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每個家長都應該懂得一些育兒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使孩子變得更好。以下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育育兒知識簡短分享,趕緊用到家庭教育中吧。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1
特殊待遇
大家給予孩子最高待遇,給予特殊照顧,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特別的,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這樣下去就會變得自私自利。
過分注意
家人過分注意孩子,孩子就覺得自己是視線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圍著他轉,如果別人忽視他了,就會發脾氣,還會出現嚴重的「人來瘋」現象。
輕易滿足
平時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給孩子很多的零花錢。這種孩子肯定會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不懂得吃苦耐勞。
生活懶散
孩子生活懶散的話,長大後就會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事情沒有計劃。
祈求央告
求著孩子吃飯,孩子不吃飯就拿很多東西誘惑孩子。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包辦代替
對於要不要孩子做家務,大家有的不同的看法,有的說:「孩子這么嬌貴,怎麼捨得讓他勞動?」也有的說:「孩子現在還小,做家務也做不好,不如不做。」
這樣,孩子到了三四歲的時候還要喂飯,還要爸爸媽媽幫他穿衣服,就算長大以後,孩子也不知道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孩子以後會變得非常懶散,不會主動幫助他人。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任何東西都不怕。不小心摔跤了的話,站起來拍拍屁股繼續玩。可是為什麼孩子慢慢地變得愛哭了? 這都是爸爸媽媽太愛孩子造成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就不允許孩子再玩了,一直哄孩子,最後就會導致孩子離不開爸爸媽媽。
剝奪獨立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不讓孩子一個人出門,有小朋友來找她玩,也只允許在家裡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走到哪都帶著孩子,含在嘴裡怕融化。
總是這樣保護著孩子,會讓孩子以後變得越來越膽小,沒有自信心,養成依賴心理,在家裡面趾高氣昂的,到外面就膽小如鼠。
害怕哭鬧
遇到孩子不順心的時候就只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可是如果只會打罵孩子的話,對孩子也會有不利的影響,讓孩子從小就變得很任性,不懂得顧及他人的感受。
當面袒護
有的父母教孩子,爺爺奶奶會跳出來阻擋,這樣一來,就白白損失了教育孩子的機會。孩子會慢慢變得沒有是非觀念,變得性格扭曲,家庭人員之間也會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而產生分歧。
面對失敗應該多鼓勵孩子
流傳一個有趣的討論——競爭是很消極的事件,在任何一項以學校為基礎的比賽當中,孩子們不應該相互爭斗。因為,當結束時,贏家只有一個。同樣明顯的是,有贏家,也就意味著有輸家。
沒有孩子願意成為一個失敗者,也同樣不會有家長,為自己本來該贏的孩子的失足大意而鼓掌稱好。
但有時,爸爸媽媽不得不做出萬全的准備,因為「下一次」總是客觀地存在著。
你可以對孩子說:「我們誰也不知道你們班的哪個小朋友會成為未來的奧運冠軍」、或者「你好朋友的生日快到了,為什麼不送她一雙溜冰鞋呢?看看她能不能打破上次她在體育嘉年華創下的記錄」。
別將「贏」的概念局限了
爸爸媽媽要讓孩子明白,參與很關鍵。在參與的過程里,以自己的方式來完成並面對,也是一種贏。這也意味著,當孩子積極、努力地實踐他所學習到的技能和本領時,正是一種無形的回報,毫無疑問,他的這份堅持已然讓他成為一名贏家。
事實上,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不變的真理:通常,幸運的孩子從來不贏。
多大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合適?
一、3-6歲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
孩子的性別角色意識雖然從3歲以後就開始建立了,但只有在進入青春期之後才會有明顯的性別意識。
6—12歲的小學階段,孩子多半會關注知識和興趣,小學階段是孩子性別意識的潛伏期。因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對他進行性別教育,這樣能夠讓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幫助孩子以後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一般都是跟幼兒時期的經歷有關。爸爸媽媽要對3—6歲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性別教育,跟他們說一些性別方面的基本的知識,告訴他們如何自我保護,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
二、正確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
1、不要混淆孩子的性別打扮
有的爸爸媽媽沒有獲得期望性別的孩子,或者就覺得好玩,隨意改變孩子的性別裝扮:讓男孩子穿裙子,給女孩子剪很短的頭發。這些行為都是不正確的。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齡較大時,會在無形中被其他孩子「隔離」開來,因此整個人變得內向、孤獨、膽小。
專家提醒:從孩子3歲前就該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如果是男孩,父親要經常和孩子一起玩;如果是女孩,母親要多陪伴在她身邊。同時也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發育特點,讓孩子能夠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2、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爸爸媽媽平時的打扮,會讓孩子注意到性別的差異。如果女孩有一頭漂亮的長發,總是穿著漂亮的'小裙子,媽媽卻打扮得像個假小子一樣。女孩慢慢地就會對女性形象產生迷糊,從而對女性這個性別產生疑問。
同樣,爸爸人高馬大,卻總是不幹重貨,要是想讓孩子明白「你是男子漢」、「男生是家裡的 頂樑柱」,成功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缺乏應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樣。男孩在3~4歲後最好是多關注下男性榜樣,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學習到男性應該做什麼,性心理發育可能受到挫折,對於性別的認識就會有所混亂。
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總是是媽媽起主導作用,就會導致寶寶自幼崇拜女性,把媽媽當成學習的榜樣,時間長了,寶寶對於性別就會變得混亂。
專家提醒:孩子對於自己性別的認知完全來自於父母的引導,爸爸媽媽在家中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言行。
3、正面解答孩子的性別問題
孩子慢慢長大以後,會問我是從哪裡來的啊?為什麼我還一些小朋友是不一樣的啊?有時候在爸爸媽媽洗澡的時候孩子會偷偷溜進來看幾眼。
不要覺得很奇怪,更不要打罵孩子。孩子只是好奇,想通過看看爸爸媽媽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爸爸媽媽用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大人反應過激有時候會強化孩子的好奇。
專家提醒:有一些幼兒園和托兒所,男生女生公用一個廁所,這其實是有些好處的。男女同上一個廁所,孩子就能自然地學習到男女的性別差異和不同的生殖器官,讓他們了解到不同性別的不同。
爸爸媽媽遇到孩子問一些性別方面的問題的話,最好是大方正 常的進行解釋說明,不要故意不告訴孩子。
三、性別教育的意義
專家指出,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很是關鍵,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性別角色意識能夠幫助孩子成長,雖然當今社會追求男女平等,可是這種平等的前提是尊重不同的性別,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說每個人要完全一樣。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在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後,注意向異性學習,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加強大,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像是:男孩要像女孩子學習細心,關心他人,女孩要多學習男孩子的堅強勇敢。
現在提倡的「中性化」就是要綜合男性和女性的優點,兼收並蓄,並不是說要混亂孩子的性別。
育兒知識簡短分享2
1、教育孩子不要「數罪並罰」
「數罪並罰」首先說明家長平時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太少,關心得太少。
其次,也說明家長比較愛「記仇」,喜歡翻舊賬。
有時不是你的話沒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對。方式不對,教育一定沒有效果。
為人父母,所有的權力都意味著責任,這樣的責任逼著我們要改變。
2、不能生氣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剋制比宣洩更重要。
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著發火,因為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首先冒出來的「第一念頭」往往是有問題的。
有時候孩子犯的錯誤可能也不算什麼事,只不過不合我們的意,或者時間不對,正好撞在了家長情緒的槍口上了。
對父母而言,所謂的剋制,就是避免「第一念頭」。對待孩子「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應該改為「理直氣和,義正詞婉」。
管教從嚴,講的也是原則從嚴,心思從嚴,態度則要盡可能的誠懇、溫和、耐心。
3、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恆,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視細節。
一位朋友在英國看見一位奶奶帶著小孫子上公交車,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結果被奶奶叫了下來,奶奶要自己先走,還對小男孩說了句:「女士優先!」
紳士教育大概就是這樣從小培養的吧!
美國著名教師保羅·克拉克寫過一本《優秀是培養出來》的書,書中特別重視對孩子的細節教育,比如不能含著食物說話,推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就要為他把門,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都是孩子成長中的細節。
如果你沒有時刻謹記教育孩子的責任,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後面再想教育就難了。
4、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
有生活經歷才有記憶,有的孩子年齡很小,卻因為「見多識廣」,能記住和講述很多見聞。父母從小給孩子帶給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孩子玩各種顏色、有聲的、能活動的玩具,聽音樂,多與孩子講話,給孩子念兒歌、詩歌,講故事,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商店,和孩子一齊做游戲等等,這些都會在他們的耳聞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記憶力。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時會引起聯想,更容易記住新的東西。
5、給孩子布置識記任務
為了培養孩子的有意識記潛力,對孩子能夠布置有意識記的任務,最簡單的能夠從要孩子取一樣東西或傳一句話做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布置識記的任務可趨復雜,如要求記住游戲規則,復述一個故事或講出參觀見聞等。
6、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成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往往很容易記住,相反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則會強迫自己化力氣去記住它。而年幼兒童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很難記住。因此要幼兒學習某種知識和技能,不能靠強迫命令,而是要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的孩子能認識很多字,有的年紀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因為他們對所學的資料感興趣,能孜孜不倦去學的結果。
② 幼兒園育兒知識有哪些
幼兒園階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時期,這一階段的育兒知識和方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幼兒園育兒知識:
一、情感與社交能力培養
安全感和信任感:
家長應盡量多陪伴孩子,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和愛護,幫助他們建立對世界的信任。
在分離時,要給孩子足夠的告別時間,讓他們逐漸適應與家長的短暫分離。
社交技能:
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交往,通過游戲和活動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識。
教導孩子如何禮貌待人,如使用「請」、「謝謝」等禮貌用語。
情緒管理: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家長應保持冷靜,用平和的語氣與孩子交流,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
避免過度溺愛或縱容孩子,以免形成不良習慣。
二、認知與學習能力提升
早期閱讀:
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每天安排一定的閱讀時間,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圖畫書和故事書,通過講述、提問等方式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數學啟蒙: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場景進行數學啟蒙,如數玩具、分食物等。
通過游戲和活動讓孩子感知數量、形狀、空間等基本概念。
科學探索:
鼓勵孩子觀察自然現象,提出問題並嘗試解答。
提供簡單的科學實驗材料,讓孩子親身體驗科學的樂趣。
三、生活自理能力培養
獨立進餐:
為孩子准備適合他們年齡的餐具和食物,鼓勵他們自己吃飯。
在進餐過程中,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但要避免過度干預。
衛生習慣:
教導孩子正確的洗手、刷牙等衛生習慣,定期為他們洗澡、換衣。
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睡眠習慣: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確保他們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
交通安全:
教導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等。
不在馬路上玩耍或奔跑,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防火防電:
向孩子講解火災和觸電的危害性,教導他們基本的防火防電知識。
不讓孩子隨意接觸電器設備和火源。
自我保護:
教導孩子識別危險物品和危險行為,如不跟陌生人走、不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等。
在遇到危險時,要大聲呼救並尋求成年人的幫助。
五、家園共育與溝通
定期溝通:
家長應定期與幼兒園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和進步情況。
及時反饋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和問題,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參與活動:
積極參與幼兒園組織的各類活動,如家長會、親子活動等。
通過活動增進與孩子的親子關系,同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
尊重教師:
家長應尊重幼兒園教師的勞動成果和教育方法,避免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的是非。
如有疑問或建議,可私下與教師溝通解決。
綜上所述,幼兒園育兒知識涵蓋了情感與社交能力培養、認知與學習能力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以及家園共育與溝通等多個方面。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③ 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大全
你知道關於育兒知識大全有哪些嗎?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的獨立和學會自理等額能力,都會去學習關於育兒知識的內容。所以,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關於育兒知識大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育兒知識1
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如果您有足夠的育兒知識,便可輕松的讓寶寶學會自理。父母可以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比如讓寶寶學習自己穿衣服鞋襪。不管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穿的方法或者位置是否正確,必須用擁抱、鼓掌的方式來稱贊寶寶,讓他下次更有信心穿好衣服鞋襪。
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
為了讓孩子在以後的環境中更好的生活,父母要帶孩子與外界多多接觸,多與其他的小朋友玩耍與分享。要知道分享不僅僅局限為一件物品,還有快樂、成功、喜悅等。與人分享不是自發的、與生俱來的,因而在寶寶剛剛出現自我意識的時候就要培養他,讓他很容易地學會與人分享。
培養孩子興趣愛好
孩子越大就會知道的越多,慢慢的就會對一些事或一些人產生莫名的愛好,這時的父母就要懂得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要清楚這些興趣愛好它與理想和未來目標聯系起來,可能是孩子以後一生追求的。總之,幼兒的興趣是從生理興趣發展到精神興趣,由直接興趣發展到間接興趣,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由膚淺到深刻、由狹窄到廣泛的漸進過程。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當前許多獨生子女的自理能力差,依賴性過強,在與人交往、學習乃至生活方面受到了限制,阻礙了發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給她們一定的自由,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即使失敗,也不要責怪他,並且鼓勵其重新嘗試。也可以在生活中或者是游戲中制定一些任務給孩子,讓他們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與挫折,這樣的方式比硬性強制的要更讓孩子接受些。
運動·跳繩強身又健腦
很多研究發現,喜歡運動的孩子比不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記憶力更好。潘慧告訴記者,有目的性的運動,可以鍛煉孩子各個感官之間的協調能力、身體平衡能力,挖掘他們身體各部位功能的潛力,對大腦的發育有很大好處。
各種運動中,跳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一種全身性活動,既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讓孩子心靈手巧,在數數過程中,還能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使語言變得清晰流暢,最終促進孩子智力、體力、應變能力的協調發展。
育兒知識2
閱讀·每天睡前講故事
每個夜晚的床頭,那盞溫馨的燈下,孩子靠在父母懷里,聽他們講故事。這是孩子成長中最幸福的時光。
科學研究顯示,經常讀書給嬰兒聽,可以讓他們與父母間建立特殊情感。嬰兒喜歡聽到熟悉的聲音,而書中的文字、圖畫和故事更能刺激他們的腦部發育。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喜愛讀書的孩子更愛動腦思考問題,將來上學後學習能力會更強,相對來說情緒會更為穩定,個性較為冷靜,更為自我約束,知識面寬廣。
「有些父母拿到圖書以後,把教孩子學識字作為主要目的,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王爭艷告訴記者,孩子讀書要以興趣為主。「閱讀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它留給孩子一個廣闊的.想像空間,不像電視,有具象的畫面。孩子通過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魯傑建議,父母要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閱讀,與孩子一起讀他們喜歡的書,並且探討書中的細節,這樣孩子就會漸漸愛上讀書。
游戲·戲水玩沙,創造力強
夏日午後,蟬鳴陣陣,一個小男孩靜靜地蹲在院子里,細心地觀察「螞蟻陣營」,還不時用小樹枝輕輕地攔住螞蟻的路,觀察螞蟻的路線變化。男孩一蹲蹲好長時間,那份耐心,讓一旁的媽媽不忍心打攪。媽媽只是提醒他從不同角度觀察,引導他在觀察中學會思考。這是知名育兒專家楊文的教子場景。
魯傑告訴記者,豐富、神秘的大自然是孩子想像力最好的源泉,父母要經常帶孩子走近大自然,讓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那種靜默的和諧,那種新鮮、清新、生生不息的氣息,可以發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精神。所以,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戲場所。」國際兒童游戲權力協會曾經發表研究報告說,現代兒童正在遺棄的那些簡單的娛樂活動,如爬樹、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們成長不可或缺的。
「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水、玩沙子。沙子可塑性強,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因此家長可以在陽台弄片小沙灘,這也是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王爭艷說。
語言·盡量少說疊音詞
孩子開口說話的那一瞬間,讓多少家長心生喜悅。那是他們第一次用語言表達。從此,孩子咿呀學語,打開了語言的大門。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父母與孩子多交談,會使這些孩子日後變得更聰明。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伴隨著感知、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活動。因此,語言能力的發展,必然促進孩子智力的發展。
愛好·留出一面「塗鴉牆」
興趣和滿足總會帶來快樂。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快樂的時候,學東西比較容易。所以,父母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順應孩子的天性,支持他們的興趣愛好。
④ 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
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
育兒是每個新手父母所必須經歷的,但是你知道如何去育兒,新手父母在這上面顯得就不知所措了,沒有任何經驗的他們就能憑借自己所認為的方法就育兒,下面是我精心准備的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1
教育孩子是一件重要但十分麻煩的事,說是重新成長一次真不為過。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而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導和關愛才能更好的成長起來。下面,一起和來學幾個平時就能用到的教育冷知識。
1、4-6歲兒童,家長用手機時間越長,孩子的注意力越差!
我們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去集中精神的注意形式,如認真聽課;無意注意是指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比如你在教室上自習,安靜的教室突然發出一聲慘叫,你會不由自主地抬頭去尋找。
幼兒玩耍的過程也是注意力培養的過程,這個注意力就是指有意注意。如果家長長時間因為玩手機忽略孩子,就會引起孩子對於你的無意注意,進而破壞了他的有意注意。
怎麼樣?是不是特別繞?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那麼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會不時地查看自己的父母在哪裡,以補償自己內心缺乏的安全感。多次尋找父母就會多次中斷自己的注意力時間,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得不到長時間的保持訓練,那麼注意力水平自然就低了。
2、連續使用電子產品半小時以上或累計時間2小時以上的孩子注意力會更差!
一項調查顯示,每天玩兩小時以上電子產品的孩子,約有67%會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
電子產品里色彩豐富、靈動的畫面帶給孩子的感官刺激是現實世界不能比擬的,所以很多孩子會對電子產品愛不釋手,而且現在手機也基本變成了家長哄孩子的殺手鐧,孩子哭鬧的時候,拿出手機打開視頻,世界立刻就安靜下來。
但是,幼兒在各階段都有他的成長任務,而這些成長的完成都是通過親身經歷、親自動腦獲得的。電子產品雖然能讓孩子安靜下來,看似注意力非常集中,但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
孩子在看電子產品的時候,被動接受零散的信息,不加思考、不去動腦,同時畫面色彩鮮艷變化節奏快,沒有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思考與想像的空間,長此以往,孩子專注思考的能力、想像力自然就得不到發展。
所以,如果在家裡任何一個成員看手機時間長了,請這樣做:「不要玩手機」!
3、初中生做職業規劃更合適!
大家身邊幾乎所有的同學朋友,在高考前唯一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當考上大學的時候突然就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了,導致很多大學生渾渾噩噩地就被大學上了。畢業後直接失業,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干什麼。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沒有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的目的不單單是讓孩子擁有清晰的人生目標,更重要的是讓他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而不是一味地被學習成績束縛。初中階段的孩子開始步入青春期,在這個階段幫助正確孩子認識自己,找到人生目標,將有效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的迷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很多孩子會為了吃飯焦慮!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焦慮,其實你知道嗎?孩子更加焦慮!
很多家長在飯桌上強制喂飯、訓斥孩子、夫妻雙方經常爭吵等容易造成負面氛圍的情況下,會造成孩子吃飯焦慮的情況,導致孩子厭食長成「豆芽菜」或者吃很多長成「小胖憝」。
所以以後吃飯,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提前告訴他沒有零食可以吃,然後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別喂!
5、去上補習班,不如吃早餐!
大腦運轉消耗的能力占總能量的27%,所以,如果能力不夠,大腦是有權利罷工的。有些孩子上課的時候渾渾噩噩,其實可能真不是他不想學,是真的沒勁兒提不起精神。很多家長因為忙碌,不重視孩子的早餐,卻十分重視孩子的課後補習班,這不是本末倒置嗎?不妨先把孩子的早餐准備上,保證他能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一上午的學習,然後再討論補習班的事吧!
6、提高4歲半孩子的注意力會提高孩子的智商!
雖然智商高的孩子注意力不一定集中,注意力集中卻能幫助孩子大腦的發育,是智力發展的基礎。
想要提高4歲孩子注意能力,你要做的就是專心陪伴孩子,告訴並幫助孩子做每一件事都有始有終,並且在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要隨意中途打斷,給孩子自己做事的機會,保護好孩子學習的慾望。
7、5歲前孩子性格最易受到影響。
雖然孩子的性格是有先天遺傳的,但是後天的培養也是十分關鍵的。普遍現象,5歲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已經形成80%左右,所以5歲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為孩子塑造一個好性格,能讓孩子終生受益。幫助孩子塑造好性格的基礎就是少批評,多鼓勵。其次你要做個好榜樣,畢竟言傳不如身教嘛!
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2
現在是一個比較科學的社會,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教育孩子也成了一件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環境不一樣,生活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適合的教育也不一樣,為了能夠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都在努力的摸索中!
這個是沒有捷徑的,只有我們慢慢的和孩子相處,慢慢的影響孩子,才能夠讓寶寶的心理性格更加的完善!雖然在育兒這條路上沒有什麼捷徑,但是卻有很多經驗,我們只要好好的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孩子身上,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如何給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趕緊來看看吧!
玩具是養成壞習慣的罪魁禍首
現在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再加上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家裡面的寶貝,所以只要孩子有要求,只要家裡有條件,幾乎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而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喜歡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了~適量的給孩子買一些小玩具可以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開放大腦,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智力水平!
然而,我們的常態及時孩子的玩具都要堆積成一座山了,這樣看起來是對孩子好,但事實上卻會養成孩子喜新厭舊,對於自己身邊的東西不珍惜的壞習慣,而且選擇太多,反而讓孩子找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所以大家適量的給孩子買一些玩具就好!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吃飯開始
現在的家長們,為了哄孩子好好的吃飯,可是用盡了渾身解數,追著喂,或者是邊看電視邊吃,只要孩子能夠吃飯,一切都好商量,但是這樣反而不能讓寶寶好好吃飯,還有可能讓孩子出現挑食和偏食的情況!而且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很沒有幫助的,畢竟孩子的注意力就只有這么一點,如果分心做其他的事情,那麼孩子就很容易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首先就要培養寶寶的專注吃飯的習慣!和孩子約定,在吃飯的'時候就好好的吃飯,不能看電視,不能玩玩具,自己動手,吃飽了在玩!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以上兩條就是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育兒知識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需要從這些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細節做起的,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習慣,對孩子的發育成長也是很有好處的,大家學會了嗎~
每日育兒知識小分享3
音樂對於孩子身心發展有重要意義
音樂能培養孩子的直覺思維和想像力。眾所周知,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從6歲起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小提琴,對此,他曾經說過:「我的很多發現都受到音樂世界第六感的啟發,因為音樂是培養一個,人直感的最有效手段。」
音樂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通過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在5一8歲的記憶能力發展關鍵期,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會事半功倍。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才能,能夠帶給人們的很多。
有關音樂教育的小故事
匈牙利的一位音樂教育家曾倡導這樣一種教學法:讓學生聆聽莫扎特、貝多芬等的古典名曲,一邊跟著節奏、變換音調,給學生反復講解,直到樂曲終了。然後學生們在跟著音樂自己講解一遍。一個月後,學生們不僅在音樂方面得到了益處,語言的使用能比原來同水平的孩子提高了6~10倍。
有個9歲的小姑娘,想當一個文學家。她父親訓練她閱讀名著,文法、造句等,但是其作文就是不能讓人滿意。後來,經過著名音樂教育家的指點,開始練習鋼琴。奇跡發生了,小女孩的作文開始了突飛猛進。她說:「音樂讓我有了靈感,我有了寫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沒有寫作天賦了!」這是因為,在音樂訓練過程中,女孩的大腦得到了強烈的刺激,培養了想像力、語言能力和藝術的直感。
如何欣賞音樂
其實,從音樂胎教到音樂早教,原則和道理都是一樣的。從降生之日起,父母就可以選擇優秀的古典音樂、民間音樂、歌曲,每天給孩子聽15~30分鍾。同時,可以找來一些兒童音樂欣賞方面的書籍和光碟,進行音樂欣賞。
貼心提醒
對嬰兒來說,最適合的水果就是應季的新鮮水果:春季的橘子、草莓,夏季的桃子、西瓜、哈密瓜,秋季的葡萄、梨,冬季的蘋果、柑橘等。都可以拿來做成果汁。
⑤ 育兒知識簡短
在幼兒園的中班的孩子年齡都在4、5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虛席一些基本能力,那麼有哪些簡短的育兒知識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育兒知識簡短,供大家閱覽!
育兒知識簡短篇一
1、在自信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幼兒無論每學做一件事情,老師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行,特別對於大多數能力平平或發展稍落後的孩子來說,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勝任的活動任務,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體驗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悅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以後的每一次活動中總能認真對待,從中,不僅掌握了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而且增強了自信。所以老師只要善於利用種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這個年齡階段能夠掌握的各種能力,如認知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使幼兒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這件事的能力,幼兒社會適應能力使會自然而然形成,這對他們走向相對獨立的小學大有益處。
2、在鼓勵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幼兒有上進心,表現欲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應正確引導,恰當鼓勵,讓幼兒良好的表現慾望得以充分發揮,鞏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克服缺點,為自己,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為培養其做事能力的強大支力。幼兒有些微進步,我就及時給予具體的表揚,投以贊許的目光。如什麼小朋友在班上經學幫助小朋友擺桌椅,在家能疊被子。我以常鼓勵 “你的被子疊得真好”,“你的桌椅擺得真整齊”,讓她為自己所做的事是對的感到無比自豪。而如果她某些方面欠缺,我總是鼓勵她繼續努力。如我說“這次沒做好,下次再試試”,“要是這樣做,那麼就更好了”。在我不斷的鼓勵下,她明白自己什麼事情做的對,什麼事還須往一定方向努力才行。可見,在老師不斷的鼓勵中孩子會逐漸增強成功意識感,並願意去繼續探索,學習新本領,為入中大班養成了良好的完成任務能力的習慣。
延伸閱讀:小班夏季育兒知識
一、慎用蚊香
夏天蚊蠅多,家長為保護孩子往往點上一盤蚊香。但要注意,蚊香特別是劣質蚊香中摻有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葯,燃燒時農葯散布在煙霧中,被幼兒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齡小,身體器官功能較差,對有機磷特別敏感,故不宜應用。
二、夏季食物注意事項
孩子在夏季曬太陽時間過長,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兒童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鈣化,但血鈣大量沉澱於骨骼,會使經腸道吸收的鈣質量相對不足,造成血鈣下降,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此時如果兒童從食物中攝入的鈣質不足,或不能及時補充鈣質,極易導致低鈣性驚厥症、出現雙眼上翻、面肌顫動、肢體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因此,夏季要及時給兒童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製品、蝦米皮、海帶、魚、骨頭湯等。另外,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如豆製品、雞蛋等;炎熱的夏季里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現在吃西瓜也要當心惹出“禍”來了.據介紹,一般帶有激素和農葯的西瓜,從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條紋黃綠不均勻,從裡面來看瓜瓤比較紅,瓜子卻是白色的,而且吃起來沒有甜味;冷飲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孩子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
三、喝水並非越多越好
人離不開水,但過量飲水卻會中毒。大家知道,水約占體重的65%至70%,且在體內相對穩定。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喝水時最好放點鹽或飲用含鹽汽水。若不習慣於喝含鹽飲料,則應將菜炒咸一點食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水中毒。
四、夏天不宜給孩子剃光頭
不少的家長認為孩子夏天剃光頭涼快,殊不知此法不利頭部保健。夏天陽光強,孩子光頭失去了頭發遮陽屏障。孩子皮膚防禦功能不夠完善,剃光頭增加各種外傷碰傷頭皮,從而增加各種細菌在頭皮上的感染機會。如果細菌侵入孩子頭發根部,破壞了毛囊,會影響頭發的正常生長。因此,孩子夏天不宜剃光頭。
五、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夏日炎炎,家長怕孩子上火,往往只給孩子吃些清淡飲食,實際上這樣做並不好,因為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障礙。夏季寶寶的飲食,仍應多樣化,新鮮的魚、肉、雞蛋、豬肝等,都是應該吃的,可做成粥,這樣既便於寶寶消化,又有營養。
六、飲料不宜多喝
各種飲料,如汽水、果汁、可樂等,由於含有較多的糖分及電解質,寶寶過多攝入,會影響其食慾和消化功能,而且過多糖分也會使寶寶發胖,因此夏季兒童出汗較多時,最好多喝白開水,給其補充水分。
育兒知識簡短篇二
寶寶吃早餐的重要性
一日三餐對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來看,說“一日之吃在於晨”是一點也不過分的。早晨,經過一夜,寶寶的胃腸空空如也,急需補充食物;上午又是寶寶活動多、用腦最多、需要注意力長時間地高度集中的時間,加上他們活潑好動,能量消耗很大,所以要保證寶寶能夠高質量地吃飽喝足。早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正在長身體的寶寶,早餐一定要吃好。
寶寶早餐一定要具備4大特點
一、提供足夠多的熱量
早上寶寶活動較多活動量比較大,需要的熱量也較多,寶寶除了因活動消耗能量需及時補充外,更需要大量營養素供給生長發育。寶寶的早餐不可缺少澱粉類的食品,如:粥、蛋糕、饅頭、等主要食品構成,這樣更利於其他營養素的利用和吸收,也有利於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
二、合理的搭配營養
寶寶的早餐,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聲場發育。因此,在配製寶寶早餐時更應注重各種食物的搭配,為他們補充水也很重要, 干稀搭配有利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納,如:水果小蛋糕+牛奶等;更有利於孩子的消化和吸收。
由於寶寶胃較小,一次不可攝入過多的食物,我們更注重早餐的營養價值。所以,我更讓孩子吃些豆類、薯類等食物,獲取多方位的營養。多使用粗雜糧的混合食用,取長補短,充分發揮食物中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利用率。
3、增加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更是寶寶生長發育中最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但機體不能儲存過多的蛋白質,需要及時補充。應為寶寶有選擇地增加優質蛋白質的動物性原料,每天早餐中可安排蛋類或肉類、也可安排優質植物蛋白質的豆類和豆製品,經常安排洋蔥牛肉包子、胡蘿卜雞茸饅頭、肉糜醬汁黃豆、開洋燴香乾絲、奶黃包子等,從而滿足寶寶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4、豐富多樣的品種
早餐的品種是影響寶寶食慾的因素之一,品種單一,口味單調的早餐,營養價值再高,也激發不了幼兒的食慾,只有調配出口味豐富、品種多樣的早餐,才能吸引寶寶,從而激發寶寶的食慾。
通過甜咸搭配豐富寶寶早餐的口味,形態各異的點心,引起兒童的興趣,安排孩子食用甜粥、甜羹時,加上咸干點;食用鹹粥、咸羹、湯面時,配備甜干點。也有白粥加上適量的營養炒菜和小蛋糕;冰糖銀耳白糯粥與海帶小肉月芽酥餃的組成,還有香菜鹹蛋麥片粥與松仁豆沙小兔包的組合,形成口味豐富,形態各異的兒童營養美食。
育兒知識簡短篇三
親子游戲的特點
在現在的許多家庭中都在開展親子游戲,廣義的角度看,只要是屬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有溝通、有合作的活動都算是親子游戲;但是站在科學的角度看,親子游戲要具有4個基本特點:
1.能啟發智慧
游戲應該符合該參與兒童的年紀,可以讓參與兒童發揮他的能力,又具有開發潛能的作用。
2.參與者身份平等
這是游戲,不是教育課堂,父母參與在游戲活動中,應該以平等對的方式和寶貝相處,不能擺著架子。
3.游戲具有趣味性
在游戲全程中,應當讓小朋友感受到游戲的樂趣,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父母也能從其中感受到與孩子互動的樂趣。
4.團隊精神,自然啟發能力
游戲設計要合理,讓寶貝自己積極地向父母尋找幫助和配合,在這個配合的過程中,父母就可以寓教於樂了。
親子游戲陪孩子一起玩吧
會發聲的玻璃杯
游戲的目的:通過這個游戲讓寶寶充分享受動手的樂趣,了解摩擦不僅可以生熱、生電,還可以使杯子發出聲音。
游戲的玩法:
1、准備兩只薄壁玻璃杯、水;
2、在兩只同樣的玻璃杯中各加入不等量的水;
3、把手洗干凈,保證沒有油膩。用食指蘸著杯中水,輕輕在杯子上沿來回移動,杯子就會發出顫動的聲音。比較兩個杯子發出的聲音高低有什麼不同。
游戲小知識:當潮濕的手指在杯子上沿滑動時,會對玻璃杯產生微小的沖擊,它就會因震動而發聲。聲音的高低決定於杯子中水的多少,水多的聲音低,水少的聲音高。
給父母的好主意:做這個游戲盡量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還可以換成不一樣大小的杯子,加入同樣多的水,觀察下聽到的聲音會有什麼不同。
用筷子夾球
游戲的目的:因為這個時期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還不夠完善,不能很好地使用筷子,通過這個游戲來鍛煉他的小手,提高使用筷子的技能,讓寶寶越來越靈巧。
游戲的玩法:
1、准備一雙方頭筷子、幾個玻璃球;
2、用筷子圓的一頭夾玻璃球,看是否容易夾起來;
3、再用筷子方的一頭夾玻璃球,進行比較。
游戲小知識:筷子的兩端形狀不同,但都可以用。圓的一端與玻璃球接觸面積小,摩擦力小,不容易夾起來;方的一頭與玻璃器的基礎面積大得多,摩擦力大,夾起來比較容易一些。
給父母的好主意:如果寶寶還不會熟練地使用筷子,可以把游戲的材料放大,比如用兩根木棍代替筷子圓頭,用兩塊紙板代替方頭,用皮球代替玻璃球,用兩只小手代替一隻手。
轉動的小傘
游戲的目的:鍛煉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同時將假想性和創造性的游戲,與孩子的好奇特徵相契合,促進其不斷探索的願望。
游戲的玩法:
1、准備普通紙(薄一點最好)、剪刀、削尖的鉛筆;
2、將紙裁剪成3~4厘米見方的正方形,然後將正方形小紙片沿兩條對角線折成傘形;
3、將小紙傘罩在鉛筆上,保證筆尖頂在小傘的中心點上;
4、一隻手拿住鉛筆,使鉛筆保持垂直,另一隻手舉在旁邊,掌心向著小傘;
5、耐心等待過一會兒,小傘就會轉起來了。
游戲小知識:因為手會散發熱量,舉在小傘旁邊,小傘這一邊的空氣就會受熱流動,使小傘轉動起來。
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引導游戲的類型,游戲的過程,但不要控制游戲,也不要限制孩子。站在與孩子平等的地方,讓孩子帶著家長來玩游戲,實現游戲本身與延伸的意義。
猜你喜歡:
1. 簡短的育兒知識
2. 簡短育兒知識
3. 秋季簡短的育兒知識
4. 簡短的育兒知識3至6歲
5. 育兒知識秋天簡單
6. 短篇育兒知識中班
7. 關於一些育兒知識
8. 小班育兒知識短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