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家庭科學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攝影基礎看什麼 2025-01-23 05:44:06
賣葯的動漫叫什麼名字 2025-01-23 05:42:38
防護知識大全搞笑視頻 2025-01-23 05:38:27

家庭科學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1-23 03:36:13

① 科學小知識簡短

科學小知識就是平常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小常識。

1、暖水瓶能保溫的原因

暖水瓶的瓶膽,是由兩層玻璃製成的,中間加層里的空氣被抽掉後,裡面就形成了真空。由於真空不容易傳熱,裡面盛的水就不容易變涼。當我們把冰塊放到暖瓶里時,暖瓶外邊的熱也同樣不容易進到暖瓶內,冰塊也就不容易溶化了。

4、雨多瓜果就不甜了的原因

瓜果里除了水分以外,主要就是糖分了。光照充足,葉子就能通過陽光製造出很多糖分,多餘的貯藏在瓜果里。如果在瓜果生長的過程中,陰天和雨水多,植物得不到足夠的陽光,葉子造不出更多的糖分,瓜果就不甜了。

5、夏天的中午為什麼不能給花澆水的原因

夏天的清晨和傍晚,天氣比較涼快,這時候給花澆水敬讓,土壤溫度和水的溫度差不太大,花兒不會受到傷害。到了中午,土壤里的溫度也很高,要是忽然給花澆上涼水,一些花會經不住溫度的突然變化,也許很快會死掉的。所以,夏天澆花,一定要在清早或傍晚。

② 廚房裡的科學小知識

1. 廚房科學小知識
廚房科學小知識 1.廚房裡的科學知識(是科學的探究實踐作業急求啊
廚房裡的科學知識

一、廚房裡的力學知識

廚房裡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菜刀,可以用到相關的知識來解釋:1.刀口的鋒利程度(鈍與銳),可以使用壓力、受力面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予以解釋;2.刀身的鍥形程度,可以使用力的分解,以小力產生大分力予以解釋;3.刀柄的長短,則可以使用力矩平衡予以解釋;4.刀口的平整和鋸齒形,那就用摩擦、力的分解等解釋;5.刀的平整程度,則用切割物體時的受力大小及功能不同予以解釋,如切開易分割的物體,只要刀口鋒利,一般做得較扁平,而剁骨頭的刀,若如此,極易卷口,故一般都比較厚。

二、廚房裡的化學知識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炊、悶以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如烹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憑操作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弱為尺度的。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因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質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食鹽、糖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不可以,以免香味逃逸,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受不了烹調的高溫,只能在最後加入。

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食物中的蛋白質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燒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麵食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烹煮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對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度(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為200至300度(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很多。所以,把肉煮酥燜爛的時間要比炒、炸多幾倍,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品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很多家庭在燒魚時都喜歡加些酒,你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嗎?死魚中三甲胺較多,因此,魚死得越久,腥味越濃。三甲胺不易溶於水,但易溶於酒精,所以燒魚時加些酒,能去掉腥味,使魚更好吃。酒可去掉魚類的腥味,也可去掉肉類的腥味,酒的作用並不僅僅如此,食物中的脂肪在燒煮時,會發生部分水解,生成酸和醇。當加入酒(含乙醇)、醋(含醋酸)等調味輔料時,酸和醇相互間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

廚房中的化學是無處不在的,比如:液化氣是一些低級烴類的混合物,而烴小分子

低聚糖、單糖。米、面等主食都含有大量澱粉,經過燒煮後,就容易被人體的消化系統吸收。

小廚房,有著大學問,廚房裡的科學遠不止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特約作者駱利青達志和
2.關於廚房烹飪里的科學知識
1、油 油是使用最普遍的調味品,同時又是加熱原料的介質,兼具調味和傳熱的作用。

油的燃點很高,豬油、花生油可達340℃;菜子油可達355℃。在烹調過程中,油溫經常保持在120--220℃之間,可使原料在短時間內烹熟,從而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

常用的食油有如下幾種: (1)豬油。豬油在烹調中應用量廣,炸、炒、熘等都可使用。

豬油所含色素少,烹制的菜餚色澤潔白。特別是炸裹蛋泡糊的原料非用豬油不可。

但豬油炸的食品,涼後表面的油凝結成脂而泛白色,且容易回軟去脆性。這是因為豬油是不幹油脂,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低。

為了避免出現上述現象,可事先用熱水燙一下盤子再裝。 (2)花生油。

花生油呈鵝黃色,也是不幹性油脂,其炸製品也容易回軟。粗製的花生油,還有一股花生的生腥味,精煉或經過熬煉的則沒有這種氣味。

如需除去粗製花生油的生腥味,可將油加熱,熬至冒青煙時離火,將少量蔥或花椒投入鍋內,待油涼後,濾去白沫即可。 (3)芝麻油。

此油色澤金黃,香氣濃郁,用來調拌冷盤,則香氣四溢,能顯著提高菜餚的風味。在一般湯菜中淋上幾滴芝麻油,也有增香提鮮的效果。

芝麻油以小麻油為最好,香味濃郁。芝麻油中含有一種叫「芝麻素」的物質(一種酯基化合物),它是有力的抗氧劑,故而芝麻油性質穩定,不易氧化變質。

(4)豆油。豆油屬半乾性油脂,含磷脂多,不宜做炸油用。

磷脂受熱,分解而生成黑色物質,使油和製品表面顏色變深。但豆油由於含磷脂多,用來同魚或肉骨頭熬湯,可熬成濃厚如奶的白湯。

豆油色澤較深,有些用青豆或嫩黃豆生產的豆油,因含有葉綠素而呈青綠色,炒出來的菜色澤不佳。豆油大豆味較濃,雖可用加熱後投入蔥花或花椒的方法除去,但油的顏色卻因此變深甚至變黑了。

(5)菜子油。菜子油是一種半乾性油脂,色金黃。

因含有芥酸而有「辣嗓子」的氣味,但炸過一次食品可除去。 2、鹽 食鹽在調味上處於重要的地位,有「鹽為百味之主」的說法。

而且鹽也是血液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不可缺少的物質,有保持人體正常滲透壓和體內酸鹼平衡的作用。日常飲食中如果缺乏鹽分,將引入一系列生理機能的不良變化。

因此,每人每天必須攝入一定數量的鹽。鹽又有脫水防腐作用,水產品、肉類、蛋類、蔬菜類等經過鹽腌,便於保藏,而且有特殊的風味。

鹽可使蛋白質凝固,因此燒煮含蛋白質豐富的原料(如魚湯),不可以先放鹽。先放鹽,則蛋白質凝固,不能吸水膨鬆,那就燒不爛了。

3、醬油 醬油是一種成分復雜的呈鹹味的調味品。在調味品中,醬油的應用僅次於食鹽,其作用是提味調色。

醬油在加熱時,最顯著的變化是糖分減少,酸度增加,顏色加深。常用的醬油有兩種。

(1)天然發酵醬油。天然發酵醬油即釀造醬油,系以大豆、小麥(或代用品)和食鹽等為原料,加曲發酵製成。

這種醬油味厚而鮮美,質量極佳。 (2)人工發酵醬油。

這種醬油是以豆餅為原料,通過人工培養曲種,加溫發酵製成的,質量不如天然發酵醬油。但因其價格較為低廉,目前使用最為普遍。

4、黃酒 黃酒又名料酒。在調味品中,黃酒應用范圍極廣。

黃酒含酒清濃度低,酯和氨基酸含量豐富,故香味濃郁,味道醇厚,在烹調菜餚時常用以去腥、調味、增香。特別是烹調水產類原料時,更少不了黃酒。

這是因為肉、魚等原料里含三甲胺、氨基戊醛、四氫化吡咯等物質,這些物質能被酒精溶解並與酒精一起揮發,因而可除去腥味;還因為黃酒除本身所含的酯具有芳香氣味外,其中氨基酸還可與調味品中的糖結合成有誘人的香味的芳香醛。黃酒中,以浙江紹興出產的紹酒為最好。

5、醋 供食用的醋一般含醋酸3%-6%,國內以山西及鎮江產品最好。古醫書記載:「醋,味酸苦、性溫、無毒、開胃氣,殺一切魚肉菜毒。」

醋在調味中用途很廣,除能增加鮮味、解膩去腥外,還能使維生素少受或不受破壞,促使食物中的鈣質分解,促進消化的作用。醋在祖國醫籍中記載甚早,對其治療和保健作用方面的記載很多。

中醫認為醋具有散瘀止血、殺蟲解毒、可治吐血、衄血、便血、黃疸及瘢癜等症,也可外治諸蟲咬傷,皮癬瘡瘍等病。醋含有高級醇類、甲醛、乙酸、琥珀酸、山梨糖、鈣、磷、鐵、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等。

能增加胃酸,提高食慾、有幫助消化吸收等作用。根據歷代醫藉記載和近代的應用報道,醋的治療和保健作用不容忽視,是完全可以深入研究,可以多方面開發成為保健調料的基礎之品。

如用醋與生薑、紅糖調制的醋液治療小兒食慾不良,治療蔞縮性胃炎。用醋浸治療高血壓病。

用醋栓劑或 *** 液治療小兒蟯蟲病,食醋內服治急性膽道炎、蛔蟲、嘔吐及腹痛。用醋與豆腐治療慢性結腸功能紊亂引起的頑固難治的腹瀉,用醋和雞蛋煮食治療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引發的痰飲病(即咳頻、痰多、頑固難愈)都有很好的療效。

醋還可外用治療皮膚的黴菌感染,如手足癬及灰指(趾)甲等。 6、糖 糖是一種高精純碳水化合物,含有甜味,在調味品中亦居重要地位。

糖除能調和滋味、增進菜餚色澤的美觀外,還可以供給人體以豐富的熱量。 南方做菜大都用糖。

菜中加糖,能增加菜的風味;腌肉中加糖,能促進膠元蛋白質膨潤。
3.廚房健康小常識
1、多通風——要做好廚房的通風換氣,在烹飪過程中,要始終打開抽油煙機,廚房內一定要有抽油煙機,並經常開窗通風,使油煙盡快散盡。烹調結束後最少延長排氣10分鍾。

2、少放油——不粘炊具可以避免用油過多,並將油溫控制在中低溫度,不僅讓無油烹煮成為了可能,也藉此減少了食物中維生素因為高溫原因而流失。

3、見油不見煙——改變烹飪習慣,不要使油溫過熱,炒菜時油溫盡可能不超過200℃(以油鍋冒煙為極限),這樣不僅能減輕「油煙綜合征」,從營養學角度上,下鍋菜中的維生素也得到了有效保存。最好不要使用反復烹炸過的油,在選擇食用油的時候,應購買質量有保證的產品,避免劣質食用油在加熱過程中產生更多有害物質。

4、天然替代品——利用天然食物番茄、菠蘿的酸、甜味製成的醬汁,取代一般的番茄醬、糖醋汁,可達到減鹽、減糖之目的。選擇多種谷類食物代替白米可增加纖維質、各類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量。
4.求一些廚房裡的小竅門、小知識
烹調魚時,往鍋里放一湯匙牛奶,不僅可除腥味,而且魚肉會變得酥軟 *** ,味道格外鮮美。

煮牛肉時,鍋內同時放入少量用布袋裝好的茶葉,不僅能使牛肉很快煮爛,而且肉味更鮮美。

豆腐下鍋前,先在開水中浸泡10多分鍾,便可除去鹵水味,這樣做出的豆腐口感好,味美香甜。

炸饅頭片時,先在冷水裡浸一下,再入鍋炸,這樣炸好的饅頭片焦黃酥脆,既好吃又省油。

煮雞蛋時,先將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熱水裡煮,這樣煮好的雞蛋蛋殼不破裂,也易於剝掉。

菜湯做咸了,拿一個洗凈的土豆切成兩半放入湯里煮幾分鍾,湯就由咸變淡了。
5.廚房中的科學問題
二、煮飯燒菜的科學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炒、燜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 1、調味品的添加順序。

烹調時,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單憑操做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北為尺度的。

滲透力弱的先加,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

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用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原則,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糖、貿食鹽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則不可以, 以香味散逸。

好味精,其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受熱易分解,而使味精失去鮮味,故味精只能在最後加入。 2、加調味品的時間。

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某些食物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

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烹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麵食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

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3、火候。

烹調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寺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

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100℃,(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200~300℃(油的沸點比水高)。

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得多。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

拌炒可使食物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化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6.廚房中的科學問題
二、煮飯燒菜的科學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炒、燜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

1、調味品的添加順序。烹調時,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單憑操做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北為尺度的。滲透力弱的先加,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用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原則,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糖、貿食鹽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則不可以, 以香味散逸。好味精,其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受熱易分解,而使味精失去鮮味,故味精只能在最後加入。

2、加調味品的時間。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某些食物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烹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麵食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3、火候。烹調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寺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100℃,(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200~300℃(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得多。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物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化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7.廚房安全知識的知識
1、電飯煲、電炒鍋、電磁爐等可移動的電器,用完後除關掉開關,還應把插頭撥下,以防開關失靈。因為長時間通電會損壞電器,造成火災。

2、廚房裡許多地方要考慮到防止孩子發生危險。各種洗滌製品應放在矮櫃下(洗滌池)專門的櫃子,尖刀等器具應擺在有安全開啟的抽屜里。

3、安全起見,設計廚房是要小心尖銳的突出角,在頭頂上的器具、脫排油煙機等。可以把這些角弄成圓的,或者用玻璃紙包住它們,或者買一些塑料的用來包住角的小套子,能用便貼紙

粘住的那種。

4、廚房裡最好避免用墊子、席子,以免拿盤子和裝沸水的茶壺時滑倒燙傷人。

5、保持廚房清潔。烹飪用具、刀叉餐具等都應用干凈的布抹乾擦凈。每塊抹布的使用時間不應超過一天,下次使用前把抹布放在沸水中煮一下。不應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滋生細菌的地方:

接觸食物的衣物應該定期更換,在下次使用前應高溫消毒。

6、飲水用水及准備做儀器時用的水應純潔干凈。如果對水質有所懷疑,最好把水燒開,然後在飲用或製成冰塊。

7、食品特別是家禽、肉類、和牛奶等,必須徹底煮熟才能食用。所謂徹底煮熟是指龠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溫度至少達到70度。

8、食物煮好後常常難以一次全部吃完。如果需要把食物4、5小時,應在高溫(接近或高於

60度加熱後食用)或低溫(接近或低於10度)的條件下保存。兒童食品不宜存放。常見的錯誤

是:把大量的、尚未冷卻的食物放在冰箱里,因為食物來不及很快降溫、散熱。

9、不要讓昆蟲、鼠和其他動物接觸食品。動物通常都帶有致病的微生物。最好的辦法是用封閉的容器裝食物。

10、食品一旦煮好應立即吃掉。食物冷卻至室溫後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在常溫下已存放四五小時的煮過的食物最危險,而且食物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越長,危險性越大。

③ 科學小知識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那麼你對科學小知識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科學小知識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科學小知識

科學小常識——暖水瓶為什麼能保溫?

暖水瓶的瓶膽,是由兩層玻璃製成的,中間加層里的空氣被抽掉後,裡面就形成了真空。由於真空不容易傳熱,裡面盛的水就不容易變涼。當我們把冰塊放到暖瓶里時,暖瓶外邊的熱也同樣不容易進到暖瓶內,冰塊也就不容易溶化了。

科普知識 ——為什麼空調能製冷?

目前,空調早已成為普通家庭必備的家用電器。也許你會問,空調是如何製冷的呢?其實,它是應用有關氣體液體相互轉變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原理來進行工作的。

以前的空調器中使用的基本是氟利昂,現在使用的是氟利昂的替代物。當空調器中的氟利昂液體在蒸發器中蒸發時,就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也就是使熱空氣變冷了。由於室內熱空氣是在空調器中的離心式風扇作用下通過蒸發器的,所以蒸發器就不斷的流入熱空氣,又不斷地放出“冷氣”。

那麼,蒸發後的氟利昂氣體則么能又變成液體呢?這主要是由空調器壓縮機來完成。壓縮機將蒸發器流出的低壓氟利昂氣體收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這種氣體再經過冷凝器降溫,就逐步冷凝成高壓液體,冷凝器中熱量由軸流式風扇排出室外,高壓液體再流經降壓節流毛細管,變成低壓液體後又流入蒸發器,就完成了一個工作循環。空調器內部就是這樣不斷循環,使室溫逐步下降的。

如果把饅頭放籠屜上蒸,應該是最上邊屜里的先熟。因為水開了以後,水變成滾熱的水蒸氣,水蒸氣比空氣輕,它就往最上面跑,饅頭就是靠這些滾熱的蒸氣蒸熟的。最上一層的屜最早接觸水蒸氣,時間也最長,所以,上邊屜的饅頭先熟。

身邊科學——用籠屜蒸饅頭哪一層先熟?

科普知識——饅頭里為什麼有許多小洞?

做饅頭時一定要摻進一種叫酵母的東西,酵母在濕面團里生長繁殖,不斷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越積越多,把面團給撐大了,裡面就存了好多氣泡。當饅頭蒸熟以後,二氧化碳氣跑掉了,在饅頭里就留下了許多小洞。

為什麼雨多瓜果就不甜了? 瓜果里除了水分以外,主要就是糖分了。光照充足,葉子就能通過陽光製造出很多糖分,多餘的貯藏在瓜果里。如果在瓜果生長的過程中,陰天和 雨水 多,植物得不到足夠的陽光,葉子造不出更多的糖分,瓜果就不甜了。

植物田園——夏天的中午為什麼不能給花澆水?

夏天的清晨和傍晚,天氣比較涼快,這時候給花澆水,土壤溫度和水的溫度差不太大,花兒不會受到傷害。到了中午,土壤里的溫度也很高,要是忽然給花澆上涼水,一些花會經不住 溫度的突然變化,也許很快會死掉的。所以,夏天澆花,一定要在清早或傍晚。

動物世界——海綿是動物還是植物?

不少人誤以為海綿是植物,其實,它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動物,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多孔動物門。由於身體柔軟如綿,又多生活在海里,因而得名。

海綿已在海洋里生活了長達兩億年的時間。其種類多達一萬多種。海綿形狀多樣,有扇形、球形、燈籠形、管狀、瓶狀、杯狀等;色彩艷麗,有白色、紅色、黃色、橘紅、銀灰等;體形從幾毫米至十幾米大小不等。全身由內向外兩層細胞組成;體表有多達4千億個小孔與體腔相同。通過布滿全身的小孔內所生長的鞭毛擺動吸入海水,海水中的氧氣、有機物、藻類等物質經過海綿體內的過濾,而後作為維生的養料被吸收。

海綿的分布很廣,不僅遍布於從熱帶海洋到極地北冰洋的廣闊海域,而且在河流湖泊中也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海綿能分泌一種物質,能夠殺死其周圍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從而凈化水質。它們體內所含的天然抗生素還能消滅結核桿菌,治療風濕和神經系統疾病呢。

生命奧秘——感冒了為什麼聞不出味來?

人得了感冒以後,鼻粘膜就會充血腫脹,有時把鼻子堵住出不來氣,鼻子聞到的氣味就會減少。而且,鼻粘膜充血腫脹以後,鼻涕也會增加,這些鼻涕蓋在鼻粘膜上,就像蓋了一層氈子,擋住了氣味對嗅覺細胞的刺激。所以,人感冒了以後,就聞不出味來了。

生命奧秘——人肚子里為什麼會長蛔蟲?

蛔蟲是寄生在人肚子裡面的一種寄生蟲。蛔蟲卵經常隨著糞便混到泥土裡、生水裡,而沾在蔬菜、瓜果上面。如果小朋友吃飯前不洗手,喝生水或瓜果前不洗干凈,蛔蟲卵就會被吃進肚子里。這樣,人的肚子里就會長蛔蟲了。

生命奧秘——人流淚時,為什麼會流鼻涕?

我們的眼睛總是被眼淚濕潤著。通過眨眼睛,把水分從眼頭的小孔通過細管流到鼻子。平常眼淚不多,你不會感覺到。可是當你流淚多的時候,大量的淚水便從眼睛流到鼻子,這就成了鼻涕了。也就是說,眼睛和鼻子之間有一個小細管相遇。 生命奧秘——轉圈兒為什麼會頭暈?

在每個人的內耳里,都長著管理人體平衡的器官,叫迷路。迷路里裝有淋巴液,人體轉動時,這些淋巴液會隨著頭的旋轉而流動,向迷路的神經細胞發出信息,把人體運動狀況 報告 給大腦。連著轉圈時,迷路會因連續受刺激而過度興奮,便發生頭暈。生命奧秘——舌頭為什麼能嘗出味來?

④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

導語:萬千世界無奇不有,那麼我們又知道有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科學生活的小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

燉牛肉先用麵粉洗凈 冷凍牛肉往往因為生鮮度略差,紅稍後口感微酸滋味不佳,若首先以麵粉水(或洗米水.酒水)洗凈,再以清水煮熟加入酒及少許薑片或鹵味香包),等到散發出肉香味方才加入香油及冰糖(或砂糖)繼續煮到爛熟為止,如此燉煮的紅燒牛肉則必美味可口滋味絕佳!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2

為甚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3

為甚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4

為甚麼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5

為甚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6

為甚麼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人們在製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裡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7

挑選西瓜基本方法有:看、摸、敲、掬、彈。看,就是看西瓜的外殼。熟瓜表面光滑,瓜紋黑綠,瓜體勻稱,花蒂小而向內凹,瓜柄呈綠色、沒有擰過乾枯的現象。摸,就是用手摸瓜皮,感覺滑而硬的為好瓜,發粘或發軟的為次瓜。敲,就是用手托住西瓜,?輕輕拍敲後用食指和中指彈敲。熟瓜會發出「嘭嘭嘭」的悶聲,生瓜會發出「當當當」的清脆聲,如發出「噗噗」聲由為過熟的瓜。掬,就是用雙手掬起瓜放在耳邊輕輕擠壓,熟瓜會發出「滋滋」聲。彈,就是托起西瓜,用手彈震西瓜,托瓜的手感到顫動震手的是熟瓜,沒有震盪的是生瓜。另外,熟瓜還可以浮在水面上,生瓜則沉在水裡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8

人們夏天要穿淺色衣服,因為它們吸收太陽的熱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會感到太熱;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齒吃壞,還會使自己變胖;電器開著的時候,我們不能用濕毛巾去擦它們,那樣很容易觸電,發生危險;蜻蜓低飛螞蟻搬家說明要下雨了;夏天從冰箱里拿出冰棒會冒冷氣 3.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9

經常保持乾燥,切忌在雨、雪天穿用。如遇上了雨、雪水,應立即用干布揩乾,並擦上鞋油,放在乾爽處陰干。

經常擦油。擦油時,鞋油中可加一兩滴醋,可使皮鞋的光澤鮮亮持久。擦油後,停5分鍾左右,再用刷子將鞋面打亮。若再塗上一層牛奶,則可使皮鞋更耐穿。

皮鞋切忌曝曬、火烤、以防發脆、乾裂或收縮。

皮鞋不要久置不穿,以防革面老化。皮革如已變硬,可塗些雞油、牛油來滋 潤。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0

巧識塑料袋是否有毒,把塑料袋置於水中並按入水底,漂在水面的有毒,沉入水底的無毒。用手觸摸塑料袋,有潤滑感的無霉,有發粘感的有毒。抓住塑料袋,用力抖一下,聲音清脆的無毒,聲音悶澀的有毒.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1

蔬菜如何解毒,大多數的農葯噴灑後,在一定的天數內,會被植物體內的酵素分解掉,買回來的果菜,先放個幾天,讓殘毒有時間被分解掉,但,放入冰箱冷常後便沒有如此效果,因冰箱內的溫度會抑制果菜酵素的活動,無法分解殘毒,只需放在室內陰涼處即可,不過並不適用於容易腐爛的葉菜類!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2

牙膏除膜葡萄更干凈 吃葡萄時,先拿剪刀減到根蒂部分,使其保留完整顆粒,並浸泡稀釋過的鹽水,達到消菌的效果,沖洗干凈表面還殘留一層白膜,可擠些牙膏,把葡萄置於手掌間,輕加搓揉,過清水之後,便能完全晶瑩剔透,吃起來更安心!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3

鳳梨皮煮不銹鋼鍋 不銹鋼鍋易沾黑垢,難刷洗,現只要將家中較大的鍋子加清水,投入一些鳳梨皮,再把較小號的鍋子通通放入,煮滾二十分鍾,待冷拿出,個個光亮如新!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4

吹風機有助清除臉部污垢 很都人不知吹風機除吹乾頭發外,仍有許多妙用?如:家庭擺飾用的人造花,一段時間後布滿灰塵,又不得用清水清洗可用吹風機小心吹拂,即可輕松完成!如:洗完澡,霧氣充滿浴室,鏡面勢必模煳,若要吹整頭發時,可順勢舉起吹風機除霧!如:冬天騎機車凍麻的耳朵.手.腳,可趕緊用吹風機的熱風解除痛苦!如:洗臉時,拿起吹風機,遠遠的對臉部稍微吹拂可使毛細孔張開,清潔更加徹底!

科學的生活小知識15

吃含鈣食物不喝茶 草酸易與鈣形成結石,而茶的成分中含有草酸,因此日常飲茶以濃淡適度且不過量為宜!實用富含鈣質的食物後,不要馬上喝茶!

結語: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科學生活小常識,供大家參考。

⑤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知識

日常生活中的科學: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 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 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 反正茶類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 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 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 會胖
10、少喝奶茶. 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 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 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 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 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 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 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 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 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 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 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 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
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 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 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 .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 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 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 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 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 不拚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 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 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 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 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 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 生活與運動
45、保持 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1.壺里為什麼會有水鹼?
燒水的壺用久了,壺的里層往往有一層白色的水鹼。使用的時間越久,積存得就越多。有人叫它「水銹」,也有叫它「鍋垢」的。這究竟是那裡來的呢?這是水裡夾帶著不容易溶解的物質,如硫酸鈣CaSO4等,沉澱下來的。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由於水的溫度增高,會更降低它的溶解度,因此它就沉澱在壺底了。還有水裡夾帶著一些溶解的物質,如酸性碳酸鈣Ca(HCO3)2酸性碳酸鎂Mg(HCO3)2等,這些物質受熱就會分解,生成碳酸鈣CaCO3和碳酸鎂MgCO3等不溶解於水的物質,就沉澱在壺底。硫酸鈣、碳酸鈣和碳酸鎂等都是白色的沉澱物,混和在一起,就是水鹼
2.水有軟硬嗎?
水有軟水和硬水的區別,凡是含有鈣、鎂等鹽類的,就叫做硬水。不含鈣、鎂等鹽類的,就叫做軟水。硬水裡所含的鈣、鎂等鹽類,如果是酸性碳酸鹽,如酸性碳酸鈣、酸性碳酸鎂等,就叫做暫時硬水,因為酸性碳酸鈣和酸性碳酸鎂受熱後,就變成碳酸鈣和碳酸鎂沉澱下來,經過過濾後,就成軟水了。硬水裡所含的鈣、鎂等鹽類,如果是硫酸鹽,如硫酸鈣、硫酸鎂等,就叫做永久硬水。因為這樣的水雖然經過煮沸後,也不能把他們全部去掉,因為硫酸鎂是可以溶解於水的,在20oc的時候每100公分的水中可以溶解72公分。如果水中既含有鈣、鎂的硫酸鹽,那就叫做兩性硬水。
3.怎樣防煤氣?
煤氣是煤在隔絕了空氣的地方受到強烈而分解出來的一種混合氣體,是氫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乙烯C2H4、氮N2以及二氧化碳CO2等的混合氣體。它們的成分比例大約是H246%、CH438%、CO12%、C2H43%、N2和CO21%。這些混合的氣體里,氫、甲烷、一氧化碳和乙烯都是可以燃燒的,並且佔有這種混合氣體的最大比例,所以煤氣可以用作燃料。
我們平常所說的煤氣卻是專指一氧化碳氣體說的,一氧化碳是煤在空氣不流動的地方燃燒生成的,我們有時看見煤爐口上有藍綠色的火焰,那就是一氧化碳氣體在燃燒著。
一氧化碳是一種很毒的氣體,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燒煤,最容易產生這種氣體,如果在室內生煤爐取暖而不裝置煙筒,人們在室內常會中毒而死。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因此常常使人在不知不覺中中毒。防止一氧化碳的產生,就要在燃燒煤爐的時候供給足夠的氧,所以在室內取暖的煤爐上,必須裝置煙筒通風。
4.茶里含有些什麼化學成分?
茶是我國的特產,種類很多,大別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紅茶是將茶葉暴曬在日光下或微溫後,使茶葉萎軟,再搓揉,使它發酵,至茶葉轉褐色,再烘焙製成的。綠茶是將新鮮的茶葉炒熬,破壞其中酵素,再搓揉,烘焙成的。紅茶和綠茶中所含化學成分相同,不過分量方面略有不同而已。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主要是茶鹼C8H10N4O2.H2O,其他是鞣酸及芳香油等。純粹的茶鹼是白色針狀結晶體,有苦味,能夠溶解於熱水,不易溶於冷水中,所以開水不熱,茶葉是泡不下來的。茶鹼能夠興奮大腦,使思想靈敏,醫葯上用它作興奮、強心、利尿的葯劑。它還能夠解嗎啡或酒精的毒,所以酒醉的人要喝濃茶。鞣酸是制藍黑墨水及鞣製皮革的原料,也能夠溶於熱水中,而難溶於冷水。綠茶所含的鞣酸量比紅茶多,所以綠茶味比紅茶味澀。鞣酸能夠使胃液的分泌量減少,阻礙食物的吸收,使大便秘結。
茶所以有香味,就因為其中含有芳香油,芳香油受到高熱就揮發變成氣體,所以茶能泡不能煮沸。

5.人體需要那些礦物質?
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或無機鹽類,也就是指鈉、鉀、鈣、鎂、鐵、硫、磷、硅、氯、碘、氟等元素的化合物說的。這些鹽類必須能夠溶解於水,而且能夠為腸胃所吸收,才為人體所利用。最容易為腸胃所吸收的是氯化物與醋酸鹽,其次是硝酸鹽、硫酸鹽與磷酸鹽最難吸收。
鈣鹽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根據專家的分析,骨的基本成分是磷酸鈣與碳酸鈣的重鹽[Ca3(PO4)2]n.CaCo3。所以嬰兒和兒童在發育的時期,鈣質的供給量必須充足。鈣質在飲食中的分布以乳類為最多,其次是葉菜和豆類等。
磷也是骨骼及牙齒的構成要素,如磷酸鈣。如人體肌肉、腦及神經中也都含有磷質。人多吃含磷的食物,即可使發育完善,更能增加智力,富於磷化合物的食物如乳類、蛋黃、瘦肉、豆類及蔬菜等都是。
鐵鹽對人身體也非常重要,人體中的鐵質多含在血紅素中。血紅素是輸送氧的重要物質,如果人體中缺乏鐵鹽,血紅素不足,結果就發生貧血症。各種補血葯,多是用鐵鹽製成的。人體除了血液以外,肝、脾、筋肉、膽汁和細胞核等也都含有鐵質。含鐵鹽的食物有瘦肉、內臟、蛋黃、以及綠葉菜蔬等。
人體中含碘化合物的量不多,但是缺乏了它就會發生鵝喉症病狀。碘化合物多含在海水及海產動植物中,我國沿海各省居民多食海鹽,得鵝喉症的極少。
人體所需要的鈉鹽和氯化物大多取自食鹽,鉀鹽則大多取自蔬菜類。其餘幾種礦物質,因為人體很少有缺乏的現象,這里就不多談了。

6.蛋白質是什麼化合物?
蛋白質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種類很多。它的化學成分至少包括碳、氫、氧、氮四種元素,大多數的還有硫和磷以及鐵。因為雞蛋白里含有這種化合物,蛋白質就因此而得名。它廣布在動植物的體內,是一切生物細胞的主要成分。動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質最多的是肉類、魚類、乳類和蛋類等,植物性食物中以殼類、豆類和各種硬果等含量較多。
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所構成的,氨基酸到現在已經被發現的有幾十種。每一個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數百至數千的氨基酸分子,因為各種氨基酸的數目及排列的次序不同,所以蛋白質的種類多到無法統計,蛋白質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單純蛋白質、復合蛋白質(單純蛋白質與他種非蛋白質的有機物相結合的生成物)和誘導蛋白質(蛋白質經消化作用後的生成物)。
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器官、組織等,最重要的物質,我們的肌肉、神經、骨骼、血液、淋巴液、皮膚、毛發和指甲中都含有它。身體中如果缺乏蛋白質,各組織就不能夠生長,被破壞後,也不容易修補復原,按照各種蛋白質的營養效能來說,也可以分為三類:(1)完全蛋白質,不僅能夠維持動物的生命,也能供給動物生長,如乳類、蛋類及肉類中所含的蛋白質,就屬於這一類。(2)半完全蛋白質,它能維持動物的生命,但不能夠供給生長,如大麥、小麥中含的蛋白質都是。(3)不完全蛋白質,如果沒有其他食物養料的輔助,這類蛋白質既不能夠維持動物的生命,也不能夠供給動物生長,如玉米中所含的玉米膠就屬這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大都屬於半完全蛋白質,它所以能夠維持我們身體的健康,是因為我們的膳食中的蛋白質不止一種,蛋白質與蛋白質可以起互補作用。如果某種蛋白質中所缺的氨基酸,在另一種蛋白質中卻有很多,它們就可以互相取長補短,變成完全蛋白質。例如我們單吃牛肉,它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並不太高,如果和麵粉一同吃,兩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都增大了。一般說來,同類食物中蛋白質的互補作用不大,所以殼類可以用肉類或豆類來補缺,但不能用別種殼類來補缺。

7.維生素是什麼東西?
維生素又叫維他命或生活素。維生素在人類身體中不像蛋白質能維持生命和供給生長的材料,也不像脂肪能供給熱力,但是它卻同樣是人類所必需的。如果身體中缺少了它,就會發生一定的生理上的病症。在科學家的研究之下,被發現的維生素種類越來越多,多半都是非常復雜的有機化合物。
維生素甲—多含在魚肝油、奶油、肝、乳類、蛋黃和各種有顏色的蔬菜中。它對生理上的效能是促進生長,增加對傳染病的抵抗力,維持上皮細胞的健康狀態,預防眼結膜,及呼吸道的感染。如果缺乏維生素甲就會引起夜盲症、乾眼病、皮膚乾燥起鱗屑,以及生長遲緩等現象。
維生素乙1—含在米麥的胚、糠、麥皮和豆類、蛋黃及肉類中。缺乏維生素乙1,就會引起腳氣病,最初是頭痛、失眠、疲倦、眩葷、胃口不好,最後神經麻癖、肌肉萎縮、四肢浮腫、心臟衰弱以致死亡。
維生素乙2—含在瘦肉和內臟類、乳類、蛋類、麥和豆類中。它的生理效能是輔助生長,維持神經,保持健康。如果缺乏就要影響兒童生長,發生口角炎、唇炎和舌炎等病。
維生素丙—大量含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檸檬、橘橙、柚和番茄等酸味的果實,含量特別豐富。缺乏維生素丙會引起壞血病,皮下出血或現紫斑,牙齒紅腫或牙齒脫落等現象。
維生素丁—大量含在魚肝油中,乳油和乳類中也有少量。兒童缺乏這種維生素就得軟骨病,成年人缺乏了它也容易引起壞骨病。
維生素戊—小麥胚油中含量最富,其他各種食物中也都廣泛地分布著。維生素戊是促進生殖機能的重要物質,並且能夠控制細胞的氧化作用。如果缺乏這種維生素,生殖機能就要減退,不容易懷孕,或發生流產或早產等。
此外,還有各種新發現的維生素,以及維生素乙族中的各種因子,大約一共有幾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