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伏天養生知識大全 三伏天健康小知識
1、由於這一天是一年之中平均氣溫最大最火的一天,因此在這一天我們的身體應當梳通自身的經脈和血氣,那樣才有益於一些葯品的消化吸收。選擇適合的方式針對驅走我們身體的涼氣也有止咳化痰都是有很好的功效及其實際效果。
2、這一天在飲食搭配層面一定要留意提升營養成分,在吃的挑選方位一定要口味淡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主導,不必吃油膩感和辛辣食物的食材。由於氣溫十分的酷熱乾躁非常容易令人的情緒狂躁,因此一定要搞好針對自身的心態平衡。
3、很多人都喜愛在酷熱的夏天多喝一些涼水,可是多喝冷水得話非常容易造成一些體內濕氣進到我們的身體。因此有一部分的人在夏季的情況下非常容易造成消化吸收作用的阻礙而且會造成食慾不佳。因此在這一天我們應當多吃一些酸的或是是香甜的新鮮水果,例如菠蘿蜜甜瓜這些。
4、酷熱的夏天不但可以讓我們的人體覺得難受,還會繼續非常容易讓我們的身體肝火升高。因此絕大多數的人在夏季的情況下非常非常容易出現一些心態上邊的波動,例如焦慮煩躁這些。出現這種波動的原因關鍵是由於我我們身體的肝火升高,因此能夠挑選茄子,番茄這種能夠降肝火的蔬菜水果,並且還能夠適度的喝一些牛乳,由於牛乳也是具有降火的實際效果的。
5、在這一天的情況下是全年度平均氣溫最大的一天,並且還十分的濕冷因此這一天一定要終止一切一切的強烈活動,不必堅持不懈鍛煉身體。我們徹底能夠挑選以不變應萬變,另外身旁要多預留一些基本的防暑用品,例如藿香正氣水這些。
6、在三伏天的情況下一定要防止空調感冒的造成,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在炎熱的夏季著有愈來愈多的人喜愛在中央空調屋子渡過。可是這也讓我們人體作用出現了一定的阻礙,關鍵原因便是由於我們的人體是可以依據周邊的工作溫度調整自身的一些人體器官的。例如在夏季的情況下能夠開啟皮膚毛孔,將不必要的寒濕排出來身體之外,還能夠清除一些內毒素。可是在中央空調屋子裡面就徹底缺失了這類作用,因此一定要防止空調感冒的造成。
⑵ 三伏天應該如何保養
最近進入三伏天了,三伏天是很好的冬病夏治的時機,正好聽到一個養生節目,雖然自己還年輕,但這些養生意識、知識是不可缺少的,想分享給大家。
三伏養生有兩個重點:1、排毒;2、補氣
補氣:我們要准備的是黃芪和大米,黃芪和大米,可以用來熬三伏粥,每天早上都可以喝,會幫助我們人體補氣,會讓夏天悶熱的天氣不那麼難受,到了秋天的時候,以前愛感冒的人會發現自己抵抗力增強了,黃芪粥很適合那些氣血比較差 ,脾胃比較虛弱,氣虛,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人喝。
黃芪粥的分量約30g黃芪加一兩到二兩的大米來煮粥(一人量)。煮黃芪粥時最好是將黃芪浸泡一下,再加入大米和清水煮粥。
排毒貼三伏貼:可以在家裡自製簡易的三伏貼,准備的材料很簡單,基本材料兩個:傷濕止痛膏和生薑片,傷濕止痛膏在葯店很容易買到,而且特別的便宜,生薑片就是將生薑切成薄片來使用。如果想要加強效果,可以加入以下選用的材料:吃飯用的瓷勺,香油,空氣罐。在我們貼三伏貼的當天可以喝玫瑰紅糖茶,來輔助貼伏帖的效果,玫瑰紅糖茶的材料就是干玫瑰12顆,紅糖適量,用開水沖泡就可以了。三伏貼是在每伏的第一天貼,每隔十天貼一次,如果想要加強效果,可以在每伏中間貼三次,也就是每隔三天貼一次。如果貼伏貼的目的是為了保健,正巧每伏的第一天要上班,那麼可以在下班回家後簡單的貼一下,也可以先貼好再去上班,但是如果上班的地方有空調,就建議別貼,因為貼完服帖後是不能吹空調的,在家裡也是要關掉空調,貼完三伏貼的當天最好別吃海鮮,冰冷,辛辣的食物。
哪些人不適合貼三伏貼:如果是正在生病的人,最好是咨詢醫生的意見,決定是否貼三伏貼。孕婦也是最好咨詢醫生的意見看身體狀況是否能貼三伏貼。兩歲以下的孩子也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如果要貼的話貼的時間最好是比較短。
如果貼伏貼的時候,當天遇到了下雨的天氣,那麼就不要貼了,推遲一天再貼。貼伏貼的最佳時間是在下午,但如果上班,就不用顧慮時間,下班後貼也可以,實在沒敢上,第二天貼也可以。
⑶ 三伏天養生小知識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三伏天養生小知識,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伏天養生小知識
1、忌受熱後快速冷卻。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2、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3、不宜佩戴金屬首飾。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症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4、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
5、生活起居要規律,不經常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6、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7、多喝白開水,並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後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8、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三伏天艾灸的好處
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處是:
就是解暑, 祛濕,祛寒,降火。因為艾灸補充的的是 元陽之氣。到了夏季,許多人怕熱,這是 因為體內寒、濕氣重的緣故。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 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婦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醫里治療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才是有效治療,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里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三伏天艾灸的第二大好處是:
無論天氣多麼炎熱,身心卻是舒暢無比。這就是元氣陽氣充足,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空 調、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抗打擊力強。總之,元氣充足的表現 就是正能量很強的人,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徵,是身心健康寧靜所表現出的感染力、影響力的強大能量場和安全感的人。 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 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所以說,古大德醫家常用“神奇”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伏天艾灸的的第三大好處:
祛病癒 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時機。 寒是萬病之根,濕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濕,打通經絡。
三伏天艾灸的第四大好處:
延年益壽。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雲:“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 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撫陽保命 延壽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氣、陽氣,所以,元氣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長壽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艾灸的第五大好處:
修心養性,也是最有收效時機。從因果的角度講,人的脾氣不好,容易生氣,害怕、膽小,計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煩躁不安,無緣無故發火,莫名其妙煩惱,疾病纏身,慢性病、疑難病,長期依賴葯物疾病,身體有說不清的難受卻查不出原因…事業障病,冤親債主病。從中醫的角度講,是風寒濕暑燥火等邪氣所致,那麼,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 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麼,風、寒、濕、暑、燥、火等邪 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凈,身體得以輕松,心胸逐漸開闊,病痛逐漸解除,理解力逐漸增強,智慧越來越多,身心清凈,身體輕松,寧靜自然。人體是小乾坤,清凈的身心與天地感通。所以,三伏天艾灸即能祛病、又能強健身心,真正意義的修心養性。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項
艾灸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2、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艾灸後
1、艾灸完2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⑷ 三伏天養生三大知識
三伏天養生應當初伏防中暑、中伏防濕邪、末伏防秋老虎,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關於三伏天養生的三大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1、三伏天養生知識之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陽氣鼎盛之際,在熱浪的襲擊下,人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一些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時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烈日當頂時不宜出門,外出應帶上遮陽傘、帽,勿做劇烈的運動。
中午要保證午睡。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若出現頭暈、心悸、惡心、嘔吐等中暑先兆,應速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體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2、三伏天養生知識之初伏——防濕邪
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此時雨水增多,水氣上騰,濕氣極盛。濕性重濁、粘滯,易與熱結,濕熱交蒸,濕遏熱伏,使得汗液難以蒸發、排泄。濕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腹瀉。
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濕之品,亦可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飛滑石、焦大麥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並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3、三伏天養生知識之初伏——防秋老虎
此時已經入秋,所謂「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頗凶。由於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卧不安,思緒雜亂。此時,除仍需加強防暑降溫之外,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時,生活規律,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此時人體消化功能較差,不宜大量攝入各種肉食以補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壞肚」,對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損傷脾胃。
4、以熱制熱」——三伏天的養生法
中醫認為,養生應順應時節,夏天該熱就熱,該出汗就出汗。三伏天應順著季節規律,用「熱養法」以熱制熱,健康消暑。
1.多喝熱茶
冷飲只能使口腔感到涼爽,由於血管受冷收縮,反而降低了身體散熱的速度。而喝熱茶或熱水能促進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溫度不應超過60攝氏度。
2.吃點熱食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生薑有助於溫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溫性調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點。
羊肉、牛肉等熱性的肉類,也可以溫陽散寒,尤其適合夏季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的人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發燒等症狀,或者體質偏熱的人應忌食。
3.洗熱水澡
熱水洗澡會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排熱。水溫一般控制在30攝氏度左右為宜,也可以用熱毛巾擦臉擦身,幫助身體排汗降溫,使皮膚透氣。
4.熱水泡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泡腳時適宜水溫為42攝氏度,以溫暖舒適為宜。
5.做艾灸
中醫認為,三伏天施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施灸時適量出汗,體內的暑熱也隨之排出,身體會感到無比清爽。
6.適當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運動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體溫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選擇慢跑、太極、健步走、游泳等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建議早上或傍晚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氣血。
5、消暑納涼——舒服過伏天
夏季如果覺得汗流浹背、食慾減退,試試專家推薦的解暑法,不用把空調開到最大,也能「自然涼」。
1.少量多次補水
夏季應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補充大量水(大於500毫升)。建議先喝一兩杯水,隔半個小時再喝。水溫不能太熱也不能太涼。
2.吃「苦」開胃
進入三伏天容易食慾不振,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如苦瓜等。中醫認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於夏季養心。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3.衣物選棉麻材質
衣服的材質會影響汗液蒸發,推薦寬松、吸濕性好的棉、麻、絲等材質,或者選擇透氣性強的合成纖維材料。
4.晚睡早起
晚睡並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晚上11點半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鍾,有利於氣血平衡,幫助補充體力。
5.心靜自然涼
高溫酷熱天氣,人們易出現心煩意亂、無精打采等「情緒中暑」跡象。靜坐、澆花、讀書、聽音樂等都有助緩解煩躁心情。
三伏天的飲食五寶
1.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綠豆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對於因三伏日曬導致的皮膚瘙癢或出現紅疹的人,吃綠豆可緩解症狀。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瀉等症狀的老人、兒童則不宜食用。
3.生薑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三伏天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也是喝薑茶的最佳時機。生薑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盛夏也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4.西瓜
我國民間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葯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因此,盛夏時節,應多吃些西瓜,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
5.綠茶
三伏天午後,喝杯綠茶,不僅清熱消暑,還能解毒、止渴。喝綠茶具有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後喝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需注意,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脹氣。
6、三伏天養生六大禁忌
1.腸胃怕冷
脾胃喜溫不喜涼,夏天吃太多冷飲,腸道內外都被「冷」控制,就容易引發腸胃疾病,出現又拉又吐的情況。
2.頸椎怕吹
夏季的衣服多是低領或者無領的,頸部後方肌肉裸露,如果長時間處在空調溫度過低的房間里,或者空調風直吹頸肩部,就會引起頸肩部肌肉軟組織出現收縮痙攣疼痛,時間一長還會導致頸椎病。
3.腳底怕涼
有些女性不注重腿部和腳的保暖,習慣穿短褲、涼鞋等,在屋內又把空調溫度開得很低,而「寒從腳底生」,風寒濕邪侵入人體損害臟腑、經絡,易引發感冒、痛經、月經不調、婦科疾病等。
4.喝水怕快
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切記不要迅速、大口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有心臟不適的人群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5.洗浴怕冷水
高溫天有些人喜歡用沖涼水澡來降溫,但是突然的冷水刺激很可能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會誘發心絞痛,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
6.怕淋雨、汗濕不換衣
淋雨了,或者流了很多汗,衣服都濕了,如果不及時更換,很可能會使體內濕氣加重,同時導致各種皮膚病的發生,如腳癬、濕疹等。
7、三伏天如何養生?
一、宜補陽
中醫養生主張「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三伏天最適宜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此時補陽可以去除冬季內伏寒邪,達到其他季節所達不到的雙重功效。一旦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被趕出體外,疾病能更好被治癒,將邪氣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里也不會悶熱、煩躁。
二、宜食補
三伏天濕氣極盛,濕性重濁。濕邪最易傷脾,常使人四肢發軟、胸悶、食慾不振。且濕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疾病。因此,此時飲食要以清淡為主,有營養、易消化、忌生冷油膩。三伏天的中醫食療文化由來已久,流傳甚廣。在食補時,知悉以下幾點十分有益。
瓜菜
清熱
冬瓜、黃瓜、苦瓜、山葯、芹菜等都是清熱祛濕佳品。黃瓜生吃最好,苦瓜是體熱者最好的選擇,炒冬瓜籽可以祛濕,把西瓜皮洗凈炒菜吃也能清熱,還有薏米紅豆可達到良好的祛濕效果。
酸能生津
流汗過多可耗氣傷陰。因此,多吃酸味食物可起到預防作用,且能生津解渴,增強食慾,幫助消化。酸味食物包括很多水果,如檸檬、烏梅、山楂、番茄、葡萄、菠蘿、芒果、獼猴桃等。
多食魚類
各種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也有其側重的養生功能。如鯽魚湯祛濕,常見的草魚有暖胃明目之效;鱸魚則能補益肝腎,無腥味,紅燒、清蒸、燉湯均可。
多食豆類
宋代醫著《朱氏集驗方》載有「三豆湯」之方,即綠豆、赤小豆和黑豆。綠豆、赤小豆清熱、解暑、利濕,黑豆健脾補腎。「三豆湯」取上述三種豆類各20克,洗凈浸泡1小時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慢煮1小時,豆子開花後也可放入適量的冰糖(繼續煮5分鍾即可),可一周喝兩次。
三、宜有度
夏天人體陽氣最重,中醫養生講究的原則之一就是順應自然規律。
夏季切勿貪涼,用冷飲解暑降溫、食用冷盤未嘗不可,但不知節制則對身體有害無益。還有就是不宜大量飲用含有菊花、金銀花、荷葉等祛火中葯成分的涼茶類飲料。另外,空調溫度不宜過低,最好根據體質調溫。
四、宜緩動
炎熱的夏季,人們本來就容易出汗,如果鍛煉,更容易出汗,且運動過度會損傷身體機能。人們應該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適度鍛煉,如練太極拳,鼓舞陽氣的生發、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增強體質。
五、宜補水
補水養生是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伏天稍動就容易大汗淋漓,繼而產生強烈的口渴感。要按出汗量飲水,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還要定時喝水,白開水、茶水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其中,中葯飲品以防暑清熱飲、防暑和胃飲及利喉清咽茶居多。
三伏天養生,首重在「養」。我們要按照中醫理論,科學養生。中醫最注重的就是平衡,因此,我們在養生之時,更要注重平衡,補益有度,以便獲得更好的養生效果。
在三伏天里,不宜進行過量運動,要做到靜心養神,睡眠充足,在飲食上也要有一些忌嘴。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三伏天里的「三吃三不吃」,記住這些,讓我們順利過伏天!
8、三伏天「三吃三不吃」
「三吃」是什麼?
一,多吃「苦菜」
「苦菜」指的是夏天我們吃的那些味道微苦的食物,比如苦瓜,苦菊,這些食物里含有多種維生素,苦味素,生物鹼等,這些物質具有解毒明目,清涼去火的作用,所以非常適合夏天食用。
二,多吃「瓜菜」
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夏天是吃各種瓜的季節,不僅有很多西瓜,香瓜,這些水果瓜,還有可以做蔬菜吃的瓜,比如絲瓜,冬瓜,方瓜等。這些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大量的水分,三伏天食用,可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可以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營養和水分。適量的食用一些絲瓜和冬瓜還可以達到養顏美容,減肥塑身的作用。
三,多吃「白肉」
三伏天天氣酷熱,人體流失營養也比較多,光食用蔬菜也是不行的還要適量的吃一些肉補充營養。但是夏天天熱炎熱,人的胃口和腸胃都比較弱,不適宜食用高脂肪油膩的東西,所以一些蛋白質含量高,但是油脂比較少的肉就深受人們的歡迎,比如魚肉,雞肉,蝦等。這里推薦給大家一道菜—清蒸鱸魚,魚肉鮮嫩,營養豐富非常適合夏天食用。
「三不吃」是什麼?
一,不宜吃「冰冷食物」
三伏天「三吃三不吃」
三伏天天氣炎熱,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成打開狀態,這樣利於排毒排熱,這時候如果吃大量冰冷的食物,就會讓體溫迅速下降,毛孔收縮,體內的濕熱就排不出來,這樣到了秋天就很容易引發咳嗽,尤其是小孩子。所以夏天我們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冰冷食物,尤其是雪糕或者冰冷飲。
二,不宜吃「刺激油膩食物」
夏天,人體腸胃功能都比較差,不宜食用刺激油膩的食物,比如過辣或者過於油膩的菜品。這些食物吃到肚子里,腸胃負荷不了,就容易引起腹瀉嘔吐等。所以三伏天,我們還是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既養生又吃著又舒服。
三,不宜吃「隔夜剩飯」
「不浪費食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果有剩菜剩飯我們一般都是下頓熱一下接著吃。可是到了三伏天,這種習慣一定要注意。三伏天氣溫比較高,細菌繁殖比較快,一些剩菜剩飯很容易變質尤其是隔夜的,即使放冰箱時間一長也會出現變質,這樣的食物很容易吃壞肚子。所以夏季,我們做食物,盡量少做,一次性吃完,這一點大家也要注意。
⑸ 三伏天如何養生好 哪些人適合三伏天養生
三伏天養生要注意睡眠,適當運動,飲食清淡,預防濕病。氣虛質,陽熱質,平和質,痰濕質,陽虛質,陰虛質這7類人適合三伏天養生。
一是心態和睡眠
任何疾病都不要忽視心情問題,良好的心態,放鬆的心情是戰勝疾病的法寶,心情緊張,過度思慮和壓力過大,都可造成脾胃的損傷,脾虛則生內濕,如發現你的舌苔比原來增厚了,形成了白膩舌苔,就說明你有內濕了,這時你應該注意了,人們常把舌苔的增厚說成是上火的表現。
確實多數情況下,舌苔增厚與口腔潰瘍是同事存在的。遇到這種情況,說明你可能工作壓力過大,需要調整一下了,緩解壓力,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高質量的睡眠是降火、清火的良葯。睡覺好了,你發現上火的症狀自己就消失了。
二是運動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前人在長期鍛煉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雖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卻也因人而異。對於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而言,一味強調「夏練三伏」肯定不太適宜。當最高氣溫在30到33攝氏度時,老年人要減少運動量,最好時間以半個小時以內為宜。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微動四極」,也就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不可大運動出大汗,這樣氣隨汗泄,氣受傷了,水濕的的代謝受到影響,水濕雖然隨著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內濕又出來了,最終濕氣還是沒有去掉。
選擇運動項目時,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運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戶外運動時,要准備好防暑葯品,包括:藿香正氣液、十滴水、仁丹等等。
另外,如果是自駕出行,在出發前,一定要先把車內空調和車窗打開,讓車內的空氣流通,然後再進入車內。發動行走前3分鍾盡量不要關窗,給點時間讓車內的空氣排出。
三是飲食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為主。夏季飲食調養以清心防暑、滋陰生津為主。
此外,夏季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損胃傷脾,影響營養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綠豆、薏苡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等,均是夏季最好的食品。
首先要避免大量飲酒,大魚大肉,酒能助濕,肥甘厚味滋膩礙胃,也可助濕。飲食過盛,脾胃運化不及,就可造成水濕的停留。
脾虛生內濕,久之形成濕盛體質,又處在濕氣較盛的環境中,就會發生濕病。如何改善這種體質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吃薑,常言道:「冬吃蘿卜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葯方。」生薑可以
溫脾陽、散寒濕,和中發表,也是防暑祛濕、散寒解表的良葯。可以每天早晨吃兩片生薑(也可用醋泡上五六天後食用),逐漸你的濕盛體質就會有所改變了。
還可常喝荷葉茶,吃薏米茯苓粥等,在沿海城市,三伏天也叫桑拿天,整天濕氣籠罩,應常吃些新鮮瓜果、蔬菜、瘦肉、淡水魚蝦、豆製品等清熱利濕,少吃煎炸厚味或過咸過辣的食品。
其他如綠豆粥、紅小豆粥、蓮子粥、粳米、糯米粥、荷葉粥等,要經常結合食用,這樣才能解暑祛濕,驅除你體內的濕氣,保持身體的平衡。
四是濕病重在預防
一旦得了濕病是很不好治癒的,尤其在暑濕盛的夏季,防患於未然最關鍵。教你最簡單的祛濕食療方法:一是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中午炒菜可吃些炒山葯、百合,涼拌銀耳等;晚上可食用刀豆、白扁豆與糯米煮粥;或赤小豆、粳米、白砂糖適量煮粥;綠豆粥也可食用。總之一日三餐,不要忘記祛濕。
1、氣虛質
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鬆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葯、龍眼肉、蓮子等。
2、濕熱質
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應以健脾去濕、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濕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3、陽熱質
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應以生津養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4、平和質
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5、痰濕質
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擔調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6、陽虛質
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7、陰虛質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養生原則是養陰降火、鎮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iknow-pic.cdn.bcebos.com/78310a55b319ebc4590a43488c26cffc1f1716f4"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8310a55b319ebc4590a43488c26cffc1f1716f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8310a55b319ebc4590a43488c26cffc1f1716f4"/>
⑹ 三伏天中醫養生知識
三伏天中醫養生知識
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熱的時期,天氣酷熱,溫度極高。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注重養生,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下面是一些關於三伏天中醫養生的知識。
一、養氣
暑天容易傷氣,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因此,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
1. 西洋參泡茶:夏天最好的補氣葯是西洋參,這是人參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
2. 黃鱔: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二、養心
夏天出汗多,傷心陰、耗心陽。因此,夏天是心臟最累的季節,人五臟之中的心與夏相應,故夏季人們當以養心為主。
1. 常吃紅色食物:如紅棗、櫻桃、葡萄柚、藏紅花等,這些食物有助於養心。
三、健脾
夏天沒胃口、沒有食慾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為後天之本,吃不好就會引發很多問題。
三伏天中醫養生知識2
何為三伏?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
三伏養生之飲食
1. 補水養生: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2. 多酸多甘: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老逗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
3. 補氣去火: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症狀在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
三伏天中醫養生知識3
三伏天這些事需注意
首先,夏天應該注意少吃瓜,特別是西瓜,雖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薑茶以平衡其寒性。對於冰飲一類,夏天更是不宜多食,特別是老年人更不宜飲用冷飲、雪糕之類的食物。
其次,日常生活細節要注意。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發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發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發擦乾再入睡。頸椎、腰身不要對著空調。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濕氣會借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損傷陽氣。在空調房裡穿衣服,要過肘過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熬夜納涼也是大忌,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症狀,表明體內濕氣過重,三伏天應該睡30~60分鍾午覺。
另外,夏天雖然天熱但還是應適當運動,不宜久坐不動。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夏練三伏,但別傻練。
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會出汗;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這個時候練一練的方法很簡單: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三伏天養生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補三伏。至於三伏天養生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三伏灸中醫療法、三伏進補,加上適當的體育鍛煉。
1. 冬病夏治: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的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葯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2. 三伏灸: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3. 伏天進補: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徐州人也常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症補益,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4. 夏練三伏: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修煉的經驗總結。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運動時間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運動期間要注意補水。另外,老年人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運動量適量,避免出現身體難以負荷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