行草傳世作品有哪些?行草:《中秋帖》《鴨頭丸》等。29、王殉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其書法遒勁飄逸,瀟灑古淡。

他的傳世作品《伯遠帖》。30、智永書法的風格特徵是什麼?智永《真草千字文》用筆秀潤圓勁,清俊妍美;結體平正和雅,風神朗發,猶如豪門英俊少年之氣質。

31、「初唐四家」是指哪四位書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32、歐陽詢書法的風格特徵是什麼?楷書作品,用筆凝練而含蓄,剛勁而清俊;結構內緊外松,左斂右放,方整而端莊,於平正中見險絕,古樸中寓潤雅,是兼取南北書法精華的傑出典範。

33、歐陽詢的楷書傳世作品有哪些?《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等。34、虞世南書法的風格特徵是什麼?其楷書代表作品《孔子廟堂碑》用筆遒美圓勁,沉著穩健;結體寬綽疏朗,端莊灑落,風神俱足。

35、虞世南的楷書傳世作品有哪些?《孔子廟堂碑》等。36、褚遂良書法楷書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其楷書代表作品《孟法師碑》清遠蕭散,遒勁端雅。

37、褚遂良的傳世作品有哪些?楷書:《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38、薛稷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用筆瘦硬,點畫精巧;結體以縱勢為主,疏朗開闊,有華俊綺麗之美。

39、李邕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其筆勢瘦硬,骨力剛健,結體取相背之勢而右聳,疏密對比強烈。
5.大學書法基礎知識= =、(試卷題)
一 填空題1.__筆_ 、_墨_ 、_紙__ 、__硯__是我國獨有的文書工具,被稱為「文房四寶」。

(16頁)2.依據筆毫的材料來分,毛筆可分為 _軟毫_ 筆、__硬毫_ 筆和 _兼毫_ 筆。(16頁)3.依據筆鋒長度,毛筆可分為 __長鋒__ 筆、__中鋒筆__筆和__短鋒_筆。

(17頁)4.墨的種類分為固體墨(墨錠)和液體墨(墨汁)兩類,其中固體墨有 _石_ 墨、_松煙_墨、__桐煙_墨和 __漆煙_ 墨。(17頁)5.宣紙依據製作的材料可分為 __綿料__ 、__凈皮__ 、_特凈皮_ 三類,依據滲化水的程度可分為__生宣__ 、___熟宣__ 、__半熟宣__ 三類。

(18-19頁)6.書法作品的幅式中,直式包括 __條屏__ 、__條幅__ 、__中堂_ 等形式,橫式包括 __橫幅__ 、__橫匾__ 、__手卷__ 、__冊頁__ 等形式。(35-36頁)7.殷商時期的文字通稱大篆,主要有 __金文_ 和 __籀文_ 兩種。

(86頁)8. __《散氏盤》_ 、_《毛公鼎》_ 、《虢季子白盤》、《大盂鼎》曾被前人成為「四大國寶」。(87頁)9. __石鼓文_ 是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這種書體以刻石的形狀得名。

(89頁)10.簡牘是有紙以前的墨書真跡,分 __竹簡__ 和 __木牘_ 兩種。書寫在絲織品上的墨跡則被稱為__帛書_ ,為當時的上層階級所使用。

(91頁)11.漢碑中,有方圓並用、曲直共存的作品,如__《華山碑》__ 、__《曹全碑》或《禮器碑》_ 等,有取方筆曲勢的,如__《乙瑛碑》_ ,取方筆直勢的,如 __《張遷碑》__ 等(92頁)12. __鍾繇_ 被後人奉為「楷書之祖」。(94頁)13. __王羲之_ 被後人譽為「書聖」。

(98頁)14.王獻之(344-386),官至中書令,人稱 __王大令_ 。其書與父齊名,並稱 __二王_ 。

(100頁)15.王珣 __《伯遠帖》_ 、王羲之 __《快雪時晴帖》__ 、王獻之 ___《中秋帖》__ ,在清乾隆時被共列為「三希」的珍貴作品。(101頁)16.智永系王羲之七世孫,人稱「___永禪師__ 」。

其書法兼善諸體,尤擅草書,傳世書作__《真草千字文》___ 書法一波三折,頗具神韻,對後世影響廣泛。(102頁)17.魏碑主要有 ___墓誌銘__ 、__碑刻___、___造像記__ 、___摩崖__ 四類。

(103頁)18.初唐四家是 ___虞世南__ 、___歐陽詢__ 、__褚遂良___ 、___薛稷__ (105頁)19. ___張旭的草書__ 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舞劍並稱「三絕」,是「盛唐文化」的最高體現。(108頁)20.柳公權,世稱柳少師,與顏真卿並稱「 ___顏柳__ 」,有「 __顏筋柳骨___ 」之稱。

柳體字以 ___《玄秘塔碑》__ 、__《神策軍碑》___ 為代表。(110頁)21.宋四家通常是指 __蘇軾___ 、__黃庭堅__、__米芾___ 、__蔡襄__。

(111頁)22.王羲之的___《蘭亭序》__ 、顏真卿的 __《祭侄文稿》___ 、蘇軾的 __《寒食詩帖》___ 被後人尊為「三大行書」。(參見99頁、109頁、112頁)23.楷書四大家是指 __歐陽詢___ 、___顏真卿__ 、__柳公權___ 、___趙孟頫__ (115頁)24.明朝中期的代表人物吳門三家是指 __祝允明__、___文徵明__ 、__王寵 __ (117頁)25. __鄧石如___ 被譽為「集篆之大成」的碑學派第一人。

(123頁)二 簡答題1. 何謂「吳門三家」?(參考117頁-118頁) 明朝中葉,在繁華的三吳地區,涌現了一批名振四海的書法名家,時有「天下書法歸吾吳」之說。他們突破世俗習氣,避開當時台閣陋習和只具妍媚之書風,直取魏晉,號稱「明朝中興」,成為明中期代表書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

祝允明出身名門,家人皆善書。他聰穎過人,書法初學徐有貞、李應禎,小楷學鍾、王以及智永,草書學懷素、黃山谷,融通之際,自成風格,其草書成就顯著,有「明代草書第一」之稱,也正是其毫無拘束,狂放不羈性格之體現,寫得雄奇奔放、變幻莫測。

其留世名作有《草書詩軸》、《洛神賦卷》、《前後赤壁賦卷》等。文徵明,書法諸體皆工,以小楷、行書成就最高。

其小楷宗右軍,草書師懷素,行書仿蘇、黃、米,隸學鍾繇,篆法李陽冰。其小楷圓勁淡雅,自有風神,代表作有《離騷經》、《前後赤壁賦》等。

其行書多得晉人筆法,尤得力於《聖教序》,寫得古雅蒼健、姿媚遒勁。代表作有《滕王閣序》、《紀行詩卷》、《西苑詩冊》等。

王寵,字履仁,後改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人。少有才華卻屢試不第,遂隨文徵明等人以詩文書畫自娛。

王寵以小楷見重於世。明人有「其書本與大令,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時人上」之評,其小楷師法虞世南、鍾繇、二王等尤得力於王獻之,風格古雅靈空,神韻超逸,作品有《滕王閣序》、《西苑詩卷》、《自書詩卷》等。

2.簡析中國書法史上的「三大行書」。(參見99頁、109頁、112頁) 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詩帖》被後人尊為「三大行書」。

1.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永和九年王羲之與謝安等人在會稽山陰蘭亭行「祓禊」之會而作。此文點畫遒麗,行氣流暢、神清骨秀,風格妍美流便,為羲之得意之作。

真跡已失傳。後世遺存的唐人摹本中以馮承素之摹本最近真跡。

《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也是體現晉書「尚韻」的傑作,藝術水平極高。《蘭亭序》在藝術上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其一,用筆細膩精湛。

《蘭亭序》起筆多以凌空取勢,結筆則多取輕頓提收,顯。
6.2011年書法常識考試題
2011年省書法等級考試書法常識考試樣題 書法常識考試樣題(不是范圍)請將一個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在每題的掛號內,每題10分。

(60分為通過)(書法常識通過者方可決定考生8-10級的等級)1.殷商時期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石鼓文 D 瓦當文2.「瘦金體」的創造者是( )A 宋徽宗 B 宋高宗 C 唐太宗 D 唐玄宗3.鍾繇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生活的時代是( )A 殷商 B 三國 C 漢代 D 唐代4.傳世小楷名作《黃庭經》的作者是( )A 索靖 B 王羲之 C 王獻之 D 蘇軾5.「初唐四家」除了虞世南、禇遂良、薛稷之外,還有一位是( ) A 智永 B 歐陽詢 C 顏真卿 D 李邕6.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是( )A 王羲之《蘭亭序》 B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 C 顏真卿《祭侄稿》 D 米芾《蜀素帖》7.祝允明、文徵明、陳淳、王寵在書法史上被稱為( )A 宋四家 B 吳門四家 C 楷書四大家 D 元四家8.董其昌的書法風格是( )A 渾厚 B 淡雅 C 古拙 D 蒼茫9.下面有一個碑不屬於漢隸( )A 《張遷碑》 B 《乙瑛碑》 C 《嶧山碑》 D 《禮器碑》10.下面有一個帖不屬於乾隆皇帝「三希堂」的三希之一。( )A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B 王羲之《蘭亭序》 C 王獻之《中秋帖》 D 王珣《伯遠帖》江蘇省教育考試院 南京藝術學院 2011年3月。
7.尋找關於書畫知識的題目
書法知識試題一、搶答題 1、書法是一門藝術,她的歷史已有幾十年:(錯,一千多年)。

2、書法只有毛筆和鋼筆書法兩種:(錯,還有手指書法,沙灘書法等)。 3、說出三種以上代表中國書法的字體:(楷、肅、行、草、篆)。

4、中國書法是由美國引進的,還是由曰本引進的:(都不是)。 5、只要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苦練,就會成大書畫家: (錯,必須要有正確的運筆方法和臨帖)。

二、選擇題 1、官全碑的主要特徵是: A、清秀B、龍飛鳳舞C、長方形D、扁形 E逆風起筆F、交叉處頓筆(A、D、E、F) 2、下列碑名中那些是隸書碑貼,哪些是楷書碑貼? A、官全碑B、玄秘塔碑C、乙瑛碑D、張遷碑 E、神策軍碑F、多寶塔碑(隸書:A、C、D,楷書:B、E、F) 3、仿宋體的基本劃一共有多少種:30種——40種(33種) 4、①鋼筆出寫檔案封面和填寫表格最好用草出體還是仿宋體:(仿宋體) ②在圖紙上寫字,最好是用草書體還是仿宋體:(仿宋體) ③寫信封最好用草書體還是仿宋體:(仿宋體) ④會議紀錄最好用行書體還是仿宋體:(仿宋體) (以上答對三題算滿分) 5、因為有電腦打字,書法可學可不學,為什麼?舉例說明 (錯,任何行業都需要寫字。比如學生做作業,老師在黑板上上課,電腦就無法做到)。

三、風險題:(10分題) 1、堪稱天下第一行書的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 2、柳公權最擅長寫楷書還是隸書。

(楷書) 3、仿宋體中「偉」「兵」二字分別顯結構;造型上應分別為;它們分別由筆劃組成。 (偉字左右結構,兵字上下結構,偉字左低左高,兵字上寬下窄,偉字21劃,兵字15劃) 4、例舉中國歷史上四大書畫家: (王羲之、顏真卿、歐陽洵、柳公權、唐伯虎、武則天等) 5、仿宋體中「具」字由多少筆劃組成: A、20B、21C、23D、25(B、21劃) 20分題: 1、仿宋體中「僑興學校」四個字分別要用多少筆劃來書寫。

(20、10、20、21) 2、如何評價一首作品的好壞。 (A、繁體簡體是否統一B、風格是否一致C、整體是否協調 D、功底是否扎實) 3、夏練書法生冬練書法,哪個季節練最見成效?(冬練) 4、隸書中「上、土、士、干」四個字,都是上橫為波橫,還是下橫為波橫,是兩橫都是波橫,還是兩橫都不是波橫? (上、土、干字下橫為波橫,士字上為波橫) 5、仿宋體中「日、月」二字分別由多少筆劃組成?(16劃,14劃) 30分題: 1、仿宋體中「勤」字由多少筆劃來書寫?(45劃) 2、「湖」字在仿宋體中怎樣造型,它由多少筆劃組成? (兩邊高,中間低,37劃) 3、對聯貼好後,由里向外看,出邊和對邊分別在哪邊? (書邊在左邊,對邊在右邊) 4、隸書中「口」字豎的寫法一般為幾種?怎麼寫? (兩種,內彎或外彎) 5、一整版鋼筆仿宋體中,如何評價它的好壞? (高低、寬窄是否一致,繁簡是否統一,有無錯別字) 附加題: 1、隸書唐代發明的書體嗎?請准確回答?(不是,是秦代) 2、仿宋體是秦代發明的書體嗎?請准確回答?(不是,是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