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名人的資料和故事
數學名人的故事
【華羅庚】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父親以開雜貨鋪為生。他幼時愛動腦筋,因思考問題過於專心常被同伴們戲稱為「羅獃子」。他進入金壇縣立初中後,其數學才能被老師王維克發現,並盡心盡力予以培養。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每天達10個小時以上。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三篇論文後,被破格任用為助教。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1946年3月,他應邀訪問蘇聯,回國後不顧反動當局的限制,在昆明為青年作「訪蘇三月記」的報告。1946年9月,華羅庚應紐約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美國講學,並於1948年被美國伊利諾依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不久,妻子帶著三個兒子來到美國與其團聚。
1949年,華羅庚毅然放棄優裕生活攜全家返回祖國。1950年3月,他到達北京,隨後擔任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等職。50年代,他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空氣下著述頗豐,還發現和培養了王元、陳景潤等數學人才。1956年,他著手籌建中科院計算數學研究所。1958年,他擔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從1960年起,華羅庚開始在工農業生產中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足跡遍及27個省市自治區,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為中科院副院長並於翌年入黨。
晚年的華羅庚不顧年老體衰,仍然奔波在建設第一線。他還多次應邀赴歐美及香港地區講學,先後被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還於1984年以全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東京作學術報告時,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逝世,享年74歲。
【祖沖之(429~500) 】
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范陽遒(今河北淶水)人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築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並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並沒有興趣,但是在那裡,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並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幾何之父歐幾里德】
我們現在學習的幾何學,是由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公無前330—前275)創立的。他在公元前300年編寫的《幾何原本》,2000多年來都被看作學習幾何的標准課本,所以稱歐幾里德為幾何之父。
歐幾里德生於雅典,接受了希臘古典數學及各種科學文化,30歲就成了有名的學者。應當時埃及國王的邀請,他客居亞歷山大城,一邊教學,一邊從事研究。
古希臘的數學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曾經出過一些幾何學著作,但都是討論某一方面的問題,內容不夠系統。歐幾里德匯集了前人的成果,採用前所未有的獨特編寫方式,先提出定義、公理、公設,然後由簡到繁地證明了一系列定理,討論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還討論了整數、分數、比例等等,終於完成了《幾何原本》這部巨著。
《原本》問世後,它的手抄本流傳了1800多年。1482年印刷發行以後,重版了大約一千版次,還被譯為世界各主要語種。13世紀時曾傳入中國,不久就失傳了,1607年重新翻譯了前六卷,1857年又翻譯了後九卷。
歐幾里德善於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問題。他在人的身影與高正好相等的時刻,測量了金字塔影的長度,解決了當時無人能解的金字塔高度的大難題。他說:「此時塔影的長度就是金字塔的高度。」
歐幾里德是位溫良敦厚的教育家。歐幾里得也是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他反對在做學問時投機取巧和追求名利,反對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作風。盡管歐幾里德簡化了他的幾何學,國王(托勒密王)還是不理解,希望找一條學習幾何的捷徑。歐幾里德說:「在幾何學里,大家只能走一條路,沒有專為國王鋪設的大道。」這句話成為千古傳誦的學習箴言。一次,他的一個學生問他,學會幾何學有什麼好處?他幽默地對僕人說:「給他三個錢幣,因為他想從學習中獲取實利。」
歐氏還有《已知數》《圖形的分割》等著作。
【數學家的故事--韋達】
韋達(1540-1603),法國數學家。年青時學習法律當過律師,後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會議員,在西班牙的戰爭中曾為政府破譯敵軍密碼。韋達還致力於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 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韋達討論了方程根的多種有理變換,發現了方程根與分數的關系,韋達在歐洲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1579年,韋達出版《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同時還發現,這是π的第一個分析表達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門》、《論方程的識別與修正》、《分析五章》、《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等,由於他貢獻卓著,成為十六世紀法國最傑出的數學家。
【數學家的故事--楊輝】
楊輝,中國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於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楊輝的數學研究與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在計算技術方面,他對籌算乘除捷演算法進行總結和發展,有的還編成了歌決,如九歸口決。 他在《續古摘奇演算法》中介紹了各種形式的"縱橫圖"及有關的構造方法,同時"垛積術"是楊輝繼沈括"隙積術"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楊輝在"纂類"中,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乘除、分率、合率、互換、二衰分、疊積、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類。
他非常重視數學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在《演算法通變本末》中,楊輝為初學者制訂的"習算綱目"是中國數學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
【數學家的故事--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年-500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在義大利南部的克羅托內建立了一個政治、宗教、數學合一的秘密團體--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學來解釋一切,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而著名,其實這一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和中國人所知,但最早的證明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學派。
該學派還發現,若是奇數,則 構成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其實我們所稱的勾股數。該學派將自然數分為若干類:奇數、偶數、完全數(即等於它的包括1而不包括它本身的所有因數之和的數)親和數、三角數(1、3、6、10……)、平方數(1、4、9、16……)、五角數(1、5、12、22……)等,又發現從1起連續奇數的和必為平方數。
他們還發現了五種正多面體,在天文學和音樂理論上還有不少貢獻,他的思想和學說對希臘文化有巨大影響。
畢達哥拉斯(約公元前580年-500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在義大利南部的克羅托內建立了一個政治、宗教、數學合一的秘密團體--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很重視數學,企圖用數學來解釋一切,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勾股定理(西方稱畢達哥拉斯定理)而著名,其實這一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和中國人所知,但最早的證明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學派。
該學派還發現,若是奇數,則 構成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其實我們所稱的勾股數。該學派將自然數分為若干類:奇數、偶數、完全數(即等於它的包括1而不包括它本身的所有因數之和的數)親和數、三角數(1、3、6、10……)、平方數(1、4、9、16……)、五角數(1、5、12、22……)等,又發現從1起連續奇數的和必為平方數。
他們還發現了五種正多面體,在天文學和音樂理論上還有不少貢獻,他的思想和學說對希臘文化有巨大影響。
參考資料:
數學名人的故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08/11/1993072_132306091.shtml
2. 初中數學應掌握的數學家及其巨著有哪些
1、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所著的一部數學著作。它是歐洲數學的基礎,總結了平面幾何五大公設,被廣泛地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歐幾里得也寫了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
歐幾里得使用了公理化的方法。這一方法後來成了建立任何知識體系的典範,在差不多二千年間,被奉為必須遵守的嚴密思維的範例。
2、張蒼、耿壽昌:《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3、M·克萊因:《古今數學思想 》
第一冊的內容有美索不達米亞的數學、埃及的數學、古典希臘數學的產生等。第二冊的內容有坐標幾何;科學的數學化;微積分的創立;17世紀的數學;18世紀的微積分;無窮級數等內容。
第三冊全面論述了近代數學大部分分支的歷史發展,著重論述了數學思想的古往今來,說明了數學的意義、以及各門數學之間以及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關系。
4、G·波利亞:《數學與猜想》
《數學與猜想》(第1卷)的例子不僅涉及數學各學科,也涉及到物理學,全書內容豐富,談古論今,敘述生動,能使人看到數學中真正的奧妙。
全書共分兩卷,第一卷為數學中的歸納和類比,第二卷為合情推理模式,此冊為第一卷,主要講述數學中各種合情推理的實例。《數學與猜想》(第1卷)可供大學數學系師生、中學數學教師,數學研究人員及數學愛好者閱讀。
5、喬治·波利亞:《數學的發現》
在《數學的發現》書中,作者以平易淺顯的語言,應用啟發式的敘述方法,講述了有高度數學概括性的原理,使得各種水平的讀者,都獲益匪淺。這種以簡馭繁,寓華於朴,平易而生動的講授,充分反映了一位教育大師的風格特徵。
本書各章末尾的習題與評注,是正文的延續,它們都是經過作者的精心選擇安排,與正文緊密關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3. 請推薦一本初中學生讀的數學科普讀物
《數學之旅》網路網盤下載鏈接:
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數學之旅》主要講述了數學發展史上的100個重大發現,通過這些重大發現展現出數學的發展和進步歷程。從史前到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時期,一直到現代,描述了各個時期數學的重大事件、奇聞軼事以及著名的數學家。全面的展示數學的魅力,圖文並茂,生動而形象,同時啟發思考,是一本適用性較強的科普圖書。